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电影有哪些
①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看<<百万英镑>>这部电影能得到什么启示
马克吐温着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是一部很好的作品。文章对“金钱就是一切”“金钱是万能的”的想法进行了讽刺,揭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面容。
《百万英镑》是讲一个贫穷、诚实的人,也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收到了一对兄弟的信,信里面送给了他一百万英镑。原来这对兄弟打了一个赌,赌如果一个贫穷、诚实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万英镑,他会有怎样的结果?哥哥认为他会饿死,因为他无法证明这些钱是他自己的,会受到别人的怀疑,连银行都不会让他存钱。弟弟则认为他会过得很好,于是他们兄弟俩将一百万英镑的支票借给了这个贫穷的人,并出国呆了三十天。没想到在这段时间内,人们对这位突然暴富的罕见富翁,竟拼命地拉拢他,从免费吃饭,买衣服,到免费住宿,一个个像乞丐一样讨好他,并不断提高他的社会地位,一直到了除王室外最高的公爵之上!不光如此,他还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万英镑的银行利息,最后还从两兄弟那儿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过着非常非常幸福的生活。
看到这儿,我很羡慕这位如此“幸运”的主人公,但同时我又想:人们之所以讨好他,不就是因为当时人们太看重金钱了吗?拜金主义是可耻的,不劳而获更不应该!金钱不是万能的,世界上还有许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② 大学团组织的需要(需要班集体看一部政治电影)请推荐
《辛德勒名单》。很严肃,很感人,很震撼。
③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德国传记片是哪部为什么
我心目中最好看的关于德国传记片是《恋上哲学家》
人类发展构建了道德体系,而思想家哲学家们为探讨人类的思想与行为,往往会触及到这些道德禁区而不被当时的人们所理解。莎乐美是一个传奇,她一生始终处于一个主导位置,他无视世俗规限只忠于自己内心,并且有一套完整严谨的自我世界观。实在是令人无比向往的人生!
④ 有助于学习政治的纪录片
香港回归纪实、西藏往事、革命党“力助”袁世凯重返政治舞台 纪录典藏、变革与辉煌
⑤ 观看建国大业,用政治学知识写800字观后感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心在起伏,随着60国庆,我百感交集,伴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回想起60年前,中国说民主政治协商,60年后,中国说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这是60年抒写的新中国.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令我十分感动,终身难忘.
⑥ 政治影片有哪些
政治电影作品基本上可分为四类:
1、表现真人真事或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故事片。
代表作品有:法国科斯达一加夫拉斯的一系列影片,
如《z》(1969,写希腊左派议员格里戈里斯·兰姆
斯基被军政府谋杀事件)、《口供》(1970,写捷
克斯洛伐克的斯兰斯基案的一个幸存者)以及意大
利片弗-岁西的《马太伊事件》(1971,写意太利
国营石油公司总经理马太伊被害事件),美国片阿仑
·帕科拉的《总统班底》(1976,写水门事件)、
《执行者》(写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英固片弗
菜德·齐绌曼的《豺狼的日子》(1973,写一次阴
谋刺杀戴高乐总统未遂事件)等;
2、虚构的故事片。
代表作品有意大利片达米亚诺一达米亚尼的《警察
局长的自白》(1971)、艾里奥·佩特里的《工人阶
级上天堂》(1972)、纳尼-罗伊的《等待审判的人》
(1972)和第诺·里西的《以意大利人民的名义》
(1973),法国片戈达尔的《中国姑娘》(1967)·
美国片被得·瓦特金的《惩罚公园》(1971)和特-法
兰克的《比利,杰克》(1971)等;
3、幻想片和喜剧片。
代表作品有美国片威廉·克菜困的《自由先生(1067),
意大利片费里尼的《乐队徘练》(1978)、朱利阿诺·
蒙塔尔多的《封闭的圈子》(1977)、鲁易基-科曼契
尼的《道路阻塞》(1979)、弗·罗西的《高贵的尸体》
(1976)等;
4、新闻纪录片和其他故取片。
主要是法国战斗电影团体(参见"战斗电影")和美国一些
政治电影小组拍摄的短纪录片。
政治电影到七十年代中期便趋于衰落。在苏联也有政治
电影的提法,但仅指"表现国际阶级斗争"的影片。
详情参见网络。
⑦ 张涵予政党政治才是根本出自哪一部电影
建党大业,讲完这个理论之后就被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