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知识 » 电影木兰从军如何展现抗日

电影木兰从军如何展现抗日

发布时间: 2022-06-30 07:22:23

‘壹’ 木兰从军的介绍

电影《木兰从军》由美商中国联合影业公司华成制片厂于1939年摄制。主要剧情是:北朝时期,边关告急,朝廷招兵御敌。花木兰因父亲年老,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由于英勇善战,三年之后被提为校尉。刘元度与她志趣相投,结为莫逆之交。番主准备暗袭边关,派两名番将诈降,以重金买通军师。木兰见阵前群鸟惊飞,知道番军必有重大行动。诈降番将纵火被捉,供出军师通敌实情。元帅杀死军师和番将,不幸被另一番将暗箭射中。元帅临终保举木兰接任元帅一职,木兰打败番军。朝廷论功行赏,木兰辞官返乡,恢复女装,与元度结为夫妻。

‘贰’ 电影《花木兰》讲述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

电影《花木兰》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勇战柔然的故事,该片根据1998年迪士尼同名动画片改编。

《花木兰》是由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妮基·卡罗执导,刘亦菲、甄子丹领衔主演,巩俐、李连杰特别出演的真人版剧情电影。

2020年3月13日,受新冠疫情影响,片方宣布全球撤档;3月28日,发布了电影幕后特辑,导演妮基·卡罗也现身在视频中解读;4月4日,片方宣布北美定档7月24日上映。

5月19日,导演妮基·卡罗发布了一场动作戏的概念视频;6月27日,受新冠疫情反弹影响,片方宣布再次延期到8月21日上映。7月23日,片方宣布无限期推迟原定于8月21日的上映日期。

(2)电影木兰从军如何展现抗日扩展阅读:

幕后制作:

1、演员选角

为寻找既会英文又与花木兰气质相符的合适人选,迪士尼举行全球海选,公开征选主演。该片的选角导演团队为了寻找适合该角色的演员遍访五大洲,试镜了近千位演员。对于这个角色的要求包括要有可靠的武术技能,要会说英文,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明星素养。

2017年11月30日,迪士尼官方宣布已结束全球海选,正式宣布刘亦菲出演女主角花木兰一角。

2、武打训练

刘亦菲在开拍前接受了三四个月的高强度训练,她每天早上要进行体能训练,中午骑马,下午武术,然后还有台词课和排练。

‘叁’ 花木兰电影简介

电影《花木兰》的简介
此片改编自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木兰从军》,迪斯尼公司将其拍摄成动画大片。描述的是西元五世纪,匈奴军队在单于率领下大举进攻入侵中原,北朝皇帝命令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人赴前线抗敌。木兰父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可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人,他又不得不重新入伍。此时,木兰毅然决定替父从军。在宗庙守护神“木须龙”和忠实的蟋蟀“叽叽”的帮助下,木兰不但隐瞒了身份,还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在与匈奴军队在雪地作战中,她表现异常的勇猛和聪明,并拯救了整个军队。在重要关头,木兰使出浑身解数大战单于,最终在李将军的帮助下杀死了单于,救出了皇帝。最后,木兰光明正大地恢复了女儿身,衣锦还乡,为家族蠃得了无上的荣光。此片是以外国人的审美观,来诠释中国的古代传说,迪斯尼动用了600多位动画师,用时4年将这一传说变为精彩的动画。

‘肆’ 木兰从军的电影剧情

老军人花世荣的次女木兰自幼跟随父亲学得一身武艺。由于番邦入侵,花世荣被征入伍。木兰看到父亲体弱多病,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了反抗外来侵略,父母也就答应了。从军后,由于木兰聪明、正直,武艺超群,得到了大家的尊敬。木兰在队伍中,结识了一位知己,名叫刘元度,两人并肩作战,屡立战功。不久,主帅战死,军心涣散,木兰竭力激发士气,又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终于打败了敌人,并因功被提升为元帅。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刘元度发现木兰是个女子,却不敢说破;而木兰对刘元度也产生了爱情,一直蕴藏在心底。12年后,花木兰凯旋归来,重返故里,木兰的父母遂将木兰许配给刘元度。

‘伍’ 电影花木兰为什么详写战争

在中国,花木兰是以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形象出来的,主要写它的忠孝节义,所以原出处《木兰辞》几乎没有描写战争场面,只用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来指代花木兰经过的血腥苦战。
电影不是历史,它需要的是一些生动的场面来增加作品的冲击力,提高票房,宏大的场面历来是军事题材电影追求商业利润的不二法门。
特别是这部电影由美国公司拍摄,它对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既不理解,也不屑阐释。

‘陆’ 观看老电影木兰从军有感

1000部国产老电影老影片详细内容内容太多发不上来,你自己去这个地址看吧老电影《哀乐中年》(1948)老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老电影《白衣战士》(1949)老电影《表》(1949)老电影《长恨天》(1942)老电影《长相思》(1946)老电影《乘龙快婿》(1947)老电影《春》(1942)老电影《春蚕》(1933)老电影《大团圆》(1948)老电影《都市风光》(1935)老电影《二百五小传》(1949)老电影《风雨江南》(1949)老电影《歌女之歌》(1948)老电影《各有千秋》(1947)老电影《孤城烈女》(1936)老电影《光芒万丈》(1949)老电影《红楼梦》(1944)老电影《花外流莺》(1948)老电影《还乡日记》(1947)老电影《回到自己队伍来》(1949)老电影《混江龙李俊》(1940)老电影《家》(1941)老电影《狼山喋血记》(1936)老电影《浪淘沙》(1936)老电影《劳工之爱情》(1922)老电影《丽人行》(1949)老电影《留下他打老蒋吧》(1948)老电影《马路天使》(1937)老电影《莫负青春》(1947)老电影《母亲》(1949)老电影《母与子》(1947)老电影《木兰从军》(1939)老电影《南国之春》(1932)老电影《怕老婆》(1929)老电影《桥》(1949)老电影《清宫秘史》(1948)老电影《情海重吻》(1929)老电影《秋海棠》(1943)老电影《如此繁华》(1937)老电影《塞上风云》(1942)老电影《三毛流浪记》(1949)老电影《神女》(1934)老电影《生死恨》(1948)老电影《十字街头》(1937)老电影《松花江上》(1947)老电影《太太万岁》(1947)老电影《荒雪》(1988)老电影《画中仙》(1988)

‘柒’ 许如辉的《木兰从军》

许如辉之所以一而再坚持编写乐剧《木兰从军》,直接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应抗战之需,声援抗日救国的热潮。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祖国锦绣山河受到践踏,同胞兄弟姐妹惨遭屠杀,中日矛盾便成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了中华民族的首要任务。中国各族人民迅即行动起来,掀起了支前抗战的热潮。“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知识出知识”,这是全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口号,也是他们的一致行动。在全国,从城市到乡村,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工农大众,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民族存亡的关心,迅速形成一股锐不可挡的滚滚洪流。
在全民抗战的热潮中,歌舞剧作为宣传抗日、鼓舞士气、团结民心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形式,自然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戏剧体裁,众多的爱国戏剧家、作曲家、舞蹈家、演员们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创作,奔赴祖国各地,所到之处,传播救亡歌舞,进一步点燃各地的抗战之火。
继阎述诗、陈大悲、陈歌辛、王洛宾、欧阳予倩等大师之后,许如辉在成都时也深受抗战情绪感染,决计创作乐剧《木兰从军》,为全国抗战助一臂之力。
第二,大同乐会有一项既定任务,就是从音乐角度,协助改良我国地方旧剧及新兴话剧,许如辉一直不忘使命,对乐剧的创作欲望一直没有熄灭。
潘公展曾指出:“音乐是很重要环节,是文运会主抓的领域”。王晓籁也说过:“话剧没有音乐,还有什么可看的。”抗战时期的重庆舞台,共上演了270多出剧目,有话剧、歌剧、儿童剧、秧歌剧、地方歌剧等。当时的话剧舞台,已出现添加、编配或创作音乐的趋势。没有音乐陪衬的话剧,演出效果要差很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戏剧研究变成了大同乐会复兴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歌曲歌剧方面协助国家推进社教工作”;且大同乐会章程中规定乐务总干事负有:“负责乐曲之训练,乐曲之收集编制整理及演奏,乐器之制造校对审查,以及地方音乐歌曲戏剧之研究。” 大同乐会史料中也专门提到:“组织大同乐社,准备经常演出乐剧,使音乐与戏剧融为一体,用以发扬国有文化推进社会教育较易收效,同时也可获有券资补充事业经费,业已奉社会部备案,第一部是木兰从军,5月1日,抗建堂公演。”
许如辉和大同乐会一致期待通过上演乐剧《木兰从军》,走出一条全新的戏剧之路。《木兰从军》就是大同乐会的开端之作,也是他们要在雅乐国剧信仰中燃起光明的希望。
第三、响应国民政府“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之号召。
“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下的从军热是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中华大地上的一场青年爱国运动,1943年下半年,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缺员很多,为弥补这一兵源不足状况,1944年8月27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以“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为号召,鼓动知识青年入伍。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 10月2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办法》等法规,同时,成立知识青年从军指导委员会,由国民党军政要人及教育界着名人士组成。后来又成立青年训练总监部,负责应征入伍青年的训练。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各地方当局也纷纷仿效,从重庆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市,形成了震荡中国抗战历史的一个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报名参军热潮。
正是在从军热的形势下,重庆中央日报刊登了“征求从军运动戏曲,剧本暨歌曲,表现深刻,含蓄正确”等连篇政令、新闻和消息。1944年11月23日,许如辉代表大同乐会出席了重庆市党部还召开的一次“知识青年从军通俗宣传大会筹备会议”,参会人数只有六位。 为确保《木兰从军》顺利公演,大同乐会采取了一系列准备活动: 第一,专门成立演出委员会,共13位,基本上由大同乐会理事组成,他们除了宣传剧目外,还负责认购和推销戏票,且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额度。委员会名单如下:王延松、王冠英、王晓籁、江一平、朱学范、朱联馥、洪兰友、康心如、许静仁、潘世经、潘公展、虞洽卿、顾一樵。
第二,因为大同乐会本身不是演剧单位,《木兰从军》开排在即,剧务和乐务组人员已征聘到位,唯演员和演出场地,一直没有落实。于是,许如辉求助于潘公展,潘公展是大同乐会事务主任,也是“乐剧”的最早倡导者,当年乐剧《西施》就是由他倡导的,所以,《木兰从军》从剧本审查到演出,他自始自终都参与、筹划。经过他的介绍,时任中国电影制片厂厂长,也是大同乐会理事的张治中大力协助乐剧《木兰从军》的公演,帮助解决《木兰从军》的演员和场地问题。服装最后也是潘公展出面,接恰重庆“华华公司”,购买衣料,定制戏服。《木兰从军》的绝大部分演员,则来自“中国万岁剧团”。乐队乐手来自难童教养院国乐班,而八名舞蹈演员则全部来自大同剧社。
第三,欲在重庆舞台上演出, 还需成立剧社,“大同剧社”应运而生。1945年2月26日, 王晓籁、潘公展基于“本会以我国各种地方旧剧及新兴话剧均未能与音乐互相配合,以致对于推进社会教育之效力,较为迟缓”、“本会有自造乐器四十余种,业余会员百余人,难童教养院学生三十名,伴奏乐剧乐队已有基础,第一部乐剧拟排演《木兰从军》,提高女子抗战精神”,以大同乐会常务理事的名义, 在社会部登记备案,成立了“大同剧社”,隶属于大同乐会。
第四,《木兰从军》剧本完成后,重庆中国兄弟出版事业公司出版于1945年4月初正式出版,并由重庆万象周刊社文化服务部、亚洲图书社和昆明中国兄弟出版事业公司昆明分公司门市部总共发行了两千册。

‘捌’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

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至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

可惜,这座古雅祠宇,1943年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形大方。篆字题名《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温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正书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拨款,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17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碑楼四周砌有围墙。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通高2.14米,宽0.78米,方座,碑额刻有深浮雕盘龙,篆字题名,碑文正书,归德府商丘县庠生孟毓谦撰文,归德府商丘县邑大学生孟毓鹤书丹,芒山石工张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已确凿无疑。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壮的诗。《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所诵颂;多年来,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兰从军》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人们为了纪念她,在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木兰辞》诗是这样写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都在北方。黄河姑且不说,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花木兰参加的战事,当发生在北魏与柔然之间。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晋未年曾被封为代王,后为苻坚所灭。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拓跋氏复国,改国号为“魏”,经过五、六十年的征战,结束“五胡乱华”的十国时代,统一黄河流域。传到北魏孝文帝时已八十六年,经过了五位皇帝,孝文帝崇尚中原汉族文化,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为北魏皇室后代。当时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会经济发展,花木兰就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中。

这时立国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国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断南侵,北魏政权便多次“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与柔然大战。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

在《木兰诗》中开头就说明了当时的军情紧急:“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而花木兰家中除了年迈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亲怎能去远征杀敌,可是祖国的召唤又义不容辞,面对这双重的考验,木兰挺身而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好女儿,替父从军的意志,实为对父亲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帼英雄本色的表现。

花木兰就要出征了,她“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畴,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她早晨告别爷娘,晚上就宿在了黄河岸边,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暮色苍茫中,一个女战士枕戈待旦,这是何等荒凉而又悲壮的境界。“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见战事是十分的频繁,岁月是十分的漫长,那么多的将军蝶血疆场,花木兰能活着回来是十分的不容易。那可是:

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

野树旌旗;川回组练;法重心骇,威尊命贱;

利锨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博,山川震眩;

声析山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

积雪没胫,坚冰在须。当此苦寒,天假强胡,

凭陵杀气,以相剪屠。径截辎重,横攻士卒;

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

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渐浙,魂魄结兮天沉沉,

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

‘玖’ 花木兰从军\花木兰从军 电影花木兰结局是怎样的

1939年版结局如下:
元帅临终保举木兰接任元帅一职,木兰打败番军。朝廷论功行赏,木兰辞官返乡,恢复女装,与元度结为夫妻。12年后,花木兰凯旋归来,重返故里,木兰的父母遂将木兰许配给刘元度。
电影《木兰从军》由美商中国联合影业公司华成制片厂于1939年摄制。主要剧情是:北朝时期,边关告急,朝廷招兵御敌。花木兰因父亲年老,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拾’ 《花木兰从军》观后感,很急……

早就听说过迪士尼出了《花木兰》,那应该是98年的事了吧。当我重温这部中国故事用一种西方形式来演绎的卡通片的时候,虽然这个故事早就是耳熟能详了,但这一种方式来演绎花木兰,给人的感觉是耳目一新的。
故事的内容我不需要再多说了,我说说自己最有感触的几点吧。电影里加插了帮助木兰的三个可爱的卡通人物,分别是那只据说能带来幸运的蜥蟀,没有威势的火龙和像奶牛的黑马。他们生动活泼的形象,很有西方的特点,让整个故事在他们的搞作下顺利的进行。这继承了迪士尼一贯的搞笑幽默作风,但同时在笑声当中,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他们都不是真正的幸运蜥蟀,真正的火龙,跟木兰不是真正的男子汉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但他们都是十分正直善良而有勇气的,就算他们不是真正的,但凭着他们那热情和乐观,勇往直前的毅力,去证明了他们都是真正的幸运蜥蟀,真正的火龙和比男子汉更有勇气的木兰。
在单于出现的时候,相信大家都会感觉到一种恐怖的气氛。电影把人的善良和丑恶表现得很极端,很夸张,不管在音乐,色彩方面也表现得十分的明显,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让整体有一种和谐的美感,让情节更加的引人入胜。
木兰的故事本来就证明了给人民看,女子并不比男子差,相反,女子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也一样可以成就一翻事业。故事里有这么一个情节是我十分欣赏的。就是到最后的时候,那几个兵要掩护木兰和李翔将军去杀单于的时候,他们男扮女装的去分散那些匈奴的注意力。这在原着里是没有的。可是这一个情节的安排却更能体现出女子也可以很出色这个主题。
另外,李翔将军去追求那个比他出色多的木兰这个情节,我觉得是很发人深思的。爱情本来就是那么简单,爱上你的勇敢,爱上你的善良,但在世俗中,男人出于大男人主义,却不敢追求那些比他强的女人,感觉这样没有面子。但将这些东西加在纯洁的爱情上,已经污染了爱情了。李翔肯抛开一切世俗的眼光去跟花木兰一起,这一点上我是为他们喝彩的。
整部电影表现了一种反世俗反传统观念的主题,木兰代父从军,两个可爱的小家伙的成长历程,力弱的李翔军队战胜力强的单于军队,木兰这个本质上的性格,李翔与她的爱情故事等等,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的,但通过的卡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却有那么的理所当然和振奋人心,这一种夸张的荒诞的卡通表现方式,让花木兰这个人物性格多了活泼和纯真,也让人物的性格闪光点更加深入人心了。

(这个可以不????〕!.!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955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928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935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661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654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294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571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994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1046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