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九七国际电影城巨幕是哪个厅
1. 什么叫电影普通厅与巨幕厅有什么区别
一、屏幕:
1.巨幕厅:
相比普通电影银幕,这张类似于把一个篮球场竖起来的银幕更为巨大,并且呈一点点弯曲,以充分扩展观众的外围视野。
2.电影普通厅:
屏幕则是标准的屏幕大小。
二、音响:
1.巨幕厅:
六声道超级音响系统和银幕上成千上万个小孔,使得影院内每个地方的音量和音质完全相同,观众无论坐在哪儿都能享受到同样质量的音响效果。
2.电影普通厅:
左右分别有两个音响,声音没有巨幕厅立体。
(1)兰州九七国际电影城巨幕是哪个厅扩展阅读
相关术语:
穹幕电影:
是一种放映银幕为穹形的电影,也叫“球幕电影”。其穹形银幕是宽银幕发展到极限,转而又向天空发展而成的,它就像一口大铁锅一样把观众罩在下面。这种穹形银幕最早是半穹形的,1939年,在纽约举行的一次世界博览会上,有人用五台放映机把一幅幅巨大的合成画面放映在半球形的银幕上
与传统的影片涂磁或声光转换方式对比,穹幕电影采用多轨录音机放音方式,通过多路专业音响设备放音,达到理想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还音质量,国际上个别穹幕电影厅已采用多路激光还音方式。
2. 请问电影院里的巨幕厅和普通厅有什么区别,如果看电影选哪个厅好
巨幕厅,顾名思义,相比普通电影银幕,银幕更为巨大,并且呈一点点弯曲,以充分扩展观众的外围视野。标准的"巨幕电影"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除了银幕巨大的显着特征外,"巨幕电影"的核心技术还包括"巨幕电影"放映机和顶级数字环绕音响系统。"巨幕电影"使用70毫米15尺孔的电影胶片,有效画面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的十倍、一般70毫米宽银幕胶片的三倍。电影画格越大,所容纳的内容就越多,图像也就越清晰,这也是"巨幕电影"能带给观众更逼真和更高清晰度观影效果的关键所在。
说实话,对于不专业的观众来说呢,巨幕厅和普通厅区别还真的可以忽略不计。综上:我的建议,看电影要选人少,隔断高,最好是有包间的那个厅。
3. 电影imax厅,巨幕厅,杜比影院,激光厅的区别是什么
IMAX:全称Image MAXimum,意思是视频最大化,能够比传统胶片电影提供更大尺寸和更高清晰度的电影放映系统。看各种科幻大片的时候,选择IMAX就对了。
激光厅:采用红、绿、蓝三基色激光作为光源,实现自然界中90%以上的人眼可识别色彩,比传统投影的色彩更鲜明。因此,其具有更高的色彩表现能力,图像层次感强,极大增强了3D立体效果。
4. 杜比全景声的国内影厅
杭州市临安影视城(1号厅)
卢米埃杭州银泰影城(LD厅)
萧山德纳国际影城(杜比巨幕厅) 卢米埃北京芳草地影城(LD厅)
北京广安门电影院
中影国际影城北京千禧街店 奥斯卡友好国际影城(1号厅)
103电影公园(巨幕厅) 卢米埃成都来福士影城(LD厅)
保利万和电影城(POLYMAX厅)
新时代电影城旗舰店(巨幕厅)
卢米埃成都龙湖北城天街IMAX影城(LD厅) 重庆万达影城SM广场店(X-LAND厅)
重庆万达万州国际影城(中国银行X-LAND厅)
万众英利国际影城 (2号厅) 南京大华电影院(9号厅)
幸福蓝海国际影城河西中央店 (7号厅) 上海影城(2号厅)
上海电影博物
上海兰生典尚影院
上海银星菲林国际影城
上海诺亚新天地影城 东门中影百誉影城
龙华 华夏太古国际影城旗舰店 武汉万达菱角湖店(1号厅)
武汉万达汉街中央文化区店(11号厅)
武汉武商摩尔国际电影城后湖城市广场店 卢米埃西安新地城影城(LD厅)
西安曲江秦汉唐影城 奥斯卡升龙国际影城(1号厅、2号厅)
奥斯卡大上海国际影城
奥斯卡曼哈顿国际影城 淄博全球通电影城(巨幕厅)
临淄齐纳国际影城(巨幕厅) 南宁沃美影城(6号厅)
中影国际影城(航洋国际店) (中国巨幕厅) 怡丰城英皇UA电影院(9号厅)
天籁巨幕影城(6号厅)
桂林新时代环球影城 中影国际影城(恒盛广场店)(巨幕厅)
中影国际影城(和信广场店)(3号厅)
5. 看巨幕电影坐哪个位置最好
顾名思义,相比普通电影银幕,这张类似于把一个篮球场竖起来的银幕更为巨大,并且呈一点点弯曲,以充分扩展观众的外围视野。
标准的“巨幕电影”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而迄今为止不断有更大的“巨幕电影”银幕出现。
除了银幕巨大的显着特征外,“巨幕电影”的核心技术还包括“巨幕电影”放映机和顶级数字环绕音响系统。
“巨幕电影”使用70毫米15尺孔的电影胶片,有效画面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的十倍、一般70毫米宽银幕胶片的三倍。电影画格越大,所容纳的内容就越多,图像也就越清晰,这也是“巨幕电影”能带给观众更逼真和更高清晰度观影效果的关键所在。
另外,精密度最高、功率最强的放映机,使画面的稳定性大大超过了常规标准。
而“巨幕电影”六声道超级音响系统和银幕上成千上万个小孔,使得影院内每个地方的音量和音质完全相同,观众无论坐在哪儿都能享受到同样质量的音响效果。
/ 主要类型 /
巨幕电影的共同特点是采用70毫米的宽胶片或多条35毫米胶片、大银幕,故影像大而清晰,同时伴以立体声,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巨幕电影正处在发展中,种类较多,变化也较大,较为稳定、使用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1、IMAX
IMAX为了大幅增加图像的分辨率,采用了特别的70毫米底片。传统65毫米底片的图像尺寸为48.5毫米×22.1毫米(Todd-AO),IMAX底片的图像尺寸69.6毫米×48.5毫米。为了以标准电影的每秒24格来曝光,IMAX底片的进片速度是一般底片的三倍。
此外还有JAPAX系统,这种系统的画幅面积约为35毫米标准画幅的5倍多,可在宽23米,高17米的银幕上放映。另有SHOWSCAN系统,将拍摄和放映的频率提高到60幅/秒,以消除闪烁现象,使动态景物更加清晰。
2、环幕电影
环幕电影亦称圆周电影。1955年美国用11台16毫米摄影机拍摄环幕电影。摄影机安装在圆台上,拍成11条影片﹔分别在11台放映机上进行同步放映。影院呈圆形,墙上装有11块幕,幕高2.4米、总长38米,构成360°圆周。
此后,环幕电影又发展为6块、9块银幕。中国试制的是用9块银幕。
3、穹幕电影
穹幕电影亦称球幕电影。具有代表性的是奥姆尼麦克斯 (OMNIMAX),它和埃麦克斯一样,也是用65毫米底片横向输片拍摄,用70毫米拷贝横向输片放映。影片画幅面积比标准35毫米的大10倍。
由于摄影和放映都采用鱼眼镜头,故放映出的影像呈半球形,有如苍穹﹔影院类似天文馆,半球形银幕由观众前面伸向身后,并伴有立体声效果,特别是奥姆尼麦克斯的立体电影,观众犹如身临其境,不仅眼前物体似伸手可取,而且有些物体有移至身后的感觉。
除上述各类巨幕电影外,50年代曾出现过CINERAMA全景电影。用 3台35毫米摄影机分开同步拍摄,用6台放映机,3台一组轮换放映,当3台放映机同步放映时,画面彼此相接组成大幕全景电影。
因设备庞大,尤其是3台放映机放映时影像的接缝难以消除,故60年代后此种电影逐渐被淘汰。
巨幕电影的观看,决定观影视效的因素主要是亮度、清晰度、屏幕尺寸和放映设备。
观看巨幕电影,如何选择座位?
在选择座位的问题上,观看“巨幕电影”,观众的仰视角度不宜大于12度,如果座位太靠前,不但脖子会疼,也会容易觉得晕。
中间靠前一点的位置最好,例如30排的影院,10排到15排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如果座位太靠后,“巨幕电影”屏幕有可能不能完全充满视野,也对观影效果有影响。
/ 发展历程 /
“巨幕电影”技术第一次面世,是在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上。然而由于制作和放映成本较高以及运输困难,“巨幕电影”一直未能普及。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股“巨幕电影”娱乐的风潮,《霸王龙:重返白垩纪》等“巨幕电影”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巨幕电影”的发展。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了公认的最具震撼效果的电影体验。
中国最早的“巨幕电影”影院出现在上海,和平影院则是第一家商业“巨幕电影”影院,中国电影博物馆、广东省东莞科技馆等也建设了“巨幕电影”影院。
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已经是“巨幕电影”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截止2010年,现共有22家“巨幕电影”影院,另有27家已签约,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据艺恩咨询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2月底,中国内地共有“巨幕电影”银幕22块,其中13块(数字8块,胶片5块)用于商业放映,9块用于科技馆等公益放映。
2009年6月,IMAX公司和华谊兄弟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联手推出3部“巨幕电影”华语影片,《唐山大地震》正是其中之一。
这部国内首部使用数字原底翻版技术的中国主流电影的成功上映,在为观众带来极具震撼的“巨幕电影”影音体验、迎来票房丰收的同时,也将作为第一部国产“巨幕电影”影片,将会极大地带动国产“巨幕电影”的发展。
“巨幕电影”分为胶片“巨幕电影”和数字“巨幕电影”两种,国内早期影院大多是胶片“巨幕电影”,如东莞万达影城,而当下建设的新“巨幕电影”多为数字“巨幕电影”。
“巨幕电影”胶片的优点在于色彩更好,画面更稳定,而数字“巨幕电影”优点则是放映成本更低。
至于如何选择上述两种格式,中国电影博物馆办公室的牛朴宁建议道:“如果电影由`巨幕电影'胶片拍摄,观影首选应该是胶片版。”
6. 电影院的激光厅和巨幕厅有什么区别
激光厅是放映技术,比普通厅更亮,画质更好,能看到的细节更多;全景声厅是音效技术,比普通厅更有全面的震撼感与音效体验;巨幕厅屏幕技术,比普通厅的屏幕要大,清晰度要高,带来的观影效果更好。
激光厅使用激光放映机。激光放映机采用红、绿、蓝三基色激光作为光源,实现自然界中90%以上的人眼可识别色彩,比传统投影的色彩更鲜明。基于此,具有更高的色彩表现能力,图像层次感强,极大增强了3D立体效果。直白点,它带来更高的亮度、更宽的色域、更灵活的屏幕尺寸、更优的色阶表现力、更好的清晰度和视野度。与传统影厅相比,3D亮度提升3倍,观影从此告别黑暗时代,让观影更舒适。
巨幕厅,顾名思义,相比普通电影银幕,这张类似于把一个篮球场竖起来的银幕更为巨大,并且呈一点点弯曲,以充分扩展观众的外围视野。
激光厅、普通厅、巨幕厅、全景声厅的区别,哪个好?
标准的"巨幕电影"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而迄今为止不断有更大的"巨幕电影"银幕出现。除了银幕巨大的显着特征外,"巨幕电影"的核心技术还包括"巨幕电影"放映机和顶级数字环绕音响系统。"巨幕电影"使用70毫米15尺孔的电影胶片,有效画面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的十倍、一般70毫米宽银幕胶片的三倍。电影画格越大,所容纳的内容就越多,图像也就越清晰,这也是"巨幕电影"能带给观众更逼真和更高清晰度观影效果的关键所在。激光厅是放映技术,比普通厅更亮,画质更好,能看到的细节更多;全景声厅是音效技术,比普通厅更有全面的震撼感与音效体验;巨幕厅屏幕技术,比普通厅的屏幕要大,清晰度要高,带来的观影效果更好。
7. 电影院DMAX厅是什么意思
电影院DMAX厅是巨幕放映厅的意思。不是3D电影。
DMAX采用了20米宽、12米高的2.4增益的进口巨型金属银幕,座位只比一般的IMAX厅少了十几个。
DMAX(Digital Max数字最大化)是由中国电影科研所和中影集团牵头开发的巨幕电影放映系统。也叫中国巨幕。
它由两台全球最亮点的比利时巴可DP2K-32B数字放映机、20/12米的2.4增益金属银幕、使用圆偏振系统和3D眼镜以及线阵列环绕声系统,配合大起坡、宽排距、低视点的座位设计。
2012年4月,国产巨幕电影DMAX诞生,DMAX系统投入使用。
中国巨幕比IMAX尺寸更大,亮度更高,因而画面更有震撼力,同时,声音也更大。
(7)兰州九七国际电影城巨幕是哪个厅扩展阅读:
中国巨幕(CGS)作为高端巨幕电影放映系统,采用大于22米的巨幅金属银幕,使得观众能最大视角欣赏影片画面。
中国巨幕配备多种沉浸式还音系统,包括杜比全景声(ATMOS)以及临境音(DTS:X)。
在声音的世界里,观众将与电影实现零距离接触,无论是自然界的海洋、现代都市的建筑,还是虚构的西天取经路,精准的声音定位都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2012年4月15日, 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中国巨幕”(DMAX)电影系统正式在UME国际影城双井店投入使用,该系统采用20米12米的大银幕进行2D和3D的影片放映。
8. 什么是巨幕厅
巨幕厅是指屏幕巨大的影厅。
巨幕厅和普通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影像不同、屏幕不同、音响效果不同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影像不同
巨幕厅播放的电影,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采用70毫米的宽胶片或多条35毫米胶片,所以播放的影片看起来大而且清晰,同时伴以立体声,让观众感觉身临其境,而普通厅的影像看起来比较小而且没有巨幕厅的清晰。
2、屏幕不同
巨幕厅的银幕相比普通厅的电影银幕,看起来更加的巨大,而普通厅的屏幕则是标准的屏幕大小。
3、音响效果不同
巨幕厅运用的是六声道超级音响系统,并且银幕上有成千上万个小孔,使得影院内每个地方的音量和音质完全相同,观众无论坐在哪里都能享受到同样质量的音响效果。而普通厅左右分别有两个音响,声音没有巨幕厅立体,所以音效有很大的差距。
9. dmax的IMAX挑战者
2012年4月打入市场的中国巨幕只用了3年时间就建设了超百家影厅,占据国内三分之一市场,
而此前IMAX达到这一目标用了近10年时间
陈京民先是接待了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院线老板,而后又见了一位来自山西晋城的影院负责人,“都是主动找来希望合作建设中国巨幕影厅的。”
这让身为中影数字巨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影巨幕公司”)副总经理的他颇有感触,两年前还都是他主动上门找影院寻求合作,如今他只需坐等影院上门。这种角色反转的背后,是中国巨幕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备受认可。
陈京民告诉《了望东方周刊》,目前国内共有超过100家中国巨幕影厅,其中已建成90多家,在建10家;达到这一数量,中国巨幕只用了3年时间,而IMAX则用了近10年时间,“我们对中国巨幕的未来表现非常有信心。”
后起之秀
2011年8月,中国巨幕开始在北京UME国际影城双井店试营业;8个月后的2012年4月,国内首家中国巨幕影厅在安徽合肥正式上线运营,标志着中国巨幕由初期实验性放映正式进入到商业运营阶段。
同年5月17日,中影集团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对外宣布“中国巨幕”系统实验完成并将推入电影市场,引发国内外关注。7月,中影星美电影院线与中影巨幕公司签约购置18套“中国巨幕”系统,成为中国巨幕推出市场后的首笔大单。
彼时,因电影《阿凡达》而在国内名声大噪的IMAX公司已在中国市场深耕12年。这家成立于1967年的电影技术公司早在2001年就在国内建设了IMAX银幕,但此后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直到《阿凡达》的热映才让中国观众了解到IMAX及其与众不同的观影效果。
随后,IMAX在中国的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据其官方数据,2011年IMAX在中国的银幕数超过50块,2012年达到100块,目前中国的IMAX银幕拥有量已超过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和,仅次于美国。
在IMAX风头正劲时,尚待市场检验的中国巨幕的杀入,被看作是“鸡蛋碰石头”,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
但也有专家表示了极大信心,其根据是中国巨幕背后的“自主研发”标签。陈京民坦承,中国巨幕在2012年推向市场时确实没有多少信心,但前景却很吸引人,“中国电影市场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这对于中国巨幕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陈京明看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完全能够容纳两者的共存,“各做各的市场,都有饭吃。”
正如他所言,中国巨幕自2012年4月进入市场开始,扩张速度一直令人刮目相看。其在2012年底的签约银幕已经达到30块,随后的两年半时间这一数字更是增长至80块,“远超我们当初设定的目标。”陈京明说。
截至目前,中国巨幕已建和在建银幕数量已经超过100家,平均每年增长一倍,覆盖全国22个省56个城市。“我们目前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未来增长速度还会更快。”陈京明说,2015年中国巨幕数量预计再增加50块,“更多的三四线城市将建设中国巨幕影厅。”
与此同时,IMAX在国内的业绩也实现迅猛增长。根据其最新的财报,截至2014年底,IMAX在大中华区(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的影院数量达到234家,而这一数字在2013年仅为173家;其在大中华区的收入也从2012年的4492万美元,增至2014年的7877万美元,使得大中华区成为其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低价战略
陈京民并不讳言,中国巨幕的诞生是为了摆脱IMAX在中国市场的垄断,为国内影院提供更多选择。但他也清楚,如果正面跟IMAX交锋,中国巨幕并无胜算,“尽管我们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品牌比不上IMAX,毕竟它是一家老牌公司了。”
也正因此,中国巨幕在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与IMAX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在品牌短板的情况下,我们希望通过不同的商业模式来取胜。”陈京明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IMAX的商业模式都遭受颇多非议,“因为它的垄断地位,很多不公平的条款就出现了。”
IMAX公司主要依靠出售、租赁IMAX系统和与IMAX影院票房分账来赚钱。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来自IMAX系统的销售和租赁收入为7299.2万美元,占总营收比为25%。
与之相比,中国巨幕的价格则低得多。影院购买整套中国巨幕设备的价格为400万元,租赁则在设备使用的前5年收取5%的票房分成作为租金,5年的分成总数不低于425万元,之后将不再收取租金,而每年的维修保养费用也只有五六万元。
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拥有5家影院的山姆告诉《了望东方周刊》,他在2003年就租用IMAX设备建了IMAX影厅,但双方的合作并未持续多久,几年后他就将IMAX影厅改成了普通巨幕影厅,原因正是高昂的租赁费用,“租赁价格是每年10万澳元,太贵了。”
最让影院叫苦不迭的还是IMAX的票房分账模式。影院如果使用IMAX系统,必须将一定比例的电影票房收入支付给该公司,一般合同期为7~10年。这项收入在2014年为6841.8万美元,占IMAX总营收的24%,比2011年的13%增长了近1倍。
不仅如此,IMAX在收取每部电影100万美元的转制费用外,还要从电影制片方得到10%~15%的电影票房收入。2014年此项收入为8317.2万美元,占总收入的29%,比2011年21%的占比增长了9个百分点。
“IMAX是两头通吃,既要从影院要票房分成,又要从制片方要票房分成。”陈京民说。
前述山西晋城影院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票房分账制度完全是IMAX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强加给影院的不平等条款,“这对于影院来说是不公平的,面临很大的投资压力。”
也正是考虑到IMAX的这一模式弊端,中国巨幕不仅将影片的制版费用降到最低,还不向制片方收取任何票房分成。
近年来,不少进口大片在中国上映时都会直接选择中国巨幕而放弃IMAX,如2012年的《普罗米修斯》《冰河世纪4》等。
“不管是好莱坞电影还是国产电影都越来越多地跟我们合作。”陈京民说,过去三年中国巨幕共做了220部电影,其中进口片96部,国产片118部,平均每月要做5〜6部片子,最近国内热映的《速度与激情7》《复仇者联盟》都专门制作了中国巨幕版。
“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商业模式上,中国巨幕都与IMAX存在明显差别,这种差别正是中国巨幕开拓市场的法宝。”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技术分会会长林民杰在接受《了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避不开的交锋
对于习惯了一家独大的IMAX来说,半路杀出的中国巨幕显然是个需要关注的对手,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市场。IMAX在2014年财报中,特别提到“日益增加的同行竞争”已经成为其在大中华区面临的风险。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IMAX在北美的收入较2012年减少了6.5%,而中国却增长了26%。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对IMAX的意义更加重大。
IMAX全球CEO理乍得·葛尔方早前曾公开表示,中国将在未来五年来取代北美,成为IMAX全球第一大市场。他们制定的宏伟目标是,未来5年内将在中国新增237家IMAX影院,并且实现IMAX中国业务在香港独立上市。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与中国巨幕的竞争不可避免,其中二三线市场是双方争夺的关键。
陈京明说,国内一线城市的院线数量已经接近饱和,且市场格局已定,不会有大的突破。相反,二三线城市则逐渐成为未来电影消费市场的热点区域,也是争夺最激烈的地方。
在林民杰看来,中国巨幕在这一市场的竞争更有优势。“相比IMAX的巨额投资成本,中国巨幕的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对于影院来说无疑是最保险的选择。”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成都一家原本已与IMAX签订购买协议的影院,在对比两者后宁愿损失已经交付给IMAX的定金也要选择中国巨幕,考虑的就是投资成本。
“成本控制对院线来说十分重要,我们希望以更低的成本吸引更多的观众进电影院,而中国巨幕提供了一个极具竞争力的选择。”山姆说。
前述山西晋城的院线负责人也表示,如果在晋城这样一个三四线城市投资建设IMAX影厅,回收成本周期较长,“而中国巨幕则相对保险划算得多。”
如今,越来越多院线老板找到陈京明寻求合作,对IMAX则敬而远之。这种压力也促使IMAX转变策略,调整原有的商业模式,推出了“合资票房分账”模式,极大降低了影院的初期投入和风险,受到影院欢迎。IMAX目前与万达的合作主要就是采用该模式。
除了国内市场,双方在国外市场也正狭路相逢。
2015年4月22日,首个中国巨幕影厅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布兰登影院开幕,该影院同时建有IMAX影厅。而在此之前的3月份,印度尼西亚第二大院线—Cinemaxx旗下雅加达Karawachi影城的双“中国巨幕”厅已经动工开建,未来该院线还将在印尼其他城市投资建设十个中国巨幕影厅。
在山姆看来,IMAX的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大,“国外院线也经常打出巨幕影院的招牌来吸引观众,除了IMAX还有很多院线自己建巨幕影厅。观众只希望看到巨幕电影,并不在乎是不是IMAX。”他说,如果双方合作成功,其将在澳大利亚建设第一座中国巨幕影院。
而林民杰则对形势有更乐观的判断:“中国巨幕预计在两三年内就能在国内市场超过IMAX。”
以上资料来源 。
10. 请问电影院里的巨幕厅和普通厅有什么区别,如果看电影选哪个厅好
看大片的话去巨幕3d环形观影效果比较好。
要是一些没什么特效的尤其是文艺片和老片那就普通厅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