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华侨拍的电影在美国得奖

华侨拍的电影在美国得奖

发布时间: 2022-09-23 15:02:28

❶ 为什么中国在国际上得奖的都是香港导演和香港电影

无语啊,楼主年纪应该很小吧?
中国获奖的电影多的去了,连我们小时候经常看的那些动画片,譬如大闹天宫、猴子捞月都获得过国际奖项。
只不过是近几年的电影变得商业了,很浮躁,所以没什么好作品了!

下面这个表是从别的地方找的,楼主有空看看吧~

1935年 《渔光曲》在前苏联为纪念苏联电影国有化15周年举办的电影节上获“荣誉奖”,并获得一枚金牌。
1950年
《中华女儿》获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百万雄师下江南》、《红旗漫卷西风》、《大西南凯歌》、《东北三年解放战争》获“纪录片名誉奖”。《踏上生路》获“短片名誉奖”。《赵一曼》获“优秀演技奖”。

1951年 《钢铁战士》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白毛女》获“特别荣誉奖”、《中国民族大团结》获“报道片奖”、《新儿女英雄传》获“导演特别荣誉奖”、《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获“一等斯大林奖金”。

1952年 《人民的战士》获第七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战的越南》获“劳动人民争取自由和平斗争奖”、《内蒙人民的胜利》获“电影编剧奖”、《翠岗红旗》获“摄影工作奖”。

1954年 《智取华山》获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梁山伯与祝英台》获“音乐片奖”。

1955年 《梁山伯与祝英台》获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出奖”、《鸡毛信》获“优胜奖”。

1956年 《水土保持》获“威尼斯第一届科教片电影节荣誉奖”。
《桂林山水》获大马土革第三届国际博览会电影节短片铜质第二奖章。
《欢乐的歌舞》获威尼斯第七届国际短纪录片展览会及第八届国际儿童电影展览会奖状。
《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获第九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报道纪录片奖。
《神笔》获“大马士革第三届国际博览会电影节短片银质第一奖章、威尼斯第八届国际儿童电影节8—12岁儿童文艺影片一等奖;南斯拉夫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儿童电影奖”。

1957年 《神笔》获华沙第二届国际儿童娱乐片比赛大会特别优秀奖。
《女篮五号》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
《祝福》获卡罗维发利第十届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58年 《边寨烽火》获卡罗维发利第十一届国际电影节青年演员奖。
《乘风破浪过长江》获第五届加拿大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
《机智的山羊》获罗马尼亚木偶片国际电影节奖状。
《祝福》获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
《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获威尼斯第七届国际纪录片和短片展览会及第八届国际儿童电影展览会奖状。
《中国的木偶艺术》获威尼斯第七届国际纪录和短片展览会及第八届国际儿童电影展览会奖状。

1959年 《海魂》获捷克斯洛伐克工人电影节为世界和平而斗争二等奖。
《老兵新传》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技术成就银质奖章。
《小鲤鱼跳龙门》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动画片银质奖章。

1960年 《五朵金花》获第二届亚非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鹰奖。
《聂耳》获第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传记片奖。
《女篮五号》获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
《萝卜回来了》获捷克第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状。
《砍柴姑娘》、《一幅僮锦》获捷克第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状。

1961年 《革命家庭》获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
《非洲之角》获第四届国际非洲电影节最高奖—非洲奖。
《小蝌蚪找妈妈》获瑞士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
《人参娃娃》获民主德国莱比锡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62年
《小蝌蚪找妈妈》获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美术电影节儿童影片奖。
《大闹天宫(上集)》获捷克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

1964年 《小蝌蚪找妈妈》获法国第四届国际电影戛纳斯电影节荣誉奖。
《金色的海螺》获印尼第三届亚非电影节卢蒙巴奖。
《掌中戏》获澳大利亚第十三届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优秀奖状。
《差不多》获法国第十届图尔国际短片电影日青年奖。
《红色娘子军》获第三届亚非电影节万隆奖第三名。

1974年 《小号手》、《东海小哨兵》获南斯拉夫第二届国际美术电影节奖状。
《地雷战》获奥地利第十四届维也纳电影节纪念奖。

1977年: 中日合拍影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和中国影片《边城》在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上获奖。

1978年: 《大闹天宫》(上下集)获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小蝌蚪找妈妈》获“南斯拉夫1978年国际美术电影一等奖。
《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袁霞获南斯拉夫第七届索波特为“自由而斗争”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1979年 《人参娃娃》获埃及第一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银质美人鱼头像奖。
《牧笛》获在着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故乡丹麦登塞城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

1980年 《狐狸打猎人》获南斯拉夫萨格拉布第四届国际动画电影节美术奖。
《小花》中的女主角陈冲获第七届索波特“为自由而斗争”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舞台姐妹》获第二十四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协会的年度奖。

1981年 《舞台姐妹》、《农奴》获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
《苗苗》获第二届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
《梅花巾》获菲律宾第一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1982年 《天云山传奇》、《归心似箭》获第一届香港电影节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四个小伙伴》获意大利第十二届季福尼国际儿童和青年电影节最佳荣誉奖。
《阿诗玛》获桑德坦尔音乐舞蹈电影节最佳舞蹈片奖。
《阿Q正传》中的男主角严顺开获第二届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漓江画童》获哥伦比亚萨拉曼卡短片电影节二等奖。
《三个和尚》获第32届西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奥国际动画电影节奖。
《猴子捞月》获第4届渥太华动画电影节一等奖。
《美在运动中》获意大利科尔蒂纳电影节特别极奖。
《中国冰川》获“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科技片荣誉奖。
《蓝色的血液》获第12届西柏林绿色农业电影节金穗奖。

1983年 《城南旧事》获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鹰奖。
《孔雀公主》获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陌生的朋友》获第三十三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泉水叮咚》获第13届季福尼国际儿童电影节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奖、第3届印度国际新青年电影节最高奖—金像奖、各族儿童评委会最佳奖、最佳儿童女演员二等奖。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获第七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美洲大奖。
《笔中情》获法国鲁瓦扬电影节外国影片奖。
《马路天使》、《三毛流浪记》、《甲午风云》、《阿Q正传》、《早春二月》、《林家铺子》、《舞台姐妹》获葡萄牙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四个小伙伴》获法国郎市青年观众电影节青年观众奖。
《中国水城》获第17届法国国际旅游电影节特别奖和音乐奖。
《中国旅行》获第17届法国国际旅游电影节公众奖,同时获音乐二等奖。
《自古华山一条路》获特兰托第31届国际高山探险电影节卡洛、阿贝尔·基耶萨特别奖。
《飞毽》获波兰国际短片电影节荣誉奖、克拉科夫国际短片电影节荣誉奖。
《内蒙古草原》、《江苏秀色》获法国塔布市第17届国际旅游电影节音乐奖。
《遗传工程初探》获法国第36届国际科学电影协会年会荣誉奖状。
《鹿铃》获第13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84年 《河南寻古》、《江苏秀色》获法国蓬沙拉国际旅游电影节最高金奖。
《贵州风情》、《丝绸之路上的甘肃》、《中国人参之乡》、《北京之游》获第18届国际旅游电影节特别奖。
《西藏—西藏》获法国塔布国际旅游电影节旅游片冠军—金比利蕾娜奖。
《青春万岁》获塔什干国际电影节纪念奖。
《泉水叮咚》获第5届托马尔青少年国际电影节小演员表演奖。
《城南旧事》获第14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
《女大学生宿舍》的导演史蜀君获第24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导演处女作比赛奖。
《没有航标的河流》获夏威夷第4届国际电影节东西方中心奖。(最佳影片奖和柯达奖)
《鹬蚌相争》获第34届西柏林国际儿童电影节银熊奖、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市第6届国际动画片电影节特别奖、加拿大国际动画片电影节特别奖。
《水面庄稼》获联合国粮食及农业业组织奖。
《民族体育盛会》获突尼斯第4届国际运动电影节奖牌1枚。

1985年 《黄土地》获瑞士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第29届伦敦电影节伦敦电影研究所电影奖、第7届(亚、非、拉)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
《边城》获加拿大第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荣誉奖。
《泉水叮咚》获伊朗德黑兰第15届国际教育电影节教育类专片比赛铜奖。
《月光下的小屋》获印度第4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国际评奖团授予金像奖和儿童评奖团授予的金牌。
《腾飞吧,中华健儿》获意大利第14届都灵国际体育电影节二等奖。
《九寨沟梦幻曲》获波兰第22届克拉科夫国际短片电影节铜龙作曲奖。
《锦绣中华》获第14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和苏联国家旅游委员会积极宣传旅游,巩固和平与友谊奖。
《体育盛会》获第8届匈牙利国际体育电影节匈牙利电影总局奖。
《灰喜鹊》获葡萄牙第11届圣塔伦农业环境国际电影节环境短片组科教片一等奖—金葡萄奖。
《昆虫世界》获第11届国际技术电影节纪录片一等奖。
《不当演员的姑娘》获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奖。
《孔雀公主》获捷克斯洛伐克第14届儿童电影节水晶蝴蝶杯。

1986年 《邮缘》、《乌鸦与麻雀》获“法国第1届科罗朱埃国际消遣片电影节青年观众奖。
《飞来的仙鹤》获法国阿朗松国际儿童电影节农业信贷银行奖。
《四个小伙伴》获伊朗第16届国际教育电影节荣誉奖。
《流浪汉与天鹅》中的吴丹获苏联第9届塔什干国际电影节主角奖。
《良家妇女》获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主要奖和国际电影评论家组织奖、西班牙第18届大西洋国际电影节最佳影奖、安达鲁西亚电影作家协会评论奖、西班牙电影俱乐部联合电影俱乐部奖、比利时皇家电影博物馆皇家电影资料馆发掘新电影奖。
《少年彭德怀》获“葡萄牙第15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儿童片奖。
《绝响》获意大利第四届都灵国际青年电影节特别奖。
《月光下的小屋》获美国第8届洛杉矶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外国家庭电影优秀奖。
《野山》获法国第8届三大洲国际电影节大奖。
《移核鱼》获西柏林第14届国际农业电影节金穗奖、捷克斯洛伐克第3届尼特莱国际农业电影节A类一等奖和唯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埃及农业神奖。
《防治沙漠化》获西柏林第14届国际农业电影节金穗奖、《森林与我们》获银穗奖、《笼养苍蝇》获铜穗奖。
《三峡情趣》获法国第20届国际旅游电影节银比雷娜奖和公众奖。
《浙江山水情》获法国第20届国际旅游电影节最佳音乐奖。
《鱼桑争秋》获捷克斯洛伐克俄斯特拉发第13届国际环境保护电影节一项主奖。
《红蚁树》获波兰克拉科夫第23届国际短片电影节银片奖。
《中国西南行》获第19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旅游电影节金花奖大奖。
《长江截流》获第1届瑞士洛桑国际能源电影节特别奖第一名。
《猫头鹰》获列宁格勒第38届国际科学影片协会荣誉证书。
《三十六个字》获南斯拉夫第7届萨格勒布国际画片电影节D组教育片奖。

1987年 《回声》获捷克斯洛伐克第14届环境保护电影电视节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教育部奖。
《猴子捞月》获保加利亚卡布洛沃第4届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草人》获第2届广岛国际动画片电影节C组一等奖。
《超级肥皂》获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片电影节D组二等奖。
《老井》获第7次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
《以螨治螨》、《蝴蝶》获圣塔林第14届国际农业与环境电影节特别奖。
《五虎将》获第17届德黑兰国际科教片节金像奖、《灰喜鹊》获银像奖、《瀑布》获荣誉奖。

1988年 《山水情》获88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大奖。
《不射之射》获88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
《盗马贼》获第4届第三世界电影节头奖。
《褐马鸡》、《中国珍稀动物》、《不能消失的颜色》获第2届国家公园纪录片国际影视节优秀影片奖。
《井》获意大利第29届陶尔米纳国际电影节银质奖;女主角潘红获演员银质奖。
《红高梁》获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老井》获意大利第11届大沙尔索国际新电影节一等奖。
《中国造船》获米兰第27届国际海洋纪录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南北少林》获都灵第43届国际体育电影节一等奖——都灵头奖。
《植物内生菌》获第15届西柏林国际农业电影节金穗奖。
《一人一亩地》获第15届西柏林国际农业电影节铜穗奖。
《远离战争的年代》获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第10届亚非拉国际电影节霍贾·纳斯列金奖。
《化石宝库》获“第14届贝尔格莱德国际科教片电影节金奖。
《生命的能源》获第2届洛桑能源电影节金奖。
《人鬼情》获巴西第5届国际影视录像电影节

1989年 《大小夫人》获保加利亚第5届幽默与讽刺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红高梁》获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21电台青年评委最佳影片奖。
《晚钟》获第39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银熊奖。
《江南居民》、《美在自然》获瑞士能源博士后研究人员协会特别奖。
《少年犯》获伊朗第7届曙光旬国际电影节少儿影片国际赛类最佳演员奖。

1990-2008《红河谷》《永乐大钟》《一个都不能少》《一声叹息》《苏州河》《站台》《月蚀》《我的父亲母亲》《卧虎藏龙》《霸王别姬》《戏梦人生》《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春光乍泄》《鬼子来了》《花样年华》《本命年》《阮玲玉》《喜宴》《香魂女》《女人四十》《红粉》《太阳有耳》《河流》《悲情城市》《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爱情万岁》《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个都不能少》《过年回家》《可可西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孔雀》《立春》《西干道》《左右》

❷ 华人移民史的影片简介

制作方:香港电台(RTHK )
播映方: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
播映时间:第一辑:2009年12月12日起,逢周六晚19:30-20:30,无线电视翡翠台播映
旁白:古天农
监制:唐敏明
第二辑:2012年7月28日至8月11日 及 9月8日至15日,星期六晚上 7:35 - 8:30
旁白:郑子诚
编导:陈卓玲
监制:唐敏明
第三辑: 2014年1月25日开始,逢星期六晚七点半至八点半,于无线电视翡翠台及港台电视31播出。
旁白:郑子诚
监制:唐敏明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曾有人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华人移居海外,历史悠久,每个朝代出于不同的背景,中国人或为经商,或为谋生,或为逃难,一批又一批地选择离乡别井或被逼漂泊异地。他们的血泪史与中国的历史紧紧相扣。
海外华人不是我们的陌路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自己先辈的影子,看到中华民族多番波折的考验,感受到中华儿女坚毅的精神。 华人远赴重洋开垦北美,已超过160年历史。
淘金梦碎,铁路魂断,金山客换来的是多少屈辱与悲鸣?
“困囚木屋常愁闷,忆别家乡月几圆。”没有天使的天使岛隔绝了华人团聚的路,却禁不了华人以诗抒怀,墙上刻下的一字一句,道尽失望、沮丧与愤懑。
漂泊他乡的华人彷如撒在大地的乾瘪种子,几许挣扎才能茁壮成长。排斥、猜疑、歧视,曾令多少华人如履薄冰、步步为营? 2009年12月12日(周六)无线电视 翡翠台(第一集)华工血泪史
现今,全球海外华人总数约三千万人,当中八成在东南亚地区生活。
华人移居当地的高峰期为十九世纪中期以后至二十世纪初,大部份皆是以华工身份,飘洋过海到南洋各国工作。华工经历了许多辛酸故事,尤以“卖猪仔”一段最为惨无人道。
节目会走访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印尼,访问曾亲历此段历史的人,或他们的后人,听他们诉说当年的移民故事。
2009年12月17日(周六)无线电视 翡翠台(第二集)华商致富
华商型移民早在 18世纪时已成为主流,例如:泰国的潮州人、菲律宾及爪哇等地的闽南商人。从文字记载,最早于宋朝已有中国人到南洋做生意,由于中国商人在南洋营商经验丰富,所以当南洋地区陆续成为殖民地之后,殖民地政府还是需要华商的帮助,经营转口贸易以至发展当地工业等等。由于华人拥有财富甚多,在当地影响力亦甚大。
2009年12月26日(周六)无线电视 翡翠台(第三集) 华侨救国
国父孙中山曾说:“华侨是革命之母”,意思是说华侨是中国革命的原动力。除了金钱的支援,也有直接参与革命行动,黄花岗72烈士中,有三十多位便是华侨。不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抗日战争,华侨虽身在异乡,但心系祖国,对中国近代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2010年01月02日(周六)无线电视 翡翠台(第四集)同化与包容
在20世纪前,东南亚政府大多采取“以华人管理华人”方式,最重要是华人按时缴税及维持社会稳定。但有时也因为华人人数太多,令殖民地的统治者感到不安,马尼拉的排华活动早在明朝就开始。不过,大部份东南亚的华人都会顺从当地的殖民地政府,少参与政治,他们始终认为终一天都会告老归田,返回故乡。
二战结束后,东南亚国家纷纷独立,同时新中国亦成立。由于政治的问题,华人不能像往日一样自由游走于南洋和中国之间。当华人选择长居异乡,便开始面对同化、身份认同等等的问题,甚至有些国家出现排华的情况。
2010年01月09日(周六)无线电视 翡翠台(第五集)桑梓之情
长期以来,旅居海外的华侨大都情系桑梓,不忘对家乡建设,关怀同乡子弟,为家乡以至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不过,时至今日,他们已由早期侨居他乡的“华侨”过渡为海外华人,在文化、习俗上认同自己是华人,但同时也是居住地的国民。华人从政治泠漠变为开始参政,也关心对当地的建设。 2012年7月28日 翡翠台 第一集﹕从大众传媒看美加华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加的政治漫画里,总是见到华人拖着长辫、一脸阴暗的形象。
1913年出版的傅满洲小说,在英美大受欢迎,随后更被荷里活拍摄成一系列电影,可是傅满洲却是秃头、面目狰狞的邪恶化身,是否代表着西方对中国人形象的认识?推理小说主角陈查理,于1926年开始也在美国拍成一系列受欢迎的电影。陈查理性格平静,待人卑恭,但常常用蹩脚的英语,又是否和傅满洲一样丑化了华人?到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龙年》将华人定性为黑帮,引起辱华的批评…
美国华人的形象长时间被大众传媒所扭曲,直至80年代王颖用写实手法拍摄电影《寻人》,反映华人社区多种的生活面貌,因为他明白“媒体代表了一切”。
透过昔日漫画、纪录影像、电影和导演王颖的采访,看华人从淘金时代到今日在美加生活的演变及社会地位变化。
2012年8月4日 翡翠台 第二集﹕华人.铁道.人头税
1865年,第一批华工加入兴建美国的中央太平洋铁路。至1866年,在美华工人数超过十万,他们被誉为“美国之真实开路先锋”。另一方面,1881至1885年间,加拿大政府采用美国的经验,引入超过一万五千名华工,修建横贯东西两岸的太平洋铁路。华人收到的工资只及白人的一半,却要在洛矶山脉的高山上,负责兴建最险要的路段,除了开山劈石,还要放置炸药,其间千多名华工不幸丧生。
太平洋铁路的建成,让加拿大东西两岸连系打通,意义重大。然而,华人贡献虽大,但未获善报,反而换来唾弃。
加拿大铁路竣工的同一年,加拿大遇上经济萧条,于是政府通过《华人入境条例》,对每名华人移民每征收50加元的“人头税”,目的是阻止华人的涌入。到1904年,“人头税”涨至500加元,相当于当时一个华人两年的工资。饱历歧视、屈辱的“人头税”苦主及其家属,纵然垂垂老矣,如何紧握拳头争取应有的尊严?
2012年8月11日 翡翠台 第三集﹕没有天使的天使岛
“中国佬必须滚开! 他们正在抢占我们的工作!”
1870 年代初,随着铁路完工、美国经济危机的发生,美国排华风潮开始。1882年,美国通过了排华法案。
1910年,美国当局开始于加州天使岛设立移民站,对凡经太平洋入境而受怀疑者 (当中以华人居多) 进行关押审问。审问问题苛刻刁钻,反复多轮,华人稍一疏忽回答错误,随时被遣返,羁留期间遂变成黑暗和恐布的日子。
有人受不了自杀,有人在墙上刻下诗句,以诗抒怀。今日从天使岛发现的数以百首华人诗词,正正是美国排华历史的见证。
无论是从天使岛羁留所离开进入美国的华人,还是被遣返的华人,天使岛对他们来说都是生命的烙印。
2012年9月8日 翡翠台 第四集﹕甜酸骨与洗衣店
当淘金热消退、铁路完工之后,大量华人从事当时被视为厌恶性行业的洗衣馆。根据1900年加州人口调查报告,近两成华人从事洗衣店,可见此行业之兴旺。可惜这触发白人不满,加州政府推出多项针对华人洗衣店的行政措施,例如三藩市政府于1872年向洗衣店征收担挑税,用以打击惯用担挑的华人。
及至1920年代,华人又纷纷转移经营唐餐馆。在缺乏中国食材之下,如何泡制出受当地人欢迎的中国菜?为什么早期有些唐餐馆除咗有食物供应,还有乐队伴奏?而一道简单菜式“炒杂碎”,连华人都甚少点来吃的,又如何风靡白人?海味店常标榜的金山虾米原来是一段华人虾村的故事。
早年美加华人在低下阶层挣扎,他们的经历正像当地唐餐馆必备的菜式“甜酸骨”,甜甜酸酸,既有辛酸的一面,亦有甜美的结果。
2012年9月15日 翡翠台 第五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韩战年代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国际间风云变色。经历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身处异乡的北美华人,遭遇不一样的转变。
二战前的加拿大,对华人处处歧视,即使在当地出生的华人亦只是二等公民,无投票权。当二战爆发,有华人不理家人反对,自告奋勇加入军队,毫不畏惧地在枪林弹雨中作战,为的就是一个原因﹕军人可以享有投票权。为国出征终于令北美华人在战后获得与白人相同的待遇与尊重,提升他们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
可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中美关系迅速倒退。及后韩战爆发,中国于1950年10月正式介入,中美关系尤其紧张。从1951年10月起,美国司法部就不许学习理、工、农、医科的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中国留学生顿成禁运的战略物资。部份中国留学生为求回国,走过曲折的路﹔也有留学生因为这措施而留在美国发展,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得奖者杨振宁。至于北美华人若曾参与左派组织,或支持由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便会受到诸般调查,甚至起诉。政局暗涌处处,处身夹缝中的北美华人往往身不由己。

❸ 谁知道历年在国外获奖的中国电影急!

1、1978年

《小蝌蚪找妈妈》获“南斯拉夫1978年国际美术电影一等奖。

❹ 美籍华侨张国立在美国有选举权吗!

美籍华侨有选举权。

美籍华人,是因为他曾经是中国人,后来入了美国籍成为美国公民。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公民有权选举联邦、州和地方各级政府官员的权利。并且所有美国公民都可以被选举的权利,除了总统和副总统;这两个职位要出生时是美国公民才有资格。

(4)华侨拍的电影在美国得奖扩展阅读

美国全部"选举人票"共538张,是参议员(100名)、众议员(435名)、华盛顿特区代表(3名)的总数。参议员按州分配,50州每州2名;众议员按人口产生,约50多万人选出一名。例如纽约州约有1,600多万人口,就有31名众议员,再加上2名参议员,总共有33张选举人票。

除缅因州、内布拉斯加州外,任何一个总统候选人如果赢得了这个州的多数人投票,即赢得了这个州的所有选举人票,被称为"赢者通吃"。 按照选举人团制度,候选人在各州赢得的选举人票累计超过538票的一半(270张),就当选总统。

由于是采用赢者通吃的计算方式,那么就可能出现候选人赢了全国按人头计算的普选票,却因选举人票没过半而输了大选的现象。

❺ 有个美国电影,说5个会中国功夫的袋鼠的故事,这电影叫什么名字

没发现五个袋鼠都有道家精神么?
因为该片的投资商是位爱国华侨,我也是偶然才知道的
他为了向西方传达中国的 仁义礼智信 而投资拍摄该片

五行战士 Warriors of Virtue (1997)

导演:
于仁泰

编剧:
罗守耀
Ron Law
剧情梗概:

五行战士是道的防御战士,但是,邪恶的灵魔Komodo的出现,破坏了一切,他想将生命之泉据为己有,便展开了他侵略的行动,于是,莱恩在此时加入了五行战士与灵魔奋战的阵容中,一决生死……

❻ 美国 华侨 医生世家 拍的真人卡通武功电影

五行战士 Warriors of Virtue(1997)
于仁泰在好莱坞拍摄的第一部影片。里安左腿略跛,渴望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生活。一次接受同学的挑战,意外进入一个世外桃源。在这个充满和平爱的世界里,他目睹一群凶残的入侵者正在践踏和掠夺。同时,他也结识了挺身保卫家园的五位正义战士。他们是善良、敏捷、刚毅的袋鼠。里安在五行战士的激励下,在正义道德的感召下,断然回绝邪恶的诱惑,加入保卫者的行列,正义战胜了邪恶,里安回到现实生活,跛足的自卑已荡然无存,他对生活充满自信。

❼ 华侨类电影

少女小渔
我要活下去
喜宴
刮痧
不见不散

❽ 人鬼情未了的获奖记录

本片共获奥斯卡等重要奖项8次,提名16次

美国金球奖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日本电影学院奖
人民选择奖
土星奖
奥斯卡金像奖(1991;第63届) 获奖:2 提名:3
获奖
·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乌比·戈德堡 Whoopi Goldberg
·奥斯卡奖-最佳原创剧本布鲁斯·乔伊·罗宾 Bruce Joel Rubin
提名
·奥斯卡奖-最佳影片 Lisa Weinstein
·奥斯卡奖-最佳电影剪辑沃尔特·默奇 Walter Murch
·奥斯卡奖-最佳配乐莫里斯·雅尔 Maurice Jarre

《人鬼情未了》是由日本松竹映画、韩国希杰娱乐、美国派拉蒙影业联合制作发行的115分钟奇幻爱情影片。该片由大谷太郎导演,佐藤嗣麻子、中园美保编剧,松岛菜菜子、宋承宪、树木希林、芦田爱菜等主演。于2010年11月13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翻拍自好莱坞同名影片,讲述了一位经营公司的女强人七海与立志成为陶艺家的韩国青年相识相恋的故事 。
剧情简介
美貌的星野七海是一位女实业家,经营着一家大公司。这天公司员工们开派对为她庆祝生日,七海难得喝了过头,在公园的喷水池边又跳又闹。突然,七海脚下不稳,正要摔倒时,有人扶住了她。那是一个高个子的陌生青年。青年表示要开车送她回家,七海在车上睡着了。
第二天,七海在陌生的屋子里醒来,发觉自己没穿衣服。她愤愤地扇了青年一个耳光,扬长而去。到了公司里,七海听了副手上条未春的话,才知道自己误会了那名青年。她一整天都无心工作。终于又迈步来到了那幢旧房子。
独自生活在这里的青年名叫金举诺,他梦想成为一名陶艺家,从韩国来到日本学习已有一年。七海很喜欢陶器,一下子就看中了举诺烧制的咖啡杯。那只咖啡杯似乎还带着陶土的温暖,七海心爱地将它捧在手里,而举诺则在一旁温柔地凝视着七海。
七海与举诺很快坠入了情网。相对于热烈表达情感的举诺,七海却显得很淡然,连一句“我爱你”也不曾说过。她当然深爱着举诺,但她总觉得自己若是把话说出口幸福就会溜走。举诺向七海求婚,七海颔首答应,喜出望外的举诺带着七海驾车外出。两人在无人的礼拜堂中相誓永远。
这天是七海的生日,也是她和举诺相识一年的纪念日。下班后,七海匆匆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有个骑摩托的男子从后飞驰而过,抢走了她的包。被带倒的七海头部受到重创,就此殒命。
天上洒下迎候的光芒,沐浴在光中的七海看到举诺正紧紧拥抱着死去的自己,她决心不去天国,要化作幽灵陪在爱人左右。
丧礼之夜,警察来找沉浸在悲伤之中的举诺。七海留下了很大一笔资产,受益人正是丈夫举诺,警方怀疑他谋财杀人。第二天,有个带着黑色皮手套的男人出现在家中,七海吃惊地发现那人正是骑摩托车的男子。
举诺在千钧一发间逃脱了致命的危机。七海尾随着那个男人到了“东洋中心商事”。男人望着举诺的照片低念道:“你真碍事啊。”举诺有性命之危,愤怒且不安的七海无计可施,徘徊在街头,她想要设法让举诺知道正身处险境,她还想传达自己的心意,说出在世时没能说出的那句话。
看到“灵媒师运天五月”的牌子,七海撞了进去。运天五月其实是假装通灵的骗子,但偏偏她能听见七海的声音。在七海的纠缠下,运天决定和她一起去找举诺。然而感受不到幽灵七海的举诺根本不相信运天说的话 。

❾ 当年并没到过美国的张瑜,凭什么能演好周筠这个美国华侨姑娘

张瑜,1957年10月19日出生于上海,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电影电视制作硕士毕业,美籍华裔女演员。在1980年在影片《庐山恋》中饰周筠,获得第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

张瑜在《庐山恋》中的出色表演,不仅开拓和丰富了原剧本所提供的剧作形象,也给整部影片带来了活力和生机。凭借该片,张瑜获得了“金鸡”“百花”双料影后的荣誉。

❿ 获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有哪些

1、《霸王别姬》是汤臣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片,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

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并且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

2、《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该片在北美上映,以260万美元的票房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1991年,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1992年,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3、《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该片使用一班非专业演员制作一出像纪录片的电影,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在该片中张艺谋保留了演员本身的名字。本片获得十项国际电影奖项,包括金鸡奖、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大阅兵》获评委奖。

5、《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上映。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50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715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712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49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39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87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69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92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833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