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知识 » 一个勺子电影是哪里方言

一个勺子电影是哪里方言

发布时间: 2022-06-16 14:33:05

1. 一个勺子里陈建斌说的是什么方言

甘肃方言。片名中的“勺子”,和甘肃方言“傻子”同音。在甘肃方
言里,“傻子”就念成“勺子”。也和该片的英文名《AFool》(一个傻子)契合。 陈建斌与妻子蒋勤勤饰演拉条子夫妇,衣衫褴褛的他们脸上泛着自然质朴的红二团,操一口甘肃方言喃喃自语:“我就不相信我对付不了一个勺子。

2. 电影《一个勺子》中陈建斌扮演了什么角色

电影《一个勺子》中陈建斌扮演的是一位西北淳朴农民。陈建斌从一个救助“勺子”的善良老实人,逐步被社会各方“拉扯”蒙骗,最终只能变成“勺子”来解决所有问题,让人不由生出“好人难当”的无限感慨。《一个勺子》是他的电影导演处女作。不得不承认,他的第一个转型作品,比起某些二不挂五的演员也去当导演,强了太多。

它始终还是缺乏一种精气神,缺乏一种隐在某种人物塑造的套路中,因此让整个故事也是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套路中。我们一直在试图摆脱这种套路,却一直无法真正跳脱出来,就像已经深入骨髓的某种基因,恐怕再也无法抹去。算的得上是一部直戳人心的内在力量的佳作了。

3. 《一个勺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去年的此时此刻,台湾电影金马奖火热举行中,陈建斌携其导演处女作《一个勺子》独揽两项大奖,加之《军中乐园》一项奖项的加持,陈建斌一届金马奖一人独自共揽三项大奖,无疑是当时最风光的明星。一年后的今天,新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即将开锣颁奖,历经波折,风雨不断的《一个勺子》也即将于明天正式公映。虽然历经了一年的坎坎坷坷,磕磕绊绊,但观众对《一个勺子》的热情期待依旧不减,片方、陈建斌等人对影片的信心依旧满满。而陈建斌的努力与自信也得到了观众的反馈,豆瓣评分直逼8分,自媒体口碑已经爆棚,首映礼上明星大腕纷纷助阵对其赞不绝口,草根粉丝影迷也将其喻作2015年最佳华语片之一。不过,作为一部有些荒诞黑色的现实主义冒险喜剧,《一个勺子》的市场之路仍令人忐忑。其上映前后所展示出来的犹如片中主人公拉条子般的韧劲与韧性能否在市场中得以承袭,延续,明天,答案就将揭晓。

改编自《奔跑的月光》的《一个勺子》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一个叫拉条子的西北汉子将一个勺子(西北方言傻子)救助回家,结果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自己也深陷勺子迷局之中。人生无奈,学好归来,这既是影片的海报主题,也是电影本身所要表达的主旨——因为一次发自本能的善良行为,拉条子屡遭无奈,小人物喜怒哀乐,柴米油盐尽在其中,观后不禁令人唏嘘慨叹。

拉条(子)系西北一种常用面食,亦称为拉面。其可长可短,可粗可细,韧性十足,韧劲百分,可口十分,颇受欢迎。现已驰骋祖国各地,成为西北美食的代表之一。陈建斌乃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在新疆尤其是少数民族穆斯林人士当中,拉条子亦是最常见的美食之一。这里的拉条子与兰州等地的拉条(面)还略有不同,因为它不添加或鲜少添加蓬灰。但为了加持面的劲道与可口度,和面时会加入鸡蛋、牛奶等,经过反复揉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醒面,并将其盘入盘子中,抹上食用油,封上保鲜膜,半小时或数小时后就可以拉出美味的拉条子来。拉条子的韧劲与韧性与西北居民的特征属性遥相辉映。那里自然条件艰苦,水土条件欠佳,生存环境相对来说也更加恶劣,在那样的环境下能生存下来,自然离不开天然禀赋的韧劲与韧性。

勺子系新疆地区的一种方言俚语,常用作骂人,即为傻子的意思。在新疆,勺子多为钢制或木制,坚硬、结实不易折服是其最大的内在品质。而在新疆,用于骂人的“勺子”常常还被赋予了一种感情色彩,或戏谑或调侃,亦或是熟人亲朋好友间的嗔怪与埋怨。也就是说“勺子”在具有“傻”的贬义的同时也兼具中性色彩,即楞、憨、笨等,细究之中不难发现其还有执着、执拗、倔强、刚直,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勇气与品质。拉条子与勺子虽然在美食之中难以相容(食用拉条子多用筷子),但二者的关系却有如那则绕口令(板凳宽,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在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扁担绑在板凳上)中“板凳与扁担”一样,是取长补短互补的,而且从本质讲,而这也有不少共生的秉性与本色。

自小生活乌鲁木齐的陈建斌想必对此也感同身受,所以,当他决定拍电影,而且一定要拍摄自己内心的东西时,一下子就看中了《奔跑的月光》。而且,从陈建斌本人的人生经历看,也不乏片中拉条子的无奈、坚持,勺子的憨实、执念,也正是有了拉条子的柔韧与勺子的刚直,陈建斌才得以坚持到今天,终成大器。

上世纪90年代初,陈建斌、李亚鹏、王学兵等新疆男女被作为委培生招进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李亚鹏、王学兵留在北京打拼。独自一人回乌鲁木齐的陈建斌百无聊赖中决定考研究生,并已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当老师。当李亚鹏、王学兵因《将爱情进行到底》开始大红大紫的时候,陈建斌却深陷无戏可拍的尴尬绝境。虽然接拍了话剧并小有名声,但却依旧交不起每月800元的房租,无奈之下才开始接拍电视剧,从此走上演员之路。从《结婚十年》到《乔家大院》再到《新三国》《甄嬛传》,陈建斌终于练就成为演技实力派,但其中的辛酸与艰难也可想而知,流言蜚语,争议质疑接踵而至。不过,他都停了过来。不急不躁,不炒不作,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回首陈建斌传奇演艺路,不难发现,其最可贵的品质仍旧是拉条子般的那股韧劲与韧性,以及勺子般的憨实与刚直,如果,没有其,其很难能在浮躁甚至浮夸的演艺娱乐圈存活下来。这一点恰恰也贴合了《一个勺子》中的朴实无华,真诚为人做事的拉条子,也难怪,一阅《奔跑的月光》陈建斌就会爱不释手,反复阅览,并将其改编自电影。

陈建斌坦言,他拍电影的初衷首先是要满足自己,从《一个勺子》成片到开映的台前幕后,到陈建斌本人历经的点点滴滴,都不难看出,他做到了。为了满足自己而非迎合市场,在演员的遴用上,在情节的表达上,在拍摄手法的运用上,陈建斌也都颇显学院派。影片画面粗粝但质感不减半分,情节的戏剧张力,演员的饱满表演,黑色幽默荒诞喜剧笑果的释放,对现实社会的折射与还原,批判与反思,深省与期待,都足证这是一部完成度较高的文艺佳作。需要脑补一下的是,由于拍摄地方环境艰苦,条件粗陋,蒋勤勤、王学兵在第一演员缺席的情况下成为替补,并奉献出了非常精彩的表演。

陈建斌在《一个勺子》戏里戏外都呈现出了其作为拉条子的韧性与韧劲,以及勺子的憨实与刚直,正是有了这样的执念,坚持,《一个勺子》才得以在今天与观众见面,虽然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但终得一见,也算是影迷笃粉的一大福利。其实,不仅拍电影需要这样的韧性,做人做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尤其是生活在底层的草根屌丝阶层,活着就是对韧性与韧劲,憨实与刚直的最好补足与见证。

4. 《一个勺子》电影中哪个傻子到底去哪里了

傻子最后被他的亲哥给领走了。

农民拉条子在镇上遇到一个讨饭的傻子,傻子跟着他回了家。

拉条子贴了寻人启示,不久有人认领了傻子。紧接着又有自称傻子的家人陆续出现,说拉条子把傻子卖了。

麻烦接踵而至,拉条子自知上当受骗却有口难言。他想不明白,好事怎么就成了坏事。

他开始以一位农民最淳朴的办法想自证清白。而为了寻找傻子,他成了另一个到处缠着别人的傻子。

结尾很震撼,当孩子们在打扮成“勺子”的拉条子的时候,被一帮孩子打。欺负傻子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拉条子也是这样一个傻子,他不像“勺子”那样。

有破衣服破帽子这样的明显傻子特征,却有着“善良淳朴”这一傻子特征,于是他被那些“聪明人”欺骗、利用。

人“傻”就会受欺负,没有为什么,就像三哥说的那样——生活就是这样。

(4)一个勺子电影是哪里方言扩展阅读:

一、片名由来

片名中的“勺子”,和甘肃方言“傻子”同音。在甘肃方言里,“傻子”就念成“勺子”。也和该片的英文名《AFool》(一个傻子)契合。陈建斌与妻子蒋勤勤饰演拉条子夫妇,衣衫褴褛的他们脸上泛着自然质朴的红二团,操一口甘肃方言喃喃自语:“我就不相信我对付不了一个勺子。”

二、创作背景

谈及创作缘起,陈建斌透露,他从1999年就开始尝试写剧本,但是一直不满意,直到他在《人民文学》中看到了胡学文所着中篇小说《奔跑的月光》,发现这才是他多年一直在找的故事,“这个小说讲的是我们在跟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价值观和整个世界作斗争,它就像一个瓶子,可以容纳我这么多年想要表达的东西。

5. 电影《一个勺子》最后结局如何

电影《一个勺子》最后结局是拉条子带上傻子带过的残破的遮阳帽,镜头模拟他的视点看到红色的世界,遮阳帽像滤镜般过滤了世界的表象,而呈现清晰社会的图景,在这个真实世界中,迎面走来一群小孩子,拿雪球丢过来,一边喊着“傻子”“傻子”。

勺子可以过得无忧虑,傻子却不可以。故事中常有这样“一命替一命”的桥段,然而也许没人想到,在一部拷问社会道德沦丧的电影中,它这样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正应了德勒兹的那句名言:“精神分裂者才是疯狂社会里的正常人。直戳直戳人心的内在力量。

6. 金世佳在一个勺子里面扮演什么角色

金世佳在电影《一个勺子》里扮演勺子。
电影:《一个勺子》
角色:勺子
演员:金世佳
备注:勺子是西北方言发音,真正的意思是“傻子”,勺子并不傻,只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后来被金枝子收留。

7. 你认为电影《一个勺子》中都有哪些方言

我认为电影一个勺子中都有非常多的方言,就比如说四川的方言,重庆的方言,还有伤害的方言,这些都是结合在一起的。

8. 陈建斌作品《一个勺子》究竟是部什么样的电影

勺子”,即我国西部方言中“傻子”之意,由陈建斌导演的现实题材作品《一个勺子》刚刚在金马上斩获最佳新导演和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成为金马奖上的最大黑马,一时间,大家都对这部尚未公映的电影充满好奇。《一个勺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电影呢?寓言一则:究竟谁是傻子?

“犹如照妖镜,让社会中的人无从遁形。”这是金马奖给予《一个勺子》的评价。电影的主线故事并不复杂,它是一个关于“好人难当”的故事:主人公“拉条子”(陈建斌饰)在集市上捡到一个傻子(金世佳饰),迫不得已收留了他,从而惹出一堆麻烦。

“好人难当”的核心主题可能会让人联想起布莱希特的戏剧经典《四川好人》,也会让人想起那些屡见报端的社会新闻。《一个勺子》这部电影的尖刻之处,在于它进一步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好人是不是就等于傻子?是不是只有傻瓜才是善良的?比如,主人公拉条子收留傻子并非自愿,他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收留了这个傻子。所以,一开始,拉条子的善良是他不得不善良。

因为一时的善良(或者也可以叫“一时的软弱”),这个家庭一步步陷入困境,老婆金枝子(蒋勤勤饰)多次喊出,“人善被人欺!”主人公其实已经很明显意识到“善良”可能是一种“人格缺陷”,但是他们却由于封闭的环境、有限的见识无法摆脱这种“缺陷”。究竟谁才是傻子呢?善良是不是也是一种傻?

小镇生活:被抛弃和被遗忘的世界

《一个勺子》拍摄于甘肃省景泰县。和很多以“西部片”为卖点的商业制作不同,这个电影并没有那么极端的戏剧冲突,它比较踏实地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部小镇里的风波。

影片的一开始,是一段长达五分钟(不准确,粗略计算)的小镇广场歌舞。单镜头,犹如纪录片般的写实风格营造出本片荒谬的基调。欠发达的西部农村,无依无靠的“失独夫妇”(因为儿子坐牢),无论导演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基本设定都增强了本片在讽喻现实层面的价值。

拉条子夫妇生活的小镇像是被信息时代抛弃了,他们的主要信息来源是电视和报纸,他们遇到事情只能求助有限的几个朋友。而那些一拨又一拨跑来找麻烦的外来者,却明显有着城市文明的特征,拉条子夫妇面对这种来自“高等文明”的智慧,根本无法招架,简直一败涂地……

四大主演:脱胎换骨,土到不敢认!

陈建斌凭借拉条子一角打败柏林影帝廖凡,拿到本届金马“最佳男主角”。拉条子这个角色,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轴”,他认死理和不知变通的程度差不多就像个“男版秋菊”。除了陈建斌,其余几位主演的表现同样出色。

像蒋勤勤这样的女性,就算穿得再土似乎也不会太难看,给蒋勤勤表演加分的主要是她的一口方言,很自然,也很接地气,似乎比她普通话台词更好。

在形象上具有颠覆效果的则是“李大头”王学兵和“勺子”金世佳。王学兵将李大头这个“小镇能人”演得既狡猾又猥琐,还有点郁郁不得志,层次感丰富,王学兵也凭借这个角色获得金马最佳男配角提名。而金世佳这个年轻男演员更为人熟知的角色是于正电视剧《美人制造》里的“毒舌”太医。虽然金世佳在本片中只有一句台词,“妈”,但背部全裸出镜也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956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930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937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663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657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296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572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995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1049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