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诗电影
1. 什么是散文诗电影
20世纪20~3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与诗电影相对而言的艺术流派和电影样式。苏联散文电影的主要代表..'" 尤特凯维奇、..格拉西莫夫'" 格拉西莫夫等认为电影艺术的中心任务是塑造“能够使观众喜爱的主人公”;影片中主要的是“人、他们的行动、他们的相互关系”;“形像只有通过与其他人们的相互关系、与事件的相互关系,才有可能创造出来”。主张电影“向散文学习”。代表作品有《夏伯阳》、《列宁在十月》、《马克辛三部曲》等。这些影片或塑造了革命领袖形像,或描写了英雄人物的思想发展和性格成长,它们通过叙事结构和对人物的心理刻划,表现了时代环境,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以及历史上的丰功伟绩。40年代以后被认为与“戏剧电影”相对而言的散文电影,以美国影片《公民凯恩》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为开端。这类影片不遵循传统的戏剧结构形式,不采用贯串完整的情节冲突,而是通过多种叙述手段,用多侧面、多层次、多声部的手法,使作品更加接近生活的本来形态,以造成亲切可信的艺术效果。但这类影片并不排斥戏剧性,而是从自然的日常生活与松散的散文结构中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戏剧性
2. 为什么《雁南飞》被称为“诗电影”
影片《雁南飞》的导演是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他是苏联第一代着名电影艺术家,50年代诗电影的倡导者,讲究运用“情绪摄影”的理论,用强烈的情绪色彩来感染观众,在影片总体风格上追求诗意的境界,以及散文式的“形散神不散”的叙事结构。代表作《雁南飞》赢得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奖,也为他带来世界性声誉,后来的《未寄出的信》和《我是古巴》延续了他抒情式诗化风格。
《雁南飞》的风格就像一首诗,是诗电影的典型代表作。因此被人们称为“诗电影”。
这部影片拍摄于50年代末苏联文艺环境宽松期间,片中没有丝毫政治说教色彩。在拍摄中采用大量升降镜头,远镜极为高超,黎明前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男女主角的恋爱戏极为回肠荡气。
这部电影干净,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形态的表述,除了最后一段演讲,全片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故事,等待未婚夫的女人琵琶别抱,又各种思念和想象自己应得的那份“幸福”。
这部电影:美丽的长镜头,对光影的细腻处理、水面的倒影以及树林的意象。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3. 诗电影的介绍
以否定情节、探索隐喻和抒情功能为主旨的电影创作主张。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法国电影先锋派的一些理论家和创作家认为,电影应当像抒情诗那样达到“联想的最大自由”,“电影最完善的体现,是电影诗”。苏联着名导演爱森斯坦和杜甫仁科也在同一时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并对如何在电影中运用诗的隐喻、象征、节奏等技巧进行了探索。②泛指注重发挥电影表意和抒情功能的电影样式。这种样式的电影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烈的情感色彩,追求诗意表现力,但并不排斥叙事和情节因素。代表作品有《战舰波将金号》、《愿望树》、《海之歌》、《雁南飞》、《恋人曲》等。作为样式形态的诗电影,在苏联50至70年代的电影创作界有较大的发展。
4. 关于诗歌的电影
诗歌、美丽、浪漫、爱情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死亡诗社
对于喜欢诗歌的朋友们来说,看着名诗人的诗集是很平常的事,而且他们的诗都能吟上首,这种方式也是对他们诗性的致敬。
免费直播鉴定平台,珠宝翡翠源头直销
广告
免费直播鉴定平台,珠宝翡翠源头直销
由于他们的影响力之大,不少着名诗人的经历都被拍摄成了电影,也包括其它一些题材的诗歌电影,比如下面介绍的第一部电影《死亡诗社》,几乎大部分人都看过。
下面读睡诗社(微信ID:dsszsjb)将20部经典电影整理分享给大家。
第一部:《死亡诗社》
《死亡诗社》
死亡诗社,外文名Dead Poets Society,又译为春风化雨;暴雨骄阳,是由罗宾·威廉姆斯、伊桑·霍克以及罗伯特·肖恩·莱纳德主演的一部励志电影,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学生之间的故事。该片获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看过本片的人,对这场景应该记忆很深刻。
基丁老师讲课的风格相当帅气性感吧!
自我思考很重要,诗歌也一样。
真谛,有木有!
这部电影中,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反复回味。整部电影充满张力诗意和激情。模式化的教育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影片所讲述的不仅仅是这样的现实,更多的是反映出学生们对自主学习的向往,影片的结尾,导演将镜头从基丁的裤下穿过,看见了学生们骄傲地站在课桌上,这才是精神的胜利。
第二部:《明亮的星》
海报洋溢着爱情的温馨。
《明亮的星》是由简·坎皮恩执导,本·威士肖、艾比·考尼什主演的爱情片,于2009年11月6日在英国上映。该片以19世纪的英国为背景,讲述了天才诗人济慈和邻居芬妮·勃劳恩之间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2009年,该片获得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明亮的星》是一部制作精良、镜头华丽、洋溢着英国田园风情的浪漫爱情片。
该片的特点是诗歌迷人、服装精致、画面唯美。
影片有冷暖色调的段落交替。
这些台词很美,很贴心,忽然想起了作家沈从文写给妻子张兆和的情书。
《情书》
文/沈从文
一个白日带走了一点青春,
日子虽不能毁坏我印象里你所给我的光明,
却慢慢的使我不同了。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
永远不会老去,
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
我想到这些,
我十分犹豫了。
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
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
用对自然倾心的眼,
反观人生。
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
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
在同一人事上,
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
我也安慰自己过,
我说: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第三部:《全蚀狂爱》
全蚀狂爱,又名心之全蚀
《全蚀狂爱》是由Capitol Films等公司出品,阿格涅丝卡·霍兰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大卫·休里斯等主演的传记电影。影片于1995年11月3日在美国上映。该片以19世纪的法国诗人兰波和魏尔兰的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讲述了二人之间的同性恋故事。
小李子那时候相当年轻,也是小鲜肉一枚。
《全蚀狂爱》是以魏尔伦的视角来诠释他与兰波的爱情虐恋。
该片应该说对于整个历史、整个时代尤其人类精神的把握都非常大气。
让·尼古拉·阿蒂尔·兰波(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1854年10月20日-1891年11月10日),或译阿尔图尔·兰波、韩波、林包德,19世纪法国着名诗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
第四部:《诗人与他的情人》
诗人与他的情人
《诗人与他的情人》是1994年上映的英国影片,由布赖恩 吉尔伯特执导,Miranda Richardson、 Willem Dafoe主演。 影片讲述了汤姆与薇芙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相遇,从而相识、相知、相爱,在他们相爱的日子里,薇芙对汤姆十分的好,让所有人羡慕,正因为这样激发了汤姆的工作热情。
由于该片,主演米兰达·理查森获1994年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女演员。
豆瓣评分:7.9。评分也是比较高了。
第五部:《最后一站》
《最后一站》
《最后一站》是由迈克尔·霍夫曼导演,克里斯托弗·普卢默、海伦·米伦、詹姆斯·麦卡沃伊主演的影片。影片改编自杰伊·帕里尼的同名小说,主要讲述了晚年托尔斯泰的精神饱受来自妻子索菲亚和他的大弟子弗拉基米尔·切科夫的折磨。对自己艺术理想的追求、对简单纯朴生活的信仰,以及他自身的享乐主义人生态度时时刻刻让托尔斯泰陷于无所适从的境地。
最后一站——爱情与自我的拉巨战
影片取材于列夫·托尔斯泰的晚年生活,虽然有史实作为依据和资料,但是《最后一站》讲述的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虚构出来的爱情——实际上是两个爱情故事:一是托尔斯泰和妻子索菲亚的故事,二是两个托尔斯泰的信徒瓦伦汀(Valentin)和玛莎(Masha)的故事。在迈克尔·霍夫曼的指导下,整个影片呈现出了诗歌一般有韵律的节奏。
生命中如果拥有爱,那么爱中的人则要承受痛苦;如果没有爱,那么不爱之人将要经受生命的枯寂和矛盾,所以这个真实的故事显得复杂、矛盾和有趣,并且导演赋予了它真实的情感。
第六部:《石榴的颜色》
《石榴的颜色》海报
《石榴的颜色》是由谢尔盖·帕拉杰诺夫执导,Melkon Aleksanyan,Sofiko Chiaureli,L. Karamyan,G. Margary等联袂主演的一部剧情传记片。这部色彩鲜艳、民族风味浓重、宗教感仪式感极其强烈的影片,是前苏联“最后一位天才导演”帕拉杰诺夫着名的“诗电影”杰作之一。影片于1968年8月29日上映。
影片部分根据18世纪亚美尼亚诗人Savat Nova的生平拍摄,但更多地是以诗句代替了诗人的形象。全片几乎没有对白,主要是旁白和剧中人自言自语。
无法用文字概括该片的内容,而且每个人都有权利按自己的方式诠释它。影片几乎从头到尾都是精彩瞬间,电影语言的诗化、色彩的明艳、构图的奇特均衡、内容上的仪式感、宗教感和展现的民族传统文化,都使影片具有超凡脱俗、特立独行的品质。
第七部:《丹麦诗人》
《丹麦诗人》
《丹麦诗人》加拿大导演兼编剧Torill Kove自编自导的动画短片。影片于2006年2月15日在德国上映。该片荣获2007年第79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丹麦不愧是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国家。
《丹麦诗人》讲述的是片中叙述者父母的丹麦朋友的故事。他是位诗人,一天,由于缺乏灵感,他决定去挪威的一位女作家那寻求灵感。他的此举引发出一段爱情经历,也机缘巧合地促成了叙述者的父母。一段美丽的故事就在明亮的色彩中展现。
5. 什么是史诗电影
根据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改编的电影
根据传统史诗改编的电影(如特洛伊等)特点:
以某个英雄为中心,通常是在军事、民族或宗教的重要人物,甚至是半人半神;
庞大的背景设定,广阔无边的地理环境,包含的许多国家,世界或宇宙;
英勇的战斗或勇敢的行为;
故事中出现神、天使、魔鬼等神灵;
持久的旅程,而且通常充满异国情调;
诗人保有客观性;
传统史诗的题材多为大众所知的传统故事,使观众能立即进故事情节而不至于感到迷惑。
6. 什么是诗电影
《我的父亲母亲》
纯真爱情的歌颂。
在跨越新世纪的时候,张艺谋导演一部感人至深。蓉唯美主义与浪漫主义为一体的“诗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影片以儿子讲述父母之间的爱情,父亲是骆老师,母亲是春花母亲喜欢父亲。到吃米,父亲给予母亲回应,文革期间父亲被拉回。成省问母亲每天穿头等待两人相依40余年。本片主演章子怡,郑昊作曲三宝摄影侯勇导演。用多角度将两人纯真爱情展示给观影者歌声歌颂纯粹的淳朴的纯真的爱情故事,于2000年第五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银熊奖。
影片中的色彩和光线对影片的主体有着强烈的突出作用,他们在更多的时候是主体内涵的一种体现,影片用黑白和彩色将过去与现在很好地隔开,影片由一开始以画外音讲述父亲去世转向回忆变为彩色。彩色的过去表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赞扬,现在的黑白更加衬托父亲死后,也就是骆老师骆老师此后的背上朝地的伤心又衬托了过去的美好。
在对过去时代进行缅怀的同时,又是对古典爱情的一次情祭。
7. 诗电影的风格
“诗电影”将电影本性等同于诗,主张用“诗的语言”拍电影,注重联想、隐喻、象征、节奏等诗的创作方法在电影中的运用。追求纯光影、线条、画面的技巧处理,展示紊乱的下意识活动,力图探索电影的所谓纯诗性。
8. 什么是诗化电影
中国电影也已经百年了,但真正具有大师水准的电影导演与作品却很令人遗憾。愚人眼拙,法眼难辩。吾以为费穆是百年中国...费穆凭借《小城之春》开启了中国诗化电影的先河,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开始发现费穆,诗化电影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终极价值的探求与把握,当然,诗化电影的许多特征也是后现代语境下所特有的,此时的“诗化电影...也就是诗化电影出现的真正意义。在西方,后现代热潮逐渐褪去之际,是诗化电影的探索为其指明了可能的道路何谓“诗电影”?
是塔可夫斯基那样非叙事、晦涩难“懂”的?
还是如阿巴斯一类隽永散淡的?
不管了~反正任何艺术到了较高的层次都与诗有关。
9. 什么电影被称为诗电影
类似抒情诗那样达到“联想的最大自由”,“使想象得以随心所欲地自由驰骋”的电影,该种电影也主张将“诗的语言”当作电影语言。
10. 诗电影是什么什么是诗电影
诗电影导源于对电影的抒情诗本性的理解而出现的电影形态。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西方电影艺术家就致力于诗电影的创作,力图超越电影活动照相纪录性的局限。西方诗电影的基本元素为隐喻、象征和节奏。中国诗电影较之西方,具有鲜明的美学特色,盖源于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丰厚的诗学传统。中国诗学之精粹在于情与景的交融,并由此创造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
以上为网络精选,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