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電影主題意蘊
❶ 如何評價張揚導演的電影《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是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也是很多宗教中的聖山。2017年,這部張揚導演,以朝聖為主題的公路電影上映了。
然而與大部分電影不同的是,它採用了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影片中的所有人都是活生生的,這個事情也是真實發生的。
電影的劇情極為簡單卻又不簡單。步行兩千於公里,耗時一年,從芒康走到岡仁波齊,這期間克服了無數困難。我沒有去過西藏,但我去過佛教四大名山中的峨眉。徒步11個小時登上了金頂,是對體力、耐力和信念的考量。然而,在登山的過程中我看到佛教徒一台階一跪拜,這種毅力和信念,領我自愧不如。
普通人可能覺得他們又蠢又笨,為什麼不坐車去呢?我們不能用常人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的行為,也沒有理由去責備他們。對於他們來說世間金錢名利並不重要,只求心裡的安寧。藏民們的善良在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給過路者喝茶、留宿,盡可能不發生爭端。這種善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顯得尤為可貴。
影片同時暗含了對現在和未來的思考。機械化的推進,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正逐步改變這個世界,哪怕是高原上的村落也不能倖免。是堅守傳統還是趕上潮流,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劇里的老人沒有答案,每個人都沒有答案,但卻在不知不覺間做出了選擇。
影片沒有出現配樂,對話實際也少的可憐,運用大量的空鏡,中遠鏡頭來展現。這么做確實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真實性,心路無聲,任何的添加都是對純潔和志誠的褻瀆。
影片的最後,楊培在岡仁波齊山腳下長眠,人們或許會感傷,但更多的是欣慰。一個人終其一生走完了他最想走的路,將自己的靈魂永遠的寄留在這山川之中。朝聖之路,不僅是一種儀式;心誠則靈,不僅是一句口號。在這條路上有的是對自己的審視和對人生的思考。
生與死,輪回不止;愛與恨,何時分離?
願你我在這路途中都能求得那心田的寧靜。
❷ 熱門電影《岡仁波齊》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普拉村村民尼瑪扎堆(尼瑪扎堆飾)在父親去世後決定完成父親的遺願,帶著叔叔去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時正馬年,正好是神山岡仁波齊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裡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瑪扎堆的朝聖隊伍。這支隊伍里有即將臨盆的孕婦、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殘疾的少年,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也懷揣著各自的希望。為了去岡仁波齊,這支十一人的隊伍踏上了歷時一年,長達2500多公里的朝聖之路。
❸ 電影《岡仁波齊》告訴我們什麼
張楊導演及整個拍攝團隊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跟隨這支朝聖隊伍,真實記錄下了千百年來,藏人們如何用「磕長頭」的方式去聖地朝聖的全過程。整個影片全部由非專業演員出身的當地人本色素人出演,影片中的人物沒有腳本,拍攝環境極其惡劣,張楊將《岡仁波齊》定義為真實電影。從電影里加強性的幾個敘述重點上看,導演已經非常明白「朝聖」背後的真正意義了。他用電影這個媒體,讓更多不明所以的人去搞明白,為什麼千百年來藏人要用這種「特殊」、「奇怪」、「虔誠至極」的方式去「布達拉宮」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的意義,看來不是那麼簡單了,導演相當於用點化的方式開啟大家對佛法的了解和普及。我們知道,佛菩薩都發有很多大願,最基本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法門無盡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他們和佛菩薩有什麼區別?他們藏民一代代在教育和傳承,要為眾生祈求平安幸福。我們何以為安?我們憑什麼獲得如此福祉?我們天天為了自己。
❹ 電影《岡仁波齊》主要講了什麼
近日,一個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映過的電影,在中國大陸地區正式上映——電影《岡仁波齊》,一部關於「朝聖之路」的電影。
❺ 電影《岡仁波齊》的名稱有什麼含義
近日,電影《岡仁波齊》在中國大陸上映,作為一部以「信仰」和「宗教」為主題的電影, 電影名稱《岡仁波齊》,讓很多第一次聽到的人感到不理解。
❻ 《岡仁波齊》如何在平凡中見真知
朋友推薦我去看《岡仁波齊》,說我們這種紅塵里打滾的人,需要放空自己,洗滌心靈。
我推掉了KTV,冒雨趕了夜場,還沒洗滌心靈,先洗滌了肉體,去赴這場與藏民的約會。
朴樹吟唱過《平凡之路》,又為《岡仁波齊》唱了《no fear in my heart》。我無法揣摩這位曾經為了看夕陽,背著吉他在路邊下車,自己走了很遠回家的音樂人,是不是在影片里,在朝聖路上,明心見性,得見真我,但我知道,這個曾發現平凡是唯一答案的他,戛然而起的聲音,就是一種催化劑,把這一路點燃。
在通往內心岡仁波齊的路上,大概有我們,也許我們真的就像曾經的祝福那樣,永遠青春不老、永遠熱淚盈眶。因為,他們終於抵達神山,而我們終獲俗世圓滿。
❼ 電影推薦《岡仁波齊》記初心,敬天地
隊伍里的孕婦,在路途中產子後,帶著孩子,繼續前行
隊伍里的小女孩,途中生病,依然堅持叩首
隊伍里的老爺爺,在岡仁波齊山下逝世,眾人為其壘起石堆
途中拖拉機壞掉,丟掉車頭,繼續推車前行
途中用光了所有錢,在拉薩打工兩月,繼續前行
不顧路上發上的狀況,他們只是一門心思地往前朝聖
一切在我們看來的艱辛
他們卻不覺,因為信仰
關於宗教,當下的國人大多已經並不了解,或是乾脆就被當成封建迷信,這真的是無比的可悲,縱觀世界各國,美國總統至今任職典禮上,還要將手放在聖經上,庄嚴宣誓。而影片中11個人,可以說已經將宗教與信仰融入於生活,乃至血液里,我們覺得的匪夷所思,不過是他們的日常生活。
看完本片,我真的很感慨,信仰的力量。可惜的是,當下很多人失去信仰的同時,還失去的敬畏之心。
《岡仁波齊》這部電影的海報上有句話,「在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高原的朝聖之路,似乎離我們很遠,但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又何不是如此呢。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到達的「岡仁波齊」,只是有人在路途中,忘記了出發的目的;有的人在路上遇到艱辛,選擇了停下;還有的人選擇了危險的「捷徑」。
記住自己的初心,敬畏天地,走好自己的路!
作者孫凌,連續創業者,資深校園市場專家,認證生涯規劃師,每天分享所思所想。
❽ 《岡仁波齊》給你帶來什麼思考
十一個普通的人,一條平凡的路,一個嚮往的地方。
沒有波瀾壯闊,沒有生離死別,沒有峰迴路轉。
只有平靜坦然的行路。
《岡仁波齊》,Soul of the path.
❾ 如何評價《岡仁波齊》這部電影
看過《岡仁波齊》這部電影,任何語言與文字在這部充滿內涵的電影面前將是一片無力與蒼白!畢竟這部電影很有內涵,用片中一位長者的話來說:把自己的內心裝滿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