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個勺子主題思想是什麼
1. 電影《一個勺子》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傻子不值得可憐,可憐的是淳樸善良的農民
2. 一個勺子到底講的什麼意思看不懂啊。
講述了一個好人是否等同於傻子的故事。
片名中的「勺子」,和甘肅方言「傻子」同音。在甘肅方言里,「傻子」就念成「勺子」。也和該片的英文名《AFool》(一個傻子)契合。陳建斌與妻子蔣勤勤飾演拉條子夫婦,衣衫襤褸的他們臉上泛著自然質朴的紅二團,操一口甘肅方言喃喃自語:「我就不相信我對付不了一個勺子。」
《一個勺子》這部電影的尖刻之處,在於它進一步拋出了這樣的問題:好人是不是就等於傻子?是不是只有傻瓜才是善良的?比如,主人公拉條子收留傻子並非自願,他是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好收留了這個傻子。所以,一開始,拉條子的善良是他不得不善良。
因為一時的善良(或者也可以叫「一時的軟弱」),這個家庭一步步陷入困境,老婆金枝子多次喊出,「人善被人欺!」主人公其實已經很明顯意識到「善良」可能是一種「人格缺陷」,但是他們卻由於封閉的環境、有限的見識無法擺脫這種「缺陷」。究竟誰才是傻子呢?善良是不是也是一種傻?在形象上具有顛覆效果的則是「李大頭」王學兵和「勺子」金世佳。
在電影《一個勺子》里,從台詞到劇情,喜劇荒誕的意味都十分濃厚。首先是西北方言自帶喜感,再加上陳建斌等主演戲中台詞惹眼十足,比如「人生就是這樣」「把牙給你敲下來」等好玩有趣的話層出不窮,很多被奉為「金句」廣為傳播。
與之前許多「爆米花」電影截然不同的是,《一個勺子》雖披著喜劇的外衣,但擁有直戳人心的內在力量。拉條子從一個救助「勺子」的善良老實人,逐步被社會各方「拉扯」蒙騙,最終只能變成「勺子」來解決所有問題,影片爆笑之餘,讓人不由生發「好人難當」的無限感慨。
創作背景:
談及創作緣起,陳建斌透露,他從1999年就開始嘗試寫劇本,但是一直不滿意,直到他在《人民文學》中看到了胡學文所著中篇小說《奔跑的月光》。
發現這才是他多年一直在找的故事,「這個小說講的是我們在跟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價值觀和整個世界作斗爭,它就像一個瓶子,可以容納我這么多年想要表達的東西。」
3. 《一個勺子》電影到底講了個什麼意思
意思
農民拉條子(陳建斌飾)在鎮上遇到一個討飯的傻子,傻子跟著他回了家。拉條子貼了尋人啟示,不久有人認領了傻子。緊接著又有自稱傻子的家人陸續出現,說拉條子把傻子賣了。
麻煩接踵而至,拉條子自知上當受騙卻有口難言。他想不明白,好事怎麼就成了壞事?他開始以一位農民最淳樸的辦法想自證清白。而為了尋找傻子,他成了另一個到處纏著別人的傻子。
評價
《一個勺子》這部電影的尖刻之處,在於它進一步拋出了這樣的問題:好人是不是就等於傻子?是不是只有傻瓜才是善良的?比如,主人公拉條子收留傻子並非自願,他是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好收留了這個傻子。所以,一開始,拉條子的善良是他不得不善良。
因為一時的善良(或者也可以叫「一時的軟弱」),這個家庭一步步陷入困境,老婆金枝子多次喊出,「人善被人欺!」主人公其實已經很明顯意識到「善良」可能是一種「人格缺陷」,但是他們卻由於封閉的環境、有限的見識無法擺脫這種「缺陷」。究竟誰才是傻子呢?善良是不是也是一種傻?在形象上具有顛覆效果的則是「李大頭」王學兵和「勺子」金世佳。
4. 一個勺子劇情解析是什麼
1、最重要的線索是角色的名字:
主要角色的名字都不是隨便起的,都是有寓意的。勺子(跟著陳建斌的傻子)天天跟著馬吉(陳建斌飾)暗指陳建斌就是勺子,並且影片中多次有人罵他勺子,意在告訴大家,他是真正的勺子。
2、主人公馬吉的轉變。
影片中後部分馬吉懷疑這件事跟大頭哥他們有關,而後找大頭哥印證,進而確定這件事就是大頭哥一手安排;平時都是大頭哥讓拉條子下車的,而這次是拉條子主動要求下車,意在說明此時拉條子已經轉被動為主動了。
這部影片的明喻是羊代表善良與正義,馬吉宰了小羊羔去找三哥喝酒開始,他就准備放下正義與善良的包袱。
(4)電影一個勺子主題思想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個勺子》這部電影的尖刻之處,在於它進一步拋出了這樣的問題:好人是不是就等於傻子?是不是只有傻瓜才是善良的?比如,主人公拉條子收留傻子並非自願,他是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好收留了這個傻子。所以,一開始,拉條子的善良是他不得不善良。
在電影《一個勺子》里,從台詞到劇情,喜劇荒誕的意味都十分濃厚。首先是西北方言自帶喜感,再加上陳建斌等主演戲中台詞惹眼十足,比如「人生就是這樣」「把牙給你敲下來」等好玩有趣的話層出不窮,很多被奉為「金句」廣為傳播。
5. 電影《一個勺子》演的是什麼意思,沒看懂啊幫我解釋解釋這個電影
演員比較少,拍的非常不錯,也很深淵;
我個人大致的理解:首先這個流浪傻子就可能是他兒子,因為最後女警員說他兒子坐牢已經減行,所以他兒子就可能被提前放出來了;
傻子就開始不停跟著他老爸,但是由於傻子像乞丐一樣長發黑臉就沒有認出來,回家後還經常叫他『媽』,而且金枝子(她媽)還說長的很像她兒子,說明導演已經在暗示就是他們的『兒子』,之後男主一直想拋棄傻子(他兒子),
然後就去發廣告,警匪(大頭與女警察)發現他不認識自己兒子的情況下,就開始這場欺騙的游戲,大頭安排這三批人,第一次說是他弟弟的騙子,強行給了一點錢帶走了傻子(他兒子),車開走的時候還在叫過他媽,第二次一對男女一看就是騙錢的,第三次兩個騎摩托車的人都不敢以面見人,說明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男主經過幾天的折磨無奈之下去警局,與那個女警溝通中就發現這個女警察說話有問題,男主用詞好象懷疑她時,那女警就立即給水他喝,還說一堆放心的話,其實與女警第一次見面的態度就已經很失職,她無所謂的打發了男主,之後大頭給男主錢是因為男方太固執,無奈的把錢給他了。最後男主發現自己做好人,結果被別人欺騙,所以他才裝成傻子。
6. 《一個勺子》電影到底講了個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農民拉條子在鎮上遇到一個討飯的傻子,傻子跟著他回了家。拉條子貼了尋人啟示,不久有人認領了傻子。電影《一個勺子》故事簡單卻發人深思,一開始看的很累,看到勺子已經影響到拉條子家人的生活後,故事開始變得有意思,也更壓抑。
一個淳樸善良的老實人,就這樣被一群聰明人利用欺騙,他的善良沒有好報,反而招來了更多的磨難。
農民拉條子(陳建斌飾)在鎮上遇到一個討飯的傻子,傻子跟著他回了家。拉條子貼了尋人啟示,不久有人認領了傻子。緊接著又有自稱傻子的家人陸續出現,說拉條子把傻子賣......
《一個勺子》是由陳建斌導演、編劇,並且與蔣勤勤、王學兵和金世佳領銜主演的喜劇電影。影片於2015年11月2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非常多的影評評價《一個勺子》的時候用到了諸如影射、象徵、寓意這些詞彙。可是《一個勺子》真的有那麼隱晦嗎?這個影片真的這么黑色嗎?絕不是!其實《一個勺子》一點都不黑色,一點都不荒誕,一點都不幽默。
覺得他黑色、荒誕、幽默的只是因為那些居廟堂之高的小清新們個人觀點,他們的眼中從來都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社會、這樣的人、這樣的事。所以他們認為這是在影射,這是在象徵。而事實上與其說象徵,不如說代表,或者叫還原,我覺得這部電影最大的優點就是它的真實性。
7. 電影《一個勺子》講述了什麼故事
簡單來說就是農民拉條子在鎮上遇到一個討飯的傻子,傻子跟著他回了家。拉條子貼了尋人啟示,不久有人認領了傻子。電影《一個勺子》故事簡單卻發人深思,一開始看的很累,看到勺子已經影響到拉條子家人的生活後,故事開始變得有意思,也更壓抑。一個淳樸善良的老實人,就這樣被一群聰明人利用欺騙,他的善良沒有好報,反而招來了更多的磨難。
在他的噩夢中,他就像一個待宰的羔羊,他想變得兇殘來殺掉懦弱的自己, 人傻就會受欺負,沒有為什麼。之所以感受強烈到有表達慾望,是因為影片開頭金枝子和拉條子的一段對話。夫妻倆東挪西借了五萬塊,用來給兒子托關系減刑,事兒沒辦成,錢也自然打了水漂。非常的現實,可是它終歸沒有迴避人性的的問題。
8. 電影,一個勺子反應一個怎樣的社會現象
一個勺子講述的是什麼?我來告訴你!故事從一個養殖戶為了給兒子減刑說起!為了給兒子減刑找關系找人!而且五萬元錢拿出去了兒子減刑的事沒給辦!在追討這五萬元未果的期間撿到了一個傻子,我就長話短說吧!講的就是拉條子的不解!至於為什麼不解!我想的就是食雜店老闆所說的那句話!~人生就是這樣!撿到傻子貼告示找三哥幫忙!記住了!三哥這個角色很重要,因為拉條子給兒子減刑找的也是他!之後的事我想是這樣的,三哥認識的所長之類的有重症需要移植或填補人體上的某個器官!完了三哥想起了這個傻子!其實這里的經過只有三哥知道!拉條子弄不清楚!至於那些冒領傻子的人只不過是個插曲!冒領的目的各不相同!我想以你們的智商是可以想像到的!最後的時候說他兒子減刑了這句大家都聽到了吧?知道為什麼減刑了么?因為所長之類的官員的某種病基本得到治療了!但是傻子卻永遠都沒了!結局時三哥的表現很自責!因為他問心有愧!所以他不想把事實也不會說出去!五萬元給了拉條子是很矛盾的,給了不是對自己所做的事趕到過失!就是對自己的良心過不去,其實他永遠不想提及此事。拉條子最後把傻子的面具帶上了!說明什麼就是他寧願當一個傻子!不問世事不想知道的那麼多了~整部片子講述的是一個社會問題,普遍的社會關系和國人素質與良知的貶低!!!
9. 如何評價電影《一個勺子》
《一個勺子》用了一種很好玩的方式講了一個心酸的、彪悍的故事。拉條子用拉皮條一樣的方式生活著,滑稽又悲哀的展開自己和勺子間的故事,整體更像一部黑色荒誕劇,把一對夫妻由撿到勺子到送走、被騙之間的俏皮故事演繹的悲壯又悲涼。拉條子的整個人生像極了法國作家莫泊桑《項鏈》筆下的女主人公瑪蒂爾德,瑪蒂爾德因為一條項鏈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拉條子因為一個傻子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即使拉條子和瑪蒂爾德是不一樣的人物性格,也不像瑪蒂爾德般虛榮,但兩者皆因一個東西活成了另一種樣子。當拉條子的老婆金枝子埋怨好人沒好報的社會寓意時,被拉條子打屁股的真實和演技實在驚艷,好一個「夫妻打配」,這樣的情節深深的貼合著西北農村男人身上的粗魯和真性情。所有的造型和語言習慣上都那麼貼合自然,即便時不時方普混交,但多少都會選擇寬容。難為演員演好一個戲時還要深挖主人公身上的粗曠和流氣。 影片一開始就是拉條子抱著自己的羊羔去看病,然後遇到擺脫不掉的勺子所展開的活不明白的人生。然後鏡頭一一記錄著西北小縣城上趕集的婦女、路邊炒貨店的老闆娘、派出所的女警察、臨走還要順一把老闆瓜籽兒的拉條子,所有的故事和人性善惡在鏡頭下娓娓道來。 如果非要把《一個勺子》《家在水草風茂的地方》《山河故人》這種片子歸屬獨立電影或者文藝片,可能排片和營銷有點悲哀,或許這是我們的電影成長的必經之路。每個國家都需要各種各樣的片子來審視自己的價值觀,我們的觀眾看不到想看的電影,就會有人來拍他們想看到的電影。中國有那麼多導演,有那麼多票房,並不是每個人都像那些只要票房不要口碑,搬起石頭砸自己牌子,然後把電影作為圈錢工具的「聰明人」,總有那麼一些人去做有良心、有社會責任感的片子。 你會發現片中三哥這個角色安排的必要性,記得他的經典台詞「生活,就是這樣的」。當拉條子的老婆哭著說「好人做不得,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拉條子想破腦子還是不能理解一個傻子為什麼被大家搶來搶去?所以他一遍遍的打了心結「羊還能燉了肉吃,傻子有啥用呢?」 當三哥教育的語氣一次次說出生活就是這樣的時候,他還不明白吶,於是他真的越來越活不明白了。然後戴上帽子活成傻子的樣子,走在被一群被孩子圍攻嬉戲的鏡頭里不成瘋便成魔。 物是人非,無疑這是最寓意的結尾處理方式。個人感情有點重,眼前早已出現了那些生活在底層里、活的很純心的老實人,他們付出比常人多的努力卻得不到該有公平和尊重,很多時候我在想其實人都是一樣的,不過是穿著不一樣的皮囊行走在世間,所以我會經常疑惑「為什麼這個社會上有那麼多歧視?」。那些美好和溫馨難道不是更應該被那些純心的好人擁有嗎?可現實卻那麼尷尬,這真諷刺...... 片中一句「誰把別人當傻子,誰就是最大的傻子」 容易讓人地下頭去反思自我。
10. 《一個勺子》講的究竟是啥玩意,越看越亂
故事發生在西北一個小鎮上,
人物的名字也有著明顯的西北味兒,
拉條子(陳建斌),金枝子(蔣勤勤)為了給進監獄的兒子辦減刑被大頭哥(王學兵?)騙了5萬塊錢,去鎮上找大頭哥未遂遇到了精神有問題的流浪漢勺子(金世佳),為了給勺子找家人寫失物招領,後來人被領走了,接二連三又來人認領,都說自己是勺子家人,無奈又寫尋人啟事,反反復復把拉條子夫妻折騰的不輕,其實下面我按著劇情寫了好多,去廚房抽煙的時候突然意識到這是在劇透,想想還是把寫好的又給刪除了,就寫一些我印象深刻的東西吧。
拉條子為了能甩掉勺子可謂想盡了辦法,
金枝子擔心的問他甩不掉怎麼辦,
拉條子說了句:我就不信我對付不了一個勺子!
大家都輕輕的笑了,
皇上你怎麼把自己的智商拉低到如此水平!
勺子的造型我給10分,
破爛的大衣,殘缺的紅色塑料遮陽帽,臟兮兮的頭發鬍子還有手,
拉到大街上這就是一個流浪漢,
後來拉條子給勺子剪了頭發鬍子洗了澡,
立馬就是一個帥哥了。
還有一句台詞反復被提到了好幾次,
我說什麼來著,人生就是這樣。
起起落落,反復無常,
總以一種你預料不到的方式迎接你,
就看你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迎接它。
拉條子家裡有一隻小羊病了,
夫妻倆照顧的無微不至,
小羊彷彿也活了一般,
表演的很入戲,
據說因為小羊還刪除了蔣勤勤自認為演的最好的一場戲,
影片演員表的最後赫然就是一隻小羊。
再說大頭哥,
他應該是騙了拉條子給兒子辦減刑的錢,
但是感覺他又沒有壞的那麼徹底,
影片里幾乎沒有他的正面鏡頭,
基本上都是開著車的一個側臉,
每每給拉條子講上一堆大道理然後說:下車,
拉條子一直搞不明白,
一個勺子,啥用都沒有,
為什麼這么多人非要承認是勺子家人,
他覺得大頭哥見多識廣,
想讓大頭哥給他說道說道,
最後可能是被拉條子煩的不行了,
把錢又還給了他,
拉條子不要,他倆從車里廝打著到雪地上,
硬塞進了拉條子的領口,
罵了一句勺子,走了。
最後拉條子穿著勺子留下的破大衣,
戴上了那紅色的破爛遮陽帽,
走在回家的路上,
曾經叫喊著打勺子的孩童們,
這次用雪球打著拉條子,
嘴裡喊著:打勺子!打勺子!
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