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生电影 » 英国感染电影小女孩汉娜

英国感染电影小女孩汉娜

发布时间: 2022-09-06 00:30:17

1. 《英国病人》中的凯瑟琳和汉娜的扮演者的资料。

汉娜,饰演者朱丽叶·比诺什
个人简介
姓名:朱丽叶·比诺什 英文名:Juliette Binoche 生日:1964年3月9日 星座:双鱼座 籍贯:法国巴黎 身高:171cm
[编辑本段]作品
1 丹的真实生活 【2007】 Irrésistible 【2007】 2 Quelques jours en septembre 九月的日子 【2006】 3 Paris, je t'aime 巴黎我爱你 【2006】 巴黎恋曲 4 Disparus, Les 【2006】 5 Breaking and Entering 【2006】 6 Cache 躲避 【2005】 隐藏摄影机 7 Bee Season 集会季节 【2005】 蜂王季 8 Mary 玛丽 【2005】 9 Toyer 【2005】 10 Country of My Skull 颅骨国度 【2004】 头骨国度/头颅国度/颅骨国度/心灵梦土/颅骨国家 11 Jet Lag 时差 【2002】 有缘千里/缘来有转机/巴黎一夜 12 Code Unknown 未知密码 【2000】 巴黎浮世绘(台)/巴黎怨曲(港)/奔跑吧(其他)/ 13 The Widow of Saint-Pierre 雪地里的情人 【2000】 雪地里的情人(台)/圣皮埃尔的寡妇 14 Chocolat 浓情巧克力 【2000】 浓情巧克力(台)/情迷朱古力(港)/浓情朱古力 15 The Children of the Century 世纪之爱 【1999】 世纪之爱(台)/恋恋红尘/世纪儿女/法国爱情故事/史诗情人 16 Alice and Martin 甜蜜爱丽丝 【1998】 甜蜜爱丽丝(台) 17 Histoire(s) cinéma: Une vague nouvelle 电影史-4A 控制宇宙 【1998】 18 The English Patient 英国病人 【1996】 英国病人(中)/英伦情人(台)/别问我是谁(港) 19 A Couch in New York 巴黎情人,纽约沙发 【1996】 巴黎情人,纽约沙发(台) 20 The Horseman On The Roof 屋顶上的骑兵 【1995】 屋顶上的轻骑兵(中)/屋顶上的骑兵(台) 21 Red 三色:红色情深 【1994】 红色情深(台)/红色/三色:红 22 White 三色:白色情迷 【1994】 白色情迷(台)/白色/三色:白 23 Blue 三色:蓝色情挑 【1993】 蓝色情挑(台)/蓝色/三色:蓝 24 Damage 爱情重伤 【1992】 毁灭(中)/烈火情人(台)/爱情重伤(港) 25 Wuthering Heights 新呼啸山庄 【1992】 新咆哮山庄(台)/篇篇情意结(港)/新呼啸山庄(其他) 26 The Lovers On The Bridge 新桥恋人 【1991】 新桥恋人(中)/新桥恋人(台) 27 Women & Men 2: In Love There Are No Rules 艺术的魅力 【1991】 28 Un tour de manège 【1989】 29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布拉格之恋 【1988】 布拉格之春(台)/布拉格之恋(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沉重浮生(其他) 30 Bad Blood 坏血 【1986】 卑贱的血统/一生所爱/坏血/坏痞子 31 Farewell blaireau 别了,布莱欧 【1985】 凡人再见(台) 32 They've Killed Her! 家庭惨剧 【1985】 家庭惨剧(台) 33 Rendez-vous 激情密约 【1985】 激情密约(台)/火山(其他)/约会 34 Hail Mary 向玛丽致敬 【1985】 向玛丽致敬(台) 35 Family Life 家庭生活 【1985】 36 Meilleur de la vie, Le 【1985】 37 Fort bloqué 【1985】 38 The Chicks 女人女人 【1984】 女人女人(台) 39 Liberty Belle 美国的自由 【1983】 美国的自由(台) 40 Dorothée, danseuse de corde 【1983】
[编辑本段]个人经历
朱丽叶比诺什1964年3月9日生于法国巴黎,她的母亲是个演员,父亲是个雕刻家。 曾主演影片《卑贱的血统》《布拉格之恋》《新桥恋人》《蓝色》《英国病人》《屋顶上的轻骑兵》《雪地里的情人》等。 朱丽叶比诺什虽然出生于艺术世家,但是由于父母离异,她在一个天主教寄宿学校度过了寂寞的童年,这段经历似乎与她后来神秘的气质和冷静的表演不无关系。1986年,比诺什在法国年轻导演卡拉卡斯《卑贱的血统》中崭露头角,1988年,25岁的比诺什以影片《布拉格之恋》一举成名。 1988年她因出演影片《布拉格之春》(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第一次受到国际电影界的关注,时年23岁。在《布拉格之恋》中,朱丽叶比诺什扮演了丹尼尔·刘易斯美丽而纯洁的妻子,这位被命运捉弄而又富有个性的小女人,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灵,并赢得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芝加哥“太阳时代”的着名电影评论员罗杰-埃伯特在他有关电影电视回顾的专着中这样评价朱丽叶-比诺什:她的“美丽和清纯就像清新的空气一样透明。” 世界电影的大门向她敞开了,两位电影大师几乎同时向她伸出了友谊的大手,那就是基耶洛夫斯基的《蓝色》和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日渐成熟的比诺什凭着对角色的艺术直觉,她选择了《蓝色》。 《蓝色》是一部关于爱情、信念与自由的影片,朱丽叶比诺什饰演了一位惨遭车祸,痛失丈夫与女儿的年轻女子。影片中,她忍受着极大的痛苦,走出了绝望与封闭,重获爱情和自由。基耶洛夫斯基对于人生的独特感受和比诺什细腻、精湛的表演,使得这部影片荣获1994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而比诺什则摘取了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朱丽叶比诺什有一双坚定专注的眼睛,她沉默寡言,很少大笑,她那紧闭的双唇和意味深长的微笑,让人永远无法体会她的内心是怎样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导演卡拉卡斯对她的评价是:“她把一种高雅的气质和影星那种神秘的气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迄今为止,她主演的所有影片都是有关爱情的,她在表达燃烧在心灵深处的爱情时,不是通过强烈的外部动作,而是通过脉脉含情的眼神、含蓄隽永的语言在不经意的瞬间完成的,这种富有节制的表演往往比完全外露的情感更强烈、更深刻、更耐人寻味。在法国电影圈的丽人中,朱丽叶·比诺什算不上是最漂亮的,也不是作品最多的,却是演技最棒,最富智慧,最具国际影响的法国 女演员,有人称其为法国的梅丽尔·斯特利普。 在影片《英国病人》中,朱丽叶比诺什成功地扮演了女护士汉娜,展示了一个遭受战争创伤的女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虽然是配角,却掩饰不住朱丽叶比诺什的个人魅力,她因此而获得1997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69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在今年3月25日揭晓的73届奥斯卡颁奖晚会上,她又以影片《巧克力》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 1992年朱丽叶完成了路易斯-马勒的影片《Fatale》后,她的清纯似乎一去不复返了。影片放映后,比诺什说:“马勒正试图改变我的形象,他认为角色需要更多的久经世故的成份。”一年后,在1993年的《Bleu》一片中,比诺什又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角色,这次埃伯特说:“比诺什有一张适合这个角色的脸庞,因为她能让人相信,她是个既有思想又有感情的人,她不需要做任何事就能充分地表达这些。”拍摄完这部影片,她稍作调整,1994年,比诺什做了一位母亲。 此后,她再次出山,在法国电影制作史上一部最为昂贵的影片(耗资达3500万美元)《Hussard sur let toit, Le》中担任女主角。“纽约时代”电影评论员斯蒂芬-霍尔登写道:“比诺什在这部影片中传达了一种炽热精神情感,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神秘且魅力四射的女性。”旧金山“主考官”杂志电影评论员巴巴拉-舒尔加瑟甚至对比诺什的喜爱程度超过了电影本身及片中的男主角奥立佛-马西尼斯,他认为比诺什的眼睛“晶莹闪亮,性感的嘴唇使她的面容生动无比。”代表作:《布拉格之恋》1988、《新桥恋人》1991、《蓝色》1993、《英国病人》1996、《屋顶上的轻骑兵》1995 所获奖项:1994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1997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第69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事业 如日中天的朱丽叶·比诺什,个人生活却似乎不那么一帆风顺。1986年的冬天,比诺什带着大围巾,只露出两只眼睛,独自走过巴黎的街头,被 迎面走来的年轻导演卡拉卡斯一眼相中,成为《卑贱的血统》的女主角,两人也成为恋人。随后她又在卡拉卡斯耗时三年的大制作影片《新桥 恋人》中担任主角。1991年当影片面世的时候,这对令世人羡慕的恋人也宣告分手。 此后朱丽叶·比诺什和一位潜水员共同生活了三年 ,儿子出生不久,两人又各奔东西。1995年在拍摄《屋顶上的轻骑兵》时,她与男主角奥里威·马蒂内坠入爱河,而后者最终不能忍受比诺什的 成功带给自己的巨大压力,主动提出分手。后来传闻她在拍《世纪儿女》时与比自己小12岁的男演员贝努瓦·马奇梅假戏真做结情缘 ,可如今的比诺什与儿子独自住在巴黎郊外。
[编辑本段]【奖项成就】
奥斯卡 2001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浓情巧克力》Chocolat (2000) 1997 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英伦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1996) 柏林电影节 1997 最佳女演员《英伦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1996) 威尼斯电影节 1993 最佳女演员《蓝色情挑》 Trois couleurs: Bleu (1993) 金球奖 2001 提名 最佳女主角 (喜剧/音乐类) Chocolat (2000) 浓情巧克力 1997 提名 最佳女配角 The English Patient (1996) 英伦情人 1994 提名 最佳女主角 (剧情类) Trois couleurs: Bleu (1993) 蓝色情挑 英国奥斯卡 (俗称英国学院奖) 2001 提名 最佳女主角 Chocolat (2000) 浓情巧克力 1997 获奖 最佳女配角 The English Patient (1996) 英伦情人 美国演员工会奖 2001 提名 最佳女主角 Chocolat (2000) 浓情巧克力 1997 提名 最佳女配角 The English Patient (1996) 英伦情人

凯瑟琳,饰演者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中文名: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英文名: Kristin Scott Thomas 性 别: 女 生 日: 1960-05-24 角 色:演员
[编辑本段]个人资料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Kristin Scott Thomas)于1960年5月24日出生于英国康沃尔的里德鲁斯。4岁时,她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的父亲在一次飞行事故中不幸罹难。此后,母亲嫁给了另外一名飞行员,不幸的是,六年以后继父也死于同样事故。她从小就比一般孩子显得的成熟。克里斯汀后来回忆说:”小时候的她好像一直被蒙骗着长大······“克里斯汀的童年是在英格兰的多塞特长大;19岁时,她离开了英国,前往巴黎谋生,并在巴黎学习过巴黎戏剧与演讲专业。气质芬芳的她1986年以音乐电影《樱桃月下》踏足影坛,不过之后在不少影片或电视影片里一直担任次要角色,直到1994年在《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一片中大放异彩,甚至抢了女主角的光芒,才开始倍受关注。两年后主演的《别问我是谁》(《英国病人》)一片更一举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金像奖,她也由此声名大躁,成为知名明星。1996年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动作片《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电影,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在电影开场20分钟左右出场。她在这部影片中的演出可以略过不提,但借着好莱坞主流市场的提携,克里斯汀开始跨越出艺术电影的范畴。2000年她在《情迷翡冷翠》中也有细腻的表现,对角色心理把握显示了其娴熟的演技。
[编辑本段]演员作品
无处的男孩 Nowhere Boy (2009) 我一直深爱着你 I've Loved You So Long (2009)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 Confessions of a Shopaholic (2009) 鸠占鹊巢 The Other Boleyn Girl (2008) 放荡 Easy Virtue (2008) 沉默猎杀 Ne le dis à personne (2006) 保持缄默 Keeping Mum (2006) 排行/替身演员 Doublure, La (2006) 恐色症 Chromophobia (2005) 人与人 Man to Man (2005) 绅士大盗 Arsène Lupin (2004) 细小纺织品 Petites coupures (2003) 生命如屋 Life as a House (2001) 谜雾庄园 Gosford Park (2001) 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 Up at the Villa (2000) 胆战心惊 Random Hearts (1999) 爱情冤家 The Revengers' Comedies (1998) 马语者 The Horse Whisperer (1998) 谍中谍 Mission: Impossible (1996) 英国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1996) 微观世界 Microcosmos: Le peuple de l'herbe (1996) Pompatus of Love, The (1996) 情色风暴 Angels & Insects (1995) 理查三世 Richard III (1995) 自由列车 Les Milles (1995)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1994) Un été inoubliable (1994) 战栗情仇 Weep No More, My Lady (1992) 钥匙孔的爱 Bitter Moon (1992) 佛莱明的秘密 Secret Life of Ian Fleming, The (1990) 神机妙探 Endless Game, The (1990) Force majeure (1989) 窗外有情天 Handful of Dust, A (1988) 暧昧的因素 Agent trouble (1987) 樱桃月下 Under the Cherry Moon (1986)

2. 求《英国病人》1996年百度云资源,拉尔夫·费因斯主演的

《英国病人》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英国病人: 链接:https://pan..com/s/1MIDGMdYk8hqXGFVw7pj1sQ

?pwd=bss4 提取码:bss4

影片《英国病禅改人》由安东尼·明格拉执导,是根据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该片由拉尔夫·费因斯、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贺带判斯、朱丽叶·比诺什等联袂主演。影片于1996年11月6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以战争和沙漠为背景,演绎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情悲剧。

二战期间,一架英国飞机在飞越撒哈拉沙漠行誉时被德军击落,飞机上的机师面部被全部烧伤,当地人将他救活后送往了盟军战地医院。

由于受伤这个机师丧失了记忆,不能想起自己是谁,因此只能被叫做“英国病人”。

3. 一个叫做汉娜的女孩子逃避追杀的美剧,她爸爸叫埃里克,里面还有一个好坏的女人短头发的 汉娜好像是小

是美剧还是电影,有一部电影就叫《汉娜》;你可能说的是电影。还有一部美剧叫做《美少女的谎言》,里面有一个女孩也叫汉娜。

4. 英国病人观后感

01

《英国病人》和《冷山》是同个导演的作品,尽管影片的时代背景地点不同,一个是二战期间欧洲战场,一个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但是影片中传递出来的导演心中的理念却是一致的。在《冷山》中主人公虽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但当他心中最柔软的神经被唤醒之后,他就抛弃一切历经千辛万苦去追回那份思念。而《英国病人》也是如此,是他心里那块垒,使主人公毅然做出出乎常人常理的疯狂举动,而这一切又成为他无悔的回忆。导演通过这些告诉我们,虽然大时代的潮流裹胁着成千上万的人流作出共同的抉择,但是在那些微不足道的个体中有着他们自己的考虑,一旦他们遵循自己的内心的召唤,那么偶然的小事也会改变历史的必然。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而社会应该更多的去适应人之为人的那些最基本的要求。虽然这是不现实的。

《英国病人》的主线是通过一个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创伤,失去记忆的人,在一名照顾他的护士帮助下,逐渐回忆起受伤前的点点滴滴情景,还原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在北非沙漠地带科考的国际组织,在一个英国人的领导下,其中的一个成员,影片的主人公即后来的英国病人,爱上了那位英国人之妻。战争爆发了,英军和德军争夺北非这块战略要地。身为英军间谍的英国领导人,为了报复主人公和他妻子的关系,造成机毁人亡,自己死亡,妻子重伤。主人公为了救治情人,穿越沙漠向英军求救,反遭误解被英军逮捕,他逃出后便找到德军,通过交换地图得到德军的帮助,找到飞机载着已死之情人准备离开沙漠,当飞机穿越战场时被击落,主人公成了一个火人,当地部落人把他救出后交给了盟军,也就出现影片开始的那组镜头。

影片还有几条副线,那位留下来照顾主人公的英军护士和印度裔排雷兵的爱情关系,还有一位曾和主人公一起在北非工作过,并被德军俘虏迫害的人,他一心想弄清主人公是否是德军间谍,所以出卖情报并杀害组织领导人。当一切都弄清楚了,主人公也死亡了,带着寻回的记忆满足地去和他的情人会面了。女主角的恋人,那位印裔小伙因同伴的死亡也远离。还有那人实际上也没有得到他想知道的情报,因为一切并不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包括那个组织负责人和主人公。

看了这部影片,什么叛徒,间谍,正义等国家层面的词语都失去了应有的力量。而在现实社会中这又往往是难以摆脱的一种桎梏。也许这就是导演的苦苦追求的理念吧。

02

1997年第69届获奖电影

《英国病人》讲述的是艾玛殊因为爱人凯瑟琳飞机失事,自己也成为残疾人最终在佛罗伦萨山区一个别墅废墟里死去的故事。

英国飞行员艾玛殊在撒哈拉沙漠考察,遇见了飞机师杰佛和杰佛美丽的妻子凯瑟琳,对于凯瑟琳的美丽,艾玛殊难以自持,在杰佛执行任务的时候,两人达到了激情一触即发的地步,在一场激情过后,凯瑟琳投入了艾玛殊的怀抱中。杰佛开飞机来接凯瑟琳,奈何飞机失事,杰佛当场死亡,凯瑟琳也身受重伤,为了救凯瑟琳,艾玛殊驾驶着飞机,但此时凯瑟琳已经死去,艾玛殊抱着凯瑟琳上了飞机,想要远走高飞,飞机飞到一半被德军击落,艾玛殊被毁容坠落到佛罗伦萨的山区,被当地人救起,由护士汉娜照顾,问及身份,艾玛殊只记得自己叫作“英国病人”,最后在失忆的情况下郁郁而终。

影片以沙漠和战争为背景,简述了宏大背景下渺小的爱情故事。在场景选择上,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沙漠,为观众提供了壮阔的美丽,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堪称美学大师的造诣,在本片中展现地淋漓尽致。大家都说《英国病人》可以媲美《阿拉伯的劳伦斯》中的沙漠画面,我深以为然。谈及角色,拉尔夫·费恩斯是本片的男主,出演过《辛德勒名单》,影片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场景就是艾玛殊在沙漠中抱着凯瑟琳的尸体,落日余晖,夕阳西下,悲天悯人,拉尔夫把痛失所爱的那种绝望演绎得十分完美,而女主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虽然并不是很漂亮,但是在《英国病人》中的那种美丽,可以让我铭记一辈子。在配角上,朱丽叶·比诺什以《英国病人》这一电影获封柏林影后,在本片中饰演护士汉娜一角,带给我们的,是对爱情的另一种态度,战争带给她的,同样是痛失所爱,不但男友死于战争,就连最好的朋友也因为误入雷区而被炸死,在心力交瘁之下,她失去了所有的希望,留下来照顾英国病人艾玛殊,以聆听去重新感受爱情。在壮阔的场景下的爱情本就容易让人感动,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份真挚而玛丽苏的幻想:或是神秘海底,或是巍巍高山,或是金色海滩,或是茫茫戈壁滩,我们都希望在这些地方成就或者见证一场伟大的爱情,而凯瑟琳和艾玛殊的爱情,恰好如此。大自然是宏伟绮丽的,而人类则是渺小的,平凡的,通过大自然的宏伟绮丽,可以衬托出人物的微不足道,但就是在微不足道的人物的身上,却有着伟大的爱情。作为观众,我很喜欢沙漠,尤其是《英国病人》中的沙漠,更是深深地渴望着有一场类似的爱情发生。在叙事结构上,导演明格拉采用了蒙太奇手法,用时空交错和爱情主题交叉的方式,将这样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战火中的爱情,现实中的回忆,衔接自然,错落有致,将艾玛殊与凯瑟琳现如今的凄惨和曾经的美好有机融合,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气势磅礴又细腻动人。

我们歌颂艾玛殊和凯瑟琳的爱情故事,但是他们的爱情,恰恰是为人所不齿的,严格意义上来说,艾玛殊是勾引军嫂。飞机师杰佛为了国家浴血奋战,后方老婆都被勾引走了,悲剧的结局就是飞机失事提前领盒饭。真正让我们原谅和感动的,是他们二人在战争这个特殊背景下能够坚持爱情,即使凯瑟琳死去,艾玛殊仍然不放弃的精神,尤其是在沙漠中抱着凯瑟琳尸体痛哭的镜头。我觉得影片最成功的一点就是立场分明,看似模糊的主题其实很清晰。爱情和道德,爱情和国家的冲突,体现的其实都是对于民族主义、主流道德价值标准和政治思想的冲突。将小人物的爱情放到巨大的历史框架中,首先带给观众的就是无与伦比的震撼感,我们所欣赏到的,就是一场倾国之恋,虽然男女主角的身份并不是国王王妃之类,但他们各自的身份特殊,其实已经能够有资格去演绎足够唯美的爱情——关乎世界又跟世界无关。战争时期的爱情是节制且拘谨的,因为时间和距离,他们无望奢求更多,只能在能够爱着的时候放肆爱,怎么还会有机会去考虑国家和道德呢?我更愿意把影片的主题理解为对“人性”本身的挖掘,爱情就是爱情,和别的.事无关。韩国电影《恋爱谈》在这一点上也表现出十足的赞同。在艺术和生活角度,我认为,爱情是可以超越任何时间空间包括性别种族的,只要双方对爱情的理解一致,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感情的共鸣。我最喜欢的CP是照顾艾玛殊的护士汉娜和基普,因为他们懂得放手。我注定不会爱上一个无望的人,更何况,是一个注定会死亡的人,死人是竞争不过活人的,死人只能存在于回忆里,让人敬仰,让人畏惧,我也敬仰着深爱死去凯瑟琳的艾玛殊。

艾玛殊失去了记忆,唯独记得自己叫作“英国病人”,我想,在爱情这种病面前,每个人都会成为病人的吧,不止是英国人,应该说整个人类都会。爱情是一种毒药,我们每个人却都甘之若饴,就像是逃荒的难民,沙漠中的行走者,陷阱中的猎物,水中的挣扎者,在这么一杯毒酒面前,都会毫不犹豫的饮鸩止渴,我们无从选择。也许个中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我没有体会到、挖掘出,但是我想我看到这里就已经足够了。我并不是多么喜欢悲剧的人,更有着中国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思想和期盼,所以在影片中汉娜和基普的爱情观,并不是很理解。所有的爱情,都应该是美好的不是吗,至少也要凄美,只有如此才值得被我们惦念着。

03

过往是时间中飞扬的沙,拈起来是一抹温润的细碎,漏出去飘散成漫天的苍茫。《英国病人》是关于记忆的影像,生发于虚构的小说,最终在银幕上呈现出了黄沙的质感。在对往事的追忆中,撒哈拉沙漠吹拂起艾马殊杂陈的心绪,修道院的白墙淡化成现实的余辉。地理上的跋涉交织,时间中的迂回往复,都落入那一抹苍黄之中,终归树影中斑驳的白。色彩在胶片上呈现出记忆原本的底色,不饱和的淡,低明度的灰,静默地深入故事的肌理,最终留下时间本身被烧灼后的余烬。

苍黄是大漠的诗意,也是恋人的静谧。无论是沙丘上行进的驼队,还是风沙中躬身的人影,暗黄或者相对的明黄,都仿佛给故事笼上一缕薄纱。在这种底色下,沙漠上的天空都被风沙浸染过一样,整体呈现出暗黄的暖色调。一方面,这种老旧胶片或者滤镜般的质感对应的是主人公回忆中朦胧的状态,以及环境本身透露出的苍茫与浑厚,传达出的是异域的风情和故事本身的年代感;另一方面,有些时候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暗黄覆盖了一切,主导了一切画面层次的划分和明暗的区别,显示出自然不可抗的力量以及其中人类的渺小,而当天空的蔚蓝与大地的橘黄互为映衬,作为互补色的蓝与黄在统一的暖色调中变得更加和谐一致,凸显的是大幕乍起,故事之初宁静而娓娓道来的氛围。

由黄色传达出的宁静,也流动成主人公爱情中的缠绵悱恻。在艾马殊和凯瑟琳幽会的场景中,从窗外的风沙,到透过窗格投射出的夕阳,艾马殊深黄的睡袍,到前景中凯瑟琳的背,黄色在画面中渐次流动,是风沙也是窗棂,是幔帐也是肩膀,构成了画面暗合灵肉交融的单色调。两人互生的情愫在大漠的黄沙中萌动,更在这暖黄的密室爱巢中交融。黄色是肌肤的本色,是爱抚和缠绵中欲望的本能。这段不伦的禁忌之恋在暖黄的笼罩下显出超越了伦理的纯粹,在狭小局促的密室中蜷缩为两情相悦的忘我欣喜,观众也不免沉湎其中,为之共情而感动。黄色唤醒了感情中最不加掩饰的真挚,达成了画里画外,情景交融的和谐。而当这份感情遭遇现实的挫折,面临天人永隔的威胁,黄色也蔓延成逼仄的焦急和绝望。当艾马殊为了拯救时日无多的凯瑟琳,在漫漫黄沙中三天三夜地跋涉,黄色延伸出看不到尽头的路途。无论是黄昏时分,夕阳下的剪影,还是清晨微光中踽踽独行的旅人,他都被困在漫天的黄沙里,沦为天地中最渺小的一点。

灼热的 太阳升腾出的金色,愈发衬托出天地的黯淡,而在这黯淡的灰黄天空下,是黑色的沙漠和沙漠上 黑色的人影。望见的是奔波中的艰难寥落,体会出的心情更是情人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之下的渺 茫和绝望。待到天明,没有巨大的落日穿透出明与暗的交割,黄沙漫上画面,把主人公逼到一线 天空之间:右下暗黄的沙坡便已斜切画面的大半,左上日光所照之处,一道人影落在地平线的极 远处。背后的黄沙已然成汹涌之势,前方目力所穷的蓝天,才是希望所在。而希望的蔚蓝落在重 重叠叠的黄沙之间,显得愈加单薄无力。种种情绪,透过或暗或明的黄沙,交织渗透,令人唏嘘。

有关悸动的是鲜艳的红。女主人公一开场的红色披巾,在黄沙间一众白衬衫棕皮衣的男人眼 前,分外惹眼。当红色降临于荒漠,荒漠也为之沉寂。在黑色的夜幕下,红色更显冲击,而前景 篝火微醺的橘黄,更为这抹红平添了一分暖色。而当感情渐入佳境,在红色的信号弹下,映照出 的是两人心照不宣的情不自禁。红色暗示了人物情绪的走向,宣告了“无语凝噎”时刻的来临。第 一次见面的红也许暗示着对艾马殊的吸引和诱惑,充满了危险的意味。而当两情相悦,默然对视, 此时的红色更多则是恋情的升温和确认,代表着内心的炙热和想要靠近的冲动。

最后,白色是女主人公凯瑟琳的代表色,是水一般的纯洁,亦是风一样的湮灭。当她第 一次鼓起勇气前来寻找艾马殊,在白色的门边亭亭玉立,朝向的皆为艾马殊的暗处,推门而入 带来的,则是洁白的天光。无需多言,她一身白裙,便是最热烈的呼唤。欲言又止,克制着内心 情感的艾马殊正在画面之外陷入沮丧与幽暗,正如他古怪而时时矛盾的个性,如水一般温润包容 的凯瑟琳大胆地迈出了一步,光一般照亮了他的局促和拘谨。而也正是遇到了真爱,让凯瑟琳焕 发出最活泼动人的姿态,自在而真挚地袒露出最真实的自我——无拘无束的白,奋不顾身的白, 坦荡瑰丽的白。而当她内心有愧,压抑自我断然与艾马殊切断联系,出现在宴会上时便成了一袭 黑色。她克制着世俗道德之外的感情,便也压抑着内心本真的白色。直到飞机失事,危在旦夕, 被艾马殊抱着走向泳者洞穴,她在奄奄一息中再次说出了内心的爱意。那一刻,飘扬在风中的白 纱从未如此璀璨而动人心魄。她道出内心的声音,重归自我,耀眼之际却将陨落。白色谱成人物 一曲无声的悲歌,为爱升腾起全部的炽热,奏响,然后在壮丽迎接湮灭,复归沉寂。 当曲终人散,回忆终了的艾马殊选择主动了却生命,当年载着凯瑟琳的救援飞机仍在茫茫大 漠上穿行。飞机上的艾马殊穿越了黄沙,背叛了盟国,只为兑现对心爱之人的承诺。他还不知道 前方等待着自己的是怎样的命运,还没有成为那个“英国的病人”,只有大地上连亘着褶皱的沙尘, 漫漫地在时间中静默。

5. 一部美国电影中的女主角名字叫汉娜,这部电影的名字叫什么

这部电影叫《汉娜》。

《汉娜》是由美国焦点电影公司发行的动作片,由乔·怀特执导,西尔莎·罗南、凯特·布兰切特、艾瑞克·巴纳主演,于2011年4月8日在美国上映。

汉娜(西尔莎·罗南饰)是一个14岁的东欧女孩,她的父亲(艾瑞克·巴纳饰)从小就把她培养成了一个冷血杀手。后来汉娜认识了一个法国家庭,和他们的女儿成为了好友,并和其他青少年一样开始经历成长的阵痛。

然而好景不长,她的父亲又把她拉回了自己那个冷冰冰的世界,汉娜被送到CIA中情局的集中营,他们要把她训练成杀人机器,为了能够获得自由正常的生活,汉娜只能铤而走险。

(5)英国感染电影小女孩汉娜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汉娜

一个独特的女孩,她有力量、有毅力、更有战士一般的聪敏。她生活在荒原上,从小要接受成为杀手的训练,过着同龄孩子难以想象的生活。不过随着青春期到来她越来越难以管束,父亲便将她送入“现实世界”完成一项任务。

2、埃里克·海勒

汉娜的爸爸,前CIA特工,他教汉娜如何狩猎,还让她接受一些看起来有点极端的自我防卫能力的测试,他如此训练汉娜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她成为一个完美的杀手。

3、玛丽莎·维格勒

一位冷若冰霜的CIA特工,负责监督“汉娜”执行的任务。在一次任务中将汉娜抓住并将她关押在摩洛哥沙漠地带的一个机密的地下基地中接受监控和审讯。汉娜逃出后她亲自带领一队特工前去追杀汉娜。

6. 杀神少女汉娜没怎么看懂。汉娜的身世究竟是什么

汉娜(西尔莎·罗南饰)是一个14岁的东欧女孩,但是其实她是一个改造人,生母是乔安娜,Marissa说的意思是,是她和eric把汉娜变成这样的,他们要负责。

后来汉娜认识了一个法国家庭,和他们的女儿成为了好友,并和其他青少年一样开始经历成长的阵痛。然而好景不长,她的父亲又把她拉回了自己那个冷冰冰的世界,汉娜被送到CIA中情局的集中营,他们要把她训练成杀人机器,为了能够获得自由正常的生活,汉娜只能铤而走险。

(6)英国感染电影小女孩汉娜扩展阅读:

《汉娜》的故事由大卫·法尔和赛斯·隆海德执笔,这个故事早在2006年就已经写就,当时就已经有各路片商和他们进行接触,中间数度准备开始制作但是又因为各种原因停工,直到2010年才重新开始拍摄计划。

乔·怀特对于汉娜的演员人选表示当确定要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想到了西尔莎·罗南,甚至感到有些遗憾,没能早点将这部电影拍摄出来,因为比起电影里的年龄,西尔莎·罗南实际的年龄还是稍大了一些。但是她身上有着一种特别的力量,这种力量感是很多同龄女孩所没有的。

7. 所有关于核灾难的电影!

经典核难电影。

如题:

1,原子风暴 / Atomic Twister

___核难的发生着实令人惊悚。。

本片是日本电影天皇黑泽明对梦的勾画,全片共有八个梦境,分别是:太阳雨、桃园、风雪、隧道、乌鸦、红色富士山、垂泪的魔鬼和水车之村。

这八个梦几乎贯穿了人类生活的所有主题,战争与和平、社会与人生。在不同的梦境里有着不同的场景,配合不同的色彩,把人类所面对的所有主题一一呈现。

本片在故事的整体构架上已经完全脱离了情节性因素而转入对生命的深层思考之中,使用了大量的长镜头配合卓越的视觉特效表现了梦境中的不同世界。所有的梦似乎都表现出人类迷失和不确定的主题,但本身又充满了一种绝望的缅怀。

美国大导演马丁·斯克西斯相当崇拜黑泽明的影片,在本片中也担任了角色(饰演梦境中的梵高),可以说是好莱坞大导演和黑泽明一起为观众谱出的华美乐章。

若你也喜欢,请采纳吧__

8. 《英国病人》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分析

豆瓣的一个影评
作者想说的或者已经说了的东西很多,两个最大的词:爱情,战争。男女主角之外,还有一对副男女主角,以及围绕着他们的好些人物。这么多的信息颇能让观众迷糊。(Audience are highly likely to get overwhelmed by so much information.)一部短短的电影能够把这个故事讲清楚已经不错了,如果还能让观众带着点什么感受离开影院,如同片尾的汉娜抱着希罗多德的历史书微笑着离开修道院,能够获奖也在情理之中。

因为片子“散“,信息“多”,第一遍看完,在床上辗转反侧之际,想起这个那个,突然明白了。今天再看一遍,我想就个人而言我明白了,虽然我很可能在扯淡,姑且闲扯一番。

片子的主线是艾马殊伯爵和凯瑟琳. 克利普敦夫人的婚外之情。 艾马殊伯爵浪迹北非沙漠,进行历史学研究考察工作。艾马殊最害怕拥有和被拥有(own and to be owned), 所以他与凯瑟琳.克利普顿夫人初次云雨之后,他说“当你离开的时候,请把我忘了。”(when you leave, please forgive me.) 可是他们的爱情其实挣扎于ownership (所有权)和label(标签)之间。克利普顿夫人罗敷有夫,跟随丈夫来沙漠考察 (丈夫jeffeory事实上是英国间谍)。她属于克利普顿先生,她属于那个婚姻,她的标签是“妻子”,“克利普敦夫人”。

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拥有与被拥有(ownership), 每个人额头的标签,还有民族国家土地地球的拥有和被拥有(ownership),以及他们的标签。艾马殊伯爵是匈牙利人。为救凯瑟琳在沙漠步行三天去最近的小镇借医生和汽车回山洞救人。英军首先要弄明白的是艾马殊伯爵的国籍,也就是身份的归属问题;即使那边厢有个女人要死了。因为艾马殊的奇怪的名字和他的近乎疯狂的态度,英军认定艾马殊是德国人,于是艾马殊被囚。艾马殊逃出囚车之后,用自己绘制的北非地图与德军交换了一架飞机(德军缴获的英国飞机),飞回沙漠山洞,只是为了履行自己对凯瑟琳的诺言:我会回来,我永远也不离开你。接着,艾马殊架着飞机,带着凯瑟琳的遗体离开沙漠,却因为机身的英国标签,遭德军机枪扫射。飞机坠毁,艾马殊全身烧伤。即便这样,在盟军医院,人们要弄清楚地还是这个面目全非,肺部只剩下一丁点儿,下半身瘫痪的废人的国籍问题。而即使护士汉娜带着艾马殊留在废弃的修道院,仍会有人因回忆与仇恨找到艾马殊企图杀死他。所以,片名叫“英国病人“(english patient).即使是这么一个“病人”,也要弄明白他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

艾马殊伯爵最憎恨“拥有与被拥有”,讨厌给形容词,给标签。他说:东西就是东西,不论你在前面放什么形容词。大车,慢吞吞的车,司机开的车,破车,都是车。(A thing is a thing, no matter what you put in front of it. Big car, slow car, chauffeur-driven car, is still a car.) . 而凯瑟琳反驳道:“那爱情呢?浪漫的爱,伯拉图式的爱, 儿女对父母的爱,都大不相同吧。”(Love? Romantic love, platonic love, filial love, quite different?)更有意思的是,凯瑟琳的丈夫接口道:还有丈夫对妻子的狂热的爱(uxoriousness , excessive love for one’s wife). 真难为凯瑟琳的丈夫,这么生僻的词竟然给他知道了。害我查了三个词典才找到意思。艾马殊被难倒了!

他太天真。弄不清楚所有权关系,混淆标签,去掉标签,取代标签,都会有“战争”。男人女人的战争:凯瑟琳的丈夫开着飞机带着凯瑟琳企图撞向艾马殊,三个人同归于尽。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的战争:间谍,殖民地,二战,地雷,酷刑,折磨,死亡。甚至他自己,那个憎恶“ownership”的艾马殊伯爵,却把把凯瑟琳的脊下凹窝取名为“爱马殊海峡”。爱情,总是要带上“占有”的调子,不论你愿不愿意,不论有意无意;相爱的两个人,总心心念念希望在一起,身体与身体的占有,精神与精神的占有。It’s all about ownership and label. 将人辗转折磨于其间。艾马殊伯爵一生逃避这个词,却最终将自己与他人,还有许多带着标签的“人”毁灭于其中。

甚至音乐。片中人说:音乐没有所有权。汉娜在修道院弹着德国人巴赫的歌德堡变奏曲,开着玩笑说:也许弹巴赫的钢琴,德国人不会放炸弹,因为巴赫是德国人。可是当凯瑟琳在沙漠中,影片响起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那段慢板,我却觉得极为不搭。音乐也是有气味,有记号,有痕迹的。拉赫第二带着俄罗斯的痕迹,我觉得放不到沙漠中去。也许是我的偏见。这曾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乐章之一。可“英国病人”将音乐具象化了,而这个“具象”与我多年听它的感受完全冲突。

凯瑟琳最后在山洞中,临死前写的那一段话,


“ ……We're the real countries, not the boundaries drawn on maps with the names of powerful men. I know you'll come and carry me out into the Palace of Winds. That's what I've wanted: to walk in such a place with you, with friends, on the earth without maps. The lamp has gone out and I'm writing in the darkness.”

“我一直梦想在没有地图的地球上与你和朋友们漫步。。。”

愿望是美好的,有这样的愿望也许比没有强,也许最终结果都差不太多;因为愿望总是愿望。

也许有一样东西不受束缚:心灵的想象。沙漠中的人们在山洞中想象着游泳的姿势,在山洞中画出许许多多游着泳的人儿。幸甚, 我们还有这个。

9. 介绍一下英国病人这部片子

大致内容如下——
一架英国飞机在飞越撒哈拉沙漠时被德军击落,飞机上的机师面部被全部烧伤,当地的人将他救活后送往了盟军战地医院。这个机师由于受伤,不能想起自己是谁,因此只被叫做″英国病人″。

护士汉娜是战地医院的一名护士,战争使她失去了男友麦根,在伤员转移途中由于误入雷区,又失去了最好的朋友珍,这使她身心交瘁。于是她决定独身留下来照顾那个″英国病人″。这是意大利的一个废弃的修道院,远离战争的喧嚣,显得宁静而闲逸,″英国病人″静静的躺在房间的木床上,窗头的一本旧书渐渐唤起了他的思绪……

匈牙利籍的历史学者艾马殊伯爵跟随探险家马铎深入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在那里,他结识了″皇家地理学会″推荐来帮助绘制地图的″飞机师″杰佛和他美丽的妻子嘉芙莲。嘉芙莲的风韵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艾马殊,并对她产生了无法抗拒的爱慕之情。杰佛由于回开罗筹集资金,留下嘉芙莲和考察队一同进行考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共同发现了沙漠深处的绘有原始绘画的洞穴,同时,嘉芙莲对机警、智慧、幽默的艾马殊也产生了好感。终于,一场激情不可避免的爆发了,嘉芙莲倒入了艾马殊的怀抱,不尽的温存使艾马殊深陷情网而不能自拔。然而,身为有夫之妇的嘉芙莲深知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情,尽管她深爱艾马殊,但她无法逾越道德的屏障,最终,她决定与艾马殊分手,这深深地伤害了艾马殊。

由于英国对德宣战,马铎也要回国,留下艾马殊在沙漠继续他在原始人山洞的考察。在一次杰佛驾驶飞机来接艾马殊时,飞机降落出了事,杰佛当场死去。而同机的嘉芙莲也受了重伤,艾马殊抱起嘉芙莲将她送往山洞,嘉芙莲此时向艾马殊道出了自己一直都在深爱着他。

艾马殊要拯救嘉芙莲,可是那里没有人烟,他必须步行走出沙漠求救。他将嘉芙莲安置在山洞里后,对他许诺一定会回来救她。

然而,当走出沙漠的艾马殊焦急地向盟军驻地的士兵求救时,却因为他的态度和名字被当作德国人抓了起来,并送上了押往欧洲的战俘车。

时间在一点点地流逝,心挂嘉芙莲的艾马殊焦急万分。他终于找机会逃了出来,此时,对他来说,没有比救嘉芙莲更重要的事了,情急之中,他用马铎绘制的非洲地图换取了德国人的帮助,用德国人给的汽油驾驶着马铎离开时留下的英国飞机返回山洞。他没有违背诺言,可是,时间已过去太多,嘉芙莲已在寒冷中永远地离开了他……

在照顾″英国病人″的日子里,汉娜结识了印度籍的拆弹手基普,并产生了爱情,在战争的阴影下,他们的爱情显得谨慎而克制。就在此时,战争结束了,然而,死亡并没有结束,身为拆弹手的基普,注定还要无数次地面对死亡。汉娜理智地和奔赴雷场的基普分手了。

由于艾马殊将地图交给了德军,使德军长驱直入开罗城,直捣盟军总部。马铎得知后深感愧对祖国,饮弹自杀。为盟军效力的间谍″会友″被切去了手指,使他对艾马殊充满憎恨,他通过打听找到这座修道院,想复仇杀死艾马殊,可当他听了艾马殊的故事后,却又无从下手。

艾马殊决定了结自己的生命,汉娜深深地理解他,协助他离开了这个世界,追随他的爱人去了。

汉娜也要离开修道院了,她怀抱着艾马殊留下的那本旧书,回望绿荫影中的修道院,心中无比的平静...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47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713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709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46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36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83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67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89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829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