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知识 » 哪个电影鬼子骑猪

哪个电影鬼子骑猪

发布时间: 2022-09-22 17:02:08

① 如何评价《举起手来》这种电影

电影《举起手来》系列中的优与劣

《举起手来》这部电影,是2013年冯小宁执导的喜剧类电影, 令人印象颇深。他的情节不光是搞笑,还有村民、游击队队员智慧的体现,作为一部喜剧片,他显然是很成功的。但如果以战争片的角度来看待《举起手来》,就很不尽人意,有许多瑕疵可见,算是毁誉参半。

不过,毕竟是一部喜剧片,导演也有许多不注意的地方,下面就来一一指正。

第一:弱化鬼子,使八路更强大。

任何一部喜剧片中,日本军队肯定是要被“贬低”地不像样子,才能受到影迷们的欢迎,这其中的代表作就是《举起手来》系列了。第一部中,看着鬼子人数挺多,却连几个村民都抓不住,被他们耍得团团转。等到八路军来了之后,那也就是鬼子们真正的噩梦了。

看着日军在那里不停地开枪还击,却总是在死自己人,根本就没有准头。如果说日军就这样来到中国的话,估计他们连鸭绿江都过不了,就被赶回老家去了。

用一句话来形容冯小宁笔下的日军,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第一部中,鬼子军官更是被整得非常惨,同时也不符合逻辑。咱先说那个被打瞎了眼的军官,日军进入一个未知的区域时,对待关着的房门,都是先要射两枪,让后快速冲进去射击。

就算是如电影中所说“探头探脑”,也应该是中村下等兵去做才对,军官们是整天玉碎,但也不会将机会浪费到这些无故的方面上。

至于那个“太君”,就更屌丝了。以为自己很勇猛,其实一无是处,连两个中国大妈都能让他受到重创,吃个西瓜都被炸飞了。通常来到村庄扫荡的日军只杀人放火,但却不吃东西,因为可能有更深刻的民族观念隐藏在里面。即使砸烂了,也不吃中国人的水果,但却不能将它重新留给中国人。

那些翻译官我就不想提了,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弱智了,说话都说不清楚,还来当汉奸。第二部里那个汉奸更是傻得掉渣,根本就没有起到协助日军军官的作用,反而总是在不断地制造麻烦。

至于在第二部中,由于他是举起手来的增强版,八路军们就更“神话”了。骑兵能不远万里追上飞机,农民大叔可以砍杀数个鬼子,几个身单力薄的人,在鬼子们的夹击下,可以将一艘数十吨位的运输船炸沉。看着很搞笑,过瘾刺激,实际上却根本没有遵循半点的逻辑。

要按这么说,美国就不用与日本鬼子抗衡那么多年时间,辛辛苦苦打太平洋海战,直接叫过去几个重庆间谍就可以了,保证没有人员伤亡,就可以将“大和”号击沉。

至于鬼子们,就完全像是一大堆小丑,在几个主角面前跳舞表演。一个小孩用电,将一整船的武士电个不像样子,他们却连“罪魁祸首”都没有发现。这究竟是什么样
子?第一部的鬼子们比较傻,那就意味着第二部不可能会有发展,明明对着敌人,鬼子却偏不能打中,反而被敌人正中脑瓜子。

我认为这部影片中,最没脑子的,便是那个在片头操控机枪的日军了。眼睛睁得大大的,结果两眼空空,什么也没有看见,冲着自己人猛扫射,把一个飞行员打死了。
看到这里我真想过去扇一把掌,真是丢了武士道精神的脸了,而他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被八路军骑兵一刀砍死了。

如果日本人不傻,《举起手来》系列也不会受到如此的欢迎,当然更搞笑地还在后面,电影也随之拍得有些离谱了。


第二:小小游击队。

《举起手来》系列里与众不同的,就是两部里都有小孩参演,还都挺聪明。第一部的是两个机灵鬼的双胞胎,第二部则是一个文静的小女孩,但这两个小孩都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听话”。

前两个小孩把鬼子欺负得无地自容,往他们的水壶里撒尿,甚至还欺负了一个看似比较威武的日本大兵。他们往他喝水的瓶子里倒汽油,最后把他扣在了钟里。一般的小孩是躲不过日本人的搜查的,而且在大扫荡中,他们也是第一个牺牲的。但这两个小孩竟然可以打伤一个鬼子军官,究竟是两个小孩非常聪明呢?还是导演把日军军官描写地智商非常低呢?

在抗战剧里,通常要把小孩卷进来的观念是不好的,而喜剧片就是这样,几个小孩会让我们觉得非常可爱,进而能在日本人身上解解气。但如果一部真正的抗战剧,要是有过多的“小盆友”元素的话,影迷们估计都会骂导演“不正经”。

第二部中虽然是位小女生,但却非常暴力,用玩具球就能吸引好几个日本兵,致使他们中计。日本人在战争中是很专一的,通常为了战争不顾一切,任何东西都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但在《举起手来》系列中,日本兵们就成了一个个“乡巴佬”,感觉什么也没见过,中村下等兵就是这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第三:动物们来凑热闹。

这种事件主要出现在第一部当中,总共有驴、牛、鸡、猪这几种典型的动物参演,堪称鬼子克星四剑客。这头驴无疑是最厉害的,他是郭大叔的宝贝,上面装载着大金佛。运输财宝不说,还亲手打消了鬼子们炸桥的企图,仅靠着它巧合性的撒尿。如果连动物都这么有灵性,知道鬼子们的企图的话,那么日军别说三个月了,三百年都打不下中国。

至于那头牛,就是翻译官和中村的事情了。他们去打水,结果把裤子弄破了,临时找了块红布来。这更体现了日军的无知,他们看见牛发威,还不赶紧把红布扯下来,被牛耍了那么几圈才肯罢休,结果又把红布套到另一名鬼子身上了,真是脑子智商出奇啊!我知道的鬼子士兵里,没有这样懦弱无知的;着名的鬼子军官中,也没有那么逞能的。

那个鸡在这几个动物中,完全就是凑热闹的,但还是那么厉害。他一步步接近鬼子们摆放好的枪支,竟然包括军官在内,都无动于衷。最后让一只鸡,把一名前来到访的的军官炸飞了,此时日军再后悔什么也没有用了。不过,鸡只是打鸣的动物,在与八路军开战前村庄应该就已经没有动物再出现了,都被日军炖了。

怎么在导演的拍摄下,动物都能欺负鬼子,而鬼子就跟个稻草人一样“无动于衷”,这是不符合常理的。

那个鬼子军官骑猪的场景就再熟悉不过了,从楼上坠下来后,军官径直坐到了一头猪上,骑着猪打仗。看似这个军官很英勇,实际上却使他弱智无能的最好体现。但事实上是这样吗?军官还没骑上猪,猪就已经连同他主人被鬼子杀掉了,连肥料都不剩下。

第四:忽略了日军的海上防护。

在第二部中,郭大叔等几个人潜伏进了“阿多丸”号,最终将其炸沉。细细想想,这也是非常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二战中,任何一艘日军大型运输船,都是要有护卫舰的。一旦发现有可疑迹象,就会立刻警觉起来。即使是在日本资源匮乏的战争末期,每艘运输船也至少会有一艘护卫舰。

显然导演是低估了日军的实力,不过喜剧片嘛,就是要把鬼子整得不像样子,才能让人笑出声来,因此也没必要对其要求那么苛刻。这种电影的真正意义只是博人一笑,从而大刀阔斧地改动历史,遗留了许多想象不到的漏洞。

② 《举起手来》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片段

一个姑娘不小心把给日本鬼子喝的粥倒给了猪,把猪食倒给了日本鬼子,当日本鬼子呼呼的喝粥的时候,结巴的汉奸说了好几遍,喝,喝,喝不得呀。这个片段真的是看一次笑一次。

③ 电影《举起手来!》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片段

我记得这部电影中最精彩的一个片段是:两个儿童团员在门里装机关,这时一队鬼子浩浩荡荡地来找金佛像了。一个笨似大狗熊的鬼子军官来开门了,只见他的眼睛十足一副斗鸡眼,走起路来像一只大青蛙。他开门了!一打开门动了机关,只见一只盛满水的大水桶撞向日本鬼子,一刹那间,他像一个被弹出去的炮弹似的射出门外,他们见状不敢入这个门了,就再绕过去另一个门。一个汉奸“吃一堑,长一智”,就去开门了。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门,看见有一个水桶吊在上面,他拿开那个机关以为安全了,可是不是的,他动了另一个机关,大水桶向他使劲撞来,他机灵地躲开了,结果那个笨笨在后面的一个日本鬼子再次被撞出门外。那个不和他们一起的鬼子军官走去喝了半瓶酒,儿童团员们见状,小心翼翼地把瓶子和汽油瓶钓了上来把酒换成了汽油。哈!这下有他们好受了。游击队员们开始进攻了,那个鬼子军官急着喝酒,结果整瓶汽油都喝下去了又吐了出来,两个聪明的儿童团员拿着弹弓把炮仗射进了嘴里,一下子炸开了。顿时,他的嘴喷起了火来,一个汉奸叫他向井里来,他一下子跳了下去,汉奸说:“你拉住绳子,我拉你上来!”他使劲地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军官拉了上来,谁知军官喷了他一脸水,结果一松手他又掉下去了……这个片段现在想来也是十分有趣的

④ 潘长江演的日本鬼子,里面有一点斗牛的,还有个日本鬼子骑猪是什么电影

《举起手来1》
提供本片RayFile网盘下载链接,需要安装RaySource客户端,新建任务,在下载链接(URL)这里把下面的地址粘贴上去,就可以下载了。
fs2you://U5QiVCRC5ta3Z8MzIxNTA1Mjcw

⑤ 最搞笑的抗日电影有日本人骑猪的叫什么

《举起手来》 第一部 郭达,潘长江 演的

⑥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有一断日本军官骑猪

《举起手来1》由冯小宁执导,是中国笑星郭达、潘长江携手打造的战争喜剧片。《举起手来》讲述了一队精锐的日本皇军恶狠狠地冲进一个小山村,关起全村人,要寻找一件无价之宝,但一转眼却只剩下一个傻鬼子摇摇晃晃地走出来。

⑦ 怎么评价喜剧电影《举起手来》

电影《举起手来》承载着许多国人的美好回忆,影片除延续以往抗战片的严肃紧张气氛以外,通过喜剧方式进行刻画,将国人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全民抗战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该影片的确在一定意义上丑化了日本军人形象,将日军一支精锐队伍刻画的奇傻无比,但同时从也侧面反映出国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对于当时侵略者的憎恨,从道德上也是可以得到理解的,抛去一切因素,《举起手来》的确曾经带给观众会心一笑,时至今日已然成为一部经典之作,其曾经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总而言之,电影《举起手来》抛去舆论色彩,这是一部很难被逾越的喜剧片,而且不能忽视这是一部良心剧作,因此才得以成为经典。

⑧ 如何评判潘长江郭达主演的《举起手来》

我认为从这部电影喜剧片来讲,演的很成功!演出了让人捧腹大笑的效果 !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部剧是一场歪曲 历史 的闹剧!

《举起手来》是冯小宁导演的第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将传统的喜剧表现手法与现代 搞笑 方式相结合,让这部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带有浓厚的喜剧风味!

影片中潘长江老师饰演的是一个长着罗圈腿的日本兵,而郭达老师饰演的是一位淳朴机智的农民形象;片中潘老师的傻和郭老师的憨实把原本承重的 历史 演出了让人捧腹大笑的效果,让人民更能深刻体会战争的残酷。

两人精彩的演技让这部电影更加出彩,引人入胜。 潘长江的表演朴实,虽然没有颜值,但是却靠演技征服了你我他,特别是在《举起手来》中饰演的日本士兵,凭借片中憨实傻气的表演,那这个形象演绎笑点十足,十分经典! 潘长江演的 搞笑 日本兵,把日本兵的滑稽无能的特点全面的展露了出来 在演技上无可挑剔 。

但是电影情节上边有点不符合实际情况 ,就是不能更好地来还原 历史 ,因为他们侧重于逗笑。如果是 历史 片就没人看了 ,十几年前我们老家放《举起手来》的时候,那是一个座无虚席啊,有人从几里外,搬来板凳坐那看,去的晚了都挤不进去。播放的时候,台下笑声一片,每个人都被逗乐了。后面几年又放了好几次,反正每次都是有不少人去看的。

汉奸带领着鬼子兵晃晃荡荡的进村了,一开始聪明的老百姓就给了鬼子一个下马威,阴差阳错的让鬼子吃了猪食,不知道是饮食习惯的不同呢还是好这口,鬼子吃猪食吃的津津有味。

每个团队里总有那么一两个逗比,潘长江演的鬼子就是。他为了偷懒竟然躲进草垛里,可命不好,脸刚好对着驴屁股,驴一阵操作,直接把潘长江熏晕了,脸都黑了,我看了笑的肚子疼!

鬼子头目骑着猪大喊的那段才叫绝,挥舞着刀,如果没有看到骑着猪还以为是骑着马在喊,看到是猪后,这反差有多大,能让观众笑出声来。

所以从这方面看,举起手来非常非常成功。他对于自己的定位很准确,能接地气。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部剧不是喜剧,而是一场歪曲抗战史的闹剧!

第一,二战后期,日本国内确实无兵可征,但再不济也不会将一个对鸡眼,罗圈腿的小矮人招进部队!

第二,日本兵就那么弱智,无能?骑猪的,被牛顶的,被辣椒水灌的,被小孩当猴耍的……,就这种人,还需中国拼命抗战14年?

开抗日神剧先河,大多抗日神剧都以《举起手来》为模本进行再创作,集神剧的要素大成 。

如:美女见了日本兵从容对付,学龄前孩子见了曰本人更自如,一泡尿浇灭了导火索,日本兵骑猪硌了GG,……一切神剧都能找到!

只不过之前没有神剧,人们也不知什么是神剧,更不知这种东西泛滥的后果,以给人耳不一新,大胆创作为幌子!这个口子一开,能没有后来大量神剧出现的惨状?

并且,抗日,被神剧被喜剧才是悲剧啊!正视 历史 ,尊重 历史 才是对后代子孙的负责! 时刻提醒自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爱祖国,热爱这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 !

我觉得就做一部单纯的喜剧,就像看小丑表演一样就图个乐子,不值得注入太多思考! 真实的鬼子进村鬼子不可能那么弱!

还有人说这种片子会让人忘记战争的伤痛 !首先它是喜剧电影,其次它才是带有抗战题材元素的电影!

最开始看抗战题材影片的时候,我对日本人多坏多蠢中国人多好多智慧深信不疑,玩 游戏 也扮八路打鬼子。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各种信息接触多了就开始怀疑这种题材的作品了,等看到《举起手来》,先是跟着笑了好久,真的是笑到肚子疼笑到滚地上那种,然后就说了句“这简直就是侮辱八年抗战,误导国人, 最最恶心的是日本人的弱智化处理,不堪一击一推即倒,好像日本关东军都是一群废物!而让废物所奴役压迫的民族其智商便有待商榷了!

话说回来,举起手来走的是喜剧路线!以效果来看,无疑它是成功的 !第一叫创新,第二叫模仿,《举起手来》本意用来 娱乐 ,只是后续模仿诞生的神剧,越来越无节操,无下限让人难以容忍,以至于没人愿意买账,连带着这部曾经让人啼笑皆非的电影,一同被批的面目全非!

抗日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悲壮的战争,出了血和泪,真的没有什么喜剧成分可言。郭达、潘长江主演的《举起手来》与其说是喜剧,不如说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

这部剧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队精锐的日本兵冲进小山村,寻找一尊金菩萨头像。郭达扮演的郭大叔和敌人展开一场机智的斗争。而潘长江饰演一个又笨又傻的鬼子兵,被老百姓打成罗圈腿,成了一个只会说“花姑娘”的白痴。

剧中潘长江饰演的鬼子兵,虽然笑点很多,却没有一点人物的个性,就是为了丑化日本兵而异想天开捏造出来的角色,在八年的抗战中,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原型。要知道,日本兵来中国是为了杀人放火,不是来出丑的。还有一个从未开过枪的文弱女学生,竟然能闭着眼睛射死十多个日本兵,自己竟毫发无损!不知我们可爱的大导演,是否了解真实抗日战争,中国军人每牺牲5个,才能消灭一个日本兵。如果像你拍的电影一样,日本兵如此轻易被打死,抗日战争早就结束了!这种靠丑化、辱骂来战胜敌人,就是鲁迅先生说的“精神胜利法”。除了麻痹现代人的思想外,根本起不到一点教育、警示的作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4年抗日战争,中国付出3500万人巨大民族牺牲,这是每个中国人应改牢记的战争。导演为了票房 ,可以戏说 历史 。但抗日战争决不能戏说,因为被日本兵屠杀的南京30万冤魂还在哭泣,400万牺牲的中国军人的英魂,冥冥之中,还在守卫他们挚爱的中国。像《举起手来》这样的抗日神剧,就是对这场悲壮战争的亵渎,就是对死去的3500万人的大不敬。

尘缘杂谈,杂谈影视

《举起手来》是一部优秀的抗战喜剧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导演冯小宁,国家一级导演,代表作《紫日》《红河谷》《黄河绝恋》。

以上三部,都是经典的抗战片,所以你看,其实导演本身是能拍出优秀电影的。

那么,为什么导演会拍摄这样一部喜剧片呢?

其实,仔细看冯导的作品,就能看出他有很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抗战又是他最熟悉的题材。因此他如果要拍一部喜剧片,选择抗战模式就很正常了。

然后,我觉得他的这部电影,和抗战神剧是有本质差异的。这部电影是一种荒诞喜剧的表现方式,通过潘长江、郭达的经典演绎,用演员的夸张表演,来逗笑观众。

这是一部明确告诉观众,我是一部荒诞喜剧的电影。

而抗战神剧,是一本正经把杜撰的抗战剧情,当作抗战 历史 给观众看。

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个人觉得第一位条友,直接把《举起手来》划归到抗日神剧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抗日神剧指的是那些打着抗日正剧的名义,恶意丑化敌人,神化抗日军民,甚至使用“穿越”武器,造型浮夸的抗日剧。类似《抗日奇侠》《敌后便衣队传奇》《狐影》《青春烈火》《向着炮火前进》等这样的剧都属于抗日神剧的范畴。而《举起手来》严格来说属于喜剧,本身就带有 搞笑 的性质,和法国的《虎口脱险》属于同一类型,它要表达的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是要告诉观众,侵略者是没有好下场的,它们会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少年儿童,都发挥各自的作用,为抗日出力。

《举起手来》这部电影“神”吗?的确是有的,比如鬼子骑猪、吃猪食、喝汽油喷火、斗牛等情节,和很多抗日神剧都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我之前也说过了,这部电影本身就定义为喜剧,如果有人非要把它定义为神剧那我也无话可说,那只好请他解释一下法国的《虎口脱险》算不算是“抗德神剧”呢?我承认我们要正视 历史 ,对于那场给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抗日战争不应该有过多的 娱乐 化,对于《举起手来》这样的抗日喜剧应该这样去看:它从一个喜剧的角度,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胜利一定属于人民,侵略者是注定要失败的,注定要为自己的罪行深刻反省,向中国人民谢罪。(参见《举起手来1》最后,潘长江饰演的日本兵后代来中国谢罪)

《举起手来》这部影片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掠夺国宝金佛头像并占领了一个小村庄,百姓们团结一致,机智勇取打击日本鬼子,并夺回国宝的事。影片由郭达、潘长江主演,既感人又 搞笑 ,他们利用智慧,巧妙地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这部影片看完后,我们觉得十分解恨,为中国人的不屈不挠而自豪。

这部影片中最大快人心、最使人佩服的是两个双胞胎兄弟的智斗场面。他们利用机智勇敢,把敌人整得团团转,使日本鬼子像无头苍蝇一般,我想以前的孩子们虽然生活在那种混乱的年代,但他们却是那么坚强勇敢,而我们虽然生活好了,但也不能失去这种坚强勇敢的品质,应该努力学习,不忘国耻。

我觉得你可以不喜欢《举起手来》,也可以完全不看这部电影,甚至是嗤之以鼻,但若是站在某种“高度”去“评判”,大可不必如此,且听我为大家分析。

如果细看的话,你会发现《举起手来》虽然是由擅长战争片的冯小宁执导,可撑起这部电影的却是小品演员,潘长江和郭达彻底让这部电影成了一部分段式小品合集。

《举起手来》有“神剧”之嫌?不不不,那是荒诞的、脱离现实的 搞笑 方式,与永远不阵亡、永远有子弹,永远对方死的“神剧”有着天壤之别。其实,潘长江和郭达是想借助荒诞、夸张的方式来揭露日军丑恶的一面,有别于过去略严肃的相似题材。

事与愿违的是,我们虽然通过演员的表演而看到了日军的丑恶,可潘长江与郭达用心的 搞笑 并没有引来多少真正的笑声,只是笑点低的小孩子们笑几声罢了。

其实,当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部电影,完全是小品演员跨界达到高潮的一个直接体现。2000年前后,小品演员是 娱乐 圈最吃香的群体之一,很多人借着热度去拍电影、电视剧,赵本山就相继拍了电影《男妇女主任》和电视剧《刘老根》。

而这边厢的潘长江与郭达也想分得影视一杯羹,就组成了“潘达CP”,再叫上专业的冯小宁,《举起手来》的班底就成型了……不得不说,《举起手来》也算是一部时代特点造就的作品。

《举起手来》是抗日神剧鼻祖?说这种话的人一看就是没文化。

举起手来就是丑化侵略者,把他们的贪婪无耻表达出来,而不像抗日神剧那样把他们打的落花流水,其实抗日神剧丑化的是中国人民,抗日神剧才是侮辱抗日先烈。

而举起手来并不是,潘长江把日本鬼子演的贪婪丑陋,邪恶愚蠢,并且把它们的畸形变态得战争行为演绎的淋漓尽致。

其实现实就是那样,南京大屠杀,毒气,屠村,杀人放火,种种惨无人道的变态行为,不把他们演畸形,难道把他们演正常?

电影虽然把它们的行为做了放大,上升到了艺术讽刺的阶层,所以感觉有所失真,但这并不是缺陷,反而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郭达把劳动人民的朴实懦弱反抗演绎的很不错,电影具有浓郁的讽刺意味,难道你们都不知道?

首先,潘长江和郭达,喜剧演员。

其次,举起手来剧本,喜剧剧本。

喜剧演员演的喜剧剧本, 娱乐 性质第一!

娱乐 的同时呢,也反应了当年抗战时艰苦状态下广大抗战军民的乐观心态,或者说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充满希望的心态。

至于其他,介于电影本身,本来就是 娱乐 的产品,在尊重 历史 背景的前提下,尊重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基础上,细节上的是否严谨,都不是特别重要了。又不是 历史 剧, 娱乐 目的达到了,观众习惯就可以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成功,堪比抗日剧鼻祖!

里边的笑点安排的很巧妙,空间安排的也很完整,合理利用各种空间布置来分配笑点剧情,情节真的超~~~级连贯,甚至每看一遍都会发现新的笑点伏笔,看起来貌似粗制却并没有滥造,看了这么多遍还是会抓住我们一家人不同的笑点就足够证明了。看得出剧本和导演真的很用心,跟所谓高端但明显有心无力的作品比起来,谁比谁值得夸赞?

《举起手来》非常非常成功。它对于自己的定位很准确,能接地气。就和现在的抖音类似,尽管很多人抨击抖音低俗,但是不可否认,它远远要比知乎B站一类的软件更火,而且在农村的用户也远远高于知乎B站在农村的用户。

演员都是老艺术家,表演卖力,不怕吃苦不怕累,演得真的好像他们并没有在演一样。总之,一个敬业有辈分也有实力的剧组风尘仆仆地拍了一部被人看不起的抗战喜剧,只为博君一璨。

现在总说要笑中带泪,带着教育意义,可是什么也不掺杂的只为笑而笑不也很珍贵吗?

“所有的低俗都是由那些自以为高雅的人定义的,只有这样才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但在我眼里,你明明不是这样却非得装,才是真正的低俗。”

《举起手来》这部电影,环环相扣的情节中,悬念却总被 搞笑 解开,开心笑翻之外,才回忆起战争的残酷,这是导演冯小宁的高明之处。冯小宁是一个很奇怪的导演,他拍摄的电影每一步都不算好看,可以算作“烂片导演”,但他却能一直靠拍摄烂片活下去,而且活得还很好。这样的事情深思一下会觉得匪夷所思,再想想又觉得合情合理。在天朝里,这样的事情总是会发生。这部所谓的喜剧片,其实就是一部鞠躬献媚的大红花一般的电影。潘长江和一众演员扮演的愚蠢的日本兵,在现实里可能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狡猾的恶徒。郭达身材不错,甚至都能看到他腹部的隐隐约约的八块肌肉。那个女主角在下雨时湿身的镜头很让人脸红。整部电影导演力图表现出一种荒诞的幽默,但是看来看去,即便是因为滑稽而笑出的声音,却都显得那么的尴尬。

《举起手来》除了拍摄手法有点俗之外,环环相扣的情节中,悬念却总被 搞笑 解开,开心笑翻之外,才回忆起战争的残酷,这是导演冯小宁的高明之处。值得一提的还有该片的主题歌,浓浓的东北味,朗朗上口的词,通俗易懂的意,让憨实的郭达大叔一唱,还有那么些苍凉味儿,这是惟一让观众有点揪心的地方。另外该片出彩之处是让潘长江的傻和郭达的憨实相映成趣,把原本沉重的 历史 演绎出令人捧腹的效果,让笑声成为 历史 的回音。

⑨ 哪个电影里有个骑猪的

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铁足军矮人首领骑的就是猪。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47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713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709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46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36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83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67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89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829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