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小剛新電影

小剛新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1-18 23:45:48

1. 青春幾回合電影

《青春幾回合》是由天津電影製片廠、山東樂旋影業有限公司、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天津北方電影集團出品,馬小剛執導,方唱、王馼編劇,周政傑、盧洋洋、駱明劼、胡嘉欣、等主演的電影。將於2023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90後創業生活和情感故事。該片以「乒乓文化」為背景,取材於90後年輕人的真實創業事跡,講述了90後創業生活和情故事。

通過青春、勵志、愛情等元素的融入,以創業和情感為主線,講述青年一代百折不饒的奮斗精神,折射出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人生選擇和青春激情,與雙創精神不謀而合,恰逢其時。

「他們在將近一年的創作過程中做了大量的采風工作,走訪了眾多青年創業者代表,並進行升華提煉,數易其稿,不斷完善,為影片奠定了扎實的劇作,鋪設了真實的質感。」馬小剛告訴記者。

據悉,影片將堅持真實底色,不過度美化和拔高,而是通過鄰家小哥一般的微小視角出發,娓娓道來一場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逐夢之旅、創業之旅。

製片人代表任維表示,影片將創業過程中堅韌執著的品質和現代年輕人單純、迷惘、蛻變的成長過程通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一一表現出來,希望能為當代年輕人,特別是有創業夢想和正在創業之路前行的年輕人帶來人生的指引和啟迪。

2. 誰知道 劉德華 或者是 小剛 最近有沒有什麼新電影新演唱會

小剛現在在拍電影《集結號》。

3. 為什麼馮小剛的電影沒有一部超十億的

幾經坎坷的《芳華》終於上映,馮小剛也是長出一口氣。如果被封殺的話,損失的不僅僅是投資。更多的是他們那一代人的情懷在裡面。

好在順順利利的上映了

而且,這部電影還創造了馮小剛電影的票房記錄,上映第三天票房就突破3億大關。這對馮小剛來說,算是一種「奢侈」。

為什麼這樣說呢?

原因很簡單,馮小剛的作品一直不大很迎合觀影人的口味。

像《捉妖記》、《羞羞的鐵拳》、《泰囧》之類的爆米花電影很是迎合大眾 娛樂 的口味。所以,他們的票房也是蹭蹭的往上漲。別說10億了,20億都不是稀罕事。

畢竟,存在即合理。這就是市場規律所在。

按理說,馮小剛應該很明白其中的小九九。可是,為什麼馮小剛沒有拍攝這樣的爆米花電影呢?

從《唐山大地震》到《1942》,從《我不是潘金蓮》到《芳華》,一部又一部的半寫實電影成為了馮小剛一直不肯割捨的題材。

(1942也僅僅拿到了3億多票房)

也正因為如此,馮小剛的電影票房一直不高

我想這很大一部分和馮小剛本人的性格有關。看過《老炮兒》這部電影的都有一個深深的體會,那就是電影中六爺這個角色的性格和馮小剛很類似,或者就可以直接說,馮小剛就是六爺的化身。倔強、義氣、有原則、有情有義,是六爺的寫照更是馮小剛的性格的特點。

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在很多的地方,馮小剛會被叫做「小鋼炮」了。

拋開其他的不談,單單就說一下剛剛上映的電影《芳華》,這部記錄了馮小剛們(他們是一代人)青春歲月的電影,從目前的結果來說這一次馮小剛找對了觀眾的真正的痛點。豆瓣評分7.9分,至少說明人們對這部電影的認可。

雖然說3天破三億不是很高的成績,畢竟和那部刺激荷爾蒙的電影《戰狼2》相比,《芳華》還真不算什麼。但是,能夠讓觀眾找到共鳴點,而不是像爆米花電影一般看過去就忘,這一次馮小剛做到了。

其實很簡單,因為馮小剛錯過了中國電影票房最爆炸的那兩年,也就是2014-2015年。

在這兩年馮小剛沒有一部電影上映。否則的話,以他之前的票房號召力,應該早就達成這個成就了。

而他錯過了這個爆發期以後,再回來,江湖已經不是那個江湖。

我們先看中國電影年票房增長情況。你就知道2014-2015年的票房爆炸是有多恐怖。

可以看到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破百億以後,一直到2013年增長曲線雖然很神奇,但遠沒有2014-2015這兩年這么誇張。之前的增長率都是20%左右,但是2014年增長率是30%, 2015年則達到了驚人的45%,光是2015年比2014年增長票房就有145億!!!

中國電影在2013年之前,10億是一個神話。破10億幾乎預定年度票房冠軍。但是2014年之後,20億(捉妖記)、30億(美人魚)隨隨便便就達到了。

在市場形勢大好的時候,是個好電影都能取得好票房。這就好比股票大盤漲到5000點,那你隨便一支垃圾股也能賺錢啊。

何況是馮小剛啊。馮小剛是什麼人物? 香港電影人成龍、周星馳沒過來之前,大陸電影票房號召力就靠馮小剛一個人,開創了內地賀歲檔的人。拿下內地電影年度票房冠軍最多的人啊。

這個圖我是一定要拿出來說說的,馮小剛一共拿過3個年度票房冠軍,還有3個年度國產片票房冠軍。

想想看,如果在這2年馮小剛隨便弄個喜劇片,過10億還在話下?

但是在這個中國電影最容易賺錢的時候,馮小剛幹嘛去了?

事情得回到2013年,這年賀歲檔馮小剛上映了《私人訂制》結果呢?

當時這部電影的宣傳海報有一句宣傳詞,叫「成全別人,惡心自己」。

這話說的什麼意思呢?江湖傳聞,馮小剛當年《1942》投資巨大,票房不佳,讓投資人虧損嚴重。於是找來王朔救急,臨時湊了個段子,拍了這部《私人訂制》,回歸馮氏喜劇,大賣特賣( 總票房近8億,年度第3 ),在《1942》上面虧的錢都圓了回來,皆大歡喜。

唯有馮小剛不歡喜。

這個故事確實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成全別人(投資人),惡心了自己」。

馮小剛一怒之下,勞資不玩了,不拍電影了。所以這兩年他是半退休狀態。

那後來為什麼又復出了呢? 據說和馮小剛鬧掰的華誼兄弟,2015年以10億元收購馮小剛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馮小剛簽下了「對賭協議」。承諾美拉公司2016業績凈利潤不低於1億,未來至2020年每年凈利潤需增長15%。不足之處由馮小剛補足。

所以,馮小剛又必須出來拍電影賺錢了。

但是斷檔3年,再回來,沒那麼容易續得上啊。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林志穎服兵役的事兒。想當年,林志穎92年剛出道的時候,號稱「亞洲小旋風」啊。93年就去香港紅磡開演唱會啊,《十七歲的雨季》你們別說沒聽過啊?

和郝邵文那幾個拍的幾部電影《旋風小子》、《烏龍院》,不知道有多火啊。

結果後來服兵役2年,回來以後是什麼樣子? 娛樂 圈,2年沒有新聞沒有曝光,那就死得涼透透的了。

馮小剛雖然不是 娛樂 明星,3年不拍電影,話題度不會那麼慘,但是再回來,馬上就想找回過去的票房號召力?你真是想得容易哦。

馮小剛回來,他想再拍《私人訂制》那種馮氏喜劇,恐怕已經不現實了。因為這部電影當時口碑非常差,是公認的大爛片。馮小剛拍這種喜劇拍了十幾年,其實觀眾已經審美疲勞了。不可能你90年代玩的東西現在還能大賣。

再加上馮小剛說他想拍自己喜歡的電影。所以現在他只拍文藝片。去年的《我不是潘金蓮》,今年的《芳華》都是這樣的。因為這些電影投資比較小,成本可控,萬一失手也不會虧太多。馮小剛回到江湖也得先練練手啊。

所以是現在這個樣子。

那馮小剛能憑借《芳華》跨越10億門檻嗎?

說實話,很難。《芳華》的題材、類型都決定了這部電影是有上限的。就算口碑再好,看的人也不會太多。

不過剛剛過去的首映周末,《芳華》倒是搞出了大新聞,也許這次還真有戲。

大家看, 《芳華》周日的票房1.09億超過周六1.06億,上座率也是周日34%大於周六33.5%。一般情況下,一部電影首周末,周日票房都是低於周六的。《芳華》實現了周日逆跌,這個指標非常重要。

今年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戰狼2》、《摔跤吧,爸爸》、《尋夢環游記》,這些都破了10億,既然《芳華》做到了,那真有可能破10億呢。

具體會怎麼樣,還要看這個周末成龍《機器之血》、鄧超《心理罪》和陳凱歌《妖貓傳》的情況,這3部電影上,《芳華》的排片估計就得跌到10%以下了。

這種口碑能不能支持《芳華》在周末過去以後繼續提升排片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但我估計10億還是可能性不會太大啊。

馮小剛電影破10億,估計還要等一等。

為什麼馮小剛的電影沒有一部超十億的?你這個問題問的其實不厚道。

首先,看一部電影的市場價值,並不能從絕對數字是來判斷。比如我1993年收獲了1億票房,和我2018年10億票房,從絕對值上看,2018年大,但是從真正的財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顯然1993年的1億要比2018年的十個億大得多。

現在,芳華最終的票房14.22億,是第一部馮小剛票房超過10億的電影。但是,當我們把馮小剛的電影還原到每一個當年的語境下,其市場價值就可以很直觀的展現了。

1998年馮小剛拍攝了中國內地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開啟了中國內地的賀歲片市場,1999年他的另外一部賀歲檔電影《不見不散》,收獲了4300萬 的票房,是當年的票房冠軍。當年,在內地市場獲得第二名的電影是《星戰前傳1》,總票房3300萬,第三名的是張藝謀的作品《一個都不能少》,總票房3000萬。

這三者的關系,多少有點像今年《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狀態,換句話說,《不見不散》的影響力甚至是可以與《紅海行動》比肩的。

2003年,馮小剛的電影《手機》總票房5300萬,同樣是當年的年度票房冠軍,當然,本片的上映時間為2013年年末,與2014年有所交叉。

2008年,馮小剛的電影《非誠勿擾》 票房3.25億,依然是票房冠軍。

原因有很多,主要講幾點

一 現在中國電影票房高的普遍都是爆米花商業電影,雖一直被人詬病,但是它火啊,詬病也沒有用,人家還是會去看。為什麼?第二個原因

二 去電影院看電影圖什麼?放鬆休息 娛樂 啊。工作日上完班累了一天,讓大眾在燒腦電影文藝電影和喜劇電影選,肯定喜劇電影和科幻大製作電影居多。嗯居多。

三 回歸主題,馮導的電影大部分恰恰大多是文藝類 歷史 類題材的諷刺的燒腦的類型。看著累!但是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你呢?

我只想簡單的說幾句,不想找太多理由,拍電影是給大家看的,有多少人花錢去看了,就是最好的贊美,不是某個導演自己拍給自己看,無論哪個導演票房差就證明你的才華和電影不行

你這樣問,肯定是和現在的票房做比較吧!,這樣的話對小剛就比較吃虧了。畢竟馮小剛拍電影的時間比較早,那時候國內的電影市場也沒形成規模,版權意識也不強,不正規,到處充斥著盜版電影院的人也不多到那個年代都可以達到那麼高的票房了不起了。還有就是他早期拍的題材大多數是喜劇,投資也不多,不像美國大片投資動輒上億的投資。這樣看來小剛是比較成功的。這就像你現在和一個30年代40的年代的人比有沒有吃飽?沒有可比性而言。

《芳華》這是一個爛片。無論如何粉飾。看的我嘔吐。那個時代的人民飢寒交迫。食不果腹。你不敢拍。拍一些風花雪月就是好片了?偷衣服。墊海綿。摸女人。雞毛蒜皮。狗皮膏葯撐劇情。真是為蘇聯鬼子主子拍電影的好奴才……然後這個作者就是寫《金陵十三釵》的那個作者。劇中妓女為了救學生犧牲自己。但是。難道妓女就不是人嗎?

馮小剛沒有趕上好時候,如果甲方乙方當時電影市場如現在繁榮,馮小剛的電影票房早就超過十億了。

馮小剛開創了內地賀歲電影概念,是內地賀歲電影第一人。當年的馮氏喜劇令人耳目一新,笑到肚子痛,笑到窒息。上面這部《大腕》更是爆笑全場。

《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接連三部電影步步成功,擱到現在這個環境,我覺得那部電影也能過十億票房。

小成本的的電影已經很不錯了

歸根到底就是馮小剛沒有趕上好時候,生不逢時啊。

自2010年來,中國電影票房迅速增長,增長率達20%。

可是自2014年起,票房發生了大爆炸,增長率達到了30-40%,不得不說這是中國電影票房的輝煌期。其間的電影票房記錄也被屢屢打破,如20億的《捉妖記》,30億的《美人魚》,40億的《戰狼2》。

反觀馮小剛, 從1994年的《永失我愛》算起,馮小剛的電影已經陪伴了觀眾23年。20世紀末,他以《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開啟了賀歲片時代,用馮氏喜劇拯救了瀕死的中國影市;

21世紀初的《大腕》《手機》陪我們走進新千年。當我們習慣每個歲末,就著馮導炮製的笑料,迎來循環往復的一年年,他卻開始掙脫喜劇名導這一美譽鎖鏈,開始了他的電影新生涯。於是乎,古裝片《夜宴》、戰爭片《集結號》、災難片《唐山大地震》,人世間的萬象都成了他電影的主角。

馮小剛坦言:自己的理念就是電影應該拍離生活很近的東西,應該記錄我們所生活的時代:「我們趕上中國巨大變化的時代,這個時代應該有電影記錄下來,大家不能都迴避現實。雖然拍當代生活題材有一定風險,但我想應該讓以後的人通過電影了解80、90年代的中國怎麼樣,21世紀最初的20年怎麼樣,你從我最初的賀歲片開始看,一直到現在,你可以看出我的電影同步地在記錄時代的進步。」

雖然他的電影沒有突破10億票房,但是也創造了當時中國內地電影最高票房的新紀錄。比如說2010年的 《唐山大地震》便取得了6.73億票房的好成績。

這次,馮小剛再次出發,憑借《芳華》這部電影雪恥。堪稱今年年末的現象級大作。在強片迭出的賀歲檔接連奪冠,上映12天累計票房已突破9億,成為中國影史上票房最高的文藝片。連續兩個周末展現逆跌神曲線,公映9天之後還能憑借口碑重回同檔期日冠,票房走勢一片大好, 打破文藝片票房的紀錄。

自上映以來,《芳華》收獲了上座率、場均人次、單日票房等多項第一,在全國各地引發了父母輩觀影的熱潮。影片一路高歌猛進打破國內文藝片的票房紀錄,更改變了國內市場賀歲檔,強類型片獨大的新局面。

正是一部品質過硬有口皆碑的電影。雖然以70年代文工團為背景,講述一代人的青春。但許多年輕觀眾也產生共鳴。電影劇情和台詞引發網友熱議,「沒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成了網路間流傳的金句。有網友說:「一個難忘的時代從記憶深處迎面走來,一代勇士熟悉的身影通過銀幕再現眼前,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感嘆。」

《芳華》即將沖破十億票房,打破了馮小剛的個人紀錄,也打破了文藝片票房的紀錄。

4. 周傳雄首唱電影主題曲《妖王之王》,如何評價他的作品

近日,國漫電影《西遊記之在世妖王》即將上映,其發布主題曲為《妖王之王》MV,這首歌曲是51歲的周傳雄演唱,曲風粗狂、慷慨激昂;與此同時,發布的巨型海報十分精美,畫面感十足,海報中孫悟空與周傳雄並肩站立,兩人英雄范十足。周傳雄(小剛)出道30多年至今首次為電影獻上自己的主題曲,因為經歷豐富,且經驗老道,可以將自己的全部感情投入其中,再加上粗狂且沙啞的嗓音,就把孫悟空的“寧死不屈”的形象完美地演繹出來,也將悟空和師傅、果子間的深情展現的淋漓盡致。整首作品從視覺和聽覺上都做到了完美,感覺上也是能一飽眼福,收獲了一致好評。

總體來說,周傳雄的作品傳唱度非常高,歌詞和意境非常有內涵,不像其他的歌曲無法細水長流。周的作品可以算是良心作品,真正的作品,能迎合廣大人們的胃口,同時又充滿內涵,就像周本人一樣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說實在的,他的歌曲真應該好好聽一聽,因為那就是周的文化、底蘊、內涵和智慧結晶。

5. 都幾年了咋都不見小剛藝謀姜文的新電影

都有新電影阿
小剛:非誠勿擾1、2,1942
藝謀:金陵十三釵
姜文:讓子彈飛,續集也快出了

6. 演員趙小剛演微電影

演員趙小剛演微電影。
根據中國名人網資料顯示:趙小剛主演的微電影《我的父親是警察》,已於2021年5月順利殺青。
微電影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它是指能夠通過互聯網新媒體平台傳播30到60分鍾之內的影片,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

7. 馮小剛的電影(馮小剛新片口碑爆表)

穩了!

黃軒、楊采鈺和徐帆主演,馮小剛新片《只有芸知道》繼淘票票點映開分9分之後,12月18日晚貓眼評分出爐:9.3分!

這是一部不管你過去對馮小剛,其人或其作品,愛也好恨也罷,看完後,都一定會重新認識他的電影。

貓眼和淘票票雙九分的高口碑,是經過兩輪超前點映,逾萬名觀眾給馮小剛新片打出的分數。

昨晚跟刀刀一起去看點映的閨蜜,在影院里哭完半場,回家後半夜發來消息:「如果是你的話,你選擇做先走的人,還是留下的人?」

還沒等我回答,閨蜜就說:「我要做留下的人,因為我要好好把愛人送走,要不然,我不放心。」

跟閨蜜一樣的人不少,翻翻微博,有位女觀眾昨晚看完《只有芸知道》的點映,徹夜難眠,今天凌晨兩點發文說:「現在都睡不著,2019年我流淚最多的電影,後勁兒太大了。現在腦子里都是一條藍色長椅、一個牽著大狗的男人,他在等她回家。」

的確,馮導新片後勁太大,大風大浪都見過如賈樟柯也說:「即使心硬如我,也綳不住了」。

新片里的兩句戳心台詞,也被看過電影的觀眾牢牢記住了:

「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過的日子。」

「半路留下的那個人,苦啊!」

看完馮小剛新片的觀眾,似乎有兩種「觀後反應」:有另一半的人,在為「先走還是留下」的提問而揪心失眠,沒有另一半的人,同樣會「大腦空白」。

有位年輕女孩昨天深夜發文:「看完電影之後,腦海全是空白,留下的那個人,苦啊,但覺得她很幸運,有個那麼愛她的人,也很感慨他們遇到的人,房東林太、梅琳達、還有最後那位船長,都是善良溫暖的人。希望我們都是被偏愛的那個,如果沒有,也多愛自己。」

馮小剛新片,為何讓國人向來並不張揚的情感,釋放得如此強烈?當然是:真實。

除了建立在馮小剛摯友張述與愛妻之間真實經歷的劇情故事,也來自馮導這一次的講述方式:是如此克制、豁達、沉靜。

讓我想起蘇軾在《與侄書》中,關於文章之道的論斷:「凡文字,少小時須令氣象崢嶸,彩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非是平淡,絢爛之極也。」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只有芸知道》,與蘇軾名篇《江城子》同樣講述了一個「永失我愛」的故事。

漂泊半生的男人隋東風,中年猝失妻子羅芸,隨後他決定替亡妻完成遺願,他帶著她的骨灰看了鯨魚、回到了故土……當隋東風一項項完成了妻子的願望,也完成了與愛妻的道別,他重新拿起笛子,重新開始生活。

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告別,馮小剛的電影,從來不懼怕面對「死亡」,也向來善於詮釋「告別」。

在《大腕》里,他用荒誕解構「死亡」。在《非誠勿擾2》里,他用哲學討論「告別」。在《芳華》里,他用一場盛大的歡舞,為「不可追的青春」做祭文。

《只有芸知道》,對死亡和告別這兩個議題,選擇了看似平淡實則絢爛之至的表達。

震撼的美景與沉靜的敘述形成反差,別離的痛楚與表演的隱忍形成反差。

黃軒的表演,楊采鈺的表演,都是收著的。

餐館被燒那場戲,黃軒沒有特別大開大合的情緒,只是默然蹲了下來,可通過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痛苦。

海上撒骨灰那場戲,黃軒更是將永失我愛的肝腸寸斷,向內收到幾乎極致,卻絲絲點點滲透進了觀眾心裡。

不愧是大導們最愛的男演員。

全片表演,只有一處是「放」的,就是徐帆長達2分鍾的個人獨白。

徐帆扮演的「林太」在隋東風(黃軒 飾)與羅芸(楊采鈺 飾)的婚宴上想起了已故的丈夫,失聲痛哭,一句「想他」,兩個字不但承包了千萬觀眾的淚點,同樣看哭了監視器後的導演馮小剛。

從電影語言到表演,新片氣質上的剋制和沉靜,與觀眾觀影時的情緒,形成了一種強烈反差。

《只有芸知道》最後,黃軒坐在長椅上的那一幕,久久留在我的腦海里。

《芳華》也有這一幕,何小萍和劉峰坐在長椅上,過盡千帆皆不是,遍體鱗傷鬢如霜,才有了一個久違的擁抱。

張國立在北京首映後,用了八個字來形容馮導新片:「安安靜靜、乾乾凈凈」。

李少紅導演則感慨:「小剛拍得最暖心的一部電影。像是他人生經歷萬千浮華和風浪之後,突然平靜下來,體會到最寶貴,最需要的是什麼?是愛,是那麼簡單。是生活,又那麼平凡。」

在過去21年裡,拍攝了8部愛情電影的馮導,在年過六旬時選擇脫掉鎧甲。

「純真年代嘻皮笑臉是刀槍不入的鎧甲,年過六旬是時候直面本心了,在《芳華》里我摘掉了面具,在《只有芸知道》里我脫掉了鎧甲。我雙魚座,就別偽裝成變形金剛了。」

向以辛辣著稱的馮小剛,這一次在新片里,落筆處溫柔萬分。

我今年62歲了,過了60歲之後,我們的性格好像被身體支配的,會改變,心腸越來越軟,總想拍一些純粹美好的故事 」,馮小剛在路演時說。

可是,「老炮兒」柔軟起來,真要命啊!

仔細想想,若是能破開鎧甲,一探這八部愛情電影的內核,就會發現:馮導的心上,開了一朵悲觀主義的花朵。

有觀眾看完新片,也發現了這一點:「雖然馮導被稱作喜劇導演,但愛情一直『藏』在他的電影里。」

《夜宴》里有句台詞,貫穿於馮導作品始終:「我想讓他知道,即使世界上所有人都拋棄他,我不會,愛情不會。」

這句話,跟《只有芸知道》新片里,徐帆說的一句台詞呼應上了:「愛會化解一切,留下的人,會帶著惦念更好地活下去。」

新片里,脫下鎧甲之後,馮導一如過往那些年,用溫柔又犀利的講述方式,喚醒那些對情感已經麻木的心靈。

這,就是馮小剛新片「後勁太大」的原因。

有位觀眾在昨晚的點映之後,寫道:「聽到對極光許願可以實現,我幼稚地對著電影屏幕,許了願望,我希望這一生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坐在我右邊的人,父母,都可以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這一生沒有那麼多追尋的東西,父母在、愛人在就夠了。電影里說,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

是啊,人生這條路上,我們經常奔跑得太快,忘記了回頭看看身邊的絕美風景。

也忘記了最平凡、最珍貴的東西早已在身邊。

幸好,這個冬天,我們遇上了這一部電影。

今日主筆:某小刀。

@刀刀叨文藝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侵刪)

8. 王小剛導演作品

王小剛並不是導演,國內倒是有個馮小剛。
馮小剛,1958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湖南湘潭,中國內地電影導演、編劇、演員,作品風格以京味兒喜劇為主,擅長商業片。
1977年在38軍坦克六師宣傳隊工作,1978年正式參軍。1985年,調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成為美工師,後由其好友、搭檔,葛優介紹參加上海電影節,從此正式開始其電影生涯
2010年,執導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上映25天票房超過6億,下半年又執導了《非誠勿擾2》20天內就突破四億。
2013年07月21日,馮小剛被正式任命為2014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
2015年,馮小剛被法國文化部授予「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
同年憑借《老炮兒》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9. 最新電影《夜宴》哪裡可以在線免費看

最新電影《夜宴》免費在線看地址:
http://www.atumu.com/vod/dzp/yy.htm

故事梗概:
五代十國。這是一個人慾橫流、相當混亂的時期,國與國之間連年戰爭,皇帝與大臣凶險爭斗,甚至各個皇室內部父子、兄弟間彼此殺戳。先帝離奇爆崩,其弟(葛優飾演)篡位,並將年輕貌美的皇後(章子怡飾演),年輕太子(吳彥祖飾演)的繼母據為己有。無助的太子陷入憤怒之中並決意復仇。心懷不軌的大臣(馬精武飾演)覬覦皇位和皇後的美貌,一直尋找機會篡位奪權。大臣之女(周迅飾演〉眷戀太子,為他付出所有而義無反顧。大臣之子(黃曉明飾演)為了維護妹妹與家族,也陷入了爭斗的旋渦。

10. 電影《青春幾回合》正視開機,該片的演員陣容如何

近期,由青年導演馬小剛指導的電影,《青春幾回合》在濟南舉行了開機儀式以及新聞發布會,宣布正式開機,影片導演馬小剛以及眾演員,還有主創以及出品方代表和媒體代表都共同出席了本次發布會,那麼這部影片的演員陣容如何呢?

馬小剛在發布會中表示,這是一部有00後演員們演繹的90後創業生活和情感故事的影片,他希望可以打動眾多的年輕觀眾。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90後年輕人創業的故事,通過青春勵志和愛情的元素的融入,以創業和情感為主線,講述了青年一代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反映出了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人生選擇和青春激情,與雙創精神不謀而合。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50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15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12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49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39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87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69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92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3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