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老男孩主題
❶ 求!電影《老男孩》講了什麼
《老男孩》敘述了一對中學的好朋友在他們中年時,組合成樂隊參加「歡樂男生」選秀節目,因為一首歌讓他們回到青春,回到過去,這首感人的「老男孩」主題曲同時也感動了所有的觀眾。一共也就45分鍾,重點在後半部分。
❷ 電影《老男孩》中,除主題曲《老男孩》外,其餘插曲有…
歌名:
邁克爾傑克遜的有兩首,分別是《billie jean》和《地球之歌》,片尾曲《我一定要得到你》
韓寶儀的《粉紅回憶》、郭富城的《對你愛不完》、《小芳》
片頭曲《十六歲的花季》、《花仙子》
(2)電影老男孩主題擴展閱讀:
筷子兄弟是由導演、演員肖央和音樂人、演員王太利組成集「編劇、導演、演員、音樂創作、歌手」於一身的極具創新力量和藝術才華的復合型組合。2010年,他們推出「11度青春系列電影」之《老男孩》迅速吸引大家注意,在網上廣泛傳播,被觀眾評為祭奠逝去青春時代的最強音。開啟了全新的「微電影」行業。從《老男孩》到《贏家》再到《父親》,筷子兄弟出品的每一部微電影都獲得極大反響,堪稱微電影行業的代表作品。此外,他們演唱的《老男孩》、《父親》等歌曲也廣泛流行傳唱。
❸ 電影《老男孩》影評
當《老男孩》火遍網路,當「11度青春」成為網路的搜索熱詞,在這個悄然而至的11月,電影,用它最簡單的形式,給70後,給80後,給那些還在追尋著夢想的人們,一次青春的回顧,一次夢想的徜徉。
作為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第一部頂級專業製作的同主題系列短片,「11度青春」系列的11位新銳導演,雖然他們各自擁有著不同的奇妙構想,但他們都把關鍵詞聚焦在了一處,愛情、夢想。
是的,80後這一代人有無數的詞語可以描述,叛逆、個性、苦難、悲催……但是真正屬於這一代人的只有一個詞語——夢想,而愛情不過也只是他們給自己構建的完美夢想中的一部分。
夢想是輕盈的,但現實永遠是沉重的,尤其是80後,雖然他們不喜歡被用年代劃分,但是這個年代確實給這些千差萬別的個體太多共同的特點。
少年時代的自由,第一次可以讓他們開始幻想自己的人生。事業、愛情、家庭……
畢業後現實的殘酷,開始讓他們明白夢想很多時候只能作為夢想。房奴、車奴、孩奴、還有現在的菜奴。
於是在《江湖再見》中,導演試圖運用一個時空交錯的寓言來勸解,因為房子而分手的情侶並不需太過悲傷,「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李雷和韓梅梅》更是凸顯了兩個來自農村的孩子在城市中愛情的慘淡,最後一絲滿廣場的紫圍巾,是希望,還是迷茫?
這些讓人悲憫的故事之中也蘊藏了很多的希望。於是《哎》中兩個龍套的愛情,最終終於修成正果。《阿澤的夏天》最終對農村的回歸也許是這個群體的人最後的一個出路。
但是最終我們依舊難以逃脫的似乎永遠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拳擊手因為不想再看到這個世界,而選擇了失明。
《L.I》中最新科技達成的愛情契約最終的破滅,是不是開始在懷疑我們深信不疑的信仰?
《東奔西遊》最後用一句「神仙都在努力奮斗」,看似是對這一代人的激勵,更多也可以讀解出其中的苦難。
這些都只有十幾分鍾的小短片每一個都有這一代人心中的一個主題。而真正集大成者還是之後的《老男孩》。
30多歲的人還懷著自己的夢想,面對艱難的世界容顏已經老去,但是一旦點燃昔日的夢想,激情依舊如初。這就是一批老去的男孩。
沒有夢想,曾經對這一代人是多麼無法想像。而時過境遷,生活或以現實,夢想已經塵封,但一定只能是塵封,無論多厚的灰塵,在那之下,夢想一定能夠找到,一如床底下的那把吉他,無論多難找,一定能夠找到。
42分鍾的《老男孩》匯聚太多的元素,床頭的83版《射鵰》的貼畫、混亂的教室、整齊的校服、偷偷藏著的女生的照片……而不斷閃回的鏡頭不斷在提醒著現在:廣播中每年GDP的增長率、30多萬億的經濟總量,對應的是又攀升的房價,又一起因拆遷而死亡的事故……夾雜在這之間的是,是永遠沒有破滅的夢想,被隱藏但依舊存在的夢想。
無論70後、80後處在哪個階段,大多數青春都已然逝去,那個夢想的年代都再也難以出現。奮鬥成功的也罷,依舊在堅持的也罷,或者是開始最簡單的生活的,那個輕松的可以放飛夢想的青春已然不在。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沉重。
11度青春,是夢想之祭,是青春之殤。
❹ 老男孩的主題思想 各個小主題思想
《老男孩》敘述了一對中學的好朋友在他們中年時,組合成樂隊參加「歡樂男生」選秀節目,因為一首歌讓他們回到青春,回到過去,這首感人的「老男孩」主題曲同時也感動了所有的觀眾。這是11度青春系列短片中最長的一部短片,也是最受大家熱捧的一部片子,影片以絢麗的鏡頭敘述了這些年輕人以及這個時代的變化,我們為什麼如此感動?原因,可能一樣的,就是經過歲月洗練以後剩下那鑽石一樣璀璨的記憶,或許我們都能在這光與影中間,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關於時光的記憶,關於青春的記憶。
本片主人公之一肖大寶在學生時代是一個流氓頭頭,曾經欺負過包括王小帥和包小白在內的很多人。但是因為肖大寶和王小帥有著相同的音樂夢想,便在日後成為了朋友。在學生時代,他們酷愛麥克爾傑克遜,並因為模仿麥克爾傑克遜成為校園中風靡一時的「偶像」。與此同時,另外一個主人公王小帥的感情生活也經歷了一些曲折。一個名叫郝芳的胖女孩一直在暗戀著王小帥,但是王小帥卻深深喜歡著校花。時間就像流水,一轉眼20多年過去了。此時的肖大寶成為了一名蹩腳的婚慶主持人,而王小帥則成為了一家理發店的小老闆,並且娶了當年的胖姑娘郝芳。他們就這樣過著平淡如水的生活。直到有一天,肖大寶在街上開車的時候,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刮到了別人的車。這個車主的保鏢就要找肖大寶麻煩。正巧,這時這輛車的主人出現了,他就是肖大寶的高中同學包小白。此時的包小白已經非比尋常,不再是當年受肖大寶欺負的小混混,而成為了一名電視製片人,還娶了當年的校花。老同學嘛,所以不再追究肖大寶刮花車的責任了,還給了肖大寶一張名片,並告訴肖大寶說,如果想繼續自己的音樂夢想,可以去他的節目「歡樂男聲」。一次在王小帥家吃飯的時候,肖大寶提議要去嘗試一下,結果卻被王小帥和郝芳堅決的否定了。但是,在過後的一段時間里,他們的工作都有一些不順,正是生活中的不順激起了他們對於夢想的渴望。於是兩人決定去參加包小白推薦的「歡樂男聲」的選秀活動。王小帥的妻子郝芳最初是不同意的,但是在看到丈夫深夜起來練舞蹈之後,看到他們對自己的夢想執著的精神之後,終於決定支持他們了。比賽的時候,雖然全場只有郝芳一個人為「筷子組合」加油,但王小帥和肖大寶仍舊認真地跳著他們熟悉的邁克爾·傑克遜的舞蹈。幸運的是,兩個人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們進入了復賽。前面曾經提到過,肖大寶和包小白曾經有過過節,並且至今仍然念念不忘。所以身為製片人的他便暗示評委要在下輪比賽中淘汰年紀又大又不符合潮流的「筷子組合」。復賽要求選手要演唱自己的原創歌曲,於是一首描寫了青春歲月的電影同名主題曲《老男孩》應運而生。這一首歌曲,出現在電影的最後,在歌聲響起的時候,畫面轉移給了他們的高中同學。如今的他們身在四方,做著各種各樣不同的工作,過著千差萬別的生活。相同的是,在這首歌響起的時候,他們都留下了眼淚,包括現場的觀眾,郝芳,校花,也包括包小白。雖然他們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這樣一場夢還是被包小白打破了,就像預期中的那樣,他們最後還是被淘汰了。雖然他們不得不回到原來生活的軌道上,肖大寶仍舊在做著他那蹩腳的主持人,王小帥仍舊在做著一家理發店的小老闆,但是他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❺ 老男孩微電影所表達的主題
我們班班歌選的老男孩,它的那個微電影看你從誰的角度看了。他們有年少輕狂,但慢慢時間流逝,發現以前受他們欺負的男生已經成了富翁,發現自己深愛的女人已為人妻,發現自己短暫的青春還是向現實妥協。一次偶然的選秀又讓他們心有不甘,最後的結局是開放式的,誰也不知道那場決賽是否成功。但我們可以感覺到這次向生活的反擊,青春已逝,夢想永存。
❻ 老男孩題材的電影有哪些
推薦《玩大的》
❼ 電影《老男孩》的社會背景是什麼
如果說《老男孩》一片有令人詬病的地方,或許就是主題。許多人認為本片主題較為淺薄,更多是像《殺死比爾》那樣極盡視聽娛樂之作。但韓國導演,因其東方文化底蘊之存在,還是與昆汀、蓋里奇這樣的導演有所不同。他們很難拍出《落水狗》《兩桿大煙槍》《罪惡城市》這樣的純「輕」之作,他們的作品總是無可避免的要附加上一份「重」。本片一定程度上流露出了一些film noir傳統(即幾乎不存在絕對的惡,個體命運總是在社會體系的壓榨中不能自己,最終走向毀滅的悲劇),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導演的一些指向。李有真和他姐姐的悲劇,真的是因為吳大修的一句話導致的嗎?顯然不是,而是由於整個社會傳統倫理觀念對亂倫的可怕暴力。社會對個體的禁錮才是真正的兇手,也是李有真變態復仇計劃的根源。因為他找不到真正的復仇對象,他無法向整個社會的倫理體系復仇。他清楚吳大修並非真正的兇手,因此單純地殺死吳大修完全與復仇無關。他只有通過製造亂倫來報復亂倫,才能對社會顯示他最後絕望的掙扎。最後吳大修剪掉舌頭,也象徵著對這種社會殺人「言論」的毀壞。 影片最後結尾在大雪中的山野里拍攝。遠離社會的山野,也遠離了禁錮人的社會體系,而寂靜又純白的大雪似乎消弭了那些致命的「流言」,洗滌了所有的罪。但真正的救贖或許是mido最後的一句「吳大修,我愛你。」李有真與姐姐的亂倫之愛被社會倫理體系所毀滅,然而吳大修與mido的亂倫之愛最終得以沖破一切禁錮。在導演看來,只有愛才是包容一切的,而吳大修主動選擇通過催眠忘卻mido是自己女兒的記憶,也是通過愛完成了對自己,甚至對李有真的救贖。這里繼續說說前文提到的關於兩幅畫像的隱喻,可見導演在影片的開始就暗示,祈禱的少女(mido的愛)將完成對暴怒之人(吳大修,甚至包括李有真)的救贖。值得注意的是,在吳大修最後到李有真辦公室決戰的時候,mido恰恰被關在之前那間監禁房間中為吳大修祈禱(並且她十分純真地給自己按上了天使的翅膀)。 影片中吳大修的演員崔岷植無需多言,其表演堪稱完美。姜惠貞飾演的mido也非常不錯,足夠天然。但個人覺得需要特別提出的是李有真的扮演者劉智泰的出色發揮。他並沒有將李有真塑造成一個常見的喪心病狂的變態復仇者,而是真正的有血有肉。這種隱忍了十多年的無處發泄的仇恨與痛苦其實比吳大修的外露難以表現的多。而劉智泰這位演員甚至眉宇間讓人始終感覺到一種純凈(所以最後他沒有把mido面前的盒子打開),當人物笑的時候,我卻能深深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其實劉智泰的真正成名之作是許秦豪導演,與李英愛合演的純愛影片《春逝》。《春逝》的清新與純美甚至超越《八月照相館》。不得不佩服朴贊郁的選角眼光,劉智泰本身的氣質正好得以另李有真這個角色更加豐滿。 如果從整個三部曲的角度來看影片,也可以看到有趣的軌跡。三部曲中,《我要復仇》的結尾最為絕望,角色全部死亡,《老男孩》和《親切的金子》都以雪地為結尾,展現了希望的存在;《我要復仇》拍攝的十分隱忍,但又十分慘烈,《老男孩》居中較為平衡,《親切的金子》則近乎炫技,十分華麗;主題上,《我要復仇》可以隱約看出一些宗教因素,《老男孩》則暗指社會批判,到了《親切的金子》,則在影片中同時大肆表現宗教與社會批判。相信觀眾如果能完整觀賞整個三部曲,並將之作為一個整體來理解,一定會對導演的意圖有更深的體會。
❽ 老男孩這部電影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我覺得它主要想表現的是青春與夢想吧。青春是極易流逝的,我們握不住,抓不牢。最後只能緬懷。所以要好好珍惜青春。可是夢想不會隨著年齡的改變而改變,最初的夢想仍然留在心中,或許一時間會被陰霾遮蔽了,但是它並不是不存在了,只是被深藏心底了。
額。。。大體我感覺是這樣吧。。。
不同的人看這部電影時會有不同的感悟吧。。。
❾ 韓國電影《老男孩》講的什麼沒看懂!
《老男孩》影片講述了一個復仇的故事,主人公吳大修在一次醉酒回家的路上突遭綁架,被囚禁在一個私人監牢中長達15年之久,在最終得以重見天日之後,他不顧一切的要找到自己遭到綁架的原因,並展開了瘋狂的復仇計劃。
《老男孩》是由朴贊郁執導,崔岷植、劉智泰、姜惠貞等主演的一部驚悚電影,影片於2003年11月21日在韓國上映。
影評
《老男孩》作為「復仇三部曲」的第二部,依然延續了前一部為摯愛的人而復仇的主題,但是在影像的處理上導演卻作了一個極大的變動。情節的曲折和沖突的刺激,加上大量的攝影機運動段落以及人物動作,配之以高亢激昂的交響樂,較之上一部作品《我要復仇》增添了更多的娛樂元素。這部影片改編自日本同名漫畫,然而通過真實影像表現出來的影片,不僅從視覺上更從道德上挑戰著觀眾的心理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