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生电影 » 电影沂蒙女人

电影沂蒙女人

发布时间: 2022-07-16 00:47:13

① 沂蒙六姐妹电影观后感

这部电影描述了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姐妹们的故事。当时,家家户户的男人都去前线打仗,只有老人、女人和孩子留在家里。

每当他们听到炮响,就要连夜为前线的战士们烙煎饼、做布鞋,一家烙的煎饼就有几百张!部队里发的粮食用光了,就拿自己家里储存的。为了战争的胜利,他们毫无保留的全部奉献出来。

电影中有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她的丈夫一直在前线打仗,结婚时也没有回家,她就跟家里的一只公鸡拜了堂。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见一面丈夫,看看他长得什么样。后来,她参加了担架队,到了前线抢救伤员。

一次部队过大河,河上唯一的一座桥被敌人炸毁了,她们担架队的姑娘们就顶着木板,站在冰冷的水中,架起了一座人桥,让部队过了河。

当部队凯旋时,她却看到家里摆了灵堂,上面写着她丈夫的名字!这个姑娘啊,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自己的丈夫!残酷的战争夺去了多少勇士的生命!毁掉了多少幸福的家庭!这个姑娘就是沂蒙六姐妹中的一位——月芬!

看完电影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息,任凭泪水在脸上流淌。多么平凡而又伟大的沂蒙姐妹们啊!她们为了战争的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即使家里有人牺牲,第二天也会重新振奋起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沂蒙六姐妹》是由山东电影制片厂、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北京今典影业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一部剧情片。

由王坪执导,范志博、李念、刘琳等人主演。于2009年9月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讲述了“沂蒙六姐妹”带领全村人民为支援革命前线而忘我拼搏的感人故事。

② 跪求电影《沂蒙山六姐妹》观后感,一千字左右,,,谢谢了,,,

这是一部有情节、有情感、有情趣、有情爱的,耐看的佳作。影片以情动人,我被真实感动了。

看喜剧片会让我感觉轻松愉悦,看科幻动作片会带给我惊奇刺激,然而一部《沂蒙山六姐妹》却带给我深深的心灵震撼和久久的思索。

影片以着名的孟良崮战役为背景,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沂蒙六位姐妹带领全村人民支援革命前线的感人事迹;影片描绘的“月芬与公鸡拜堂”,终身未见丈夫一面的真实故事,被誉为世界上最令人动容的守候。其实所有拥军的女性都是六姐妹,她们传递着六姐妹的精神,传递着沂蒙的精神。我是一个80后临沂人,这种精神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革命战争已经遥远,对六姐妹的故事只是耳闻。而现实社会,耳边只有对金钱和欲望的追求。我们需要这种精神来洗礼我们早已麻木和迷茫的信念。

有部名字叫《战争让女人走开》的电影,使“战争让女人走开”成了一句名言。也有人说:女人是战争中最为不幸的一个群体。因为“男人的战场,女人的坟场”。在那炮火连连的战乱中,不知有多少女性在枪杆下遭受践踏和杀害。可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段炮火连天的日子里,沂蒙山区的妇女却成了和共产党贴得最近的一个群体。她们把原本局限于一个小家庭的爱,化作了对党和子弟兵以及生养自己土地的爱。面对敌人的侵略,她们或者拿起武器抗争在杀敌的战场,或者积极动员生产、参军支援前线,用柔弱的肩膀和男人们一起撑起了战争的胜利,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独有的贡献。

沂蒙六姐妹就是这些杰出沂蒙女性的代表,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莱芜和孟良崮战役中,烟庄村的乡亲们在"沂蒙六姐妹"的组织带动下共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筹集军马草料3万斤,洗军衣85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为战争的胜利打下了牢固的保障。而在和平年代里,她们也没有停住拥军贡献的脚步,用奉献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沂蒙女性的赞歌。

如果说南方湿润的气候和弯曲的石板街,陶冶出了南方女性的平和与绵软,那么北方的风霜雪雨和广袤崎岖,则塑造了北方女性所独有的坚强和热情。

北方女性是在男人筚路蓝缕中帮他们打江山的女人。动荡的日子则会激扬焕发她们憎爱分明的感情。她们会不计代价地为男人揩净身上的血痕,用温热的双手为他们疗伤,然后扶他们上路。沂蒙女性正是如此的善良淳朴、坚强热情,深明大义。迟浩田上将曾深情地说:“孟良崮战役取得了巨大胜利,这和沂蒙人民的倾力支援是分不开的。

沂蒙六姐妹,只是千千万万个沂蒙红嫂的一个缩影。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掩护首长和战士、办地下托儿所、保护党的绝密文件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站在冰冷的河水中肩扛门板搭成人桥的李桂芳等32名沂蒙女性;年轻漂亮的识字班班长梁怀玉,在全村动员参军的大会上,发出了坚定的誓言:“谁第一个报名,我就嫁给谁!”她把自己的婚姻幸福抛在了前线,交给了革命;女党员尹德美,舍弃骨肉、出生入死、精心养育革命后代……

忠诚、博爱、自强、奉献。时刻铭记着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并将精神继承、发扬下去,则成为我们这些成长于新时代的后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巍巍沂蒙山,清清沂河水,养育了一群淳朴坚韧、热情乐观、重情重义的沂蒙人。他们在战争中几乎倾尽所有,送儿子上战场为亲人的安危揪着心还要忍受失去亲人的悲痛,为支援前线而筹集粮草哪怕自己饿着肚子穿着破旧的鞋。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他们的最无私的奉献和极其巨大的牺牲,还有无数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人不能忘本,自己的祖先的本和自己的国家的本,如此才能明白新中国的建立是那么的来之不易,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是那么的值得珍惜,如此才能更好地爱我们的国家和同胞,更好地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③ 电影《战争中的女人-祈蒙六姐妹》观后感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当《沂蒙山小调》的旋律响起,我终于决定不再控制自己,眼泪夺眶而出。好久了,好久没有为一部电影流泪了。
往看的中国战争电影,总是大气磅礴。指挥员运筹帷幕,三军将士浴血奋战,到最后冲锋号一响,战斗取得胜利,电影进入高潮。以前电影似乎,战争总是属于男人,铁血残阳,疾风骤雨,充满雄性的较量,容不下丝毫属于女性的特质。女人在常态中多是柔弱的,女人害怕丧失安全感,女人从心底排斥战争。然而,无数身为女儿、母亲和妻子的女人们,身在后方,心系前线,走不出战争。
但是《沂蒙六姐妹》与以往的战争电影不同,它从小入手,让我们通过六个女人的眼睛来审视战争,品味战争中的亲情与爱情,体会人性的光辉与伟大。生活在沂蒙山区的六姐妹,各有各的苦难,也各有各的欢乐,是战争把她们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兰花、春英、月芬、秀秀、小鹤、黑燕,六个柔弱的女人,用她们的爱谱写了一曲沂蒙颂。
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夕,沂蒙山的烟庄举办了一个特殊婚礼,嫂子春英抱着公鸡替当兵的小叔子拜堂娶了月芬。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仅有的妇女和老人忙着一项艰巨的支前任务,两、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马草和二百双军鞋。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宵;童养媳黑燕为做军鞋挨了婆婆的打;秀秀在六纵当兵的哥哥大壮请假回来探望生病的娘,结果中了爹的计被锁在地窖。黑燕召集小鹤、秀秀、月芬要点燃自家的场院屋,用“调虎离山”计救大壮……
印象最让我深刻的莫过于新媳妇月芬,她的遭遇最让人感动,最让观众揪心。从未谋面,只是听说他是全村最棒的男人,只是听说侄儿跟他长得很像,而她忙飞奔回家,点灯看臭长什么样 ,希望能从臭的身上找到一点丈夫的影子于是月芬就不断地在追寻,在一队人之中苦苦追寻。战事又紧,新的支前任务派了下来,可是公粮一时半会运不到,于是乡亲们四处筹粮。月芬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娘家借粮,恰与正在奔赴前线又素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影片中南成顺路回家,而月芬却不巧回娘家取粮,他飞奔回来,她一袭红袄不要命般飞奔而回,荒凉的天地之中,一个红色的身影掠过灰色的树林,但是却仍然错失。进屋之后,她嚎啕大哭,直到发觉丈夫带走了自己刚刚绣好的荷包,正如他拿到荷包那时脸上甜蜜的笑。月芬跑到高坡之上,对着远去的队伍大喊南成的名字,仿佛难成走时那不舍的回眸。
又如大嫂知道自己丈夫牺牲了,还要装着坚强,还要操持一家老小的生活,还要积极支援前线。
随着战事的吃紧,六姐妹们纷纷奔赴前线,抬担架救伤员,运送炮弹等,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尤其是月芬看到一个个的伤员,发疯地在伤员中寻找,害怕那其中有她的南成。当医生说急需用血的时候,月芬第一个站了出来,可是医生却说要一个男人的血,月芬激怒了,大声喊道,“你瞎了吗,我们沂蒙山的男人全都在战场上!”影片中还配以《送哥参军》的旋律,“哥哥你参军去前方,我在后方生产忙,冬有棉衣夏有粮,请你把心放”。
这些真的很让我感动,这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对革命大无畏奉献精神。看完电影除了被剧情深深的感动之外,还有就是这个世界需要和平,希望不再有任何形式的战中来扰乱我们幸福的生活

④ 《沂蒙山六姐妹》观后感 800字

这是一部有情节、有情感、有情趣、有情爱的,耐看的佳作。影片以情动人,我被真实感动了。

看喜剧片会让我感觉轻松愉悦,看科幻动作片会带给我惊奇刺激,然而一部《沂蒙山六姐妹》却带给我深深的心灵震撼和久久的思索。

影片以着名的孟良崮战役为背景,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沂蒙六位姐妹带领全村人民支援革命前线的感人事迹;影片描绘的“月芬与公鸡拜堂”,终身未见丈夫一面的真实故事,被誉为世界上最令人动容的守候。其实所有拥军的女性都是六姐妹,她们传递着六姐妹的精神,传递着沂蒙的精神。我是一个80后临沂人,这种精神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革命战争已经遥远,对六姐妹的故事只是耳闻。而现实社会,耳边只有对金钱和欲望的追求。我们需要这种精神来洗礼我们早已麻木和迷茫的信念。

有部名字叫《战争让女人走开》的电影,使“战争让女人走开”成了一句名言。也有人说:女人是战争中最为不幸的一个群体。因为“男人的战场,女人的坟场”。在那炮火连连的战乱中,不知有多少女性在枪杆下遭受践踏和杀害。可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段炮火连天的日子里,沂蒙山区的妇女却成了和共产党贴得最近的一个群体。她们把原本局限于一个小家庭的爱,化作了对党和子弟兵以及生养自己土地的爱。面对敌人的侵略,她们或者拿起武器抗争在杀敌的战场,或者积极动员生产、参军支援前线,用柔弱的肩膀和男人们一起撑起了战争的胜利,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独有的贡献。

沂蒙六姐妹就是这些杰出沂蒙女性的代表,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莱芜和孟良崮战役中,烟庄村的乡亲们在"沂蒙六姐妹"的组织带动下共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筹集军马草料3万斤,洗军衣85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为战争的胜利打下了牢固的保障。而在和平年代里,她们也没有停住拥军贡献的脚步,用奉献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沂蒙女性的赞歌。

如果说南方湿润的气候和弯曲的石板街,陶冶出了南方女性的平和与绵软,那么北方的风霜雪雨和广袤崎岖,则塑造了北方女性所独有的坚强和热情。

北方女性是在男人筚路蓝缕中帮他们打江山的女人。动荡的日子则会激扬焕发她们憎爱分明的感情。她们会不计代价地为男人揩净身上的血痕,用温热的双手为他们疗伤,然后扶他们上路。沂蒙女性正是如此的善良淳朴、坚强热情,深明大义。迟浩田上将曾深情地说:“孟良崮战役取得了巨大胜利,这和沂蒙人民的倾力支援是分不开的。

沂蒙六姐妹,只是千千万万个沂蒙红嫂的一个缩影。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掩护首长和战士、办地下托儿所、保护党的绝密文件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站在冰冷的河水中肩扛门板搭成人桥的李桂芳等32名沂蒙女性;年轻漂亮的识字班班长梁怀玉,在全村动员参军的大会上,发出了坚定的誓言:“谁第一个报名,我就嫁给谁!”她把自己的婚姻幸福抛在了前线,交给了革命;女党员尹德美,舍弃骨肉、出生入死、精心养育革命后代……

忠诚、博爱、自强、奉献。时刻铭记着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并将精神继承、发扬下去,则成为我们这些成长于新时代的后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巍巍沂蒙山,清清沂河水,养育了一群淳朴坚韧、热情乐观、重情重义的沂蒙人。他们在战争中几乎倾尽所有,送儿子上战场为亲人的安危揪着心还要忍受失去亲人的悲痛,为支援前线而筹集粮草哪怕自己饿着肚子穿着破旧的鞋。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他们的最无私的奉献和极其巨大的牺牲,还有无数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人不能忘本,自己的祖先的本和自己的国家的本,如此才能明白新中国的建立是那么的来之不易,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是那么的值得珍惜,如此才能更好地爱我们的国家和同胞,更好地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⑤ 《沂蒙》观后感 100字

《沂蒙》电视剧,讲述的是我们上辈人和大上辈人真实发生的故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巨大的奉献,其中的每一个故事主人公都有原型。只是,多少年过去了,沂蒙人依然是默默奉献,那段历史,也就被掩埋了。剧中的马牧池就是沂南县的一个乡的名字。

作为沂蒙人,我是眼含热泪看完《沂蒙》的。曾经发生在沂蒙这片热土上耳熟能详的老辈人亲身经历的故事,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话语,一下子聚焦了我和电视剧的距离。除了亲切感,更感到出了一口气,出了扬眉吐气的一口气。忍辱负重,在战争年代做出巨大牺牲和巨大奉献的沂蒙山人终于得到了一个言说历史,言说自己的机会。被逐渐淡忘的那段历史终于从历史纵深处走入走入前台,那种心灵的震撼,是无以言表的。

《沂蒙》堪称一部沂蒙山女人的史诗。它还原了一段历史,一段历史中的真实。孙犁在他的小说中,曾展示了一群勤劳纯朴、内秀委婉、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农村青年妇女形象,体现着特定时代的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我们沂蒙山女人,与她们相比,作出的牺牲和奉献,不能说超过她们,但至少也不会逊色于她们。可多少年过去了,沂蒙山女人在特殊年代的所作所为,除了在沂蒙山区的历史中提到外,几乎不为外界的人知晓。近10年来,高军在小小说中塑造了一些战争年代沂蒙山女人的形象,不过,那也只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没有形成群的气候。那段历史也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被遮蔽了。感谢《沂蒙》展现了一群憨厚、朴实、识大体、顾大局、默默奉献的沂蒙山妇女,她们站成一排,成为沂蒙山最美丽的风景。《沂蒙》也是沂蒙山女人的赞美诗。

安居是凡人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平平淡淡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更是世世代代沂蒙农村人最大的愿望乃至理想。这也是中国家文化的重要体现。这在于宝珍的老伴李忠厚身上得到最为明显的体现。但当这一切被战争践踏,国家处于危难时,平凡人的生活常态被打破了,沂蒙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倾其人力、物力加入到战争的洪流中。此时,家文化被国文化所遮掩,体现出一种人间的大爱来,这种人间大爱与沂蒙人身上的真善美交相辉映,这是电视剧最震撼人心的地方。为了战争的胜利,沂蒙人奉献出了所有能奉献的东西。

《沂蒙》是对遗忘的言说。有些历史,是需要铭记的,但记忆往事需要勇气,尤其是直面那种血淋淋的现实。遗忘,就必须言说,言说一切的事实与真相。在这个善于遗忘的时代,《沂蒙》犹如一道闪光,直逼人的心灵,促人反省。《沂蒙》也是一副欲望时代的良药。 沂蒙是一部震撼人心、打动人心,净化人心灵的精品电视剧,它塑造了一群真实、朴实的百姓群像。特别是母亲-于宝珍和父亲李忠厚,他们的忠厚、善良、付出不图汇报、富于牺牲精神都深深的感动了我。这些人物本身都有一些普通人人性中的弱点,甚至是一些明显的缺点,正因为作品真实的反映和塑造这些普通的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才会给人以亲切、感动,才会喜爱这些朴实善良的乡村百姓。感谢作者为我们奉献了这么伟大的作品!

⑥ 各位大虾 跪求《沂蒙山六姐妹》 电影观后感

《沂蒙六姐妹》的确是一部好作品。90分钟里,随着影片剧情的展开,一位位为支援革命甘做牺牲和奉献的沂蒙女性,一个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支前故事,一幅幅展现沂蒙秀美风光的画面慢慢呈现出来,紧紧缠绕着我的情感。整场演出,沂蒙山区的妇女们用她们柔弱的肩膀挑起了重担,为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乃至整个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我的视线,震撼着我的心灵。我的泪水情不自禁地一次次打湿双眼,悄然滑落。战争,我们往往关注军队、战士,关注军人、男性,关注在血肉纷飞的战火当中,他们如何去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做出的牺牲、奉献。战争本应该让女人走开,因为,女人是柔弱的,是战争中最为不幸的一个群体。在炮火连天的战乱中,不知有多少女人饱受欺凌、杀戮。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他们是真正的弱者。然而,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沂蒙山区的妇女却成了这场战争的绝对主角,成了和共产党贴得最近的一个群体,。她们把原本局限于一个小家庭的爱,化作了对党和子弟兵以及生养自己土地的爱。面对敌人,她们或者拿起武器抗争在杀敌的战场,或者积极动员生产、参军支援前线,用柔弱的肩膀和男人们一起撑起了战争的胜利,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独有的贡献 。这就是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沂蒙儿女用鲜血和泪水铸就的力量无穷的沂蒙精神。爱党爱国、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不懈奋斗、无私奉献沂蒙精神的真实写照。难怪陈毅曾动情地感叹:“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 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在峥嵘岁月沂蒙儿女拥军支前抛洒热血;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沂蒙人民抹一把泪水,挺起脊梁,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艰苦创业;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沂蒙人民走出深山,甩脱闭塞,走进新时代。沂蒙人民的事迹感天动地!沂蒙精神万古流芳!

⑦ 电影沂蒙六姐妹的六个女主演分别叫什么

范志博 饰 兰花 刘琳饰 春英 李念饰 月芬 曹苑饰 黑燕 张璇饰 秀儿 王莎莎 饰 小鹤 范智博就是十八岁的天空里的教导主任,她凭借这部电影获得华表奖影后。 望采纳,谢谢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823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799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790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521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517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161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436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862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908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