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電影影影評主題

電影影影評主題

發布時間: 2022-04-01 18:32:32

⑴ 寫影評主題應從哪幾個方面寫

呵呵,這個我寫過首先1可以從主體————主題很多,人與自然,生命,人性善惡.......你說是不是啊如果你懂得很多————可以從紀實角度寫————電影與紀錄片關系當然我們知道可可西里又很強的紀實性————這是電影史上的里程碑當然啦,導演是陸川,呵呵,你對導演了解可以寫導演其次,電影的社會意義,社會背景也可以寫啦望採納

⑵ 影評怎麼寫可以拿部電影舉例嗎

可以使用你所寫的類型片或者是同類的電影進行舉例的,影片其實本身是一個個人觀後感,所以這個要求個人在觀看的時候要多多去揣摩電影情節,所以,如果想寫好一篇影評,就需要與他人觀影時的思維區別開來。

電影評論寫作的主要目的是讓讀者大致了解電影的內容。電影評論極大地決定了個人是否想要觀看電影。因此,這種類型的寫作應該足夠詳細,以幫助讀者做出誠實的決定。盡管評論的基礎是詳細闡述電影評論大綱,但它不應該放棄電影的情節或使電影令人愉快的驚喜。

關於電影的觀點需要明確說明,無論好壞。如果評論要簡短,則可以使用星標和分數來表達評論者的想法。因此, 一個優秀的作家應該具備如何撰寫電影評論的基本知識。


例如:完整分析(阿甘正傳)

演員分析:湯姆漢克斯完全符合這個觸,因為他設法表達了對國家的熱愛。他同時描繪了悲傷和喜劇的感受。因此,福雷斯特讓電影得有趣。湯姆漢克斯是一個強有力的演員,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努力使這部電影變得強大和令人難忘。

⑶ 求電影 《推拿》影評,主題和人物形象

眼雖盲 愛無盲
文/夢里詩書

盲人世界是怎樣的?那並不是常人閉眼三秒的感觸,他們之間的愛情生活也不會如同眼盲般的無所適從,電影《推拿》沒有站在一個常人憐憫的高度,而是真正走入了那無光世界,透過一段盲人按摩中心技師間愛的群像,呈以了那情感的真摯。

電影伊始,以有聲形式的開場字幕《推拿》便真正立足於了盲人,同時也第一時間拉近了觀眾對盲人世界看似的生疏,開篇小馬幼年失明絕望的自殘,則讓人感同身受那陷於黑暗的失明之痛,在這絕望後電影所聚焦的是盲人的希望,他們依靠盲校學習盲文和敏銳的感官逐漸搭建起了與這個普世的橋梁,而盲人按摩中心的技師工作就是一個他們接觸世界的窗口,他們同樣有著七情六慾,熱愛跳舞喜弄詩歌的沙老闆,善打快板留戀發廊妹的張一光,為人老道出事精明的王大夫,只是這種情愫有別於常人美醜的斷別,僅有心的溝通使他們更渴望愛和被愛,無明的盲愛在電影里中將愛回歸了最純粹的形態。

作為群像電影,其並沒有著絕對的主線與主角,每個角色都有著屬於自已的故事,如何塑造劇情張力,使支線多而不亂讓觀眾能得以那個陌生世界的共鳴和感悟,對於導演婁燁來說無疑是一場挑戰,而他將愛為點契合的巧用,王大夫對小孔的忍愛,小馬對王大夫女友小孔因女人氣味被喚醒渴望的歧愛,最美技師都紅對小馬的單愛,按摩中心沙老闆因聽人皆說都紅美貌對其的痴愛,每條支線並不獨立存在而是被愛所互聯,電影如同一張拼圖,被其嚴絲合縫的拼為一體,所拼起的就是那讓人陌生不同尋常盲人間的愛無盲。

《推拿》中小馬這個人物無疑如投入湖中的石子,繼而漣漪層層,他年輕,電影以他絕望後的新生為引展開,也是他串起了電影諸多的繁瑣,他對長相平庸小孔的渴求,對出水芙蓉般都紅愛的決絕,電影因盲將常人眼中所謂最重要的眼緣排除在外,而他被同事張一光強帶入發廊里的扭捏,到與發廊女小蠻間真愛的萌發,都並非源於樣貌,電影更沒有因這是與發廊女的愛情刻意抹黑什麼,而就是一種愛的質朴,小馬模稜兩可的復明態亦也是電影最具看點的一段,陰暗模糊的鏡頭給人的卻是一種對愛絕然的頓悟,電影始於小馬也終於小馬,那大隱於市的小馬推拿便是情感宣洩的歸處。

結尾處推拿中心因城市發展關閉了,成為了時代的記憶,大家各奔東西,但他們每個人的生活都仍還在繼續著,這就是生活的本態,即使對於大多數常人來說面對生活也都會有著自已的苦楚,更何況盲人這個弱勢的特殊群體,但《推拿》所一展的就是那有風有雨有陽光的日子,是那風雨不起日照當空時盲人世界眼雖盲,愛無盲的暖流。

⑷ 影評主題怎麼把握

1、首先當然是要多看電影,並且不能局限於「看」,要多了解與電影有關的幕後故事,這不僅能增加樂趣,而且也是寫好影評的絕好素材。另外,有些電影也不能僅看一次,經典是需要反復回味的。
2、初期可以多看看別人的優秀影評,除了學習一般的影評寫法之外,還可以從別人的感受里增強對電影的領悟,因為前輩們的一些獨到見解對理解影片很有幫助。而且,很多優秀的影評本身也是一件藝術品,極具感染性。
3、對於打動自己的電影,一定要嘗試去寫觀感,因為從內而發的感動寫出來的文字才容易感動其他人,哪怕開始感悟還欠深刻、文字還顯稚嫩、技巧還不成熟。畢竟,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
4、要利用論壇等網路資源多與別人交流,可以上一些比較好的電影論壇參與討論,要知道,思想只有碰撞才能產生火花。
5、當然,電影作為藝術的一種形式,離不開文學、音樂等其他藝術形式。要想影評能脫離單純的個人抒懷,更具深刻性和指導性,平時在其他方面也要注意涉獵,全面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寫出來的影評才會有血有肉,才會在思想和文字上都具可讀性。
6、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熱愛電影的心,唯有如此,才能支撐你很好地做好上面提到的事,並且充滿樂趣和滿足感。
7、切記!!!一定不能復述情節不能抒發太多感情 不能寫成觀後感

⑸ 寫影評,如何提煉出一部影片的主題。我每次感覺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老師講的總是跟我的不一樣,並且感覺

你需要多多的經歷許多事情,考慮事情才能全面,一開始可以先往老師的角度思考這些問題。但這只是初級階段,因為這樣就完全是應試教育。在你能用老師的角度思考問題之後,你就可以開始你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想法,其實本身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側重點有所不同,逼近如果你說你老師思想正確,那為什麼她也只是個老師而已,而不是什麼思想家什麼的。就算是思想家,不同人的思想也是不同的。現在我們只能適應這樣的教育,但是以後我們就要改版他。

⑹ 電影大腕的影評,-主題是什麼,鏡頭景別色彩代表什麼,

要被刪了吧

⑺ 對一部電影的影評

希望 ,自由與自我救贖
——評《肖申克的救贖》
有人問我希望是什麼?我茫然不知所措。希望究竟是什麼呢?在這個物質高度發達,信息高度便捷的時代,我還想到過希望嗎?物質與信息的洪流早已讓人喘不過氣來,想擁有一輛汽車,想擁有一幢豪宅,這算不算希望呢?希望應該是一種崇高的東西,就像安迪那顆永不放棄永遠堅強執著的心。當希望一點點地異化,最終淪為媚俗的時候,我們所擁有的就僅僅只是慾望了,典獄長那幅道貌岸然的嘴臉大概就是最為真實的寫照。
自由又是什麼呢?20年後當安迪最終爬過那條骯臟的下水道,最終逃出那座人間地獄的時候,他仰天長嘯,他終於完成了自我的救贖,盡管他本身並沒有罪。影片似乎在告訴我們,自由就是安迪心中永不熄滅的希望之火,就是背負了20年的自我救贖。自由是什麼,就是能在陽光下悠閑自得的呼吸。對於我們,它就像空氣,根本不去想失去它會怎樣,但對於高牆內的囚徒,自由卻是他們唯一的嚮往,而這也正是安迪的希望,正是這一希望給了他勇氣,給了他堅強,也給了他智慧,最終成為他重獲自由的根本動力。
「我從未搞懂他們唱什麼,其實我也不想搞懂,此時無言勝有言。她們唱出難以言傳的美,美得令你心碎,歌聲直竄雲端,超越失意囚徒的夢想,宛如小鳥飛進牢房,使石牆消失無蹤,就在這一瞬間,鯊堡眾囚彷彿重獲自由」。 這是影片中瑞德的一段話外音。那是一個令人無比感動卻又神傷的一個鏡頭。安迪不惜受到處罰,私自在播音室播放《費加羅的婚禮》,他究竟在想什麼呢?是什麼驅使他冒生命危險作這樣一件看似似乎很傻的事呢,要知道在此之前安迪一直都是一個冷靜而富有智慧的人。自由——正是對於自由的渴望給了他充足的勇氣,去做這樣一件事,因為只有在那一刻他彷彿重獲自由!因為只有在那一刻他所有的希望也是唯一的希望,彷彿才成為了觸手可極的現實!

表面上看來,這部影片的一個重要主旨似乎是在揭示美國的司法黑暗,無罪卻被判為有罪,監獄骯臟而且黑暗,宛如人間地獄。典獄長的那句「我堅信兩件事情,一為管訓,一為聖經,你們兩樣都少不了, 在這里你把信仰交給神,把命交給我們」實在是令人印象深刻。我想影片自始至終都在圍繞「救贖」這個神聖而又令人不可捉摸的話題。中文譯名還有譯成《刺激1995》的實在是惡俗,《肖申克的救贖》這一譯名我想本身也包含著對於影片「救贖」這一主題的理解。
基督教對於西方的文化影響至深,「救贖」這一觀念是基督教文化的一個重要母題。這樣說來,人有原罪,無論任何人都得贖自己的罪過,在宗教時代,人們渴望得到主耶蘇的救贖,可是尼采宣布「上帝死了」,在後來「人也死了」,這是一個信仰缺失的時代,人依靠誰來救贖自己呢?《肖申克的救贖》給了我們答案。只有自己才可以救自己,只有自我救贖你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真正的自由。安迪剛來到鯊堡監獄的時候,瑞德曾說鯊堡監獄里沒有真正的犯人,似乎是在玩笑,但恰恰是這句話給了我們一個暗示。難道只有安迪一個人是無辜的嗎?倘若人人都有原罪的話,那麼現實中的無罪與有罪又有多大的區別呢?人人都有罪,那麼哪裡還有所謂罪與無罪之分,同樣得贖自己的罪過。鯊堡監獄或者就是這罪惡人間的某種象徵。無論是典獄還是犯人實際上他們都已成為鯊堡的囚犯。他們或者已完全為慾望所淹沒,如典獄長,或者業已習慣,枷鎖成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老布,又或者人性早已異化和扭曲,如「三姐妹」,而安迪呢,他自始至終都是清醒地,從得到那把小錘子起,他就已經開始走上了自我拯救的道路。而這自我救贖也最終使他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當老布在坐了50年牢最終獲得自由之後,他卻選擇了自殺。瑞得坐了40年牢之後終於獲得了假釋,可他上廁所也得先老闆請示,否則就撒不出尿來。這恐怕才是真正的悲哀。影片中稱其為「體制化」,我想這實質上就是人性的一種扭曲與異化。習慣已經成了一把隱而不宜覺察的鎖,一旦枷鎖最終卸掉的時候,生命反而如同缺失了一角。在黑暗中我們可以妥協,可以放棄尊嚴,但絕不可以放棄希望。一旦希望沒有了,妥協就已成了一種本能,揮之不去,就像在黑暗中呆久了的人,一旦遇到光明,反而會成為瞎子!

這是一部關於希望,關於自由,關於如何拯救自己的片子我想無論如何,讓我們對生活充滿希望 讓我們珍惜眼前的幸福,永不放棄,永不絕望!

人們似乎更習慣見這部片子列為勵志類,雖然定位低了些,但也實在不無道理。看這部片子你最直觀的體驗就是感動,來自靈魂深處的不可名狀的感動,看到後來我們早已忘了所謂的司法黑暗,更不會想到什麼「救贖」。感動本身已經包含了所有的意義。所謂「其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或許這種體驗才是最重要的。我想一部叫座的,成功的商業片,它直接打動觀眾的正是這種能夠帶給觀眾某種心靈上的但又是較直觀的體驗的東西。莊子講言意之辯,以為「得意而忘形」,可是如今的眾多商業片確是讓人「得形而忘意」僅僅追求形式上的刺激與滿足而早已將意義拋之雲外。《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並不是一不純粹的商業片,但也不能說它就是一部純粹的文藝片,它的成功在於它將兩者作了完美的統一,這樣反而達到了一個更好的效果。觀眾僅僅通過看就獲得了某種靈魂上的沖擊,而這種體驗有不僅僅來源於形式它有更深厚的意義支撐。

⑻ 專業影評,場景,鏡頭,主題,文化的分析.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山下有個熊貓在賣面條。
上面這句話真是太經典了,我不得不引用一下。
電影的水墨風格的江南場景,動畫人物的造型和設計,還有那乍一聽讓人一愣繼而讓人發笑的稱呼shifu(師父),wugui(烏龜,一開始我還沒聽出來這個呢),majiang(麻將,可憐的面館也只是賭注),binggun(冰棍),還有那熟悉的筷子,小推車,轎子,所有的一切都是濃濃的中國元素。阿寶的師傅,也是熊貓,只不過是小熊貓,他那段交阿寶武功的場景集合了成龍,邵氏電影,李小龍,李連傑等武俠經典的動作,以及電影中的五大中原高手母老虎大師(安吉麗娜·朱莉)、美女蛇(劉玉玲)、猴大師(成龍)、鶴大師(大衛·克洛斯)以及螳螂大師(塞斯·羅根),這些都表達了美國人他們對中國經典武俠電影的致敬。總之就是說,《功夫熊貓》中所有動物使用的武功,其實都師出有門。
很久沒有看到這樣整部電影都笑得合不攏嘴的的時刻了,電影的細節刻畫不管是熊貓爬樓梯還是夜闖五大高手寢室或者是最後用屁股壓豹子頭都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味道:針灸、書法、禪意以及最後的那絕招無極拈花指都讓人感嘆這次好萊塢真的是做了一桌美味的中國菜。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為什麼中國的題材,地道的中國人做出來的動畫反而就沒有老外拿捏的好。好萊塢的動畫片每每取得的成功,就像阿寶的鵝爸爸做的面條那樣,其實成功並沒有秘訣,一切的吸引,只是因為他們是好萊塢,他們沿襲著好萊塢的創造和想像。
不過商業電影最後的評價標准歸根到底還是票房,會不會功夫不重要,但能讓我們笑著掏錢,這就是一隻好熊貓!

⑼ 寫影評時需要確定幾個主題那寫影片分析呢

你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有偏差的。
影評沒有主題,只有自己的論點。根據觀影的過程,產生的一些想法。這些想法可以使影片敘事上的,剪輯,燈光,人物關系,導演意圖等等。任何一個方面或者你全部都說說也可以。
影評最大的一個定位還是要客觀!不要寫煽情了,也要寫我認為,我覺得等等這些很主觀的詞語。你是評論,跟讀後感是有區別的。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47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13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09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46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35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82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67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89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29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