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主題電影放映
『壹』 農村題材80年代老電影全部電影名稱
1、《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粱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
2、《稻草人》是由王童執導,張柏舟、卓勝利、吳炳南、文英、柯俊雄主演的劇情片,於1987年10月23日在中國台灣上映;1988年4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3、《喜盈門》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的喜劇故事片,由趙煥章執導,王書勤、溫玉娟、王玉梅、於紹康等主演,於1981年6月在中國大陸上映。
4、《黃河謠》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於1989年攝制,葛優和巍子主演,滕文驥擔綱導演,蘆葦和朱曉平擔任編劇。1989年上映。
5、《野山》是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故事片,由顏學恕執導,杜源、岳紅主演,於1986年9月11日上映。
6、《孩子王》是西安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劇情片,由陳凱歌執導,謝園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7、《黃土地》,是改編自柯藍的小說《深谷回聲》的一部文藝題材的電影。由陳凱歌執導,王學圻、薛白主演。1985年上映。
8、《生財有道》是1983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由謝添執導,趙子岳、陳強等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
9、《咱們的牛百歲》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趙煥章執導,梁慶剛,王馥荔,錢勇夫等人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1983年上映。
10、《快樂的單身漢》是宋崇執導的喜劇片,由龔雪主演,劉信義、鄭星、馬曉偉等人共同出演,於1983年上映。
『貳』 在農村播放一場電影,哪種放映設備比較合適
音王集團的數字流動放映系統比較合適,這套系統由放映一體機、電影音箱、銀幕、GPS監控部分等設備組成,具有卡拉OK、會議擴聲、錄音、數字電影、視頻播放等多元化宣傳功能,機動性強,很適合在農村的室外場地播放電影使用。
『叄』 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加快農村電影放映服務
「看電影是農民的基本文化權益之一,我們希望國家對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能有進一步傾斜,加大農村數字電影放映補貼的力度,哪怕一年只補貼一兩部商業大片也行。」孫友清說。
據了解,目前一些農村數字電影院線也在積極想辦法增加經營收入,以彌補商業片投入的不足。去年底吉林省4家農村數字電影院線結成廣告聯盟,簽了一筆50多萬元的廣告業務,用於購買商業影片。
加強中小城市院線建設有助於實現農村與城市同步看電影。國務院今年出台的《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促進中小城市院線建設,要求「2013年至2015年基本完成縣級市和有條件縣城的數字影院建設改造任務」。王亞林表示,如果縣級影院逐步恢復,並推出價格相對較低的票價,一些有條件並有觀影需求的農民,就可以選擇到縣里看電影。
『肆』 電影頻道播放過的農村題材電影
《黑蛋快跑》是一部農村喜劇片,很好看。
『伍』 鄉村電影放映員有什麼待遇
各地出台補貼政策不一,下面是江西省的做法:1.從事放映工作年限:截止至2006年12月31日,按實際從事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的時間累計。
2.補助標准:生活補助按照每從事農村電影放映工作一年,每月補助20元的標准發放。剩餘不滿一年、但超過半年工齡的按一年計算。凡男年滿60周歲(含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含55周歲),開始按月領取生活補助;凡男已年過60周歲的,女已年過55周歲的,以前年度不再補發。
3.鼓勵老放映員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對喪失勞動能力、家庭生活確有困難的原鄉鎮(公社)老放映員,各鄉鎮(街道)應當通過城鄉低保、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政策,幫助其解決基本生活困難。
4.鄉鎮(公社)老放映員退休生活補助所需資金由縣財政支出,納入年度財政預算。
『陸』 農村電影放映票房都包括哪幾部分
所謂農村電影放映一般是指鄉鎮電影院丶電影放映隊,他們放映的影片是從縣級或市級電影發行公司租來的,要上交片租的。影片租來後在電影院售票放映的收入加上到農村包場放映的收入按比例如實上報丶上交,這些均屬票房收入。
『柒』 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有什麼社會效益
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程是黨和國家實施文化惠民系列工程之一,是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
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如何做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讓廣大人民群眾看到、看好電影,是擺在我們廣大電影放映工作者面前艱巨而崇高的任務。
(7)農村主題電影放映擴展閱讀
近年來,浙江加快推進農村數字電影放映院(廳)建設,改善農村群眾的觀影條件。如今,越來越多村民在家門口就能看大片。但目前,浙江農村電影放映仍存在「片子老」的現象,農村居民想看新片、大片的願望得不到滿足。
對此,浙江省委宣傳部電影處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次活動旨在展示70年來黨和國家取得的輝煌成就,利用電影這個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載體,讓廣大農民群眾「看上電影」「看好電影」;同時,讓更多的新片、大片進農村,將黨的聲音和關懷傳遞到百姓心間,解決「按需」放映的問題。
據悉,未來浙江各地將充分利用農村文化禮堂等場地,改善觀影條件,實現室內固定放映,讓廣大農民群眾看得過癮、看得舒服、看得放心。
『捌』 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員到底補貼多少
這得看你是什麼地區的
現在這個2131工程
國家時全力支持的
按照地區經濟情況
消費高的地區 可能會補貼的多一點
這也得看當地的政府支持情況
一般當地政府強烈支持的
除了國家給的補助外 當地政府也會給一些補助的
一般放一場電影 最少都應該有100多的補助
廣東某地 有的一場電影補300元
其實成本沒什麼的 可以忽略
基本都是純掙的 院線公司可能在補助中也會扣店管理的費用
『玖』 2007年農村題材電影
80年代初:
《喜盈門》《月亮灣的笑聲》《咱們的牛百歲》《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80年代中、後期,一批反映現實主義題材的「西部片」:《人生》《老井》《野山》
90年代:
秋菊打官司》《鳳凰琴》《被告山杠爺》《留村察看》《九香》《一個都不能少》
三暖系列」:《暖春》《暖情》《暖秋》
《香巴拉信使》
《天堂之路》反映農村打工妹回鄉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追你到天邊》是講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為自己的兒子報仇的故事,既感人又好看
《荔枝紅了》是一部反映農村幹部現實生活的故事影片
《會說話的風箏》是反映兒童生活的影片,但也是反映農村生活的影片,也值得一看
《證書》一部反映農村現實生活的電影
《果實》一部勾勒陝北農村風情畫卷的影片
《燕銜泥》新農村題材電影,講述了一個性格剛強的村支書張占廷帶領村民舍棄令全村人發家致富的小煤礦,進行轉型發展旅遊的真實事件。
《桃花村》是一部反映社會主義新農村題材的電影
《聖水湖畔》 20集電視連續劇 講述了一個保護耕地、樹立糧食安全意識的故事。
《稻花飄香的季節》 二十集電視連續劇 本劇——以江漢平原上由兩個行政小村並村後的變革與發展為主題。反映當代農村生活的影片
《山的那一邊》 這是講述一名公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故事。
《燒鍋屯鍾聲》8集農村題材連續劇 為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組織部副部長楊天虹進駐燒鍋屯,為村民先後解決了集資款、土地、失學兒童等一系列問題,燒鍋屯終於有了掌聲與笑聲。
《山坳里的庄戶人家》是一部農村題材的二十二集電視連續劇,該劇故事發生在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中國農村
《年年月月日日》一部反映農村青年農民的生活
《莊稼院里的年輕人》是一部反映農村改革開放奔小康過程的現實題材作品
反映80年代農村題材的電影:
《生財有道》
《月亮灣的笑聲》
《喜盈門》
《咱們村裡的年輕人》
『拾』 廣電總局關於推動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的介紹
近日,廣電總局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影視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廣播電視局發出《廣電總局關於推動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說,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精神,落實國家「十一五」規劃中對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要求,「十一五」期間,國家已向中、西部地區資助近6億元的電影放映設備,共計1.7萬多套;下發場次補貼資金近10億元。目前全國已組建農村電影數字院線218條,有數字放映隊28730支,加上目前正在下發的設備,今年將基本完成16毫米膠片放映向數字放映的過渡。為確保國家下發的數字電影放映設備保值增值,確保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補貼能夠足額下發到放映員,確保在「十一五」末期全面實現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公益文化服務目標,使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持續健康發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