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电影院
A. 上海的历史和演变作文300字
锡剧锡 剧 (Xī Jù)锡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上海一带。发源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常州农村,初为乡民用当地的民歌小曲说唱故事以自娱,称为“东乡调”,后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滩簧”。由于语音唱腔略异,分“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之后,滩簧吸收了江南民间舞蹈“采茶灯”的身段动作,开始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多为二人一档,在农村中活动,所演节目只有一旦、一生(或一丑)两个脚色,如《双落发》、《磨豆腐》、《拔兰花》、《庵堂相会》,称为“对子戏”。进入城市后,又发展为多至几十人同场演出的“大同场戏”,剧目也增加了《珍珠塔》、《玉蜻蜓》、《孟姜女》、《孟丽君》、《玉连环》等大戏。辛亥革命前后,无锡、常州的滩簧戏,正式搬上舞台,并先后进入上海,不久逐渐合班演出,改称“常锡文戏”,1952年定名为锡剧。现江、浙、沪、皖共有锡剧团32个。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的戏曲剧种,它的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版式变化体结构,常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调为簧调。20世纪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陆板,苏州文书调(由苏滩和评弹衍变出来的一种说唱曲调)的“玲玲调”,苏滩和申曲的“迷魂调”与“三角板”,京剧的“高拔子”以及[春调]、[紫竹调]、[九连环]、[绣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调,使唱腔更加丰富多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与演员密切合作,对锡剧音乐风格进行统一加工,并分清主次,先后改编和创作了多种板式唱腔。改革后的锡剧音乐,面貌一新,曲调柔和、流畅、轻快,具有“江南丝竹”特色。伴奏乐器以正、副二胡为主,琵琶、三弦、扬琴为辅,箫、笛等管乐器也开始伴奏唱腔。锡 剧锡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是在太平天国前后由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合并发展而逐步形成的。解放前叫“常锡文剧”,解放后才改成“常锡剧”,简称为“锡剧”。锡剧的音乐,抒情优美、悦耳动听,具有秀丽的江南水乡风格。锡剧音乐是属于曲牌板腔综合体,它并有男、女分腔的显着特点。锡剧的乐队原来只有一把二胡,现在除二胡外,还有琵琶、三弦、提琴、笛、箫、中胡和小提琴、大提琴参加伴奏。打击乐以四大件为主。着名剧目有传统戏《双推磨》、《庵堂认母》、《庵堂相会》、《孟丽君》、《珍珠塔》、《双珠凤》和现代戏《红花曲》《海岛女民兵》等。当代锡剧有很多着名演员如姚澄、王影影、梅兰珍、王兰英、汪韵芝、王汉清、杨企雯、吴雅童、薛静珍等。无锡是锡剧的诞生地。清道光年间锡剧就流行于无锡农村,民国初年进入城市。锡剧初名滩簧,发源于无锡羊尖、严家桥一带农村,由山歌小调演变而成。早期曾用采茶灯、花鼓戏的方式演出,故又被称作“花鼓滩簧”。解放后,经锡剧艺人的共同努力和其他文艺工作者的帮助,锡剧在表演艺术、音乐唱腔、舞台美术设计等方面有很大改进和提高,成为江苏省的主要剧种和华东地区的三大剧种之一。锡剧,俗称“无锡滩簧”,( 据文学记载:清代干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无锡、江阴、武进等地城乡已盛行滩簧。)在苏南地区极为流行。解放后,从原有的太湖地区逐渐流传至长江三角洲。五、六十年代,是锡剧“黄金时代”,上海的嘉定、金山、青浦、奉贤等县及浙江的嘉兴、安徽的郎溪等地,有锡剧团四十余个。跃为华东三大剧种之一,列为江苏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目前,江苏省内有锡剧团十多个。锡剧在民国时期称“新戏”,抗战时期称“文戏”,建国前后称“常锡剧”,至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后,始统称“锡剧”。无锡滩簧原称“无锡东乡调”或“东乡小曲”。无锡县东北乡羊尖镇严家桥一带,擅唱山歌,“东乡调”本来是农民自唱自乐的山歌、小调,从太湖沿岸传播开来,受到说唱文学形式的影响,尤其是无锡县农村中特有的民间舞蹈“调采茶”的影响,初具了“滩簧戏”的雏形。它与吴歌有着血缘关系。当年,叶圣陶先生在北京看了锡剧演出,赞美锡剧是“太湖红梅”。锡剧的特点是生长植根在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朴实的感情、生动的语言、浓厚的乡土色彩,既是地方戏曲之花,也是通俗化的农民戏曲、农民文艺。无锡滩簧是从山歌小调发展而来,其特点:一是锡剧保留着唱山歌的本色,至今锡剧的演唱办法,都是用本嗓演唱的,不同于有些地方戏用真假嗓结合的。二是锡剧乐曲的结构,是起调、清板、落调,只在起调和落调时用音乐伴奏,中间全是清唱,不用胡琴托腔,唱句字多腔少,仅在开端和结尾时腔稍多,基本上是叙事山歌的曲体。三是唱词都是口语化、通俗化的群众语言,有的则是山歌和民谣的汇合。它起源于山歌,在流传中又受到“弹词”、“宣卷”、“说因果”等的影响,逐步发展成为锡剧。锡剧历史锡剧的形式和发展,在滩簧阶段,一般都有以它经历的三个重大演变过程来划分,即为:对子戏、小同场戏、大同场戏时期。“对子戏”:演出形式比较简单,凡由二人一对,一男一女同场演唱的称“单对子戏”;由二男一组、二女一组同场演唱的称“双对子戏”,进而又有一出戏独立演出的“散对子戏”和合数出为一本连贯性演出的“本头对子戏”。初时,不设台,不化妆,在田头或是打谷场上演唱,后来才用四张方桌拼合,或用椿凳、门板、寿材板之类拼搭成戏台,搭后台化妆,略施脂粉,那时,女角都是男扮的,穿临时借来的新郎新娘衣服。初时不用道具,男旦用手帕,小生用折扇比划各种动作。演唱时,旦角先出场,唱四句头“开篇”,唱时用小步子扭斜角方向,换位走向另一台角,这种变换位置的唱法叫“走四方”,是照顾到多方面的观众,至今还保存在传统表演程式中。“对子戏”都以“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为主,故亦叫“三小戏”。演出剧目,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中故事为主,反抗封建婚姻和旧礼教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对地主阶级进行嘲讽的。表演朴实真挚,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生动风趣,是无锡滩簧的原始形式。“同场戏”:到了清代末叶,由于“对子戏”发展,内容增多,事件复杂,没有三、四、五个演员同时出场,就无法处理和突破,于是,“同场戏”就开始产生。在发展过程中,又可分为“小同场”和“大同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叫“小同场”。随着出场的演员增多,戏的场次也增多了,剧中的环境、地点、时间转换上的限制也消除了。到了清末民初,进入了后一阶段叫“大同场”,即多数演员同时登台,甚至增加到十多个演员演出。“小同场”是在农村演出时的产物,“大同场”则是进入城市以后的产物。进入城市后,演的戏大多采用宣卷(宝卷)上的故事,对弹词故事的吸收也很明显,一方面,城市里的剧种交流方便,易于接受其他文艺、电影、话剧、曲艺的影响,使滩簧小戏的形式获得壮大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演出内容上,“对子戏”时期的剧目逐渐消失,农民开始退出舞台,最后完全让位给公子、小姐、太太了。城市反过来影响农村,这是锡剧发展上的一个重要转折。二十年代初期,开始出现“京、簧合班”,即是滩簧班子和京剧演员的合作。出于锡剧艺人的需求,一些从衰落的京剧班子出来的演员,自然地转向锡剧班里当起了业务指导,1927前后,已形成风气,如《秦香莲》中,陈世美唱京腔,秦香莲唱簧调;《玉堂春》中,王金龙“嫖院”时唱“簧调”,苏三“起解”时唱京腔,这称做“雨夹雪”。三十年代初,宜兴人何志尚,曾在京剧草台班中点燃汽油灯,做了二十年,天天看京戏,记住了大量的京剧,后来参加到李庭秀的李家班里当“大衣箱”(管理服装的),把《换刀杀妻》、《狸猫换太子》、《胡奎卖人头》等京戏带进了锡剧,还首排了《樊梨花》、《封神榜》、《孟丽君》等大型连台本戏。京剧老生黄翠芳,改唱锡剧后,一直从事锡剧工作,解放后成为无锡市锡剧团的锡剧老生。“无锡滩簧”何时形成,据道光五年(1825)刊印的《履园丛话》中记载,这时的滩簧已以“新奇”替代“老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南文联举办艺人集训班,锡剧老艺人周友良说他的父亲在十来岁时(指道光十年左右),在无锡农村已看到过滩簧戏。早前,唱滩簧的大都是农村里的竹匠、木匠、瓦匠、缝衣匠等,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演唱,他们都是唱山歌的能手,“调采茶”的能手,村中每逢春节和“待秋斋”(庆丰收的活动),都会邀请他们演唱。嗣后,就有了季节性的班子,旺季聚班,淡季散班以及长年不散的四季班,出现了半职业化和职业化的班社。“滩簧”名称的说法,《清稗类抄》称:“滩簧者,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也。”由此可见,“滩”就是“说”的意思,“簧”应是“唱”的意思,“滩簧”实为指“说唱”而言。“无锡文戏”的诞生,跨进了锡剧的文戏时期,是又一个重要转折。1935年,江苏严禁滩簧。伪江苏省第一区党务指导员办事处下令无锡县党部严加取缔“淫剧”。9月27日,无锡第一台、中东、中央、耀记等戏院在报上联合刊登宣言,责难当局对滩簧“既不改良,又阻止改良,是对不起无锡社会的”,同时,各戏院联名向伪省党部、伪省教育厅具呈宣称:“誓反抗任何不公道的待遇”,要求“派员来无锡调查处理”。10月5日,伪省党部派委员潘国俊前来调查观看,无锡第一台在《人报》、《锡报》上刊登广告,使用“无锡文戏”名称“公演《克宝桥》”。潘委员观后表示“甚为满意”,并称“无锡文戏在艺术上、社教上评价都是极高的”“(滩簧)假使都能这样,是绝无疑异的”,对递送的一份《无锡文戏改进意见书》表示同意。当即成立了“无锡文戏改进委员会”,聘请当时在无锡社桥“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担任戏剧教授的谷剑尘为委员(谷教授为浙江上虞人,二十年代初,即和应云卫等在上海组织成立“戏剧协社”,还和沈雁冰、郑振铎等成立了“民众戏剧社”,影响很大)。“无锡文戏改进委员会”在谷剑尘的主持下,讨论了“无锡文戏实行彻底改革的方案”,发出了“征集各界对无锡文戏批评改进之意见”,作出了“训练滩簧演员的办法”,规划了“定期出版研究专刊”`等等措施,使“无锡滩簧”进入了“文戏时期”,也为锡剧开创了新局面。随后,苏州成立了“苏锡文戏改进会”,上海成立了“常锡文戏改进会”,江阴成立了办事机构。后来,文戏渐衰,锡剧又归纳为“锡帮”(含江阴、苏州、常熟),“常帮”(含宜兴),乃有“常锡剧”之名称。锡剧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产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剧目。据1961年10月江苏省地方戏剧院编印的《锡剧老艺人座谈会》、《锡剧传统剧目工作座谈会》等有关资料统计,锡剧传统剧目约计有277个。一、对子戏时期约有60出,是锡剧在滩簧小戏时期的剧目,其中,有一些“卖”字戏,如:《卖馄饨》、《卖桃子》、《卖汤团》、《卖花带》、《卖草囤》等,有的自苏滩中吸收改编的。有一些“摘”字戏,如《摘毛桃》、《摘菜心》、《摘石榴》等,有一些“借”字戏,如《借汗巾》、《借披风》、《借黄糠》等,这些剧目,大都以农村民间日常生活中男女相爱悦的故事为题材,属农村小戏。这类戏里涉及男女私情,往往占了很大比重。据女花旦储素珍称:有的戏早就受到老一辈艺人的抵制,露演不久即告辍演,如“母女偷情《摘菜心》,父子同科《陆卖饼》”,只听到说法,内容已不详,有的则仅存剧名,剧情也难以查考了。也有一些剧目看艺人功力的,如《盘陀山烧香》,烧香路上,一咱遇到三百六十行,便要唱出各行各业的特色,如算命、相面、卖拳头、剃头等,并要运用各地方言演唱。二、大、小同场戏时期约有102出,是锡剧在滩簧戏后期的剧目。其中,“记”字戏特多,如《牙痕记》、《烧骨记》、《咬舌记》、《灰阑记》、《蓝衫记》、《金环记》、《鲫鱼记》、《红鞋记》等,这类剧目的题材,已从农村现实生活开始转向古代生活,人物显着增加,情节更见复杂,大都系从宝卷中吸收而来,在内容上亦已出现了凶杀、淫秽、迷信等不健康成分,后来在滩簧班子里已很少演出。三、京、簧合班时期的剧目约计34个。京剧艺人的介入,带来了一批京剧剧目,锡剧以吸收文戏为主,多从才子佳人及公案戏入手。这类剧目,有《吕布与貂蝉》、《宝莲灯》、《红鬃烈马》、《武松杀嫂》、《薛刚闹花灯》、《金玉奴》、《斩经堂》等,大都是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的产物。全剧演出时依然充满锡剧的语言特色和乡土气息。例如:《昭君出塞》、《陈杏元和番》(即《二度梅》)、《隋炀帝看琼花》等,更以穿插苏南民间舞蹈“调采茶”、花灯、花鼓、小曲为主。另有一些剧目,如《梁祝》、《碧玉簪》等,受越剧影响而移植。四、连台本戏,约计29个,每个10-20本不等。如《火烧红莲寺》、《荒江女侠》、《包公案》、《七侠五义》、《血滴子》等,演出侧重点已转移到机关布景及灯彩上,故通常又称“彩头戏”。这类戏中常会出现“空中飞人”、“池女出浴”、“骷髅跳舞”等场面,以新奇取胜。甚至猪八戒与蜘蛛精在盘丝洞中、纣王与妲妃在鹿台之上,边饮酒取乐,边观赏“西洋舞”。其内容均以神怪、荒诞故事居多。但是,其中有一些“征番戏”,它与沦陷时期群众的心态有关,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的抗战呼声。五、弹词戏,约计39个剧目,这些弹词故事都是民间最熟悉的佚事、传说和传奇,演出效果较好。如《珍珠塔》、《双珠凤》、《玉晴蜓》、《白蛇传》、《孟丽君》、《孟姜女》、《何文秀》、《杨乃武与小白菜》、《描金凤》等,由于弹词的章体与说表、道白、唱词和戏曲较为靠近,不必大动故事结构便能搬上舞台,为同场戏吸收。六、时装戏,有7个剧目。如《啼笑因缘》、《秋海棠》、《枪毙阎瑞生》、《黄慧如与陆根荣》、《苦命的女单帮》等,都是根据电影、小说改编而成,有的来自沪剧,俗称“西装旗袍戏”,有的来自滑稽戏和通俗话剧。七、乡土戏,有6个剧目。如《卜灵望》、《陈阿尖》、《一条黄瓜三扁担》、《显应桥》等,根据地方实事和民间传说编写,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锡剧唱腔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的戏曲剧种,它的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变化体结构,常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调为簧调。20世纪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陆板,苏州文书调(由苏滩和评弹衍变出来的一种说唱曲调)的“玲玲调”,苏滩和申曲的“迷魂调”与“三角板”,京剧的“高拔子”以及[春调]、[紫竹调]、[九连环]、[绣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调,使唱腔更加丰富多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与演员密切合作,对锡剧音乐风格进行统一加工,并分清主次,先后改编和创作了多种板式唱腔。改革后的锡剧音乐,面貌一新,曲调柔和、流畅、轻快,具有“江南丝竹”特色。伴奏乐器以正、副二胡为主,琵琶、三弦、扬琴为辅,箫、笛等管乐器也开始伴奏唱腔
B. 郎溪有哪些名人
张辉,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张辉出生于安徽省郎溪县的一个梨园世家,从小热爱戏曲艺术。1975年考取了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戏表演专业,主攻黄梅戏小生行当。198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工作。曾在黄梅戏电影《孟姜女》中饰演男主角范杞良;黄梅戏电影《血泪恩仇录》中饰演男主角施子章;黄梅戏电影《龙女》中饰演文哥;黄梅戏音乐电视连续剧《春》、《秋》中饰演高觉民;6集黄梅戏电视连续剧《貂蝉》中担纲男主角吕布;5集黄梅戏电视连续剧《赊官》中担纲男主角李可休;4集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青楼记》中担纲主角梁宗景;4集黄梅戏电视连续剧《这家没有男人》中饰演钟星。为了发展湖北的黄梅戏,张辉来到了湖北,得到了着名导演余笑予等艺术家的关爱和培养。在艺术上完成了由单纯摹仿到主动塑造,由特征演员向性格演员的过渡。
夏雨初(1903-1930) ,安徽郎溪人。1918年考入芜湖萃文书院。在“五四”运 动中, 成为郎溪学运的中坚。1923年,入北京中国大学,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社会主义青年团。19 25年暑假返乡,发动皖南山区声援“五卅”的运动。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3月,北 伐军第二军进攻南京途经广德时,他积极配合北伐军行动,创立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左派县 党部,并积极领导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建立了一支50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1928年去 上海,后任上海市沪西区负责人,领导和组织了日资内外棉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1930年7 月15日,任南京市行动委员会委员,参与组织南京暴动。7月29日被捕,不久遭敌人杀害。
C. 安徽合肥最近会发生地震吗
现将1904年以后有宏观考察的4级以上地震情况分述如下(凡未注明出处的地震等烈度线图及其烈度区面积,均经过重新校核、修正):
一、1917年1月24日霍山6.25级地震
发震日期:民国 六年旧历正月初二日。
发震时刻:08时48分12秒。
震中位置(宏观震中):北伟31.3°,东经116.2°。极震区包括霍山、黑石渡、落儿岭、烂泥坳等地区。
震中烈度:八度。
震害情况:中华民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民国六年一月至三月地震调查报告》:此次地震“震力自下而上,屋瓦揭飞,墙壁倾颓,山石崩坠,声如雷鸣。全境人民以死伤闻者约及数十,最烈之处在西南乡之落儿岭。”
《申报》1917年3月19日载:“城厢市镇,房屋倒塌甚多,压毙人民亦不少,全县恐慌。其灾情最重地方,如英霍交界之鹿吐石铺,有群山峡涧,涧烈数十丈,山中巨石不时滚落,打破附近民房甚多,压毙人民数十。……其余诸佛庵、桃源口等处,均受灾重,甚有炊爨时,屋被震倒,遂致火起延烧,不敢抢救者。”表2—2安徽省现代地震目录
(1904—1985年Ms≥4.01970—1985年Ms≥3.0)
序号年代发 震 时 间震中位置月日时分秒北纬东经地点震级(Ms)烈度深度精度11917年12408481231.3°116.2°霍山6.25八121917年22210124231.3°116.3°霍山西南5.7531934年31808164431.0°116.4°霍山、潜山间541954年61710083931.6°116.6°合肥、六安间5.25六351960年81123045331.5°117.8°巢县461962年71220462631.3°117.5°庐江东4五371963年31319322230.5°117.0°安庆附近4.25481965年31504181433.5°117.3°固镇西北4五391966年72715331732.5°117.7°定远4五2101967年3302250130°54′117°40′铜陵附近4.21111967年71117154231°47′118°20′马鞍山4.6六1121969年22807293533.1°116.1°利辛西南4.2五2131969年4213213132.8°115.8°阜阳、阜南间4五2141970年5915374031°00′116°24′岳西3.63151971年21171931°22′116°08′霍山3.53161971年316230730°36′119°18′广德3.22171971年713130433°36′117°42′灵璧3.33181971年121104580831°21′116°13′霍山3.02续表序号年代发 震 时 间震中位置月日时分秒北纬东经地点震级(Ms)烈度深度精度191972年31607113430°48′116°52′桐城徐河3.51201973年3712305031°23′116°12′霍山落儿岭3.151211973年31116324731°22′116°11′霍山落儿岭4.371221973年31116400831°22′116°10′霍山落儿岭3.281231973年31122310831°23′116°10′霍山落儿岭3.281241973年31215214931°23′116°11′霍山落儿岭3.381251973年31216210831°23′116°10′霍山落儿岭4.071261973年82711285631°05′117°32′无为郑河3.0271973年92211532533°35′116°31′濉溪临涣4.0五10281974年91819024132°27′116°02′霍邱代店3.0291974年111900583030°18′118°24′旌德朱庆3.0301976年52208161931°58′116°19′六安丁集3.1101311976年61421294431°58′117°30′肥东梁园3.013321976年83004125032°30′117°01′长丰曹庵3.6191331976年112704190832°20′117°52′定远永宁集3.112341979年3215182333°11.′4117°24.′8固镇连城3.2121351979年3215201333°11.′3117°24.′9固镇连城5.0六111361979年3412101833°11.′9117°23.′3固镇连城3.591371979年3705080130°45′119°19′广德梨壁山3.325续表
序号年代发 震 时 间震中位置月日时分秒北纬东经地点震级(Ms)烈度深度精度381979年32320580333°11.′3117°25.′5固镇连城3.071391979年53110404433°10′.0117°26′.6固镇连城3.2151401979年61421311033°11′.0117°26.′0固镇连城3.071411981年123018402233°11′.2117°23′.7固镇于庙3.0111421982年927103727.931°35′.5116°32′.1六安杨公庙3.8111431984年121221147.531°22′.5116°12.′5霍山落儿岭3.2101441984年125094112.431°59.′7116°16.′0霍邱吴阳3.0151451984年925042051.431°35.′0117°30.′0巢县三户梅3.5161461985年510094357.531°36.′0116°33.′6六安杨公庙3.551471985年96040121.730°54.′4115°57.′5岳西上古坊3.21
1954年中国科学院中南区地震调查工作组霍山小组调查资料手稿:“正月初二早晨地震,自西向东北,山摇树摆,路上行人立足不定,鸡飞狗走,猪牛惊窜奔鸣,塘水震荡,游鱼飞跃,锅台及间墙亦有倒塌者。尤以县之西南境为最烈,如黑石渡、诸佛庵、鹿吐石铺、佛子岭等区,山崩地裂,岩石崩坠,墙倒屋塌,压伤人畜者有之。”
1971年3月10日武汉地震队赴霍山地震考察队的《霍山县一九一七年地震强震区调查报告》:“霍山地震极震区的地震烈度为八度。在霍山县落儿岭公社所辖烂泥坳至黑石渡一线呈北东向分布(图2—6)。其范围包括黑石渡、落儿岭、鹿吐石铺、古桥畈、马家岭、百步街、烂泥坳、汪家铺、半竹园、清潭沟等地区。在本地区内,陈旧的房子都倒塌了,掉砖掉瓦普遍存在,甚至较好的房屋也歪斜,墙上裂缝,锅台几乎无完好者。落儿岭、鹿吐石铺、烂泥坳、黑石渡等地道路普遍发裂,且有冒水冒沙现象。落儿岭、鹿吐石铺一带山石裂缝,甚至出现山崩,落儿岭鸟龟峡的“垮石崖”就是这次地震的山石垮落形成而得名的。地震使河水、田水普遍起波浪、变深,鹿吐石铺一口井地震后干涸,甚至一年后也没有井水。由于房倒屋塌和山石崩落,本地区共打死十余人,受伤的人就无法统计了。”
1984年六安地区地震局管玉艺的《关于一九一七年霍山6.25级地震考察》:极震区等震线“呈长轴为北东向椭圆”,“极震区面积为236.4平方公里”,“累计死亡人数为36人”。极震区外震害情况:霍山县城关:“部分无依持之土墙及砖砌空心隔墙因震动而倒塌,曾有人受伤。厨房内烟囱大部分倒塌,锅台亦有震裂。……文峰塔……底部石造一层各面均有裂缝。街上倒了一些房子,土墙多倒塌。”(中国科学院中南区地震调查工作组霍山小组调查资料手稿,1954年)
安庆:“满城屋宇动摇,东门外之江岸亦崩塌数丈。”(《申报》,1917年1月28日)
金寨:“震时有的屋瓦掉下……部分土墙有倒塌的。”(中南区地震调查工作组调查资料手稿,1954年)
六安:“一般房屋除尾面较陡、檐口瓦片间有坠落者外,无其它损毁。”(中南区地震调查工作组调查资料手稿,1954年)
武汉:“震时房屋动摇,砖瓦有坠落者。凡建筑弗固之屋,遇险者颇多,曾压毙数人。”(南通军山气象台《民国六年第一季度报告·附录三》)“房屋倒坏者约十余户”,“高墙震绽者有之,倒塌者不下数十处。”(上海《民国日报》,1917年1月27日和2月2日)“省垣(武昌)方面,督军署后塌屋一栋,大朝街倒墙者二家,塌屋者一家,武胜门外塌屋三家,宾阳门外洪山街塌屋一栋。汉口方面,何家墩塌屋一栋,沿江岸亦塌屋数处,桥口倒墙者亦有二、三处。……刘家庙附近之蓬户倒塌数家,……汉阳高洪桥地方,亦簸塌古墙一堵,并压毙四人。”(《申报》,1917年2月2日)
罗田:“一祠堂牌楼震倒一角,朽旧房子倒2间,一旧檐墙裂缝(长5尺、宽2寸)。”(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第214页,1983年)
麻城:“房屋有倾倒者。”(《农商公报》第3卷第35期,1917年)
蕲春:“屋瓦间被震落,天主堂东墙被震裂缝。”(《中国地震资料年表》,1956年)
鄂城:“东门外年久失修的塔震垮一块。”(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第214页,1983年)
浠水:“屋瓦有震落,一老砖墙裂缝宽4—5寸。”(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第214页,1983年)
大冶:“教堂东墙震裂宽9寸,长2丈,华济水泥厂之院墙倒塌2丈多。”(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第214页,1983年)
阳新:“县属大鸡山煤矿被震塌矿山三十余丈,有工匠四十余人埋入坑内,山上公司办事处亦被震倒,毙司事工役数人。”(《东方杂志》,第14卷,第3号,210页,1917年)
扬州:“倒坏房屋十数家,并有一小儿被压几死。……震倒草房数处。”(《申报》,1917年1月29日)
此次地震有感面积很大,据当时对地震图计算所得如下:烈度面积(平方公里)
七度以上者27500
三度以上者58500(《农商公报》,第3卷第35期,1917年)
地震“震动范围延及鲁、苏、皖、豫、浙、赣、鄂、湘八省,面积约六十万平方公里。”翁文灏《近十五年中国重要地震记》,载《东方杂志》第20卷,第16号,第148页,1923年8月)
“潜山、太湖、宿松、太和、黟县、芜湖、全椒、寿县、霍邱、舒城、安庆、怀宁、合肥、桐城、望江、庐江、巢县、无为、滁县、来安、和县、歙县、休宁、祁门、宣城、泾县、太平、旌德、贵池、铜陵、石埭、东流、秋浦(属至德)、天长、亳县、凤阳、颍上、蒙城、含山、南陵。
河南省之光山、正阳、商水、信阳、商城、罗山、确山、汝南、沈丘、桐柏。
江苏省之高淳、镇江、宿迁、南京、浦口、溧水、丹阳、金坛、无锡、江浦。
湖北省之黄岗、新洲、英山、应山、嘉鱼、通城,汉川、孝感、黄安、黄梅、安陆、云梦、应城、襄阳、钟祥、京山、荆门、江陵。
江西省之南昌、婺源、德兴、宜丰、新建、戈阳、修水、九江、奉新、德安、瑞昌、玉山、余干、都昌。
浙江省之杭州、富阳、新登、安吉、衢县、常山、开化、分水。
湖南省之岳阳、湘阴、南县等县均有感。最远记载达450公里。”(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第215页,1983年)
二、1917年2月22日霍山5.75级地震
发震日期:民国六年旧历二月初一日。
图2—71917年1月24日霍山地震图(中华民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制)摘自1985年谢硫寿主编《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四卷(上)发震时刻:10时12分42秒。
震中位置:北纬31.3°,东经116.3°。
此次地震因系1月24日6.25级地震的余震,震中烈度难以确定。
震害情况:霍山:“隆然有声,霍山、麻城、罗田诸县境内房屋,率多倾倒,感震之地延及数省,广至四十余万平方公里。”(《东方杂志》,第20卷,第16号,148页,1923年)
武汉:“至房屋经此一再震动,墙垣炸裂者甚多,倒塌者间亦有之,如省垣望山门正街徐水源水烟店刨烟房己塌,幸屋矮料小,仅伤三人,并不甚重。武胜门外下新河地方,亦塌小屋三椽。”(《申报》,1917年3月2日)
湖北京山:“该县东乡马家口有村……二月一日(旧历)地震,霹雳一声,村落分为两段,从中现出巨孔,深约二丈有奇,孔内寒气侵人,莫敢探视。当炸裂时,并倒屋四间,打伤男女大小七人云。”(《申报》,1917年3月11日)
民国六年《农商公报》第35期载:二月二十二日地震范围较前次稍隘,据地震图计算所得如下:烈度面积(平方公里)五度以上者47000三度以上者390000图2—81917月2月22日霍山地震图(中华民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制)摘自1985年谢毓寿主编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四卷(上)
中华民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民国六年一月至三月地震调查报告》中2月22日地震调查表记载:怀宁、桐城、太湖、潜山、庐江、休宁、贵池、铜陵、石台、凤阳、颍上、蒙城、泗县、合肥、太和;江西之九江、都昌;湖北之麻城、黄梅、英山、云梦;江苏之浦口均有感。
(图中烈度系按罗西及福来氏之法,计分八度。)三、1934年3月18日霍山、潜山间5级地震图2—91934年3月18日霍山、潜山间地震摘自1980年上海市地震局《苏浙皖沪地震目录》发震日期:民国二十三年旧历二月初四日。
发震时刻:08时18分12秒。
震中位置:北纬31.0°,东经116.4°。
此次地震当时未进行实地调查,震中烈度无法确定。
1934年3月21日上海《新闻报》载:此次地震“震源约在安徽霍山、潜山间折断层,深度三、四十公里,震央(即震中)既偏在山地又震度弱,不致酿成灾害损失。”
四、1954年6月17日合肥、六安间5.25级地震
发震时刻:10时08分39秒。
震中位置:北纬31.6°,东经116.6°。
宏观震中:北纬31.8°,东经117.2°。
震中烈度:六度。
震害情况:合肥:房屋有个别倒塌或损坏,浇好之水泥往裂缝。
六安:城南一小学倒墙二堵。
金寨:破旧房屋倒塌二间。
霍山:震倒破旧瓦墙一堵,草房一间。
铜陵:震倒破瓦房一间。
舒城:震倒一堵破墙。
贵池:震塌房屋一间。
湖东(今枞阳):震塌砖墙二处。
当涂:倒塌墙一堵。
巢县:震倒一土地亩,倒墙一堵。
和县:原已倾斜的宝塔震倒大半。
无为:年久失修的旧草房二间被震倒,旧墙裂缝,田圩溃破。
凤阳:倒塌房屋二间。
太平:倒朽旧房屋一间。
含山:马太乡圩坝崩坏几个。
寿县:旧房墙壁裂缝约2公分。
麻城:一土坯房裂开一尺宽,卫生院房屋有裂缝。
旌德:倒塌房屋四间。潜山:震倒区政府房屋一间。图2—101954年6月17日合肥、六安间地震摘自1970年李善邦主编的《中国地震目录》蚌端口:屋墙裂缝或倾斜。
波及面积相当大,有记载的如下:
淮南、芜湖、安庆、霍邱、肥西、岳西(已开裂之墙倒)、桐城、青阳、至德、太湖泾县(破屋掉瓦片碎上)、南陵、郎溪、宣城庐江、全椒、滁县、肥东、嘉山、濉溪、五河、怀远、灵璧、宿县、泗县、宁国、绩溪休宁、歙县、石埭、阜南、凤台、蒙城、阜阳、临泉、颍上、太和、界首;湖北省之英山、武汉;河南省之商城,江苏省之盱眙、宿迁、睢宁、泗洪、泗阳、高淳、江浦、南京、溧水;浙江省之昌化均有感。”(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第42页,1983年)
五、1962年7月12日庐江东4级地震
发震时刻:20时46分26.0秒。
震中位置:北纬31.3°,东经117.5°。
震中烈度:五度弱。
1985年巢湖地区地震局《庐江白湖4.0级地震考察报告》表明,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在庐江白湖农场姥山大队,与仪器记录所定震中基本相符。震中区近似椭圆形,走向北西,长图2—111962年7月12日庐江东地震轴22公里,短轴15公里,面积约259平方公里。
震中区室内外大多数人有感,屋架、门窗和碗橱碰响,尘土下落,土墙裂缝。地震时伴有地声,象滚雷一样嗡嗡声,河里浪涛拍岸,船摇晃。
六、1965年3月15日固镇任桥4级地震
发震时刻:04时18分14.0秒。
震中位置:北纬33.5°,东经117.3°图2—121965年3月15日固镇地震震中烈度:五度。
1986年蚌端口市地震局《1965年3月15日固镇任桥4.0级地震考察报告》: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在任桥车站和老任桥集之间,震中区近似椭圆,方向北东东,长轴8公里,短轴5公里,面积约31平方公里。
地震时有轰轰隆隆声,群众普遍有感。邮局总机自动掉牌,床摇动,碗橱晃动作响,屋顶掉坷垃。
七、1966年7月27日定远4级地震
发震时刻:15时33分17.0秒。
震中位置:北纬23.5°,东经118°2′。
震中烈度:五度。
1966年7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定远地震调查组《安徽省定远县1966年7月27日地震趋势调查报告》: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在定远城东附近,震中区近似椭圆,方向为北东,长轴10公里,短轴5公里,面积约39平方公里。四度区形状和方向与震中区类似,其长轴50公里,短轴32公里,面积约1256平方公里。
地震时伴有声如雷,震中区室内大多数人有感,房屋摇动,碗俱碰响,人站立不稳,感觉头昏,午睡者惊醒,开会者跑出屋外。城关一草房毛竹椽于折断商根,老房掉土。
八、1967年7月11日马鞍山4.6级地震
发震时刻:17时15分42.0秒。
震中位置:北纬31°.47′东经118°20′。
震中烈度:六度。
震源深度:12公里。
1967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7年7月11日安徽马鞍山采石地震调查总结报告》和1985年11月马鞍山市地震局《安徽马鞍山4.6级地震震中烈度特征以及发震构造的初步析》: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马鞍山市区采石附近,震中区呈椭圆形,北东向,长轴20公图2—131966年7月27日定远地震里,短轴11公里,面积约173平方公里,其范围:东至小梁塘、后上湖、霍里、李村、兴和、大石岗;西至长江边江心州大闸;北至和尚港、黄塘、铺头、上庄;南至兴焕、杨家山、阳湖街、烟墩山、谢家。五度区形态、方向与六度区相似,长轴75公里,短轴45公里,面积达2649平方公里。
此次地震,震中区房屋建筑遭受轻微损坏,个别达到破坏程度。马鞍山市矿内家属宿舍图2—141967年7月11日马鞍山地震屋顶烟囱约倒塌30%左右,几座楼房有裂缝,顶棚灰皮掉落;采石镇房屋普遍掉土,有几处墙裂缝,宽0.5—5厘米不等,倒塌墙头约四、五处,有一木架房碎砖山墙部分倒垮下。
地震时,江边“老鹰窝”悬崖处山崩,砸死一老人;居民区房屋烟囱倒塌,砸伤数人。
五度区内差不多所有人都有感,人们惊慌跑出屋外;房屋摇晃,普遍掉土,个别屋顶、烟囱掉砖,亦有已坏的碎砖墙倒垮部分。
此次地震,河塘水翻腾起浪,沟渠水面翻花冒泡,还出现树木倾伏、钢轨扭动、岩崩和小滑坡等现象,同时伴有地声、地光。
地震的有感范围较大,据当时不完全统计,南京以及江宁、江浦、含山、无为县等地均有感觉。
九、1969年2月28日利辛4.21级地震图2—151969年2月28日利辛地震发震时刻:07时27分35秒。
震中位置:北纬33.1°,东经116.1°。
震中烈度:五度。
1985年10月阜阳地区地震局《关于利辛Ms14.2级、阜南Ms14级两次地震的宏观调查报告》: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利辛胡集附近,震中区形似椭圆,方向北西,长轴25公里,短轴12.5公里,面积约245平方公里。震中区室内睡觉者从梦中惊醒,房笆响掉土,门鼻响,床、碗柜晃动,山墙呈波浪形上下颠簸,人们惊慌跑出室外;室外沟水翻动,大多数人有感。
四度区面积约517平方公里。区内房笆响,掉土;室内大多数人有感,床动,门鼻、碗俱碰响;室外部分人有感,沟水向两边沟壁撞击。
十、1969年4月2日阜阳、阜南间4级地震
发震时刻:13时21分31秒。
震中位置:北纬32.8°,东经115.8°。
震中烈度:五度。
1969年4月,国家科委阜阳地震工作小组《安徽阜阳地区阜南地震调查简报》和1985年10月阜阳地区地震局《关于利辛Ms14.2级、阜南Ms14级两次地震的宏观调查报告》表明,阜南4级地震后9分钟,即13时30分26.5秒,原震中位置又发生一次3.75级地震。
4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阜南田集一带,与微观震中(阜阳王店)相差25公里。震中区呈北北东走向椭圆,长轴10公里,短轴8公里,面积约63平方公里。震中区房顶掉上,门、房碰响,油瓶晃倒,多数人惊慌跑出室外。
四度区形似椭圆,长轴50公里,短轴30公里,面积约1177平方公里。区内房笆掉土,室内大多数人有感,床,椅动,门鼻、碗碰响,个别人跑出室外;沟、塘水向两岸撞,室外人感觉不明显。
十一、1973年3月11日霍山4.5级地震
发震时刻:16时40分08秒。
震中位置:北纬31°22′,东经116°11′。
震中烈度:六度。
震源深度:6公里。
1973年10月安徽省地震队业务组《1973年3月霍山地震工作小结选编》:此次地震为震群型,4级以上地震共3次:3月11日16时32分,4.3级;16时40分,4.5级;3月12日16时21分,4.0级。自3月4日至24日,该区共记录到0级以上地震520余次。其中,绝大多数为1.0级左右小震,2.0—2.9级地震27次,3.0—3.9级地震3次,参见表2—2和表2—6。上述大部分地震集中在北纬31°22′—31°29′、东经116°09′—116°12.5′、面积约48平方公里的小范围内,震源深度为5—10公里。两次震级最大的地震震源机制解参数如表2—3。
4.5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霍山诸佛庵、落儿岭一带,与微观震中一致。六度区包括三个地段:其一在落儿岭、松山寨、烂泥坳、茅山林场等地,约呈三角形状分布,其二在诸佛庵、小堰口附近,呈东西向狭长分布;其三在霍山县城关区附近。
1973年8月南京地震大队、安徽省地震队《1973年3月安徽霍山地震宏观调查报告》表明,霍山4.5级震群时,霍山县城、诸佛庵区和三线工厂均受到轻重程度不同的损坏。红星、江北、东风、皖西和皖化五个机械厂的个别厂房有轻微裂缝,尤以红星厂306库为甚;宿舍裂缝严重,剪切斜裂缝和弯曲水平裂缝又宽又长,甚至错动,掉砖掉瓦也较普遍。霍山县银行及百货公司房屋震裂较严重,大礼堂、电影院、新华书店及单层空斗墙宿舍有不明显裂缝。诸佛庵区一些年久失修的老旧房隔墙被震裂,一些民房也有墙裂或掉灰现象。
五度区形态呈椭圆形,北北东向,长轴37公里,短轴25公里,面积约726平方公里。
霍山4.5级震群由于震源浅,绝大多数0.6级以上地震均有感并伴有地声。4.5级地震的有感范围较大,除霍山、金寨、六安南部外,舒城、桐城以及湖北的武汉、英山,江西的瑞昌等地均有感。
十二、1973年9月22日濉溪4.0级地震
发震时刻:11时53分25秒。
震中位置:北纬33°35′,东经116°31′。
震中烈度:五度至五度强。
震源深度:10公里。
此次地震后还记录到14次0级以上的余震,其中0.1—0.9级地震9次,1.0—1.9级地震5次,最大的为1.6级。
4.0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参数见表2—4。
1973年10月安徽省地震队《1973年9月22日濉溪县地震宏观调查报告》: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在濉溪县临焕一带,与微观震中基本一致。震中区呈北北东走向的狭长椭圆,区内房屋有轻微破坏,张陈庄一牛房屋顶坍塌,濉溪县城关两户民房东墙及屋檐砖瓦被震落部分,徐楼中学一教室屋架被震折,涡阳县石弓集有两间破旧牛棚也被震塌。震时还伴有低沉、闷雷似的地声。表2—4濉溪4.0级地远震震源机制解参数表发震日期发震时刻震 中 位 置北纬东经震级(Ms)震源深度(km)节面Ⅰ节面Ⅱ走向倾向倾角走向倾向倾角1973年9月22日11时53分33°35′116°31′4.01083°NNW85°176°〖〗NEE65°P轴T轴B轴XAXB方位角仰角方位角仰角〖〗方位角仰角方位角仰角方位角仰角矛盾比(%)精度估计37°23°133°12°251°65°〖〗86°25°353°8°22Ⅲ
此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淮北市、萧县、涡阳、蒙城以及江苏的徐州,山东的枣庄市均有感。
十三、1979年3月2日固镇5.0级地震
发震时刻:15时20分13秒。
震中位置:北纬33°11′.3,东经117°24′.9。
震中烈度:六度。
震源深度:11公里。
1979年安徽省地震局《1979年3月2日固镇5.0级地震技术总结》:这,次地震为主震—余震型序列,主震前两分钟记录到一次3.2级地震(参数:15时18分23秒,北纬33°11′.4,东经117°24′.8,震源深度12公里)。自1979年3月2日至12月31日,共记录到0级以上地震89次,其中,3.0—3.9级地震4次,2.0—2.9级地震4次;序列震中分布面积为6.5平方公里,震源深度为5—15公里。序列中所有3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参数见表2—5。
5.0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固镇于庙一带,与微观震中一致。震中区呈不大规则的矩形,近东西走向,长轴13公里,短轴7公里,长短轴比约为2:1,面积约91平方公里。震中区震感强烈,人们从室内惊慌奔出,有程度不同的晕眩感,站立不稳,个别骑自行车者摔倒;房屋、树木和电线杆剧烈摇晃,家具移位,货架与桌子上的杯、碗、瓶等物被震倒或震落在地上;杯、盆中水剧烈震荡,甚至溅出,河塘水面起波;有的叉土墙出现小裂缝,墙外表抹泥层局部剥落;施工质量差的砖石建筑的结构薄弱部位出现裂缝;少数山墙、高门墙、纵墙、砖柱出现裂缝;破旧老房少数墙壁坍塌,坑房烟囱多数倒塌,民房烟囱少数倒塌,多数出现掉砖或顶部扭损,屋瓦滑落,屋脊砖与商侧座砖多被震落;双曲拱桥腰拱顶部和侧墙产生裂缝和裂纹。震中区有四人被屋顶震落的砖瓦土块砸伤。
五度区也呈一不规则的矩形,长轴42公里,短轴13公里,面积约312平方公里。室内所有人和室外大多数人有感;架上器物有的倾倒或落地,有的悬挂物被震落;屋架、门、窗“嘎嘎”作响,泥灰从房顶和墙上等处震落;老旧民房原有裂缝扩大;民用烟囱普遍掉砖,压脊或座砖也有的被震落,屋瓦有溜动现象。
详见图2—19。
5.0级地震及3.2级前震和最大余震(3.5级)时均伴有闷雷似的地声。
5.0级地震的肩感范围较大,北到山东临沂、滕县,南达桐城、芜湖,东南抵江苏之镇江,西北止于河南商丘。整个有感范围近似呈一南北向的椭圆,半径平均约200公里,面积达12万多平方公里。
D. 郎溪国购电影今天有什么影片
郎溪国购影城今天(2月17日)有5部电影放映,分别是:《美人鱼》,《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门风云3》,《奔爱》,《功夫熊猫3》。
其中,截止至18:00,《奔爱》和《功夫熊猫3》今天放映场次已全部放完。
具体信息请见截图。
E. 郎溪国购影城可不可以QQ买票,取票
可以的,直接QQ购买,非常方便!
F. 宣城郎溪哪里有学跳舞的
郎溪好像没有,不过公园里每天晚上六点左右有一群妇女跳舞。可以去看看,再问问吧
G. 今天下午郎溪国够有什么好电影
移动迷宫2
导演:
韦斯·鲍尔
主演:
迪伦·奥布莱恩李起弘托马斯·桑斯特
看点:
冒险小说改编
地区:
美国
H. 六一儿童联欢会上的台词,快!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乙: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甲:送去五月的芬芳
乙:迎来六月的时光
甲:我们的心像怒放的花朵
乙: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
甲:六月,是童年的摇篮,是童年的梦乡。
乙:六月,有童年的沃土,有童年的太阳。
甲:六月,是一支歌,一支幸福的歌
乙:小朋友们迈着喜悦的步子走进了六月,走进了我们自己的节日——
合:“六一”儿童节!
甲:尽管,我们只是一棵幼苗 ,但我们骄傲地生活在父母的怀抱。
乙:尽管我们只是一颗小星星,但我们幸福地闪亮在老师的身边。
甲:在这美好的节日里,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地说一声——
合:谢谢你们,爸爸妈妈!谢谢你们,辛勤的老师!
甲:今天,县领导、教育局领导带着节日的问候,带着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来看望我们啦!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乙: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光临今天演出会场的部分领导、来宾。他们是:
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甲:今天大家欢聚在一起,让我们用歌声唱出对你们的敬意!
乙:让我们用舞蹈跳出我们心中崇高的理想!
甲:我们将用智慧与热情,播撒希望的种子!
乙:我们将用梦幻与彩虹,编织出一个无悔的童年!
合:郎溪县实验小学庆“六一”师生文艺汇演现在开始!
甲:首先请欣赏舞蹈《开门红》
乙:表演单位实验小学老年舞蹈队,编导朱慕娟,表演李春凤、卞桂云等。
甲:感谢老教师们的精彩表演。下面请欣赏我校四、五年级税务宣传队的唐诗佳、胡正、杨萍萍等同学表演的舞蹈《石榴花儿五月红》
乙:编导:陈婷、夏慧琴、朱自菲
甲:石榴花儿五月红,多么亮丽的风景,多么优美的舞姿!
乙: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生难免坎坷,不幸的是,有些人身体残疾了!
甲:但他们身残志不残,浩气冲霄汉!
乙 :今天,广德县残联艺术团凭着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和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不屈精神,带着他们丰富多彩的节目友情加盟我们的文艺汇演!
乙:请欣赏他们带来的第一个节目——口技表演。
甲:在我县有关单位的亲切关怀和慷慨资助下,在我校大队辅导员夏慧琴等老师的艰苦努力下,我校电声小乐队终于如期成立了。小乐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勤学苦练,演技日益提高。现在,他们丑媳妇见公婆啦。
乙:请欣赏任杨、韦杨梦泽、郑子潇、王子旋 等同学演奏大家所喜闻乐见的两首曲子《真的爱你》和《童年》。
甲:我们郎溪县实验小学是全县小学的窗口学校,教学质量在全县一直名列前茅。
乙:我们郎溪县实验小学之所以能这样蓬勃发展,独领风骚,就因为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
甲:他们不仅书教得好,而且舞也跳得好,真可谓独出心裁,独一无二!
乙:请欣赏舞蹈《独一无二》。表演单位:郎溪实验小学青年教师舞蹈队。编导:朱自菲。表演者:夏慧琴、陈婷、魏志林、汪毅、梁艳、周爱珍、张文文、姚明英。
甲:下面有请广德县残联艺术团给我们带来的第二个节目:小品《泪碗》。:乙:大家掌声欢迎!
甲:每天,你都可以看到我校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为了我校的电化教学而不停地上下奔波。他,就是我们的陈骏老师。
乙 :下面有请陈骏老师为大家献上一首深情的歌——《红尘有你》文-章-超-市
甲:在我们郎溪县实验小学有一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成绩突出、德高望重的老师。她是谁?对,她就是二(1)中队的辅导员许灵老师。
乙:许老师新编了一个舞蹈,名字叫《钟声响了》。掌声有请赵 、易 等同学表演这个舞蹈。
甲:许老师编导的舞蹈果然别具匠心,许老师果然名不虚传啊!
乙 :接下来有请广德县残联艺术团为我们表演第三个节目。
乙: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甲:朋友们,想欣赏拉丁舞表演吗?他们可是在市级比赛中获过大奖的高手啊。
乙;表演者:录 、肖 、王婧等。
甲:我们学校毕业班的同学经过六年的刻苦学习,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乙:下面请欣赏陈新、蔡睿旋、王维、孔媛等同学的书画表演。编导:周菊珍、许善秀。
甲:有请广德县残联艺术团为我们表演第四个节目。
乙:傣族舞蹈《金孔雀与凤尾竹》。
甲:席舒曼、江志勇、张继晨这三位同学是我们学校三年级组的朗诵能手,下面有请他们带来诗朗诵《时光老人的礼物》。
乙:编导:吕华英,汪毅、梁艳。
甲:有请广德县残联艺术团为我们表演第五个节目。
乙:他们表演的节目是手语舞蹈《感恩的心》。
甲:有请我校宗伟华老师高歌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乙:掌声欢迎!
甲:看了这么多好看的节目,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深受鼓舞,他们在摩拳擦掌,要跃跃欲试啦。
乙: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他们的《腰铃儿舞》。表演者:李悦、田芷或等。编导:张玉红,黄立云。
甲:有请广德县残联艺术团为我们表演第六个节目。
乙:他们表演的节目是快板书《残人齐报党的恩》。
甲:下面请欣赏五年级组给我们带来的节目:舞蹈《快乐女孩》。
乙 :编导:朱自菲、朱路。表演者:王玉、胡雪、鲁琼、郑莹等。
甲:接下来,再有请广德县残联艺术团为我们表演节目。
乙:他们表演的节目是舞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甲:有一位老师她心地良善,眉清目秀。
乙:有一位老师她德艺双馨,能歌善舞。
甲:她就是我校的宣城市第二届教坛新星许善秀老师,
乙:她今天要为我们领唱《好大一棵树》。编导:许灵。伴舞:王全珍、伍长凤等。
甲:新世纪的太阳是我们的,
乙:新世纪的鲜花是我们的。
甲:托起梦想,让她闪亮在未来的天宇。
乙:踏响大地,让童心乘着春风飞行。
甲:成长在祖国的怀抱里,我们格外幸福,
乙:成长在党的阳光下,我们朝气蓬勃。
合:我们是祖国的春天,我们是祖国的希望。
甲:衷心感谢党和政府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重视;
乙: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我校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帮助。
合:衷心感谢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辛勤教育和培养!
甲:节目真是太精彩了!
乙:可欢乐的时光却总是太短暂。
甲:郎溪县实验小学庆“六一”师生文艺汇演到此结束
合:最后祝大家: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天天快乐!
I. 六一节主持词
1.在繁花喧嚣的日子里,六月告别了春风的季节。我们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纯洁无比的心翼翼的绽开,快乐的走进童话乐园。 翠绿色的幕幔缓缓开启,迎接我们这些粉黛浓妆的小天使。在这里,你可以像小矮人一样和我们的小丑做游戏。在这里,你可以像海尔兄弟一样运用你的智慧,获取精美礼品!在这里,你可以像奥特曼一样愉快的翱翔!在这里,你可以像天线宝宝一样自由自在!在这里,你能看见山姆大叔为你炮制三明治、汉堡包、刨冰!在这里,你能欣赏到无数的神奇童话故事……
天空湛蓝如水,世界神奇无比!
来吧!快飞到我们充满阳光的童话乐园里来!
2.六一儿童节主持词在“六一”儿童节英语晚会上的主持词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庆祝“六一”儿童节的英语晚会。在这里请让我代表学校向初中的少先队员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向辛勤培育我们成长的老师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向参加我们晚会的来自边关的凭祥市夏石中学的同学和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致以节日的问候,并通过你们向夏石中学的老师和同学致以节……六一儿童节致辞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首先谨让我代表学校党支部、学校行政祝同学们节日快乐!看得出,同学们今天非常高兴。瞧,每位同学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脸颊在红领巾的映衬下显得更红润了,就连眼角、嘴边都挂上了灿烂的笑容。因为今天我们要用动听的歌声唱出文小学生的幸福和愉悦、用悠扬……在特殊教育学校庆祝“六一”节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朋友、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55年前,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为保障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力、保健权力和受教育的权力,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一次大会上决定每年六月一日为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府也规定六月一日为儿童节。于是,全世界的儿童就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小学生庆“六一”活动串联词亲爱的同学们! 女: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合:大家节日好!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亲爱的叔叔、阿姨们。 男:欢迎你们的到来。 合:欢迎你们和我们一起渡过这美好的节日! 男:我们聆听过 21 世纪的第一声钟响, 女:我们拥抱过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 男:今天,当鲜红的太阳跃上地平线时, 女:我们将迎来万分激……商场“六一”献词商店新添了节日的礼物, 甜蜜的糕点,漂亮的服装。 魔术师也变不出 这么多花样。 书店里儿童读物多如繁星, 免费开放的电影院里……“六一”节的献词敬爱的白衣天使,也许我们从未见过面,但是你们与疫情奋战的顽强身影却无数次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你们感人的形象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四月的北京,春光明媚,一时间,被一种突如其来的疾病所笼罩,这就是“非典”。繁华的大街上看不见了往日的车水马龙,商场里也变得冷清了,路边的行人来去匆匆,白口罩遮住了自己的面容。到……六一儿童节诗歌朗诵会主持词主持人: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 男:爷爷、 女:奶奶、 男:叔叔、 女:阿姨、 合: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女:六月的**,气候宜人,鲜花盛开。 男:六月的**,草长莺飞,生机盎然。 女:伴着花的芬芳,披着节日的盛装, 男:“六一”,这个属于我们的节日,又来到了我们的身旁。 女:在这欢乐、美好的日子里, 男: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带着关怀和希望,同我们欢聚一堂。 女:我们少先队员向你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礼! 齐呼:谢谢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男:祝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齐呼:祝爷爷、奶奶、……
3.同学们,伴着六月的钟声,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六一是大家一年中最最开心,最最盼望的日子,为了使我们的六一更丰富,更精彩,我们今年同样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精彩的节目,大家拭目以待吧!首先,为大家带来的是……"
中途报节目名单.
“好了,今年的六一就到这了。但我相信,大家的心中的六一一定还没结束。希望大家过一个快乐的六一,一个快乐的童年!不管何时都不忘记心中的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