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转场镜头一般有哪些
‘壹’ 转场方式有哪些
转场方式分为无技巧转场和技巧转场。无技巧转场方式有两级镜头转场、同景别转场、特写转场、声音转场、空镜头转场等,技巧转场方式有淡入淡出、缓淡-减慢、定格、叠快、叠化、多画屏分割等。
转场方式有哪些
段落是电视片最基本的结构形式,电视片在内容上的结构层次是通过段落表现出来的,而段落与段落、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过渡或转换,就叫做转场。
无技巧转场是用镜头自然过渡来连接上下两段内容的,与情节段落转换时强调的心理的隔断性不同,无技巧转换强调的是视觉的连续性。
两极镜头转场指前一个镜头的景别与后一个镜头的景别恰恰是两个极端,如前一个特写,后一个是全景或远景,前一个是远景,后一个是特写。
‘贰’ 电影中的转场运用手法有几种
转场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特技的手段作转场,另一种是用镜头的自然过渡作转场,前者也叫技巧转场,后者又叫无技巧转场。
技巧转场的方法
技巧转场的方法一般用于电视片情节段落之间的转换,它强调的是心理的隔断性,目的是使观众有较明确的段落感觉。由于电子特技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发展,特技转换的手法也很多。
无技巧转场的方法
无技巧转场是用镜头的自然过渡来连接上下两段内容的,主要适用于蒙太奇镜头段落之间的转换和镜头之间的转换。
与情节段落转换时强调的心理的隔断性不同,无技巧转换强调的是视觉的连续性。并不是任何两个镜头之间都可应用无技巧转场方法,运用无技巧转场方法需要注意寻找合理的转换因素和适当的造型因素。
(2)微电影转场镜头一般有哪些扩展阅读:
无技巧转场的表现手法:
所谓遮挡是指镜头被画面内某形象暂时挡住,依据遮挡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情形:一是主体迎面而来挡黑摄像机镜头,形成暂时黑画面;二是画面内前景暂时挡住画面内其他形象,成为覆盖画面的唯一形象,比如,在大街上的镜头,前景闪过的汽车可能会在某一片刻挡住其他形象。
当画面形象被挡黑或完全遮挡时,一般也都是镜头切换点,它通常表示时间地点的变化。主体挡黑通常在视觉上能给人以较强的冲击,同时制造视觉悬念,而且,由于省略了过场戏,加快了画面的叙述节奏。
典型例子是:前一段落在甲地点的主体迎面而来挡黑镜头,下一段落主体背朝镜头而去,已到达了乙处。
在影视片中,尤其是电视中,前景遮挡转场的运用较为普遍。在电影《有话好好说》中,有这么一段内容:男主人公在大街上等待女朋友,开始镜头在百无聊赖地东张西望,下一镜头,前景中汽车驶过,他在吃西瓜。
汽车再驶过,他在吃盒饭,最后一个镜头汽车驶过,画面转接到女朋友的家中。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来完成地点的转换或者利用前后镜头中人物、交通工具等的动势的可衔接性及动作的相似性,作为场景或时空转换的手段。
‘叁’ 电影中有哪些经典转场
最佳出价》是一场设计与被设计的骗局,更是一场拯救与被拯救的救赎。得有幕不错:
1.Oldman躲在雕像后偷窥被发现,仓惶而逃后又接到求助电话,关键时刻被需要的受宠若惊、狂奔救助的急迫、爬楼浑身的颤抖,仿佛女主正站在窗边欣赏并科科!女主太!会!玩!了!男主只有被花式调戏的份!不怪对手攻击力强,只怪自己经验值是零!
‘肆’ 拍微电影最常用的是那几个镜头佳能650D机
选一个50 1.4吧,把50 1.8出了,50 1.8的声音太大了,对音频会有很大影响的,并且大景深拍出来的效果很好~虽然焦距在半幅机上比较长,但对于微电影足够了,追求不一样的效果,佳能的10-20专门为半幅机开发的广角镜头,能拍出很好的微电影效果的
‘伍’ 转场方式有哪些呢
转场方式有承续转场、特技转场、声音转场、特写转场等。
1、承续转场:承续转场是利用前后镜头在内容、情节上的承续关系,或两个镜头之间内容上的某些逻辑性、对应性、一致性乃至隐喻关系等实现转场。由于其镜头内容的关联性大于镜头各自的独立性,因而承续转场较少用于分割段落。
2、特技转场:特技转场就是利用电子特技手段来分割转换镜头。它与镜头切换的区别在于存在一个延时过程,而不是镜头间的瞬间转换,因而受众对场景的转换有明确的感知。在转场画面中常用的特技有:淡入淡出、化入化出、叠化、划、分割屏幕、翻页、翻滚、定格。
3、声音转场:声音转场主要通过两种手段达到连接并转换镜头的目的,其一是通过声音内容或形式上的联系来连接不同场景的镜头,其二是由声音引发注意力的转移,带出不同场景中的有发音源的镜头。
4、特写转场:特写转场是用特写来做一个场面的结束或由特写拉出新场景的转场方法。其原理是特写镜头方向感不明显,且信息刺激较为强烈,通过对特写画面内容的强调可引发受众注意力的转移,削弱观众对前一个镜头的连贯性内容和延续性趋势的记忆。
‘陆’ 剪辑中常用的转场特效有哪些
1、淡入淡出
淡入淡出转场特效,指的是上一个镜头画面由明变暗,直到黑场,然后下一个镜头的画面由暗转明,渐渐显现直至正常的亮度。
淡出与淡入画面的长度,通常各为2秒钟,但实际情况在编辑时,应当根据视频的情绪、情节、节奏的要求来决定。在有的影片中,淡出与淡入中间还会穿插一段黑场,给人一种间歇感,起到中断观看者思路,让观看者陷入思考的作用。
2、叠化转场
叠化转场,指的是前一个镜头的画面与后一个镜头的画面叠加在一起,前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暗淡隐去,后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显现并清晰的过程。
3、声音转场
声音转场是用音乐,音响,解说词,对白等和画面的配合实现转场,是转场的惯用方式。
声音转场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声音过渡的和谐性自然转换到下一画面,其中,主要方式是声音的延续、声音的提前进入、前后画面声音相似部分的叠化。
4、遮挡镜头转场
遮挡镜头转场是指在上一个镜头接近结束时,被摄主体挪近以至挡黑摄像机的镜头,下一个画面主体又从摄像机镜头前走开,以实现场合的转换。上下两个相接镜头的主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主观镜头转场
主观镜头转场是指上一个镜头拍摄主体在观看的画面,下一个镜头接转主体观看的对象,这就是主观镜头转场 。主观镜头转场是按照前、后两镜头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处理转场的手法,主观镜头转场既显得自然,同时也可以引起观众的探究心理。
‘柒’ 电影有哪几种转场方式
无技巧的有12种。
1、两极镜头转场
前一个镜头的景别与后一个镜头的景别恰恰是两个极端。前一个特写,后一个是全景或远景;前一个是全,远景,后一个是特写。
特—远 特—全 全—特 远—特
效果:强调对比。
2、同景别转场
前一个场景结尾的镜头与后一个场景开头的镜头景别相同。
全—全 特—特
效果:观众注意力集中,场面过度衔接紧凑。
3、特写转场
无论前一组镜头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什么,后一组镜头都是从特写开始。
其特点是,对局部进行突出强调和放大,展现一种平时在生活中用肉眼看不到的景别。我们称之为“万能镜头”,“视觉的重音”。
4、声音转场
用音乐,音响,解说词,对白等和画面的配合实现转场。
5、空镜头转场
空镜头是指一些以刻画人物情绪,心态为目的的,只有景物,没有人物的镜头。空镜头转场具有一种明显的间隔效果。
作用是渲染气氛,刻画心理,有明显的间离感。另外也为了叙事的需要,表现时间,地点,季节变化等。
6、封挡镜头转场
封挡是指画面上的运动主体在运动过程中挡死了镜头,使得观众无法从镜头中辨别出被摄物体对象的性质,形状和质地等物理性能。
7 相似体转场
(1 )非同一个但同一类
(2) 非同一类但有造型上的相似性
8、地点转场
满足场景的转换。比较适合新闻类节目。根据叙事的需要,不顾及前后两幅画之间是否具有连贯因素而直接切换(使用硬切)。
9运动镜头转场
摄影机不动,主体运动。摄像机运动,主体不动。或者两者均为运动。
作用:转场真实,流畅,可以连续展示一个又一个空间的场景,是纪实纪录片创作的有力武器。
10、同一主体转场
前后两个场景用同一物体来衔接,上下镜头有一种承接关系
11、出画入画
前一个场景的最后一个镜头走出画面,后一个场景的第一个镜头主体走入画面。
12、主观镜头转场
前一个镜头是人物去看,后一个镜头是人或物所看到的场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主观性。此转场要慎用。
13、逻辑因素转场
前后镜头具有因果,呼应,并列,递进,转折等逻辑关系,这样的转场合理自然,有理有据,在电视片,广告片中运用较多。
(7)微电影转场镜头一般有哪些扩展阅读:
转场简介:
每个段落(构成电视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一个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镜头序列)都具有某个单一的、相对完整的意思,如表现一个动作过程,表现一种相关关系,表现一种含义等等。它是电视片中一个完整的叙事层次,就像戏剧中的幕,小说中的章节一样,一个个段落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完整的电视片。
因此,段落是电视片最基本的结构形式,电视片在内容上的结构层次是通过段落表现出来的。而段落与段落、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过渡或转换,就叫做转场。
‘捌’ 转场方式有哪些
1、直接转场
直接转场,就是不使用转场技巧,直接拼接两段素材实现画面切换的方式。
2、远近切换转场
如果前一个镜头是近景或者特写画面,随后紧接一个远景或全景镜头,两个镜头构成两个空间转变,就是远近切换的转场形式。
3、遮挡镜头转场
挡镜是指画面上的运动物体挡住了镜头的视线,或者镜头在前进过程中逼近一些遮挡镜头视线的物体,进而形成视线被遮挡后自然转场的切换效果。
4、相同主体转场
镜头保持跟随主体不变,但画面场景、时间等发生变化时,就可以采用这种转场形式。
5、相似场景转场
当前后镜头的画面中,存在构造相近的物体和场景,且镜头运动方向大体一致,利用相似转场,也能够实现连贯的画面过渡。
‘玖’ 拍微电影用什么镜头
拍什么内容就用适合什么内容的镜头,换镜头相机不变。
一般拍微电影的习惯来说,更多的人愿意尽可能地上大光圈镜头,便于控制现场环境的光线,同时还可以更明显地获袭得景深变化,看起来更有临场感和层次感。但是如果对于镜头的使用还不够熟悉,不要盲目追求大光圈,控制不好的话反而弄巧成拙。
单个人像,百50焦段适用性很强,当然刻画面部也可能用到85.135甚至200.室内带环境,35焦段最实用,也可能会用到24来强化环境影响,或者50来弱化环境影响。
电影镜头即需要拍摄大视角的广角镜头,也需要长焦拍摄浅景深的特写镜头。所以说想做好微电影,镜头的选择很重要,如果需要精雕细刻的画质那么一套焦距齐全的定焦镜百头是少不了的,专业的可以选择蔡司的CP2系列,或廉价的三阳电影镜头系列。如果是用单反也可用相机的度镜头。
如果为了方便也可考虑变焦镜头,画质不妥协最起码也得一套大三元,如果计较成本,普通变焦镜头也能应付。
(9)微电影转场镜头一般有哪些扩展阅读:
1、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大致分为两类:普通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普通广角镜头的焦距在24mm~45mm之间;超广角镜头的焦距一般小于24mm,其中有一种特殊的镜头叫鱼眼镜头,焦距甚至只有几毫米。
在拍摄广阔的大场面时,摄影者一般都依靠广角镜头焦距短,表现的景物景深长的特点,将从近到远的整个景物都纳入清晰表现的范围。此外,用广角镜头拍摄时,如果同时采用较小的光圈,则景物的景深就会变得更长。
2、中焦镜头
中焦镜头的焦距在50mm~135mm之间,该焦距中包括许多大家常用的焦段:50mm标准镜头,85mm人像镜头,100mm微距镜头,135mm人像镜头等。
通常情况下,人眼的视角是50°左右,于是人们将传统35mm相机镜头中近似与人像视角范围内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它的焦距为50mm,拓展到变焦镜头,只要焦段覆盖了50mm的变焦镜头,一般都称为标准变焦镜头。
标准镜头与人眼看到的效果非常接近,拍出的画面能给人更加真实的感觉,它几乎可以用于任何场景和题材的拍摄。
‘拾’ 想用佳能70D拍摄微电影,该用什么镜头呢
APS-C画幅的相机想拍摄好微电影还是要准备几个好头,广角用佳能10-22头,定焦头弄个50 1.4的,再弄个70-200头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