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公园电影是怎么拍的
1. 《侏罗纪公园》是怎么拍的美国电影好酷!
这部片子是靠模型来制作的,不是靠电脑特级,导演在拍大白鲨的时候也是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拍摄的
2. “侏罗纪公园”是谁怎么拍的
《侏罗纪公园》是一部1993年的科幻冒险电影,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改编自麦可克莱顿于1990年发表的同名原着小说。《侏罗纪公园》至2007年为止仍名列全球票房榜前十名之内,首集票房成功之后并发展成系列电影。第二部也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第三部的导演换成了乔·约翰斯顿。
斯皮尔伯格曾两度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他有三部电影,《大白鲨》 (1975) 、《E.T.外星人》 (1982) 与《侏罗纪公园》,曾打破票房纪录,成为当时最卖座的电影。至今,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收入在全球粗估已超过85亿美元。
3. 侏罗纪公园那些恐龙是怎么拍的,还有动物世界有时候放的恐龙时代那都是怎样拍摄的
是用3d,用特效哇. 呵呵,那些特别壮观的俯拍和其他场景是先拍好的,上面什么都没有,后期用电脑合成,就是你所看到的,和拍电影差不多。
4. 侏罗纪公园1到3是什么时候拍的年代
1、《侏罗纪公园1》于20世纪,1993年拍摄,是一部1993年的科幻冒险电影,改编自迈克尔·克莱顿于1990年发表的同名小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环球电影公司出品,山姆·尼尔、劳拉·邓恩、杰夫·高布伦主演,于1993年6月11日年美国上映。
2、《侏罗纪公园2》于20世纪,1997年拍摄,是第一部《侏罗纪公园》的续集,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继续执导,杰夫·高布伦、朱丽安·摩尔和皮特·波斯尔思韦特等联袂出演,影片于1997年5月23日在美国上映。
3、《侏罗纪公园3》于21世纪,2001年拍摄,是一部于2001年上映的美国科幻冒险片,是《侏罗纪公园》系列的第三部作品,也是该系列中唯一一部既不是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亦非根据迈克尔·克莱顿所着小说改编的电影,不过片中有部分场景来源于克莱顿的原着小说《侏罗纪公园》和《失落的世界》。
(4)侏罗纪公园电影是怎么拍的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1993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用突破性技术将迈克尔·克莱顿的畅销小说《侏罗纪公园》搬上大银幕,这部动作冒险片不仅一举夺得包括最佳视觉特效在内的三项奥斯卡奖,还凭借9亿多美元的巨额票房成为了当年世界影坛的票房之最。
1997年,斯皮尔伯格乘胜而上推出了用最先进的电脑特效和仿生技术,打造了《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影片以9270万美元创下首周票房纪录,并赢得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提名。
时隔三年之后的2000年,作为狂热的恐龙爱好者,斯皮尔伯格和制作人凯瑟琳·肯尼迪再次萌生了延续恐龙传奇的想法,两人希望用《侏罗纪公园3》来继续探索人类对恐龙的痴迷。
5. 侏罗纪公园这电影是怎么制作的
用电脑特技制作的。有些人的场景是在摄影棚里拍好了,后期再合成的。
6. 侏罗纪世界的恐龙是怎么拍的,,,
可看下《侏罗纪世界》、《侏罗纪公园》花絮。《侏罗纪公园1》中的恐龙由温斯顿工作室制作了1:1比例的机械模型,可通过人工控制恐龙的嘴部、前肢、尾部等。当然动作比较快的镜头由工业光魔使用电脑特效来制作。《侏罗纪世界》也不外乎这一点。
《侏罗纪公园3》拍摄现场
7. 侏罗纪公园是怎么拍的
电脑技术吧,看看下面那个网址就有介绍很多美剧的制作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0NDM5MjY0.html
8. 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是怎样拍摄出来的
是用模型的
他们做了很多与实物比例相等的小模型(那个厨房的镜头里就是只有30cm左右)
后期再用电脑合成的
9. 侏罗纪公园3D的幕后制作
恐龙出没!霸王龙首度来华
今年六月的酷暑将因为《侏罗纪公园》里的凶残霸王龙而蒙上一丝寒意,而“恐龙出没!请注意!”也成为2013年暑假的网络流行热词。在各种各样的银幕 怪兽排行榜上,由斯皮尔伯格塑造的霸王龙和它的同胞兄弟大白鲨总能牢牢地占据着排行榜前列,一起代表着我们被吓坏了的童年。虽然《侏罗纪公园》已经问世整整20年,但它当年没能横渡太平洋登陆中国,成为了很多影迷的遗憾。而本片在六月上映的消息一经传出,即刻引爆了广大影迷特别是 70、80后观众的热烈期待,中国观众终于能够在大银幕上感受侏罗纪时代的奇妙和惊险,并借助超凡的3D特效如愿以偿地在影院里和巨大的史前恐龙来一次零距离的接触,使本片首登中国银幕意义非凡。
3D技术复活恐龙,凶猛依旧恐怖更甚
20年前,斯皮尔伯格用他大胆的模型特效技术复活了恐龙并震撼了全球亿万观众,20年后的他这次运用最新3D技术,再次在银幕上复活了这些远古怪兽。转制过《泰坦尼克号》3D的资深团队这次花费巨资逐帧为《侏罗纪公园》进行修复重制,最终成型的3D效果令人惊叹,更被许多国外观众惊呼为“一次完美的3D转换,效果丝毫不逊色于当今的特效大片,甚至在某些场景下,模型特效的基础搭配3D特效的修复,让本片展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官体现。”影片里,恐龙形象鲜活生动、凶猛吓人,观众们就像片中的主人公一样,身临其境地体验被恐龙追逐、猎捕的刺激场面。
中文海报预告片齐发,唤回经典记忆
片方2013年发布了本片中文海报及首款中文预告片,经典的画面、气势磅礴的音效一下子就唤回了观众对恐龙的集体记忆。通过这款预告片不难发现,修复后的电影画质绝佳,恐龙真实灵动。而观众则在斯皮尔伯格镜头的带领下重返侏罗纪,亲临恐龙世界,与这些6500万年之前的生物来一次跨越时空的接触。
3D制作完美视觉体验
3D版《狮子王》的大获成功掀起了好莱坞经典大片的3D转制热潮,《星球大战》系列、《泰坦尼克号》、《海底总动员》等片都将以3D格式重映。2011年12月,《侏罗纪公园》制片人凯瑟琳·肯尼迪对外谈到了该片的3D重映计划,她表示自己并不是一个后期转制3D的支持者,不过如果精心制作,而不是拿这种技术做尝试,那么《侏罗纪公园》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转制案例。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他的御用摄影师贾努兹·卡明斯基将一帧一帧的监督后期转制。
在动笔创作之前,迈克尔·克莱顿曾构思出一部讲述研究生再造恐龙故事的剧本,他对恐龙和克隆的兴趣也随之浓厚起来,于是决定打造出一部小说《侏罗纪公园》。1989年10月,在与克莱顿讨论《急诊室的故事》剧本期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得知了尚未出版的《侏罗纪公园》,当时克莱顿不但要求出版商支付150万美元的稿酬,还提出按比例分红。为得到小说的改编拍摄权,华纳兄弟公司、蒂姆·波顿、索尼影业、理乍得·唐纳、20世纪福克斯和乔·丹特竞相出手,1990年5月,环球影业成为最终赢家,此外,为了让克莱顿亲自改编剧本,环球影业又额外支付了50万美元。在斯皮尔伯格拍摄《铁钩船长》期间,克莱顿完成了本片剧本,由于小说篇幅漫长,所以克莱顿只选取了10-20%的内容,而且有些场景不得不因为预算和可行性因素而放弃。斯皮尔伯格完成《铁钩船长》后本想立即筹拍《辛德勒的名单》,可美国音乐公司(Music Corporation of America)总裁西德·谢恩伯格要求斯皮尔伯格必须先拍《侏罗纪公园》,因为环球影业当时的东家是美国音乐公司,而且谢恩伯格深知执导过《辛德勒的名单》的斯皮尔伯格不会再对《侏罗纪公园》感兴趣。为了在片中真实呈现出远古时期的庞然大物,斯皮尔伯格找来斯坦·温斯顿和菲尔·提佩分别制作电子恐龙和远景画面中的动态恐龙。古生物学家杰克·霍纳负责监督恐龙的设计工作,从而将恐龙打造成动物而并非怪物。1991年10月,马里亚·斯考奇·马默开始接手重写剧本,之后接任编剧的是大卫·凯普,他负责修改马默的草稿并将斯皮尔伯格的想法融入剧本。斯皮尔伯格还去掉了原美颌龙逃往大陆攻击幼童的次要情节,后来这段场景出现在《失落的世界:侏罗纪公园续集》的片头中。经过长达25周的前期制作,《侏罗纪公园》于1992年8月24日在夏威夷考艾岛开拍,剧组在岛上用三周时间拍摄了大量日间外景,9月11日,为躲避途经考艾岛的伊尼基飓风,所有演职人员停工一天,而片中部分风暴画面就出自真实的飓风场景。在瓦胡岛完成似鸡龙的追逐场景后,剧组返回美国大陆继续拍摄,片中暴龙袭击游览车的场景出自华纳兄弟制片厂的16号摄影棚,而猛禽龙飞进厨房的场景则出自环球制片厂的24号摄影棚。1992年11月30日,影片拍摄提前12天杀青,剪辑师迈克尔·卡恩立即接手,以便斯皮尔伯格着手筹拍《辛德勒的名单》。为大力宣传和营销本片,环球影业不惜斥资6500万美元,与100家公司签订了制造及销售1000种产品的协议,其中包括三款《侏罗纪公园》视频游戏、一条玩具生产线和针对少儿读者编写的小说等等。本片于1993年6月9日在华盛顿的国家建筑博物馆首映,首周票房便高达8170万美元,最终,本片的全球票房超过了9亿美元,成为当时最成功的商业片,仅斯皮尔伯格的获利就足有2亿5000万,这一纪录直到5年后才被《泰坦尼克号》打破。
史蒂芬史匹柏表示,他拍摄本片时就曾构思过它的3D景象,但因当年技术的限制,直到看了“铁达尼号”被转制为3D后,才决定也许是时候让他的恐龙也“冲出大银幕”。他回忆曾在夏威夷的一个小岛上拍摄,结果不幸遭遇了暴风雨:“观众在片中看到的那场森林中暴风雨的画面很多是来自于实拍,虽然效果不错,但拍完后我们就发现被暴风雨困住而无法离开,一些器材也受到损害。直到我的制片人Kathleen Kennedy冒雨乘坐飞机来相救,带来了资金、器材和食物,才把剧组人员拯救出来,所幸没人受伤。”
3D制作
负责本片3D转制的是Stereo D公司,该公司主席William Sherak日前出席美国影艺学院“侏罗纪公园20周年纪念活动”时表示:“我好惊讶史蒂芬史匹柏对当年拍摄的细节记得一清二楚,他对本片转制的要求也很具体明确。他亲自参与转制,认为雨中遭到霸王龙袭击那场戏难度最大,从雨水、人脸、吉普玻璃窗的反射等细节都要添加出立体感,但整部电影必须保持原有的特色,因此除了看上去更大、更立体外,影片内容并未有改变。”
拍摄原因
除了让影片以全新面貌呈现,史匹柏认为这次重映的主要原因是:“电影已经出了DVD,但时隔20年,能让人们再次在大银幕上看到会有全新感受,特别是对年轻一代观众,也许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本片,有助于替第四集上映做好铺垫。”事实上,很多电影都藉着周年纪念以3D形式重映,既能再多赚些票房,也刚好为影片拉拢新一代观众,有些还能为新续集铺路,真是一举多得。这类成功的例子包括:2012年重映的“铁达尼号3D”,上映两周内全球票房就超过2亿美元,且在中国还打破了全年票房纪录。迪士尼在2011年重新以3D形式上映“狮子王”(Lion King)也获得了全球近2亿美元票房。2013年迪士尼还推出3D版的“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而该片续集也在酝酿中。第一集“侏罗纪公园”出现一只凶狠的霸王龙(T. Rex,学名Tyrannosaurus,又名暴龙),第二集出现了两只,第三集更多,而第四集的走向又如何呢?史匹柏这一次不再担任导演,仅任监制的他神秘表示:“虽然不能说剧情,但我想观众看后一定短时间内不敢独自待在黑暗中。”听起来第四集将更恐怖吓人,且已传出第四集中将有一种从未在银幕上看过的全新品种恐龙出现。
10. 侏罗纪公园3的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1993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用突破性技术将迈克尔·克莱顿的畅销小说《侏罗纪公园》搬上大银幕,这部动作冒险片不仅一举夺得包括最佳视觉特效在内的三项奥斯卡奖,还凭借9亿多美元的巨额票房成为了当年世界影坛的票房之最。1997年,斯皮尔伯格乘胜而上推出了用最先进的电脑特效和仿生技术,打造了《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影片以9270万美元创下首周票房纪录,并赢得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提名。时隔三年之后的2000年,作为狂热的恐龙爱好者,斯皮尔伯格和制作人凯瑟琳·肯尼迪再次萌生了延续恐龙传奇的想法,两人希望用《侏罗纪公园3》来继续探索人类对恐龙的痴迷 。
拍摄过程
片中最难拍摄的场景是脊龙袭击失事飞机的一幕。在罗森·格兰特的监督下,特效部门制作了全尺寸的脊龙双腿模型,两名技师会在导演庄斯顿的指导下操纵双腿猛踩全尺寸机身模型。当庄斯顿完成实景拍摄后,特效顾问迈克尔·兰特瑞将另一个机身模型放置在摄影棚中,用液压机从内部将其挤瘪,以打造出脊龙踩扁飞机的效果。与此同时,工业光魔会添加脊龙的完整动作,而庄斯顿则拍摄出演员在机舱内翻滚的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