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女孩跨性别者
Ⅰ 天才少女变性后首晒泳装照,4次挑战好莱坞底线,她究竟有多另类
34岁的加拿大演员艾略特·佩吉在变性后首次晒出泳装照,大方秀出人鱼线和腹肌。艾略特·佩吉的经历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金星。着名舞蹈家金星舍弃男儿身成了女人,而佩吉则接受手术变身男性,他们都是承受着巨大社会压力的跨性别者。
出生于1987年的艾略特·佩吉从从小就喜欢表演。年仅10岁时就拍摄了第一部作品《小马轴》,从此正式成为一名演员。2005年,他在恐怖片《水果硬糖》中扮演一个表面柔弱内心成熟的女孩儿“海莉”。强烈的反差,让大家记住了这个18岁的姑娘。随后佩吉迎来了事业发展的转折点,在电影《朱诺》中,他饰演了一个未婚先孕女高中生,并凭借这部作品入围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项的角逐,虽然没能获得最终奖项,但人气一路飙升,斩获青少年选择将最佳喜剧电影女演员奖。
Ⅱ 《亢奋》茱尔丝是男生吗
《亢奋》茱尔丝是男生。
茱尔丝是镇上新来的跨性别女孩,喜欢青春艳丽的超短裙装扮。她纤细、白皙、敏感。如果不说,没人会意识到她原先是个男孩。
茱尔丝从小便有跨性别意识,之后在家长支持下服用激素,在身体里植入芯片,使自己尽可能像个女孩。
人物简评:
茱尔丝的角色相较于小茹来说,更加得悲情。渴望被爱,却难得理解,在陌生的环境中被欺负后只能用极端的方式保护自己。
作为跨性别者,茱尔丝在后续的剧情里肯定还会遭受到更多的坎坷。
Ⅲ 《盗梦空间》变性女主游泳照,变性是否是心理疾病变性是否让人感到痛苦
其实现在的很多人们对于性别这一块儿的认知已经不再和以前一样那么封建了。以前都是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社会习气。但是现在也已经有了很多改变。因为大家觉得在现在这个社会,男女性别的红利或者是差异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
因为他是一个公众人物,受到了关注肯定比别人多。有人觉得他大胆的做自己能够遵循自己的想法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但也有些人觉得她这样和客观事实不同的,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大家的讨论也是非常不一样。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他自己的决定,他肯定有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想法,所以网友们对她顶多就是一些意见的参考,并不能够起决定性作用,最终怎么样,还是要看他自己。
Ⅳ 如何评价《丹麦女孩(The Danish Girl)》
该片的故事核心围绕着史上首位变性人——“丹麦女孩”艾纳·韦格纳展开,埃迪·雷德梅恩此次的表演,虽不及在《万物理论》中“于无声处惊雷”那般恰到好处,但还算较为精准地把握住了艾纳游走在两性身份之间、脆弱与执着共存的敏感特质。(《北京日报》评)
美中不足的是,影片对艾纳这位跨性别者的内心世界挖掘得不够深入,无论是他与儿时伙伴汉斯的情感纠葛、对故乡风景不厌其烦的描摹勾勒,还是面对妻子时双重身份带来的矛盾冲突,都被影片轻轻带过。
这样难免带给观众一丝错觉,似乎仅凭几次换装,艾纳·韦格纳就平顺地滑向了华丽繁复的女装世界所代表的性别迷宫,在对妩媚多姿的女性美的追逐中,并不温和地走进了那个良夜。(《北京日报》评)
幕后花絮:
妮可·基德曼计划监制该片时,查理兹·塞隆是扮演妻子Gerda Wegener的第一人选,但她在2008年离开了这个项目。之后格温妮丝·帕特洛、乌玛·瑟曼、玛丽昂·歌迪亚以及蕾切尔·薇姿都曾被考虑出演。
现实中Gerda Wegener的国籍也是丹麦,但是小说家大卫·艾伯修夫在创作《丹麦的女孩》的时候,为了让美国读者感到亲切,把她改成了美国人,出生在加州。
2009年时,瑞典导演托马斯·阿尔弗莱德森是该片的导演人选,但他后来放弃,转而执导《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作为自己的首部英文片。
Ⅳ 电影《女孩》为何能在戛纳电影上大放异彩,受到欢迎
因为该影片是遍布痛感又克制压抑的跨性别题材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具有人性魅力,导演手法娴熟且富有同情心。作为卢卡斯·德霍特令人印象深刻的处女作,以一种完全自然的手法将荷兰风格和法国风格融合在了一起,看起不错。他不畏惧处理困难的主题,并以表演和舞蹈将主演维克多·博斯特塑造成了演员。在芭蕾的世界中,人的身体因意志的力量而弯曲和重塑,为这一转变过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这部法语和佛兰芒语影片因男演员维克托·波尔斯特饰演16岁的劳拉而备受批评,并因其导演是独联体成员卢卡斯·杜恩。唐特回应说,这是密切基于经验的跨舞蹈家诺拉孟斯考尔。她把这部电影描述成“我的真相”,这一定有意义。
Dhont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来自于2009年在比利时当地报纸上看到的一条新闻:一个女孩想成为芭蕾舞者,却生错了性别,她想成为真正的女孩。导演当时只有18岁,正在经历自己的身份认同危机,这个故事大大激励了他。导演也提到,《女孩》引起了跨性别群体的关注,让他们从中获得勇气。他认为,社会已经准备好看这样的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