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韩国电影另一种环境的治疗

韩国电影另一种环境的治疗

发布时间: 2022-09-15 03:45:12

韩国电影 不知道电影的名字刚上映的,讲的是男主角有一种病不知道伤痛,女主角有败血症,两个人相遇的故事

《痛症》
基本信息
剧情简介
相关资料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痛症 国家/地区:韩国 导演:郭景泽 演员:权相佑 郑丽媛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痛症》讲述的是丝毫不能感受到疼痛的无痛症男子与患上血友病,对于伤口反应十分敏感的女子之间,从见面伊始剑拔弩张的对立到互相产生好感逐渐相爱的浪漫过程。

该片与9月7日正式在韩国上映。。
http://news.mtime.com/2011/09/07/1469759.html

⑵ 谈一谈对于韩国电影发展现状的认识

韩国电影现状

??? 1999年,整个90年代一直在低谷徘徊的韩国电影业在悲壮的“光头运动”之后,终于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姿态,而这一股新浪潮一直延续至今。

韩国电影委员会(KOFIC)发表的《2002年电影市场回顾》中显示:2001年韩国电影产业的市场销售额为10350亿韩元,电影观众超过1亿人次,观看韩国电影的观众达4469万名,韩国电影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创纪录的46.7%,而这种旺盛的态势一直延续到今年,甚至取得了更大的成绩。

韩国每年引进的外国影片有300部之多,而国产影片仅60部左右。可是数量虽少,含金量却高。据统计,近几年来,韩国的年度票房冠军多数都是国产片,甚至出现了2001年票房前四名全是韩国本土电影的局面。《生死谍变》、《我的野蛮女友》、《朋友》、《武士》等等,大量制作精良的商业电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本土的票房佳绩。

同时,韩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也大获成功,在国际各大电影节上韩国艺术电影也是大放异彩,《醉画仙》、《绿洲》、《共同警备区》、《薄荷糖》等等影片都是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韩国电影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令全世界电影人刮目相看,这个“世界第一发展速度”从何而来呢?韩国电影的动力从何而来呢?下文会为你一一道来。

2 电影振兴委员会

该会前身是1973年成立的电影促进会。1999年5月重组为电影振兴委员会,是韩国非官方性质的最高电影主管机构。

委员会主要资金来源含电影票税收及政府预算,每年约有4200万美金的预算。振兴协会下设秘书处、汉城综合影城和韩国电影学院3个主要单位,其下再分成9个委员会,主要执掌有政策拟定、提振产业、辅导金审核执行、人才培育、教育研究和国内外行销推广等业务。

90年代初,委员会以协调政府和电影人之间的矛盾而威望大涨,韩国独立导演金东园、赵成丰因为放映电影《红色》被抓,正是其出面协调才得以出狱并促成了韩国取消电影审查制度。

3 电影辅助金

该项资金是政府交给电影振兴委员会分配的用于辅助电影的资金。其辅助金主要发放对象是电影学院学生和进行独立电影制作的导演,用以进行实验短片、纪录片和艺术独立电影的制作,最高可申请4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270万)或制作费30%的辅助金,资金无须归还,也无需以奖项和内容上的附和为回报,主要的目的是增加年轻的电影人成长学习的机会。一般商业电影则无辅助金可拿,但可以申请无息或低利率融资贷款的方式“借”钱。

4 屏幕配额制

screen quota:即屏幕配额制,又叫义务上映制度。

韩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电影所进行的政府行为,强制规定韩国电影院每年每个厅都必须上满148天的本土电影;全国电视台也必须播放一定时数比例的国产电影。韩国政府内部对此制度一直存有争议,文化部坚持其配额比例,而经济部要求取消或者降低比例。

金大中当年在竞选纲领中曾明确表示:“我们会通过强制手段来保证韩国国产电影在上映档期上的配额,并给予专门发行韩国国产电影的发行公司和专映韩国国产电影的影院以税收上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将持续到韩国国产电影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

现在screen quota制度仍然维持既定比例。尽管在全球化日益迫近的今天,取消配额的危机随时可能落在韩国电影业头上,但韩国电影人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40%的市场份额达到49%的高度,全面抵抗好莱坞的入侵已经不再是幻想的神话。

5 《生死谍变》

韩国特工组织奉命调查多宗政府官员被杀案件,怀疑焦点集中在一名朝鲜女特工身上。在另一起事关液体炸弹的案件中,发现朝鲜特别部队正准备偷去液体炸弹作为统一韩国的武器。韩国特工忽然发现自己的女友就是多年来寻找的朝鲜女杀手……

韩国导演姜帝奎1999年根据南北分裂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是一部描述韩国与朝鲜特工的间谍动作片,尽管该片从动作、场面、特技上讲都是当年韩国电影中的最强制作,但影片所描述的民族之痛、家国之情,以及题材解禁之后的新奇感导致了影片的疯狂卖座。

影片上映22天后打破韩国电影有史以来最卖座纪录,上映57天后,打破《泰坦尼克号》在韩国的电影票房纪录和226万人进场观看的纪录。影片最终吸引了超过600万名观众,赚进了3500万美元的票房,约相当于七倍的制作费用,为韩国电影注入一支强心剂,吸引了国人对本土电影的热情,此片使得进入韩国电影院看国产电影的观众从原来的15%增加到37%,直接导致了韩国电影重整旗鼓。

由于影片是光头运动之后第一部大型制作影片,被视为“带动了韩国百年影业迈向新里程”,也被看成是光头运动胜利的标志,是screen quota制度继续存在下去的动力。

李昌东:

“五十而知天命”,年近半百的李昌东2003年3月在韩国文化界的共同推举之下,出任韩国文化部部长,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导演身份出任文化部长的人。他的上任,被看成是韩国电影的胜利,肩负着维护screen quota制度和比例的重任。

李昌东原本以小说成名,出版多部着作,1992年曾获得韩国日报的文学创作奖,其作品甚至被选入韩国大学的教材。直到后来成为着名导演,他还是拍摄电影的间歇担任着韩国艺术综合大学电影学院教授的职务。

今年八月曾率韩国艺术团来到北京庆祝中国抗击非典成功。

大企业投资电影业

韩国国家政策对电影事业的倾斜,还有一个重要结果,那就是通过以大幅减税为主的种种政策鼓励国内大公司大企业对电影事业进行直接投资。大企业把电影事业当作一种“准制造行业”,并采取了一种精明而渐进的投资方式,从最初的录影带版权经营,到投资电影院建立院线,再到直接对电影作品投资,稳妥的方式和政府的支持使大投资商们逐渐看到了良好的前景。尽管90年代中后期由于好莱坞电影大规模入侵一度导致韩国电影业的萎靡,但很快恢复强劲走势的韩国电影给了所有投资人更强烈的信心。

光头运动:1999年,为了抗议韩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影人发起大规模示威游行,几乎所有的电影人都动员起来,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头在汉城国厅、光华门等地静坐抗议。因为剃光头在韩国是极强烈的抗议形式,而此活动又为全韩国影人集体参加,所以被世界舆论高度关注,给韩国政府造成极大压力,遂决定继续韩国每家电影院的每个放映厅一年必须放映满148天的本国电影的政策。光头运动成功之后,韩国导演士气大振,成为韩国电影发展的一个契机。

电影等级制度:

1998年韩国取消“电影剪阅制度”,以电影等级制度代替。

该制度在法律上规定电影分为5个等级:

全民可以观看

12岁以上可以观看

15岁以上可以观看

18岁以上可以观看

限制放映

每部电影的等级由民间组成的“影像物等级委员会”进行评级,对色情、恐怖、政治等题材也不再限制。

釜山电影节:

1996年,金大中竞选韩国总统的施政纲领中提出“支持发展韩国电影的宣言”,并将之列入竞选白皮书中,其中第五条便是“筹备釜山等各式国际影展,争取国际认同、促进交流”。釜山电影节到今年已经举办了第8届,虽然名义上是“国际”电影节,实际上是为本国电影的向外扩张搭建良好平台。釜山电影节为韩国独立电影等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附带的Pusan Promotion Plan活动也是亚洲重要的电影市场交流活动。

获奖纪录:

2002年凭借《绿洲》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语录:

我一直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说韩国社会存在问题,那每个韩国人都逃脱不了这种责任。尤其是我这一代人,我们造成了现在社会这个样子,现在我老了,我开始思考这些奇怪和不可信的事情,所以我在想要批判社会首先得批判我们自己。

韩国人有这样一种特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爆发出力量,而在平时则比较安静;看上去过着轻松的日子,但是,当困难来临的时候,韩国人就会涌现出越来越大的凝聚力。这些特征构成了韩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写小说、创作电影的时候,对韩国人的生活状态、观念比较关注,要表现出韩国人的独特情趣和经常发生的思想变化。我的作品力图表现韩国文化的独特性或者是整体性,反映出韩国人生活的本质。我的作品也可以算是“韩流”吧。

韩国社会经历了很多变化,在深刻快速的变化里面,变化的趋向是什么?怎样变化才是对的?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在韩国的文学作品、电影或者是电视连续剧里,一直都保持着这样的反思或者是意识。

拍摄电影不能说就是变身。不论是写小说还是当导演,都是在讲述故事。只是因为媒体的不同,表现方式不一样而已。我依然是在讲故事,我们都要通过故事学习并认清现实。我把故事搬到电影上的原因是现在是“日常时代”,因为在日常,小说失去了同更多人讲故事的魅力,对于表现日常,电影更占优势,更方便。

好莱坞电影总在说一些远离生活的故事,越来越让观众忘记现实,电影应该有反映现实的一面。我的电影则希望提供一种平衡,所以我宁愿更多关注现实而不是忘掉现实。

⑶ 五部韩国限制级电影,每一部都让人绝望,不建议看,但请你一定要知道

说实在的,这些年韩国的电影确实发展不错,一众男神个个都是钻研演技的高手。像崔岷植,宋康昊,李政宰,黄政民等等都是狠角色,拍起戏来很让人钦佩。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说起崔岷植,崔岷植号称韩国周润发,这是对崔岷植的称赞,毕竟很多年前周润发就是华语电影的半壁江山。刘德华都视发哥为偶像,不管是《英雄本色》,还是《赌神》都让周润发一步步走上神坛。

后来《卧虎藏龙》在好莱坞的成功,也让发哥有了机会去好莱坞一展身手。但是这些年,发哥过于低调了,我拿崔岷植和周润发比较的时候,网友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崔岷植,说发哥完全比不上崔岷植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发哥这几年鲜有佳作推出,倒是崔岷植却在演艺道路上越走越畅通,那演技真是越老越妖了。

既然说到崔岷植,咱就从崔岷植的电影开始推荐,说到真实感,崔岷植在2003年出演的《老男孩》让人印象深刻。

1.《老男孩》,崔岷植主演的老男孩让崔岷植名声大噪,该片让崔岷植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砍瓜切菜一般拿下金钟奖和青龙奖影帝桂冠。

这部电影带给人的震撼力,丝毫不亚于许多年后崔岷植出演的《看见恶魔》。电影一开始仿佛是一个励志影片,被关押15年之久的男主不仅没有消沉,反而不断在关押房间里锻炼,为的就是未来某一天会有机会复仇。

最后他确实得到了复仇的机会,倒是最终的绝望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那种深深的绝望,让人看完后久久不能释怀。

如果没看这部电影,我倒不非常推荐,除非你有很强的承受能力,毕竟电影中很多伦理方面的故事是能刷新很多人的认知的。

2.《熔炉》,是的,熔炉,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如果你可以从头看到尾,那你的内心承受能力还是可以的,但我想你的心一定会被揪紧的很疼,很疼。

这部电影有些和《沉默的真相》相似的地方,都是在不为人知的黑暗面掩藏一些东西。不同的是《沉默的真相》把脏肉清理得更干净一些,而《熔炉》却依旧在冶炼着所有的生灵,就像电影结束说的那段话一样:我们的努力也许不能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可以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让这个世界更加公平,但是起码我们要保留内心深处的那一份正值和公正,只要这些都在,那所有的黑暗终将大白于阳光之下。

3.《七号房的礼物》,说句实在话,看这部电影我最后哭了。说是一部喜剧,但是最后影片带给人的震撼真的让人情不自禁地流泪。

本来是一个天使,要给世界带来温暖,但是最后人们却割下天使的翅膀,说你不能不和我们一样啊。鲜血淋漓的天使只有忍着痛苦,去了另一个世界。

不得不说韩国电影还是很用心的,不论是导演还是演员,每一场戏都让人深深体会到用心。这部电影也让我想到了好莱坞的大片《绿里奇迹》,说是奇迹,但是对折断翅膀的天使来说,奇迹终究都没有发生。

温馨提示,看此片的时候,准备好纸巾。另外,这部没有前面两部吓人,所以推荐有些偏差,不能算是限制级电影。不过绝望的感觉,却一分也不少。

4.《素媛》,好吧,我承认,今天是为了催泪而来。我相信很多朋友和我的体验一样,这类的催泪电影都不忍心看。

对于饰演女孩父亲的薛景求来说,主演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折磨。对孩子的伤害,无良的媒体,变态的酒鬼,所有的东西夹杂在一起。

泪水不能洗刷任何的痛苦,不是每一个爸爸都是特工,不能像《飓风营救》那般潇洒。更多的纠结都在于孩子,为了孩子能做些什么?惩罚施暴者,那孩子谁来照顾?不去惩罚施暴者?那心该向何处安放?

深深的绝望,总是让人窒息。

5.《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是什么样的事件发生可以让一个逆来顺受的女人变成了一个杀人者?而且不是简单的杀人,反而是非常血腥,令人不忍直视的报复。

这个世界上施暴者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那些冷漠的旁观者。金福南其实有很多次可以逃脱这个黑暗的角落,但是她最信任的人却选择了冷漠。

如果只是知道自己的痛苦也就罢了,随着女儿的死亡,金福南终于体会到了恨的感觉。看这部电影也需要有很强的内心,对于那些冷漠,带给金福南的只有深深的绝望。

当绝望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爆发也只是需要一个导火索点燃而已。复仇迈出了第一步,就绝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杀戮只是把绝望逼到绝路后的宣泄方式罢了。

好了,这几部电影我不建议大家着急去看,特别是不要看完一部接着看另一部,毕竟这不是爆米花电影,而是会让人流泪的影片。

深深的绝望感会让你觉得不爽,假期期间,还是看点快乐的电影吧。关注舜子,看舜子给你推荐假期可以看的电影。

感谢阅读。

⑷ 韩国电影《流感》影评

韩国人2013年拍的这部电影《流感》,在2020年初突发的肺炎疫情,依然值得翻出来一看。

故事的情节设定并不复杂,主线是城市爆发了48小时内能致命的猪流感病毒,政府紧急封城,并执行了一系列的铁血举措以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副线是女主角单亲妈妈金医生和男主角救助员之间的感情走向,也是常规剧情了,救助员在一次救助工作中认识了被救助者金医生,对她一见钟情,卷进了病毒核心圈层,最后成功救获了唯一的抗体携带者金医生女儿,因为有了解药,恐慌的城市得以幸免于难,救助员最后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这部电影我看的时候常感慨,万幸我们正在现实中经历的新冠病毒并不是急性的,它不像电影中的那个样子,染上病之后两天内就吐血而亡了,电影里不断地有人喷一口老血出来,周围的民众往往散之如惊弓之鸟, 在生死面前,人性经不得半点考验 。另外也有感慨,万幸现实中的我们在一个好的时代生在一个开明大度的国家,政府对灾区的支援是及时的、有力的, 国民一心,才能共渡难关 。而电影里的韩国政府,官僚主义严重至极,特别是参谋长在听说疫情已经不受控制后,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当地民众的死活,而是自己的政绩是不是要受影响了,不禁令人唏嘘。

这里面的人物设定对人性的拿捏非常准。除了阳光正义又无比正确的救助员角色,我觉得有些强打鸡血,毕竟跟金医生母女才见了几面啊,却能在知道小女孩已被感染的情况下豁出性命保护,甚至好几次被自己的同事加死党抱怨脑袋坏了。也可以理解, 毕竟电影是需要一些强者光环和感性气质的,而且他的行为发展也符合救助员舍身为他人的热心肠特质,更不说他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但又忍不住琢磨,救助员的行为轨迹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任何一环掉落了,就是一个悲剧结局。比如如果他对金医生没有好奇,没有去主动接触她的生活;比如如果在知道金医生有小孩后知难而退,不再联络;又比如如果体质不过硬,自己被感染啦(毕竟救助队已全军覆没,除了他跟他死党两个人没染病),或者在残酷的枪林弹雨中闯关失败...... 这么一想就很后怕,一个城市的生死存亡居然是寄托在那些普通岗位的平凡人身上,何其脆弱。

01 金医生的母性和人性

相对于救助员的一腔热血,金医生的角色设定还蛮符合常规的人性逻辑,随着剧情的发展,可以看到角色的矛盾,以及环境中显现的性格。一出场的女主角是一个等待救援的民众,被男主角救助员有惊无险地捞了上来。在救护车上,她跟做笔录的人员据理力争,极力说明自己是受害者,并非肇事方;当救助员跑过来跟她寒暄时,正常人会怎么做?大部分都是表达感谢之类的话吧,可这位女主角直截了当地抛下一句话绝尘而去: 根本不用说的那么高尚,这不是你们应该做的事吗。

从影片的一开始,人物的基本性格已经捏造出来了,女主角并不是一个大无畏的完全正确的傻白甜,这个人是有使命感的,但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和小算计,活得比较现实,有些冷酷,甚至还有点令人讨厌的矫情。

后面的几点情节对她的这种性格也有很多的表现。

金医生自己是最早发现流感病毒的医生,对这种发病症状再熟悉不过了,自然也清楚地明白这种病的传染性之强,可是当她发现自己女儿耳背后长了红斑后,她的第一反应是让女儿偷偷溜过去,以逃避隔离营里的肉眼检查。因为她知道这个病目前没得治,政府和医疗力量早已乘着直升机逃离了,接下来针对城市会有哪些举措,以及接管隔离营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她是无法预料的。良好的职业素养已经让她早早地嗅到了浓烈的危机,出于母性,她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女儿,哪怕是违背了既定社会的准则。这是一种小我,放在金医生这样的人身上,显得很真实,并不违和。

还有一个情节,偷渡到韩国的唯一的一名幸存者被找到了,这意味着有了抗体携带者可以做治疗方案了,金医生作为一线人员第一时间得知这一消息,她打算马上给病情不断恶化的女儿注射抗体血清。要知道未经临床的血清是否有效还有待分析,提前试药万一弄得不好会导致患者造成休克。而金医生知道女儿时间紧迫,出于私心哪怕有一点儿希望也要试试,这也是母性大爱的体现。就在她抱着女儿离开隔离营的时候,监管人员找过来了,因为女儿之前的唾液检测结果出来了,显示已被感染,需要转移到染病区。这个时候,男主角自告奋勇地跑出来,替金医生的女儿挡了,说自己才是被感染者。一旦去到染病区,后果是什么样的,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可是在他人和女儿之间,金医生最后毫不犹豫地默认了他人的自我牺牲。

这也是我觉得非常真实地赤裸裸揭示人性的部分。在极端的条件下,没有几个人能具备大爱无疆的圣母情怀,在他人利益与至亲利益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正如电影里所说, 人性是无法经受考验的。 具有戏剧性的是,由于城市发生暴动,那名幸存的偷渡者被杀死了,而金医生偷偷救下的女儿康复后产生了抗体,成了城市居民最后的存活希望。

02 危难之际,普通人的命运抉择

这部电影很打动我的地方是对配角的处理非常妥帖,没有谁是非黑即白的,人物的行为是环境和性格相互影响的结果。

救助员的同事搭档B,是那种特别会见机行事的人。B和救助员一起来到集中营后,投靠了集中营的大佬,在极端环境下最大资源地寻求庇护。他也做了一些违背内心的事,但他还没有丧失良知,当他发现大佬私下虏走小女孩打算抽血自救时,奋不顾身地跑出来阻止。

集中营的大佬变化地也很有意思,一开始作为正规装备力量镇压普通民众,自认为掌握了一些内幕。可是当他了解到事态的严重性,以致于政府的决策是弃城,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不再有保障时,他开始掉头鼓动群众: 我们一起去首尔吧,让首尔的人也感染,只有这样,政府才不会不管我们 。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展露无遗。

还有集中营里的小兵兄弟二人组。其中一名发现队友被感染了,他的第一反应是:面罩赶快戴起来,不要让别人发现了。可当他转头发现自己母亲已经被感染了,正被工作人员送到病危区时,他崩溃了,这时候是信仰的全面坍塌,难道自己勤勤恳恳卖命维护的这个体系,就是为了顺畅地把自己的好兄弟和老母亲推入火化场?

即使是影片里的小混混韩国地头蛇,引入致命流感的始作俑者,在见到自己的兄弟染病致死时,也变得奋不顾身。相形之下,幕僚们视人命为草芥的冷漠态度让人心冷。

这些小人物的变化,恰好说明了,规则可以暂时让人服从,但靠铁血制度怎么能跟道德和人性抗衡,支撑社会体系运转的从来就不是制度,而是爱,人毕竟是有感情的社会型动物。

可怕的从来不是流感,而是人心。

⑸ 一个感人的韩国电影

《傻瓜》 这部电影也是很感人的,建议你可以去看看。

⑹ 一部关于医生的日本或韩国电影名字

哈哈哈,木村拓哉 主演的《伴雨行》

⑺ 求一部韩国电影

《爱回家》

剧情介绍: 影片通过小外孙相宇从开始瞧不起又穷又哑的外婆,到逐渐被外婆无私伟大的爱感动的过程,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浓浓的亲情故事。 坐完火车,又坐汽车,再走弯弯的山路,妈妈领着7岁的相宇去外婆家。作为单身母亲的她为了方便找工作暂时把相宇留在那里。 相宇的外婆不能说话,也不识字,而一直生活在可乐、电子游戏和溜冰鞋世界里的相宇,刚开始无法适应连游戏机、电池都没有得卖的农村生活,他开始表现自己的不满,为了买电池,相宇偷走外婆的银头簪拿去卖;相宇还不顾在一旁缝袜子的外婆,在炕上玩起了溜冰…… 有一天,想吃炸鸡的相宇通过各种手势,终于成功向外婆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不过外婆只理解到鸡肉,做出来的是“泡在水里的鸡”———炖鸡,相宇很生气,踢翻了鸡肉汤。对这一切外婆唯一的表示就是不停用手势表示对不起,因为连买电子游戏机电池的钱都给不起,因为不能满足相宇想吃炸鸡的要求而对不起……

http://ke..com/view/1684719.html?wtp=tt#3

⑻ 韩国灾难电影《流感》,不仅拷问人性,更凸显韩国人的什么

韩国着名灾难电影《流感》上映于2013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这部电影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片中那个美国驻军代表的话即使放在在现在也非常适合。

此外,《流感》虽然只是把传染病当成一个故事的载体,不论是发病、传染、防疫和治疗各个阶段叙述的都比较简单粗暴。但我们依然能从电影的紧张和恐怖的气氛中感受到传染病的可怕。

相信看完这部充满了韩国式焦虑的《流感》,很多中国观众都会有一个感想,庆幸我们生在了一个负责任有实力的大国。

⑼ 一部韩国电影很感人的叫什么名字

绝对不是“因为是女子”的MV 申贤俊可没有在MV里抢劫啊 这个电影似乎看过 是不是最后两人都眼瞎了啊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922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900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900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622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620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260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531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958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1009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