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如果愛主題是什麼
㈠ 誰知道如果愛這個電影是講什麼的
中文名:如果·愛
英文名:Perhaps Love
導演:陳可辛
編劇:杜國威 林愛華
監制:
覃宏 Andre Morgan
發行:
星美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演:
金城武 飾 林見東
周 迅 飾 孫 納
張學友 飾 聶 文
池珍熙 飾 Monty
宣傳詞語:
因為愛,所以愛,賀歲情愛大片《如果•愛》即將上映
如果愛情黯淡 就讓回憶燦爛
最浪漫的月份陪女孩看的最好的電影
《甜蜜蜜》導演陳可辛,七年醞釀,經典愛情封筆之作!
超豪華製作班底,融會亞洲最強勢力,歌舞絢爛,非影院無法享受
劇情簡介:
孫納出身貧苦但志存高遠,為了生存和成功,她不擇手段,終於成為人人艷羨的
大明星,然而命運弄人,十年之後在她要努力忘記一切的時候,她生命中兩個重要的
男人同時出現了--三人要同演一出戲,劇情和命運卻驚人的相似,戲里戲外,已難分
真假,在孫納的心中,到底有沒有愛過,他與他,究竟如何抉擇……
角色介紹:
【林見東】 10年前的他,跟大部份在80年代物質生活豐富的香港成長的人們一
樣,他從沒想過物質的缺乏,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情,他本著純真的想法去北京追尋
夢想,但考驗真正到來時,他卻經受不住,清貧的大學生活令他措手不及,與刻苦耐
勞又目標明確的本地年輕人相比,他更是遜色。10年後他以報仇為借口回來,目的是
要讓「她」知道,她曾怎樣一手摧毀一個人!
【孫 納】 不擇手段往上爬的成功人物,雖然對當年發生的事有點不安和內疚,
但她,並不十分在意,孫納沒想過現實中的她,也要在兩個男人之間作出抉擇,她更
沒想到她要在自己的生命中,作出這樣的抉擇:去珍惜懷念她的過去,還是像她現在
一般,只顧目前?
【聶 文】 跟孫納一起五年,聶文一手將她捧紅,但到了現在,聶文卻在創作
上出現了困境,他已成為中國最出名的導演了,卻開始發覺,自己再沒有甚麼想在電
影里說的,他害怕自己已江郎才盡。創作的危機令兩人的關系緊張,感情也出現了危
機,更重要的是,聶文隱隱覺得,孫納當年之所以跟他一起,只不過是因為他可以將
她捧紅,電影圈是很小的,孫納如何利用關系,爬到這一個位置,聶文一一清楚,但
他就是喜愛孫納,也許他覺得他們是屬於同一類的,雖然他並不喜歡這樣的他們,在
弱肉強食的社會里,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生存。
幕後故事:
《如果·愛》4月20日在上海開機,該片耗資8000萬人民幣,由當年陳可辛執導的
經典愛情影片《甜蜜蜜》、《金枝玉葉》被業內人士預測為2005
年最具觀賞價值的華語影片。陳可辛表示,近幾年他監制的幾部電影如《晚娘》、《春
逝》、《三更》系列在日韓和東南亞地區都取得不錯的市場成績,但是他始終認為華語
電影的最終市場還是在內地,於是《如果·愛》成為他進軍內地電影市場的第一部作
品。陳可辛說,《如果·愛》的主題和《甜蜜蜜》一脈相承,但更注重影片的商業元
素,因為他發現吸引內地觀眾走進影院的都是一些耗資巨大、充斥動作和特效的影片。
於是他特別請到為《名利場》等好萊塢影片擔任過歌舞創作大師的FARAH KHAN助陣,
編排設計影片中的歌舞部分。陳可辛強調道,歌舞是用來包裝影片的華麗外衣,觀眾只
有走進影院,才能感受愛情主題的細膩和視聽感受的奢華絢爛。
此前一直受到媒體關注的演員陣容在發布會上最終揭曉,除了金城武、張學友和
周迅外,陳可辛在劇本里還設計了一個奇幻角色Monty,並將力邀一位演唱俱佳的明星
出演。據悉,Monty是個神秘而又關鍵的人物,游歷於復雜的三人表象和內心之間,用
歌聲講述了光鮮華麗背後,令人心醉的愛情故事。
㈡ 金城武的 如果愛,說給了人們什麼道理
一部國產音樂劇電影卻收獲了滿滿的榮耀。這部2005上映的電影是國產音樂劇電影真正意義上的開始,但沒想到,十三年過後它仍舊是這一類型作品的頂峰,它就是陳可辛導演的《如果·愛》
兩個落寞卻又能彼此溫暖的靈魂再度相撞,相信這一瞬間,孫納是發自真心地想要跟林見東好好過一輩子的。而林見東,明明知道孫納是一個怎樣的女孩,但正如同乖乖女總會被壞男孩吸引一樣,林見東也是無法控制自己深深愛上了這個「壞女孩」。
歌舞是點亮之筆,但它並沒有反客為主也沒有生硬尷尬地加入,它的每一次出現都在恰到好處地推動整個劇情的發展,也在冥冥之中暗示著主角們的心理變化。同時,電影從一開始就選用了倒敘及大量插敘的手法,戲里戲外不停交疊的蒙太奇剪輯讓人眼花繚亂。
世界本就邋遢,還有什麼可怕,爽不爽一剎那,天堂地獄一家
最後以金城武在《如果·愛》中的鏡頭作為結束,靜靜感受一下鏡頭對他的偏愛,以及來自阿武顏值巔峰時的美顏暴擊。
㈢ 《如果愛》這部電影,大家怎麼看
老實說,很長時間都想不通聶為什麼會安排這么一段,因為這一段歌舞其實就是風塵女子和情慾男人相互關系的赤裸裸地表達(甚至還毫不掩飾地教唆人墮落),這和整片非常文藝和清新的畫面非常不相符。回頭看,其實聶這個時候還接受不了孫對自己過往的清算,因為這個清算就意味著自己失去,於是他安排這么一出來惡心孫和林。他的效果其實沒達到。面對這個惡心,林無所謂,他只關注孫,對聶沒什麼情緒,因為他知道這個事情跟聶沒多大關系,不是聶也會是別人。孫面對這一段,就更加堅定了要清算過去的心,反效果出來了,聶也就氣結了。好在他還是有導演本身具備的冷靜,所以,他消失了。他要徹底想清楚自己應該怎麼面對這個孫的清算。而陳可辛在這一段,就顯得非常毒辣了。《十字街頭》對應著孫又一次離開林投向林的同學,這種對應方式是不是太極端了?也許他是想通過這一段來諷刺貴圈吧。但另一角度說,孫在清算自己過去時,這種界定也是必須的,她必須要如此定義自己才能看清楚自己,也才能給予林所處的制高點完美的回應(孫對聶不需要有太多的回應,他們之間沒有這個問題,有的是「互惠互利」,而不摻雜任何道德的問題)。也就是這一幕之後,孫的整個狀態由以前的大大咧咧,之後的戾氣橫生變得非常沉靜了,這種沉靜,才讓孫會接受林的邀約,去北京。北京那一段,無非就是一個主題,孫承認了她愛過林,林得到了這個答案。林除了得到這個答案,還發現,原來和孫相比,他是多麼的小心眼(這時候的歌是《假如》),因為他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很看重那段感情,但其實看重的不過是自己留下的傷痕。他的那些傷痕,自己不去舔舐,反而還不斷地撕開,然後讓孫去舔舐。孫雖然一直迴避那段感情,但她並沒有在重提的時候要求什麼,如此看來,林還真是其心可誅。但孫做的,也僅此而已,她不會想再開始美麗故事,因為破鏡不可能重圓。但林居然還有如此想法,也難怪整片落幕時,最落寞的就是他了。
然後,《你是愛我的》又重復了一遍。聶文以《你是愛我的》開始有情緒,從《你是愛我的》結束情緒,算是個圓滿。第一篇,是疑問,第二遍,是確認。他知道孫愛他,或者說愛過他,他也因此而滿意了,畢竟不是單純的「互惠互利」。
㈣ 哪首歌里有句歌詞是「我擁有我,我擁有你」
應該是「你擁有我,我擁有你」吧
如果是這個,應該是電影《如果愛》主題曲《外面的世界》
在很久很久以前
你擁有我我擁有你
在很久很久以前
你離開我去遠空翱翔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當你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會在這里衷心的祝福你
每當夕陽西沉的時候
我總是在這里盼望你
天空中雖然飄著雨
我依然等待你的歸期
music......
在很久很久以前
你擁有我我擁有你
在很久很久以前
你離開我去遠空翱翔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當你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會在這里衷心的祝福你
每當夕陽西沉的時候
我總是在這里盼望你
天空中雖然飄著雨
我依然等待你的歸期
music...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當你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我還在這里耐心的等著你
每當夕陽西沉的時候
我總是在這里盼望你
天空中雖然飄著雨
我依然等待你的歸期
我依然等待你的歸期
㈤ 電影《如果愛》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故事的開始應該追朔到1995年的北京,林見東前往北京去讀電影,他一心想挑戰自己讀電影導演系的野心,卻慘遭滑鐵盧。他的成績只是平平,理想完全破滅。
就在心灰意冷之際,他遇上了孫納,當時,孫納在一個歌舞團當洗燙工,卻已雄心壯志,努力要成為一流的歌舞演員,同時她更身兼多職,賺錢養活湖南鄉下的家人,對於只會伸開手掌問家人索取生活費的見東來說,孫納頓時成為他祟拜的對象,鼓舞他重燃鬥志。
這一段情緣,本來可以有個美好的回憶,可是見東發現孫納為了多賺一點錢,竟不擇手段,天真的見東一心為了幫孫納找岀路,介紹她認識一些電影製作人,孫納竟暗地出賣了他;孫納從此消失,見東的大學生活也結束。
歌舞片《如果·愛》由陳可辛執導,由周迅、金城武、張學友、池珍熙等人主演,講述了出身貧苦的女星孫納,在她努力想要忘記過去一切的時候,她生命中兩個重要的男人同時出現,孫納面臨情感抉擇的故事。本片亦為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閉幕影片。
(5)電影如果愛主題是什麼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孫納:演員 周迅
不擇手段往上爬的成功人物,雖然對當年發生的事感到不安和內疚,但她並不十分在意。她以為自己能在電影里翻雲覆雨,卻沒想過現實中的她,也要在兩個男人之間作出抉擇,更沒想到她要在自己的生命中,作出這樣的抉擇:去珍惜懷念她的過去,還是像她現在一樣,只顧眼前?
2、林見東:演員 金城武
10年前的他,跟大部分在上世紀80年代物質生活豐富的香港成長的人們一樣,從沒想過物質的缺乏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情,他本著純真的想法去北京追尋夢想,但考驗真正到來時,他卻經受不住。
清貧的大學生活令他措手不及,與刻苦耐勞的本地年輕人相比,他更是遜色,這一切更被一個叫孫納的女子徹底摧毀。10年後他以報仇為借口回來,目的是要讓「她」知道,她曾怎樣一手摧毀一個人。
3、聶文:演員 張學友
內地最出名的導演,並一手將孫納捧紅。與孫納一起的5年,是他們最風光的時光,但此時,他卻開始害怕自己已江郎才盡。創作的危機令這對情侶關系緊張,感情也出現了危機,更重要的是,聶文隱約覺得,孫納當年之所以跟他一起,只不過是因為他可以將她捧紅。
電影圈是很小的,孫納如何利用關系,爬到這一個位置,聶文一一清楚,但他是愛孫納的,也許他覺得他們是屬於同一類的,雖然他並不喜歡這樣的他們,在弱肉強食的社會里,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生存。
㈥ 看過《如果愛》的進
因為老孫知道自己對於建東的感情包含了太多的東西——恩情、喜歡、利用……這些東西交織在一起,總會勾起老孫最不想記起的那個「過去」。老孫不是不愛見東,只是這份愛裡面有太多的雜質,老孫很明白。而最後,見東也明白了。記得在影片的最後,面館老闆問他戲演完了嗎,見東靜靜地回答:「演完了……」他明白自己對老孫的愛參雜著不甘與執拗,十年來的等待消磨著他原本單純的愛,如今的「不放手」不過是自己沉溺於「記憶」這出戲裡面不肯出來。現在,所有的戲都「演」完了。
順便說一下,這部電影是我的最愛,我翻來覆去地看了n遍,幾乎每次都能得到不同的體會,這就是所謂好電影的魅力。這部片子里充斥著陳可辛對於電影和生活的看法,對於演員和鏡頭的調度也說得上是完美。我曾做過這部電影的分鏡頭分析,幾乎每一幀抽出來都是漂亮的構圖。特寫的高平率使用,快速切換的鏡頭,絕對可圈可點。(雖然我老師曾說這部片子是陳可辛最失敗的作品)
㈦ 《如果·愛》帶給你什麼感受
這是唯一一部,我看了上十遍的電影。三年前在上海,七遍。三年後在海外,三遍以上。
第一次是在上海學校附近的小電影院,和室友,我們都數著日子盼這部電影上映,等到了就結伴去看。片頭的雪花,我已經悄悄安靜下來。
我知道我會愛這部電影。不不,我看的不是這戲里的愛情觀價值觀,也不是誰誰的演技如火純青,我是感情動物,任何事憑感覺做判斷。很魯莽是不是,就是這份魯莽令我在五年間,對這部電影,漸漸有了不同的感受。我看到的不是如果愛,而是愛。為什麼不是愛呢。十年前十年後,一定是愛。只是命運太強勢了,沒有人能同它抗爭。於是人人都更期盼簡單的愛,沒有生之不易沒有死之壯大,只是簡單的平和的,小小的從容的,卻只是一刻。
五年前電影院里的第一遍,我在林見東怯怯地又溫柔地說「我們真結婚吧」流了好多眼淚。這一句話在五年後的今天,依然能讓我淚盈於睫。
「我們什麼地方都不去了,你不去美國,我也不回香港。我們,真結婚吧。」
我默默地一遍一遍重復這句話,有個人在屏幕那一頭說了一個好字。我看見了,卻裝傻。因為有些未來,彼此都知道給不起。
後來的六遍在上海的大學,在孤單的寢室,在無數的黃昏黎明,我看得懶散又落寞。心裡裝了好多好多沉重的石頭,它們壓得我喘不過氣。沒有愛情,沒有如果愛。那是一段蒼白的荒蕪的,被放棄的時光。我只是試圖在一個故事裡掉眼淚,想像一個人來帶我走到溫暖,同我說,我們結婚吧。
之後遠渡重洋的兩年多,我好像談了一場莫名其妙的戀愛。山高水長的世界,我與一個人有兩年朝夕相對的陪伴,他曾在異國的星空下突然抱起我在空地上打轉,在眾人面前輕撫我抽筋的腳踝,在夜晚無人的幼稚園的滑板上唱歌給我聽,可是那依然是一段莫名其妙的感情。兩年半後,他回國,找了借口再也不回來,面對一屋的雜物和周遭未處理的瑣事,人卻突然清醒過來。愛原來不是假設,不是自己為自己設定一個如果,然後要去與這個如果里的人天長地久白頭偕老。火熱的愛情只出於暫時,愛情堅持下去,難免漸露疲態,再不願包容,了解和體諒,雙方開始咄咄逼人互不相讓。原來我們都累了,找了理由分開。事後他有後悔求原諒,我卻已經清醒,來到這個國家一直到要離開,這幾年好像一場朦朧的夢,夢里為自己假設了一個可以開花結果的愛情,夢醒了,仍舊孑然一身。不是不惘然的。
愛,永遠不會是如果。有了如果,都是遷就。而遷就,不會帶來天荒地老啊。
我越來越喜歡開頭不久的那場歌舞。他曾經有一個愛情故事,少年時情濃時。
少年,這一個詞就夠了。這一個詞,就能將我的思緒帶得老遠。我心裡住著一個少年,他穿白衣,他在球場上大汗淋漓,他好像不太愛笑,可是他也溫柔地去拍另一個小姑娘的額頭。那是我永遠不能得到的少年,我寧願我是丟失記憶的小雨。為什麼不呢,記不記得也是福氣。我像林見東一樣,他十年來耿耿於懷,提得起放不下,他不敢入睡,害怕在夢里見到過去與老孫相擁的畫面,他苦心經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就是為了帶她回去證明愛,傷害愛,無奈的愛。我的七年呢,我也耿耿於懷,我懷念年少勇敢又懦弱的自己,勇敢是為這一去無回的青春和愛戀,以及再也不能完整的心和感情,懦弱是我始終沒有在他面前踏出一步,擁一擁他單薄的背脊,同他說一聲珍重。我也好害怕在夢里見到少年,卻又期待,因為唯有在夢里我才敢朝他無畏地笑,同他擁抱,可是每一次醒來都要失去一次,那依然是永遠不得的愛人。我曾經為自己設想過無數無數相遇的相愛的情節,有一天他終於看到我的好,終於接受我的痴,終於擺脫心裡的刺,走到我身邊對我敞開懷抱,我一定依舊是那個願意溺死在他溫柔如水的眼神里的女人,我一定想要將自己交付給他,只是天亮以後呢,我也一定會默默地走掉,你叫我痛苦了七年,你以為我將你視作天視為地,你什麼時候變得那麼天真?我也要叫你嘗一嘗什麼叫不得和虛無。可是今時,我再一次靜靜地重看這部電影,看到林見東殘酷地放棄了用去十年等待的一刻,看到他在機場忽然醒悟心痛的眼神,我才發現自己心糾扯地在痛,淚濕了衣衫。不,一定不要傷害愛。無論這么多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期待失望怨恨懷疑絕望無奈什麼都好,不要否認愛,不要傷害,因為等你回過神,你用十年苦求而來的那個人,不一定躲在你找得到的地方傷心哭泣。你叫他(她)難過憤恨,等於輕賤了自己多年的真心。而失去的,再回腸盪氣,都是苦痛。
就算最後戲演完了,還是要分開,但是至少沒有傷害,十年蹤跡十年心。
一個真正好的故事,從來都是因為它能讓每個看到它的人,想到自己的故事。一句台詞,一個眼神,都叫來回不過神地沉溺,因為曾幾何時,我啊也這樣。能叫人在故事裡流自己的眼淚,有直擊人心的震動,才是成功的故事。
我始終覺得這是在講孫納的愛情故事。她代表了多少想要去外面的世界得到一席之地的姑娘呢,追逐繁華愛慕虛榮,當然不是錯,因此是沉默敦厚的少年,還是利益相扶的男人?怎麼可能沒有掙扎沒有不舍,那個在黑夜裡流著淚默默地說你永遠不要記得不要記得的姑娘,心一定痛得滴血。可是不能停下來,一停下來曾經吃的苦不是白費了嗎?孫納只能往前走,馬不停蹄地往前走了十年,以為練就金剛不壞身,可是那個好像藏著一頭豹子的悲痛的眼神讓她惱了瓦解了,她不願意承認過去,「你已經在往前走了,為什麼要把我拖回去?」因為回不去了啊,過去有多愛現在說了又怎麼樣呢,還是放棄了愛,選擇了野心和自己。到頭來,每個人最愛的都是自己。我不是不明白的,後悔無用,於是乾脆忘記。
和聶文沒有愛嗎?我不知道,我想也是有的,可是這份愛里肯定有很多很多雜質了,因為這樣的相互依存讓彼此走得越來越高,既然得到自己想要的,就不要追究愛不愛了,人都不可以太貪心。聶文不是班主,他沒有編織記憶,他只是無辜地做了一個承接和陪伴,漸漸地習慣和相信這許多年的關系,像一部好像拍不完的戲,說服自己設定自己如果愛。戲中還有戲,他用一巴掌和縱身飛躍成全了自己,不要如果愛,既然不是愛,不夠愛,就讓我成為回憶吧,也能叫你終生不忘吧。戲最終要完結,那一刻我開始相信聶文是有愛的,所以他殘酷而決絕。呵,不被成全的愛人,都是殘酷的。
孫納最終也算曾經滄海了吧,過盡千帆皆不是。她還是放開了聶文,也不會留住林見東。她的愛情故事,在遺忘和記得里崩塌,她帶著微笑翻看曾經的自己,坐看天光浮雲聚散,眉目清瘦卻凜冽,她最愛的自己同她一起靜靜地,面對這悲歡離合。她再也不忘記了。
然而,鏡頭從高拉近,人生若戲,那可不可以復還到最單純的狀態,不要有生之苦難,不要有生活的磨損,晴朗的夏天,靜靜的湖和草原,就這樣好不好。沒有假設,就是堅定的永不消散的愛。
我也知道不可能。他們的戲演完了,曲終人散,我也不能固執地坐在這里,為自己編造一個如果的愛。都說人世有情,但情為何物,我也不知,只是如果覺得愛了,就應當愛,不停息的愛。
隨著心走,才不至於老來檢點生平,原來寡淡無味,枉來這一趟紅塵。
㈧ 如果 *愛這部電影到底講什麼意思
大概的故事知道了,是說曾經的愛結束了,卻是存在的。但是回憶終歸是過去:那間舊屋、床可以保留下來,人情世故卻已變遷,孫納林見東都不再當初的他們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語淚先流。」看的時候想到這句話。
簡單說就是:有些痛苦是洗刷不去的,但我們又無法更改、無法替代,只有一腔的惘然,然後帶著回憶心疼下去。周迅最後的表情和話語,然後響起如果.愛的歌,主題應該這樣。看得我感嘆了幾天,難受了幾天。
可是影片中有很多細節和台詞不是很明白,不懂是表達什麼含義。
1.男女主人公受到傷害就躺在冰上。
我不明白,導演是想用這個自虐的舉動來表明那時的心情絕望到底,已經行屍走肉了,所以沒有冷的感覺嗎?
還是想說明:天很冷,但我的心更冷。如果軀體已經沒有感覺,那林見東會一直躺下去,那他不就凍死了嗎?總之我的假設不是很恰當,不明白。
2.張學友去吃酸辣面的時候,跟最後說了一句,為什麼我現在吃得慢了?
為什麼?我也不知道,我朋友說是因為現在他心裡有了寄託,所以不匆忙。但我覺得不對,當時他不是正和周迅有矛盾,帶著嫉妒,應該不是這種感覺!
3.金城武和池珍熙在餐館里。
金城武:有沒有咖啡?
池珍熙:來碗酸辣面。…
金城武:該演完了。(點點頭)應該演完了。
為什麼金城武要咖啡,池珍熙給他酸辣面,他怎麼那麼喜歡給人遞酸辣面?
咖啡是苦而讓人回味的東西,說明金城武還有些放不下;那池珍熙給他酸辣面,是什麼意思?總不會是換口味的意思吧。
「戲該演完了」我理解是:金城武也覺得回憶該結束了,十年的東西該放下了。不知道恰不恰當這樣理解。
還有蠻郁悶的是,池珍熙突然換了件風衣在金城武後面出現,這個人物真夠奇幻的!
4.金城武和周迅的最後對白。
金城武:老孫,我走了,…,(不要)忘記北京!
周迅:不會!
周迅最用唇語無聲的說「不會」,我看得很清楚,可是金城武他到底是說「不要忘記北京」還是「忘記北京」,嘴形不是明顯,網上的朋友說是「不要忘記北京」,但我怎麼看都沒看出來那個「不要」的嘴形…
各位覺得是怎麼樣啊?
6.青島、青海。
學友和池珍熙在面館里對話。
學友說:「…我很想拍一部簡簡單單的愛情故事,後來忘記了…今天我突然想起來,故事發生在青島,一對年青的男女,鏡頭從很高的地方慢慢推進,慢慢推下去,看到他們兩個,後面是一片藍天白雲,他們就坐綠綠的草地上…就是青島,就是青島。
池珍熙和周迅對話。
池珍熙:昨天晚上,一個老朋友給我講了個故事,很感人的故事,故事發生在青島,但後面他忘了
周迅:那個故事我記得,是他一直想拍的,故事發生在一個晴朗的夏天,一片綠綠的草原,草原的盡頭有個鹽湖…他每次都會把地方弄錯,那個地方是青海,青島是沒有鹽湖的,如果有一天一定要拍這個故事,一定要在青海,從夏天開始拍,到冬天結束。(周迅看著遠方,微笑了一下) 這是我一直想要演的一部戲。
———我最費解的就是周迅和學友說的這兩段話,是要說,孫納和聶文都想拍這個故事,他們有著相同的夢,聶文把地方弄錯了,實現這個夢是曲折的,不一定能實現?但周迅望著遠處微笑一下,開始描繪這個夢,「從夏天開始拍,到冬天結束」,表示她是憧憬那個夢的,還是嚮往夢中的美好,盡管回憶還讓心還疼著…
又或者表示孫納和聶文都嚮往單純、簡單。青島和青海:他們的夢還是不一樣的,雖然曾經走在一起,雖然有些相像。
孫納說她記得,還是「一直」想拍。再對比現實中的她,唉,這個讓人掙扎的現實!就像有些壞人一直想做好人,有些妓女一直想做好女孩一樣,我們總活在煎熬中…
㈨ 影片《如果愛》
《如果·愛》是著名導演陳可辛的一部愛情大片。這是一部保留豐富劇情的當代歌舞片,由金城武、周迅、張學友等大牌明星傾力出演,人物有血有肉。作品載滿了流行動感,又不失醉人情懷。該片用歌舞片的形式,華美豐饒的舞美設計,千變萬化的纏綿曲調,再現了一個有關愛恨情仇的永恆主題,並將當代中國藝術青年殘酷的現實境遇,特別是「北漂」一族的流浪式夢想,展示得淋漓盡致。紐約《時代》周刊將該電影稱為中國的「紅磨坊」。
故事講述藝術片導演聶文在上海拍攝大型歌舞片,主角則是他的多年女友孫納,及來自香港的林見東,誰料,原來孫納與林見東是十年前的舊情人。當年孫納出身貧苦但志存高遠,為了生存和成功,她不擇手段,終於成為人人艷羨的大明星,成名後的她努力忘記過去,否定歲月的全部痕跡。然而命運弄人,十年後,她生命中兩個重要的男人卻同時出現了——十年前相愛的戀人,有當年不得志的導演系學生,轉為大明星林見東,另一個則是大名鼎鼎的金牌導演,自己的男友聶文。更戲劇的是,三人要同演一出戲,劇情和命運卻驚人相似。面對昔日情人和今天的愛人,孫納陷入了選擇的困惑。
作為一部歌舞片,導演將西方文化元素和中國傳統的審美視角做了很好的融合,在故事內涵、敘事形式、歌舞運用、畫面聲響方面,都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整部影片成功地凸顯出了導演對影像語言的綜合駕馭能力。通常歌舞片流於類型片的淺淡方面,可是,陳可辛卻把影片伸展到多種變化層面。片中沒有象童話式的大團圓結局,沒有一個角色可以擺脫悲痛,這樣的設計對於歐美的觀眾可能是一種挑戰。同時,影片的劇情多重關系交錯,雖不復雜但顯零散,導演卻處理得十分緊湊有力,銜接得也圓潤流暢。整個故事簡單但敘事形式復雜,實際上是一個「戲中戲」,與現實對比是兩個時空,還有十年前的時空。戲中戲又與現實相同,所以這三個時空有了交集。但導演的條理卻很清楚,現實的這條線往前走,回憶的線也往前走,歌舞的線則穿插其中,負責解釋回憶的線和渲染現實的線——這些在銀幕上放到一起,互相滲透,互相感染,似真似幻。整部影片都是在回憶、現實、舞台里交錯進行,隨著劇中人物的重遇、回憶、拒絕、妒忌,電影語言顯出了它不同於任何其他藝術的魅力。在一部充斥MTV式剪輯和時空交錯的影片里,能突出核心,需要很強的掌控能力,這正是陳可辛導演水平的直接體現。
影片中的鏡頭運用非常出色。該片有兩名亞洲最強攝影師鮑德熹及杜可風分擔鏡頭工序,各自有精彩的構造獨特的影像。鮑德熹以熱切及浪漫的角度負責巴洛克式酒店及上海外灘風貌,令畫面填滿了鋥亮的綠、藍及茶色。至於杜可風,則把孫納及林見東的回憶片段賦予灰暗及冰冷的外觀。全片的水中鏡頭、奔跑運動鏡頭以及遮擋物隔離狀態下的鏡頭都拍得很具效果。金城武和周迅所扮演的角色看到,勒令他不許送行,也不許目送。當她發覺他隔著玻璃窗偷看時,猛力踹了一腳,然後跑遠了。鏡頭隔著玻璃表現了那個落寞男生的情緒,很形象,很真實。孫納向前走去,鏡頭跟拍了幾步,然後不是按通常的做法,鏡頭一路跟著,而是突然沿著相反的方向越拉越遠,魂牽夢縈。如此理性的鏡頭處理,與一路跟拍下去的主觀鏡頭相比,更能讓人感到留守者的凄愴。這種客觀距離的寫照,也逼真地反映出了人物的心理距離,扣人心弦,使人心碎。《如果·愛》里還有個時空重疊的鏡頭,極有韻味。那是金城武(林)和周迅(孫)在樣片房裡擁抱在一起,此時,他們前方的熒幕上恰好播放著與他們的回憶一樣的在冰河上擁抱的樣片,鏡頭慢慢拉遠開來,彷彿可以清晰看見他們的回憶,現實和超現實融為一體。
在歌舞創意方面,導演對歌舞表演的處理也是要簡不繁,曲目很好的與劇中男女的心境融為一體。加強了影片的情感濃度。《如果·愛》的歌舞部分,音樂節奏成為剪輯的最大依據。除此之外,多種敘事蒙太奇的運用,將歌舞部分的表意功能運用到極致。鏡頭整合的依據不再是時空的連續性,而是情緒的一致性。《如果·愛》的情節雖不感人,但歌舞段落將整部影片的情緒烘托起來,在這個意義上,《如果·愛》可謂一寸歌舞一寸金。全片穿插的歌曲帶有異國風情,頂尖印度排舞師Farah Khan,由她領導中國演員們加入多位好萊塢舞蹈藝員組成舞步。同時,陳可辛運用柔軟體操、軟骨功、噴火師、空中飛人、小丑、小矮人等來點綴連場歌舞,不過,影片內的歌舞場面,其實只是用作掩飾鏡頭背後那段錯綜復雜之感情瓜葛。陳可辛巧妙地分配動感歌舞場面,以此推動劇中人互動升級的愛情危機,及交代孫納與林見冬的北京回憶愛情故事。
應該說,陳可辛試圖從艱難、暗淡的現實生活中尋找出某種發亮的色彩,他把觀眾的眼光從現實生活引向了簡單而美好的回憶和經過藝術再塑的超現實這兩極。同時他又冷靜地觀看這正在發生的一切,他將回憶、現實和超現實進行相互對比關照,甚至進行不斷修改,從中傳達出一種思索的意圖,一種對自身生存的明澈洞察的努力。人一生總是有愛的機會,盡管有時心裡並不確定。我們心裡會有一個見東,他英俊憂郁,我們心裡還會有一個聶文,他善良成熟又才華橫溢,那些公主與王子的美好故事被我們在心裡一幕幕輪回上演,卻掩蓋不了孫納浮躁可憐的心機。也許,這部電影正是要告訴我們如何去愛,去珍惜,去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