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知识 » 为什么香港电影很压抑

为什么香港电影很压抑

发布时间: 2022-10-07 02:30:17

⑴ 现在的香港电影为何越来越差,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1985-1996年。香港涌现大批优秀电影香港涌现大批优秀电影,票房冠军成绩上涨到5700万元,达到了阶段历史的顶峰。这个时代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强大的明星魅力,出色的商业片制作能力,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香港电影在台湾、新马泰等海外华人社会同样获得认同。同样,出色的电影为香港电影带来大量的资源。使得香港电影更加繁荣,但为什么从97年开始,香港电影就开始没落,鲜有优秀的电影出现呢。
内因:1.邵氏对香港电影业的垄断,提及香港电影,必定跳不过邵氏。当时的邵氏电影可以说是独大,有演员有片场有影院,全产业联动。而且当时的演员全靠工资生活,任你的电影再火也不会有太多的额外收入。这些大量减少了电影拍摄的投入,所以纵然电影票房不好也不会有太多的回本压力。但这也让邵氏并没有继续加大电影的投资,尽管香港电影那时一片繁荣,但是成本的限制却让其没有足够的进步。虽然邵氏对香港电影做出了贡献,但是以其体量,是否做的足够多呢?
2.资金问题:粗制滥造的电影导致资金回本困难,无法尽快投入新电影的拍摄。本土经济不景气,外商开始撤资寻找新的市场。当时的年代,虽然大陆已经定下对西开放的基本政策,但是中西方在政策,贸易,法律上仍有很多问题出现,这时候,被英国统治一个多世纪的香港就成为大陆同西方及台湾的经贸中转地。但是随着大陆开发政策的逐渐实行和落实,香港的经济也收到冲击。3.演职人员:提起香港电影的衰落,估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好演员好导演青黄不急,但为什么我放在后边说,因为这其中有这因果关系,正是因为香港市场受到冲击,周润发,成龙等投身好莱坞,但当时的香港环境却没法迅速造一匹新星出来。
香港电影的衰落,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外因:外因:1.国外电影业的崛起:1997年,《泰坦尼克号》获得21亿美元的票房。而同年的香港票房冠军只有4500万。从97年开始,香港的海外市场败退,本土市场也受到挤压。而在国外电影蓬勃发展的同时,香港电影却仍是踏步不前,票房冠军仍然在三四千万左右徘徊。2.观众喜好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加上美国大片的冲击,观众开始追求更高制作,更新颖的电影。而香港电影仍是那几样,并没有出现真正的创新。3.国际经济局势的影响:97后,国际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国电影的发展,韩国,美国都出现了不少优秀的电影,而原先投资香港电影的台湾金主也开始撤资,香港电影的市场和资金供应都受到影响。
这些原因也形成了恶性循环,让香港电影的崛起变得更难,也很难重现当初的繁荣景象,再涌现出往日的经典电影了。

⑵ 香港电影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香港电影衰落有很多原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就是香港的地区狭小,市场有限,所以电影的投资不大,小成本制作比较粗糙很难吸引观众。还有香港的演员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没有具有代表性的新演员接替老一辈的演员。相反的大陆的投资较大可以邀请香港的具有号召力的演员,这也给香港的电影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机。论起外部原因就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看电影越来越方便,整个电影市场都不如以前了,现在的外国大片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欣赏水平越来越高,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香港电影发展的阻力。

⑶ 是什么因素造成现在香港电影、电视剧的落寞

市场太小且饱和,固步自封且缺乏竞争,大家的门路也多了起来,缺乏人才

⑷ 现在的香港电影越来越差,为什么

只能说世道变了,没办法的事情。
香港电影业起飞其实来自于六七十年代,港英政府刚刚经历完社会动荡,然后找专家弄了一个报告,发现主要是青年人有不满,没办法赚钱也没缺乏上升机会,因此在香港大肆开辟娱乐事业,青年不是很多想法、创作么?因此后来香港政府发了3个免费电视牌照,培养从演员到编剧再到工程、道具等人才,当年培养了人才,后来再大力发展电影事业,在政策上予以配合,开绿灯,以前在没有电视录像机之前,每逢一些好看的电视剧,真的可以做到“万人空巷”,整条街都没有人,跑回去看电视的景象。加上香港其实跟英国制度差不多,有分级制度,很多题材都可以拍,甚至英女王都可以拿来作为题材,比方说最佳拍档系列,从英女王到美国总统,其实香港电影业曾经一度辉煌。
但是进入90年代,由于VCD技术的成熟,各种盗版横行,直接打击票房收入,电影本来就是有种半赌博性质的投资,不一定能收回成本,而后面加上盗版,虽然警方极力打击盗版,但是做盗版的人还是非常多,从街边小贩再到无人看管的店面(逃避打击,店里没人,就算警察去了也因为抓不到人,顶多充公盗版影碟,盗版影碟成本几块钱一张,当年香港人收入可以过万,无人盗版影碟店附近都有人把守,看谁没给钱,如果直接拿没给钱就走出去就会被人找麻烦)。而后来加上网络的普及,别说正版影碟,就算盗版影碟都没有生存的空间,大家都在网上下载影片,后来虽然立法管理了,但是也只是抓了几个上传最多最肆无忌惮的,然后后面就没再抓,因为确实人太多,比方说BT下载,下载的时候,下载者也会上传影片,一部影片可能会有几万甚至几十万香港人在下载并且上传,香港法律规定只要涉及到上传未经授权的影片都是违法的,但是确实人太多,不好搞,后来也只是抓那些特别严重的,上传特别多甚至盈利的人。。。
其实最主要还有香港经历过几次金融危机,经济转型,很多老板转去投资房地产、还有游客生意等等,舍得投资拍电影的人真的不多,加上大环境其实已经变了,整个娱乐事业,以前的电视业,如亚视,都支持不住,被收回牌照,退出免费电视广播的行列(不过最近又在网络重新开台回归),现在虽然有3个免费电视牌照,但是市场大环境其实变化很大了,比方说电视台拍摄电视剧也要考虑到将来更内地视频网站合作,题材也要根据内地规定作出调整,而且大陆市场比香港市场大多了,很多明星坦言在香港当一线明星的收入还不如内地三四线明星的收入,因此很多人才纷纷都到了大陆进行发展了。不过香港电影业还是存在的,毕竟是创意工业,拍摄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只不过由于确实大环境改变了,才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毕竟现在娱乐方式太多,比方说网络电视、视频网站等,急速转变,传统娱乐如电视、电影、电台行业的发展已经不同以前了,所以变化还是很大的,毕竟娱乐事业归根到底还是要赚钱的,因此越来越多明星、编剧等人才回去大陆发展。甚至说香港有一些电影早在10年前就不在电影院上映,改在网络上映了,总的来说处在一个电子化的大时代,一切都在变化。

⑸ 现在香港电影怎么会如此垃圾

1、市场狭小
香港的本地市场只有700万人口,靠这么小的市场,支持电影业根本不可能!
2、香港电影的崛起是站在香港崛起的潮流上的。香港现在已经没落了,所以电影业没落是可想而知的
3、90年代后拍片成本剧增,导致香港小成本电影无法维持,而香港没落,又使电影从业人员北上,使香港电影人员断档
4、香港电影作为一个概念逐渐在中国崛起的大潮中消亡了,而标志着大陆、香港、台湾乃至东南亚华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华语电影”概念在这几年逐渐形成。

⑹ 现在的香港电影衰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香港电影的衰落其实不是本身的衰落,而是因为香港电影市场萎糜不振,以及大资本无法引入。在特效横行的大制作时代,没有强有力且充足的资本引入和维系,且薪资方面收入不平衡,导致大量人才外流,场景,布局等等以及海外市场均存在问题,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积累起来,导致了香港电影的衰落。但是从实质上甚至从大环境上来说,香港电影衰落是必然的,甚至不只是香港电影,而是各个方面。因为现在是大潮流,大数据,大资本的时代,香港单一的市场和和非主流文化特性背景,都注定了它在时代的潮流会渐渐隐退。曾经,亚洲四小龙被津津乐道,如今这种说法早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香港电影想要有出路,必须要依附于大陆庞大的电影市场。大陆电影市场需求的扩张,和运行规模的扩大,再加上群体性的消费水平不断上升,如何迎合大陆观众,才是香港电影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⑺ 香港电影风格为什么我总觉得那么压抑低沉

你说的应该是近年来香港电影的风格,如今香港电影已经逐渐走向末路,每一位香港本土电影人都怀着哀伤和遗憾的心情,所以拍出的电影有点低沉的风格,这几年香港电影金像奖都没有多少人关注了,实在是令人惋惜。

⑻ 为什么香港电影电视90年代好看,现在堕落成这样了,能说深层次一点吗,我看了很多人回答,还是想问

其实每一种东西都是在发展中进行的,有些东西在进步,有些东西已经到达了巅峰,没有办法在更好,只能给人一种不进则退的感觉,香港电影,在九十年代,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电影人处于一种迷茫的时代,人们对票房的看法没有现在那么重要,大部分的导演只是出于一种纯粹的对电影对艺术的追求,把更多的经历和想法放在故事情节和内涵上而不是揣摩观众的心理,消费者的态度,没有更多需要在乎考虑的东西。再有就是,人们看到的好电影多了,对于好的评判标准提高了,你可能会说现在看那些老电影也会觉得很经典不会因为看的电影多了而觉得不好,但是老电影有一种很浓重的怀旧感受,那种特殊的时代气息和纯粹的感觉是现在的电影造不出来的,现在的电影可能与之前的经典差不多的程度,你不会觉得他有多么的经典多么的好,只有它比之前的那些标杆性的电影优秀好多,你才会觉得他们差不多,经典的感受已经形成,拿他来比,你本身就不希望这个标杆被比下去,撼动你坚信的标杆的存在,其实现在也有很多好的电影,只不过人的心态太烦躁没办法看出那些好。

⑼ 为什么香港电影越拍越烂

1、没有市场,香港人口也不过700万。而大陆观影人数每年都是以10亿来计算的。靠这么小的市场,支持电影业根本不可能!

2、时代变了,当年中国没有什么好电影,美国大片也过不来,自然香港电影就高大上。现在每年网络剧这么多,中国大片也不少,美国大片都可以通过网络看到,香港电影自然也就不算什么了
3、香港电影的崛起是站在香港崛起的潮流上的。香港现在已经没落了,所以电影业没落是可想而知的。90年代后拍片成本剧增,导致香港小成本电影无法维持,而香港没落,又使电影从业人员北上,使香港电影人员断档。
4、香港电影作为一个概念逐渐在中国崛起的大潮中消亡了,而标志着大陆、香
港、台湾乃至东南亚华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华语电影”概念在这几年逐渐形成。

⑽ 香港电影为什么没落了,是什么原因

原因

首先是大环境改变了,时代变化了。

当年的中国没有什么好电影,美国大片也过不来,自然香港电影就高大上。如今现在每年网络剧这么多,中国大片也不少,美国大片都可以通过网络看到,香港电影自然也就没那么吸引眼球了。

其次市场变了,香港并没有强大的本土市场可以依托。

当时的香港电影除了本土市场还有东南亚市场,因为当年韩国电影没有起来,日本市场也比较开放,东南亚市场也可以进入,尤其是台湾,所以香港电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但是随着台湾片商对港片越来越不满,王晶曾说过台湾片商曾花3000万买了周星驰的济公台湾版权,但却亏的底朝天,台湾片商联合起来要求政府放开好莱坞市场,韩国文化崛起,泰国电影崛起,这样所有国家都开始保护国内市场,所以香港电影颓势就来了。

电影特点

工业化

香港的制片模式、专业分工、组织结构虽比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完善,但较之好莱坞仍显得随意机动,工业化程度远不够严密有序。首先,按照好莱坞的工业规则,电影一旦开机便需按部就班,不能随意更改剧本、变动进度。

然而香港的电影导演比如徐克、杜琪峰等,他们的拍摄方法却大不相同:在保证按时交片的前提下,现场即兴发挥、随拍随改、有时停工,有时赶拍。这种做法恰恰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最正常的作风习惯。同时,香港尽管也有不少以导演强势创作着称的影片,但是现代许多大制作的香港电影都是由集体创作完成的。

赶时间

领衔主演的明星通常身兼几个片约,档期有限,所以剧组人员就不眠不休的奋战赶拍。

飞纸仔

导演开拍前只有故事大纲,开机后只能等编剧把当天要拍的剧本传过来,当年程小东拍摄《倩女幽魂》、刘伟强拍《古惑仔》都要等徐克和文隽的“飞纸仔”。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42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709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704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42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32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76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62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84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824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