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线大片 » 中山新天电影城

中山新天电影城

发布时间: 2022-09-18 12:24:50

⑴ 广东中山个大影院最近新上映的电影

呵呵~最近的电影啊~
我来总结一下吧~呵呵
有好的有不好的~
lz可以选择观看~
希望您可以满意:
正在上映
等着你回来-------------------希望不要重蹈《异度公寓》的杯具
我的美女老板-----------------女主角很漂亮呀,新面孔
唐山大地震-------------------昨天在电影院看的哭得一塌糊涂~~~催泪重弹
危情谍战---------------------汤姆·克鲁斯在向成龙转型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吕克.贝松是我比较喜欢的导演,一定会去看看

即将上映
暑期档有很多选择哦~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8月3日上映,吕克.贝松是我比较喜欢的导演,一定会去看看
全城戒备---------------------8月6日上映,我害怕看到香港版的神奇四侠
荒村公寓---------------------8月6日上映,我不是为了看张雨绮来的! 我是为了看阿乐和杨小乖"里面的美女护士"而来~...
深海探奇---------------------8月10日上映,3D效果惊人,画面和音乐都很美
歌舞青春---------------------8月12日上映,不知道中国版的怎么样...
恋爱通告---------------------8月12日上映,王力宏的没有错...
近在咫尺的爱恋---------------8月13日上映,严重期待~
世博总动员-------------------8月13日上映,中国终于有一部3D动画了~
我的雷人男友-----------------8月13日上映,国产“爆笑型”喜剧隆重登场!期待~
喋血孤城---------------------8月15日上映,很期待的片子好久没有这样题材的片子出来了,十分期待!
怪物史莱克4------------------8月16日上映,终于完结了~~期待啊~
龙凤店-----------------------8月19日上映,大s,任贤齐不支持都不行的好电影
迷城-------------------------8月20日上映,难得的好电影
线人-------------------------8月26日上映,张家辉,谢霆锋,无数大腕云集

还有很多啊~
lz要是还有需要可以hi我
希望楼主喜欢~!^______^
cmy整理..请勿复制~!如有复制,投诉处置.. ..

⑵ 中山影视城好玩吗

中山影视城主要是以参观为主,会有表演。是拍电影的地方,所以里边有很多比较好玩的场景。中山影视城里边分为不同的景区:中国景区,日本景区,英国景区,美国景区和展览馆五大部分。里边会有战争场面表演,马战表演等等,如身临其境。
通过【同】【程】网预订中山影视城的门票可以享受9折优惠,不用提前付款,凭预订短信到景区售票处买优惠票就可以了。

⑶ 中山沙岗墟是指哪些地方

然在中山土生土长,但沙岗墟于我并不清楚其源自何时何处,只知从前是设在太平路一带,那里还有“猪仔街”、“卖鸭街”、“染布巷”等,应是有较长历史了。

记得小时候,逢墟期常去看马骝戏、玩蛇和阉猪阉鸡的,稍长些又与小伙伴去淘旧货,揣着过年兜得的利市钱,买上几个“滚珠辘”(旧轴承)来制作小板车玩,就像现在踩滑板那么时尚。墟里摆卖的都是农副产品和一些旧料摊,趁墟的除了城里人更多的是四乡农民。依稀记得当时石岐的商贸盛会应该就只有“沙岗墟”和“物资交流”了。

改革开放以后,沙岗墟从太平路迁至柏苑、松苑,之后又由于市容美观和交通便畅等需要,再搬到现在的起湾道旁。随着城市品位的提升,沙岗墟并未被湮没,不仅保留着传统的特色,还跟着时代的步伐焕发出新貌。

所谓“小墟日日有,大墟三六九”,现在的沙岗墟不再是摆地摊、甩平货的农杂贸集市,上沙岗墟不但能淘到价廉物美的物品、寻觅到玩家踏破铁鞋都难以求得的器件,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坊间民俗市井风情。逛墟成了不少中山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还吸引了很多邻市和港澳的客人。

身边一些颇有生活情趣的人,常去墟里流连,搞些家居DIY的或侍弄鱼虫花鸟、钱币陶瓷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乐趣。有个同事早前就淘获了几件心头好,其中一个美国军壶和一座英国古钟,造型十分别致,做工精巧,还能使用,当然,主要还是作玩赏收藏之用。逗鸟、品茶、观鱼、集币等坊间闲趣,都可以在此找到交集。

吆喝叫卖是古装剧中常有的桥段,是时尚服饰品牌店也采用的推销招数,其应是始于集市。沙岗墟的摊贩来自五湖四海,口音像方言杂烩,奇腔异调的现场“广告”——吆喝念唱起来虽然有些俗气,但大都词句巧妙流畅,诙谐夸张。一个卖玻璃刀的档主,带着齐皖鲁调的念白有章板节奏、婉转妙趣,俗而不粗鄙,很有山东快书的味道。围观的看客也多是冲着他的吆喝唱做,算是一种俗趣。

粤人都有信赖传统验方和生草药的习惯,因而沙岗墟的草药摊档非但没有式微,且相当火红。有病要求医,但如热气上火、偶感风寒或肠胃湿热等小毛病,家有老人或懂点医道的都会到墟里买点木患仔、黄丝鸡兰等。很多华侨回乡都会在沙岗墟广购草药或托亲友捎寄。

生活趣味、乡土情怀,是民俗文化的元素,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精神依归。琉璃厂、潘家园属于北京城的大腕和款爷,香港荷里活道是张五常、董桥等大师才子寄趣的地方,沙岗墟不可与这些地方相比,对中山人来说,却相似于昔日秦淮河畔于南京人,系着中山人心中的情结,也吸引过食家蔡澜、银髦写手欧阳应霁等外端口雅士。我想,中山人再稍微着意经营打造,可以成为民俗商旅文化的舞台。

身边一些颇有生活情趣的人,常去墟里流连,搞些家居DIY的或侍弄鱼虫花鸟、钱币陶瓷的,都可以在这里寻到趣味。生活趣味、乡土情怀,是民俗文化的元素,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精神依归。

相关链接:
墟以大型的榕树头为入口标志,以椭园形下沉式的文化广场为中心,中间有空地近30000平方米,设有可摆卖3000个摊位的墟日市场;北面中段建有一座约2800平方米三层高的墟场管理中心(包括派出所、工商、税务、管理办公室等功能);南面是一条长约250米,建筑面积为3600平方米的“花鸟鱼虫街”,主要经营花、鸟、鱼、虫、古董、邮票、陶瓷和精品等。
这里设有公共汽车总站,有10路、17路和19路A、B线等多条线路连接市内各地,方便市民赶集。 << 沙岗墟美的史话 >>

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上听风响,躺在草地上看白云,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

一百年,在历史的长河是短暂的一瞬。一百年间,由于人们的观念变化,中山人的在面貌也随之发生变化,而美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山市的沙岗墟,正是其中一个美的变化,

沙岗墟迁移多次,仍然称做沙岗墟。水有源,树有根,沙岗墟有其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

我邑民间贸易,宋代有10处。明初洪武年间,石岐迎恩街(今工人文化宫一带)形成墟市,旺市西移,商贾开设批零大户“十八间”(今中山老人仍将三元庙至石岐大庙下叫十八间)。摆地摊的墟市向东移,分别在拱辰路南端所前市、登瀛桥南门市和学宫前的堑头市设了集市。弘治元年(1488年),县衙规定集中在东附廓,名曰“东门墟”,集市期定为三、六、九日,地近沙丘小岗,民间俗称“沙岗墟”。虽是成交农副产品为主,然而贩布颇盛(参阅《嘉靖志》)。墟市逐渐扩大到染布巷、猪糠厂(街)、猪仔街、卖鸭街、蓑衣街、猫儿狗仔巷(今三帅坊)。

清光绪前半期,沙岗墟迁往渡头乡(今尚有旧铺字迹)。后来,迁在石岐南门外麻洲街、南洲街、码头街一带。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山老人仍沿习对这一带叫做“新墟”。

几个版本的《香山县志》叙述“光绪十八年创设沙岗墟”。据考证“创设”:一是官府认可的名称东门墟改叫沙岗墟;二是从新墟迁回城区;三是太平路东段各小巷摆卖,引导他们迁出大街上。从此,官方文件有了沙岗墟这个名词。辛亥革命后,沙岗墟一步一步地伸展到榕树头,再向西到达打铜巷、界木厂(街)、板坊街、后岗涌,衔接甲子桥、青云桥,货船由这里入墟市。得云、新嘉宾、古记几间茶楼和街边粥粉面、甜品档很兴旺。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的产品不经二道贩子转手买卖,而是在上午直接入墟,下午买生产资料或生活用品回村,沙岗墟比以前更旺。可是,1954年4月,县市场管委会成立,再成立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戴红袖章人员查得紧,严肃处罚倒卖者。1958年公社化后,凭大队证明可入墟出售“非统购”产品。随着计划经济农村交售各类农产品任务愈来愈繁重。墟市十分凋零。1962年后,允许完成计划外超任务农产品上市,部分自负盈亏的合作厂社,超计划产品可以上市。价格比收购价高,卖者多点钱收入,买者不凭证可买到所需用品,沙岗墟又旺了。

文革期间,为了“防止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复辟”,中山39个墟市全面关闭。不过,还是有人暗中做买卖。1968年县革委撤消关闭令,公布《规定》,允许完成任务后的一些农产品可以集市贸易,但很多商品还严禁上市,包括柑桔橙等。 1970年,墟市迁到悦来中路与中山路交界的花圃周围处。晴天晒、雨天淋,政府试图用这种方式“限制”。后来,又将沙岗墟迁到湖滨路,规定农历一、六日墟期。不久,又根据全佛山地区新历1、6号为墟期,而摆设沙岗墟,结果墟市陷于瘫痪。

进入80年代,虽然1978年12月中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方针,社员联产责任也是实行几年了,但有关人士仍然心有余悸,墟市仍未兴旺起来。到了1985年,才逐步恢复沙岗墟,墟市先设在华柏市场附近,再迁到柏苑新村与竹苑新村交

到现在沙岗墟迁移到起湾道,总算有一个稳定的地理位置,而政府为了给不断兴旺的沙岗墟增添群众性文化氛围,发挥墟内原有文化广场"以文促商、以商促文"的作用,加快经济文化一体化步伐,促进两个文明的发展,石岐区高度重视广场文化建设,今年投入60万元将沙岗墟中心文化广场改造成能容纳近5000名观众的石岐电影文化广场,并在2000年9月3日落成启用,成为中山市首个电影文化广场。新落成的石岐电影文化广场除了保留原有中心文化广场的建筑特色外,还增设了适合大型文艺表演、传播电影文化的多功能舞台,配备了相应的灯光、音响等高质量的视听设备和专业的电影放映队伍,建立健全和完善了电影文化广场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电影文化广场活动的持久繁荣。

沙岗墟这美的变化正如同中山市美的变化,中山市由一个小小的填区发展到现在这繁荣的城市,人民的生活由贫穷到现在的富裕.人民的居无定所到现在高楼大厦.每一处都蕴含着中山的美变化.这就是小年时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简单点:沙岗墟最早是在太平路一带,那时侯的墟没现在的大和多样,但够特色,逢农历尾数为3、6、9去"趁墟",现在的沙岗墟应该说天天都有,但农历尾数为3、6、9为大墟,人也较多.

⑷ 广东省中山市的动物园与电影院分别在哪里

中山大地数字影院
(最
平噶。。。)
地址:
孙文中路京华时尚城四楼
联系:
0760-8837278
中山市金逸电影城有限公司
(比较贵)
地址:中山市石歧区大信南路2号大信新都汇5楼
联系:
13726075717
电话:0760-88792200
88792201
传真:0760-88792202
语音查询:0760-88792203
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电影城
(环境系最好噶。。。)
地址:市文化艺术中心
石岐影剧院
在北区公园
好像18号车去
再孙文西路那边也有一间
在中山收音机博物馆对面
中山电影院
消费说明:
人均消费
15-30元

址:
嘉兴市中山路100号

通:
坐1路到江南大厦可到。
中山市沙溪电影院
电话:
0776060-6600-86060--8070767776079377100-805
地址:
下朗工业大道42号
中山公园动物园
中山公园动物园位于佛山市中山公园内
联系地址:佛山市禅城区中山路12号
联系电话:82825188
中山公园:40路或876乘到和平新村换737至中山公园。
中山三乡镇的三乡泉林山庄动物园
有鳄鱼睇!
有几百只那么多,不过还小,但很凶猛哦!
总机电话:0760-
86688666
86688555
旅游咨询:0760-86688369
86688166
传真:0760-86688777

⑸ 大家好, 本人现在在中山沙溪,中山哪里有电影院,如果可以的话告诉我过去的公交路线。谢谢

你在沙溪的话近的一般都去 西区翠景电影院 比较便宜 离沙溪也近。
你坐沙溪黄色小公交到富华总站。然后打个摩托车5元钱就送到翠景电影院。
或者更高级一点的你就去 大信新都会 那边的影院好很多。你就在富华总站(现在叫中山汽车总站)坐去沙岗墟的64或者去大福源的公车就可以了。
沙溪其他地方基本没有电影院。楼上的回答一看都是搜索的。我在沙溪5年都没看到建设路那边有电影院。

⑹ 定州市中山新天地电影院今天演什么

铁拳
7.2
剧情 / 动作 / 运动
年代:
地区:美国 / 中国大陆
演员: 杰克·吉伦哈尔 瑞秋·麦克亚当斯 福里斯特·惠特克 乌娜·劳伦斯
导演: 安东尼·福奎阿

⑺ 中山纪念堂粤曲大汇演在何年

过去,我邑各墟镇,尤其是农村演戏,多由群众筹款(也有公尝庙尝出钱)搭戏棚、戏台,雇请戏班演出。种类有恭祝宝诞的神功戏,庆祝丰收的好年景戏。但每台戏的开演头晚,总是先演六国大封相或八仙贺寿,然后演出那些扬忠抑奸、英雄救美或才子佳人为题材的戏,也有演出《三娘教子》和妯娌纠纷之类的伦理戏。公费演戏时,观众随到随坐,没有座位时亦可加凳,也可站丰后头观看。群众筹款演的戏,出钱较多或有职衔之缙绅,要预留前座四五行的堂中位。此辈入场时,乡公所所丁热情侍候,奉茶点烟。散场时,他们给戏班赏银。笔者童年,就曾多次到南郊华佗庙、库充和东乡濠头,西郊长洲观看木偶戏或粤剧、有时夜场演出通宵达旦,累得我呼呼入睡。
随着历史的发展,我邑开始有戏剧、曲艺、电影、魔术、杂技的经营演出活动。但元明终世至晚清时期,营业性之露天戏台、草棚、院室、戏堂,皆属临时搭成或租借。上演的戏剧,基本上是由演员配唱的木偶戏,或到省城雇请落乡戏班来邑登台演出粤剧;也有由走江湖的杂技人员表演武术,俗称“卖武”;亦有请“讲古佬”登台“讲古”(说书),请“龙舟”艺人唱“龙舟”。自清宣统末年,邑人首建正规戏院以后,新的影剧院不断出现,上演上映剧目电影逐渐丰富。春风秋雨几十年,邑境影剧院的变迁很大,现据回忆,着重陈述民国时期的影剧院的经营情况,也略谈解放后新建的影剧院。
(一)戏剧院
香山首建的正规戏院在清宣统末年,由邑人某氏(姓名未考证)在石岐大笪地筹建。辛亥革命后,该院以低票价试业后,于民国3年(1914年)正式开业,取名泰东戏院。其建筑布局是:正门为樘笼门,内分大堂、二楼、三楼。大堂两分对号位(前座在中间,两侧为东西厢,低价位在后座),二楼第一排伸至大堂的第七排上面,与地下座位一样编号;三楼以级代座不编号,俗称飞机位。全剧院共约二千个座位,该院开业后,基本上演粤剧,兼营其他。民国14年(1925年),美国波士顿大魔术社曾在此演出,还公演过“苏俄怪兽陈列”及聘请艺人演唱粤曲。约于民国20年(1931年),在中山首创机器厂的何本,因见“天外天”、“中山”电影院生意好,便游说泰东戏院老板兼营电影业。何本还以外股东名义投入发电机、放映机及增加电器设备作资金,并着在泰东戏院后侧的“合安”机器店当技工的三弟何禧,晚是到泰东戏院发电和巡视电器设备。“合安”的徒工邓苏(现轴承总厂退休职工)亦有过去帮工。当时,该院夜头场放映电影,二场演出粤剧。及后,日场亦有放映电影。戏班不继时,全天三场均放电影。此期间,电影已逐渐从默片发展到有声片,彩色影片亦开始面世。在沪港澳上映的影片,尤其是西片(附解说字幕),也挤入中山电影市场。整个30年代,因战火尚未蔓延中山,且我邑毗邻港澳,泰东戏院的影剧生意处于黄金时代。但后期,该院因上演上映名班名片不平衡,也因股东之间意见分歧,或入新股或退出原股,遂于民国24年(1935年)10月改为青海茶室。数月后,于民国25年(1936年)2月,再易名娱乐茶室,俱是上演粤剧。同时供应各式茶点到观众席前,形成“台上开戏,台下开墟”。时过半载,即民国25年(1936年)9月,又恢复泰东原名和昔日状况。
1940年3月,邑境沦陷后,泰东仍继续经营至1942年初,及后,该院被日军毁坏,整座建筑只剩下断墙残垣,用作军马场,也成了汪伪政府难于管理的流浪灾荒饥民的集居点。
抗日胜利后,1945年冬,张溪乡人林卓芝投资重建泰东戏院。竣工后,石岐人黄宝光(澳门平安戏院少东)租此院经营,易名“模范大戏院”。于1947年春,正式开业,主营电影兼粤剧、曲艺、话剧及杂技。
新中国成立后,林卓芝、黄宝光因故撒手不管模范戏院。1950年该院工人请示军管会,5月5日市军管会派员前往清点查封资产,决定将该院暂时交由23名工人经营,租金由军管会转给张溪农会。7月31日,市军管会委派高其峰充任该院经理。1952年10月14日,石岐市政府文教科改派严蔚到该院任经理,萧德伦任副经理。工商登记流动资金5000元,性质改为石岐市地方国营企业,主营放映电影,兼上演粤剧。60年代起易名红旗电影院,隶属石岐镇影剧院,一直经营至90年代。
石岐第二间剧院是建国戏院。事缘1938年日机轰炸广州后,人流南移。石岐湾底龙王塘(现商业系统职工宿舍)的大葵棚岐山音乐茶室开业,上演粤剧。未几,易名建国大戏院,经理袁国安,撤掉茶座改搭竹木札固的排凳,座位一千多。后因广州战事吃紧,名伶马师曾、红线女、罗家权、梁醒波、白玉堂、罗品超、邓碧云、梁荫棠、紫兰女等,先后到该院演出。邑境陷敌后,百业萧条,剧场冷淡,该院为求生存,降低票价,亦有观众。战后复苏,生意又旺。建国经营十载,至1947年底,由县警察局测定为“危棚”,下令拆卸。清理债权债务,结束营业。
三是胜利大戏院。1946年冬(另一说1947年元月)正式响锣开业,址在现孙中山纪念堂停车场。由国民党县党部和三青团中山分团合营,该院为竹杉棚架锌铁盖顶。全院座位共一千,分别称为中华位,民国位,民族位,民生位,胜利位。单一上演粤剧。名伶薛觉先、唐雪卿、马师曾、红线女也先后率团在该院演出《胡不归》等有名剧目。经营半年,因规划建设仁山广场,各界舆论认为,该院不伦不类,且演戏嘈杂,有碍集会,国民党政府被迫将院歇业拆掉。
四是新世界戏院:胜利戏院拆台,国民党官方有关人士四出觅址,最后确定以县党部礼堂加设有倾斜度的地板,将“胜利”拆下的材料,改制木长椅,开设新世界戏院(为1994年5月30日搬迁前的中共中山市委会址),1948年8月开业。座位约四百多,主营电影兼营曲艺演唱。四大平喉歌星之一的粤曲名艺人徐柳仙曾在该院演唱《再折长亭柳》。青年电影院歇业后,由该院接映彩色西片。同年年底,该院发生劳资纠纷,放映员临场罢工,观众哗然。数天后,劳资代表双方签约而后复业(有见报)。后因设备低档且业务日渐衰微,半年后结束营业。
五是中华戏院,即现中山影剧院前身,址在孙文中路108——112号(旧门牌)。原址为“西盛”当铺及后座(龙母庙街口西侧)的古旧祠堂(沦陷时期曾用作伪刑侦刑审处)。战后,南基路“南成”饼家老板霍裕及其兄霍永光(港商),购买此旧房拆卸,兴建该院。据霍裕说,兴建该院时共用40万港元,与当时烟墩山县参议会会所同价。中华戏院于1948年落成开业,经理霍裕。主营粤剧,座位一千多,是木座椅,砖瓦结构,无楼座平房戏院。解放后,出租给孙姓并与之合作。1950年7月16日起易名联营公司中华戏院,股东10名,孙锷昭(沙边泗门人)出任经理。流动资金12000元(折新币),员工33人。至同年9月15日申请歇业。由工人生产自救,优惠税收。聘请陈笑见领衔的广州春风粤剧团等来院演出,中山民间粤剧艺人亦常在该院演出《唇亡齿寒》等时装粤剧,并即席为抗美援朝募捐款项。后由县委、县总工会租借作会议之用,间中亦由工人俱乐部租出影机放映电影或上演粤剧;工人生活由工会安排。1959年拟建仁山会堂,上马时,将该院拆改。仁山会堂奉令下马停建后,中华戏院改建为中山戏院,容枝任经理。行政上与红旗、人民、文娱同属石岐影剧院管理,主任宋庭君。新“中山”座位1340个,放映电影、演出戏剧、杂技、演唱曲艺等。该院为活板座椅,但回音较差。1967年易名工农兵剧场。1982年春,更名为“中山影剧院”至今。
六月新新——大华——文娱——华侨戏院,现石岐金都城商场址。原为孙文西路大中堂巷李氏大中堂的前花园地(有水塘)。战前由孙文西路中西药局全东程大元买下,战后填平筹建戏院出租。于1949年初落成开业,取名新新戏院,初时主营电影。观众经大中堂巷出入,正规木椅横排28个座位,有小二楼,座位共约一千。1950年2月10日始换老板,易名和声公司大华戏院,经理孙汉权,工商登记流动资金10511元,固定资产登记写1948年大中堂人士所建(实际是大中堂李植枝等人入股于程大元),经营至1952年11月11日申请歇业。由工人借用生产自救,工会亦有借场演出招待剧目,宣传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冬,侨属黄茵、方丽群和归侨陈茂垣的女婿洪灿谦等人集资似用该院经营,申请登记期间,另有人以新华戏院之名申请筹备开业。后经石岐工商联提供咨询意见,政府批准黄茵筹组正式营业,名曰文娱剧场,经理黄茵,主营粤剧,同年12月7日开业,工商登记流动资金11950元,员工23人。门面改在院址悦来路100号之一。次年(1954年)9月15日变更登记,经理方丽群;李佩珍入股担任副经理。流动资金改为13900元,营业执照为岐商字第0594号。方、李是影剧业务新手,开展业务不理想,后由石岐市政府文教科入资2万元,改墙扩阔座位,拆掉正门两边商店,进一步改装门面。调派干部麦仕钊管理业务。并从模范、人民电影院抽调职工,协助该院开展经营业务。市政府从未收息分红,稍有利润,用于添置设备。1956年1月24日,改为全行业公私合营文娱剧场后,仍经营粤剧,原公方代表麦仕钊调文化馆。李国新出任公方经理。自从座位增至1340个后,利润也多了。60年代初,国家开设华侨特种商品供应公司期间,石岐镇人民委员会指示文娱剧场改名华侨大戏院,以配合华侨新村(已择地,无上马)、华侨纸厂(即中山造低厂)、华侨大厦等用名。该院易名后,经理黄娴。60年代中期,因危房,曾一度向工人文化宫租场经营,后并入工农兵剧场。
七是石岐工人文化宫影剧院:1953年12月文娱剧开业后,石岐市工会联合会(主席郑吉,宣传工作负责人翁桂扬)即筹建石岐工人文化宫,内设影剧场,1955年春节开幕。不久,解放军的南方杂技团和赴港归途的中国民间艺术团曾在该宫演出。几个京剧团和广东粤剧院一、二团,广州市团,曲艺团也经常在此宫演出,还放映电影。60年代前期,曾在球场增设分场,每晚放映电影两场。工人文化宫是事业单位,经常由工会文工团演出,工会会员凭招待票免费进场。影剧院经费由文化宫统筹。80年代中期起,采取承包责任制经营。1990年影剧场掉改建,成为有空调的新型影剧院。
八是孙中山纪念堂剧场。该堂整座雄伟建筑物于1983年落成,由原中山商会会员、香港新鸿基地产集团财东郭得胜捐资一千万港元建成。纪念堂内的剧场除用作会议会场之外,经常举办大型演唱会和有名的剧团演出。场内设座位1484个,有现代化设备,如活动板沙发椅,活动舞台、乐池,中央系统空调、高级音响等。1984年香港艺员叶振棠和1985年春节香港艺员颜国梁等人曾在此举行演唱会,1990年秋粤剧老艺员罗家宝也在此演出,票价昂贵,亦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
(二)电影院
我邑首间电影院——“天外天影画部”,原址开办在龙母庙街口民房前厅(现中山影剧院东侧后座)。民国8年(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由濠头乡人郑彦闻(广东省参议员,《中山仁言报》总理及主编)斥资开设该部,内分楼上“雅座”和地下普通座,两种座位共30多个。1927年,该部迁往孙文中路(今石化公司商场址),装修成正规电影院,但座位也只有50位。先后放映过中外影片《儿女英雄》、《洪荒仙女》、《李飞飞》、米老鼠和唐老鸭卡通片、差利卓别林滑稽系列片等。经营达十三载,约于1931年歇业。原因:三十年代前期,声片逐步代替默片,甚至有少量彩色西片出现,观众日多,中山境内电影院相继开业,经营场所格调以及影片要求愈来愈高。放映默片且仅有半百座位的“天外天”已不适应时代要求。也因东主郑彦闻致力办报,故结束其营业。
大观影画戏院是县城第二间电影院,1925年开业,址在照壁街祠堂内(今药品公司职工宿舍)。场内设4人长木椅多张,约共100多个编号座位。单一放映默片。先后上映过《悔不当初》、《古井重波》、《孽海潮》和卡通片等。后因地处偏隅及经营不善,时仅一载,业务萎缩而歇业。
中山电影院是石岐第三间电影院(人民电影院的前身)。原址在西城门外的李氏族祠。民国7年(1918年)由祠堂值理先辟建游戏娱乐场,有时兼营演出粤剧。民国18年(1929年)秋,增设电影以同“天外天”影院争生意。此时,该院边营业边改建,改建后院内分大堂、二楼、三楼。大堂和二楼设置正规木椅,二楼前栏伸至大堂第五六行之间,三楼是以级代座的扇形散位。全院座位约1200个。先后放映过《鲁智深夜救林冲》、《上海花》、《奋斗婚姻》、《侠女奇缘》、《旧西游记》、《风流督军》等。1933年开始放映声片。企业名称由中山改为中山大戏院。1935年秋,在同“模范”两栖式竞争中,中山大戏院改为合利公司娱乐茶室,上演粤剧兼售茶点,茶水免费,糕点计价,服务到观众席前,还有花生、瓜子、香烟、火柴叫卖。但时过三个月后,“合利”结束,恢复中山名称,继续放映电影。1936年起又兼演粤剧。至沦陷期间,处于半停业状态。战后1946年重新装修。前时,先后十二次易名为中山新戏院、中山影画院、娱乐茶室、中山有声电影院、中山剧场、中山正风剧场等。
1946年秋,石岐马龙舟巷郑三各的富家子弟、具参议员郑少新,向当时业主孙恩荣租赁该院并投资装修。期间先在集贤坊祠堂内临时放映电影,1947年春节正式开张。后易业主李锡。1948年资方更迭,由石岐昌兴金铺老板余林、合元兴金铺少东李桂源、广州片商刘渭如,总经理李桂源;余林、余伦、余锦兄弟主管业务。及后,余、李四人退出。曾在国民党中宣部电影厂任职的周秀文(神涌人)与何玉麟、刘子超等接手经营。开业后,改名为石岐中山戏院,接受大陆影业公司管理排片。何玉麟原以永宁坊的房屋交出抵押,典入黄金及卖金入资,出任司理(年后由周秀文继任),员工33人。解放前夕,放映过苏联体育纪录片。中山解放初期,解放军民工团曾在此演出歌剧《白毛女》。起初,上映《人民的胜利》等纪录片,甚卖座;观众每见毛泽东主席影像时,均掌声雷动。由于当时国产片极少,旧片待审,而上映苏联政治纪录片又不甚卖座,不久停业。何玉麟与周秀文放弃经营,到工商联参加工作。1951年春,石岐镇人民政府筹备处主任卢克诚批准该院24名工人生产自救。总工会亦借给466元现金支持,成立了“中山县石岐镇中山戏院工人临时管理委员人”,主任委员梁杰如。1953年转为地方国营,易名人民电影院,伍振文、黎沾等人先后任经理。1990年下半年起停业改建。
青年电影院。抗日胜利后,国民党县党部和政府,积极筹组影剧院同民营影剧院竞争,于是筹办青年电影院(现中医院门诊部址,该址原是大书院,清末改为爱惠医院,沦陷时改为难民救济院),1946年元月开业,官方委派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山分团干事林建成出任经理。全院长木椅可容纳600人。该院银幕在中间,前后可观看,并经常放映港澳首轮上映过的彩色西片,每天3场,基本满座。1946年2月上映美国彩色故事片《出水芙蓉》时,一连五天,场场超满,警方不干涉,售票近万张。经营3年赚了不少钱,但不改善设备,而于1949年初歇业。50年代,该址曾用于土改教育展览、职工轮训班、中山县工人俱乐部免费电影场等。1957年改为中医院。
附带说明,1962年以前,凡购买戏票、电影票,均奉送“戏桥”一张,内容有剧情和编导姓名及剧中人饰演者。
(三)各镇区影剧院
历史上,区镇影剧院主要有:
小榄影剧院。址在小榄镇莲塘大街3号,原是一间历史悠久的大茶楼,民国(1935年)发展成茶肆兼演粤剧,两栖式娱乐场所,改称同乐大舞台。战后,毁于火灾。1946年重建,改营粤剧兼电影,易名同乐戏院。1947年6月易手,改名“兴发电影院”,亦兼营上演粤剧。以后多次转手和易名为国泰、大光明、升平、大升平戏院。1951年10月改称小榄大戏院。1956年转为国营,称小榄影剧院,座位有1319个,声光座位较好,以后一直正常经营,以放映电影为主,兼演粤剧。
小榄岭南戏院。原在小榄新市即今小榄工人文化宫址。1949年7月开业时,设备简陋,仅是砖墙顶杉皮,座位约一千,兼映电影较少,粤剧名班在该院上演比较多。老板原是姓何的大耕家。后因设备差,业务不振,1950年(一说1951年)农村八字运动期间歇业。拆卸三两年,地皮用于兴建小榄工人文化宫。
黄圃戏院。中山解放前,黄圃镇(原称九区)无影剧院。演戏时由各围口农民筹款雇请“红船”(载送粤剧演员及道具的船只)。演戏后演员回船休息。这类红船,多在穗解缆或回岸,组(散)班均需到八和会馆登记、报到,剧团纠纷争执,亦由八和会馆出面调解。解放后,原黄圃商团团长的儿子梁茂鸿(丽华百货店全东)集资兴建黄圃戏院于升平路。砖瓦平房,座位约一千。1950年7月开张,单一经营粤剧,梁茂鸿出任经理。1953年因该院上盖有倒塌危险。梁等经股东会议自愿捐送给区府。由区政府派干部梁俊帮为经理,将该院修葺经营。其时,“苏片”、“国片”源源分配到中山放映。土改结束后,农民生活改善,经常到墟镇看电影。黄圃戏院无影机,便与大岗戏院(现划番禺市)合买一对影机,两院轮映影片,亦上演粤剧,业务收入各占一半。但黄圃影剧院不合建筑安全标准,1973年被上级发现,令其拆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影剧复苏,黄圃公社借出会堂临时放映电影并着手筹建黄圃镇影剧院,于1983年新院开业,至今已历时11载。
大岗戏院,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已划归番禺,属广州郊县。从略。
三乡镇娱乐戏院(现三乡影剧院址)30年代岐关公路通车后,由于三乡镇是中间站,行商多在此上落或驻足买卖,市道日旺。郑某等人利用乌石敦睦善社楼下辟建市场,楼上开设娱乐场,经营转盘、飞标、小魔幻、掷骰等文娱和赌博,晚上上演粤剧。1938年广州战事吃紧,三乡过客更多,娱乐场老板遂购入旧机,开始放映声、默电影,但以默片为多。1940年沦陷后,该场又改营赌博及茶楼。所以民谓:乌石戏院乌烟瘴气。战后,娱乐场恢复大班头粤剧演出兼放映黑白、彩色电影。1946年,该场被台风毁了一角。1947年,由三乡商人郭捷良、容瓞祥等人合资修复,座位共有1012个,经营至1956年转为国营。1959年易名三乡影剧院,一直正常经营。近年间,入场观众零落,比不上镭射投影场。
沙溪“国际戏院”,位于现沙溪镇墟市沙溪影剧院址。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沙溪人郑柏生等人集资兴建,座位949个,1946年12月开业,初时单一经营粤剧。粤剧名伶吕玉郎等大班头也曾在该院上演。1948年起兼电影,影片多是本县二轮片,因沙溪村连村,侨属居民多,观看电影甚众。惜者,该院建筑格调沉沉,外墙灰黑,入场、售票、宣传栏挤于铁闸斗室之内,没有装饰美感,加上瓜菜熟食小贩挤在门前,陪衬不上较好的市容。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沙溪影剧院后,主营电影,正常营业至今。
(四)其他演剧曲艺场所
中山人喜爱曲艺戏剧,远在清代,各乡村凡贺神诞,起码有木偶戏演出。辛亥革命后,县城石岐商人千方百计经营戏剧。民初至20年代后期,汇丰公司(现孙西邮政营业所址)在天台演出露天粤剧,有时还兼营茶座。战前,高升、叙贤(今钻石商场址)茶座亦兼营上演粤剧多年。战后,温添记、张添记、大中堂花园茶室等等,均兼营演唱曲艺,粤曲名演员李少芳、辛赐卿、何丽芳、赖天涯都曾受聘到这些茶室演唱。中山籍的民族音乐家吕文成(1898——1981年)亦于抗战时期到过高升演出。1947年及1951年先后与长女吕红到石岐淇园、月园茶厅演奏《鸟投林》、《齐破阵》、《凯旋》等名曲,由邑城“白虹乐社”拍和。吕氏还先后在小榄、大涌、港口、三乡等地影剧院或茶楼演奏自己创作的广东音乐《平湖秋月》、《蕉石鸣琴》、《渔歌唱晚》、《银河会》、《岐山凤》、《步步高》等优秀名曲,流传至今。吕文成曾先后为唱片公司演奏录制270多张唱碟,但回到家乡演奏,毫无半点名伶架子。
历史上,石岐悦来北路的琼芳饼家(现悦华百货商场址)楼上是茶楼,也曾兼营粤剧至1955年12月。教师队伍中的粤剧爱好者,亦于1949年聚集石岐民生北路58号(1982——1991年工商联会址)和县参议会会堂(烟墩山技校址,已拆)演出古装粤剧《红楼梦》等,他们的乙反调,无功底,售票平平。其时,民族西路卢隆记专业经营出租戏服道具,方便临时埋班的粤剧团租用演出。
(五)中山市影剧业的变化和发展
近十多年来,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中山市影剧院有了更大发展。一是影剧院愈建愈多,解放前影剧院空白的镇墟乡村,50——60年代陆续建了一批会堂剧院,如沙田茅棚区的横栏公社六沙大队,也建起颇具规模的会堂(剧院)。近十多年来,各镇区改建新建了许多格调较高的正规影剧院,如1989年港口、古镇、坦洲、浪网、民众等镇均建起新的影剧院,1990年11月14日开幕的南头影剧院,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室内有二楼,座位1300多个;外型雄伟,候场厅十分宽敞,并附设停车场。同时,邑内不少私人集资或独资兴建小型影剧院,如1988年建成开张营业的东升镇欢乐城影剧院,座位900个,由该院经理黄树照独资兴建。三角镇的沙栏影剧院,座位800个,装备先进的“松花江”牌放映机,也是由该院经理黄铁独资私营。二是各种新型电影在我邑面世,在50——60年代逐步发展投入营业的宽银幕、立体电影、遮幅式立体声电影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发展有镭射电影、小银幕投射电影、录像带放映室等,星罗棋布地遍及城镇和农村,如1989年开业的石岐湖滨路仙湖立体声电影院,座位500个,环境舒适。市青少年宫的镭射电影院,座位200个;华柏路奥斯卡娱乐城迷你型电影院,悦来路金都城影视中心等,均设备先进,并有空调冷气装置,吸引许多电影观众。至于城乡各单位附设的录像带放映室,每间座位有40——100个的,更是数不胜数矣!
截至1990年末止,我市的正规影剧院已达40多间,座位达4万个,为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展望将来,中山影剧业必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
补笔:戏剧与电影是两大类。昔时木偶戏,解放前已逐步不演了。80年代开始,粤剧观众日少。50年代,石岐上演粤剧,天天两场,甚至两院四场,甚卖座。时至今天,石岐偶尔上演粤剧三两晚,除零零落落老年观众外,青年甚少。昔日哼哼粤曲,处处可闻;而今天,却是新潮时代曲。因此,中山影剧院的经营方向应有所考虑。

⑻ 中国影视城有几个

1.长影世纪城:
在长春市西侧,有一座集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特效电影于一体得影视主题公园,为世界独有、令人称奇的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它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美丽的净月潭畔,长影世纪城是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娱乐园,是长影改革、二次创业的标志性工程。在上个世纪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电影业遇到了来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被誉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着名的长影制片厂,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的困境。 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关怀下,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长影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一致、与电影创作生产自身规律相符合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取得改革成功的基础上,长影集团借鉴国际电影产业的成功经验,依据自身深厚的电影文化底蕴,把现代电影工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延伸电影产业链,打造出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娱乐园,开创了中国大电影时代的新模式。
2.横店影视城:
横店影视城,位于中国东阳市横店境内,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距杭州160公里,处于江、浙、沪、闽、赣四小时交通旅游经济圈内。乘飞机、火车或走高速公路均可直达。自1996年以来,横店集团累计投入30个亿资金兴建横店影视城,现已建成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梦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禅寺、明清民居博览城等13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和两座超大型的现代化摄影棚。已成为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美国《好莱坞》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
3.上海影视乐园
上海影视乐园,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上海影视乐园有旧上海的市井风情,有拍电影的幕后秘密,有欧式的标准庭院。有“宋子文旧居”、汾阳路上的“工艺美术学院”。老上海特色的风貌是其特色之一。
4.中山影视基地
中山影视基地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中山城占地面积300亩,分为中国景区、日本景区、英国景区、美国景区和展览馆区五大部分。它沿着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浓缩他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而建造起来的,集中反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进程,同时又展现了以中山市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形成一个既有革命纪念意义又有历史文化品位的多功能综合文化旅游城。
5.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镇北堡西部影城距银川市35公里,是在一个原始古堡的基础上修建的。这里保持并利用了古堡原有的奇特、雄浑、苍凉、悲壮、残旧、衰而不败的景象,突出了 它的荒凉感、黄土味及原始化、民间化的审美内涵,尽可能地保留了它特殊的审美价值,让电影艺术家们在这一片西部风光中心情尽兴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同里影视基地
同里影视基地位于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畔,千年历史文化古镇同里素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景致和人文荟萃、文物古迹遍地的特色而闻名海内外,被誉为 “天然摄影棚”、“东方小威尼斯”和“ 明清建筑博览馆”,已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由于保存完好和得天独 厚的资源优势,纷纷被电影电视剧组看中选为拍摄外景地。同里影视基地 同里镇以水景为特色,被誉为“蓬莱仙境”。同里影视基地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
7.象山影视城
象山影视城,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象山县大塘港生态旅游区,以灵岩山为大背景,巧妙结合了当地的山、岩、洞、水、林等自然景观,该影视城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1091亩,主要由大门广场区、村街作坊区、墓府山洞区、庄园湖塘区、店铺城宅区等五大景点区域组成,集影视文化与旅游休闲于一体。象山影视城诠释着宋代古建筑艺术,集影视文化与旅游休闲于一体,为全国单体建筑最大的影视城,于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
8.北普陀影视城
北普陀影视城位于大兴县瀛海乡南宫,距市区20公里,占地30万平方米,是集旅游观光、影视拍摄、影视研修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型影视文化城,是继中央电视台无锡、涿州影视城之后崛起的、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调的第三大影视城。北普陀影视城拥有20多个景区,50多处景观。主要有城中红楼梦园、北普陀寺等古色古香的建筑,还有蒙古茶包、天桥把式、乔装花会、绣球临幸等洋溢着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动;明清古镇三街一村、研修学院、明星摇篮预示着中国影视文化将进一步走向发达;书画院、陶艺馆及松、竹、梅三园则更具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每逢周五、六、日,城中的艺术团体在“水中舞台”及各景点,会同当地民俗花会,举办热闹非凡的“演艺花会游园活动”。
9焦作影视城
1995年因拍摄《东周列国志》耗资数千万元建起来的焦作影视城,分为即城门区,周王宫区、楚王宫区和市井区四个区。气势恢弘,设施完善,内容丰富,环境优美集中体现了华夏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历史风貌,再现了东周夯土筑台之风。
焦作影视城是以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在中国众多的影视城中以依山而建、气势磅礴、造型古朴为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园林特色。主要景点由文化广场区、周王宫区、市井区、楚王宫区、古战场区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城门广场区以铜铸方鼎、西周东迁和大秦一统的大型浮雕、青铜武士、古钱币状大门以及三皇像、六哲人、四神兽雕塑等为代表,集中体现了影视城所处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色彩,周王宫区包括周王宫、摄影棚和灵台。
10.涿州影视城
北京西南60公里处的涿州影视城将现代电视制作艺术同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它展示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电影电视的拍摄场地,而是一个充满了东方的民俗趣味及古韵气息的,集影视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异国风情于一体的影视城、历史城、文化城和旅游城.
涿州是迄今为止接待摄制组最多的(由于拥有2200亩的拍摄场地和两座各为1200平方米的摄影棚),从《唐明皇》到《武则天》 ,从《三国演义》到《西游记》 ,从《上官婉儿》到《大明宫词》 ,从《中国命运的决战》到《汉武帝》 ……

⑼ 有几个横店影视城都在哪里

只有一个,横店影视城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镇。

横店影视城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被美国《好莱坞》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

横店影视城,是集影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场景而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96年,为配合着名导演谢晋拍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而建,并对社会正式开放。

横店影视城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镇,处于江、浙、沪、闽、赣四小时交通旅游经济圈内。自1996年以来。

横店集团累计投入30个亿资金兴建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华夏文化园、明清民居博览城、梦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禅寺、红军长征博览城、春秋·唐园、圆明新园等13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和两座超大型的现代化摄影棚。

(9)中山新天电影城扩展阅读:

中国其他影视基地:

1、上海影视乐园

上海影视乐园,又称“车墩影视基地”,是上海风情实景,30年代灯红酒绿的旧上海,黄包车、有轨电车、老爷车穿梭于街道,还有外白渡桥、黄浦江、天主教堂等。

2、中山影视城

中山影视城,占地面积300亩,拥有中国景区、日本景区、英国景区、美国景区和展览馆区。

3、长影世纪城

长影世纪城,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总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以影视文化为主题,设有 3D 巨幕、4D特效、世界首家的5D影院、激光悬浮、动感球幕、正交多幕等特效影院。

4、北普陀影视城

北普陀影视城,集旅游观光、影视拍摄、影视培训的大型多功能影视城,继无锡影视城、涿州影视城之后,以明、清建筑风格为基调的第三大影视外景基地。

5、同里影视基地

同里影视基地,江南水乡,整个影视基地是一个天然摄影棚,水乡风貌保存了大量完整的明清建筑,摄影基地就是古镇本身。基地建筑依水而立。

6、象山影视城

象山影视城,位于浙江省象山县新桥镇。2004年,投资投资达4.6亿元兴建。建有神雕侠侣城、春秋战国城、经济型宾馆、摄影棚等场馆和影视配套设施,总占地面积1091亩。

7、镇北堡西部影城

镇北堡西部影城,位于西夏区镇北堡镇,原址为明清时代的边防城堡。作家张贤亮发现了它,并在80年代初期将它介绍给了电影界。

8、焦作影视城

焦作影视城,位于河南省焦作市,距焦作市区1公里。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1995年由焦作市人民政府投资2.3亿元兴建而成,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是以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主要景点由文化广场区、周王宫区、市井区、楚王宫区、古战场区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

9、涿州影视城

涿州影视城,又称中央电视台涿州拍摄基地,位于京石高速公路涿州段东侧。总占地2200亩,包括唐城、汉城、铜雀台、清代皇宫和四合院景区,以及梅园、桃园、竹园、梨园四处民居区和两座各为1200平方米的摄影棚。铜雀台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高26米,左侧为玉龙台。

参考资料:网络-横店影视城

⑽ 中国大部分古装篇是在哪拍的

1、浙江横店影视城:号称“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同时,在横店拍摄的影视剧也堪称国内之最,10年中拍摄300多部影视剧,中国三分之一的古装剧在横店拍摄!

2、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老板是着名作家张贤亮!在《牧马人》、《红高粱》之后,先后有《五个女人与一根绳子》、《东邪西毒》、《老人与狗》、《新龙门客栈》、《大话西游》等70部影视剧相继在此拍摄。

3、广东南海影视城:中央电视台南海影视城被誉为“中国好莱坞”,是中央电视台四大直属影视摄制基地之一,位于广东省南海市松岗镇,始建于1996年7月,占地1500余亩,拥有3100多个坐席的马战表演场。《三国演义》和《太平天国》都曾在此拍摄。

4、山东威海影视城:由中央电视台直接投资,湜全国四大影视外景拍摄基哋(无锡、涿喌、葳海、湳海)之一,1997哖6月1日开城,向世人展呩风采。

5、象山影视城:影视城于2005年正式开城,便迎来张纪中执导的新版《神雕侠侣》。

6、无锡影视城:始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近100公顷,可使用太湖水面200公顷。当年中央电视台按照"以戏带建"的方针,为拍摄电视连续剧《唐明皇》、《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相继建成了唐城、三国城和水浒城三大景区。

7、焦作影视城
8、长影世纪城
9、上海影视乐园
10、中山影视城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47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713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709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46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36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83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67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89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829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