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新電影
Ⅰ 21世紀的黑白電影有哪些
《影》(2018)張國師執導的古裝電影,水墨畫風,黑白分明,烘托陰陽之道,虛構了一場外困內憂、君臣相隙、虛虛實實的權謀大戲,各類留白,線索指向不明,留下了一個細思極恐的結局,引人回味。《羅馬》(2018)精緻的構圖,簡單的黑白色調,充斥著一股子迷人的美感,以至於隨意截一張圖,都能夠當作壁紙。這樣的視聽語言之下,敘事雖然平談,但各類細節和隱喻,依舊撐起了宏大的主題,以小見大,底層階級甚至中產階級女性的悲哀在混亂秩序的時代,生根發芽。
Ⅱ 2021年最熱門電影有什麼
1.綠皮書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講述了一個粗俗的義大利裔白人司機 Tony,受雇於一位黑人鋼琴家 Don,共同南下巡演,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21世紀種族歧視依然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去年的弗洛伊德之死也引起了渲染大波,現實往往比電影更加的殘酷,在這部影片中結尾大家對黑人Don有了一定的改觀,但這也是基於這個黑人才華橫溢。身在中國這樣平等的國度,我對種族歧視其實難以感同身受。
只是希望通過觀看這樣的電影,能對這樣的事件有更多的了解,明白這世界仍然存在著傲慢與偏見,並懷揣著對平等的希望與信念。看完後怎不說「值得」兩字。
2.小偷家族
六個來自不同背景、個性迥異的人,怎麼組成家庭共同生活?六個被生活以痛吻過的靈魂,如何慢慢靠近、聯結、彼此溫暖?看似不可能的故事,在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小偷家族》中,成為了可能。《小偷家族》講述的就是陌生人之間,由互相取暖而形成的愛的羈絆。這篇「值得」分,我給6分。即使是「偷來」的家族,也有溫馨的時刻。
3.何以為家
一部很好哭的電影,高中和好姐妹一起去看的,電影院內我們都苦成淚人。因為種種原因,生活中我也總會抱怨,為什麼會把我生出來 ,看了這部電影真的有很多很多的感觸,真人真事,男主角小贊恩就是現實中的主人公,可能深有體會所以演技爆棚。沒看過的小夥伴,一定要去看一看,這部片子也是值得再刷的。
4.調音師
《調音師》講述了一個充滿溫度的故事。在紀錄片般現實的鏡頭下灰撲撲的小鎮街巷裡,散落在碎紙間的夢想在嘈雜擁擠的鋼琴工廠里野蠻生長,擠在公共交通工具里同時間賽跑,如潮水般升降起落。這部短片會在每一個懷揣夢想、毫不動搖的人心中激起共鳴與迴音。當我線上二刷時,還發現了一些值得細細品味的細節。
5.摔跤吧,爸爸
阿米爾•汗的這部電影延續他對社會深刻的解讀與突圍方式。馬哈維亞是原印度全國摔跤冠軍,但是受貧困生活限制,他放棄了親自為印度贏得國際獎牌的理想。
不過成家後,他將這份夢想轉移到了下一代,寄託於老婆生個男孩,希望讓其為印度實現這個理想。然而事不遂願,老婆接連生了一個又一個女孩,這徹底粉碎了他的願望。因為摔跤一直是男性的專利,他看到生出一個又一個女兒,他的夢想之火一點點熄滅了。
直到有一天,他發現在大女兒和二女兒那裡,表現出摔跤天賦。於是,他選擇讓女孩摔跤!這讓他承受很大的質疑和指責。然而他開始了,並且這樣去做了。爸爸的愛是無言的,無論看多少遍,我都會流下值得的眼淚。
6.風聲
《風聲》是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密室+狼人殺」的構造,反轉反轉再反轉的劇情,相較其他諜戰更加燒腦。向死而生,逆風而行的「老鬼」精神,感動了無數的國人。小說豆瓣評分9.0,作者麥家也因此被稱為「懸疑諜戰之父」。懸疑片電影,可以說封神了,目前還未有國產電影超越,你說不看值得嗎?
7.歸來
歸來故事講述了70年代因為勞改,馮婉瑜(由鞏俐扮演)和陸焉識(由陳道明扮演)一對夫妻分離二十年。而當丈夫歸來,妻子卻罹患心因性失憶,忘了丈夫的樣子。丈夫一邊設法喚醒妻子的記憶,一邊想辦法照顧妻子。《歸來》主線大致如此,講了老人之間恆久的愛情。
8.地久天長
《地久天長》的時間跨度將從八十年代延續到當下,仍將延續王小帥導演一貫堅持的先鋒式創作和人文關懷。影片講述患難與共的兩個家庭因為一場有隱情的意外被迫疏遠,他們在時代洪流下歷盡傷痛與不安,人生起伏跌宕,最終選擇面對真相,坦盪向前的故事。
9.東京物語
這部電影里可以看出的東西太多了。比方說如果注意了尾道家中的雞冠花,就會明白黑白影像為彩色影像所不能取代的魅力。母親在熱海的防波堤上說,「東京游覽過了,熱海也來過了,可以回家了」真是對人生非常雋永的總結啊。
10. 人潮洶涌
主演劉德華、肖央、萬茜,陣容不差。電影改編自日版電影,原片曾獲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編劇。不管從陣容卡司,還是幕後來看,這部本應該有黑馬之姿的電影,偏偏排片和上座率一路下滑,最終成為春節檔最佳陪跑。但依然非常值得一看。
Ⅲ 2021年上映新電影有哪些
1、《你好,李煥英》是由賈玲執導,賈玲、沈騰、陳赫、張小斐等主演的奇幻喜劇電影,於2021年2月1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影片改編2016年的同名小品,故事源自於導演賈玲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剛考上大學的女孩賈曉玲意外穿越回八十年代,與年輕時代的媽媽李煥英相遇,二人形影不離,宛如閨蜜的歡樂故事。
Ⅳ 2021電影上映有哪些
2021年上映的電影有《長津湖》《你好,李煥英》《誤殺二》《反貪風暴5》《掃黑》《懸崖之上》《門鎖》《天堂電影院》《弒神令》《速度與激情》《007無暇赴死》《怒火·重案》《你的婚禮》《發財日記》《困在時間里的父親》《古董局中局》《追虎擒龍》《鐵道英雄》《第一爐香》《我的姐姐》《刺殺小說家》《哥斯拉大戰金剛》《陽光姐妹淘》《愛情神話》《我要我們在一起》《中國醫生》《白蛇2·青蛇劫起》《人潮洶涌》《名偵探柯南》《失控玩家》《關於我媽的一切》《盛夏未來》《哪吒重生》《夏日友晴天》《哆啦A夢》《超能敢死隊》《5個撲水的少年》《當男人戀愛時》。
其中,電影《長津湖》以抗美援朝戰爭第2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的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極寒嚴酷的環境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東線作戰部隊,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扭轉戰場形勢作出重要貢獻的故事。
Ⅳ 2021新電影上映哪些電影
1、《失控玩家》是肖恩·利維執導的科幻動作喜劇電影,由瑞安·雷諾茲、朱迪·科默、喬·基瑞、塔伊加·維迪提等出演,該片於2021年8月13日在北美上映,8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講述一個孤獨的銀行櫃員發現自己其實是大型電游的背景人物後,揭露游戲廠商老闆的陰謀,拯救所處的游戲世界的故事。
Ⅵ 《紐約時報》評選出21世紀的25部最佳電影
2017年時, 《紐約時報》曾評選出了21世紀(截止當時)25部最佳電影 。
那次評選是集合了製片人、演員,還有臉書的影迷得出的最終結果。
眾所周知,《紐約時報》是報紙中的報紙,在紙媒時代,它是讀者心目中的神,是傳媒人眼中的北斗星。
長期以來, 《紐約時報》的影評是北美電影市場的風向標之一 。
我看過一些時報風格的影評,老實說,並不是大眾可以輕易接受的。
時報的影評有兩大特點:
一、 以電影為引子,拿電影說事。
以《華爾街之狼》的一篇影評為例,影評人恨不得把整個華爾街的資本運作規則,金融掮客厚黑投機的故事都展示給讀者,這部分的權重遠大於影片本身的內容。
二、 絕不劇透 。
這樣的文章和《紐約時報》的讀者群有關,時報的讀者多 中產階級、政府公務員、高級知識 分子。
這些人,是 社會 的精英,他們喜歡 深度報道 ,知識格局越大越能和他們產生碰撞,從而獲得更深的閱讀快感。
所以這次的25佳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我們來看看這次評選的前三名:
No.3 是常年排在經典勵志電影前10位的 《百萬美元寶貝》 。
No.2 的是日本電影大師 宮崎駿 的 《千與千尋》 。
這兩部電影大家都很熟了,由於他們通俗,故事性強,觀眾基礎很厚。
排名第一 的電影則是美國導演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拍攝於2007年的影片——
血色將至
導演: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編劇: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 厄普頓·辛克萊
主演: 丹尼爾·戴-劉易斯 / 保羅·達諾 / 凱文·J·奧康納 / 巴里·德爾·舍曼 / 狄龍·弗雷澤爾
上映日期: 2007-12-26(美國)
《血色將至》 有21世紀的 《公民凱恩》之稱( 《公民凱恩》在太多的20世紀電影榜單中評為影史第一 ) 。
美國著名電影媒體 《indieWIRE》 (北美著名電影媒體)曾把它列入「2007年度十大佳片」之首。
豆瓣評分 8.1 。
曾獲得 第80屆奧斯卡 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 、 最佳攝影 雙料大獎。
很多人認為當年它沒有獲得奧斯卡的最佳電影完全是因為它的題材:
反美國精神!反宗教!!!
它義無反顧地挑戰美國主流價值的底線,將美國夢砸個稀碎,這樣的破壞力使它錯過了奧斯卡。
這樣一個怪胎憑什麼能成為 21世紀最佳 ,請聽我細細道來。
故事的 男主 丹尼爾•普萊恩惟尤(簡稱丹)是一個滿臉鬍渣、渾身泥土的粗獷男人。
他在德州荒漠的井下尋 找銀礦 。
運氣很好,在荒無一人的大漠油井中他 摔斷了腿 。
目睹同伴被 砸死 在井下。
養子在事故中變成 聾啞兒 。
擎天火海中,他第一個沖到前面。
你以為他的臉上一定是 大寫的憂傷 。
錯!!!
看這畫面,他的眼神簡直是一首 贊美詩 。
就像米開朗基羅在欣賞 繆斯 !
所以。
他看到的噴發中的黑色物質是20世紀最昂貴的液體: 石油 !
發財嘍!!!
這是噴發中的黑色金子!
男主第一次開口說話出現在 14分33秒 ,之前他的所有「台詞」都是在礦井下的掙扎 喘息 。
有了錢,他才有了開口說話的權利 。
這時,他已初具 油礦主 的派頭。
(導演用大特寫來突顯演員的表情,並暗示他此時的身份和地位)
他向人介紹:
每天,那口油井的出油量是2000桶,每周可以帶來5000美金的收入。
隨後,他介紹了站在身後的 兒子兼合夥人H.W (也就是那個被砸死同伴的兒子),這是一個非常討人喜歡的小面孔。
他的油礦看來有非常 人性化的「運營模式」 ,他說每一位員工都由他直接管理,他認識每一位員工。
演講效果很好,當天晚上就有個年輕小伙跑來向他賣情報。
在小夥子的故鄉——遙遠的小波士頓,那裡的石油已經多到冒出地表,並且地價便宜。
標准石油公司已經在那裡買地了。
真是振奮人心的消息 !
來到小鎮的父子二人 以打鳥的名義到處找石油 。
石油果然多到 滲出地表 。
他馬上開始了新一輪的 游說 。(大致內容和14分33秒並無二致)
他買下了這里所有能買下的地,一代 石油大亨 就這么誕生了。
看得人血脈賁張,多好的 勵志故事啊 。
先別急,轉折來了。
最初買地時,他告訴當地百姓是為了和兒子有一片獵鳥的天堂。
以此獲得便宜的地價。
他自稱家庭觀念很重,走到哪裡都要帶著兒子。
但是,當兒子在一場意外中致聾啞後,他無情的拋下了他。
他收養兒子的原因,是為了「 買地時,有張俏臉蛋,誆人容易些 」。
他「把每一個工人當家人」,但是當工人死在井下時。
他根本叫不出工人的名字 !
他得意地告訴傳教士他的「 抽水效應 」!
他利用隔壁的地,將那片沒買來的地下面的油抽幹了!
而這片地的主人居然幾十年毫不知情!
這個偽君子前後所做的一切在電影中都有鮮明對照,看後讓人 倒吸口冷氣 。
許多觀眾出現了 男主恐懼症 ,你完全無法判斷他什麼時候開始了下一個陰謀。
陰險狡詐的人也有 對手 ——這個面如天使卻更為虛偽的 傳教士 。
從丹來到波士頓小鎮,兩個人的斗爭從沒停止過。
丹看上了傳教士的地,想低價買入,裝作不知道地里有石油。
傳教士一眼看穿了他的把戲,把地價 從3700美元抬到10000美元 。
理由是「 為了教堂 」。
從此,兩個人開始了一段相互利用,相互恨到牙癢的日子。
開礦儀式前,傳教士想要在眾人面前秀下自己,他和丹商量:
是的,我會走上來,然後你就說......
他是這片大山的愛子,照料著主的子民
可是,在丹介紹了自己的兒子和一個當地的小女孩之後,他根本沒 鳥傳教士 。
並且速度搶了傳教士的台詞:
阿門
傳教士的臉上當然是大寫的 尷尬 。
之後,兩個人的過招演變得 又狠又絕 ,令人噴血。
當有村民以 去教會贖罪來交換土地 時。
丹毫不猶豫的就去討了傳教士 一頓暴揍 。
這是一報還一報。
(傳教士曾抱怨男主沒有信主,所以有人死亡在情理之中,男主把傳教士一頓暴揍)
被虐完後,丹顧不上自憐,馬上 面帶笑容 。
因為他知道,他要 修管線的地 到手了。
電影曾多次鋪墊,他是如何憎惡 教會 ,可面對金錢的誘惑,他毫不猶豫的選擇接受基督成為他的救世主。
他在一向憎恨的大教堂里懺悔道:
我把自己的親兒子丟在一邊!主啊,請賜給我聖血。驅走我體內的惡魔。
當然,這次 折 的面,他最終還是 討 了回來。
當傳教士遭遇經濟危機,上門來求助時,他讓傳教士說出那句:
我是一個冒牌的先知,上帝是迷信的產物 。
他竟然還要傳教士「 用令人信服的語氣說出來,用你佈道的口氣說 !」
連續重復八遍 , 傳教士 徹底崩潰!
這簡直是對宗教的一次詛咒。
傳教士一分錢都沒有得到,反而 死在了男主的保齡球下 。
其實,丹和傳教士同是一類人。
一個是 魔鬼 ,一個是 戴著面具的魔鬼 。
(這組兩人臉被石油和泥土覆蓋的鏡頭暗示著兩個人都是說謊者)
他恨傳教士,更恨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在敵人的身上看到的正是另一個自己。
傳教士和油礦主都是美國人的代表,前者代表宗教,後者是新一代「宗教」代表 ——金錢 。
(男主最後說出,他才是上帝的使者,意為金錢是新時代的宗教)
當電影中傳教士承認宗教是迷信的產物時,相信很多觀眾有終於有人敢說真話的快感!
我非常尊敬宗教,但反感那些以宗教之名的惡行。
油礦主代表的是新一代的宗教狂熱分子——金錢信徒。
(跪在十字架前面,只是獲得資本的手段)
但是,獲得金錢並不能掩飾他心靈的空虛,當有一個自稱是他同父異母弟弟的男人到來時,他立刻向這個男人張開雙臂。
這是整個故事中,這個老狐狸唯一 不謹慎 的地方。
強烈的孤獨感使他對「兄弟」產生了依賴,他立刻將自己內心的挫敗、懊惱、無望和盤托出。
然而很快,他發現這個慕名而來的「親人」其實只是個貪圖錢財的 冒牌貨 。
他怒不可遏,開槍打碎了他的腦殼並把屍體埋葬在森林深處,那坑裡除了泥土,還有滲出地面的石油。
整部戲中, 他沒有愛心、得不到親情、更沒有愛情 。
唯一和 異性 的接觸是和教堂中的老婦和孩子。
他是一個純粹的 孤獨者 ,冷漠的不像人類。
除了上帝和魔鬼外,他是唯一一個不需要朋友的生物。
這部片的片名來源於 《出埃及記》 的第7章第19行:
埃及到處都是血色將至的景象,即使是木製或石頭容器也不例外 。
所以,《紐約時報》評價這部電影描述的並非 美國夢 ,而是 美國夢魘 。
觀眾將隨著影片進入烈火熊熊的地獄,每個人都將在其中得到沸騰和詛咒。
影片不是某一個人的個人史詩,它是 美國 西部開發史乃至建國史的縮影。
更是凝聚著每一個個人、實體和國家迅速崛起又迅速瓦解的 飽嘗代價的靈魂蛻變史 的縮影。
石油被採光了,傳教士都變成了利益熏心之徒。
人的精神世界正在遭受著與自然生態相似的危機。
影片長達158分鍾,但毫不拖沓,敘事乾脆、利落。
很難相信拍攝《血色將至》時,導演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只有37歲。
(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右)與艾米·亞當斯在《大師》的拍攝間隙 )
他崇拜庫布里克,拍攝本片時,他坦言自己就像是被一隻巨大的「 庫布里克之手 」攫住了靈魂。
那些能令人全身的 骨頭都跟著咔咔作響的配樂 和最後的高潮場面以及落幕方式,令這部電影幾度籠罩著不祥的「庫布里克氣氛」。
影片的開頭,男主在井下獨自采礦,音樂讓人毛骨悚然。
讓人印象深刻的戲有兩場。
第一場是 ,男主帶著撿回來的死去同伴的兒子坐火車,孩子摸著他的臉。
這時,他開始講述自己的成就,也就是下一段場景中為了說服百姓賣地的說詞。
這一段中很明顯 聲畫是不對位 的,明明是下一個場景中的聲音卻放到了這一場景中來。
導演利用聲畫不對位來說明, 孩子俊俏的臉,是他誆人的道具 。
而畫面的 疊化過度 也說明了 他的成功離不開這個孩子的到來 。
第二場戲是 ,男主的兒子和農場主的女兒在玩耍。
畫幅 逐漸由16:9變成了4:3。
男孩、女孩先後跳了下去。
緊接著一個 上升 鏡頭,長大後的他們在教堂中舉行 婚禮 ,女孩用手語跟男孩交流。
人物的 下降運動 和鏡頭的 上升運動 連接起來十分流暢。
男孩和女孩是這部電影中唯一沒有被玷污的人。
所以,他們從放著油桶的平台上跳了下去,結婚,遠走高飛。
男孩的 笑容 成為這里 唯一燦爛 之存在。
丹奮斗一生,他曾夢想著掙夠錢,然後離群索居的願望實現了。
這是最黑暗的地方 ,巨大的庄園,安放他孤獨的殘生。
這里處處都是陰影,閃爍的燈光就像 地獄的鬼火 。
即使是白天,男主的臉也幾乎成為 剪影 。
他不是魔鬼的代言人,他就是 魔鬼 。
他的個人奮斗史就是魔鬼洗劫史,人類近代工業文明的進程就是無數個丹尼爾推進並主導的。
他們犧牲所有能犧牲的人來獲得成功,掙到足夠錢後只為了能夠遠離所有他討厭的人。
這是魔鬼最恐怖的宣言。
他們在這個現代化的進程中,左右了多少人的命運,多少人的夢想,摧毀了多少這個世界最美好不可再生的事物。
(男主和他的豪宅像地獄一樣黑暗)
男主的扮演者 丹爾·戴-劉易斯 曾三獲奧斯卡。
這部電影甚至讓他在奧斯卡還沒開始前就毫無疑問的預定了他的第二個最佳男主。
奧斯卡頒獎前,有媒體說, 如果丹尼爾·戴-劉易斯沒有贏得奧斯卡影帝,那我們要改寫對於『演技』的定義,他與任何偉大表演都不同——他更偉大 !
電影中,那種 沉默中的爆發、爆發中的沉默 都讓我們領略到了什麼叫神附體!
(演技帝面目猙獰到青筋暴露)
影片各方面都十分精緻,處處都是石油。
隨著黑色石油的流動,人性的惡魔也汩汩而出 !
創造有時意味著毀滅!現代文明有著最骯臟的 歷史 。
《血色將至》人類 歷史 上無法忘記的黑暗史。
電影迄今十年,故事中講述的工業發展史仍是我們揮之不去的噩夢!
《紐約時報》將奧斯卡沒有給的殊榮百倍還給了《血色將至》,這是對由一個清教徒族群創造的國家的價值觀的顛覆。
電影的力量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