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在体育场高空
A. 一部电影名字
是〈绝命杀阵〉或者〈突然死亡〉,我看过的,不是橄榄球,是冰球。
□ 影片原名: Sudden Death
□ 影片译名: 绝命杀阵/突然死亡
□ 导 演: 彼得 海姆斯 Peter Hyams
□ 主要演员: 尚格 云顿 Jean-Claude Van Damme
鲍尔斯 布思 Powers Boothe
雷蒙德 J. 巴里 Raymond J. Barry
罗斯 马林吉尔 Ross Malinger
多里安 哈伍德 Dorian Harewood
迈克尔 加斯顿 Michael Gaston
国家/地区 美国
类型 动作
日期 1995
片长 110
分级 英国:18/美国:R
剧情简介
彼得.海姆斯执导的本片,讲述达伦与孩子前往欣赏冰上曲棍球比赛,女儿却突然走失。在寻找爱女时,竟发现一群恐怖分子驻扎在体育馆内,而且假装成警察及保安,贵宾厢内的美国副总统更是人质之一。达伦惟有在这困局中单人独马杀出重围。本片故事情节惊险动人,让-克劳德.范达米再一次显示他的真功夫真本色。
蛮好看的,中途男主角还跑到赛场上打了几分钟的球,最后一架直升飞机从体育场的天窗掉了下来,炸得好爽!
如果不是,那是下面这部吗?
中文名称:定时炸弹
英文名称:Time Bomb
资源类型:DVDRip
发行时间:2006年
电影导演:Ted Tetzlaff
电影演员:格伦 福特
安妮 弗农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内容简介】
据威胁报告说,一个炸弹被安放在了华盛顿特区的体育场里,一旦引爆,该体育场和正在体育场内看球赛的9万5千名观众都将灰飞烟灭。要解除炸弹就得争分夺秒,当地安全部门找来了联邦调查局,体育馆的主管们以及特殊的医务人员等,所有人都联合起来共同奋战以解除炸弹上的密码而化险为夷……
http://lib.verycd.com/2007/02/22/0000140645.html
B. 一个电影,剧情是一群人被隔绝在体育场里,是关于空间的,最后还有画面加了红色滤镜表示红移
你好,未来。
2020的第一天,你感到陌生吗?
其实还好。
这个数字,电影早就为你提前预习过了。
据Wikipedia不完全统计,有97部电影的时间线,涉及到2020年代。
今天Sir作为课代表就来数数。
人类为2020立过的flag,倒了吗?
没倒的,还好吗?
曾经,电影创作者们都把2020当成一个遥不可及的年份,从没考虑过观众真的要进入那一天,所以想象力不设上限。
电影说。
未来会天翻地覆。
人,终尝自己造物的苦果。
《银翼杀手》里,人造人。
被通缉的他们隐姓埋名在霓虹之中,而这个都市就像是他们命运的隐喻——
亮的地方越璀璨,暗的地方就越荒凉。
《铁甲钢拳》中,机器人。
2020年,拳击手休·杰克曼懵了,因为法律让他从此失业——
禁止了人类拳击,各种机器人取而代之,走上了擂台。
基努·里维斯也不好过。
2021年里,人类就可以直接利用人脑运输资料——只要戴这么大个“头盔”。
人不再需要说话。
外设成为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捍卫机密》
2020年代据说会很热闹。
人,遭遇外星访客。
星际战争爆发,人类守卫地球,也不忘守护浪漫。
阿汤哥一边打外星人,一边还在撩妹。
△ 《明日边缘》
2020年,埃菲尔铁塔落成131年后,变成我们不敢相认的面目——
△ 《拉卡》
覆满外星人的蛹。
宿体,是人。
而幸存者,要与蟑螂争食。
由于对2020年的世界不甚乐观。
有的人,开始寻找新家园。
星际大航海时代来了。
《史前行星之旅》在1965年就早做了打算。
它计划,2020年人类会殖民月球,下一个殖民地是金星。
但相较于金星,火星其实是更炙手可热的对象。
比如《火星救援》中的马特·达蒙,就历经千辛万苦抵达了火星,并且……
用粪种起了薯仔。
如摄于2000年的《火星任务》中指出的:
在所有的人类文明中 火星都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宇宙并非混乱无序它是相互关联的生命总是在追寻生命我们生来不就是这样吗?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再从那里出发去寻找下一个新的世界
对于新世界的渴望,驱动着人们盼望新世代的到来。
这样的2020太虚幻,太遥远?
那再说说时间上更远的,但实际上更近的。
如果说每一部历史都是当代史。
那么科幻片,可能是未来的渐近线。
有一部叫《人类之子》的电影,播报了2027年某天的早间新闻——
国土安全法案获得通过。
在八年之后英国边界仍旧关闭,经继续遣送非法移民出境。
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出现在7年后。
电影的剧情讲述了人类一种顽固的恐慌——
断子绝孙。
2027年,地球上最年轻的人类,死了。
什么叫“最年轻的人类”?
原来,在多年低生育率的预警之后,所有人类都丧失了生育能力。
全球范围内,19年来,都没有一个新生儿诞生。
迪雅歌是最后一个。而他的死亡,就意味着全人类离死亡,更近一步。
人类,首次面临作为一个物种整体的死亡危机。
历史终结。
未来没有未来。
有人绝望。
政府把自杀用品跟抗抑郁的药物
当作配给来发放
有人忏悔。
地震!污染!
疾病与饥荒!
我们的罪孽使神愤怒!
因此他收回了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有人……意外怀孕。
一个移民女孩乞求政府官员带她安全离境,说着话就开始宽衣解带。
蜕下衣裳,官员惊呆了。
这是19年来第一个孕妇。
人类又起死回生?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原本高抬的枪口也压下了,所有人行注目礼。
宛若圣子降临。
2006年我们看这部电影时还无太多感受,计划生育仍是坚定不移的目标。
但十年之后呢?
看看现实中的数据吧:
日本相关部门统计,2019年1月到9月,新生儿67.38万人,同期下降5.6%,是1899年有统计以来新低。
到年底出生的新生儿恐怕不足90万。
《网易新闻》
从抱怨“都是因为人太多了”,到催婚催生,谁也没做好这个急刹车的准备。
我们总是觉得科幻片太夸张。
但有时,电影也会被现实超了车。
《千钧一发》的剧情提前降临。
此时此刻,在一个人类基因可以被篡改的年代,我们要如何重新定义人类?
我们跨过2020的门槛。
但也有的朋友,永远留在了2010年代,再也无法进入未来——
△ 近十年来灭绝的野生动物:台湾云豹、加湾鼠海豚、东部美洲狮、诺式拾叶雀、北非白犀牛……
还有的电影,会用神同步扎中我们的心。
那就是1927年的黑白默片《大都会》。
在上个世纪初,电影就开始设想:一百年后会怎样呢?
到处是摩天大楼。
汽车、轨道、飞行器在城市森林间穿梭。
未来人们的生活,那叫一个理想啊。
身强体壮的青年在体育场里追逐赛跑,梦回雅典黄金时代。
美丽的花园里,少爷和美女竞相追逐。
有喷泉,有珍禽,有奇花异草,宛如伊甸园。
可就在气氛快要达到极乐之时,一个衣衫褴褛的陌生女子突然出现了。
他,还从未见过这样的人。
好奇心驱使下,他尾随陌生女子,进入了一个被隐藏的地下世界。
——原来,地上乌托邦的繁荣,把这群人全都踩在了脚底下。
这些工人如工蜂一样日夜操劳。
像僵尸一样上班、换班。
像不像地铁里早高峰的样子?
一场事故。
机器故障,工人们从高处跌落。
在惊惧之中,弗雷德的视角里,巨大的机器变成了张开嘴巴的魔鬼。
而工人们被驱赶着,前赴后继地成为这魔鬼的食粮。
但真正的恐怖,并不是弗雷德的幻想,而在于幻想散去之后的现实——
不过几分钟,地下工厂的秩序就被稳定了。
画面右下角,还有受伤的工人在被抬离现场。
而新的工人就已经被补充上了岗位。
机器继续运转,喷射有力的蒸汽。
一切又热火朝天、欣欣向荣,好像几分钟前这里不曾发生过死亡。
又或者说,一群人的死亡,和一把螺丝钉的报废,并没有什么两样。
从小养尊处优的弗雷德,也想感受一下工人们的生活。
但很快,他就精疲力尽。
绝望中,他向身为资本家的父亲大喊——
父亲啊——!父亲啊——!
十个小时的工时永无止尽吗——?!
十个小时啊。
人性如何能忍受这样的摧残。
1866年,经过无数工人运动的抗争,世界终于确立了8小时工作制,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然而,如今我们回看《大都会》,居然会觉得——导演弗里茨·朗还是想得太仁慈了。
十小时根本稀疏平常。
十二个小时的996更是福报。
今年又一部电影,轰动全世界。
快一百年了,人类又回到同一个寓言——
《寄生虫》构造了地上地下两个阶级的生活(存)空间。
富人甚至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富丽堂皇的别墅之下,藏着一间充满暴力与哭声的地下室。
阶级如此森严、隔绝,甚至不可知。
未来。
在过去一百年间总是以褒义词的面目出现。
未来之星,未来计划,未来可期。
如果说科学是一种宗教,那么未来简直是一个许给全人类的天国。
它就在你抬头仰望的前方,闪闪发亮。
激励着无数人为之奉献,淡忘了现实的痛苦,无比地欢欣雀跃。
但当我们真的快要推开那扇未来的大门,却日益逡巡不前——
未来,真的会善待我们吗?
拜电影所赐,在一个未来的日期到来之前,我们已经在那里经历过重逢和离别,预演了胜利和遗憾。
但当真正相逢,当现实撞进未来,我们应当如何致意?
Sir不得不再次提到贾樟柯的《站台》。
2000年的电影,讲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一群文工团青年的故事。
他们最经常唱的一首歌,叫《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在台面上给乡亲们表演,歌词唱的是: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在台下唱,歌词就被团员们偷偷篡改成: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老婆七八个孩子一大堆
遭到团长的斥责,团员崔明亮还和领导顶起了嘴:
-再过二十年 那什么时候了
- 2000年
-2000年咱们国家要实现什么目标
-实现工业 农业 国防 科技 四个现代化
-那你的目标呢 老婆七八个 孩子一大堆啊?
虽然鸡同鸭讲,但无论是“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的柔情,还是“老婆七八个,孩子一大堆”的戏谑,无论是代表官方话语的团长,还是年轻反叛的后生,都对20年后怀有不同形状的希冀。
后来,面临改革开放,文工团被解散了。
山西的小镇青年开始走南闯北。
他们在旷野里欣喜若狂地追赶人生中呼啸而过的第一辆列车。
也品尝了世间的心酸和冷眼。
逐渐,他们把曾经的豪情壮志,写成落叶归根。
影片的最后,他们到达了曾经歌曲中唱的2000年。
已经人到中年的崔明亮回到了小镇,坐在沙发上打盹,老婆在旁边哄孩子。
火车的鸣笛声,变成灶台上水壶烧开的哨音。
如今不觉,距离《站台》拍摄的2000年,也已经又过去了20年。
二十年后再相会,2020会是他们想象的样子吗?
实际上,贾樟柯十五年后拍《山河故人》时,他幻想的2025年也已经换了新天新地。
只有片尾,赵涛在雪地里起舞,还依稀有着当年《站台》里她饰演的尹瑞娟的影子。
像是一个隐喻:
在变更之中,只有孤独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情绪。
当下的我们总是在想,10年后、20年后、100年会怎么样呢?
无论是更好还是更糟、乌托邦还是反乌托邦,我们好像总会发现,想象赶不上变化。
幻想极易过期。
原着设定在2021的《人类之子》,在拍摄时把背景推迟到了2027;
原着设定在2029的《攻壳机动队》,影视化时也把时间线延迟到了2040;
《大都会》的10小时工作制,如今看来不值一提;
更多的想象,则被我们遗忘。
像在沙发上打盹的崔明亮,只会在梦中想起年轻时的一腔热血。
当唱起《和2035年有个约》时,你还记得若干年前是和谁约定“二十年之后我们再相会”?
正如《银翼杀手》中的2019年11月,一个人造人留下的那番着名的遗言:
我所见过的事物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我目睹战船在猎户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烧在海面上可见火花燃映的绝美光芒然而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 《银翼杀手》(1982)
而我们现在才知道,他说的“时刻”,并非指代我们已经经历过的岁月。
而是我们曾经相信的未来。
然而,这或许也是人类最值得敬佩的地方——
我们从不因为害怕被打脸,而惧于继续为未来抹上名为相信的颜色。
因为我们知道,当走进2020。
当过往的想象撞进确定的现实。
仍然有未来,等待在我们的前方。
C. 求一部美国电影的名字!!!内详!!!!
不是美国电影啦,是意大利电影:铁金刚勇夺核子炮
D. 求一部美国电影的名字,老电影!
你说的是《乱世佳人》。
影片讲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郝思嘉与白瑞德的爱情故事。郝思嘉一直爱着艾希礼却得不到他,在战争爆发那一天,她遇到了白瑞德。两个人历经磨难,白瑞德一直对她不离不弃,但直到他最终离开,郝思嘉才发现自己其实爱的是白瑞德。
该片于 1940年1月17日(美国)上映,在世界各地文化与商业上都获得极大的成功和轰动,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不朽名作。1940年的奥斯卡奖中,该片独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等十项,并在1998年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20世纪最伟大100部电影排名第四。
E. 求一部美国动作电影,以前我看过了,忘了名字,只记得主角是一名消防员在体育馆看比赛结果却发生恐怖袭击
《突然死亡》(绝命杀阵)
原名《SuddenDeath》
译名《绝命杀阵》/《突然死亡》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类型动作
日期1995
片长110
分级英国:18/美国:R
导演彼得·海姆斯PeterHyams
主要演员: 尚格·云顿鲍尔斯·布思雷蒙德·J.·巴里罗斯·马林吉尔
达伦与孩子在体育馆欣赏冰上曲棍球比赛时,女儿却突然走失。在寻找爱女过程中,发现一群恐怖分子在体育馆内搞恐怖活动,这些人假装成警察及保安,并瞄准贵宾厢内的美国副总统作人质。体育馆内一万七千人身陷死局茫然不知,在此险情中,达伦唯有单枪匹马力挽狂澜
F. 谁知道有一部电影
英文名称:Godzilla
资源类型:HDTVRip
发行时间:1998年5月20日
电影导演:罗兰·艾默里克(Roland Emmerich)
电影演员:马修·布罗德里克(Matthew Broderick) 让·雷诺(Jean Reno) Maria Pitillo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制作团队:TLF
◆ 导 演:罗兰·艾默里克(Roland Emmerich
)
◆ 主 演:马修·布罗德里克(Matthew Broderick) 让·雷诺(Jean Reno) Maria Pitillo
◆ 类 型:惊悚(Thriller) 动作(Action) 科幻(Sci-Fi)
◆ 国家地区:USA
◆ 发行公司:索尼(Sony) 三星(TriStar)
◆ 首映日期:1998年5月20日
◆ 制作公司:三星(TriStar)
◆ 制作成本:500 + (单位:百万美元)
◆ 首映票房:,047,541.00 (单位:美元)
◆ MPAA定级:PG-13 级
◆ 全美票房:6,314,294.00 (单位:美元)
◆ 海外票房:9,800,000.00 (单位:美元)
◆ 片 长:140 分钟
内容简介: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因为核试验气候异常,使一个高90英尺的庞大怪物复活,整个纽约陷入一片混乱。科学家、新闻记者、电视台摄影师、军人和保险公司的核查员,联合起来对付它。因为它造成的恐慌和破坏实在太大了,如不加制止,它所到之处全都将化成废墟。哥斯拉的造型和全片的视觉特效令制作人颇费了一番工作,因为导演不起用已有的模型,而是要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Godzilla 诞 生
ゴジラ
重创文明,震撼影坛
一个受核辐射污染而基因突变为怪兽的无辜生命......
一生带着人类对原子战争的恐惧......
一身带着二次大战罹难者的怨气......
它的出现,代表着世界大战的伤痕与核污染的凶狠。藏匿深海的两栖爬虫类动物,生物性的原子弹。背鳍发光,口发热线,人类文明瞬间化成一片火海。英名Godzilla,台译哥吉拉。其他翻译哥斯拉、酷斯拉、嘎吉拉、嘎斯拉。
G. 电影《黑鹰坠落》中1993年美国攻打索马里任务的真实名称叫什么
2001年的电影《黑鹰坠落》是以1993年10月3日美军特种部队在索马里被伏击的那次事件为背景的,但电影剧本则是根据费城新闻报记者马克.鲍顿的同名纪实文学改编而成。这部耗资9500万美元的电影宣称比任何报道都描述更准确、更翔实。但是影片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美军,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因素。 ※ 行动经过 ※ 正如SAS的报告一样,由于情报不足,游骑兵特遣队几次行动都扑了空,甚至抓错了联合国的工作人员。9月9日,一伙民兵在大量平民(包括女人和小孩)的保护下再次攻击了联合国救援组织中的美国和巴基斯坦巡逻队员,赶来救援的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向人群开火,杀死至少100人。原本还有一些部族长老反对艾迪德与联合国作对的,此时都站到了艾迪德的一边,于是美军现在要与整个城市为敌了。 由于抓不到艾迪德,美军开始把目标转移到艾迪德的左右手,在9月底成功逮捕了艾迪德的亲信兼财神爷兼武器供应者奥斯曼·阿托,就是电影开头抓的那个大胖子。另外鉴于索马里形势的转变,美国现场指挥官请求增派4辆M1坦克、14辆布雷德利战车和一些重炮,甚至要求派遣AC-130空中炮艇(6月13日曾出动过一次AC-130,攻击艾迪德庄园)。但美国国内大多数官员认为结集大规模军事力量会成为传递美国另有图谋的信号,因而拒绝了上述请求。电影中就通过演员之口表达了当时驻索马里美军的这种需求和担心。 10月3日,CIA一名当地情报员汇报说艾迪德的高级助手们要在奥林匹克饭店附近的一所房子里开会。奥林匹克饭店位于艾迪德的势力最强的地带,如电影中描述的一样,旁边的巴克拉市场正是艾迪德的军火仓库。加里森将军作了一番部署后决定捉拿他们。 摩加迪沙地图,行动部队出发的机场距目标建筑约3英里,图中粗红线为第二批救援部队的行进路线,终点为露天体育场,图中可见索马里街道的复杂,而两个坠机地点位于目标建筑的不同方向上。 整个行动一共动用了19架飞机和12辆汽车,共160人参加,其战斗部署如下: 4架MH-6搭载16名三角洲队员突击目标建筑,逮捕目标人物,另外2架MH-60运送支援的三角洲队员和地面指挥单位;4架MH-60运送4个Chalk(游骑兵的基本作战单位,为一个12人的步兵班)在目标建筑的4个角落索降到地面建立据点,保护突击小组顺利执行任务;4架AH-6“小鸟”负责空中掩护,2架负责进攻时掩护,2架负责撤退时掩护。 地面护送车队由7辆武装型悍马、2辆货车型悍马和3辆5吨卡车组成,车队成员包括游骑兵、三角洲和海豹6队,负责把抓到的俘虏运回基地。 其他支援单位包括:1架海军的P-3侦察机在高空以高倍率摄影机拍摄任务过程,3架陆军的OH-58D直升机用红外摄像机把任务现场情况即时传回地面的指挥中心(电影中地面指挥中心在监视器上看到的战斗现场实况就是这3架OH-58D传送过来的),1架战斗搜索救援直升机搭载空降救援队随时待命,还有1架MH-60指挥直升机,代号为“C2”(即指挥Commando和控制Control的两个C,电影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呼叫),机上有两名指挥官,空中指挥官为汤姆·马太(Tom Matthews)中尉,地面指挥官为加里·哈勒尔(Gary Harrell)中尉,就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两个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胖子。 此外还有第10山地师第14步兵团2营C连(本不属于游骑兵特遣队的一部分)留在机场作为机动部队应付突发情况。第10山地师是美国陆军唯一执行山地作战任务的快速反应机动部队。这个师驻在纽约州德拉姆堡,隶属陆军第18空降军,是以步兵为主体的包括有空中突击力量的合成部队。在1993年驻在摩加迪沙的为第14步兵团2营的3个连,但原着及电影对于第10山地师的描述都甚少。 为了迷惑索马里人,直升机群起飞后先是沿着海边飞行,然后才突然转向目标建筑。 特种部队的出发点摩加迪沙机场与目标建筑相差约3英里,为了迷惑敌人,机群起飞后先是沿着海边飞行,然后才突然飞向目标建筑。虽然机场附近的索马里人知道有大部队出动,却不知道目标地点在哪里,因此就到处燃烧轮胎,全城发动起来对付美国人。 除了运送Chalk-4的直升机稍为迟了一点外,所有的直升机都在预定时间和地点放下三角洲队员和游骑兵。下图说明了行动时的部署情况:MH-6和MH-60直接把三角洲队员运送到目标建筑前。Chalk-1由游骑兵指挥官迈克·斯蒂尔(Mike Steele)上尉和拉里·佩利诺(Larry Perino)中尉带领,以目标建筑的东南角为据点;Chalk-2由汤姆·迪托马索(Tom DiTomasso)中尉带领,在目标建筑东北角;Chalk-3由肖恩·沃森(Sean Watson)上士带领,在目标建筑西南角;Chalk-4由马特·埃利斯曼(Matt Eversmann)上士带领,原计划在目标建筑西北角,但最后的位置向北移出一个街区。护送车队停在目标建筑西南向的一个街区外等候三角洲队员的行动信号。 行动计划的示意图,三角洲队员乘坐直升机直接在目标建筑前着陆,4个游骑兵的Chalk部署在目标建筑的四个角落,护送车队停在奥林匹克饭店旁边,由于电影交待不清,有些人看完电影后误以为目标建筑就是奥林匹克饭店,其实是在奥林匹克饭店斜对面的一处住宅。 现实当中的马特·埃利斯曼,图左为93年在索马里时的照片,图右是最近他发福后的照片,即使是在93年时的他也不见得像电影中的乔什·哈奈特(Josh Hartnett)那么帅。马特·埃利斯曼在电影中是主角之一,但在原着中只在开头部分出场较多而矣。 下图为一个公映的版本中被剪掉的镜头,这一组突击目标建筑的镜头真实地再现了原着中的描述:由于直升机卷起的尘土,负责突击目标建筑的三角洲队员一开始冲进了错误的房屋,当他们重新进入真正的目标建筑并逮捕目标时,又被Chalk-2当成索马里民兵而向他们射击。演员们在布拉格堡进行CQB训练的成果都展现在这组镜头中,在公映的版本中大家看到有一名三角洲队员老是背着一把没有用过的霰弹枪,其实就是在这个片段中用来破门的。对于这个片段被剪掉,也许这几个演员和他们的CQB教练都很不高兴吧。导演解释说剪掉的原因是认为这些场面使内容变得过长,既不好玩又不是好的一面,转换到下一个场面又显得太混乱,总之都是出于艺术角度的考虑了,我不懂电影艺术,但从军事迷的角度看,这个3分14秒的精彩片段被剪掉实在是太可惜了。
H. 美国电影里一个角色一边与男女主角交流一边在体育场里看一场发生在过去的比赛,应该有一些科幻元素。
《遗落战境》是由约瑟夫·科辛斯基导演拍摄,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科幻冒险类电影。 该片IMAX版于2013年5月10日以全画幅的格式在中国54个城市的IMAX影院上映。
影片改编自绘本小说《遗忘》(Oblivion),小说的故事构思来自约瑟夫・科金斯基本人,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被指派到某个遥远的星球上执行巡查任务的士兵,他在星球上遇到了一种凶猛的外星人族群和一位因飞船坠毁而滞留于此的的美丽女子,在和这名女子的交往过程中,士兵开始质疑自己的世界观
I. 欧美电影 具体有点忘了,就记得最后有个镜头是一架飞机俯冲向一个体育场,还有补充
尼古拉斯凯奇主演《预见未来/惊魂下一秒》
J. 恐怖分子在体育场安核弹炸总统的是哪部电影 美国的 最后炸了如题 谢谢了
惊天核网》又名《恐惧的总和》 资料: 《恐惧的总和》(The Sum of All Fears) □ 影片原名: Sum of All Fears, The/The Sum of All Fears □ 影片译名: 恐惧的总和/惊天核网 □导演: 菲尔 奥尔登 罗宾森 Phil Alden Robinson □ 主要演员: 本 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摩根 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布里奇特 莫纳翰 Bridget Moynahan 艾伦 贝茨 Alan Bates 詹姆斯 克伦威尔 James Cromwell □ 电影类型: 动作片 □ 影片评价: ★★★ □ 内容简介: 国家/地区 美国 类型 动作/剧情/惊栗 日期2002 片长124 分级 香港:IIA/英国:12/美国G-13 剧情简介: 一伙以欧洲为基地的新纳粹恐怖分子从前苏联搞到了一枚威力强大的核弹,并秘密计划把它偷运到美国,趁着某个盛大集会之机,将其在超级碗体育场内引爆,从而制造一起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事件。当然,更恐怖的阴谋还在后面,恐怖分子们还准备将这次袭击嫁祸给俄罗斯,妄图以此点燃又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年轻干练的CIA情报分析专家杰克·雷恩及时洞察到这个惊天阴谋,但是在充满官僚气息的政府里,没人愿意相信这个不到30岁年轻分析员,危急之中,雷恩得到了情报局里睿智老道的分析顾问比尔·卡伯特(摩根·弗里曼)的帮助,一老一少通力合作,他们必须要抢在这帮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动手之前,拦截核掸,阻止这个毁灭性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