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偷票房如何分赃
① 名词解释“偷票房”名词解释
偷票房
电影业内人士解释偷票房,由于分成比例不同等各种原因,偷票房是电影业中屡见不鲜的现象,常用的一种手段是“偷梁换柱”:假如你去看A电影,电影院给你一张B电影的票,拿着B电影的票你可以去看A电影,但这样一来,票款算到了B电影头上,A票房就差了。这就是所谓的偷票房
原因
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偷票房成了常态呢?某电影发行公司的一位资深管理人员。他透露,“偷票房”的盛行都是票房分成惹的祸。“这种事情在圈内太常见了,大公司的手腕大,各方面的关系就更到位,所以偷票房的行为也操作得更为容易些。但是在以前,通常是小片偷大片的票房。因为小片一般给影院的分成多,一般在60%到65%之间,而大片给影院的分成一般在57%以上。发行方和影院达成协议,给影院多一点分成,这样影院也乐得帮忙偷票房。”
② 偷票房是怎么回事
就是观众掏钱看你的电影但是这个钱却通过各种方法没有归到你这部电影的票房里,一般有好几种偷票房的方法,比如: 1. 电影票上面写着其他电影的名字,最后票房就算在其他电影上面了(这个一般是那部电影的发行方私底下跟电影院达成了某种分成协议什么的) 2. .各种手写票,这部分钱就是院线自己私吞了。 3. 电影院卖的套票,比如100元的套餐(2张电影票+1份爆米花+2杯可乐),那电影院可能就会按照电影的最低售价比如25元往上报,其余50元就算作影院卖爆米花所得了,但其实爆米花可乐怎么会值那么多呢 4. .实际购票价格与电影票的价格不一致,即如果你是花了80元购买的电影票,但实际电影票面上的价格只有60,那20也是被影院私吞了。 5. .各种瞒报,电影院做两套账啊什么的,不过这个一般很少了,技术要求太高 等等等等吧~~但是现在好像偷票房的情况比以前好很多了,我目前还真没遇到过......
③ 战狼2真的被偷票房了吗 偷票房是什么意思
是的!
1、偷票房
偷票房,是指电影院瞒报(一般为少报)电影观众人数的行为是一种电影业中常见的“偷梁换柱”现象,是由于分成比例不同等各种原因产生的。电影院可以通过偷票房来谋取私利,造成对电影制片方、发行方等的损害,是一种十分不好的行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电影院线的发展,现在的偷票房已经不单单局限于电影与电影之间,还存在于票房与卖品之间。常见表现有:把卖电影票的钱当做卖爆米花的钱,或是打印出的电影票与观看的电影名称不符。电影院以此提高影城自身的收益。
2、所谓战狼2偷票房
就是到电影院看吴京主演的《战狼2》,到那去买《战狼2》的电影票,买了票才发现不对,机打的票上面写的电影名可不是《战狼2》,而是《其他电影》,问影院工作人员说怎么回事?工作人员说你去吧,放的就是《战狼2》,拿着能进去就行,结果他进里一看,放的还真是《战狼2》。
这就是事情(偷票房)真相!
④ 电影的票房是怎么分账的
在电影市场中,制片方和影院方在分账比例上的争夺不仅体现在“偷票房”这种暗箱操作的手段上,双方前不久还出现了正面交锋。号称“营销一哥”的张伟平,单方面将《金陵十三钗》的最低票价由原来的35元提高到40元,同时将与院线分账由原来的43%提高到45%,交锋的结果以影院的完败告终。对此,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我国的电影市场中,院线作为强势方具有一定垄断力量。就算有个别片方开始与影院“叫板”,强势提高票房分账比例,还是因为背后得到了几大院线的支持。
北京市玄德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郭哲对此也表示赞同,“目前所有影片的上映环节基本上都把持在五大院线手中,除了新画面、华谊、保利博纳这种巨无霸类型的片方,一般片方是无法和院线相抗衡的”。
而对于“巨无霸”制片公司,院线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院线需要依靠这些制片方提供的"大片"帮其赚钱,如果片方不点头答应给拷贝,院线就会受到很大损失。”郭哲向记者解释,如果万达院线拥有的1000块荧幕都上不了某一部大片,意味着这些荧幕在一定程度上被空置,损失肯定会很大。
票房怎么分?
院线成本也应考虑
一张票到底应该如何分账的确是电影业界最为敏感的话题,这牵涉到各方的现实利益。制片和影院也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间各界似乎都难以判断利益应向哪方更为倾斜。不过,目前双方都指着票房而活的尴尬处境的确也反映出了该市场仍处于建设不完善状态的本质。
“片方收回投资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影院放映影片,资金回笼渠道相当单一。电影频道CCTV6官方网站电影网副总经理梁龙飞向记者表示,虽然近年来很多影片叫好又叫座,但真正能收回的利润只有1/3左右。”梁龙飞透露,就连票房和口碑都很好的《十月围城》,也仍令出品方处于亏钱的状态。
对此,天津北方电影集团副总裁方卫分析,目前演员的片酬、编剧的稿酬,还有摄制组运行的综合费用等成本都在持续上升,这给制片方造成很大压力。“片方对于成名的影星争抢激烈,有些电影大腕的片酬被不断推高,但就算这样,片方也仍不敢轻易全部起用名气不大的"潜力演员",担心他们缺乏票房号召力,而这也是目前片方相当犯难的地方。此外,制片方也越来越体会到剧本的重要性,往往不惜掷下重金,花钱请高水平作家写剧本、修改剧本。”
实际上,以院线方的角度来看,成本压力并不小。梁龙飞认为,有的电影上线之后,虽然表面上看似能够获得很高的票房收入,但是影院在年终结算时就能发现,“高票房”也会出现收入难以维持成本开销的局面。
对此方卫表示,影院成本主要来自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影院硬件改造费用,包括旧影院改造成新影城、单厅改造成多厅、建筑装修、声学装修等等;第二部分是电影放映系统的不断增加和更新;第三部分是影院的日常运营经费,包括职工工资、日常开销、促销活动经费等等;最后则是租金,一般的影院都建在城市综合体、商业繁华区内,在这类地区,多数院线在很多城市往往没有房产,不得不租用业主的空间。
方卫说,目前我国院线在租用场地方面竞争激烈。每当一个城市建成一座购物中心后,不同院线就会迅速接踵而至,纷纷以提高租金的方式争取该购物中心中的影院空间,产生“拍卖效应”。“不断上涨的房产佣金压力,使得影院在票房分账上舍不得让步。”方卫表示。
可以看的出到现在为止还电影票房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分账,谁都不愿意吃亏!
⑤ 什么叫偷票房
电影业内人士解释偷票房,由于分成比例不同等各种原因,偷票房是电影业中屡见不鲜的现象,常用的一种手段是“偷梁换柱”:假如你去看A电影,电影院给你一张B电影的票,拿着B电影的票你可以去看A电影,但这样一来,票款算到了B电影头上,A票房就差了。这就是所谓的偷票房。
⑥ 电影偷票房是什么意思 详解影院偷票房方式
就是观众掏钱看你的电影但是这个钱却通过各种方法没有归到你这部电影的票房里,一般有好几种偷票房的方法,比如:
电影票上面写着其他电影的名字,最后票房就算在其他电影上面了(这个一般是那部电影的发行方私底下跟电影院达成了某种分成协议什么的)
.各种手写票,这部分钱就是院线自己私吞了。
电影院卖的套票,比如100元的套餐(2张电影票+1份爆米花+2杯可乐),那电影院可能就会按照电影的最低售价比如25元往上报,其余50元就算作影院卖爆米花所得了,但其实爆米花可乐怎么会值那么多呢
.实际购票价格与电影票的价格不一致,即如果你是花了80元购买的电影票,但实际电影票面上的价格只有60,那20也是被影院私吞了。
.各种瞒报,电影院做两套账啊什么的,不过这个一般很少了,技术要求太高</ol>等等等等吧~~但是现在好像偷票房的情况比以前好很多了,我目前还真没遇到过
⑦ 偷票房的处罚措施
2013年4月9日,针对再次抬头的“偷票房”行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在拟定电影行业规范化的相关制度,将更加严格控制、治理影院“偷票房”行为,该制度已经进入具体内容制定和审批阶段。
此前,原广电总局也曾对“偷票房”行为予以过“红牌警告”等多种治理措施,但仍然难以杜绝行业内此类现象的发生。不同电影的分账比例不同,每部电影票房分配给发行方、制片方和影院的比例有差异,个别电影院靠“偷票房”多拿票房收入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
因此,有业内人士建议,总局可以针对“偷票房”影院设立更严格的处罚制度,比如一旦出现违规并查实即停业90天;违规影院投资商两年内不批准新影院开业;院线领导下课人员记入黑名单,等等。
⑧ 电影被偷票房的方法有哪些
近日,电影战狼2火爆,伴随着票房奇迹,却又被爆出来偷票房,说到偷票房,就不得不说票房造假。估计很多人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票房造假分三种:票房注水 偷票房和买票房。
二买票房。一般是制作人和发行人操作,通过自己购买票房,计入总票房,来达到提升票房的目的。
三票房注水。比如一部影片上映的票房是100块钱,制作方或发行方向外宣布票房达到1000块钱,这就是票房注水。
事实上,影院的“偷票房”方式还不止于此,除了这些较为保守的操作,更有甚者已经开始无视广电的规则,在广电的售票系统之外自行安装售票系统,开始了“双系统运营”。或者直接利用更高的计算机技术,对广电的售票系统安装插件,截取部分票房以达目的。
无论是那种方式,对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必须要严厉打击。
⑨ 众大合联发现偷票房怎么处理
2016年11月,酝酿一年之久才出台的《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了偷票房行为是违法行为,未如实统计销售收入,县级电影主管部门可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停业整顿,特别严重的甚至可以吊销许可证。
2017年3月,在《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后,电影主管部门对首批查出违法经营行为的326家影院实施了严厉处罚,其中瞒报票房超过100万元的63家影院被责令自3月27日起停业整顿不少于90日。停业整顿不少于90日的这批影院,并不是年票房产出的大店,大多年票房在300~500万元之间,停业整顿会让这些店损失不小。
随着近几年的电影热,资本不断涌入,影院开始扩张,银幕数不断增长。而2016年的票房增长不如意,正说明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增速,已然无法跟上影院的产能增速了。据艺恩数据显示,2017年,三四线城市影院数量增长已然开始放缓。竞争来临的脚步放缓,不知是否能够按捺住院线们的慌张,但偷票房这颗“毒瘤”最终仍要在行业的不断规范下被除去,至于经营不善的影院,即使靠着偷票房苟延残喘,相信也无法逃脱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规律。
偷票房,归根结底还是有利可图。行业还是需要有行业的规范。希望影院以此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