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知识 » 姜文的电影在说什么

姜文的电影在说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8-03 12:04:25

A. 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究竟是要传达什么深层含义

讲的其实是政治,首尾都是八匹马拉火车!姜文来饿城他说是为了公平,所以他跟黄四郎死磕。结局虽赢了,无产阶级战胜了资本家!但是事物的本质还是一成不变。自己的兄弟又成了新的资本家…这部小说其实是个悲剧 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又无可奈何…

B. 姜文的《让子弹飞》是要表达什么

表达对恶霸的憎恨以及除恶霸的决心。

《让子弹飞》是由姜文执导,姜文、周润发、葛优、刘嘉玲、陈坤、周韵、廖凡、姜武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10年12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讲述了悍匪张牧之摇身一变化名清官“马邦德”上任鹅城县长,并与镇守鹅城的恶霸黄四郎展开一场激烈争斗的故事。

(2)姜文的电影在说什么扩展阅读

角色简介:

1、张牧之绰号“张麻子”。曾是蔡锷军中猛将,北洋战乱后落草为寇,成为纵横山野的绿林悍匪。他带领一帮弟兄劫了老汤的火车,却因此摇身一变化名清官“马邦德”上任鹅城,原本只想捞些实利的他,上任鹅城之后却雄心百倍,鹅城一霸黄四郎及其乡党欺男霸女的所作所为,激起了他从未泯灭的救国救民热情。

2、黄四郎

南国鹅城一霸,靠贩卖烟土发家致富,坐拥整片碉楼群落,坑蒙拐骗无恶不作,号令爪牙不可一世,让鹅城百姓敢怒不敢言。他对胆敢买官上任的“马邦德”充满兴趣,他以为此人不过又是一个只来掠夺钱财的草包,全然不知其真实身份竟是悍匪张牧之。

3、县长夫人

原是老汤在青楼中结识的相好,在摄人心魄的妩媚容颜下,却有着一颗男人般的勃勃野心,天不怕地不怕,并跟着张牧之、老汤一行浪迹天涯。

4、胡万

黄四郎的贴身心腹,暗中主管鹅城大小事务,不但能作为助手献计献策,还常常亲自披挂上阵,欺压百姓颠倒是非,心狠手辣气焰嚣张

C. 姜文的电影《邪不压正》讲的是什么

电影《邪不压正》是根据武侠小说《侠隐》改编的,故事背景选在了抗日战争时期,从抗日战争开始前到战争中,一代代中国人为维护祖国,做出了重大牺牲。

北洋年间,北京少年李天然跟随师父习武,无意间亲眼目睹师兄朱潜龙勾结日本特务山本一部,杀害了师父全家,只有李天然一个人侥幸逃脱。

李天然被美国医生亨德勒救下,去美国学医的同时接受了特务训练,十年后李天然回国,打算为师父报仇雪恨,也想保卫祖国免受日本侵略。

可李天然刚回国就被盯上了,李天然搅乱敌人计划的同时,也掉进敌人准备好的阴谋中。李天然利用朱潜龙等人实行反间计,想要将敌人一网打尽。
可神秘人蓝青峰阻止了李天然,李天然分辨不出蓝青峰是敌是友,又因身边充满流言蜚语和陷阱,李天然差点失去良机,最后在恋人关巧红和蓝青峰的帮助下,解开阴谋,完成复仇。

D. 电影《邪不压正》是姜文导演的电影,其中有哪些隐藏的梗

在我个人看来,看过这个电影的朋友都知道,电影里的蓝青峰是一个设局者,虽然他的真实身份电影里交代的很模糊,但他的根本意图还是很明显的,这个人物非常复杂,很难用好人坏人去评价他,但是有一点很明确,他是有抗日的心的。

怎么样?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给我留言点赞哦~

E. 姜文执导的首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到底在讲什么所要表达什么的内涵是什么

表层主题有两个:友谊、爱情。
深层主题有两个: 理想、追求
发现米兰照片引出马小军对爱情理想的追求;打六条引出对英雄理想的追求;

F. 谁能解释下姜文的《鬼子来了》要表达什么意思我没看懂

《鬼子来了》讲述了抗日战争末期,故事发生在河北山海关附近的一座名为挂甲台的偏僻小村。 一天夜里,有人把两个装着俘虏的麻袋押送进了村民马大三的家里,其中一个是日本兵,另一个是翻译官。本来答应好了八天以后来取人,结果此后再就也没有音讯。

这两个俘虏在村子里关的时间一久,村民们便商议将二人处死,以避免麻烦。日本兵花屋小三郎起先决意以死殉国,而翻译董汉臣则利用语言上的障碍争取求生的机会。在多次试图处死两人未果之后,村民们认定他们命不该绝,就一直把这两个俘虏秘密关押在村里。

六个月之后,花屋小三郎决定报答马大三和众村民的不杀之恩,提出与村民完成一笔交易:村民一方把他和翻译送还给宪兵队,而日军方面则以两车粮食作为交换条件。在马大三的主张下,经过一番商议,村民接受了花屋的条件,并且签字订约。众人一并护送两个俘虏返回宪兵队。

到宪兵队后,尽管队长酒冢感到有辱武士道精神,还是同意履行那份约定,并率部队将粮食送往挂甲台。粮食运抵村内,日军召集全村老小饮酒欢庆,共享吃喝。当欢庆进行到一半,酒冢突然向部下宣告天皇已经向盟军投降、日本战败的消息,于是形势出现突变,日军开始杀戮无辜民众。

整个村落化成屠场,又纵火将这一山村化为灰烬。在这场灭顶之灾中,马大三幸免于难。不久,国民党军队接管了日军大部俘虏,花屋所在部队也在其中。

一个雨天,马大三假扮成烟贩,手持利斧冲进日军俘虏营,见人就砍,鬼子死伤数人。而他最终被国民党士兵所擒,被判处死刑。执行死刑的正是那个与他们曾经朝夕相处的花屋小三郎。

(6)姜文的电影在说什么扩展阅读:

姜文的《鬼子来了》没能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查,曾引起众多电影界业内人士的关注。究其原因,是因为“立场有问题”。

当年电影局对这部影片的部分回复内容如下:“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

取材于小说《生存》,拍成电影后改动较大,将原着中描写“军民奋勇抵抗侵略”的主题搁置,注重提炼“农民愚昧”和“战争荒诞”的一面,笔锋直指国人弱点,将更多忧患意识注入影像化的故事中。

该片虽为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但在立意取向、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国产主旋律电影严重不合拍,因此虽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夏威夷电影节Netpac奖、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国际荣誉,仍被官方封杀。

但必须承认,《鬼子来了》是反映“战争与人” 主题的国产电影中最有突破性的一部作品。

《鬼子来了》改编自尤凤伟的小说《生存》。在小说里,“我”是一点也不神秘的吴队长。这个“吴队长”,在电影里变成了六旺“出了村过了河”去找的那位“五队长”。

正因为“吴队长”送来人又迟迟不履行承诺来取人,马大三才会让六旺去请示“五队长”如何处理那两个俘虏,并请求“五队长”尽快让村民脱离危险。然而“我们没往挂甲台搁过人啊!”这是编导从出发点上着手的颠覆性改编,于是原本略有荒诞但还算合理的小说情节被彻底荒诞化。

片尾字幕里,既没有“吴队长”,也没有“五队长”,然而有那个神秘莫测的“我”。“吴”先转为“五”,再转为“无”———即非人的“我”,因而小说中原有的情节即便被保留,也开始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最后抵达了与小说情节完全不同的结尾,开掘出与小说寓意完全不同的寓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鬼子来了》

G. 姜文导演的电影主要是想表达什么

他个性独特,才气惊人,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横空出世,就震惊了影坛,后来的《鬼子来了》则足以载入中国电影史,《太阳照常升起》票房与口碑齐飞,《让子弹飞》“站着把钱挣了”。虽然《一步之遥》遭遇滑铁卢,但是并没有丝毫姜文对自己拍电影的热情,正如《太阳照常升起》中的那句话“你可以说你不懂,但你不能说你没看见。”

H. 姜文新电影讲的什么啊,乱七八糟的,还那么久

《一步之遥》你真的看懂了吗?

能说的我还拍它干嘛?拍的就是说不出来的。

电影开始,姜文就在探讨to be or not to be。甚至贴心地作出了解读:难道不是这样,就是这样吗?
可看完电影,你也不知道那一晚究竟发生了什么?正如老六质问马走日的一样:“完颜到底是你杀的,还是不是你杀的?”
“我不记得啊!”——那到底是还是不是?

至此,姜文抛出了自己的看法:虚无主义。介于是和不是之间,因为我确实不知道她是不是我杀的。
甚至在中法交接马走日的仪式上,竟然还出现了纳粹的图腾。因为根据施特劳斯的说法,某种程度上,虚无主义是一种特殊的德国现象,参见德意志虚无主义。

姜文借了阎瑞生案的一个壳,要说的核心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就是虚无主义!
为了让大家明白,姜文又用王志文之口,说了库列肖夫的实验:把一个男人的脸,跟一个婴儿剪辑在一起是慈祥;跟女人屁股剪辑在一起是流氓!
什么意思?不要拘泥于你所看到的——正如你看到武六拍的默片是枪毙马走日一样,不过是将现实的马走日+动画模拟杀人现场拼接形成的。虽然武六的大部分镜头都是完整记录,但是,这一段动画就是你要拼接的东西,你拼接了被害的完颜,你就是杀人犯,你拼接了婴儿脸你就是慈祥。to be or not to be就是这个意思。

并且姜文多处用了黑白默片的表现形式,不是为了致敬,而是把马走日变成了一个个隐匿于人群的一名中国人。因此这个人物成为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他隐匿于那些代表历史的光影里,一直被当作杀人犯。而真正的历史是否如此呢?我不知道!就像距离我1米,我看到的是你拿了一个苹果,可你距离我1000米,我看到一个点,哪个是真实?

由历史虚无主义,姜文开始重塑美,什么是美?左青龙右白虎的舞蹈不美吗?为什么输给了没有跳一场的完颜?因为她裸捐!她把所有的财产都捐给普通老百姓,无论好的坏的贫的富的,这是什么?共产主义,于是舒淇实现共产了,姜文看到她把钱送给富豪牛 犇,他隐约觉得不对了。当舒淇把钱送给坏蛋三儿,他不得不出手了:这样的共产主义真的可行吗?!

《药》里面的华老栓为什么姓华?夏瑜为什么姓夏?——两个组在一起就是华夏,搞清楚了这个,再看
为什么姜文的电影里面男主都姓马?马走日,马邦德,马大三,马小军——隐喻马克思主义下的中国。
所以姜文采访中曾经很调皮地说:“如果没有马大三,马小军,马走日,哪有后来的马珂,马化腾,马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嘛!国之不存,人将焉附?

再看舒淇,为什么将王莲英改名完颜?完颜是八旗氏族之首,直到后金改国号为大清。所以,姜文的花国应该是有所指的,至于指本片的民国时期还是现在,也只有一步之遥。
首先,将“花国总理”改叫“花国总统”,按舒淇的说法,她是完颜阿骨打的孙女,且正好是第三届花国总统。这是变相地复辟。
然后,姜文首尾都在讲一个故事:机智的我,给老佛爷献计剪辫子。清初就有剃发易服的政策,用于民族压迫。到了晚清,忽然变成了革命一记除旧布新的良方。而本质也只有一步之遥。

岂料马走日“喝醉”了,醒来就民国了,剪辫子竟然成了革命的一记良药。所以,革命不过是一场形式,这形式谁做都可以,共产党做了可以,国名党做了也可以。
然后马走日“抽大烟”了,醒来完颜就死了。只是喻示鸦片战争后的清朝覆灭了吗?

至于抽大烟的这一晚,究竟发生了什么。可参考导演在片头的教父片段将猫换成了兔子。
首先,兔子属于一年四季都处于发情交配期跟本片洋溢的荷尔蒙味道吻合。
然后,这里的兔子可以特指兔死狗烹,喻示着姜文不过是为统治者效劳,先是老佛爷,然后是军阀,终究一死的命运难以逃脱,而最终的胜利果实也被富豪牛 犇窃取,被坏蛋三儿窃取。这里请自行脑补,对号入座吧!
最后,兔子跟后面的月亮呼应,是一种超现实的表现主义,姜文营造的奇观月亮来了又走,表示一场告别,跟理想的告别,参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姨妈那晚见到满月后,心如死灰暮色残年。

有了这一段暗示,再看本片的花国选举,是不是真的沦为没有任何意义的歌舞呢?或许姜文要表现的就是这样一出闹剧。
两位主持人秉着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古文交替白话文,中文交替洋文,近乎滑稽地帮武七洗白钱。这一段的中英文夹杂,古文白话文杂糅的台词,是不是一些地方听着很像以前听过?没错,里面一些台词直接摘抄自语文课文。这样的援引,用意不言而喻——觉得可笑吗?小学时候我们用来歌颂歌咏的,甚至分不清是真是假,这一步之遥,就是to be or not to be。

怎么把钱洗白?无非是巧立名目。
花这么多钱又是为什么?因为我们连自己的东西都没整明白透彻,就开始学西方。
这里说的正是批判马克思主义的虚无,连自己都没搞清楚的锅气,我们就开始洋为己用,并美其名曰:中国特色,这不是巧立名目是什么?并且回到当初武七找马

I. 姜文电影《让子弹飞》,隐喻、疑问等等。

毋庸置疑,《让子弹飞》是天才导演姜文再次在凛冽寒风中奉献给大家的一桌盼春大餐!那么,在这充满隐喻的盛宴里,你又品出了几道菜的味道呢?是一些大家比较容易看出来的隐喻,在此就不多说了。这里说几个给力的。

严正声明:以下内容均系转载,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正视听。

1、马拉火车

有人从历史的方面来解读这个东西,不是不可以,但姜文从来不是一个这么矫情的人。

他的每一个看似不合理的场景,都有一个理所当然的解读,而这个解读,往往并不需要你去翻历史书才能明白。

马拉火车的隐喻,就是在暗讽我们当今的制度。虽然坐上了西洋人的经济火车,走在市场经济的铁轨上,可是实际上跟以前的马车并没有本质区别,依然是靠一群无脑的劳动力在前面拉着,暗讽现在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可是经济结构却和真正的西洋火车有着天壤之别。

一旦子弹打穿了马和车之间的链接,一旦失去了在前面勤勤恳恳拉车的廉价劳动力,过不了多久火车,就将摔得灰飞烟灭。这是姜文的第一个隐喻,也正是点中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和最主要的问题所在。

2、关于黄四郎

很多人说姜文把他比喻成韩三平,云云。不是不可以,不过未必每个人都知道韩三平是谁。实际上,姜文的这部电影也不是仅仅拍给文艺圈的那几个人看的,其实从一段黄四郎和张麻子的对话,就很明显可以看出来了。

张麻子:“你觉得对我来说是你重要还是钱重要”就是这一段,张麻子把黄四郎和钱搁在了一起对比,这个答案就很明显了!什么能跟钱搁在一起呢?那就是权。所以黄四郎在电影里象征的就是权力,是通过权力得到利益的既得利益者!这个隐喻,无非也就是那些与权力直接挂钩的垄断集团和一些以权谋私的guan当然干脆可以说白了就是咱们guojia的权力机构,然后姜文说的话也就不难索解了:“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就是权和钱对我都不重要,没有绝对的权力这点对我很重要。

3、明白了黄四郎在影片中的定位,其他的一系列问题就呼之欲出了。

首先来说说一开始黄四郎给姜文的那顶帽子。那顶帽子是什么意思?就是邀请你来一个桌子喝酒的意思。这点后来葛优也给姜文解释了,隐喻的就是咱们现在的guanchang现象,比如一个地方官走马上任之后就会有一个当地的权力集团邀请你来喝酒,然后共同刮分百姓,这就是那顶帽子。后来黄四郎对姜文说:“如果我一开始不是找人给你送去那顶帽子,而是自己亲自去接你,后果会有什么不同吗?”“我家里还有一顶好帽子,回头我给你”意思就是:如果我一开始不是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大哥姿态来邀请你入伙,分给你一点钱,而是以一个合伙人的姿态来邀请你入伙,把我这个位子让给你,你会跟我们同流合污么?这是讽刺guanchang里的那些人物眼里只有“帽子”!

4、然后再来说说跟他们一起去进攻黄家的那几只鹅。

“大哥没一个人跟来就那群鹅跟着来了”这些个鹅比喻的就是现实中那些盲目喜欢姜文,甚至无脑追随的粉丝们,而实际上这些人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是被其他人鱼肉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姜文到底要说什么,但是就会一直跟着来。可事实是,他们根本没有一点用处。姜文用了一个隐喻,讽刺了那些无脑的追星族一把,也是告诉我们大家:想要颠覆权力天平颠覆鹅城,靠一群鹅是没有一点用的。

5、关于鹅城。

鹅城,也就是人民任人鱼肉的城市。这个暗指啥大家当然都明白,然后要说的是姜文全片中最精彩的一点隐喻,就是他对权利的理解:从人们三番几次不敢捡银子半夜偷偷捡,不敢捡枪半夜偷偷捡,到最后人民发现黄四郎死了群起而攻之,姜文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是权力?权力就是恐惧,权力就是施加给人民的畏惧。而对于人民来说,他们畏惧的也根本不是黄四郎本人,而是他们脑海中的那个黄四郎,回到现实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害怕似有若无的最高权力,我们都有一种恐惧,而实际上我们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恐惧的,仅仅就是我们自己的恐惧,而一旦人们看到自己脑海中营造的那个“黄四郎”被打倒,人民一旦真正拿起枪冲向黄四郎家,也就是最高权力那里去拿回自己的东西,黄四郎家那个千疮百孔的铁门是根本没有任何办法阻挡人民的力量的。

还有后来的那个黄四郎手下看到人民反了,马上转头跟着反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假如我们真的要推翻现在的权力,那么那些在维护当前权力的人,比如什么城管呀、警察呀、保安呀之类的,会马上跟我们站到一起。因为他们也是人民,这点跟开头的马拉火车有个呼应,就是说权利这个火车跑的再快,实际上都是马拉的。一旦没有了马,权力只能歇菜。

6、说说千疮百孔的铁门

姜文让他的小弟打个叹号那段戏,的确是姜文有点自恋的意思,就跟很多人解读的一样,他在讽刺其他的导演,他把自己比喻成枪,把自己的电影比喻成子弹,不论是子弹打断了马缰,还是子弹射穿了黄四郎家的铁门,包括电影名字——让子弹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他要把这个一直束缚着人民恐惧着人民的锁链铁门打穿掉,让人民奔向自由,得到自己的财产。然后那个叹号的意思就很明显了,他讽刺一些个小导演也想打穿铁门,可是太直接了,想打个叹号结果就没打好,而他老人家打的是个问号,然后子弹就能从那个问号里面穿出去了!这个问号呼应的,是一开始片头的让子弹飞后面的一会,这点别的网友分析的很到位了:姜文很清楚他的电影里想说的,这些话影响到了权利核心的既得利益者,就是黄四郎为啥一直要除掉张麻子,因为“霸气外露”!所以是不可能通过审批的,可是他又想挣钱又不想跪下,而他同时又很清楚审电影的那群既得利益者的智商,所以他打的是个问号:让子弹飞一会儿!现在电影已经上映了,那些人后悔也晚了,恰如正在在演折子戏的郭志坚之流!

7、既然说到审批,就可以再说说一开始小六子自己剖腹那段戏。

姜文把小六子这个兄弟设计成他自己的儿子,对一个导演来说什么是儿子?电影呗!他用小六子祭奠的,是他自己的“鬼子来了”!因为影响了权利的核心既得利益者,出师未捷身先死,而赐死的理由,就是一碗莫须有的凉粉。后来他在墓前对小六子说的话,都可以理解为他《鬼子来了》被砍之后的反省,他认为太冲动是不行的,直接打叹号也是会死人的,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打穿铁门,要让子弹飞一会儿,马才能挣脱锁链!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为啥在鸿门宴上让一群兄弟撤了,实际上也是隐喻。我估计他可能也是为了拍这部戏跟领导喝过酒啥的,鸿门宴应该就是在映射他自己,然后他说:“让你们撤了才能保证我的安全”,意思就是他跟领导面前不能把这些表现出来,才能拍成这部戏,而小六子也就是《鬼子来了》的死,也是给他的教训,他才会明白怎么跟领导打交道...

8、最后的一幕

他的几个兄弟跟他一起推翻了权力,然后觉得跟他在一起压力太大,就去上海了。也是坐着马拉的火车去的。这个寓意也很明显了,意思就是姜文这次比以往拍的深了一层,不仅仅是想怎么推翻权力,而且想到了推翻权力之后,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就是又会有一个权力出现,而这个权力很可能还是以前自己的战友。

如果说他想表达什么,可能是表达人都不能抗拒权力金钱的诱惑吧,这些足够把麻匪再次变成黄四郎。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有很多细节,都是有内在含义的。比如,周韵用两支枪一支指着自己一支指着他,后来姜文跟她说:“这个样子的你是最好看的”,那是周韵想要加入他们,也就是加入追求自由追求公平的队伍,要加入这一行列,首先要有拿枪的勇气,还要有拿枪指着自己的勇气。后来,周韵穿上了制服,跟着老三去追求权力了,姜文说还是那个时候的你最好看,也是表达了一下他的价值取向。

还有留音机里莫扎特的那个曲子,应该也有所指!懂音乐的朋友可以考证一下,姜文拍这个片子拍了三年,我估计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这上面了。

总的来说我觉得姜文这个电影拍的很好,的确不愧于中国目前为止最好的电影一说。

他这部电影不仅给鹅城的人民发了枪,同时也用这部电影打烂了黄四郎家的门,换句话说:他不仅拍给百姓看,也同时是给郭志坚主子们的一个警告:就是别以为你们的权力是牢不可破的,人民一旦觉醒,你们根本不堪一击。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945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920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924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648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643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282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556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984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1036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