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電影花為媒新鳳霞主演
⑴ 花為媒劇情介紹 有關於花為媒劇情介紹
1、花為媒》改編自古典名著《聊齋志異》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篇,是評劇經典劇目,喜劇。
2、最初由評劇創始人成兆才改編為舞台劇,後由著名劇作家吳祖光改編,拍攝為戲曲電影。由方熒執導,吳祖光編劇,新鳳霞、趙麗蓉等主演。
3、該片講述了一段愛情故事。
⑵ 花為媒-報花名(評劇) 歌詞
歌詞:
春季風吹萬物生,花紅葉綠草青青,桃花艷,李花濃
杏花茂盛,撲人面的楊花飛滿城
夏季里端陽五月天,火紅的石榴白玉簪
愛它一陣黃昏雨,出水的荷花,亭亭玉立在晚風前,都是那個並蒂蓮
秋季里天高氣轉涼,登高賞菊過重陽
楓葉流丹就在那秋山上,丹桂飄飄分外香。
冬季里雪紛紛,梅花雪裡顯精神,
水仙在案頭添風韻,迎春花開一片金。
轉眼是新春,我一言說不盡,春夏秋冬花似錦
叫阮媽,卻怎麼還有不愛花的人?
愛花的人,惜花護花把花養,恨花的人,厭花罵花把花傷
牡丹本是花中王,花中的君子壓群芳
百花相比無顏色,他卻說,牡丹雖美花不香
玫瑰花開香又美,他又說,玫瑰有剌扎得慌
好花那怕眾人講?經風經雨分外香,大風吹倒梧桐樹,自有旁人論短長。
雖然是,滿園花好無心賞,阮媽你帶路我要回綉房。
拓展資料
《報花名》是評劇《花為媒》的選段。
《花為媒》的故事並不復雜:大戶人家的小姐張五可,才貌雙全,自視甚高,被媒婆阮媽說與王家公子王俊卿。王公子早已屬意表姐李月娥,相思成疾,對這門親事不情不願。阮媽私下安排王俊卿相看張五可,王卻找了表弟賈俊英代勞。張、賈二人一見鍾情,賈未挑明身份,張五可誤以為王公子回心轉意,十分高興。誰料那邊李家也不是省油的燈,成親當日,搶先施計把花轎抬到了王家,惹得張五可怒闖洞房。一番混亂之後,眾人終於弄清事情的原委,兩對有情人各成眷屬。
《報花名》是這出戲的名段之一,說的是阮媽要王公子前來張家後花園偷偷相看(實際上來的是表弟賈俊英),這邊哄騙五姑娘下樓賞花,用報花名的游戲拖延時間。 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是新、趙版,新鳳霞飾張五可,趙麗蓉飾阮媽。新鳳霞的唱腔清脆甜美,玲瓏剔透,真個如銀鈴一般;那時的趙麗蓉,不過三四十歲年紀,卻已是一副煙沙嗓,她的表演詼諧風趣,與新鳳霞配合,一俗一雅、一暗啞一明亮,相映成趣,堪稱經典。
⑶ 花為媒是哪年拍的都有誰
《花為媒》1963年拍攝,1964年上映,由新鳳霞、趙麗蓉等主演。
演員表
1、新鳳霞飾張五可
2、趙麗蓉飾阮媽
3、愛麗君飾二大娘
4、李憶蘭飾李月娥
5、花硯茹飾王氏
6、趙連喜飾李茂林
7、杜洪塋飾王少安
8、王素文飾張氏
9、杜寶宇飾王俊卿
10、張德福飾賈俊英
11、李文治飾張朋
12、宋桂嵐飾孫氏
13、庄珏珍飾青春
劇情鑒賞
《花為媒》它講的只是古代小門小戶的故事,帶著市井味道的小幽默,每個人物都自帶幽默屬性,兩個嬌小姐李月娥和張五可,一個大家閨秀,嫵媚動人;一個小家碧玉,嬌俏靈動。
劇情也很簡單,王俊卿喜歡表姐李月娥,卻被家裡安排去和張五可相親,王俊卿相思成疾去不了,只好讓姨表哥賈俊英代替,結果張五可和假冒的王俊卿(實際是賈俊英)一見鍾情。
親事己成,定期迎娶。李月娥的媽為了女兒幸福,趕在張五可的花轎之前將女兒抬進王家,拜了花堂。之後就是張五可氣沖沖大鬧洞房,並與李月娥惺惺相惜。
總之,陰差陽錯,兩對小情侶終成眷屬。在這個過程中,不得不佩服兩個媒婆的機靈,成就了兩段好姻緣。
⑷ 跪求《花為媒》1963年免費百度雲資源,新鳳霞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m-Vb7PnizRNxsif5IFAtzA
提取碼: u4x9
《花為媒》
導演: 方熒
編劇: 吳祖光
主演: 新鳳霞、李憶蘭、杜寶宇、張德福、趙麗蓉
類型: 戲曲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63-08
片長: 108分鍾
又名: Flower Is A Matchmaker
王姓員外做壽,遠近親朋悉來道賀。員外之子王俊卿(杜寶宇 飾)與表姐李月娥(李憶蘭 飾)一見如故,相生愛慕,遂私定終身。無奈李父極力反對,不歡而散。王家找來媒婆阮媽(趙麗蓉 飾),托其為兒子說親。阮媽一口應允,來至書香門第張家,張家有女名喚五可(新鳳霞 飾),才貌雙全,風流多情,容顏不讓月娥半分。無奈俊卿執意要娶表姐,堅決不應這門婚事,由此憂郁成疾。阮媽主張帶俊卿去張家花園與五可見面,因其染病體弱,故引俊卿表弟賈俊英(張德福 飾)來至張家,遂引出花為媒,雙姝爭俊郎的經典戲碼……
本劇根據《聊齋志異》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的故事改編。
⑸ 評劇電影《花為媒》講的是個什麼故事詳細一點
王少安壽誕之日,其子王俊卿在酒席宴前與表姐李月娥相見,互訴衷情,並贈羅帕定終身。李月娥走後,王母托媒人阮媽為俊卿說親。阮媽來到張家,張家有女名叫五可,才貌雙全,一說便妥,但王俊卿心愛表姐月娥,不允張家親事,並憂慮成疾。
王母又托阮媽到李家說親,月娥與李母喜出望外,惟其父李茂林則說王俊卿輕狂,不懂禮教,頑固拒婚。王俊卿聞知與李月娥的婚事不成,病情更重,王母愛子心切,心焦如焚。阮媽獻計去張家花園相親,以為王俊卿親眼看見張五可的才貌後便會答應,但王俊卿病重,不能前往,乃請其表弟賈俊英代為相親。
賈俊英代替王俊卿前去張家花園相親。張五可恨王俊卿拒婚之情,但見賈俊英英俊文雅,心中之恨,頓時雪化冰消,並贈紅玫瑰,私訂終身。賈俊英將張五可私贈的紅玫瑰轉送表兄,倍加贊美張五可的才貌,但王俊卿拒不接受,並將紅玫瑰扔在地上。
阮媽又向王母獻策,先將張家小姐娶來,待王俊卿看到如花似玉的張五可,病必好。王母只好應允,於是婚事商定,定期迎娶。李月娥得知,痛苦萬分。李母溺愛其女,乘李父不在家中,採納了二大娘冒名送女之計,搶先將李月娥送到王家與王俊卿拜堂成親。
王俊卿以為新娘是張五可,拒不拜堂。當他聽說新娘是表姐李月娥,頓時心花怒放,疾病痊癒。待張五可的花轎前來,他們早已拜完花堂。張五可聞知此事,心中大怒,立即闖進洞房,質問王俊卿。阮媽見狀,無地自容,不知如何是好。正當此際,突然發現賈俊英,隨即將他拖入洞房,於是真相大白,兩對有情人各遂心願。
(5)評劇電影花為媒新鳳霞主演擴展閱讀:
基本信息:
《花為媒》改編自古典名著《聊齋志異》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篇,是評劇經典劇目,喜劇。最初由評劇創始人成兆才改變為舞台劇,後由著名劇作家吳祖光改編,1963年拍攝為戲曲電影。由方熒執導,吳祖光編劇,新鳳霞、趙麗蓉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段愛情故事。
中文名:《花為媒》
外文名:FlowerisaGo-between
出品時間:1963年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中國
導演:方熒
編劇:陳懷萍,呂子英,吳祖光
類型:戲曲片,評劇
主演:新鳳霞,趙麗蓉,愛麗君,李憶蘭
片長:1小時47分27秒
上映時間:1964年
對白語言:評劇
色彩:彩色
改編出處:《聊齋志異。王桂庵。子寄生》
⑹ 評劇《花為媒》曾攝製成同名電影,影片中由哪一位著名演員扮演女主角
新鳳霞扮演的張五可,李憶蘭扮演的李月娥,
⑺ 著名評劇演員新鳳霞生平
著名評劇演員新鳳霞生平簡介
誕辰:1927年1月26日,農歷丙寅年十二月廿三日
逝世:1998年4月12日,農歷戊寅年三月十六日
評劇演員,是青衣、花旦。原名楊淑敏。小名楊小鳳,天津市人。中共黨員。6歲學京劇,12歲學評劇,14歲任主演。1949年後歷任北京實驗評劇團團長,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工團評劇團副團長,中國評劇院演員。作家。全國第七屆政協委員。60年代中期開始發表作品。
童年時期隨「姐姐」楊金香學習京劇,十三歲拜王仙舫、鄧硯臣、張福堂等學習評劇,十四歲即開始擔任主演。這一時期新鳳霞主演了《烏龍院》、《女俠紅蝴蝶》、《可憐的秋香》、《雙婚配》、《三笑點秋香》等劇目,在天津、上海、濟南、秦皇島等地獲評劇觀眾的好評。
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新鳳霞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稱。擅演劇目有:《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金沙江畔》、《志願軍的未婚妻》、《會計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劉巧兒》、《花為媒》已攝成影片。新鳳霞在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期間以《劉巧兒》一劇獲演員一等獎。 1997年獲第十六屆「亞洲最傑出藝人獎」。
令人痛心的是,新鳳霞在十年動亂時因慘遭迫害而留下殘疾以至無法再登上心儀的舞台,她便堅持寫作,著有:《新鳳霞回憶錄》、《以苦為樂》、《我當小演員的時候》、《少年時》、《新鳳霞說戲》等。她是齊白石的徒弟和義女,深得老人真傳。她筆下的壽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內涵雅趣。
1998年4月12日,因病在江蘇省常州市逝世,終年71歲。。
(註:新鳳霞的丈夫是現代著名劇作家、導演吳祖光。1917年4月21日出生於北京,2003年4月9日,因冠心病發作,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評劇《花為媒》的電影劇本就是他所編寫。)
吳祖光
⑻ 花為媒評劇全劇原版張少華演的二大媽是哪個人
「電影《花為媒》中,張少華和趙麗蓉同台演出,演的都是媒婆,她演的是二大媽。」
評劇,很多年輕人也許不熟悉,但說起抖音上熱門的「春季里開花十四五六」,人們一定能想到趙麗蓉老師春晚的這個小品。
其實這一經典片段就來自評劇《花為媒》,中國評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麗京,將來到關漢卿大劇院講述這個跨次元的故事。
《花為媒》改編自古典名著《聊齋志異》,是評劇經典劇目。舞台藝術片《花為媒》由著名劇作家吳祖光改編,1963年拍攝,新鳳霞、趙麗蓉等主演。
王少安壽誕之日,其子王俊卿在酒席宴前與表姐李月娥相見,互訴衷情,並贈羅帕定終身。李月娥走後,王母托媒人阮媽為俊卿說親。阮媽來到張家,張家有女名叫五可,才貌雙全,一說便妥,但王俊卿心愛表姐月娥,不允張家親事,並憂慮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