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職的員工電影
① 電影《貝爾科實驗》主要講了什麼
電影《貝爾科實驗》講述了一個在哥倫比亞的美國跨國公司,福利待遇超好,新入職的員工都有車有房,身體內也會被植入追蹤器,說是為了保護員工在當地的安全,實際上是一顆隨時可以引爆的微型炸彈。和所有大公司一樣,公司內也有各種勾心鬥角,員工吸大麻等問題。
某天,公司廣播說要進行一場殘酷的人性實驗,反正就是讓在你一定時間內幹掉周圍的一定數目的同事,否則就引爆他們體內的微型炸彈,然後封閉了整棟獨立的公司大樓。
開始時大家半信半疑,公司的COO專業穩重的平息了大家的驚慌恐懼。但當幕後操作者引爆了幾個炸彈殺雞儆猴後,大家開始慌了,多數人都還沒有對周圍的人動手,只是在想辦法怎樣逃出去,結果當然是逃不出去的。
(1)新入職的員工電影擴展閱讀:
《貝爾科實驗》是一部於2016年9月10日在多倫多電影節首播,克瑞格·麥克林恩執導,詹姆斯·古恩編劇,小約翰·加拉赫、托尼·戈德溫、亞德里亞·霍納、約翰·C·麥金雷等主演的電影。
故事講述別爾科公司的職員們原本平靜的一天被廣播里的神秘聲音劃破,他們被告知公司范圍內將強制展開大型逃殺活動的故事。
② 記住你的理想,不要忘了初衷,《華麗上班族》的影評怎樣
影迷熟悉的杜琪峰,因為是警匪題材,從盜版碟、錄像廳時代他就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影迷,走上大銀幕也憑其濃重的銀河色彩而著稱,然而《華麗上班族》,感覺杜導變了,變的不再是那樣偉岸,因為他在華語片類型中開創了一個新的題材——「歌舞片」。這種想法的影迷當然是沒看過電影的人,看過電影的人依舊認為杜琪峰不但沒變,而且變得更加功力深厚,他能把職場拍的如同黑社會,華麗的職場成了黑暗的角斗場,讓你不服不行。硬,杜導真硬!四千多萬搭建的華麗寫字樓,每位員工的目標就是努力奮斗,做出業績不用每天排隊等電梯,做直達電梯抵達辦公室。密閉的辦公環境,錯綜復雜的人物設置,杜導竟然游刃有餘的為影迷奉獻出了一道詮釋職場法則的視覺和聽見盛宴。杜導,你真行。既然是講職場,任何一家公司、一間辦公室都會有諸如周潤發這樣老奸巨猾、老謀勝算的老總;也有張艾嘉那般與老總曖昧不清掌握公司核心管理的老女人;當然也有像陳奕迅那樣為了上位而不惜一切手段接近上司的人;當然還有一個或者幾個叫名叫「李想」的愣頭青,這是職場中普遍的現象,而杜琪峰在《華麗上班族》幾近奢華的打造下讓所有的觀眾都看清職場、看明白職場,這就是筆者在看完片後跟朋友說「《華麗上班族》告訴年輕人,職場就是黑社會,入職場要懂得必要的職場生存法則」的原因。其實,無論公司有多大,辦公室有多寬敞,其實這裡面沒有任何秘密,每人的一舉一動都會被人看到眼裡,所以就別掩耳盜鈴般以為別人不知情。就如電影中的陳奕迅為了上位,有意地接近張艾嘉扮演的女上司,跟她曖昧不清,他們以為別人不知道,但其實公司人盡皆知。雖然,陳奕迅從張艾嘉那裡拿到了不少內幕消息,但畢竟不是正規渠道,心術不正導致最終敗在了股市上。職場要生存,就要在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之餘要善於察言觀色,不八卦、不越級、不搞同事曖昧。杜琪峰在詮釋職場生存法則的同時,還在試圖告訴影迷,人在職場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資源、人脈、還是錢。所以電影里他樹立了天心這個角色,她一個頗有姿色的業務員,她的業績一直很好,一方面她確實有能力,另一方面,她會利用自己的姿色來拉攏一些客戶。相信很多公司中都會有這樣的人物,有人瞧不上這樣的同事,總是背後說三道四指指點點,甚至連她的領導都當面侮辱她。但她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為了生活,為了自己的孩子,她必須得掙錢,所以無論別人怎麼看她,她該做什麼就做什麼。這就是在職場中清楚自己的定位和需求,當你清楚只兩點,你就會在職場中生存。《華麗上班族》杜琪峰開創了華語片一種新穎的電影展現形式,只有他,也只有他敢這么任性。超現代的辦公環境,華麗的職場風雲,透視出一個極其殘酷如同黑暗角斗場般的現實。入職場易,洞察職場風雲難,能游刃於職場就更難。
③ 公司新員工培訓,我想找一點比較有意義的電影給他們看,請問什麼電影合適呢體現團隊合作和學習的。
《早間主播》故事節奏很好,典型的美式風格,配樂也很好聽啊
女主角在不被人看好的時候,抓住了機會,憑借自己的才能,實現了奇跡!並擁有了一起創作的團隊,收獲愛情。最後放棄了夢想的節目邀請,仍和那個「死對頭」一起打造早間新聞,繼續夢想
故事梗概:該片講述的是一個脫口秀主持人的悲喜人生——影片的男主人公(哈里森•福特飾)由於年齡越來越大,他的節目做的越來越力不從心,保守的節目風格也使收視率下降。不久之後,電視台來了一個新的女製片人(瑞秋•麥克亞當斯飾),此人活力四射,創意無限,很快與福特在創作上產生了分歧。更要命的是,另一個王牌女節目主持人(黛安•基頓飾)風頭與日俱增,使得福特更加著急。最終,福特與瑞秋,以及瑞秋的上司(傑夫•戈德布魯姆飾)合力打造了精彩的《早間秀》,一切又恢復了生機(引自風行)
④ 戛納獲獎短片《時間代碼》,看後有何感想
2016年,第69屆戛納電影節在5月份開幕。西班牙真人短片《時間代碼》在戛納電影節上大放異彩。
15分鍾的短片放映完後,會場上笑聲、掌聲、歡呼聲十分熱烈,讓其它入圍角逐戛納大獎的短片黯然失色。
甚至我們可以大膽猜測,男女主曾經都是舞蹈演員,因為某種原因而告別了舞台,為了迫於生計而當起了地下停車場的保安。哪怕他人如今只是跌落凡塵的普通人,但還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努力地踮起腳尖去親吻自己的夢想。
所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拚命點亮自己擦出絢麗的煙火,努力找尋詩和遠方,任何夢想都能羽化成詩,為自己譜寫出一首最美的贊歌。
⑤ 求一部電影,應該是美國的。好像是講一群人去參加什麼面試之類的,然後發展成了殺人游戲,幕後人派倆個人
當然是:《終極面試》啊。。。。。。。。請採納。。。
⑥ 電影《中國機長》原型英雄機長劉傳健履新,他具體擔任了什麼新的職務
電影《中國機長》原型英雄機長劉傳健履新,他具體擔任了什麼新的職務?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除此之外,2020年2月,湖北省產生新冠疫情,劉傳健主動請纓,護衛四川第三批醫務人員趕赴武漢,並承諾接白衣戰士們回家。待到一個多月後,四川313名醫務人員分乘多架飛機安全到達成都,帶頭執飛的恰好是劉傳健。
劉傳健曾喜獲「美麗退伍軍人」、中國民航英雄機長、「最美奮斗者」等頭銜,被授於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入選「打動中國」2018年度角色。他與朋友們的先進事跡還被改寫為影片《中國機長》。
⑦ 韓國一個電影 講辦公室新職員和女同事們之間的故事
這是一部電視劇,叫做《新進職員》。
《新進職員》是韓國MBC電視台出品的一部青春浪漫喜劇,由韓喜執導,韓佳人、文政赫、吳志浩、李素妍等主演。該劇以辦公室為背景,講述了李美玉與姜虎之間的愛情故事以及職場男女們詼諧的奮斗生活。
2005年3月23日,該劇在韓國MBC電視台首播。2006年,文政赫憑借該劇獲得2005年MBC年度演技大獎優秀男演員獎,韓佳人憑借該劇獲得2005年MBC年度演技大獎優秀女演員獎。
(7)新入職的員工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介紹
姜虎雖然一直找不到工作,但是始終不氣餒仍然再接再厲,他好不容易得到面試的機會,於是在眾面試官前說出他遠大的抱負及夢想,大家聽的目瞪口呆,然而還是慘遭淘汰,原來姜虎走錯公司說錯了話,虎母得知此事,對兒子極盡冷嘲熱諷,還叫他乾脆去死。
姜虎去找同樣是無業遊民的好友誠泰,兩個人拋開所有煩惱躺在一起看漫畫,這時接到朋友的電話邀他們參加高中同學會。
峰三從國外深造回來,美玉帶著滿心的期待去接機,卻看到峰三的身邊已經有了另一個女人,美玉哭著問峰三,是不是一開始就在玩弄她,峰三回答她說希望好聚好散,即使在公司遇到也要裝做不認識。
姜虎因為受不了同學對他和誠泰充滿蔑視的口吻,因此獨自來到漢江大橋,這時恰巧遇到想要跳海自盡的美玉,姜虎迅速沖向前將美玉救了下來。
⑧ 有關新生代員工進入職場,和管理者怎麼管理這些新生代員工的相關電影,有趣味的最好。
管理80、90後員工要訣「十化」
一、企業文化要人性化
面對80、90後員工,中國企業需要反思傳統的企業文化,真正建立起人性化的企業文化:
一是,信任文化:企業間各種關系應以相互信任為核心,且要保持透明,以避免相互猜忌。
二是,快樂文化:80、90後員工的職場觀念是:要工作,也要生活,更要快樂地工作和生活。
三是,開放文化:企業對內應建立開放、民主的管理平台,把問題放到桌面上交流。
四是,平等文化:80、90後員工反感管理者高高在上,喜歡彼此平等與尊重。
五是,獨立文化:80、90後員工說:「工作時全身心投入,回家後就不想工作的事。要不,多累啊。」企業需要改變上下班不分的習慣性思維,給他們以獨立的空間。這有利於幫助80、90後員工平衡好工作與生活的矛盾。
二、企業培訓要得體化
80、90後員工認為,員工與企業之間是純粹的僱傭關系。因此,企業對他們的培訓不僅僅是技能,更重要的培訓內容是責任心、忠誠度、職業操守及企業文化引導等。奧克斯空調營銷總經理鄭宏偉接受采訪時說:「2007年我們提出了3380人才戰略工程,即在三年內培養380名中高層幹部。培訓流程是,先去市場、召回、培訓、考評,再放入市場、再召回、再培訓、再考評,最後進行深層次的實戰案例培訓,培訓老師都是我們各領域的優秀代表。一年以後,選擇優秀的進入我們的人才儲備庫,再進行過程監控與管理,三年內我們的中層和基層管理隊伍將呈現年輕化,80、90後逐漸接棒。」但切忌洗腦型培訓,因為80、90後員工對此很反感:「都是聰明人,忽悠我會不知道?」
三、應對跳槽要職業化
80、90後員工跳槽相對比較頻繁。這對企業和管理者都是一個考驗,就看你有沒有胸懷去接受。管理者必須要有耐心,不要一味譴責他們,因為人都有一個成長過程;對他們要寬松,用職業化的方式去約束他們。同時,80、90後員工要合理定位,一旦確定後就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因為頻繁跳槽,也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中國網通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鑒:公司員工基本上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生,平均年齡近30歲。一方面,做好員工的職業指引:入職前做一個月的封閉式培訓,接著採用輪崗方式進行半年的工作體驗式學習,再區分他們的職業傾向。另一方面,營造信任溝通、進取熱情和業績承諾的組織氛圍,建立起溝通渠道和工作坊,讓員工各抒己見和快樂工作。因此,不用打卡機,也很少有人遲到,而且離職率僅有3%.
四、溝通方式要平民化
他們崇尚參與,而不是自外而內的灌輸與命令,與80、90後員工的溝通方式確實有待改變,否則將困難重重。為此,關鍵要把握好兩點,說真話,千萬不要打官腔;尊重他們。具體做法:一是,管理者應調整傳統過於含蓄的習慣性表達方式,選擇直接溝通方式,不過於拐彎抹角。二是,溝通開放式。如微軟公司的溝通機制採用「開門政策」,企業任何人可以找任何人談任何話題。三是,多用集體討論式溝通。如微軟的各級管理者做決定前鼓勵員工充分發表見解,並聽取他們的意見,以確保決策的有效執行。四是,與80、90後員工的溝通習慣同步,採用一些新式的方式,如電子郵件等工具溝通。五是,不要發號施令般去溝通,可採用尊重、關懷、平等的方式與他們進行溝通。
五、壓力管理要專業化
80、90後員工說:「我們大學畢業即失業。」他們承受的工作和社會壓力並不小,但外界卻指責他們抗壓能力差。因此,企業和管理者有必要做好他們的壓力管理。作為管理者,一要關懷他們,二要理解他們,三要包容他們,四要對他們有耐心。同時,可以採取有關措施:提供職業培訓,幫助他們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專業指導,幫助他們做好心理調節;營造良好的組織氛圍,幫助他們調節工作情緒;保持更大的包容心和耐心,允許他們適當犯錯,幫助他們提高自信心;幫助他們學會處理人際關系,讓他們扮演好不同的社會角色等。
六、情緒管理要理解化
80、90後員工往往因小情緒多而成為管理的「麻煩製造者」,要是處理不好,則容易「雞飛蛋打」。一定要運用情商,建立一個以人為本的文化環境,尊重、體諒、了解他們。因此,管理者應加強管理技巧的運用,多採用鼓勵性而非譴責式的管理方式。如:多引導、以朋友身份談心、誇獎等;以教練、家長、老師、同事、朋友等多重身份相結合加以正確引導。同時,管理者不要一味地要求他們來適應自己,而可以採取主動的姿態去適應他們。但適應不是遷就,而是原則性地開放與融合。
七、工作獎勵要即時化
80、90後員工的自尊心與成就感都比較強,而且沒有耐心長期等待公司未來可能變化的獎勵。80、90後員工的思想很簡單:你給我多少錢,我就給你做多少事,而且先給予我再做。這就出現了給予與付出之間的時間差。在這個環節中,高層管理者要調整的是自身,而不是80、90後員工。管理者要適當調整原有的馬拉松式激勵方式,要把即時獎勵、即時兌現常態化。
八、日常管理要彈性化
80、90後員工容易接受凸顯個性風格的工作方式。因此,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適當採用以結果為導向的自由式管理方式,限定工作總量,不硬限工作時間。如IBM公司最早實行彈性工作制:員工每月不需要天天朝九晚五,只要完成上級交給的工作項目就行。
九、凝聚團隊要漸進化
80、90後員工的獨立性比較強。因此,團隊建設就成為管理者的一道難題。為此,可以借鑒諾基亞公司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採用虛擬團隊做法來弱化等級觀念;二是,由傳統的單向管理向雙向管理模式轉變,讓作為下級的80、90後員工有機會管理上級。如:替上級解圍、徵求上級意見、與上級建立友誼並贏得信賴、恰當地贊美上級等;三是,因勢利導,讓80、90後員工的個性能適當彰顯,提高其集體參與度,以凝聚團隊精神。
十、管理機制要透明化
80、90後員工希望公司的制度完善和透明。因為在他們看來,完善與透明的公司制度可以減少被老闆盤剝的機會,這樣的公司才值得信賴。因此,公司應制定明確的工作責權利,並按透明的績效考評方式去執行。同時,公司還應平衡好工作量和薪酬的關系,因為80、90後員工的態度是:「你給我多少工資,我就做多少事,多餘的我願意就做,不願意也沒有義務貢獻。」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上做到專業化與職業化。
⑨ 求一個電影名字:一個大公司新入職的職員,要他送一封他的同事誰都不
《影子大亨》(The
Hudsucker
Proxy)又名《金錢帝國
/
赫德薩克的代理人》
科恩兄弟執導、蒂姆·羅賓斯、詹妮弗·傑森·李、保羅·紐曼主演,1994年上映。
⑩ 這張圖片到底是哪個電影或者電視劇里的呀
《同期的小櫻》一共十集。
導演:明石広人/南雲聖一,編劇: 游川和彥
主演: 高畑充希 / 橋本愛 / 新田真劍佑 / 椎名桔平 / 龍星涼 / 岡山天音 / 相武紗季 / 大野絲 / 草川拓彌
009年春天——這里是最大型的超級建築公司「花村建設」。
在聚集了各路精英的大公司入職儀式上,有一位與周圍格格不入、充滿鄉土氣息的新員工——她的名字是小櫻。
她從北方一個小小的離島隻身一人來到東京,不在意他人目光地敘述自己夢想就是「在故鄉的島嶼上架起橋梁。」然而,在與部門分配息息相關的新入職員工培訓中,小櫻親眼目睹了社長不合情理的言行,而她那「不懂察言觀色的性格」,挑起了預料之外的事態。
從此以後,上班族小櫻的命運之輪開始暴走。
同期的小櫻教會了大家,為了「夢想」而堅持「自我」的珍貴。而當小櫻失去夢想與深愛之人,陷入絕望之淵時,她的同期同事們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