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手账千与千寻
㈠ 《千与千寻》对你来有什么意义
这么说吧,它对我来说,就是引领我关注动漫的意义,以前我是很不屑别人天天说动漫的,因为以前总觉得动漫其实就是动画片,做为一个成人怎么会去看动漫呢,我就觉得那些天天说动漫的人都很幼稚。
后来我无意间看到了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就觉得怎么有这么好看的动画片,怎么有人能把动画片做的这么美,颜色可以搭配的这么美,然后我就把宫崎骏的所有动漫都找出来看了一遍,这时候就发现自己以前真的是太幼稚了,怎么可以说动漫是动画片呢,现在我也是一个动漫迷了。
㈡ 重看动画《千与千寻》,你有什么感受
关于这部片子,虽然之前已经有了无数的解读,但看完之后,我觉得自己仍有不少话想说说。
诞生于2001年的《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娓娓道来的叙事,似有若无的隐喻至今都令人难以忘怀。
插个题外话,去年重映的《龙猫》,我同样去电影院看了。
之前都说“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现在就当也是在还宫崎骏的票钱吧!
记得最早看《千与千寻》,是在大学的时候(至于在大几,真是记不清了)。
看了之后,确实深受触动。
印象极深的一个片段是:千寻为了救白龙,乘着有轨电车去找钱婆婆。途中,电车在浅浅的海面上行驶。夜里,信号灯不断呼啸着向后掠过,放眼四周是一片苍茫茫的大海。这时候,主题曲响起,就在这一瞬间,不知不觉地就被触动了。
后来才知道,这一幕也是无数人心中公认最美的画面。
这些小细节,都让我有一种重回童年温馨时光的感觉。
真正的魔法不是赚钱,而是倾注情感。
正因为如此,生命之间的悲欢酸苦才能相通,才会悲伤其他生命的苦难。
最后千寻离开的时候,唯一能从这个世界带走的东西,也不是被功利魔法制作的金钱,而正是钱婆婆与其他人一起努力编织的头绳。
那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情感的魔法。
04
电影名叫《千与千寻》,两个名字也各有所指。
“千”是汤婆婆(也就是社会)赋予我们的名字,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王医生、周老师、李书记、马老板……
而“千寻”这个名字,则代表了我们真实的“自我”。
这个名字不受身份、名利的束缚,就是我们最原始最本真的样子。
我们的一生,前半程在拼命获得“千”这个名字,我们像千寻一样,暂时忘记自己本来的名字,咬紧牙关,奋发努力,战胜恐惧,完成社会使命,让所有人都知道、都承认“千”的存在。
到了我们的后半生,我们却在找回“千寻”这个失去的名字。我们在用“千”获得社会认同时,也看到了这个名字背后的诱惑、陷阱和悲哀。
是呀!人生路上,每一次的成长都五味杂陈。
该如何做抉择呢?
何不问问自己的内心。
㈢ 为什么《千与千寻》比《玩具总动员4》票房要高
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1)其实很多人都有怀旧情结。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没事就把宫崎骏的动漫翻过去翻过来看了好几遍,虽然我也没搞明白有些动漫里想表达的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吧,但就是觉得,画风还有色彩什么的真的很好看。
其他应该还有比较多的原因,但是不论怎么说,我觉得《千与千寻》都是要比《玩具总动员4》更有吸引力的。毕竟,我也打算去看哈哈哈~
㈣ 2019千与千寻电影票预售什么时候开始
如图所示,6月21中国大陆上映。
可以前一周开始预订电影票
㈤ 有关于《千与千寻》电影深层次解析的影评
我是在迅雷电影上看到的很多关于 《千与千寻》的影片的解析,挺不错很有深度。很多影评人说《如果全世界的电影只剩下一部,我愿意是它》。全世界当然不会只剩一部电影,但在这段电影票更贵而票补稀少的岁月里,许多人在一个周末只会选择一部电影,尤其是动画电影,而更多的人,选择了宫崎骏。
还有人说:小时候看《千与千寻》,看到的是一个小女孩闯入异世界的冒险之旅。
初高中看《千与千寻》,看到的是白龙、千寻和无脸男的爱情故事。
现在再看《千与千寻》,感受更多的,其实是千寻在成人世界跌跌撞撞的成长历程......
建议你可以去看下,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