反映日本金融危机的电影
1. 求一部08年关于金融危机的电影,是从一个叫kit小女孩的角度看到的金融危机
片名:美国女孩的秘密
英文名:Kit Kittredge: An American Girl Mystery
导演:Patricia Rozema
主演:琼·库萨克 格莱恩·亨德利 克里斯·奥唐纳 朱丽娅·奥蒙德 华莱士·肖恩
2. 目露凶光的影片评价
绝望的林岭东
客观来讲,《目露凶光》是一部充满娱乐性的商业电影,无奈票房惨淡,林岭东越拍越没有信心,慢慢陷入了香港和荷里活都找不到岸的两难境地,一直尴尬到2003年,才由老友杜琪峰提携,在银河映像拍摄了《奇逢敌手》 。当然,这与林岭东在荷里活不甘心只拍摄B级动作片,对自己电影艺术品质的坚持也不无关系。
林岭东曾说,在开篇加入灵异惊悚事件是为了增加影片的娱乐性,他要拍摄的核心还是刘青云饰演的马文信在97亚洲金融风暴的压力下,由人变鬼的心理蜕变过程。所以原本最后一场戏马文信开枪自杀后即告完结,但拍摄完毕回来剪片时,大家却都认为如果加一个鬼屋屋主从刘青云身体中站起的镜头效果会更好,也与开篇的桥段形成呼应。林岭东思考再三,决定接受大家的意见,把Ending拍成两个版本,一个就是现在大家看见的版本,另一个保留他自己的创作意图。也就是说,林岭东对传统港产警匪类型片所做出的创新本属无心插柳之举。
《目露凶光》无论编、导、演各方面均炉火纯青,戏味颇浓,林岭东一贯追求的纪实风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梁家辉夜探空屋一场更堪称港产惊悚片的示范教材。黄英华的配乐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厚重的古典音乐经过节奏的变换呈现出特殊的质感,颇有新意的烘托出影片的恐怖气氛。林岭东骨子里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无论是《高度戒备》还是《目露凶光》,主人公都是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慢慢失去理智,变得多疑、猜忌甚至绝望,最后走上不归路。这是否也是导演林岭东自己郁郁不得志的真实写照呢?
《目露凶光》在当年荣获六项金马奖,在2000年的第十九届香港金像奖上入围四项提名。可是,这部佳作被后人提及的次数很少,我认为这部悬疑犯罪电影被低估了。《目露凶光》是同类题材电影中最有哲学性和社会性的一部。由表及里,它都是一部形神兼备的佳作。
从外形谈起,影片是部非典型的异色警匪电影,林岭东巧妙地把电影的气氛基调往恐怖片靠拢,让人产生恐怖惊悚的错觉。把灵异元素与警匪缉凶相结合的电影少之又少,而我们还以为这是一部鬼片的时候,林岭东马上把现实主义的真面目浮出水面。而最后当我们再度以为被耍了一把时,鬼魂、宿命又再次萦绕我们的大脑。从这里不难发现,《目露凶光》意在缔造一种意境,通过表象和意象来反映社会的某些问题。而恰好这部影片把目光聚焦在97金融风暴当中,通过一个迷离奇幻的警匪犯罪故事来揭露脆弱异化的人性。
刘青云和郭蔼明夫妻档上阵,为影片增加不少话题和看头。夫妻俩的默契很好,并且水到渠成,表演均不着痕迹。刘青云所饰演的马文信由于撞邪,内心变得复杂并且变化莫测,而其看似说谎来借机携钱逃脱的动机也很让人怀疑是否被鬼魂所控制。郭蔼明很好地把对人性扭曲的恐惧表现出来,尤其是高潮是跟刘青云的对手戏,眼睛强烈地睁大,手抓双唇,入木三分。梁家辉把一个顾工作而不顾家的好男人演活了,举手投足都有其魅力,也为影片的悬念充当了很好的中介。如此一来,影片的演员方面是绝对不成问题的,没有谁拖了谁的后腿。林岭东在选角方面总是很有一手,把各影帝影后或者具有影帝影后潜质的演员放在一起,激发他们无限创造力。
说完了“形”,是时候谈谈“神”。《目露凶光》之所以获得许多好评,就在于它是那种一看就知道有内涵有思想性的电影,无论你看没看懂。影片涉及到一个时代的病态问题,而刚好那个时代即将结束,迎来的是千禧年,步入21世纪。可是越接近时代的末尾,病态也越明显。金融风暴的爆发,刚好就是那个时代的不幸。我们都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反映存在,而经济基础也决定上层建筑。由于物质保障出现断层,人类意识受到严重打击,这植根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逃避不了。而社会问题往往是表现时代境况的一个重要模块,影片所展现的社会状态充满了残缺,这就有力地说明了人们为何终日惶惶的问题。
刘青云在片中用金融风暴作为借口,制造套局,携钱逃走。但他那时的思想并非本人,而是被鬼魂操控从而映射出来的一种心魔力量。心魔源自何处?其实正是他的借口——金融风暴。许绍雄的一句台词说道:“金融风暴下,人人都变负资产。”而刘青云则责备地说:“时间过得特别快,很多东西剧烈变迁,我留不住时代,没有任何东西属于我。”所以,这就有了为什么鬼酒店里面的墙上会写着血红的几个字——“愿此刻永留”。可以说,鬼酒店就像是刘青云的意识状态,但那个意识是属于鬼魂的,附在他身上而产生强烈的异化和扭曲。同时,这个意识也是合乎情理的,因为客观存在着金融危机这一现实,所以致使刘青云想留住属于自己的东西,他需要物质保障。因此,他不得不走上绝路,伪装协助匪徒抢劫印钞厂,然后挟带私逃。欠债还钱,顺水推舟,但这并非源自刘的贪婪,而是一种自救行为。这映射出大部分香港人当时的焦虑症。在金融风暴下,自救成了首要任务,贪婪并非良策。
片名的“凶光”,我理解为是对社会体制改革不善和时代剧变的批判,因为前文提到社会问题是时代境况的一个重要模块。由人的眼睛射出凶光,可视作人性在苦难中的反击,刺穿时代的病态。林岭东不用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表达,而用了虚构的灵魂元素叠加在上,目的在于透过现实与虚构的复合,双重映射金融风暴下的时代病态。而这种所谓的时代病态主要表现为人性的残缺和极度反差。人的精神的紧张、恐惧、焦虑、困惑,都一一被众演员所表达出来,同时也被镜头语言隐喻性地放大。郭蔼明面对刘青云目露凶光的那一幕,她眼睛流露出的却是“惧光”。面对扭曲变形的精神状态,旁观者的反应当然是恐惧的,这侧面烘托了存在病态的时代下的人物是何等不安。
林岭东的叙事一是流畅,二是完整,三是很有力度。无疑,他是个关注社会的香港导演,从《监狱风云》《龙虎风云》《学校风云》等作品可看出,他能够把某些个体空间,诸如监狱、学校等比喻成社会的缩影。而《高度戒备》《目露凶光》这些作品则已经大胆地走了出来,真正地抨击社会问题。可以说,《目露凶光》是一部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港产佳作,它是林岭东掷地有声、满怀悲悯的代表作之一。
3. 如何评价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
电影《大空头》的评价是:
《大空头》并没有呈现出全部内容,影片太侧重描写按揭贷款,而没有充分表现催生泡沫并令危机加剧的更为复杂的经济因素。
影片将金融危机主要归咎于华尔街的贪婪,却忽略了不那么邪恶但更令人信服的原因,故事中包含很多枯燥的金融原理,这也是该类题材的电影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原因。
剧情简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过做空次贷、操纵CDS市场,而大幅获益,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大量获利的投资枭雄。
贾瑞德·韦内特是一个能把40亿美元单子做成37亿美元收入的德银代理人,迈克尔·布瑞是独眼基金管理人,马克·鲍姆(史蒂夫·卡瑞尔饰)是华尔街世家出身,本·霍克特是康沃尔资本退休银行家。
4. 十大金融电影排行榜最经典金融电影有哪些
金融商业战争电影尤其受欢迎,我们可以感受到无形的烟雾。一部好看的金融电影会让我们玩得很开心,所以让我们来看看十大金融电影。十大金融电影排行榜
1.华尔街之狼
2.死亡钱
3.大短裤
4.商业最后通牒
5.国家破产的日期
6.甜心先生
7.恐慌:2008金融危机背后的未知故事
8.局外人
9.居家男人
10.大而不倒
1.华尔街之狼
5. [电影]求有关亚洲金融危机的电影
如果你知道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那就简单了。他是犹太人,在美国从事金融投资,着名的量子基金就是他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始末z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 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希望采纳
6. 求大而不倒电影
链接:https://pan..com/s/1AMqCqFHhb4b6KnGbjU58mw
《大而不倒》是美国HBO有线电视频道出品的剧情片,由柯蒂斯·汉森执导,托弗·戈瑞斯、保罗·吉亚玛提、比利·克鲁德普等主演,于2011年5月23日在美国上映。影片讲述了于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美国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为主要线索,记录了在几周之内决定全球最大经济体命运的权力人物的决策与行动。为拯救全球经济,摆脱金融困境,不仅保尔森倾尽全力,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蒂姆·盖特纳等人也动用了自己的私人关系和渠道。除此之外,沃伦·巴菲特、投资银行家、英国监管机构以及几乎所有的国会议员都参与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金融大战中。
7. 有个男的做西装金融危机之后在大街上摆摊做女装这个片叫什么名字
《针惜情缘》
讲述了尼科斯的家族在雅典有一间代代相传的裁缝店,专营男装西服定制,他自己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手艺,成天窝在阁楼工作。经济危机来临,客人越来越少,雪上加霜的是,尼科斯的父亲也病倒了。不久后,银行上门威胁要收回店铺。在这个关键时刻,尼科斯踏出了阁楼为他圈定的舒适区,开始做出事业以及人生上的改变。他改变了裁缝店的经营模式,以流动销售的方式贩卖婚纱,在这个过程中,尼科斯也为女性带来了新的时尚风潮和自信。
该片入选第4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8. 有没有关于97亚洲金融危机的电影 电视
有的,梁咏琪主演的电影《女人本色》就反映了亚洲金融风暴的有关内容,个人觉得坏不错可以看看
9. 监守自盗这个电影讲的是什么前因后果
影片探讨了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影片巧妙地通过一个混混职位高升进而破坏规章政策的故事展开。这是第一部调查这场前所未有危机发生原理的影片。影片试图揭露金融危机的本质。这场危机造成全球股市大跌、大银行倒闭和接踵而至的社会影响。电影业倒没受什么影响:金融危机使人们迫切需要娱乐和消遣,以致于影院爆满。
10. 一部反映日本经济危机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电影名称叫《重返泡沫时代》。
《重返泡沫时代》是由马场康夫执导,阿部宽、广末凉子等主演的喜剧影片,于2007年2月10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讲述了日本政府为了遏制泡沫经济瓦解所带来的经济危机,希望通过时间隧道重返泡沫经济最鼎盛的90年代,阻止泡沫经济发生的故事。
(10)反映日本金融危机的电影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一、下川路功
演员阿部宽
日本财政部官房经济政策研究室的主任研究员。日本经济即将面临重创,为了挽救国家危机,制止泡沫经济瓦解带来的打击,决定依靠开发时间机器,打通时间隧道来改变历史。
与时间机器的发明者真弓真理子曾经是恋人。
回到泡沫经济全盛期后,发现当时的自己是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外表英俊、身高挺拔的“3高人才”,但年轻时的自己举止轻浮、待人狂妄,并对从2007年回到1990年的真弓展开疯狂的追求。
二、田中真弓
演员广末凉子
为了偿还前男友欠下的200万日元的巨额债务,被迫到酒吧陪酒。但是始终凑不齐欠款,成天被高利贷追债,生活苦不堪言。
一天,下川路突然找到她,声称她的母亲并没有去世,而是乘坐时间机器回到了1990年,此后行踪不明。她决定追随下川路,踏上重返泡沫时代的时间机器,找回母亲。
三、田中真理子
演员药师丸博子
真弓的母亲,发明滚筒洗衣机式时间机器的第一人,曾在日立家电研究中心工作。与下川路是东京大学的同学,二人曾经是恋人。
接受下川路的请求,为了防止泡沫经济崩溃而引发的灾难,发明了时间机器,通过时间隧道回到1990年3月的东京,此后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