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少女电影影评
① 急求一片《东京少女》日文观后感
天突然回想起平安夜看的那部很唯美的电影,感触很深,也觉得很感动,所以想写下一些感受。
“东京少女”和我们之前看过的“不能说的秘密”有点类似,故事大纲是喜欢幻想的女孩未步(夏帆饰)是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与母亲一起生活。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来临,未步不慎把手机失落在裂开的地缝之中。这手机竟穿越时空,来到20世纪初的明治时期,正砸在名叫宫田时次郎(佐野和真饰)的青年作家头上。宫田是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的弟子,正为自己的作品不被赏识而烦恼。更神奇的是,当未步拨通手机时,信号居然接通了!两个生活时代相隔一个世纪的人,就这样交谈起来。渐渐的,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甚至渐生情愫。可是手机的电量是有限的,这场跨越时间的爱情,也将随着电池的耗尽而结束.....很唯美,带给人淡淡的感动,不是卖广告,就是希望如果大家有空或者无聊,看看这部电影还是满不错的选择!
对里面有几句台词非常印象深刻:
1、时は离れれてゐても 君の心は近くに感じる
纵使时光相隔百年遥 仍感你心近在咫尺
2、人には人生で 成すべき事がある
人人皆有人生不可不为之事
3、あなたの明日は私の过去なの
你的明天乃吾的过去。
4、努力が梦を运んでくる
努力成就梦想。
一句“纵使时光相隔百年遥,仍感你心近在咫尺”轻易地表达出剧中男主角对女主角的那份情意,淡淡的,却是很感动,细想现在男女之间又能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剧中所表达出来的这一份情很唯美,让人感动,突然愚蠢的想象,以后我也能遇上一个如此对待我的人吧!(*^__^*) 嘻嘻……
“ 人人皆有人生不可不为之事...只要努力则能成就梦想”这句应该是我感触最深的对白吧,男主角明知道自己去救那个小女孩一定会出事,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啦,他深深地明白到人生有很多不得不为而为之的事情,如果上天注定要发生这件事,那他则选择按照自己心中所想的去做,至少不会违背自己的良心受到良心的谴责啊!从另外一方面看,他为了救活这小女孩,希望她能把这份充满爱充满心思的礼物带到100年后女主角身边而舍身的精神,让人感动,而且很唯美.....另外,男主角对自己喜欢的事的那份执着让我感动,“努力成就梦想”是他常挂嘴边的句子,他让我明白到做人就应该要抱着希望,只要我们肯努力,即使道路多么崎岖,路途多么险恶,我们只有肯坚持那份信念,只要肯努力,事情就会有扭转的局面,梦想或许也会因此而成真,即使到了最后梦想未必如愿以偿,可是至少我们努力过,至少我们的人生不会留下遗憾!
我的舍友说我老是看这么多这么唯美的电影电视不切实际,世界上哪有这么多这些人这些事啊,而且穿越时空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我再这样下去,真的是.......忘记她们说什么了,只是,现在的我,很想说的话是:我们还是应该抱着希望吧,至少这样生活能快活一点!还有,我想大声告诉某某人,坚持下去吧,努力成就梦想,我很佩服你的那份勇气,也希望你能坚持着这份爱,希望你们会有结果,希望你能快乐,希望你不再哭泣,因为我真的很感谢在我不开心的时候都有你能够倾听我的苦恼,所以我很希望你能快乐,祝福你啦!
09年,我希望我的朋友都能幸福!加油↖(^ω^)↗
不好意思,只有中文的。
② 少女失乐园的影评或感想
今天碰巧在uusee上看到了这部影片,看结束了却忽略了片子的英文名字,回到片头才知,片名很简单《An Ecation》。翻译成《少女失乐园》有点离谱,也许是个小噱头吧。
Jenny 16岁,是学校的优等生,父母的期望是将来考入牛津。Jenny喜爱大提琴,但是父亲要求她专注功课,大提琴作为hobby(爱好)挺好,不必投入更多精力。Jenny的人生转折点是放学下雨没带伞,遇到开跑车的David。David衣着鲜亮,温文有礼,风度翩翩,当然岁数是大了高中生Jenny一截。David邀请Jenny和一对朋友看演出,吃大餐,并且拜访了Jenny的父母。David请Jenny去拍卖艺术品,Jenny后来知道,David和朋友的财路就是买卖老房子,把里面普通人不识货的古董玩意搞出来赚钱。Jenny一开始很反感,后来觉得自己这么多年都很无聊,这倒是很新鲜。于是跟David走得越来越近。Jenny的功课从A+落到了勉强及格的成绩。
旅馆里面David 很有风度,没有强求Jenny要ML。只是礼貌地要求看了看Jenny 处女的胸脯(CAN I SEE THEM?影片只是给了个Jenny的背影,本片号称失乐园与日本德失乐园天壤之别,非常干净,适合青春期的高中生和父母一起看看)。
David再一次跟Jenny独处空房,David拿了个弯弯的香蕉,说自己也是第一次,Jenny说自己的第一次不该给香蕉。又一次,Jenny说希望把自己的第一次保留到17岁,David没有勉强。
后来,在David定的套房(suite)里,Jenny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David。
David送了Jenny戒指,并且求婚。Jenny征求父母的同意。此前David已经多次拜访Jenny父母,给二老留下很好的印象,而且David也是毕业于牛津,Jenny父亲觉得女儿被牛津背景的人看上,即使不上牛津不也挺好吗。Jenny到学校,提出退学申请,理由:学校乏味枯燥,拉丁文等等毫无用处,没有快乐。
正当David车载Jenny一家去宴会时,David下车打电话,Jenny碰巧打开汽车副驾驶位置的储物箱,里面看到了David夫妇(Mr. & Mrs DAvid XXX)的信封。Jenny恍然大悟,立刻要求David送他们回家。
到了家门口,Jenny让父母go in side,David想解释,Jenny让他向他的太太和Jenny的父母解释。David承诺离婚。Jenny给他2分钟时间,David从后备箱拿了一瓶酒,喝了两口,好像是积攒点勇气上楼解释。不过回到家的Jenny没有等到David上楼,David开车跑了。
Jenny找到David一起倒腾古董玩意的那对男女朋友,质问他们为什么眼看有妇之夫David拉她下水,也不提醒,那个男的说:“你看我们倒腾古董(从不识货的人那里弄出来卖大价钱)不是也没说啥嘛?”
Jenny找到了David的家,门口遇到了David太太带着五、六岁大的儿子出来。David太太一眼看出了又是一个上当的:“你不知道我们母子吧,他们都不知道you dont know us, they didnt know either”,"你想破坏我们的家吗...那就好"。
Jenny重新到高中申请复读一年,第二年收到了牛津文学院英文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故事就此结束。
故事不算离奇,确实是一身受用的一堂课。
一点感受罗列如下:
1.优等生尽管优秀,并不说明他们就喜欢所处的这个状态。
他们碰巧天资不错,适应教育和考试模式。巨星Tom cruise 有阅读障碍,因此如果让他去走传统的读书通道,一定会很难 很惨。
他们渴望学校以外的东西,冒险、刺激,渴望远离现实的教条、陈旧乏味的知识。
2. Jenny算是出离轨道了一次,上了终生受用的一课。
这一课让她认识到校外社会既让人向往又错综复杂,这一课来的很及时,太早了太幼稚难以面对,太晚了则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3. Jenny是个有主见的孩子,比如:她不希望把第一次给香蕉;决定把第一次留到17岁;决定让父母上楼,自己解决与David的纠葛;自己跑到David家看个究竟;自己找到David的一对朋友问个明白;自己到学校申请复学,这一切,她的父母很少参与。
4.Jenny的父母
Jenny的父母就像众多的中国父母一样望女成凤,希望女儿走入上流社会、金领阶层,Jenny的父母在关键的时候犯了世俗的错误,不过,一切还来得及。Jenny毕竟没有遇到人贩子,或变态狂,只是不幸遇到了个花心大萝卜,一个仪表堂堂、谈吐文雅的花心大萝卜。
Jenny为自己做了回主,然后迷途知返。在未来的人生中,Jenny这样的聪慧女孩一定会走得更平坦。
③ 求《穿越时空的少女》的影评
《穿越时空的少女》是一套充满青春气息,而且故事情节出人意表的清新动画,电影在日本上映时票房劲破1亿,赢尽口碑!日本各方的潮流文化Icon,包括多媒体艺术家村上隆、恐怖小说大师乙一、《日本沉没》电影导演樋口真嗣等均赞口不绝,《穿越时空的少女》迅即成为日本潮人朝拜圣物!另外在山本二三、青山浩行两位宫崎骏动画班底全力打造下,《穿越时空的少女》的画功细致淋漓,被喻为媲美宫崎骏作品!
《穿越时空的少女》上映后获得了极高的票房,仅36天就突破了一亿日元的收入。据调查现实,《穿越时空的少女》曾获得了2005“最令人满意”“最吸引人之预告片”的荣誉。影片在日本东京取景,无论是纵横的街道,还是高耸的摩天大楼,都采用客观写实的手法,特别是美术导演山本二三的全心投入与努力,使影片极富美感。
④ 《校对女孩河野悦子》经典影评
《校对女孩河野悦子》影评(一):如果你长得可爱,那么热血白目也可以
想说的有点多,短评放不下,但本质仍然是短评。
首先,海报跟剧情里的人设差太多吧!看海报还以为是妖精呢,结果是傻白甜嘛。
十元真好看,即使有些搭配真的是莫名其妙,现实生活要吓死,不过很多时尚博主确实也穿的乱七八糟,至少十元颜值够,什么诡异的装扮在镜头下都很美。尤其是几套家居服,真的觉得穿这样才是在家工作的理想状态啊!
另外,整个剧的主角应该是丝巾吧。
男主的脸真的不够帅,换成山下智久我才能理解恋爱剧情。还不如章鱼大叔跟女主配一对呢。
本乡大作真的超可爱的!跟儿子吃早饭抑制不住的笑容,偷偷跟前妻联络不告诉儿子什么的,可爱死啦。
结局蛮巧妙,放弃了编辑的梦想太鸡汤也太不合理,真的变成了编辑会给整个剧的三观打脸,开放式结局很棒啊。
小悦这种性格真的很难在职场存活的,而且她还做了很多越权的事情,不过你美你有理咯。我倒很好奇她没有去出版社之前那几年到底在靠什么维生。
总而言之很好看,毕竟我不需要靠日剧教我如何打拼职场,开心就好。
《校对女孩河野悦子》影评(二):平凡也可以了不起!
(1)
要说这部《平凡不简单!校阅女孩河野悦子》,不得不先从《重版出来》说起。日本的出版业比中国发达太多太多,书店也比中国多(不是比数量,是比密度),几乎每条街上都能找到一家。因此他们的出版行业是相比我们工业化的多也成熟的多。
《重版出来》的故事内容讲的是一个因伤退役的柔道女生面上了知名漫画杂志的漫画编辑,以她的视角带着我们探索、了解漫画编辑这个岗位,以及编辑、漫画家、书店间的运转关系。也是这部作品,让我知道,任何一部作品的成功,绝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努力就够了的。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封面的设计,比如销售的推销力度,比如书店员工对你的书的摆放位置和跟客人介绍的热情程度等等,都能影响到一本书的销量。
虽然这个作品被好多人吐槽太鸡血太脸谱化。但,卡司阵容强大!除了女主角之外的每一个角色,我都超喜欢!这似乎也是日剧模式的转型,把单一的主角故事转变为每一集都有一个主角的多视角叙事模式。
这里面,除了女主角一直一直元气满满、女主角光环满满;还有努力了十二年年当知名漫画家助手都不得出道、却看着比自己晚来的助手一个一个出道的爱自嘲的漫画家,终于承认自己没有天分,于是放弃漫画梦回老家的故事。也有,曾出过超人气漫画而太自满又因亲人离世而自暴自弃酗酒的漫画家,被女儿瞧不起,最终肯正视自己、同意卖出自己作品的电子版权。也有,曾经同样热血、充满理想的编辑,但因为杂志销量不佳而导致心爱的杂志被废刊,从此不再相信梦想、不再为杂志呕心沥血,只以势力的眼光审视作品是否能被热卖的梦想幻灭编辑,以至于一直很瞧不上每天都打了鸡血的女主角;这里面还有一个超帅的副主编和超酷的社长。这位社长有一个神奇的理论:运气是可以积累的。所以他即使已经十分富有,但依然住着租来的房子,每天做公车上下班,路边遇到需要帮忙的人都会上前帮忙,看见垃圾都会捡起来,他就希望通过自己不断的做好事,数十年如一日的勤俭克己,能给自己的杂志社带来“重版”的好运;在出版社日渐式微的今天,依然坚持实体书的目的也是希望通过书籍,能改变某些人的一生。因为他,就是被书改变命运的人。
《校对女孩河野悦子》影评(三):我也曾是校对女孩中的一员
刚看到这部剧的时候 就仿佛石子落入大海 在我的心中荡起了一层涟漪
因为我深知校对这份工作的不容易 所以我想就自身谈下这部剧
我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数据录入以及后期校对 虽说和十元演的校对书籍杂志有些许不同 但所要承担的责任和压力确是一点都不少的
剧中悦子是爱打扮的 而我恰恰相反 我和藤岩非常像 应该说做这行大部分都是和藤岩非常像 一板一眼 土气而又不起眼 因为在幕后并没有人在乎校对人员的装扮 而我还没有藤岩有特色有个性
但我对校对这个职业并没有坚持下去 因为经常需要加班 面对客户的指责与质问 因为压力我暴瘦 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我不是不喜欢 当热情已经撑不起我身体的时候我放弃了
校对是幕后工作 没有像营业啊编辑啊那样风光 但是悦子让我知道了认真的人最美丽 自信的人最美丽 只要做的是自己喜欢做的 全身心的投入 一样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亮 她就像个小太阳 用自己的热情温暖照耀了所有的人
人 果然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校对女孩河野悦子》影评(四):平凡而重要的我们
这确实是一部很不错的剧,虽然里面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十元妹纸的穿搭,不得不说有很多值得参考的搭配。但看完整部剧,最吸引我的,是剧里人对梦想的执着,以及对我们理所当然的生活的思考。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理所当然,所以我们总是视而不见,可是这些不重要吗?不是的,恰恰是最重要的,重要到缺了的话非常影响生活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比如说一直在身边的家人.......有时候,我们的天真和无知恰恰是因为有人默默在为我们遮风挡雨,有人在默默承受着一切。感谢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感谢他们为着不起眼的我们而努力。
不只是我们自己,还包括很多不为人知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们,我们也许平凡,但我们也同样重要 。我一直在思考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小的时候最羡慕当然是那些被人称赞的为人称道的人,那些世人所认为的成功人士。可是渐渐长大,发现生活本身就非常不容易,我们也都要为了更好地活着而苦苦挣扎,苦苦努力。LIFE IS HARD! 有一段时间觉得人生好没意思,苦苦挣扎什么都得不到。可是不是的,人生最有趣的地方,也许是我们哪怕觉得很糟糕,也还是努力更好地活下去,活着啊,是一辈子的坚持。罗素罗兰说,世界上只存在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越来越体会到作为大人的种种无奈和辛苦,但高兴的是我能更成熟更真实地看到这个世界,而不是生活在残缺的象牙塔里。
河野悦子的梦想是成为时尚杂志编辑,却被招入校阅部,大部分人也许就会因此而浑浑噩噩工作,寻找各种机会调离眼前的工作。但她没有,依然拼尽全力认真完成工作,就像她多年为了梦想而认真准备一样。她的认真执着也默默影响了周围的人,校阅部渐渐变得不一样了,从一个在地下室死气沉沉的部门变成一个焕发着生气的地方;而校阅部的同事也在默默影响着悦子,让她体会到了平凡中的伟大。
剧里每一个人物性格都可圈可点,仿佛能从中看到了平凡的自己,而这恰恰才是普通人的生活。还有就是,在进入一个每个人都不起眼的地方工作,悦子并没有因此为了融入圈子而放弃自己的想法,每天依然打扮地漂漂亮亮的。多少人为了融入其他人的圈子而放弃自己,妥协自己,最后反而把自己弄丢,成为一个无趣之人。
平凡而重要的我们,平凡而重要的生活,认真才是对自己对生活的负责和担当。希望我们在成就自己人生路上,能成为自己所认可的人,而这,也许就是有趣的灵魂的含义之一吧。努力活着的人们,努力活着的世界,这依然是一个有趣的时代,也许最后没有人记得我们是谁,但我们自己知道我们自己是谁!
《校对女孩河野悦子》影评(五):不要将梦想淹没在俗套的生活中
2017年夏天离职在家偶然看到了这部剧,虽然剧情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但是整部剧真心给人的感觉很治愈,尤其是处在职场倦怠期、开始对工作提不起兴趣选择离职的我,给了很大的动力和鼓励。
五年前刚入职场的我,和河野悦子一样,充满了梦想、每天无比的乐观、干劲十足,作为新人虽然累的`和狗一样,现在回想起来那才是我工作中最开心的两年。本身我所在的就是一个流动性特别大的行业、有些同事可能刚熟悉就离职了,所以并没有感受到多少职场友谊,慢慢的工作熟悉了套路、不再那么认真的想创新、想与众不同,梦想的热情和工作的乐趣也慢慢的熄灭了。SO离职,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看完这部剧后,真的很钦佩悦子因为喜欢时尚杂志可以坚持7年去认真阅读、年年不落的去面试。即便没能进《LASSY》,在枯燥平凡的校阅部,也以认真乐观的工作态度感染了同事,进而带动整个校阅部门变得更有自信和活力,以往那个安静不起眼的负一层也慢慢有了时尚的气息。
更让我感动的是整个校阅部的工作精神,说实话以前并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如果不是这部剧,也许根本就不知道校阅对于一部即将面世的作品如此重要,甚至很多再创造的情节都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在外人看来可能校阅很土,但是对于热爱这个职业的7位来说,这是很崇高神圣的本职工作。在第十集,最后出版了男主幸人重归作家行业的那本书,也歌颂了各行各业为社会提供理所当然服务的、默默无闻的平凡工作者。这不仅是对整个剧校阅工作的一个回馈,更传递了日本人所信奉的那种认真敬业的工作精神。
写到这里,开始反思自己以前在工作中的抱怨,其实不是工作的疲累让我们失去了热情,而是自己的心态在慢慢变化,开始斤斤计较付出与收获,最后终将梦想淹没在俗套的生活里。
很好的一部剧,在平凡的工作中也可以坚持自我,梦想与现在所做的事情并不冲突。
《校对女孩河野悦子》影评(六):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河野悦子
这几天我接连看了《被讨厌的勇气》《只要有北斋和饭》《校对女孩河野悦子》三部日剧,自然而然地将三部剧的主人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我发现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坦率又努力地面对眼前的生活,换句话说,她们都具有一种安于当下的勇气。
我从她们身上看到完全不同于平日焦虑的我体验的生活,常常会想:如果我也能有这种觉悟就好了。不过,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生活中很多人都像森尾登代子一样,糊里糊涂地就上了什么大学、做了什么工作、嫁了什么人,好像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然而实际上完全没有充实的感觉,每一天都在得过且过。嗯,我也一样的。
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感,极易产生对他人的嫉妒。森尾一开始对河野悦子是有敌意的,尽管她毫不费力就得到了悦子一直想做的工作,但她还是觉得自己不如悦子。怎么样,是不是很像现实中某一时刻的自己?我们的内心有一个无底洞,必须向外索求什么才能暂时填饱洞中的怪兽,但是用不了多久,它又饿了,我们又得开始无穷无尽的觅食。
或许,我们该向悦子学学,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快乐,是不是因为我们从未想过从生活中获得快乐?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是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尝试足够多的可能性?或者,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称之为“梦想”的庞然大物呢?踏踏实实地过好现在的生活不也很好吗?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好人不也很好吗?
我发现,长此以往,我或许犯了一个错误。我总觉得改变需要剥离自己过往的一切,包括那些“浪费”的时光、那些半途而废的目标,但是悦子却说,人生没有无用功,她依然能从校对的奇奇怪怪的书中获得时尚的灵感。也是啊,你的过去都反映于你的现在,而你的现在也将反映于你的未来,哪是说剥离就能剥离得了的。完整地接纳自己的人生不容易吧,但还是得做啊。
《校对女孩河野悦子》影评(七):华而不实的网红剧
对这剧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先说男主,苏打的颜值get不到啊。其实光表现性格魅力,日剧里很多性格可爱的男生也招人喜欢。但是剧里为什么要吹颜?15000人投票的最帅模特?让人觉得莫名尴尬。 再说十元,表演有些地方真的很浮夸,让人觉得聒噪不适。造型上,她身高不够下盘较大,这种身材就更不应该在穿搭上露拙。花花绿绿的长裙和腰线显得胯部过宽,降低美感。反而让人觉得累赘。get不到什么时尚感 ,加上包和厚底鞋更觉得是败笔。不过坐着校对的时候,上半身感觉还不错。妆发非常好。 这部剧的剧情硬伤,很空洞空泛。强行填充剧情,给职业加戏很尴尬。而且结局感觉还很烂尾。 "章鱼"编辑,校对部长,还有严肃的女校对等演技都可圈可点。还有最后终于看到了一些男主性格的可爱之处。
《校对女孩河野悦子》影评(八):“徒劳”也很棒!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九集里,十元因为自己的校对职业(加上失恋)而深感挫败,一向打扮得光鲜亮丽的她瞬间就像蔫了的茄子,灰头土脸一蹶不振,这时苏打饰演的作家就带着她来到了一座大厦,他往下指着一座公园说:
“你看,虽然公园里有很多孩子在玩耍,但建成至今却没有出过一次孩子们因娱乐设施而受伤的事故,虽然这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但为了能让孩子们安全地使用娱乐设施,是有这样的人专门在孩子们离开后做检查维护的,比如说确认娱乐设施有没有生锈或者龟裂,有没有腐蚀之类的,是他们守护了游玩时的孩子们。电车也一样,每天都有人像这样,对某个线路进行枕木和砂砾的替换,全靠他们,电车才能安全行驶啊。还有那边的桥,要是不知不觉中螺丝松了,万一桥垮了就会酿成大型事故的,所以他们会进行定期检查。这些都是很难有人注意的工作,其中有些甚至还很危险,从公园的游乐设施,到桥梁、铁轨等,都是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检查的,所以城市里有电用,孩子们可以在公园里安全地玩耍,人们能坐上电车,能过桥,因为全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也不会特地为此高兴,也不会想是谁在什么时候检查之类的,但你不觉得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工作吗?理所当然的事之所以让人们觉得理所当然,都是因为这些默默在背后守护的人们啊。能提供让人察觉不到的维护人员般的理所当然,这不正是创造这些的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吗?”
本来平淡无奇的一部职场励志剧在我心中就因为这段台词升华了,因为它恰好解开了我的一个心结,或者说我一直在等待着能碰到一个令人心服的说法来排遣过去在学校社团中所做的那些“无用功”带来的郁闷。
因为做过类似的工作,所以更能理解校阅部人们的心情,就像因为个性问题从编辑部调到校阅部的藤岩说的那样:“无论多么努力,付出了多少心血,都不为人知,不为人赞美,校阅就是这样的工作。”刚开始我干活的时候不明白这个道理,总在心里偷偷埋怨为什么干了这么多,每天熬夜累死累活也得不到一丝肯定,后来社团里另一个小伙伴一语道破天机:“我们这个部就是干得好没人夸干得不好就等着挨骂的命。”后来我想通了,这就是属性的问题啊,幕后工作者的工作属性决定了它所能施展力量的范围就只有这么大了,再也无法突破了,你做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这都是理所应当的,毕竟人们永远更关注台面上的事物啊。
之后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认清了这样的工作并不适合我之后,我还是选择了离开。因为在我看来,除非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认同感,能无怨无悔地做好分内之事,否则还是尽早离开比较好,这样既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负责。但我仍然从心底里钦佩幕后工作者,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不是无用功,就像游乐场或铁路维修工人,要是没有他们,我们也无法舒适安全地享受这些设施了。只要能从工作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就不是‘’徒劳”!
除了对校对一职产生共鸣之外,给这部剧打四星的理由还有一个,就是十元妹子身体力行告诉我们打扮漂亮真的会让人更有精神!昏昏沉沉的一天,不想学习的一天,只要画个妆再穿得漂亮一些再出门整个人心情都会变好很多!反正这一点确实影响了我( ) 但是对十块钱在剧里的多数着装我不予评价,毕竟,嗯,一言难尽。。。还是更能接受本田翼的穿搭~
总而言之,努力本身就是对努力的回报,希望所有在看不见的地方默默付出的人们,都能找到对工作,对自己的认同感。
《校对女孩河野悦子》影评(九):我喜欢这样的女孩!热爱生活又会生活
日剧热血向真的很棒吧,有笑有泪鸡汤也不显得很说教。石原好可爱,这种性格真让人喜欢,为什么有些国剧这种性格就显得傻白甜石原一点也没觉得呢?
看完真觉得校对好辛苦,但是像河野悦子这样热情地对待工作真的太有意思了,为了验证书上的内容,跑很多地方,身临其境,遇见很多人,或者翻很多书,查很多资料。因为要校对的书各式各样,要了解的东西也各式各样,每天都能知道很多不一样的知识,真的是幸福感满满吧。
不知道真正的校对工作到底是什么样,很想去看看。唯一不喜欢的是最后一集河野悦子和折原幸人最后的关系……小悦的说法无法接受呀,工作和恋爱为什么不可以一起,两个为了梦想的热血青年可以一起努力呀
《校对女孩河野悦子》影评(十):工作与梦想
工作三年,职业倦怠如期而至。朝九晚五,重复单调的工作,让我一天比一天麻木。一度怀疑自己当初选择这一行是不是脑袋进水后的决定。渐渐地,焦虑抑郁,每天郁郁寡欢,找不到未来的方向。迷失,迷失,迷失。我就像溺水的人一样,用尽最后的力气,扑腾扑腾扑腾。最后,终于明白没有方向的努力,做再多也是枉然。
那就先自我放逐吧。刷剧,跑步,看小说,怎么轻松怎么来,怎么开心怎么来。
机缘巧合遇到了这部剧,早就听闻日剧能把鸡汤变成鸡血,这部剧真的做到了。看似轻松愉快的剧情,竟然让我很多次都落了泪,因为感同身受吧。配合那句很流行的台词:扎心了,老铁。怀揣时尚编辑梦想的女孩,竟然阴差阳错做了一份最不起眼的工作——校对。对,就是那个检查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甚至有些老土的校对。但她并没有浑浑噩噩,消极怠工,而是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到极致——仔仔细细地核查每一个字,认认真真地确认每一个事实。她的努力与坚持,让她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光彩。通过这份工作,她收获了认可,也收获了爱情。虽然她知道未来不止于此,但她还是决定先做好眼前的一切。
剧尾幸人的话特别打动我: 这世上有人实现梦想,也有人无法实现。有些工作引人注目,也有些工作毫不起眼。这其中有些人虽然实现了梦想,却觉得本不该如此,但是无论抱着什么样的心情无论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竭尽全力做好眼前的工作,往往能够将平凡往复的每一天变得有意义且无可替代。
所以,在找到你真正的热爱的事业前,请尊重你现在的工作,并努力去做好它。任何一份工作都有它存在的价值,都值得认真被对待。消极怠工,消耗的只有你自己。
过不好当下的人,未来也好不到哪去。
愿你做好眼前这份工作的同时,也不忘抬头看看这个世界。愿你早日找到生命中真正的乐趣,体会到工作带给你的满足与快乐。虽然可能会花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也许真的会找不到。但是也请你不要轻易放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找到了自己。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与君共勉。
⑤ 日本电影《情书》影评
不记得第一次知道<情书>是什么时候了。
在以后若干年里这部电影的名字不断在种种电影杂志里面被提及。
终于看完小白带给的盘片。再去看书。
岩井俊二。他的小说并没有输给他的电影。
岩井俊二。和宫崎俊一样 让我痴迷的日本男人。
心里有爱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美的故事。
和爱情无关,和爱有关。
不知道如何下笔。那么多那么多温暖的难忘的镜头。
比如电影一开始,博子闭着眼睛站在漫天飘雪中。秀气的侧脸轮廓。美极。
第一次发现,原来中山美穗的短发也可以让一个女孩显得如此温柔。
比如,藤井树收到感冒药然后大大的一个喷嚏。
不知所措的眼神。粉末和灰尘在昏暗的房间里浮动。
比如,博子突然喊出了藤井树的名字,在她回头没有焦点的目光中愣愣出神。
是她的恋人跟她开了一个大玩笑,还是这根本就是命运的安排?
比如,少年时男孩突然从半路冲出,往女孩的头上套了塑料带。然后大笑着离开。
记得很久很久之前,皮皮鲁一脸郑重的告诉鲁西西,一个男孩欺负一个女孩,就是他喜欢她了。
那时侯的自己,还是看到这样的句子都会用手遮掉的孩子吧。
内向的男孩女孩,干净单纯的脸仿佛天使一般。
还有很多很多。
女生在车库等待男孩,等着要回那份因为一模一样名字而混淆的试卷。
然后天黑。然后女孩吃力的摇着单车的脚踏板,用单车的灯照亮试卷让男孩辨认。
很久之后男孩恍然大悟:原来是broken而不是breaked啊。
纯真的让人怀念的日子。究竟究竟,它们丢失在哪里。
极美极美的暗恋。淡淡忧伤,人已殁,梦依稀。
少女藤井树的头像。《追忆似水年华》从手心到手心的温度。
寻找藤井树的游戏。运动会上少年不甘心的奔跑。
同样作为图书管理员阳光下留下的剪影。以及,一本本写着“藤井树”的借书卡。
博子小心翼翼的信:借书卡上,他真的写的 是自己的名字么?
对于博子来说,跟女生阿树通信,是多美好又残忍的事。
明白自己或许只是因为长相相似而被追求。树告诉她的一见钟情。
虽然第一次收到那封 我很好 只是有点感冒 的回信,如何惊喜。
难忘故人 故人难忘。即使两年的时间。
即使秋叶的吻覆上她的唇。
而我想,当她来到阿树安息的地方,她终于可以释然。
渡边博子在漫天大雪中问藤井树 你好吗 我很好...
每一个人对于另一个总是那样执着。忘记了名字的女孩对于秋叶。秋叶对于博子。博子对于藤井。
其实就像那个女孩对博子说的,请一定要让老师幸福。
请一定要让 我们所爱的人幸福。
哪怕这幸福 与我无关。
不知道有多少人把爱当作一个信仰来追问和找寻。
也许它更容易被粗糙地沦落为种种工具,标准,衡量,评判和误解。
它需要的耐心和容量太大。
以至于很多人没有信心。
所以真实的情感最终是和一切盛大无关的事。
和幽深艰涩的宗教哲学无关。
和坚不可摧的道德伦理无关。
和瞬息万变的世间万物无关。
也许仅仅就是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一次泪流满面的问候:你好吗?我很好。
生命可以终结。爱却不会。
⑥ 急需日本电影<情书>的影评
尽管前面已有两篇写《情书》的文章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再次提及它。
同样,尽管我已经看过两个版本的该片,但一年后的今天,我还是忍不住又去重温,再一次沉浸在冥思中,沉浸在心动的回忆里。
这是一部爱情片,题材并不新鲜,但是它吸引人的第一要素,是它独特的叙述方式,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乍看出乎意料,细想又在意料之中,曲曲折折,山重水复,直到最后,你才能真正看见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你才会为学生时代那种纯净的心事唏嘘不已。
就象常建的那首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影片明线暗线交织,先是女主人公渡边博子为无法忘怀的感情而向已在天国的情人投递了一封情书,内容很简单:“你好吗?我很好!”举重若轻的哀伤。
寄往天国的信却落在另一个与男主人公藤井树同名同姓的女子手里,更为奇特的是,这个女子与博子长得双胞胎似的模样。两人开始通信,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才渐渐浮出海面。
说穿了也不复杂,男主人公中学时代暗恋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少女,以至于长大后仍念念不忘,所以后来会爱上与自己初恋情人一模一样的另一个人。故事很神奇,却并无编造痕迹,生活中不是不会发生的。渡边博子的遭遇很象以前的一部法国影片《爱上一个人的影子》。
导演把自己想要表现的那一段纯洁的初恋放在了一个久远的场景中,全是间接的叙述,由两个奇异联系在一起的少女共同来完成,抽丝剥茧,做拼图游戏一样,零零星星的回忆,如诗如画的情愫,散如珍珠的画面被一根线索牢牢地拴住,电影的散文风格很重,过去与现实交织,两个少女各自的生活片断齐头并进,所以自始至终,影片都笼罩在一种如梦似烟的伤感中。
少女藤井树原先并不知道那个同名同姓的男孩子暗恋着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对他的情感有多深,是在通信中慢慢地回忆,还有对过去生活痕迹一步步寻找时才发现的。男孩子不擅言辞,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渴慕,只有采取很傻的方法,比如在放学路上恶作剧地把纸袋套在女孩的头上(一种侵略型的亲昵);无数次在借阅卡上填写自己与女孩相同的名字(所以他会有心地选择那些一般人不会看的书);靠女孩辛苦地摇动灯光然后装模作样地看试卷(只是希望能与自己喜欢的人多待一点更靠近一点);最胆大的行为就是直接到女孩家,要她把他借阅的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帮忙还给图书馆,但是他什么也没说,随后他便转了学,女孩并不知道那本书的借阅卡的背后绘有自己的肖像,栩栩如生,一往情深。
多么干净的爱情!多么令人惆怅的少年时光!
藤井树需要的是回忆,而对渡边博子来说,她需要的却是忘记。因为无法忘怀,她会选择向天国投递情书;因为在意,她会嫉妒男友把自己当成另一个人的影子;因为难以忘情,她始终不能接受另一个好友的爱。她写的情书,并没有投寄到天国,中途牵扯出另一段荡气回肠的爱,但博子的爱仍然没有找到出路,她的情书仍然没有到达男友的手里,所以她最后会去男友登山出事的地点,在一片皑皑群山之间,在雪地上,在日出前,她向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呼喊:“你好吗?我很好!”一遍又一遍。
简单的问候,令人肝胆俱碎。
可想而知男主人公真是死得其所,被两个女人怀念,在生命最绚烂处戛然而止。
日本北部令人炫然欲泣的美,与本片的气氛浑然天成,发生在这样纯净空灵的世界里的爱情也会是不带一丝烟火气的吧?
还有是中山美穗晶莹剔透的美,柏原崇清秀纯粹的脸庞,都成了影片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所以不论从何种角度看上去,这部影片都不能不说是一部艺术精品。
影片的结尾,是一群女中学生去告诉藤井树《追忆似水年华》中的秘密,那幅藤井树的侧身素描,藏在最深的角落,也象藏在藤井树的心灵最深处,藤井树不说话,用手揩揩眼睛,倔强地不流泪。此时碧空如洗,落叶缤纷
⑦ 《少女日记》评价怎么样
《少女日记》是围绕米妮这个15岁少女展开的,讲述了女主从青春叛逆到成熟的故事。这部电影在豆瓣的评分也达到7.0,算是比较不错的分数。看完这电影后,我觉得这个评分其实还可以再高一些,因为它确实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如果他们最后能向主人公一样,回归家庭,那就是皆大欢喜。如果不能,可能第二个女主的妈妈就出现了。所以这部回归本真的电影,这对于广大与女主人公有相同经历的人,或者是家长是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的。整部电影无论是从演技,剧情,还是传递出的文化都是值得一看的。
⑧ 电影 少女奥萨玛观后感200字
一个活在和平年代里的人看一部反映恐怖政权迫害的现实电影,内心很是揪心和不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句话对戏里的主人公的命运作出了最恰当的解释,而这仅仅是一位女孩子的遭遇。难以想象,在阿富汗这个遭受多次战火蹂躏的中东国家里,还有多少像奥萨玛这样的女性在塔利班统治期间被迫害被压制,罄竹难书矣!!
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里的一段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
对于从容不迫的革命女性来说,鲁迅先生的话的确很对。但对于13岁的平凡少女奥萨玛来说,她就难以直面这样惨淡的人生了。反抗意味着关押,苟活却是悲哀。惨淡的青春岁月,已成为沉重铁锁下的囚奴。问苍天,苦难人生何时终,人间悲剧不再有?!!
结局是悲哀的,奥萨玛虽活下来,但被迫嫁给了一个老淫虫Mullan。老淫虫的家里老婆孩子一大堆,奥萨玛的命运将跟她们一样,把青春岁月埋葬在那重重锁链日夜关闭的泥瓦院子里,失去了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
结局也许能给国人带来不少共鸣,旧中国的妇女们也同样遭遇那样的不幸,庭院深深,哀怨深深,活着,比死亡更加痛苦。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鲁迅先生写道。苟活,虽不是最好的,但却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