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种子山是什么电影
㈠ 铁原阻击战:抗美援朝中志愿军的生死之战,轻步兵之王的巅峰战术
9月2日,10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的忠骨历经70余载、横跨万水千山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顺利归国了。
志愿军遗骸回国
硝烟早已散去,思念绵绵流长。让英雄魂归故里,始终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
据韩国方面介绍,这些烈士都是在抗美援朝期间战斗最为激烈的江原道横城、铁原、连川等地牺牲的。
相比较长津湖、上甘岭等我们所熟知的地名,这几个地名可能相对比较陌生。但对于在这些地方战斗过的志愿军老兵来说,那却是一辈子忘不了的痛。
原志愿军63军188师指导员贾文岐
2014年,第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时,原志愿军63军188师指导员贾文岐,整夜睡不着,“在铁原的战友,回不来了”。
当年的铁原,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切还得从第五次战役说起。
第五次战役作战图
1950年12月,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因车祸意外身亡。时任美陆军副参谋长的李奇微来到朝鲜战场,接过了美第八集团军指挥权。
五十五岁的李奇微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二战中,他曾策划并参与了西西里岛和诺曼底登陆的空降作战。
李奇微在到达朝鲜战场上几天后,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便发起了第三次战役,到1月8日,第三次战役结束。志愿军占领了南朝鲜首都汉城,并将联合国军从三八线赶到了三七线,歼灭联合国军1.9万人。
李奇微
战果虽然辉煌,但此时的志愿军已极其疲惫,并且由于战线太靠前,后勤补给线拉长,再加上美军在空中的狂轰滥炸,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已经无法保障。
随即,志司下令:停止追击,转入休整。
但刚刚上任不久的李奇微,敏锐地察觉到志愿军补给的短板。通过翻看之前的战报,李奇微发现由于后勤补给的限制,志愿军的每次进攻只能维持7天。
针对志愿军的礼拜攻势,李奇微制定了一套针对性极强的磁性战术。
所谓的磁性战术,倒是和当年主席提出“敌进我退,敌疲我打”的战术如出一辙。
后撤的美军
李奇微经过计算,他发现志愿军一夜的急行军距离为22至25公里,所以命令美军陆军在战役刚开始,每天后撤25公里,尽量不与志愿军发生正面战斗。
空军和炮兵则是凭借制空权与密集的炮火不间断地袭扰志愿军的补给线。到了7天后,志愿军随身携带的弹药粮草消耗得差不多了,李奇微随即命令美军发挥机械化部队的机动优势,立即进行反攻。
就这套磁性战术可是让志愿军在第四次战役里吃了大亏。
1951年1月25日,美军投入25万的兵力发起对志愿军大规模的反攻。美军的主力部署于西线,目标便是前不久被志愿军占领的汉城。东线的美军则负责向南突击,牵制志愿军的大量兵力。
志愿军占领汉城
此时的志愿军刚刚打完第三次战役。志愿军各部伤亡颇大,还未来得及进行休整便被迫打响了应对美军反攻的第四次战役。
4月21日,第四次战役结束,志愿军歼敌7.8万人,并将联合国军阻挡于三八线附近的地区。双方在战场上都呈现明显的焦灼态势,都在酝酿着下一步作战计划。
恰巧这时,美军内部做了一个新的战略部署。因麦克阿瑟太过目中无人,杜鲁门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他解雇。并由李奇微扛起了大旗,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而美军第八集团军则由范弗里特担任司令。
范弗里特
此时的李奇微非常清楚,虽然美军在第四次战役中将汉城夺了回来,但这对联合国军来说并不算大胜利。他急需一场大胜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之前,麦克阿瑟趁着志愿军在三八线附近休整时,曾进行登陆偷袭志愿军,给我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李奇微非常认可这一行动,并且一直在等待时机,再次实施登陆偷袭志愿军的计划。
而志司这边也一直在防备美军再一次进行登陆偷袭,所以彭总对美军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关注。所以李奇微刚一表现出这一意图就被彭总识破了。
范弗里特弹药量
没有人比彭总更了解,志愿军没有空军也没有海军,一旦美军进行登陆作战,志愿军很难阻拦。
为了不再重蹈北朝鲜曾经的覆辙,避免被美军拦腰截断,使志愿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处境。彭总向中央请示后,决定发起第五次战役,目的是扩大战果,打破美军登陆作战的意图。
4月22日,彭总下令发起第五次战役。战斗一开始,志愿军出奇的顺利,联合国军基本上是一触即溃。志愿军只要发动进攻,联合国军就一路溃逃。
对于美军的表现,彭总立即意识到,李奇微不是真的逃,而是有目的的后撤。他是想和之前一样,等志愿军弹尽粮绝的时候,再次进行反扑。
到了5月21日,志愿军将联合国军赶到了汉城一线和汉江以北一线,歼敌4.6万人。
此时的志愿军补给已经严重不足,随即彭总下令全线后撤,转向三八线以北进行防御。
但此时的彭总接到了一个消息,60军的180师遭遇了范弗里特的第八集团军。对方还占了便宜后,却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固守阵地,反而急匆匆的一路向北开进,即使遇到志愿军阻击,也是象征性的开火,然后继续加速北进。
铁原阻击战中的志愿军
久经沙场的彭总立即意识到,范弗里特这是要去铁原,准备抄志愿军后路。
铁原,这是朝鲜一个普通的小地方。然而,范弗里特的加速北进,使得它成为整个朝鲜战场的关键点。
之前,主管后勤的洪学智考虑到铁原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所以将铁原设为志愿军后勤补给中转站,志愿军90%的补给物资全部都在这里。铁原一丢,志愿军三个兵团也将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处境,并且联合国军可以通过铁原以北一马平川的平原,毫无遮拦地向北开进。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最危险的时刻即将到来。
铁原地理位置
此时的彭总正焦头烂额,因为铁原附近没有志愿军的部队。离铁原最近的部队撤回来最少也得7天,但此时的铁原根本没法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彭总收到一个消息,志愿军19兵团63军即将到达铁原,这绝对是一个惊喜。
此时的63军开赴铁原并不是收到上级的任务,而是因为在第五次战役中作战时,部队伤亡惨重,补给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奉命撤回铁原进行休整。
5月28日,彭总给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下令,让19兵团63军在铁原和涟川之间正面25公里、纵深20公里的地区组织防御,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敌15到20天。
这是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阻击战。临危受命的63军,隶属于19兵团,军长傅崇碧不满35岁,是当时19兵团中最年轻的军一级指挥员。
63军军长傅崇碧
此时的63军已经连续战斗一个月,人困马乏,补给也极度匮乏。下辖三个师,都不是满员状态,全军只有2.4万人。
反观直扑铁原的联合国军,共计4.7万余人,火炮1300余门、坦克400余辆,还可以随时呼叫空中火力支援。
5月30日凌晨,铁原迎来了猛烈的炮击,范弗里特在一个小时之内向志愿军189师阵地发射了4000吨炮弹。涟川至铁原一线火光冲天,浓烟蔽日。彭总时常登上山坡,朝铁原方向遥望,铁骨铮铮的彭总曾“半夜望着前方潸然泪下”。
面对范弗里特的狂轰乱炸,傅崇碧将下辖的187、188、189三个师呈品字摆开。189师和187师在两翼,188师摆在后方担任预备队。
铁原阻击战63军防御部署
涟川山口是通往铁原的必经之地,防守此地的是187师561团3营。
6月1日,范弗里特集中美军两个师,在美军飞机和炮兵的支援下,以整连、整营、整团成建制的兵力轮番猛攻志愿军187师的阵地。意图夺取涟川两侧有利地形,从中央突破,直插铁原。
面对美军如潮水般涌来,志愿军指战员奋力反击,但仍无法阻止阵地接连失守。
此战中,187师561团3营坚守涟川阵地4天3夜,直到战至最后一人,打退了数倍于己的联合国军十余次进攻,歼敌1300余人。被63军授予“守如泰山”的称号。
187师阵地久攻不下,范弗里特随即将目标转向189师阵地。6月2日,联合国军集中四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189师坚守的第233.2高地和种子山阵地发起轮番猛攻。
面对联合国军的猛攻,189师师长蔡长元发明了一种撒豆成兵的战术。他将189师以连排为单位,像撒钉子一样,把全师洒在了二十公里的防线内,形成上百个防御点分散作战。
美军一旦孤军深入,便会受到志愿军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这样一来,美军只能陷入耗时耗力的拔钉子战斗中,而每一个钉子被美军拔下,就意味着这个山头上的几十名志愿军已经全部阵亡。
6月2日至3日晚,种子山阵地反复易手,战斗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到了6月3日晚,189师战斗减员已经非常严重,全师压缩成一个团,最后连师直属队和机关勤务人员也加入了战斗。
在189师生死存亡之际,蔡长元并没有求援,而是请军部尽快组织第二道防御阵地。此时蔡长元与189师全体官兵已经誓与阵地共存亡了。
6月3日晚,傅崇碧将189师撤了下来,188师接手189师阵地。此时,铁原阻击战到了第二阶段。
188师连夜冒雨接守阵地后,师长张英辉充分发挥了当年在华北打地道战的经验,利用阵地上原有的战壕以及防炮洞,修建了纵横交错的堑壕防御网。此举大大延缓了美军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
张英辉
据战后统计,188师在铁原阻击战中共摧毁美军坦克和装甲车100余辆。战绩惊人。
6月3日至6月8日,188师563团8连在连长郭恩智的率领下,在阵地上坚守了6天6夜,先后打退联合国军一个加强团13次的冲锋。以伤亡13人的代价歼敌800余人。
到了8日晚,团部命令8连突围。为了尽可能拖住联合国军,让8连成功突围。位于8连东侧的207高地上的188师563团1营1连勇敢的阻击敌军,战至最后8人。
仅存的8人在连续打退敌军两次进攻后,弹尽粮绝,纵身跳下悬崖。这就是跟“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极为相似的“八勇士”。
铁原战场上的美军
此后几天,563团继续在高台山一带战斗。在阻击联合国军7天后,563团1600多人仅存247人。而他们入朝时,是2800多人。
铁原阻击战已经到了第三阶段。到了第九天,188师和189师已经遭到重创。此时,傅崇碧手里仅剩187师了。
187师作为63军的主力师,是三个师中最早更换苏式装备的部队。187师拥有一件秘密武器,那就是63军火箭炮兵营。
火箭炮
在前一段时间里,63军仅剩的200门火炮一直没有使用。一是因为弹药量和威力都不够,不敢多用;二是因为没有防空力量,一使用火炮便会导致美军呼叫飞机空袭将火炮炸毁。因此美军误以为志愿军已经没有火炮了,没有作出防御。
当阵地到187师手上时,只剩下一小段了,而且守无可守。范弗里特当时都松了一口气,终于没有阻碍了,可以坐下来喝咖啡了。但他做梦也没想到,拦在他面前的一个叫徐信的人,竟成为他永远越不过的高山。
徐信的办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以攻代守。6月11日凌晨两点,187师主动出击,炮兵悄无声息的进入阵地。
徐信
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炮弹都倾泻到美军的营地,美军狼奔豕突,一片混乱,围在外面的装甲车和坦克此时此刻却成了逃离炮火的障碍。
187师的炮击,打中了美军营地的储备弹药,引起的爆炸比志愿军的炮火更加猛烈,志愿军步兵更是趁机发动攻击,一时间美军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6月12日,彭总亲自下达撤退命令。
彭德怀
此时,志愿军主力已经完成修整和重筑防线的任务,鏖战了13天的63军以伤亡2万人的代价,毙敌2万人,其中美军1.5万人。粉碎了美军想要在东西两岸登陆作战的阴谋,避免了志愿军3个兵团全军覆没的风险。
铁原阻击战,志愿军一战封神,将轻步兵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向世界展示了什么叫“轻步兵之王”。
㈡ 电影《血战钢锯岭》什么时候在中国上映 中国上
电影《血战钢锯岭》在中国大陆上映的时间是2016年12月8号。
血战钢锯岭 (2016)
导演: 梅尔·吉布森
编剧: 安德鲁·奈特 / 罗伯特·申坎
主演: 安德鲁·加菲尔德 / 萨姆·沃辛顿 / 文斯·沃恩 / 雨果·维文 / 卢克·布雷西
类型: 剧情 / 传记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澳大利亚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6-12-08(中国大陆) / 2016-11-04(美国)
片长: 139分钟(中国大陆) / 140分钟(美国)
㈢ 电影《血战钢锯岭》中,日军没有不割断悬崖上的攀爬网,这是为什么呢
《血战钢锯岭》主要讲的是二战时期美、日双方在冲绳岛战役时期,最为惨烈的钢锯岭大战期间发生的事情,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在战争中英勇抢救队友,不顾自身安危,硬是在日本人眼皮子底下救出了一个连队的故事。
电影对战场描述的非常真实以上情况也就能够解释日本人为什么不砍断绳索的——其实坡面落差并不大,没有电影描述的那么高,如果有那么高,那么完全可以居高临下狙击美军。或者放美军进来以后破坏这个网,至少也能迟滞美军的进攻。实际情况是日军颇不破坏都没什么意义,还不如留着放更多的美军进来,打近身战。
冲绳岛战役的惨烈是空前的,日本方面共有超过10万名士兵战死或被俘虏,美军遭受的人员伤亡亦超过8万人。同时,数万名当地平民丧生、受伤或被迫自杀,也是二战时期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了。
㈣ 《血战钢锯岭》评价如此高是因为什么
《血战钢锯岭》的评价之所以高,是因为《血战钢锯岭》用毫无保留的手段,真实还原了冲绳战役的宏大奇景和点滴细节。
剧中呼啸而过的子弹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焦土上横尸遍野,《血战钢锯岭》中对于战争如何血腥与残酷的展现,以及战斗规模的宏大,都是在同类题材影片中少见的。影片和导演梅尔·吉布森一贯的风格一样,不仅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更有无法割舍的亲情、浪漫忠贞的爱情和坚忍笃定的信念。
(4)血战种子山是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在1942年的太平洋战场,军医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鲁·加菲尔德饰)不愿意在前线举枪射杀任何一个人,他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着其他战士们的排挤。尽管如此,他仍坚守信仰及原则,孤身上阵,无惧枪林弹雨和凶残日军,誓死拯救即使一息尚存的战友。
数以百计的同胞在敌人的土地上伤亡惨重,他一人冲入枪林弹雨,不停地祈祷,乞求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尽再救一人,75名受伤战友最终被奇迹般的运送至安全之地,得以生还。
㈤ 血战台儿庄电影
《血战台儿庄》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血战台儿庄》是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战争电影,由杨光远、翟俊杰执导,邵宏来,初国良、江化霖、赵恒多、翟俊杰等出演,于1986年上映。该片讲述了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正面作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㈥ 顶级越战老兵血战丛林电影高清是什么电影
《第一滴血》。
《第一滴血》是由特德·科特切夫执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理乍得·克里纳、布莱恩·丹内利、大卫·卡罗素联合主演的动作片。影片于1982年10月22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曾参加过越战的退伍军人兰博在小镇上屡受警长的欺凌,逼得他逃入山林,被迫对警察展开反击的故事。
剧情介绍:
退伍军人兰博(西尔维斯特·史泰龙饰)从越南回国,他回到已显得陌生的原居小镇,当地警长(布莱恩·丹内利饰)看到这个退伍军人的第一眼起,就开始对兰博百般挑剔,甚至将他带回警局肆意侮辱,不堪忍受责打的兰博袭警之后逃跑。
警长召集大批警察和国民警卫队士兵展开对兰博的追捕,兰博逃至荒山野林之中,不断用自己在越战中掌握的游击战术对警察展开反击,他抢劫了一辆武器运输车返回小镇烧毁了商店,法律和武器都不能阻止兰博了。
兰博在越战时的长官上校(理乍得·克里纳饰)出现,劝说兰博放下枪械,愤懑已久的兰博吼出了自己的困惑与不甘。
㈦ 血战钢锯岭的简介是什么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作为邪恶轴心重要成员的日本,其嚣张态势已成强弩之末。是年,决定战局走向的冲绳岛战役拉开序幕,成千上万斗志昂扬的美国大兵被派往冲绳,等待他们的则是敌军重兵防守、凶险异常的钢锯岭。在这群人中间,却有一个不愿拿起武器的军医。他名叫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鲁·加菲尔德 Andrew Garfield 饰),来自美国的弗吉尼亚。太平洋爆发之际,瘦弱的戴斯蒙德志愿成为救死扶伤的军医而应征入伍。可因童年和家庭的原因,他始终不愿拿起枪支操练,为此宁愿背上拒服兵役的罪名被送上军事法庭。几经周折,戴斯蒙德最终和战友来到了钢锯岭。枪林弹雨,转瞬之间无数人应声倒地。在信仰和信念的支持下,戴斯蒙德仅凭一己之力拯救了数十条濒死的生命……
㈧ 《血战狙击岭》的主演是谁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临近,致敬这一伟大事件的浙产电影《血战狙击岭》即将上线。本片由海宁柒久影业有限公司、横店影视旗下横店柏品影视出品,李志文、董天担任导演,李浩担任动作导演,田峻丞、张珏、姜浩严、张加怀、崔良麒、周惠林、杨春瑞、王炎等主演。
电影《血战狙击岭》将抗美援朝这场巩固新中国人民政权的战争进行了艺术再创作,生动讲述狙击岭上动人心魄的故事。
㈨ 刚在知道看到,今年是不是有一部电影《血战松山》请问是否已经上映或是有什么动态很关注中国远征军
电影《血战松山》取材于滇西抗战松山战役的真实历史,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中国抗日军民在抗战沙场上,英勇杀敌、誓死保卫祖国大好河山的英勇群像,影片挖掘抗日战争战场上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英勇事迹,歌颂中国将士不畏生死为国捐躯的精神,同时,影片中反映的慰安妇问题,更是强烈的谴责和控诉了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惨绝人寰的丑恶嘴脸及罪恶行径。
据介绍,《血战松山》从2011年就开始筹备,历时近3年,这也是任安利首次涉足电影。影片开拍之初,由于缺乏经验,选择了不负责任的制作方,导致影片拍摄周期一再延迟,造成损失约2000万,但尽管损失惨重,也知道电影行业“水很深”,任安利依然坚持要把电影做下去,他将打造“还我河山“系列三部曲,“《血战松山》只是第一部,接下来还会拍摄《腾冲大战》、《滇缅国际大通道》”。
不过,缺乏名导名演员的红色电影,近年来最令人担忧的就是票房问题,对于这点,任安利并不担心,“电影筹拍之前,很多人就告诉我拍这个肯定要赔钱,但我就是看重电影的教育意义,看重电影的社会价值”。他表示即使电影不能顺利登陆影院,也会采取志愿者招募的形式,让他们带着拷贝走乡串户地去播放,去传播和普及这段惨烈的历史,记住先人所做的巨大牺牲与贡献。访谈现场,任安利真诚呼吁政府能够支持这类爱国影片,组织机关、中小学生、工人、农民等民众进入影院观看,同时亦强调,影片的票房所得将全部捐献给中国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