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线大片 » 电影票票补是什么

电影票票补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6-14 17:49:26

① 电影的票房是什么意思

票房主要就是指电影在影院上映时卖出票的总额.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主要就是看他的票房销售情况.如我们常听到有些电影或演员被称做票房毒药,就是指这部影片或这个演员出演的影片上座率很差,没有什么票房收入.同理,如果说是票房冠军等,我想你也该明白什么意思.
不知这个答案满意否

② 票补与IP一样,对电影最终票房究竟起多大作用

制片方拿钱给发行渠道,比如猫眼电影、大众点评等网站,让他们低价销售电影票,以期取得票房和观影人次上涨、口碑相传的效果,进而撬动市场,赢得更大的票房数字。一般大制作和宣发不够充分的电影会这么做。《后会无期》当时投入了2000万做票补,是第一部大手笔票补的电影,就是因为集中推广期较短。用处不是很大

③ 电影院的一部电影票房是怎么分成怎么算

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PS: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终片方结算所使用的数据,为中数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3.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4.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

5.很多情况下,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这时发行方会收取12-20%的代理发行费。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6.部分影片同档期处于竞争劣势,出于增加影片排映场次的目的,给影院及院线承诺票房返点。返点一般占到可分账票房的3-5%。

7.制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为:1*(1-0.033-0.05)*40%*(1-0.1)=0.33为一般情况下的制片方分账。

以上情况为例,一部最终票房1亿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为3300万左右。

附:中国电影的资金其它回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版权收入:主要指电视放映权和互联网播放版权销售。这部分收入里面,CCTV6的收购费用为140万-400万每部影片,主要根据影片的题材、频道打分制度、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决定。网络版权价格波动较大,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主要跟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有关。

2.海外销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国家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发行收入、版权收入。这部分收入目前较低,增长潜力大。

3.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活动冠名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4.授权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视觉元素等授权使用,以及版权衍生品的销售收入。

5.政府补贴: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补贴、地方政府专项补贴等。

6.行业补贴:主要是摄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达到一定数量后,享受专项的行业补贴。票房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奖励100万元;票房在1亿到3亿元,奖励200万元;3亿到5亿元,奖励500万元;5亿以上重奖1000万元。

其中,大部分中国影片的资金回收依赖票房分账,可占到影片总收入的80%以上

④ 电影票房如何分成

按照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惯例,100元的票房,5元钱是要上缴的电影基金,上税3.3元,剩下的91.7元,影院拿走47元,院线拿13元,制片方和发行商拿剩下的31.7元。
北美票房中,发行商可得约55%。导演收入有的是只拿片酬,有的另外加分红。

⑤ 电影票房的票补是什么意思

票补是在线下渠道作为唯一售票渠道时,制片方拿出一部分预算来做促销,目的是在影院上线的前几天内拉动票房增长 。相当于美团等外卖网站里的红包,观众按折扣价买的,但是票房按原价计入,里面的差价由网站和商家补齐,其实就是在一个电影上映初期的促销手段。

2018年9月,网传文化部和电影局已下文,将于10月1日开始实行新规,将停止一切线上票补,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含影院线下售票

(5)电影票票补是什么扩展阅读:

2018年9月12日,有消息流出,关于电影发行将有几项新政策推出,其中包括不再允许有“票补”,网上售票平台的手续费限价、没拿到龙标的电影无法预售、售票平台结算周期缩短。

1、 发行方、制片方、院线方不允许进行网络售票平台补贴投放,销售价不能高于结算价,也不能低于最低票价。

2、第三方线上售票手续费不高于2元(原来通常是2-5元不等),其中系统服务商收取1元,网络售票平台收取1元,院线/影投不得参与分配。

3、未获得公映许可证的影片将无法开展预售。

4、线上售票商对影院的结算周期从2018年10月1日开始变成8日内结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时结算。

⑥ 电影票房补录什么意思

电影票房,它的补录是一些在电影票房当中,如果产生一些差距的话就可以补录。

⑦ 春节档两天13亿!高票房或与“票补”有关是怎么回事

截至昨日记者发稿为止,今年“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已经超过13亿元。其中,大年初一全国票房8.02亿元,
超过去年大年初一的6.4亿元,再创单日票房新高。其中,《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功夫瑜伽》三部电影首日票房均成功破亿元。

由周星驰监制、编剧,徐克导演的《西游伏妖篇》以超过5亿票房目前排名第一。该片自节前预售开始就成绩突出,大年初一零点场正式公映前,预售总票房已达1.76亿元,创中国影史上预售最高票房纪录,公映首日斩获3.56亿票房,打破《速度与激情7》单日3.4亿票房纪录,问鼎内地华语单日冠军。业内人士分析,星爷的搞笑功力加上徐克擅长的特效,本身就是两块“金字招牌”,再加上吴亦凡、林更新等人气演员的加盟,让本片人气节节高升,有望成为2017年首部突破20亿元票房的作品。不过,影片上映之后却遭遇口碑两极,有观众认为:“影片特效很棒!故事还是星爷‘无厘头’风格的延续。”也有观众认为:“影片没有想象中好笑,小鲜肉的演出也不如前作《西游降魔篇》黄渤、舒淇的表演精彩。”

今年电影大盘开门红,有业内人士分析,能有如此好的成绩,与又一轮疯狂的“票补”不无关系。记者在几大电商购票平台上看到,“《乘风破浪》5元起特惠抢票”“14.9元看《大闹天竺》”“《熊出没·奇幻空间》19.9元特惠抢票”等低价票活动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所谓“票补”,是指片方或电商平台让利给电影院低价票的差价补贴,以此招来观众关注,每到各种节庆,就是电影市场的“票补”大战的高峰期。今年春节档更是如此。有媒体披露,今年春节,有票务平台分别与影院约定细致的“票补政策”,只有预售、排片等情况达标,才能优先享受片方的“票补”,片方利用这一方法在影片上映之前提前锁定大量排片,为票房冲高提供很大助力。

其次,有消息指出,从今年开始,网友在线购票过程中每张电影票平均收取的网络代售服务费将被计入票房,这一变革对整个春节档的大盘提升同样有着不小的推动作用。

⑧ 电影票房中的网票,哈票是什么意思

电影票房票补是指:制片方拿钱补偿给发行渠道,降低电影票的价格,增加观影人数。制片方会将票补分发给售票网站,让他们低价销售电影票,以期取得票房和观影人次上涨、口碑相传的效果,进而赢得市场口碑,
获得更好的票房成绩。
拓展资料:
1、电影票房,原指电影院售票处,后引申为影院的放映收益或一部电影的影院放映收益情况。后来逐渐有公司专门统计电影的票房,给出更为明确和直观的数据。
2、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比2016年增长13.5%。其中,国产影片票房301.4亿元,占总票房的53.84%,以较大优势保持了国产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
3、据业内专家预测,未来5到10年,中国电影将迈向更有质量、发展更快的黄金期。到“十三五”期末,中国电影年票房很有可能达到1000亿元。
电影票房——网络

⑨ 电影票房是什么意思

电影票房,原指电影院售票处,后引申为影院的放映收益或一部电影的影院放映收益情况。后来逐渐有公司专门统计电影的票房,给出更为明确和直观的数据。

票房的起源

在清朝干隆征战大小金川时,军中满洲人多,因行军万里,一路无聊,始而思念家乡与亲人。为此,八旗子弟兵自编词、曲,即子弟书,以自歌自娱。

歌唱者需持有执照,所谓唱票,这些业余歌唱者之间就互称为票友,以后票友就成了业余演唱者的代称,清中叶以后,八旗贵胄嗜爱戏曲成风,并以演唱戏曲为乐。

不过他们演唱不为生计,故谓之票戏。演唱时票友们汇集一堂,其汇合的地点就叫做票房。最早的票房始于道光年间,到同治末年的翠峰庵票房已有相当规模。

以后天津、上海、武汉、南京、常州、苏州、台湾、四川、济南、香港、澳门、烟台和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的华人居住区也都成立了票房,而且在大学、中学、工厂、农村、街道、茶楼、饭店、公园等到处都有。

(9)电影票票补是什么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比2016年增长13.5%。其中,国产影片票房301.4亿元,占总票房的53.84%,以较大优势保持了国产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

2018年12月31日,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76亿元,同比增长9.06%,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7.16亿,同比增长5.93%。

国产电影总票房为378.97亿元,同比增长25.89%,市场占比为62.15%,比去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市场主体地位更加稳固。

⑩ 电影的票房收入如何分成

分成方法如下:

首先,所有影片的票房总额(简称总票房),要向国家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其次要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由影院从总票房中直接扣划并缴纳。

以上两项,合计5% + 3.3% = 8.3%,称为“不可分账票房”。剩下的1 - 8.3% = 91.7%即为“可分账票房”,又名“净票房”。可得:净票房=(1 - 8.3%)x 总票房。

然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影数字)会征缴净票房的1% ~ 3%作为发行代理费,简称“中数代理费”。由院线支付给“中影数字”。但该分账阶段只存在于大片,小片没有。

最后在剩下的票房中,即净票房扣除“中数代理费”后的票房(以下由Δ表示),电影院分享50%,院线分享7%,制片方和发行方合计分享43%。

如果电影院与院线是同一家公司,比如“万达”、“金逸”,那么它将独享这57%(即50% + 7%)。如果制片方与发行方是同一家公司,那么它将独享这43%。

一般来说,发行方会与制片方约定,收取上述Δ的5%~15%作为其发行代理费用。那么只剩下43% - 15% = 28%归属制片方,即Δ的28%才是制片方的。

如果某些影片在某个档期处于竞争劣势,为了增加影片排映场次,制片方和/或发行方会承诺给影院和/或院线返百分点,一般占Δ的3~5个点。也就是说,制片方和/或发行方承诺把自己应得的43% x Δ 中的3~5个百分点返给影院和/或院线,使其原来占Δ的57%的份额提高到60%~ 63%。

制片方,简称“片方”,有时本身就是投资方,大多数情况下不只一家,因为很多电影的投资较大,制片方一家无力投资,于是会邀请多家公司联合投资。多家投资方如何分享票房,这取决于各投资方在总投资额中的地位、主次、份额,业界称之为“主投方”与“跟投方”。

主投方就是控股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就是参股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发行方要面对的制片方。但不论如何,只有真正出资、投了钱才能算投资方,没有以货币形式出资的公司都不是投资方。

一部电影除了票房收入还有哪些渠道能够获得收益呢?

1、电视版权:即电视放映权。比如央视或一些省级卫视会购买某些电影(主要是大片)的电视播映权。

2、网络版权:如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薯仔、乐视网等为主要买家。

3、海外销售:面向中国港澳台地区、海外国家的院线、电视销售版权。

4、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活动冠名、衍生品的销售收入。

5、政府补贴:主要是各级政府的各类专项补贴。

6、行业补贴:主要是摄制3D或巨幕格式(包括IMAX和中国巨幕两种格式)的影片,票房达到一定数量后,享受专项的行业补贴。

上述这些非票房收入,有时也比较可观,主要都归制片方。因此近年来制片方都在不断加大并积极拓展“非票房收入”,以求利润最大化。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828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806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795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526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524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166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440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866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912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