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老男孩影評主題
❶ 老男孩筷子兄弟影評1500字左右
「夢想這東西和經典一樣,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褪色,反而更顯珍貴。」這是10月28日上線的網路短片《老男孩》在片尾打出的一行字幕。
我95年初中,98年高中,01年大學,05年工作,現在都快2011了!!!
我的初中時的夢想?
我高中時的夢想?
我大學時的夢想?
我工作時的夢想?
說真的,夢想還存在嗎?
都tm已經讓這物慾的日子撕扯的支離破碎了!
我們為了什麼而活著?我們為了誰而活著?我們正如何活著?我們還要怎麼活著?
我們還能看清已經走過的路上那些陪伴我們的人嗎?我們還要在路上嗎?
兄弟有句話說的好,「我要快樂了,你們都不會快樂!」
折射著各種付出、艱辛、無奈、抱怨、嫉妒、恨
初中,兄弟們的夢想:明天的日子能無憂無慮該多好!各種混著。
高中,朋友們的夢想:考個好大學!各種混著。
大學,舍友們的夢想:對象、能力、玩兒。各種混著。
工作,同事們的夢想:錢、錢、更多的錢。各種混著。
我們為社會創造了什麼價值?
社會給與了我們什麼價值?
我們現在在堅信著什麼價值?
我們在干什麼?!
到一個階段了。
是應該反思、反思,整理、整理
因為,我們都已經是老男孩了……
獻給所有陪我走過和仍在路上的兄弟
老男孩——筷子兄弟
那是我日夜思念深深愛著的人吶
到底我該如何表達
她會接受我嗎
也許永遠都不會跟他說出那句話
註定我要浪跡天涯
怎麼能有牽掛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
是不是應該放棄
花開花落又是雨季
春天啊你在哪裡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
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
看那漫天飄零的花朵
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
有誰會記得這世界她來過
轉眼過去多年時間多少離合悲歡
曾經志在四方少年羨慕南飛的燕
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漸行漸遠
未來在哪裡平凡啊誰給我答案
那時陪伴我的人啊你們如今在何方
我曾經愛過的人啊現在是什麼模樣
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
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
任歲月風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抬頭仰望著滿天星河
那時候陪伴我的那顆
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
改變了我們模樣
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
我有過夢想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
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
看那滿天飄零的花朵
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
有誰會記得這世界它曾經來過
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
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
任歲月風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抬頭仰望著滿天星河
那時候陪伴我的那顆
這里的故事你是否還記得
如果有明天祝福你親愛的
❷ 筷子組合 老男孩的影評 1000字以上。
我覺得看完《老男孩》之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在片尾打出的那一行字幕。「夢想這東西和經典一樣,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褪色,反而更顯珍貴。」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夢想,這些夢想有的實現了,而有的呢?則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實現。在現實生活當中,不管的你的夢想有多麼的大,在「柴米油鹽」面前它都會變小,在現實當中,只有「柴米油鹽」才是大夢想。青春會隨著時間而凋零,而夢想卻不會。理想與現實,我們該如何去面對過去的夢想?當你在想起當年的「小夢想」時,就會覺得那是你不願意去揭開的傷疤,但是那些傷疤卻又是那樣的珍貴。生命存在一天,夢想就會有機會紮根發芽,即使沒有人為我們祝福,也沒有關系,因為我們可以為自己喝彩。
短片的序幕,筷子兄弟參加「歡樂男生」的比賽,評委問他們一些可以說是打擊他們夢想的問題,之後,包小白的一句,「讓我們看他們表演吧。」讓這個短片故事正式開始。
在短片的前半部,回憶他們年輕時的事情。充滿了懷舊和搞笑的元素。肖大寶和王小帥在追求班花時的那些懷舊老歌:《花仙子》、《小芳》、《十六歲的花季》、《水手》、《星星點燈》、《billie jean》。磚頭似的收音機,BP機這些老古董。片頭在班中的那些惡作劇。我想沒有一件不勾起80後那一代人的回憶,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當年的身影。那些老古董在現在的生活當中已經是絕種了,在市面上已經看不見這些東西了,取而代之的是ipho這些電子產品。其實我們這批90後的孩子,也許還曾經看見過這些老古董。但是,對於95後的孩子來說,應該是根本就沒有見過,或許連聽都沒有聽到過。
在前半部分,有三個鏡頭讓我記憶猶新。一個是在河邊,肖大寶戀戀不舍,留著淚,摸著自己心愛的吉他,然後用力扔向河裡。感覺就像是把自己的夢想丟棄一樣,心痛,又沒有辦法。第二個是王小帥把自己關在屋子裡面哭泣,然後因為MJ又重拾信心,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這兩個鏡頭,分別詮釋了肖大寶和王小帥在面對困難面前,或者說是人生道路上的兩種不同選擇。一個是選擇了放棄,一個是繼續努力。其實,這兩種選擇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會在面對選擇時,最容易做的選擇。第三個就是王小帥因為MJ的舞蹈而救了肖大寶和他的兄弟們,兩個人冰釋前嫌,在一起努力練習,為夢想而奮斗。
而在短片的後半段,隨著肖大寶的:「那是我日夜思念深深愛著的人吶,到底我該如何表達,她會接受我嗎?」歌聲響起,王小帥也揮動起紅綢盡情起舞。然後鏡頭一幕幕的回放:肖大寶和王小帥一起練琴唱歌;穿著校服的肖大寶在街腳懷抱著吉他等待女孩的路過;傾盆大雨里撐著雨傘的班花對他回眸一笑……
當年的同學現在都過著什麼樣子的生活,鏡頭一個一個的閃過。
當年那個笑容燦爛的班花,已經不復存在。經過歲月的打磨,她變成了一個會吸煙,在家「沒事兒」的「金絲雀」。可是,她的內心是不快樂的。
當年那個有些猥瑣的包子,陰險的眼神的包子。已經搖身一變,成了包總。在光鮮艷麗的外表下,我想你的內心應該還是有著一份空虛,一份自己永遠無法填補的空虛吧。
感覺每個班裡都會有那麼一個胖子,親切,可愛。如今卻變成了一個犀利的烤串男,不知道你是不是還記得曾經的那幫兄弟們?
當年羞澀的胖妞郝芳,單純,善良。如今,夢想成真,如願的嫁給了王小帥。依舊是那胖胖的樣子。「你們參加歡樂大爺,我支持你!」一句話,不知笑噴了多少人。我想她應該是最幸福的人。
誰也不會想到當年那個純純的小女生,和那個打火機男孩,在多年後,竟然成了一對戀人。
在肖大寶脫王小帥褲子的時候,還有一個青澀的女孩,如今她成了一個足療妹,不知道,她是不是還可以記起當年的笑聲。
「那是我日夜思念深深愛著的人吶,到底我該如何表達,她會接受我嗎?也許永遠都不會跟他說出那句話。」年少的我們總會經歷一段青澀的愛情,暗戀也好,表白也好。終究是青澀的。多年以後,我們再次想起那個人,是不是還會心動?是不是在後悔當年沒有向他表白。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在面對夢想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有過退卻?最後你的選擇是什麼?繼續堅持努力,為了自己的夢想。還是真的就那樣放棄了。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看那漫天飄零的花朵,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有誰會記得這世界她來過。」青春只有一次,我們應該努力的去抓住它。
夢想這東西和經典一樣,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褪色,反而更珍貴。
❸ 老男孩微電影所表達的主題
我們班班歌選的老男孩,它的那個微電影看你從誰的角度看了。他們有年少輕狂,但慢慢時間流逝,發現以前受他們欺負的男生已經成了富翁,發現自己深愛的女人已為人妻,發現自己短暫的青春還是向現實妥協。一次偶然的選秀又讓他們心有不甘,最後的結局是開放式的,誰也不知道那場決賽是否成功。但我們可以感覺到這次向生活的反擊,青春已逝,夢想永存。
❹ 電影《老男孩》影評
當《老男孩》火遍網路,當「11度青春」成為網路的搜索熱詞,在這個悄然而至的11月,電影,用它最簡單的形式,給70後,給80後,給那些還在追尋著夢想的人們,一次青春的回顧,一次夢想的徜徉。
作為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第一部頂級專業製作的同主題系列短片,「11度青春」系列的11位新銳導演,雖然他們各自擁有著不同的奇妙構想,但他們都把關鍵詞聚焦在了一處,愛情、夢想。
是的,80後這一代人有無數的詞語可以描述,叛逆、個性、苦難、悲催……但是真正屬於這一代人的只有一個詞語——夢想,而愛情不過也只是他們給自己構建的完美夢想中的一部分。
夢想是輕盈的,但現實永遠是沉重的,尤其是80後,雖然他們不喜歡被用年代劃分,但是這個年代確實給這些千差萬別的個體太多共同的特點。
少年時代的自由,第一次可以讓他們開始幻想自己的人生。事業、愛情、家庭……
畢業後現實的殘酷,開始讓他們明白夢想很多時候只能作為夢想。房奴、車奴、孩奴、還有現在的菜奴。
於是在《江湖再見》中,導演試圖運用一個時空交錯的寓言來勸解,因為房子而分手的情侶並不需太過悲傷,「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李雷和韓梅梅》更是凸顯了兩個來自農村的孩子在城市中愛情的慘淡,最後一絲滿廣場的紫圍巾,是希望,還是迷茫?
這些讓人悲憫的故事之中也蘊藏了很多的希望。於是《哎》中兩個龍套的愛情,最終終於修成正果。《阿澤的夏天》最終對農村的回歸也許是這個群體的人最後的一個出路。
但是最終我們依舊難以逃脫的似乎永遠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拳擊手因為不想再看到這個世界,而選擇了失明。
《L.I》中最新科技達成的愛情契約最終的破滅,是不是開始在懷疑我們深信不疑的信仰?
《東奔西遊》最後用一句「神仙都在努力奮斗」,看似是對這一代人的激勵,更多也可以讀解出其中的苦難。
這些都只有十幾分鍾的小短片每一個都有這一代人心中的一個主題。而真正集大成者還是之後的《老男孩》。
30多歲的人還懷著自己的夢想,面對艱難的世界容顏已經老去,但是一旦點燃昔日的夢想,激情依舊如初。這就是一批老去的男孩。
沒有夢想,曾經對這一代人是多麼無法想像。而時過境遷,生活或以現實,夢想已經塵封,但一定只能是塵封,無論多厚的灰塵,在那之下,夢想一定能夠找到,一如床底下的那把吉他,無論多難找,一定能夠找到。
42分鍾的《老男孩》匯聚太多的元素,床頭的83版《射鵰》的貼畫、混亂的教室、整齊的校服、偷偷藏著的女生的照片……而不斷閃回的鏡頭不斷在提醒著現在:廣播中每年GDP的增長率、30多萬億的經濟總量,對應的是又攀升的房價,又一起因拆遷而死亡的事故……夾雜在這之間的是,是永遠沒有破滅的夢想,被隱藏但依舊存在的夢想。
無論70後、80後處在哪個階段,大多數青春都已然逝去,那個夢想的年代都再也難以出現。奮鬥成功的也罷,依舊在堅持的也罷,或者是開始最簡單的生活的,那個輕松的可以放飛夢想的青春已然不在。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沉重。
11度青春,是夢想之祭,是青春之殤。
❺ 老男孩 電影 的影評 1000字!!!急需!!!!
電影語言 《老男孩》一片的電影語言可謂極其風格化。朴贊郁並非科班出身,他畢業於韓國西江大學哲學系,但熱愛電影,事實上他和楚浮一樣是由影評人轉行成為導演。這也註定了他巨大的觀片量,從而在電影語言上的博採眾長。當然由於他是一名B級片與cult片影迷,又使得他經常不按常理出牌。 首先淺析一下本片開頭的綜合電影語言運用。第一個鏡頭起自一隻手握住領帶的特寫,逐漸拉到吳大修逆光的面部猙獰特寫(無其他背景,高對比的硬光),然後切換至跳樓者,交代環境。配樂十分緊張,短短幾秒已建立起極強的戲劇張力,為整部影片定下了基調,而觀眾多以為是吳大修要迫害跳樓者。此時鏡頭突然切換至故事的最初,喝醉酒的吳大修在警察局鬧事。使用普通燈光與自然聲,紀錄片式粗糙剪輯,當年的吳大修完全是一副中年廢柴上班族大叔的樣子,無論形象還是滑稽平和的氣氛都與最初的鏡頭形成鮮明對比。然而這一段戲還承擔了敘事上的多重功能,不但交代了吳大修的最初身份,與之後的影片形成反差,還提到了他的女兒,可以說埋下了第一個伏筆。場景轉換到電話亭,最初仍然是紀錄片式粗剪,然而隨著吳大修的失蹤,轉換為軌道鏡頭並逐漸拉高成為俯角鏡頭,自然聲退去,全片多次出現的一段提示情節推進的主題配樂出現。值得注意的是,《老男孩》一片中俯角鏡頭出現了四次,除了此處,在吳大修離開監禁房間、初次遇到mido、以及影片最後催眠結束都有出現。通常而言俯角鏡頭因其暗示全知視角往往帶有一定宗教意味(可以參見《我要復仇》),但此片中倒沒有涉及宗教,更接近於宿命的提示,因為每次俯角鏡頭出現都暗示著主人公命運的轉折。僅僅一個開頭,導演就很少的筆墨牢牢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並製造了強大的戲劇張力,還為情節進展做下了必要的鋪墊。 而其他出色的鏡頭語言運用還有很多。比如通過廣角鏡頭進行的空間處理。第一個廣角鏡頭出現在吳大修進入監禁房間後,一組十分壓抑的極低機位鏡頭(從門下露出頭)之後,從吳大修後方交代整個房間環境。然而由於廣角鏡頭的效果,整個空間被壓抑在鏡頭之內,仍然顯得禁閉和壓抑。第二個則近乎魚眼鏡頭,出現在吳大修走出禁閉房間後,在電梯里15年來首次見到女人。通過魚眼鏡頭的使用,吳大修盡管克制自己緊貼電梯,但他的手仍然像要抱住女人。另一個也是運用於房間,吳大修進入偷窺自己的房間,遇見李有真及其保鏢時,魚眼鏡頭的使用另吳大修彷彿踏入了一個陷阱,一個李有真精心布置的局。 至於吳大修在監禁自己的樓層過道中,與一幫小混混打架的長鏡頭,幾乎可以成為暴力美學的教科書。長達三分鍾的打鬥由一個橫移鏡頭完成,其中的場面調度可謂爐火純青,乍看混亂實則節奏精妙,仿如一曲交響樂。而其所使用的配樂卻名為《a lonely place》,極盡反諷。(值得一提的是,本片OST每一首題目都是另一部電影的名稱。) 朴贊郁對景深的運用也頗具匠心。如最後在李有真的辦公室中,朴贊郁運用了不少誇張的可與《公民凱恩》中凱恩與蘇珊在城堡中的場景相媲美的景深鏡頭。他運用鏡子將近景的李有真正面(同時面對觀眾),遠景的吳大修,遠景牆上李有真姐姐(妹妹?)的照片放在了一起,再不時閃入在另一邊監禁房間中等待的mido的畫面。一方面提示兩個仇人的心理距離,另一方面可以說故事核心的矛盾都在這組鏡頭中交織並即將爆發。(而mido的閃入,也因之前的一段錯位交叉剪輯的延續而並不顯得突兀。) 淺景深的運用例子,則有吳大修離開監禁房間後下樓的一組。吳大修離開房間後,電梯中的女人仍然在和警察投訴,警察也試圖叫住吳大修,甚至之前的跳樓者也在此時從樓上墜下。這些看起來激烈的事件,卻都被虛焦處理,鏡頭始終牢牢鎖住吳大修面部特寫,可見其內心之決絕,全然不聞外界之事。 朴贊郁還非常喜歡使用類似北野武的突然靜止鏡頭來製造反差或荒謬效果。比如影片開頭拉住跳樓者領帶、幾段打鬥的開始等等。又比如通過餃子尋找線索那段的開頭,就是突然切入一個mido夾餃子給吳大修的靜止鏡頭,用誇張的造型提示,此處餃子正是解謎的關鍵線索。 懂得節制的反差效果也使得朴贊郁與蓋里奇、羅德里格斯、三池崇史、冢本晉也這樣的後現代&暴力導演區別開來,而更接近昆汀塔倫蒂諾與北野武。(或許這正是昆汀將戛納評委會大獎頒給此片的原因之一。)除了對暴力部分的非常規處理之外,許多細節也可以看出導演對節制的理解:當mido在一個普通的大街上問吳大修是不是想去妻子的墳墓,自然聲效與手提攝影製造的日常氛圍下,吳大修突然轉過頭,露出了極其痛苦的表情,沒有特殊手段和配樂進行烘托,卻反而更加震撼人心。(這一點在《我要復仇》中更為顯著,幾乎所有人物感情迸發或出現劇烈沖突的戲都是用遠景拍攝。)有一段平行蒙太奇,是正在做瑜伽的李有真與汽車中憤怒狂吼的吳大修的反復切換。乍看是痛苦與冷靜的對比,但事實上,只有通過瑜伽才能獲得暫時緩解的李有真,他的痛苦遠遠超過此時的吳大修,這其實是一段痛苦與更加
❻ 《老男孩》的影評
一個字好 兩個字精彩
❼ 微電影老男孩影評評視聽語言
套用最後那句話的縮寫版做標題,因為想說的實在太多了。 相當推薦。 42分鍾,不長。我在最後的音樂中哭了。 無關時代背景帶來的色彩,我們總要歷經一段類似的青春躁動期。 在社會和父母的高壓下,走著平凡的路,上學、混、考試。花大把時間學那些有的沒的,聰明清純乖巧的女生總那麼受歡迎。 為喜歡的人不斷磨練各種才藝籌碼,後來又因為得不到在乎的人的賞識而沖動地賭氣放棄,再後來發現自己真的喜歡就開始標榜自我:你們丫算個B。 喜歡別人的時候,喜歡傳很多很多字條、發很多很多簡訊、秀很多很多有的沒的她不一定喜歡的才藝。還會跟她說,我喜歡帕格尼尼和梵高,或者我打籃球踢足球都很棒,或者我是個rocker啊我是個dancer。 永遠不想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麼結果、傷害了別人和自己了沒有。 有的時候我們折騰別人,有的時候被人折騰。打鬧不分輕重,想不到傷害和受傷。 有的時候,我們又變成了神,本能良心地去幫助和鼓勵。 仗義永遠是朋友的代名詞。球賽的加油聲總是很大。為了一點以後都記不起來的小事也能打群架。 哥們有難,第一時間帶著板兒磚沖過去。或者姐們墮胎,不惜背負當時的巨額債務也要減少她受到的傷害。 姐們的眼淚,無論多無理取鬧都抱著她哭,都認同她的道理,都盲目縱容她。 蠢蠢欲動的情慾,被壓抑在人手相傳的小黃書、小黃碟里。每個男生都想把手伸進女生的胸罩裡面。每個女生都有著和小男友的所謂的難言之隱,和姐們談論的時候都不好意思的夠嗆,總想帶著拚命解釋的語氣。 每一次,感覺自己要發光了,感覺自信心爆棚了,情境就突然會變得操蛋,總有些操蛋的細節。然後真相就是那麼的操蛋,遠沒有想像的那麼拽那麼酷那麼天下無敵。 自我最後還是被無情拋棄了。 然後突然,就這么默默地被迫長大了。 做著一份與自己想像中相去甚遠的工作。不管年薪是五千還是五千萬,一定都和一開始的想像截然不同。 逐年上漲的CPI,逐年上漲的房價,恆年不變的工資。 逐年上升的升學率,伴隨同樣上升的失業率。 要適當裝孫子,也要適當裝爺爺,就是不愛裝自己。 然後有一天,心中的偶像和標尺也坍塌了,現實的壓力也開始咆哮了。 然後有一天,曾經一塊折騰的人,開始變得不認識起來了。 然後有一天,你還是跟最初那個愛你你卻不愛的人走在一起了。 然後有一天,你曾經最愛也曾經在雨中向你回頭的女孩現在在別人的床上呻吟。 可是有一天,也許當我們學會了默默接受了平凡和麻木,學會了冷眼目睹生活扭曲變形、卑俗不堪的時候,卻發現年少時期默默關上的幕布又漸漸拉開了。於是當夢想照進現實,又何必管那個幕布又會在什麼時候默默地關起來。 我還記得那個想當守林員的律師。職場上指點江山的恢弘氣勢,職場下優質生活的優雅品味,可是她只想隱居深山,做一名守林員。於是她終於可以做了,她也哭了。 我們在找東西的時候,總是認真地找了好久都找不到,於是放棄,開始說服自己去過還算有點小意思但是沒有那個東西的生活,可是偶爾有一天它就突然自己冒出來了,於是欣喜若狂,不管它碎沒碎、變得操不操蛋了。這個時候冒出來的那個東西,和經典一樣,隨著歲月,變得更加彌足珍貴了。 前提是,你總需要前面那個心急如焚、不斷努力找東西的過程,以致這個東西最後冒出來了,才會引起你的注意,讓你更加珍惜。前提是,你需要真正的夢想。 世事如此,愛人如此。 姜昕唱:早就決定好了,做個做夢的人。 她還唱:有陽光到達的地方,就有生生不息的嚮往。 最後的音樂: 那是我日夜思念深深愛著的人啊 到底我該如何表達 他會接受我嗎 也許永遠都不會跟他說出那句話 註定我要浪跡天涯 怎麼能有牽掛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 是不是應該放棄 花開花落又是一季 春天啊你在哪裡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 只剩下麻木的我 沒有了當年的熱血 看看滿天飄零的花朵 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 有誰會記得這世界他來過 轉眼過去 多年時間 多少離合悲歡 曾經志在四方少年 羨慕南飛的雁 各自奔前程的身影 匆匆漸行漸遠 未來在哪裡平凡 啊 誰給我答案 那時陪伴我的人啊 你們如今在何方 我曾經愛過的人啊 現在是什麼模樣 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 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 任歲月風干理想 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抬頭仰望這漫天星河 那時候陪伴我的那顆 這里的故事 你是否還記得 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 改變了我們模樣 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 我有過夢想 如果有明天 祝福你 親愛的 我想再談一次穿著校服的戀愛,操蛋的、毫無技巧、肆意傷害,總要試圖隱藏無法無天的性慾。一起吃骯臟的小吃,一起淋雨然後發燒,一起放肆、不管其他。沒有人喜歡你性感,只會喜歡你學習好,喜歡你懂得欣賞他那點操蛋才華和虛無夢想,喜歡你給他帶吃的,喜歡你陪他聊天陪他玩。
❽ 11度青春《老男孩》影評
。。。幫你找一篇吧,叫人原創不太現實的 夢想沒有斷層——《老男孩》觀後感 優酷網上「克魯茲十一度」青春系列影片漸漸得都浮出了水面,良莠不一但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摔了不少金魚缸!(囧)其實關於青春的電影,不少圍繞著夢想這個主題來的。而《老男孩》正是這么一部優秀的關於夢想的短片。但是在這短短的四十分鍾左右的時間里,足以令你從開懷大笑轉向熱淚盈眶。而整個故事用一句話來描述卻特別簡單:就是兩個老男孩參加快(歡)樂男聲故事。 當邁克爾·傑克遜還在國內特別風靡的80年代初,但時候中學生們迷戀的可能是四大天王,無處發泄的荷爾蒙全都用在了打架和意淫哪個女生身上。也許有不少人嘗試彈吉他唱情歌,有人模仿過傑克遜的舞姿。今天想起來,差不多所有人都會把那些傻事叫做「少不更事」。現在中學生們長大了,還有幾個人在彈吉他唱歌?或者一直把傑克遜當做偶像,因此喜歡喜歡上了舞蹈?影片很巧妙把兩個平凡的不同人的一次逐夢截取出來展現給大家看。為得就是探討了一個問題,一個成熟的成年人該不該活得更像自己希望的那個狀態?我又能不能選擇自己的生活?哪怕就像是過把癮就死的狀態。片中的主人公們,參賽完畢後,用更好的心態投入到了生產生活當中去了。所以是不是的折騰一把,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發泄。現在很多人都說自己很累,都會說不想幹了,要辭職卻有不敢。對於這樣的朋友來說,看看電影,安慰一下自己吧。 肖央導演有著不錯的拍喜劇的天賦,本來一個相對平常的故事,一個看似有些平淡的劇本。在眾多演員的優秀演出下,變成了笑料一串連著一串的喜劇。這跟所有演員的努力是離不開的。肖央本人出演了肖大寶,而王小帥的扮演者老王也演得很到位。兩人的表情很到位,老王演得很搞笑,也真能算是自成一派。看過《男藝妓回憶錄》的人肯定記得他。可圈可點的是,眾多沒有太多經驗的新演員的演技也很出彩。想起小非對著鏡頭仰天大叫的那一幕就覺得很震撼。本片拍攝的時候,不惜餘力拍了很多場景。所以再切換的時候起碼夠用。不會令人感覺沉悶。拍攝來說,就連老王吐在廁所里那個鏡頭,估計得犧牲了一塊干凈玻璃吧。也算是夠敬業了,換了別人可能就是拍一個側面得了。比起那些看起來疑似電視劇的電影來,這個片子不論對白還是場景切換都強得太多了。唯一遺憾的是,比起一個大電影,它短了一些。 到了結尾處,那首歌響起的時候,穿插著眾人在電視機前,看著本來是青春時候該看的東西,而此時坐在沙發的人們可能早就成為一個個老朽。不由得讓人感覺真的眼圈再發燙。我說不出這到底是哪裡犯了毛病,想哭又哭不出來。我想每個人的青春都不會輕易的結束,有些都已經成為老朽的老外不是有的就常說嗎:「我依然年輕」。夢想不會死去,年輕時候追逐的東西可能只是暫時不太舒服去了趟廁所。該找回來的找回來,該抱緊的就抱緊。我們的生命中有著這樣那樣的斷層,可能一塊快樂兩邊被兩塊叫做「不快」的東西夾著。誰曉得我們的夢想被夾到哪塊斷層的地方,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回過頭去把它挖出來,然後永遠不會放手。 為本片鼓掌!
❾ 筷子兄弟的微電影《老男孩》,究竟好不好看呢
好看。這個電影非常的反映現實,而且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同時也傳遞出了一種追夢的過程,也在呼籲人們要有自己的理想,也要為自己的理想去奮斗。
❿ 11度青春系列電影《老男孩》影評2000字。急!!!
最初的夢想 ,是沒有生活的壓力的,隨年華漸過,夢想摻進了雜質!有些未曾綻放便已枯萎;有些實現了也參差不齊。即便如此我們還是面對生活的壓力,每天過著凡人的生活,一直下去。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就深深感染著每個曾經有著夢想和緊抱夢想而卻無奈的人!
《老男孩》是導演肖央的作品,這部作品以80後的青春是否還記得當初的夢想為主題,通過選秀節目切入,追憶兩位參賽者為夢想追逐的青春經歷。多年前,兩個穿校服的男生心懷音樂夢,彈著吉他,苦練邁克爾•傑克遜(MJ)的招牌霹靂舞,參加校園選秀卻最終碰壁;多年後MJ去世的消息,讓他們再拾青春夢,作為最大齡的草根筷子組合參加電視選秀大賽,歌聲和舞姿均受到肯定,雖然最終止步於50強,卻對生活有了新的理解。 結局如何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兩名老男孩終於在現實的黑幕中燃起夢想的璀璨煙火。筷子兄弟的短片應該是披著喜劇外衣的悲情劇,並期望傳遞給人們某種生活的道理,期望能讓每個觀眾找尋到短片中映射的那個自己。
第一,回憶校園時的事情,荒唐而又純真的年代
青春記憶
拿一把吉他等著暗戀的女生過來,彈一首小芳等著自己愛的她,站在雨里拚命地表演希望女生能夠停步漫步雨中,換來她的一回眸。瘋狂的學邁克,跳他的舞步,也是想換來女孩的駐足關注,可是心愛的女生卻是替朋友來遞情書,大家一起瘋狂,一起干壞事,一起欺負弱同學,一起為自己的 夢想奮斗,影片里學校那些干凈而又可笑的事情讓人想起很多很多我們自己以前的事,那些過往,那些純真的年代,那些花開的季節,那些夢開始歲月,一起在腦海里回盪,那些曾經好遠好遠,卻又那麼近,近得似乎就在昨天,昨天的一切都那麼清晰
第二,寫出80 後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以及夢想的辛酸
壓力重重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是啊,轉眼間80後的該奔三了,社會的重擔漸漸都壓在了他們的身上,可是夢想總是遙不可及,工作壓力, 家庭壓力,社會壓力;房子,車子,妻子,孩子票子,面子,自己倒成了孫子。影片中有一段趙大寶在開車的時候,收音機里滾動的播出一些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的統計待業的本科畢業上達700多萬,房價在不停地增長等等。生活像一把一把無情刀,一刀一刀的刮在他們臉上,肩上,歲月的痕跡那麼明顯,曾經志在四方,曾經暢想前程,曾經擁抱未來,可是歲月風幹了里想。畢業後一年兩年過去了,剛開始得熱血激情都被現實剝奪的所剩無幾,可是他們卻無處可逃,正當是人生最美的時刻,可是他們卻要不停地奔波在人才市場,或者是網上投簡歷,或者是在做不盡人意的工作拿著不入眼的工資,可是那又能怎樣,還是得繼續下去,因為人得生活啊,無論如何都得活下去。 老男孩中,那些一同成長一起瘋狂的同伴們如今各散東西,理發師、婚慶主持、節目總監、燒烤檔老闆、加班一族、洗腳妹、建築工人,他們都以不同的方式活著,因為活著才有希望,活著才會有夢想。
轉眼之間已過多年,未來在哪裡,誰能給答案,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或許就連當初的願望也忘記了吧,70後是正宗的社會主心骨,對於他們漸漸麻木老去的心,這部影片無疑是喚起他們的回憶的,拭去那顆心上的塵埃,其實夢醒還在。而對於90後,多數是感動影片中的情節,回憶曾經的不羈,曾經讓人頭痛的歲月。而80 後,是在感慨成熟後的辛酸坎坷,幸福這個詞,有時是那麼遙不可及。
花開花落又是一季,我也是奔二的人了,是正宗的90後,雖然我還在校,可是也已經感受到了就業壓力對於未來我憧憬著,可是未來卻是那麼現實,未來到底會怎樣,其實我很害怕,我害怕畢業後我找不到工作,我害怕我讀了這么多年的書,到後來卻養不活自己,更不用說報養育之恩了。好多身邊的同學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對於未來很害怕,一點信心都沒有。我讀著二流的本科,學著不熱門的專業,很多人說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只要努力就有收獲,可是未來真的掌握在自己手裡嗎?對於未來,期待,嚮往,害怕,恐懼,花開的季節真的會花開嗎?
第三,重新燃起心中的夢醒,不待祭奠
夢想不倒
片尾一首同名歌曲《老男孩》是一顆催淚彈,歌詞並無濃墨重彩的華麗點綴,但似有神來之筆,就像一次妙不可言的化學反應,影片與歌曲將每個人的酸甜苦辣激活起來,再經過老男孩那並不高雅卻極具張力的舞蹈的催化,難抑的淚水便奔涌而出,往昔歲月歷歷在目,不敢回首的曾經就這樣輕易地被喚起:理想、道路、徘徊、無奈、蒼桑、掙脫、愛情,青春、記憶、希望、奮斗、現實。 老男孩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我們想要在心靈麻木之前抓緊自己的夢想,永遠不要等到「未曾綻放就要枯萎」的無奈,這也不正是作為過來人的筷子兄弟想向每一個90後傳達的信念么?我們的青春正在奔流,我們的夢想不待祭奠。就像影片最後的字幕說的:夢想這東西和經典一樣,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褪色,反而會更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