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完电影美世界

完电影美世界

发布时间: 2022-09-04 09:17:24

Ⅰ 为何1993年上映的美国影片《完美的世界》会得到观影者的喜爱

明明只是电影,但是当故事进行到最后,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或许可以说是典型的斯德哥尔综合症候表现,对坏人动了恻隐之心,甚至站在了原本的对立面;又或许其实坏人没有那么坏?当家人以爱的名义束缚你、当罪犯以绑架的形式解救你;善恶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1)我们先来看看本影片的主要内容介绍:8岁小男孩菲利普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他从来没有去过游乐场,甚至没有玩过不给糖就捣蛋的游戏。附近州监狱的两名罪犯越狱成功,劫持了菲利普作人质,向德州边界逃窜。途中,罪犯之一布奇为了菲利普干掉了同伙,开始了两个人的旅途。布奇不是坏人,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让他对父亲的角色有着不一样的见解,即使最后一刻,他都在不遗余力帮助菲利浦完成愿望清单。

Ⅱ 一线之隔的罪恶之下,超越血缘的父子情深,《完美的世界》究竟想表达什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所思所想都可以实现,相比于总是充满遗憾的现实来说,完美世界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这部电影向观众描绘出了导演心中认为的完美世界,一场公路旅途将灵魂都放飞在空中,自由地享受着完美的世界。

1993年在美国上映的电影《完美的世界》,是一部经典的犯罪剧情片,不同于单纯讲述犯罪情节,更是在罪与善之间的踱步,深层次的主题下这无疑是一部十分优秀的作品。

《完美的世界》主要讲述的是逃犯布奇带着人质小男孩菲利普进行的一次公路旅游,两者亦父亦子的情感也在旅途中不断变得深厚,这是一场救赎与自我救赎的游戏,虽以悲剧结尾,但在悲剧中仍有希望的存在。

瞬间的完美容易达到,一生完满只是奢望。

亦善亦恶

善恶之说自人类有思想起便对其有所分辨,最先的标准是以个人为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思想的改革创新,善恶也有了常规既定的标准,在此标准外的行为都与天理相违背。

故事看似简单,只不过是一对刚开始是对立的角色,最后转变为父子深情的故事,就是如此简单的故事却感动着无数人,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在问自己,何为善良何为完满?完美的人生是什么样子,或许只有经历过才明白,在邪恶的另一面有着完美的存在,再坏的人内心也有柔情。

Ⅲ 完美世界电影百度云

影片《完美的世界》是美国华纳影片公司1993年出品的。该片主要讲述了从小失去父爱的男孩菲利普在被绑架途中与罪犯逐渐产生一种父子般的感情,但最终心灵净化的罪。..

Ⅳ 完美的世界经典影评

《完美的世界》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93年的作品。与他的《不可饶恕》一样,讲的都是逃脱于社会秩序之外的主人公是如何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建立起自己的"完美世界"的。

似乎所有优秀的电影都有一个共性:它们含义深刻,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分析解读,余音绕梁的效果也是这么产生。

《完美的世界》讲述了在圣诞节前后,两名罪犯越狱潜逃,在逃亡的途中经过一家没有男人的家庭,其中一名罪犯想要骚扰这家女主人,却被布奇(另一名罪犯)阻止,最后挟持这家小男孩(菲利浦)作为人质,一路潜逃。在这段逃亡的过程中,布奇为了保护菲利浦,与同伴发生争执并将其杀死。一路上,布奇和菲利浦产生了一种好似父子之间的感情。导演以一个温暖而又感人的故事,向我们诠释了"坏的好人,比好的坏人更懂人世间的冷暖"再次让我们感受道了人性中的善良。

《完美的世界》并不完美,而是在寻找完美的路上,就像"坏人"在寻找"好人"的标签一样。电影虽然是一部劫匪片,但是和以往的不同,影片中少了一些血腥、暴力的画面,多了一种别样的人性温情。简单的将公路片、劫匪片、西部片结合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上的。道德关系和教育模式的问题。让我们对现实产生深刻的思考。

今天,我将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两个方面来解读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通过对叙事结构的分析,我们很清晰可以看出导演的用心良苦,而通过人物的塑造我们可以发现导演这部电影的价值所在。在文章最后,也会结合现实谈谈其背后的教育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

叙事结构:典型的双线叙事和交替叙事相结合,把故事的内容完美的呈现在观众眼前,引发认同感和现实思考。
人物塑造:主次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入人心,引起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对应了现实生活中所缺失的人性元素。
叙事结构:典型的双线叙事和交替叙事相结合,把故事的内容完美的呈现在观众眼前,引发认同感和现实思考

1、 双线叙事:双线并行,使电影更有层次感,丰富故事的情节,演绎一段"寻父"之旅。

本片是典型的双线叙事,故事主体脉络呈现两条线索:"逃亡-追捕"。布奇于菲利浦的公路逃亡之旅为主线,警长与监狱女犯罪学家的一路追捕为暗线,相互交织,为我们展示了一段"不完美的父子感情。"

①第一条逃亡线索:路上布奇和同伴挟持了菲利浦作为人质,一路逃离,途中因为同伴伤害菲利浦,布奇和同伴产出争执,而开枪打死同伴。在接下来的相处中,布奇和菲利浦之间产生了一种父子感情。

②第二条追捕线索:随着警长瑞德和监狱女犯罪学家莎莉对布奇的人物个性进行分析,布奇的身世慢慢浮出水面。因为受到童年的阴影,布奇希望菲利浦可以快乐的成长,鼓励菲利浦去做那些被母亲禁止而自己想做的事。

影片一开始万圣节的夜晚和监狱两个罪犯的潜逃一直并列呈现在我们面前。故事情节也是延用大的双线叙事,中间穿插着双线交替的叙事结构。更好的服务于故事情节主题,丰富了人物形象,使观众更真实的感受影片的魅力所在。

2、主线暗线交替的叙事结构:一场逃亡之旅,成就了一场不完美的父子之情。

刚开始故事以交替叙述的结构而展开:一边是万圣节夜晚,因为宗教信仰不能过万圣节的菲利浦的家,另一边是两个正在越狱的罪犯。两条线索在同一时间进行,然后相交--成功逃出监狱的两个罪犯闯入菲利浦的家并劫持了菲利浦作为人质。

随着布奇的身世被莎莉说出:他的母亲是个妓女且早逝,布奇从小被强判接受改造而远离劣迹斑斑的父亲。随着剧情的进展,我们慢慢发现布奇是一个从小缺少父爱的孩子,他的童年很糟糕,没有父亲的陪伴,而自己的母亲也游走在歌妓之间。这样的童年经历给他的童年蒙上了一层诙谐。关于他的教育经历也是一塌糊涂。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人物的设定,为我们整个故事埋下了伏笔,也为布奇和菲利浦的这段父子之情做好了铺垫。

两条线索的交替进行,以线带面,引起了故事的主次关系网,并通过故事情节和主题的展现,丰富了故事内容,让剧中人物形象更加贴合实际。

Ⅳ 电影完美世界

《完美世界》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完美世界》是柴山健次执导的爱情片,由岩田刚典、杉咲花主演,于2018年10月5日在日本公映。

该片改编自有贺理惠创作的同名漫画,讲述了女白领与身有残疾的建筑师之间发生的纯爱故事

Ⅵ 求《完美世界》影评

提取码:u888

《完美世界》是柴山健次执导的爱情片,由岩田刚典、杉咲花主演,于2018年10月5日在日本公映。

该片改编自有贺理惠创作的同名漫画,讲述了女白领与身有残疾的建筑师之间发生的纯爱故事

Ⅶ 完美世界是电视剧还是电影,详细介绍一下

知名声优浪川大辅首次执导的电影《Wonderful world》(译:《完美世界》)《Wonderful world》预定在2010年夏季上映,具体日期尚未公布。制作组已决定在6月12日(周六)、19日(周六)和20日(周日)进行监督和出演者的舞台巡礼。
浪川大辅素来以多才多艺闻名,他不仅在演唱、电台节目领域均有涉足,在电影吹替方面也曾为美国电影《星球大战》中的阿纳金和《魔戒》中的弗洛多献声,大受好评的同时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拥护者。在本次的电影中,浪川大辅不仅挑起了监督的大梁,本人也参与到演出行列中。除了浪川之外,包括饰演男女主角的宫野真守和上原步,以及平田裕香、森久保祥太郎、杉田智和、关智一、森川智之、斋贺Mitsuki……等等众多知名声优均参与到此次的演出当中。当然不仅仅是献声,而是在三次元里亲身演出这部作品。恋声的同学们一定不能错过这
部电影。
《Wonderful world》的故事讲述了,当人类处于睡眠状态的时候,其实是在名为【ヘム】的第2世界里生活着。【ヘム】是一个以活下来为最终目的,由类似于野生的价值观支配着的世界。【ヘム】世界中的记忆不会被带到现实生活中来,人们在醒来以后便会忘记另一个世界发生的事情,由此人类也可以将平时隐藏在自我背后的本我解放出来。即使留有少量【ヘム】世界的记忆,大部分人也会以为是噩梦而将其遗忘。然而万事总有漏洞,渐渐的,还是出现了几个特别的人类理解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以及【ヘム】与现实世界奇妙的因果关系。
国际动物爱护团体的顾问护士片山诚志(26岁),对因为自己幼时的过失而导致20年来一直处于植物人状态的哥哥,片山晃一(31岁)抱有自责和愧疚的心情。然而诚志却在【ヘム】的世界中见到了健康的生活着的哥哥……
【STAFF】
监督:浪川大辅
制片人:松村清秀
【CAST】
主演:宫野真守、上原步
演员:平田裕香、森久保祥太郎、杉田智和、关智一、森川智之、浪川大辅、斋贺Mitsuki、甲斐田裕子、梦人(彩冷える)、Hiroshi、小山刚志、长泽美树、胜杏里、大浦冬华、岩田光央、小山力也、藤原启治、山寺宏一、小崛友里绘、内海贤二

Ⅷ 《完美世界》石昊父母爷爷结局怎样了

《完美世界》石昊父母爷爷结局是没有死,最终选择了隐居。

石昊爷爷最终选择了隐居,石昊的爷爷石中天被自己的孙子石昊封印到了圣墟的时间线之后就被解封了,而他在和楚天帝楚风比武失败了之后,就选择了隐居山林,弧度终老可以说有一个善终的结局,但是他的结局虽然不美好,但也算是很好的结局了。

完美世界主角石昊的爷爷出来后,后面并没有死去,而主角的父母也没有死,石毅死了一次,后面被复活了剧情很跌宕起伏,值得去追剧网络动画片《完美世界》是由企鹅影视出品,福煦影视负责制作的作品,于2021年4月23日在腾讯视频独家播出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完美世界的评价

《完美的世界》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样的世界是完美的,主人公拿个一张明信片想去寻找那个完美世界。整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至少展示了一点:在完美世界里,每个孩子都应得到足够的爱与尊重。布奇用他的整个逃亡路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与孩子相处。

给孩子绝对安全的保障:整个电影中,杀人越狱的杀人犯布奇唯一杀死的人是自己越狱同伴。而杀人的理由是,同伴威胁到了小男孩菲利普的安全。故事的最后,布奇也告诉菲利普:我的一生只杀过两个人,一个人威胁了我妈妈的安全,一个人威胁了你的安全。

Ⅸ 电影《完美世界》的中文名叫什么

完美世界》这又是一部催人眼泪的电影。完美世界,似乎是个讽刺。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丑恶。杀戮,自以为是,家庭暴力等等。其实我们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大家能和睦相处,尊重对方的想发,哪怕即使对方是小孩子。让自己的亲人感受到自己的爱。电影里唯一一个聪明正常的人死了,死于周围人的愚蠢,自大。只有孩子和海恩斯才配当主角吧,其他的人另人感到恶心。
电影以主人公越狱之后的行踪为线索,缓缓的叙述,像主人公一样,没有激愤的波澜,内心平和。平白的叙事,观者自知。之后海恩斯死后,躺在草坪上,对着阳光,一脸的幸福。我想,只有内心平和的人,才会有这种笑容。美丽的阿拉斯加去不成了,也许天堂会是个完美的世界吧。

Ⅹ 《完美的世界》:一部历经27年依然经典的催泪影片的魅力所在

这部上映于1993年的经典影片《完美的世界》,是一部根据真实犯罪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许多网友看过后,都表示这是“有史以来哭的最伤心的一部电影”,我也如此。

《完美的世界》是奥斯卡最佳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徳执导的作品,《不可饶恕》、《廊桥遗梦》、《萨利机长》都是他的作品,在美国属于大师级别的人物。 《完美的世界》是他作品中评价最高的一部。豆瓣评分9.1,好于99%的犯罪片,好于98%的剧情片。

《完美的世界》是一部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公路电影。 讲述了一个越狱逃犯布奇劫持了一个小男孩菲利普的故事。为了逃脱警方的追捕,布奇带着菲利普开车穿梭在德克萨斯州广袤的原野中。一路上,布奇并没有伤害菲利普,反而对他照顾有加,两人的关系似乎更像是父子一般。

这部影片最大的特别之处,在于把一个犯罪逃亡的故事转换成了家庭度假。而逃犯与被劫持小孩之间的感情线更是此片的精华所在,不但管吃管住,还负责思想教育,三观正得出奇。 观众的心情从恐惧的情境带入温情的世界,而后又引入无限的伤感中。经典电影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自然有着其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今天,我将从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剧情呈现、主题思考三个部分来分析为何这部电影会成为经典之作。

《完美的世界》并没有采用复杂的表现手法,没有特技、没有激烈的爆发,导演只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慢慢地陈述一个故事。故事在时间上的跨度也只有几十个小时,但这几十个小时,影片中人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却都通过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展现给了广大的观众。

影片中有两个主要的人物就是菲利普和布奇,与菲利普对比,布奇的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导演也是通过对布奇的人物塑造来实现对影片的定位和思考。

①邪恶与善良:布奇并非是穷凶极恶的逃犯,同时拥有善良和正义的力量

邪恶与善良通常是两个对立的特征,却共同体现在布奇这一个人物身上。

布奇的成功越狱,成为逃犯,这种人物角色的定位决定了在布奇的性格特征中有着某些邪恶的力量。随后因为被邻居发现而挟持了小孩菲利普。逃亡的路上,布奇杀死了对菲利普有威胁的皮尔。这些举动的背后来源于其性格中已经存在的邪恶的因素。 但是电影最大的看点就在于布奇并非是一个穷凶极恶的逃犯,他还拥有着一种善良和正义的力量。

在影片开头,与布奇一起逃出来的同伴皮尔准备非礼菲利普的母亲时,布奇赶到后一脚把皮尔踹翻,阻止了同伴对菲利普一家人的伤害,只是选择了带走菲利普。逃亡路上对菲利普予以了十足保护,布奇的善良并不比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正义的人要差,甚至超过我们自己在应对现实生活中善良的分量。

本该代表邪恶的布奇表现出了善良又有正义感的一面,很多细节都体现出他将亲情看的多么重要。一个看似邪恶或者被认为邪恶的人,在其人性中也存在着善良的品行。

善恶是很高等的,需要很强的能力和悟性,更需要灵魂的决断力。大部分人的一生里根本没有善恶,也没有需要启动善恶的契机。在我们的人性世界中,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着善良与邪恶两种力量,每个人外在表现的,都只是某一种力量占优势时的外化,而在内心深处,都隐藏着另一种力量。

②父爱与不屈:父爱对布奇和菲利普是陌生的,两个人都在寻找他们缺失的情感

父亲是影片中的一个没有明显凸显但是却隐藏的题材,布奇对父爱的感受和理解、菲利普对父爱的感受和理解,都是一个抽象的爱的概念,一种无言的爱的表达,是这部电影不可或缺的元素。

布奇在妓院里出身并长大,母亲是个妓女,6岁时,父亲离家出走,一直杳无音讯,8岁时,他为了保护母亲,开枪打死了一个通缉犯。布奇的第一次杀人与母亲有关,他对父亲有着一种纠缠复杂的情感,布奇的童年中并没有得到过父爱,他讨厌生父却又对其有所渴望。

但是他有一颗既坚强有温柔的心,他越狱的目的只是想去阿拉斯加找他的爸爸,因为他爸爸给他寄来了一张明信片。爸爸在信中说,他的离开不是因为逃犯,而是找了一个很美的地方生活,希望他也能来这个美丽的地方看望自己。

菲利普同样有一个缺失父爱的童年。正是因为如此,布奇对菲利普有着不同的感情,布奇在菲利普的身上看见了自己的童年,保护菲利普就像是保护童年时的自己。

在逃亡的路上,布奇用一个父亲教育儿子的方法与菲利普交往,他教会了菲利普用枪,教会菲利普用男人的方式保护自己。还让菲利普写出平时想做但不被允许做的事情,他要想方设法带菲利普去一一实现。在影片中有一段布奇将菲利普绑在车顶飞奔的片段,那是菲利普想要的时光飞船,而布奇用一种父亲的方式来完成菲利普的梦想。

在我看来,影片并不是一场公路大逃亡&追击赛,反而更像是一对父子两人重温旧时光。布奇在菲利普身上投射出自己的一部分,他带给菲利普温暖,仿佛在寻找他自己缺失的父爱。父爱是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不一定是由原生家庭给与,如果落下这一课,责任、勇气、自由意志的缺失,这些也许需要我们用尽一生来追逐。

反抗在影片中并不明显,但是从布奇的越狱到后来代替菲利普与母亲的谈判,都是对于现状的一种反抗,这种反抗与环境有关。

③尊重与信仰:信仰是一个抽象的意识概念,但是却有着无穷的力量,指引着布奇前行

布奇是一个尊重别人的人,这种尊重体现在他阻止同伴非礼菲利普母亲的环节中,也体现在后来与菲利普的交往中。

菲利普作为他的人质,拥有的却是充足的尊重。在菲利普不自信的时候,他鼓励菲利普。让菲利普自己选择自己的假名,充分地尊重菲利普的意见。在逃亡的路上,布奇三番两次询问菲利普的意见要不要上车,每次菲利普都选择上车。 尊重是整部影片得以推进的重要品质。

信仰,是人心的灯,人怎样信仰,就怎样生活。 对于布奇来说,影片并没有着重地表现他的信仰,在布奇的世界观里,这个世界应该依旧是美好的,所以他才能如此对待菲利普。 也许,布奇也有一个渴望追寻完美世界的信仰,这个完美世界是父亲寄给他照片里的阿拉斯加。

信仰是一个抽象的意识概念,但是却有着无穷的力量,在信仰的世界里前行,也许布奇最后的结局并没有那么哀伤,那是他追寻信仰的征途。信仰,往往是在追寻中体现价值。

正如《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中说:“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一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或者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成为信仰。”

如果说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一个个珍珠般闪光的“点”,那么故事的线索就是将这些零散的 “点”有条理的穿在一起的“线”。 纵观整部影片,其线索可分为 “明线”和“暗线”两种。

①“明线”:线索不断深入,为剧情的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

布奇和菲利浦行逃亡的路线——即警长瑞德等追踪的路线即是“明线”。

在电影中,依靠这条警方追踪线索,剧情一步步深入,一个个家庭跃入观众的视野,而家庭中长辈对孩子的粗暴对待也自然和布奇家庭所带来的童年创伤及菲利浦的童年生活的压抑产生不可避免的交锋,因矛盾而引起的冲突一触即发。

他们与农场雇佣工一家度过了愉快的夜晚,却在即将启程的时候被发现逃犯身份。不明真相的孩子想和布奇再玩一次游戏,却被满心惊恐男主人狠狠的打了。这个场景刺激了布奇,最终导致了悲剧事件的爆发。

整个故事以时间顺序,以布奇和菲利浦的行进路线为明线,为剧情的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将故事主要人物的刻画与次要人物的出场、事件的发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对于故事情节的叙述。

②“暗线”:布奇与菲利浦二人的成长及受教育过程,突显家庭与社会矛盾

影片中故事情节发展的“暗线”为布奇与菲利浦二人的成长及受教育过程。

布奇童年时代的成长及受教育过程一方面由布奇在与菲利浦的对话中透露出来,更多的则是由德州监狱的女犯罪学家萨莉在与警长瑞德分析案情的过程中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出来的。 布奇的童年经历与青少年成长历程就是家庭与社会矛盾的结果,也为影片的结局做好了铺垫。

相较而言,菲利浦的童年成长就是在布奇的指引下,在短短的几天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因宗教缘故,他们家从不过生日,也不过圣诞节,他从没吃过棉糖,甚至从来都没有进过游乐场。

后来在布奇的帮助下,实现了过万圣节的愿望,享受了“过山车”的感觉,学会了开车、并且在担心布奇会伤害黑人农工祖孙一家人时开枪射伤了布奇, 这一切都贯穿着整个剧情的发展,使故事情节更加丰满感人。

菲利浦的成长离不开布奇这位“通往‘完美的世界’”的领路人的耐心指导。毫无疑问布奇和行为举止和教育对年幼的菲利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完美的世界》看似平常的警匪片,给人留下的思考却是久远的,折射出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令人深省的。

①缺失的父爱:父爱不足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情感障碍十分突出,容易养成胆小、意志脆弱、过于依赖别人的性格

心理学家格尔迪曾经说过: “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独特的力量。”

布奇越狱的目的是要到阿拉斯加寻找他的父亲,开始新的生活,最后却被误杀,对父爱的渴望和对完美世界的追寻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布奇过早地丧失了童年,承担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这是一件多么无奈的事。

社会学的研究表明,许多罪犯都来自父亲缺席的家庭。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有重要的作用。

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八岁男孩菲利普虽然也被爱包围着,但是那是一种残缺的爱,没有父亲的关爱和保护,性格懦弱,又被宗教信仰桎梏在没有童年、压制人性的世界里。从多处镜头中都可以看到菲利普犹豫的眼神和不自信的举动。

随后布奇父亲般的关爱和教诲也让菲利普经历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成长过程。菲利普学会了自主,学会了坚持正义,敢于承担责任,也找回了男人应有的自信。

②残缺的人格:理性欠缺的布奇和阴柔寡断的菲利普都与单亲家庭环境密不可分

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缺席,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说,缺乏安全感和爱。一个没有安全感和爱的小孩,在长大之后,很可能变得自卑、敏感、脆弱,情绪极易失控。

布奇在影片中有两次情绪失控。一次是在菲利浦的家,他不能面对菲利浦的妈妈被非礼。他不惜与为了出逃而相互利用的特里决裂,与之拳脚相加,挥戈相向。另一次情感失控是一个喜欢用巴掌教育孩子的黑人迈克,使布奇异常愤怒。

这就是因为父母的缺失,导致了布奇性格的严重缺陷,失去父母关爱的布奇就像一株野 草一样疯长,直到走上职业罪犯的道路。布奇的越狱就是他自控能力差和反社会行为的典型表现。

如果布奇学会了理性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能够很好地与人沟通,也不会在好心收留他们的黑人农工迈克家里施暴,也不会造成菲利普的误会,开枪将他射伤。

③人性的不完美:人性里的光辉或者灰尘,都值得我们了解,努力放大正能量,不断减小负能量对我们的干扰,尽力追求完美。

《完美的世界》很多观众在影片的结尾是以眼泪收场,这是一部完美的,同时也是不完美的影片。

完美之处在于,一个恶人为了保护像他自己小时候的小男孩,为了不给他坏的影响,做了很多好事和努力。两个主角在一段出走的经历中,获得彼此的信任,涌动心中的善意和爱意。

不完美之处在于,这份彼此间的理解和依赖并不被外人所理解。要维系彼此的关系,必须通过伤害他人的利益去达成。最后菲利普亲手开枪打布奇,故事貌似必须用这样一种方式去结束。

影片把我们从紧张的情境带入温情的世界,而后又把我们引入无尽的伤感中。两位主人都以特有的方式把对方引入“完美的世界”,当观众因此获得温情的滋润时,一颗子弹结束了布奇的生命,对温情的回味以及悲剧性的结局使影片在温情的悲剧中得以升华,由此凸显出呼唤人性的不完美这一主题。

导演就是通过这种结局的落寞,让我们在不完美的结局面前困惑和深思。正义与善良,是两种不同范畴的社会价值。 在不同的利益属性之间产生冲突时,能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来实现我们内心中不同价值力量的平衡,这是人类渴望的,但是在电影中却是没有实现的。

在我看来,这不仅仅一部犯罪剧情片,其中蕴藏的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更是值得反思。 如果我们仅从故事内容来解读该片,实在过于局限。因此,本文就从人物性格、剧情呈现、主题思考三个角度,由浅入深向大家展示该片的独特魅力。

影片的最后,布奇被击毙,菲利普被解救。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追寻那个完美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但是我们可以给予我们在乎的人完美的爱。 欢迎关注@ 阿若姑娘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928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906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906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631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627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265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540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967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1015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