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酷豫劇最新電影
⑴ 豫劇有什麼劇目傳統劇目:現代劇目:
傳統劇目有《春秋配》、《梵王宮》、《三上轎》、《黃鶴樓》、《三拂袖》、《滌恥血》、《桃花庵》、《對花槍》、《天地配》、《鍘美案》、《龍鳳令》、《玉虎墜》、《十面埋伏》等。
現在劇目有《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人歡馬叫》、《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
1、《春秋配》
豫劇《春秋配》是豫劇大師陳素真的代表劇目,是豫劇傳統劇目。
該劇描寫的是李春華與姜秋蓮歷經坎坷和磨難終成姻緣的感人故事,劇名因取自劇中人物之「春」「秋」二字而得名。
《春秋配》是一出傳統唱功老戲,很多劇種都有,人物眾多,情節曲折冗長,後多隻演「撿柴」「砸澗」兩折。尤以「撿柴」一場最為經典,這也是陳素真花費心血精益求精之作。
是一出集唱功、念白及表演於一體的摺子戲,展示出古代男女主角,借荒郊拾柴火之際談情說愛的畫面,展現出主人公姜秋蓮率真的性格,及敢於大膽追求愛情的勇氣。
2、《三上轎》
《三上轎》,豫劇傳統劇目,戲全本《假金牌》之一折。原本是胡唱八唱的(送客戲),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被豫劇皇後陳素真改編加工整理後,轟動大中原。
14年後(1944年)陳素真將此劇傳授於豫劇大師崔蘭田,崔蘭田宗深沉、悲壯的豫西調,她將此劇改為豫西調唱腔,仍造成巨大轟動。
此後又被越劇、評劇、秦腔、黃梅戲、廬劇、河北梆子、晉劇、蒲劇、川劇、平調、淮海戲、懷調、泗洲戲、淮劇等其它劇種移植了此劇。
3、《三拂袖》
豫劇《三拂袖》是樊粹庭先生為豫劇皇後陳素真大師編寫的第三部大戲。1935年10月初,陳素真先生首演《三拂袖》飾-蔣琴馨,並贏得「豫劇皇後」桂冠。
1950年代豫劇名家王敬先演出此劇目曾轟動開封。1961年前後,鄭州市豫劇團也演過此戲,主演陳派弟子華翰磊,導演崔希學。
宋時,侍郎蔣紀光因拒婚被奸相龐俊德誣為反叛害死。其妻女逃難途中,蔣妻病倒。幸遇鄭員外救回家中撫養。
蔣女琴心與鄭子定遠在朝夕相處中漸生感情,不料鄭為子另娶於氏,琴心乃於母死後留帖拂袖而去;土匪作亂,鄭家遭難,定遠父母皆死,琴心救出於氏,不意於氏生妒,琴心二次拂袖而去;女扮男裝,冒定遠名考取文武狀元。
適西羌造反,琴心掛帥出征,鋤了私通西羌的內奸龐俊德,平亂定國。定遠夫婦尋找琴心,三人相遇,盡釋前嫌。琴心不顧眾人挽求,三次拂袖而去。出家為尼,遁入空門。
4、《朝陽溝》
豫劇《朝陽溝》在中國現代戲的歷史上所具有的獨特的品位和所擁有的特殊地位是無可爭辯和替代的。
該劇由河南豫劇院三團在1958年5月19日首演於鄭州,編劇楊蘭春,導演楊蘭春、許欣,音樂設計王基笑、姜宏軒等,舞台美術設計關朋。魏雲飾銀環,王善朴飾拴保。
同年6月調京演出。在其後的演出中,魏雲主演銀環,馬琳飾演二大娘,高潔扮演過拴保娘。1963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戲曲藝術片。
5、《香魂女》
兩代女性凄美命運的詮釋,兩顆心靈如泣如歌的傾訴,兩情畸戀相依相托的悲歡,兩種解讀亦褒亦貶的話題。
該劇改編自周大新的中篇小說《香魂女》,原名《香魂塘畔的女人》,河南省豫劇三團演出。榮獲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主演汪荃珍榮獲第十九屆戲劇梅花獎。
劇本由河南著名劇作家姚金成改編自河南鄧州市(原屬南陽所轄)作家周大新中篇小說《香魂塘畔的香油坊》。講述了兩代女性的凄美命運之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豫劇
⑵ 豫劇紅剪花伴奏原唱
汪荃珍。豫劇名家汪荃珍演唱豫劇電影《紅剪花》,通過歌聲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作者想對觀眾所呈現的景象。
⑶ 河南戲曲有哪些
問題一:河南戲曲都有哪些種類? 5分 河南被人們稱為「戲曲之鄉」、因為這里有光輝燦爛的戲劇文化。豐富多採的戲劇種類,在河南戲劇園地爭奇斗妍。明清以來,在河南有據可查的曾經流行的劇種有45種之多。到了80年代,有專業互業余劇團演出的戲曲劇種仍有31種,主要有豫劇、曲劇、越調、大平調、宛梆、懷梆、懷調、落腔、道情戲、四平調、柳琴戲、墜劇、豫南花鼓戲、蒲劇、大弦戲、京劇、二夾弦等等。
問題二:河南有哪些出名的戲曲? 自然戲曲是 豫劇,但是具體上還有很細的劃分,[很高興為您解答啊,下面我慢慢打字,一定要採納啊!]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所以稱豫劇。豫劇在安徽北部地區稱梆劇,山東、江蘇的部分地區仍稱梆子戲。劇種主要有豫劇、曲劇、越調、大平調、宛梆、懷梆、懷調、落腔、道情戲、四平調、柳琴戲、墜劇、豫南花鼓戲、蒲劇、大弦戲、京劇、二夾弦等等。。。比較出名的有《朝陽溝》、《小二黑結婚》、《人歡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試夫》、《蘋果,紅了》、《淚灑相思地》等等。 據1956年統計,傳統劇目有647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對花槍》、《三上轎》、《宇宙鋒》、《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春秋配》等。1949年以來,整理、改編的傳統戲有《紅娘》、《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打金枝》、《三哭殿》等;創作改編的現代戲有《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人歡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許多劇目。等。其中《花木蘭》、《花打朝》、《穆桂英掛帥》、《梵王宮》、《洛陽橋》、《七品芝麻官》、《秦香蓮》、《包青天》、《朝陽溝》、《人歡馬叫》鄲幾十部均攝製成影片。
問題三:河南都有什麼戲曲? 好多!主要有豫劇、曲劇、越調、大平調、宛梆、懷梆、懷調、落腔、道情戲、四平調、柳琴戲、墜劇、豫南花鼓戲、蒲劇、大弦戲、京劇、二夾弦等
問題四:河南豫劇有哪些? 傳統劇目據1956年統計,傳統劇目有647個,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於歷史小說和演義。如封神戲、三國戲、瓦崗戲、包公戲、楊家將戲和岳家將戲,還有很大一部分描寫婚姻、愛情、倫理道德的戲。
新中國成立之後,出現了不少描寫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使豫劇事業得到了新的發展。如《朝陽溝》、《小二黑結婚》、《人歡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等。
豫劇傳統劇比較有代表性的劇目有《對花槍》、《三上轎》、《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等。
1949年以後,整理、改編的傳統戲有《紅娘》、《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等;
創作改編的現代戲有《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人歡馬叫》;
移植演出的劇目有《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
其中《花木蘭》、《穆桂英掛帥》、《唐知縣審誥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蓮》(《包青天》)、《朝陽溝》、《人歡馬叫》等攝製成戲曲影片,對豫劇的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問題五:河南有什麼戲劇? 河南被人們稱為「戲曲之鄉」、因為這里有光輝燦爛的戲劇文化。豐富多採的戲劇種類,在河南戲劇園地爭奇斗妍。
明清以來,在河南有據可查的曾經流行的劇種有45種之多。到了80年代,有專業或業余劇團演出的戲曲劇種仍有31種,主要有豫劇、曲劇、越調、大平調、宛梆、懷梆、懷調、落腔、道情戲、四平調、柳琴戲、墜劇、豫南花鼓戲、蒲劇、大弦戲、京劇、二夾弦等等。這些劇種都有屬於戲曲大家族,它們有許多相同或相似之處,但細細品味,又風格各異,迥然有別。大體上我們可以把它們分為地方大戲和地方小戲。
所謂「大戲」,就是較多地上演反映政治斗爭、軍事斗爭這類社會重大問題的劇目,行當齊全,生旦凈末丑均有,而又往往以黑臉、紅臉、為主,豫劇、越調、大平調、懷梆、懷調、大弦戲等就屬於此類。這類戲,都有熱烈、紅火、激昂、明快等特點。地方大戲多演政治斗爭、軍事斗爭等社會問題的劇目,並不能否認它同樣也上演一些反映家庭生活情趣的劇目。而且隨著社會生活中民主意識的增長,反映普通人悲歡離合的劇目還在不斷增加。而地方大戲在上演此類劇目時,也往往行當較全,矛盾沖突較為尖銳,情節較為復雜,場面也較為龐大。
所謂地方小戲,是多演表現家庭糾葛、生活情趣的戲。它以小生、小旦為主,或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稱為「二小戲」或「三小戲」。在河南,曲劇、二夾弦、道情戲、豫南花鼓戲等,都是地方小戲。
河南的地方戲劇種近80%是產生於清代。清代的乾隆、嘉慶年間,中國戲曲的發展進程出現了一個重大轉折,原來風靡全國的大劇種崑曲,逐漸出現了衰敗趨勢,而產生於民間的各種地方戲劇種,在與崑曲的競爭中取得了優勢。戲劇史家們稱這段歷史為「花雅之爭」。「花」就是「花部」,指地方戲劇種;「雅」就是「雅部」,指崑曲。河南為數眾多的地方戲劇種正是在「花雅之爭」的風雨中產生、發展、成熟的。1956年底,河南舉辦了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這是一次河南地方戲的大展覽、大檢閱。23個劇種,演出93個劇目,真可謂百花爭妍,一片繁榮。多年來,盡管河南地方戲的發展也曾遇到過不少曲折和艱難,但它是紮根於民眾的藝術,一直受到人民大眾的喜愛。
河南人向外地人說起豫劇,往往眉飛色舞,自豪之情溢於言表;外地人對河南人提起豫劇,也大都蹺指稱贊。可以說,豫劇是河南人的驕傲。豫劇具有光輝燦爛的發展歷程,誕生之後,不斷向外拓展,不僅生根開花於河南全省的城鎮鄉村、平原山區,而且流布了全國16個省區,專業劇團數量最多時達到39個,居全國360多個劇種之首。《花木蘭》、《穆桂英掛帥》、《七品芝麻官》、《朝陽溝》等劇目風靡全國,家喻戶曉。從東海之濱到青藏高原,從寶島台灣到鴨綠江畔,無處不有「豫劇迷」。
進入80年代後,不少藝術門類,所有戲曲劇種都在驚呼危機!而豫劇卻在與困難的奮力拚搏中顯示了它特有的生命力,繼續為自己贏得了榮譽。豫劇的上座率、自給率,豫劇的演員人數、觀眾人數在全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豫劇大約產生在清代乾隆(1736-1755)年間,那時叫河南梆子。到了清代末年,河南全省各地都有了河南梆子戲的演出團體。所以,我們把從乾隆年間到清代末年這一段時期叫作河南梆子的產生和成長期。
到了中華民國時期,河南梆子進入了成熟時期。1914年,有一個戲班叫義成班,班中有個名演供叫時倩雲,進入了開封羊市街普慶茶社演出。別輕看了這次演出,它可是河南梆子發展歷程中的一個轉折。所謂普慶茶社,就是當時的茶園兼戲院的娛樂場所。原來的梆子戲都是在鄉村的廣場高台上演出,這次演出,算是進入城市戲院的開始,此後由小戲院到大戲院,逐漸擴大了梆子戲的影響,提高了......>>
問題六:河南有那些戲曲劇種?著名的有哪些? 河南戲劇:河南為「曲藝之鄉」,豫劇是中國四大劇種中歷史文化最為悠久的劇種,聽眾人數居全國第一。明清以來,有據耿查的劇種有45種之多。到了80年代,專業或業余劇團演出的戲曲劇種仍有31種,主要有豫劇、曲劇、越調、豫東調、四平調、豫東琴書、大平調、宛梆、懷梆、懷調、落腔、道情戲、柳琴戲、墜劇、豫南花鼓戲、蒲劇、大弦戲、京劇、二夾弦等。
問題七:河南戲劇都有哪些劇種? 30分 主要有豫劇、曲劇、越調、大平調、宛梆、懷梆、懷調、落腔、道情戲、四平調、柳琴
問題八:河南豫劇有哪些? 豫劇: 吳新平的戲曲電影《包青天》,馬金鳳的《對花槍》和《花打朝》,劉忠河的《打金枝》,任紅恩的戲曲電影《我愛我爹》,小白鞋說媒.....花木蘭,穆桂英掛帥,七品芝麻官。..等。
問題九:河南戲曲有哪幾大劇種? 豫劇 河南越調 南陽梆子 大平調梗懷梆 大弦戲 羅戲 卷戲 河南曲劇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戲 樂腔 五調腔
問題十:河南的地方戲主要有哪些? 河南被人們稱為「戲曲之鄉」、因為這里有光輝燦爛的戲劇文化。豐富多採的戲劇種類,在河南戲劇園地爭奇斗妍。明清以來,在河南有據可查的曾經流行的劇種有45種之多。到了80年代,有專業或業余劇團演出的戲曲劇種仍有31種,主要有豫劇、宛梆、懷梆、懷調、落腔、道情戲、豫南花鼓戲等等。這些劇種風格各異,迥然有別。大體上可以把它們分為地方大戲和地方小戲。所謂「大戲」,就是較多地上演反映政治斗爭、軍事斗爭這類社會重大問題的劇目,行當齊全,生旦凈末丑均有,而又往往以黑臉、紅臉、為主,豫劇、越調、大平調、懷梆、懷調、大弦戲等就屬於此類。這類戲,都有熱烈、紅火、激昂、明快等特點。
⑷ 豫劇新桃花庵寶兒是誰扮演的
吳慧霞。豫劇電影《新桃花庵》領銜主演為吳慧霞、張寶英。寶兒是吳慧霞扮演的。豫劇(英文:Yu Opera)起源於中原(河南),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
⑸ 家逢喜事豫劇時長
1小時30分鍾。《家逢喜事》是河南宙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李亞囡編劇的豫劇電影,該電影的時長是1小時30分鍾。電影主要講的是農村寡婦金惠,年輕時與山成相愛,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在一起,兩人之間也發生了不少誤會。
⑹ 1980版豫劇電影包青天韓琪扮演者
許穎。豫劇寬銀幕電影《包青天殺廟》許穎飾演韓琪,張寶英飾演秦香蓮,《包青天殺廟》是戲曲《鍘美案》里的一出摺子戲,是秦腔傳統劇目,為青衣、正生、大凈唱做工並重戲。
⑺ 家逢喜事豫劇時長
70分鍾。《家逢喜事》是河南宙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李亞囡編劇的豫劇電影,2022年9月《家逢喜事》獲得公映許可證。該電影的時長為70分鍾,講述了農村寡婦金惠,年輕時與山成相愛,最後幸福在一起的故事,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
⑻ 家逢喜事豫劇時長
80分鍾。《家逢喜事》是河南宙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李亞囡編劇的豫劇電影,這部電影全程有80分鍾的時間,電影內容比較長,而且內容是很精彩的,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⑼ 豫劇鴛鴦戲水演是誰導演的
豫劇電影《鴛鴦戲水》,導演是,張景隆,李素萍,主演是小香玉,王希玲,王寬,杜啟泰。是經典的懷舊豫劇電影。
⑽ 《七品芝麻官》經典唱段是什麼
《七品芝麻官》經典唱段是豫劇丑角大師牛得草唱段。
牛得草唱段講述了縣官唐成為民做主,鬥倒權貴的故事。豫劇電影《七品芝麻官》,又名《唐知縣審誥命》,是豫劇表演藝術大師牛得草先生的一出別具風採的喜劇性清官戲,情節生動,表演風趣。
劇情簡介
明嘉靖年間,定國公副將杜士卿前往保定,查訪奸臣嚴嵩之妹、一品誥命夫人嚴氏的罪惡行徑。途遇嚴氏之子、兵備程西牛強搶民女林秀英,並殺死其兄林秀生。
杜士卿拔刀相助,格鬥中,程西牛的管家程虎誤殺了主子。杜士卿救了林秀英,並寫下一張柬帖,助她去縣衙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