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票房增长的太夸张了
❶ 2021中国电影的年票房是472.58亿,这在全球处于什么地位
2021年度是中国电影史上的辉煌时刻。
每个国家的电影都有属于他们的辉煌时刻,然而对于中国的影迷朋友们来说,国内的影视市场已经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的影迷朋友们都只认为国内的导演只能够拍摄一些剧情片,然而2021年却打破了大家的固有印象。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国产电影的票房达到了472.58亿元人民币。以此数据霸占了全世界票房排行榜的第1名,这足以说明我们在2021年所做出来的电影成就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办法可以比拟。
当然,虽然在过去一年里面,我国的电影行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但是在很多的方面却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已经开启了工业化电影的进程,但是在一些科幻片的打造和制作上面和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这个差距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慢慢的被抹平。也期待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电影新人频繁出现。
❷ 2020中国电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你认为有哪些原因
近日,据灯塔专业版票房统计,我国电影票房首次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这一统计也使我国关注电影行业的人非常振奋,这代表着我国电影行业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增长,已经成长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无论如何,我们自己的电影逐步走向世界才是硬道理,也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人们走进影院就有非常多的国产大片可供选择,再也不用苦苦等待国外电影上映了。
❸ 中国才十四亿人,为什么有的电影票房,动不动就是十几亿的,,更夸张的是连捉妖记二十四亿都有,,我很不
新片上映前几天票房数据和好评一定要靠公关狠狠狠狠在公众平台刷上去。
这就是整个放映期为什么无论你怎么搜索,搜到的都是上映前几天的好评论。因为他们花了钱的,你只能搜索到他们的发言结果。他们还有小团伙开马甲狠狠地为这些言论转发,点赞,etc。。。
目的是为了让观望的人甚至路人看到这些,才有可能在走进电影院时选择他们的电影,从而维持他们的排片率。
你说水分有多大呢?
你们身边有多少人会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心里没点逼数吗?有些单位甚至一个人都不会去看电影。几十亿票房折合成人头就算1亿人次吧。大概的意思就是平均16个人里面有1个会去看的。这可能吗?自己身边找个小样本算一下就知道可能不可能了。
还有那些演员阵容里没偶像明星+口碑并不好的电影,有人还在网络上晒票说自己6刷7刷的,这些人的日常发言里甚至根本不带影片里演员的姓名,说明不是脑残粉,你觉得那可能吗?脑子里装的全是屎吗?6刷7刷的。。。这些不算是刷票房又算什么??然后主演再上综艺,把这些事情说出来,搞得像真的一样,观众看了又会觉得这电影可能真的不错吧。就又会有一批呗忽悠着去看。总之是刷子的良性循环。
既然刷的良性循环那么多,哪个制片方还会放着不用呢??最后你花钱看到了个啥,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
❹ 中国电影票房快速过亿的原因
现在电影市场,常常能听到某某电影的票房过亿,好像如今过亿并不是个很难的事情。亿元俱乐部的导演和电影也在增加。从张艺谋的大片开始,仿佛才开始华语电影的过亿票房,到现在的《集结号》、《画皮》等电影快速过亿。电影票房过亿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这个现象背后到底隐藏了哪些原因呢?
根据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电影工作的有关情况:《赤壁》《非诚勿扰》《梅兰芳》《画皮》《长江七号》《功夫之王》《大灌篮》《投名状》8部影片票房过亿元,全年国产影片的市场占有率超过总票房的60%,连续6年超过进口影片。除此之外,《功夫熊猫》《007:大破量子危机》《全民超人》 三部引进片票房过亿,去年全年共有11部影片票房过亿,成为史上票房过亿电影最多的一年。
第一部分:内部原因
原因一 电影越拍越好
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电影行业的运转越来越成熟,技术越来越先进,导演拍摄的电影也越来越用心,这一切一切的结果就是现在的电影越拍越好。也越来越好看,无论是场面还是故事情节方面,相对于前几年来说都是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所以说,电影越拍越好,也是让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观影消费的原因。
前几年,张艺谋的大片《英雄》、《十面埋伏》等放映的时候,很多观众都是冲着“中国的大片”这个标签去看的,尽管其情节方面被观众所诟病,但是2002年《英雄》创下了2.5亿元的票房纪录。而现在的电影,不仅仅场面方面做的非常漂亮,也很会讲故事。摈弃了华语大片不会讲故事,单纯讲场面和气势的问题。
另外,电影题材更加的商业化,也就是贴近市场,迎合观众的口味。像去年的《画皮》上映6天的内地总票房超过了1亿元,电影上映十天的内地总票房突破1.43亿,创造了国庆档上映影片票房的纪录,取得总票房超过两个亿的好成绩。如此快速过亿,并且加入两亿元俱乐部,可以说是跟电影本身的质量有关系。《画皮》原本这个题材就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让观众从题材就开始感兴趣,可以说是这个电影成功的一半。
原因二 行业越来越成熟
说到行业越来越成熟,我们先来看看今年的电影成绩,截止到2月份的数据,已经可以看出电影产品成熟的一些苗头。
2009年1-2月全国城市电影市场继续保持了2008年底的市场繁荣局面,不仅票房、场次、人次指标同比有较大增幅,而且国产影片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主导地位也进一步巩固。据初步统计,2009年1-2月份全国主流电影院线市场票房为9.96亿元、场次为89.61万场、观众为3259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3.5%、11.6%、43.8%。在电影市场总体强劲上扬的同时,国产影片的市场表现更为突出,2009年1-2月份全国主流电影院线市场国产影片票房为7.91亿元、场次为65.33万场、观众为2604万人次,与2008年同比分别增长57.4%、5%、41%,三项指标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9.4%、72.9%、79.9%,远远超过进口电影,成为我国电影市场的主力军。春节期间,票房居前五位的电影全部被国产片囊括。
2009的贺岁档方面,不仅08年12月份上市的《梅兰芳》、《非诚勿扰》、《叶问》以及09年1月初上市的《赤壁(下)》等国产商业大片继续保持了火爆势头,更为可贵的是一批中低成本的国产影片在与商业大片同档竞争中创出了佳绩,《游龙戏凤》、《疯狂的赛车》及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分别取得了亿元或接近亿元的票房成绩,特别是投资仅为600万元《喜羊羊与灰太狼》,创造了国产动画片的票房新高。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电影业显示出了繁荣。而根本的原因是这个行业越来越成熟。我们都知道电影业是一个产业,他需要成熟的运作和市场。经过这些年的电影发展之路,到现在的电影业已经开始呈现出趋向成熟的市场和电影制作。
电影行业的成熟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电影类型类别增多,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今春贺岁档电影市场可供选择的影片远远超过往年。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新上映的影片共10部,加上之前上映的片子,总量达到15部,是去年同期上映数量的两倍。二是电影制作精良,满足了观众审美需求。三是院线制改革不断深入,银幕数增加带动消费潜力。随着院线制改革深入,行业内外资本纷纷投资城市影院建设,形成了电影人梦寐以求的影院建设的热闹局面。四是营销创意不断出新,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运作逐渐成熟。近年来,电影产业化程度提高,在制作、发行、宣传、营销等方面运作科学、规范,使电影的影响力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走进电影院看电影。
原因三 电影市场化,营销,宣传做的好
从提出电影产业化开始,电影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到今天的电影市场,营销于市场运作显得尤其重要。抛开电影本身的拍摄质量而言,一个电影的成功,关键还是要看其市场运作。我们看到现在的电影在宣传和营销方面都非常重视,很多电影在拍摄阶段就开始宣传,营销手段丰富多样。
原因四 明星效应
从《画皮》的全明星到《梅兰芳》的黎明,章子怡,可以看出,现在电影在打造“名牌效应”。冯小刚的电影每年票房都飚新高,很大原因是因为形成了冯小刚的冯氏电影的标签,这个标签本身象征着亿元的票房。同理,张艺谋的商业电影也从来没在票房上输过。名演员和名导演效应形成了电影的“品牌效应”,这是电影运作成熟的表现,也是电影票房快速过亿的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外部原因
原因五 银幕数增加 影城增加
影院、银幕数量的增长是电影票房增长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们从2007年和2008年和2009年的一些数据来看看相关情况: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的新增影院数达到102家,新增银幕493块,平均每天诞生1.35块银幕,发展速度位于世界前列。
随着影院、银幕数的不断增长,多厅影院的频频出现,各大院线加盟影院的不断增多,2007年全国有五大院线票房总收入超过3亿元,其中新影联院线票房总收入达3.86亿元,为各大院线之首;上海联和院线票房总收入达3.82亿元,紧随其后;其余3家院线为中影星美院线票房总收入3.64亿元、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和万达院线均为3.25亿元。与2006年只有上海联和一家院线超过3亿元票房相比,2007年中国电影院线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票房的增长。从市场上来看,影院及银幕数量的增加,是电影票房快速过亿的根本原因。
我们来看广电总局提供的2008年的数据:2008年全国院线公司范围内新增影院118家,总数达到1545家,同比增长8.27%;新增银幕数570块,平均每天新诞生1.56块银幕,全国银幕总数达到4097块,同比增长16.16%。这个银幕数达到了日均新增一块半的速度。到2008年底,全国城市数字电影院线19家,农村数字电影院线158家,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主流市场、二级市场和农村市场的梯次发行放映网络,构成了适合不同阶层观众欣赏的、比较合理的电影市场结构。
2009年1-2月份城市主流院线新增影院18家,新增银幕97块,新增银幕数与2008年同比增长20%。这些数字不仅仅说明了近阶段电影票房快速过亿的原因,也从一个侧面预示了将来电影市场的繁荣和票房将会达到的一个新台阶。
现在的影院建设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好,让看电影变成一个方便,简单的事情。不会因为想看电影,而因为距离远,停车不方便,买不到票等情况而让看电影变成不容易的事情,这就是一个行业发展需要硬件条件。
电影放映市场需要更多的影城和银幕来满足这个行业的发展需要。影院的位置也非常的重要,让看电影变成一种休闲和娱乐。目前大部分的影城都位于购物商场,这让很多人在累的时候可以选择看电影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影城的环境的舒适让更多的人愿意选择这种休闲和娱乐的方式。
原因六 政策的支持
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政策方面是越来越利于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业从2003年起全面推进产业化进程,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解放电影生产力,降低电影准入门槛等,让电影业的发展有了提高的政策环境。
因为正常的扶持,让电影产量逐年攀升,从2002年的100部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406部。经过持续6年的创作数量攀升,中国电影已经步入世界电影生产大国行列。在投资方面,电影生产呈现出多主体投资的新局面,从2002年的只有几十家投资主体,发展为2008年的超过300家,其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投资结构趋于多元。电影市场年票房总额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扩大到2008年的突破43亿元,平均每年以超过25%的幅度高速增长,2008年的增幅更是超过了30%。可以看出电影综合效益显着增强,从2002年的不足20亿元,提升到2008年的突破80亿元。影城和银幕数的增加也是源于政策的支持,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数从2002年1400多块,猛增到2008年的4000多块。不能不说是因为政策的春风。
原因七 人们更有钱,休闲方式之一
我国的经济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人们更有钱了,消费能力更强了,更注重生活品质和休闲了。于是电影这种既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又能满足人们休闲和娱乐需求的方式自然成了人们的倾向选择。
综上所述,电影票房快速过亿绝对不是简单的几个方面的原因,他是电影本身的运作和市场大环境相互作用而推进的结果。
❺ 中国电影在近十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票房爆炸式增产的背后,有何原因
中国电影在近十年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票房爆炸式的增长然后很多人都觉得中国电影业正在崛起,但是殊不知这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电影在过去几十年内都是处于低迷状态,但是最近十年内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许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低迷后的高潮,但是在我看来,电影事业好像更趋向于通过一些所谓的大局观来锁定观众的爱国主义精神。观众朋友们往往会因为这种特定的“爱国情怀”而选择了去帮忙冲击一下票房。不得不说这个是对观众的一种道德绑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会让很多人觉得不舒服,但是这里也不排除有许多电影真的打动了观众的内心。
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坚持,需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创造出更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才能在观众的眼中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中国电影事业上,有很多的经典着作,值得后人去学习,继承和发扬。
❻ 票房突破15亿!中国电影史单日票房新纪录产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有多牛
截至2021年2月17日13:28分,春节档票房排第一的为《唐人街探案3》收获33.27亿
《你好,李焕英》票房21.69亿,《刺杀小说家》票房4.66亿。
2010-2013年,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中国电影行业快速成长,同时引发了市场投资热潮,使得2014-2015年市场高速发展,CAGR达到48.7%,经过两年的高速增长后,2016年以来,电影票房增速回归到理性阶段,连续三年保持在10%上下波动,行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中国电影市场全面关闭178天,给中国电影产业带了巨大的冲击,大量影片挤压推迟,各大企业风雨飘摇,电影产业的互联网化也在一片哀鸿中加速,原本计划院线上映的影片纷纷转为网播。
弯道超车的2020年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累计达到129.5亿元人民币(合19.3亿美元)。这一成绩使得中国电影票房首次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
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影视行业比较惨淡,但随着暑期档以来逐步复工复产,影视行业加速恢复,四季度有望恢复到正常水平,全年票房或达200亿元。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得力,而欧美市场受疫情影响严重,国内影视行业有望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疫情影响仍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2021年国庆档取得优异的票房成绩,再度验证了市场观影热情和对优质内容的认可,头部影片票房集中度继续提升。而受益于国内良好的防疫制度,观众的观影需求持续恢复。
❼ 为什么最近两年高票房的国内电影这么多
与2014年全年突破296亿元的票房成绩相比,201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是在创造奇迹和突破自我中前行。《捉妖记》、《速度与激情7》等多部电影的接连高票房表现,让中国电影市场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昨晚通报,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7%,创下“十二五”以来最高年度增幅。 综合新华社电、《法制晚报》
2015年四次单月票房超美国
早在2010年,就曾有不少海外媒体对中国电影票房提出了将赶日超美的预测,并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将在2015年达到北美市场一半的量级,在2018年实现对北美市场的超越。时至今日,这个预言早已成真。
从目前的走势来看,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的保底总票房将在550亿元上下,按照2015年的增长率,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有望直接冲到640亿,单年百亿美元票房的目标有望在2016年提前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的1月和2月,中国电影市场首次实现了对美国电影市场的单月超越,而且在8月份和10月份将这一情况再度重演。全年有四个月份票房超越美国电影市场,是中国电影市场历史上的第一次。不少北美媒体也表示,在中国电影市场频繁实现对北美市场的超车之后,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极有希望形成与北美市场分庭抗礼的局面。
在国产片与进口片的总票房对比上,国产片以年度票房超100亿元的绝对优势战胜进口片,成为赢家。这,也是历史上国产片票房增速最猛的一年。
❽ 中国电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说明了什么
中国电影票房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说明了中国国产电影的实力正在逐步增强,以及普通的民众对于对国产电影的支持力度。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电影实力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非常多的精品,这些作品既叫座又叫好,代表着中国当前电影制作的是水平。看待一件事物的发展,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分析。没有绝对的好坏,也没有绝对的优劣,只不过每个人的评判事物的标准不一样,就造成了他对事物的看法不一样。中国电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希望未来的中国电影人能够更加的努力上进,使中国的电影更加的充满活力。
❾ 中国电影票房近几年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自2015年来,中国电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走上质量提升、产能优化的新阶段,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特别是国产影片不断提高创作水平,不断丰富类型品种,受到了市场和观众欢迎。
与往年电影市场的表现不同,2015年高票房电影层出不穷。《速度与激情7》以24.26亿元改写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纪录之后,不到半年,《捉妖记》以24.38亿元将这一成绩再度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