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這部電影主題是什麼
❶ 電影芳華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芳華》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1、人群對弱者有時候產生的不是同情而是迫害欲。
2、做好人不容易。
3、善良的人或許不能取得現世的功名成就,但他們一定能獲得內心的平和和幸福。
4、電影的魅力就是濃縮。
《芳華》劇情介紹:
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變數的人生命運。樂於助人、質朴善良的劉峰(黃軒飾)和從農村來的屢遭文工團女兵歧視與排斥的何小萍(苗苗飾),意外離開了浪漫安逸的文工團,捲入了殘酷的戰爭。
在戰場上繼續綻放著血染的芳華,他們感受著集體生活的痛與暖、故人的分別與重逢,還有時代變革之下,每個人的渺小脆弱和無力招架。
而昔日的文工團戰友蕭穗子(鍾楚曦飾)、林丁丁(楊采鈺飾)、郝淑雯(李曉峰飾)、陳燦(王天辰飾)等人,在大時代的背景之下,每個人的命運大相徑庭,擁有著出人意料的人生歸宿。
❷ 馮小剛導演的《芳華》,歌頌的到底是什麼
馮導講述的是中國巨變中失落者的故事,貼近生活,反映現實,表達了對弱勢者的同情與關懷。觀眾通過他們的遭遇,肯定會有所觸動和反思: 國家應如何改革,才能讓社會更公平合理。這大概就是《芳華》的真正意義所在。
❸ 電影《芳華》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芳華》是由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黃軒領銜主演,苗苗、鍾楚曦聯合主演,楊采鈺、李曉峰、王天辰出演、王可如、隋源等參加演出。
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變數的人生命運。樂於助人、質朴善良的劉峰(黃軒飾)和從農村來的屢遭文工團女兵歧視與排斥的何小萍(苗苗飾),意外離開了浪漫安逸的文工團,捲入了殘酷的戰爭,在戰場上繼續綻放著血染的芳華。他們感受著集體生活的痛與暖、故人的分別與重逢,還有時代變革之下,每個人的渺小脆弱和無力招架。而昔日的文工團戰友蕭穗子(鍾楚曦飾)、林丁丁(楊采鈺飾)、郝淑雯(李曉峰飾)、陳燦(王天辰飾)等人,在大時代的背景之下,每個人的命運大相徑庭,擁有著出人意料的人生歸宿。
馮導又出巨作了。
❹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影片,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你覺得怎麼樣
我覺得很好很讓人有感觸。《芳華》是用電影藝術反映了導演和編劇的那一段親身經歷,我想這是最主要的,怎麼看這部電影,自有每個人的感受和見解。
很多參加過自衛反擊戰的軍人看過芳華這部電影之後都落淚了,久久不能平靜!小剛導演的電影沒有之前電影的娛樂性、票房號召力。未來五十年之後再看馮的電影你會發現它是可以穿越時間經得起歷史的考驗!這就是芳華。
馮小剛的軍人題材的電影,盡管有很多人不接受其中的一些片斷和事列!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 都會覺得比較貼近現實!現在的人也許覺得不可能,但它們還真就發生過!馮小剛只是大膽把他講出來而已!不過軍人的情感表達得非常到位和感人!希望馮小剛還有軍人題材的電影出現!
❺ 電影芳華諷刺了什麼
電影芳華諷刺體制,諷刺這個社會,諷刺命運,諷刺人性。
從一開始,文工團人的做派,性格,人性,就體現出來,完全就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片子從一開始揭露了一群高乾子弟欺負一個低層社會來的女孩何小萍。
(5)芳華這部電影主題是什麼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芳華》故事源於2013年馮小剛和嚴歌苓的一個約定——因為兩人都曾在文工團服役,成長的年代也差不多,所以約好創造一個貼近親身經歷的文工團故事。2016年4月嚴歌苓寫完了初稿,當時這本書還叫《你觸摸了我》,5月份馮小剛導演就已經決定按照小說來挑選演員。
在電影名字上,嚴歌苓提供了幾個名稱《好兒好女》、《青春作伴》、《芳華》等,最終馮小剛選中了《芳華》,芳是芬芳、氣味,華是繽紛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氣息,很符合記憶中的美的印象。
❻ 芳華主要想告訴我們什麼
一部好的作品,有人物,有故事,而不是故意去粉飾太多的情緒,電影《芳華》本身在訴說著別人的一生,看完更多的是傷感而不是淚目,不像看了一部用力過猛的催淚瓦斯電影,這種悲劇,是高級的。
說芳華只有青春,是不對的,芳華不光包裹著青春,而且擁有更多青春以外的詩篇,來讓青春的煙花綻放得更持久,更璀璨。而每個人芳華的顏色,都是不一樣的。影片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正是我們父母那代人的縮影和宿命。
劇中幾位水靈靈的女孩,難分伯仲,各具姿色。「何小萍」的「軸」,「蕭穗子」的「靈」,「林丁丁」的「媚」,「郝淑雯」的「辣」,都拿捏到位,個頂個兒的既質朴無華,又嬌艷迷人。
文工團終於在時代的浪潮中解散了,只留下那座同樣華美而寂寥的小樓,依然佇立在原地,彷彿在孤獨中靜靜質問,這一切為什麼就如此匆匆而過,如同一代人的芳華,再多燦爛芬芳,終究隨風而去。
這份記憶就好比那些舊相片,曾經鮮艷奪目、絢麗多彩,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最終還是漸漸褪色泛黃了……但無論如何,相片上的輪廓和一張張面孔永遠不會隨著顏色褪去。
電影芳華經典台詞語錄是不是猶在耳畔?
1.人得有點人性,之所以為人,總得有點兒人的臭德行。
2.你能救贖別人,何時才能讓自己解脫。
3.一旦發現英雄也會落井,投石的人將格外勇敢,人群會格外擁擠。
4.那個混賬的年齡,你的心裡身體里都是愛,愛渾身滿心亂竄,給誰都不重要。
5.一個始終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識得善良,也最能珍視善良。
6.不要總是顧慮著別人,畢竟做自己才是一件瀟灑的事情。
7.一生這么漫長,找一個合得來的人過,比什麼都重要。
8.大幸福創造不出來,小幸福天天發生。
❼ 誰看明白芳華了,他到底要表達什麼,感覺主題太多,我到現在沒看明白他到底要表達什麼。
這部電影想表達的的太多也會導致了影片整體的零散。
他想說自己對部隊的愛,想說那些對權利階級的諂媚,他想討論英雄形象的建立和覆滅等很多很多。
表達失去了重心。完成度不高,很多的戰友符號化,拉低了電影完成度。
用第二人稱講述主角的故事讓角色沒有那麼立體,讓觀眾無法落入一點去投入感情。全電影都是肖穗子講述何小萍的故事,但是全片都已肖穗子作為線索,當第三幕和第二幕導演想抒發感情的時候,觀影者會不能把自己代入為主人公,很多地方只能隱忍而不能爆發。
很多地方其實可以不用旁白可以更有力度,在劉峰因為聽到靡靡之音後壓抑不住感情,對林丁丁做出一些不軌的行為導致被認為流氓下放到了別的連隊,這段劉峰被批鬥後接的鏡頭是林丁丁眼神放空的在彈鋼琴,其實這段視聽的表達不加畫外音的話會非常有力度,但是導演還是因為照顧到了觀眾,他還是選擇了加入畫外音,讓更第一級別的觀眾能夠理解。可能也是太想讓更多的觀眾理解所以也是有所取捨。
劉峰,那個年代的英雄,楷模。他從美好的文工團建立自己的英雄形象到越戰的戰爭是他英雄形象的坍塌。這些都是屬於那個年代的這些也都是屬於,逐步走向老年的馮小剛的。這部電影馮導走心了。
❽ 你覺得《芳華》這部劇表達了什麼
一個時代能把人們改變的和當初的自己完全不同。我們不停的在經歷生活的洗禮,你要麼奮勇向前,要麼就心懷善念,總之你有了這兩樣心境了以後,不敢說你在以後的生活里過的多麼的開心。但是至少你的生活將是充滿陽光的。
❾ 《芳華》講的是什麼戰爭
電影《芳華》是馮小剛執導的一部文藝劇,講述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生在中國文兵團里幾個年輕人之間的故事。當然了,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唱唱歌跳跳舞那麼簡單,其中還有很多的戰爭戲,而且據說電影中還有六分鍾的畫面專門拍攝了戰爭的鏡頭,畫面異常殘酷,也正是因為如此,有消息稱電影因為太暴力被撤檔,如今電影馬上就要和大家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創作背景吧!
當然了,這部電影並不是一部戰爭劇,最重點的劇情還是放在文藝上的,馮導的電影向來是比較具有藝術沖擊性,這一部《芳華》依舊是延續了以往的風格,畫面中不僅僅處處透漏著濃厚的年代感,就連很多角色的一些神態和動作也都盡量向那個時代靠齊,是非常優秀的一部電影,目前電影馬上就要上映,我們還是繼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