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300斯巴達人的主題
1. 斯巴達講的是什麼故事呢
電影介紹
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率50萬鐵騎攻向希臘。數月之戰,希臘已淪陷過半,驍勇善戰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被眾城邦選出擔任守軍統帥。英明神武的他力排眾議,親率300斯巴達勇士死守希臘中部的門戶--溫泉關。此一戰力量懸殊,然而數萬波斯精銳強兵,卻不能攻下列奧尼達與300壯士用性命築起的防守。直至最後一位斯巴達壯士血濺當場,波斯才最終勝利,然而300壯士的勇猛剛強,卻為後世永遠銘記。
一部弗蘭克米勒的漫畫已經拍成電影,2007年3月9日上映,目前已公布預告片。影片片名叫做《300》,國內翻譯作《300斯巴達勇士》。故事講述的是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臘,300名斯巴達士兵前往軍事要塞溫泉關,與百倍於己的侵略者展開血戰。波斯人大兵壓境,斯巴達將士泰然自若,浴血會戰3日後,以斯巴達王列奧尼達斯為首的勇士們全部壯烈犧牲。
預告片開始時候斯巴達國王吼出的那句話並不是:「Tonight,we die in HELL!」。一個國王當然不可能在鼓舞戰士的時候說我們今晚會死在地獄里。他說的是:「Tonight,we DINE in HELL!",今晚,我們在地獄用餐!效果如同《黑客帝國3》裡面人類對機器的進攻進行防守前機械隊長說的一樣:"If we have to give our lives to these basterds,we give them HELL before we do!"。
影片所創造的場景是無論現有或者搭建的外景都無法相媲美的,一種歷史,一種勇猛和殘敗的滄桑都呈現在面前。同時,動作設計也相當凌厲,從演員的跳躍,廝殺等都可以感受到那種殺紅了眼的氛圍。整體看起來是一種超越現實的滄桑歷史風格,極其令人期待。還有一點,影片的音樂用的不是西洋交響樂,而是現代的電子搖滾。大家都是知道,西洋交響樂在表現宏大場面時候效果是一流的,《星球大戰》的原聲已經成為不必多說的經典了。但是,交響樂肯定無法表現那種急促爆發的廝殺場面,盡管場面也很宏大,但主要講述的是300名斯巴達勇士和百倍於己的波斯戰士的奮戰,不必太多大場面。所以,用現代電子搖滾樂,表現爆發,泄憤,血腥,都是超級棒的。這部影片絕對是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很令人期待。
幕後故事
新片《300 斯巴達勇士》的主演陣容周一在洛杉磯參加了影片的首映禮,之前競爭奧斯卡的Djimon Hounsou和金球獎提名者Aaron Eckhart均亮相紅地毯。這部影片是教會傳奇人物Frank Miller最喜歡的小說的改編作品。導演Zach Snyder對於能夠在洛杉磯舉行這部耗資6000萬美元的影片的首映禮十分興奮,他說:「星球大戰就是在這里首映的,我很榮幸。」
影片中,由Gerard Butler扮演的斯帕塔國王率領軍隊與入侵的波斯人戰斗,Butler說:「我不知道我們是不是太幸運了,反正拍起來十分順利。影片畫面很美,而且很感人。」
由於影片中一些人物穿著很少,看上去很性感,影片里少數的主要女性演員Lena Headey開玩笑說:「在第一周之後,我感覺有點悶,但能夠看到那些男演員的性感演出很有趣,他們一點兒也不不好意思,他們簡直是故意在顯示自己的美體。」
戰爭影片自然少不了血惺和政治,演員Rodrigo Santoro表示,影片的主題與現在的國際形勢有點聯系,所以觀眾們應該買張票去看。
2. 《斯巴達300勇士》這個電影歷史故事究竟是怎麼樣的
<300>描述的是古代希臘半島人民由斯巴達國王Leonidas帶領300勇士鎮守溫泉關對抗波斯國王薛西斯數百萬雄兵的歷史故事。影片從斯巴達人的尚武傳統說起,以Leonidas的成長及溫泉關戰役為主線,畫面可算是浩瀚精美。尤其是波斯使節手提數個滅國王侯首級躍馬騰空的瞬間、Spatan祭壇少女在山頂帳幕中行雲流水般的舞蹈、以及溫泉關下懸崖邊上的幾場驚心動魄的血腥戰斗,都把男性的健美與女性的柔媚表現得淋漓盡致。由於影片據說是改自一部漫畫書,所以誇張的超現實主義元素也很多,比如各種奇形怪狀的猛獸、巨人,漫天遮雲蔽日的弓箭,以及催垮了波斯王艦隊的暴風雨等等。這也算是西方商業片一向喜歡的手法,不足為奇。有趣的是,這部影片近來還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引發了伊朗和西方的一些爭議。顯然,在影片中,波斯王(伊朗歷史前身)是個十足的大反派,一臉的鼻環、耳環、臉環,絕對的落後部族酋長的形象,而告密的斯巴達內奸也被塑造成背馱一個大肉瘤歪頭斜肩的醜陋形象。相對的,Spatan武士們個個健美高大,大冬天也只披著超人式的紅色披肩,穿著紅色三角褲Show肌肉,再加上金燦燦的盾牌和鎧甲,簡直都是完美男人的典型。斯巴達勇士們殺起波斯兵來,就彷彿切醬瓜一般。據說波斯王在戰後統計,溫泉關一戰,波斯軍隊死亡2萬多人,而斯巴達方面找到了299具屍體,只有一個離開的戰士是回斯巴達城報信重新組織新兵過來抵抗.......如此勇氣,切實令人贊嘆。想如今俺在家拿菜刀切冷凍雞塊也往往要費上不少力道,要是俺當時當日身處當地,就算面對的是幾萬個把頭伸過來給俺切的醬瓜,估計俺自己也要手酸了。事實上,溫泉關戰役,地形的優勢很重要,波斯王國作為當時的強大文明,和希臘的城邦文明可謂各有千秋,決然不是簡單的野蠻人形象,所以看官們莫把電影看成真正歷史,看過一笑可矣。
3. 《斯巴達300勇士》有什麼批判意義
《斯巴達300勇士》中,泉關戰役本質上是一場狼與烏龜的戰斗,狼縱然吃不下烏龜,可烏龜也沒本事攻擊餓狼。同時溫泉關戰役對於斯巴達的功過還是很有評判意義的。
4. 斯巴達克三百勇士觀後感
導語:《斯巴達克三百勇士》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奇異的視覺效果,暴力的動作場景以及令人熱血沸騰的冷兵器搏鬥,徹底震撼人的耳目。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斯巴達克三百勇士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斯巴達300勇士觀後感(一):
沒有敢戰的將軍,就沒有決死的士兵。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武器的先進,不是人數的眾多,而是戰士的意志,是統帥的精神。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用生命和鮮血給我們詮釋了戰爭的法則。
公元前480 年,不可一世的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統率五十萬大軍( 號稱500 萬之眾) 、戰艦千餘艘,大舉進攻希臘。並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勝利在望的薛西斯一世還向希臘各城邦發出勸降書,希望小邦們不戰自降,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達城。
結果,薛西斯的使者在眾多希臘人的反抗熱潮中吃盡了苦頭。此時,為了抵禦強敵,勇猛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親率由各處集結而來的希臘聯軍約7000 人,率先趕到溫泉關,扼守住地勢險要的關隘之地。
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整個場景都是圍繞溫泉關戰役展開的,觀眾們卻絲毫感覺不到疲沓和緩慢。整個電影的全過程,給人一種扣人心弦的緊張和壓抑,一種大兵壓境的沉悶,一種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淡定。
古希臘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不管是自由民還是奴隸,都始終把死亡看成是一種榮耀,把為了信仰的奧林匹斯山上的諸神而戰,為了自由家園而戰看成天經地義的事情,把死亡作為一種榮耀和精神。這種精神,支撐了希臘千年來的文明和發展,並且深深的影響了後來的羅馬,成為人類視死如歸精神發源的源泉之一。
我們在整部電影中,看到的都是希臘人的勇敢,為了捍衛他們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園不懼強敵的英雄主義氣概,看到的是訓練有素的勇猛頑強。
溫泉關戰役中,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帶領希臘聯軍一次又一次打敗了波斯軍隊,波斯軍隊盡管屍骨累累,卻始終無法逾越希臘人的防線,無法向前邁進一步。電影中,特技鏡頭、3D 科技的運用,為我們最大限度的還原了2400 多年前的那場曠世大戰,血腥的場面,特寫鏡頭,更是讓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
希臘人以一當十、以一當百、以一當千,面對波斯人的瘋狂進攻,一次次的奮力還擊。再勇敢的戰士都有他倒下的那一刻。我們看到希臘士兵中,那對父子兵的場景,令人感慨萬千。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父親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倒在了波斯人的屠刀下,瞬間就變成了一個嗜血、殺人、狂暴的魔鬼。戰爭,把善良的人變成魔鬼,對那些發動戰爭的人而言,就是魔鬼。
因為議會沒有批准,英雄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不能調動軍隊,()只能以個人名義,帶領300 名隨從投入戰場,這就註定了這場戰爭實際上成為不折不扣的悲劇。
7000 人的希臘聯軍,對付550000 的波斯軍隊,本身就已經成為奇跡。更令人稱奇的事情,7000 人居然抵擋住了波斯人潮水般的進攻,改寫了世界歷史。
電影中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不善言談,卻懂得尊重每一個人,懂得身先士卒,用勇敢和果斷來感召和帶領身邊的每一個人。面對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一次又一次的勸降,給出了全希臘之王這樣巨大誘惑的前提下,仍舊為了榮耀和正義,為了自由戰斗到最後一刻。
最後,波斯人在一名希臘叛國者的帶領下,從牧羊人才走的羊腸小道偷襲了希臘聯軍,造成了整個希臘聯軍腹背受敵的態勢。
為了保存實力,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下令希臘聯軍主力後撤,自己親自率領300 名斯巴達勇士殿後。為了最後的榮耀,斯巴達勇士們流進了最後一滴鮮血,全部英勇戰死,沒有一個人投降。
電影中,用慢鏡頭將每一個斯巴達勇士的戰死全部給予特寫展示,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悲壯,一曲英雄主義的悲歌,伴隨著電影中的慢鏡頭、略帶壓抑傷感的音樂,給人一種唯美的凄涼。
300 名斯巴達勇士,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捍衛了諸神的光輝,捍衛了希臘人的榮耀,捍衛了家庭和自由。讓不可一世的波斯軍隊付出了20000 人死傷的慘痛代價。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用自己的生命,實現了決死的統帥,決死的士兵,生死與共的誓言。二戰期間,斯大林那句著名的:蘇軍沒有戰俘!只有叛徒!令多少蘇軍士兵戰死到最後一刻,彈盡糧絕決不投降,令多少納粹德國士兵膽寒。沒有敢戰的將軍,就沒有決死的士兵。這就是戰爭最殘酷的一面。
戰死的國王列奧尼達斯,身後是英勇的王後,用自己的智慧和膽量,懲罰了叛國者,贏得了議會的支持。我們看到的是,10000 名斯巴達勇士,20000 名希臘各個城邦的聯軍,面對波斯軍隊發動了復仇的戰役,將波斯軍隊徹底打敗和趕出了自己的家園,粉碎了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滅亡希臘各個城邦,統治世界的野心。
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美不勝收的希臘自然風光和人文遺址,只是熱情好客希臘人的坦誠真摯。誰也不會留意2400 多年前的曠世大戰,所有的痕跡都被歷史的歲月吹散的乾乾凈凈。
沒有敢戰的將軍,就沒有決死的士兵!希臘斯巴達勇士們那一聲聲的"唔!",就好像當年蘇聯士兵們山崩海嘯般的"烏拉!"
唔!烏拉!唔!烏拉……
斯巴達300勇士觀後感(二)
這部影片以宏偉的氣勢,優美決絕的畫卷向世人展示了一個悲壯的歷史故事:斯巴達三百勇士,在國王列奧尼達的帶領下,用自己的身軀捍衛著自己深愛的家園,以及自己對文明、自由、正義的最庄嚴詮釋。它所體現的主題無外乎四個詞:國家、尊嚴、榮譽和責任。讓我們結合營銷走進影片中吧。
影片從列奧尼達送七歲的兒子去訓練開篇,引出了斯巴達人在艱苦的環境中從不退縮,勇往直前的好習慣!對任何打擊和即將出現的狀況充滿了信心和勇氣:痛苦不形於色,開心不表於形,他說:恐懼在所難免,我們只有坦然接受。當恐懼來臨,我們不是害怕,而是在恐懼中勇氣逐漸增強。從開篇就可看出:增員選才非常重要。因為去被送去訓練的人身體需健康無畸形。師傅也說了:現在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所以,列奧尼達的兒子無論多艱難的環境他都一直堅持。他的這種吃苦耐勞,臨危不懼、爭強好勝,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尊嚴,為了自由,死又何所懼的性格,也代表了其父。為後來的溫泉關大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能軟弱,不能被情牽,為了我們的土地,保衛我們的子民,我們出征!如你要一場血戰,歡迎你加入!三百名勇士把犧牲當作殊榮,把死當成和地獄共進晚餐。一個團隊長,必須以身作責,身先士卒,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就帶什麼樣的隊伍,強將手下無若兵。你只要有信心,團隊一定會有信心。只要心在一起聚,勁往一處使,沒有做不成的事!
當波斯使者來挑釁時,我們神勇的列奧尼達不是順受而是迎戰,用心去戰斗。是呀,兩國交鋒不斬來使,不過,當我們的子民,土和地將被敵人侵犯時,對於小人沒必要君子行為!當他向使者大聲喊出時並把他踢入歷史深淵,他的子民對他充滿了信心,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我也不禁暗暗拍手稱快。在團隊里,當有的人永知不足也不懂感恩老是在團隊裡面傳播負面的影響,老是和別人過不去時,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關鍵時刻給他有力還擊也是必要的。否則,會助長他的焰氣,以為自己做的永遠是對的。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必定有反抗,何況更是英雄的天生為國家榮譽而戰的斯巴達人。戰爭的前夜,列奧尼達爬上陡峭的山崖,去尋找古老的神諭。這是他所不能違背的力量,所有的希臘臣民都必須遵守的所謂"法律".可是,那些天生畸形的生物,關心的並不是什麼國家存亡,他們更加關心的是自己能獲得什麼好處——金錢、美女乃至別人偽裝的敬仰。他們收受了薛西斯的賄賂,出賣了自己的靈魂,神諭也會在世俗的壓力前那般的脆弱。可是,只要人堅定了自己的信仰,什麼也不能阻擋。
進軍溫泉關,直奔那隘口。
"我們是統治之神,如若我們倒下,上千個波斯屬國會像你們撲來,斯巴達人放下武器!"薛西斯的隊伍叫囂著。
"自己來拿!"英雄的斯巴達隊伍面對強大的波斯敵軍,臨危不懼,勇往直前。所有人形成一個無法攻破的整體,決不撤退決不投降。自由之士抵抗暴君,連天王都會流血,更何況我們凡夫俗子。這就是斯巴達的法律。為捍衛自由犧牲是光榮的。能有一絲渺茫的機會都不放過,抵擋住亞洲最大的軍團-----尖牙如刀的不死軍的來犯。這就是勇士和團隊精神。當百夫長看著自己的兒子頭被生生砍下時,強壓悲痛奮勇殺敵,擊退敵軍後才大放悲聲。最感動的莫過於他說的那句:
"我這一生到現在才有一悔:『不是因為兒子為國捐軀而後悔,而是因為我來不及告訴他:我深愛他,我滿心仇恨!』"誰說軍人冷酷無情。他們也是凡夫俗子,愛家愛妻愛子女。為了人民,為了國土不受侵犯,我們只有奮勇向前,決不後退。為了責任,為了尊嚴而戰。把災難轉化成勝利。我們用尊嚴捍衛自由,為了整個希臘整個斯巴達的希望而死。三百名勇士告訴他們的國王:與你並肩作戰而死是我的光榮。面對強軍和死亡。英雄們緊緊圍繞在列奧尼達為核心的領導周圍,一切行動聽指揮,無論再強大的敵軍在三百勇士面前不堪一擊,土崩瓦解。這讓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隊伍不在多,精良就行!有了列奧尼達那麼優秀的團隊長,他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告訴團隊:為國家,為榮譽,為尊嚴,為自由死不足惜!他用自己大無畏的精、氣、神指引著勇士無所畏懼,英勇殺敵的前進道路!也告訴了我們凝聚力是何等的重要。一個隊伍,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大家的心在一起,勁往一處使,朝著一個目標不停地前進。正如列奧尼達說的:目標就在不遠處,摘下帽子,脫下盔甲,輕裝上陣,瞄準目標,一箭射中……
斯巴達三百勇士用自己鮮活的生命,在歷史的樂章中高奏了一曲人生禮贊。他們雖敗猶榮,雖死猶生!在恐懼面前不害怕,只是覺得勇氣越來越增強的感覺。在困難和強權面前,他們的.臨危不懼,奮勇殺敵的良好心態告訴我們:心態決定成敗!任何時候,面對困難,能打敗我們的只有自己,戰勝自己就戰勝了一切。
看了這部電影,我懂得了許多道理,隊伍不在多在小而精。在版納,從來不缺激情和熱情,就缺精細化的管理:主管的技能和專業度有待加強,新人的留存率低。也就是基礎管理。前老總幫我們打下江山,新老總來幫我們穩固江山,今後,我們會緊密團結在以新老總為核心的總經理室周圍:學好抓好基礎管理,把自己的隊伍做大做強。要做就做最強的!這就是我們的使命和目標。
《斯巴達三百勇士》觀後感(三)
熟知歷史的朋友相信一定知道歷史上著名的希波戰爭(Greco-Persian Wars 或 Persian Wars),在這場長達半世紀,因屢屢以少勝多被傳為美談的戰爭中最著名的幾個戰役當屬:馬拉松戰役、溫泉關戰役和薩拉米海戰。
其中尤以溫泉關戰役為甚,堪稱西方歷史上最悲壯、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一場戰役,在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得近乎絕望得情況下,300斯巴達戰士在國王里奧尼達斯的統帥下,利用有力地形,讓了波斯王薛西斯統帥的數十萬人的46國聯軍在德摩比勤隘口(俗稱溫泉關)不能前進一步,甚至薛西斯的"御林軍"(imortal)一萬多人前去攻打也是死傷枕藉,連他的兩個兄弟也被驍勇的斯巴達戰士取了性命。
後來由於一個叫埃彼阿提斯希臘 奸細出賣,波斯聯軍繞道德摩比勤隘口後方,布防的佛西斯城邦守兵連日沒有戰事疏於防範被擊潰,斯巴達人腹背受敵,面對強敵且大勢已去,為保存部隊主力,里奧尼達斯毅然決定撤走僅有的幾千其他城邦士兵,與自願留下來的700名塞斯比亞城邦戰士並肩抗敵。面對前後夾攻的波斯人潮水般的攻擊,斯巴達人拼光了所有的武器直至全部戰死。溫泉關戰役對於薛西斯而言無異於一場噩夢,不僅付出了兩萬餘人的代價,而且在里奧尼達斯等人的慷慨赴死的感召下,原本分崩離析的希臘人空前團結起來,更因為此站為希臘聯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凝聚力量的希臘人最終在薩拉米海灣一舉擊潰波斯聯軍,取得了希波戰爭的最終勝利,波斯此後一蹶不振後為馬其頓所滅。希臘人為了紀念陣亡將士,在溫泉關立起了石碑,上刻著:"過客啊,去告訴我們的斯巴達人,我們矢忠死守,在這里粉身碎骨。 "
影片《300》就是根據上述的歷史所拍攝,據說這部電影是2007最純爺們的電影,也因此2007年電影已經進入男色時代。首先是很多肢體被砍、鮮血四淺的場面,其中更是多見"砍頭"情節,從沒發現砍頭都能做得這么唯美;其次是在銀幕上出現那麼多寬闊的肩膀、突起的二頭肌健壯男性軀體,讓我疑惑這些演員都是選自於世界各地的健美先生;最後依然是血腥的死亡,當士兵的屍骸壘成了一堵高牆,你只能喟嘆古時的人命輕如螻蟻。如此血腥讓我頭皮發麻,但總的感覺依然是唯美的。整個影片的色彩都是運用古典,油畫的色彩。服裝也給了我不一樣的感覺,不再有沉重的盔甲,斯巴達國王以及他的部下身著猩紅戰袍,半裸著精壯的身體,那些戰袍看起來活像皮甲製成的Speedo泳褲,非常性感。
影片開頭是講述斯巴達人的孩子們,從一出生,無一例外,都要經過苛刻的挑選,新生嬰兒從外觀體格上看起來如果不健康或者殘疾兒童,直接扔到山穀穀底,喂野獸。一開頭就沖擊眼球,因為滿山谷的嬰兒屍骸。接下來,看起來健康的新生嬰兒,要從父母身邊抱走,帶到專門的地方,養育10天。這10天里,沒有專人像親生父母一樣細心看護,只是按照嬰兒生存的所需提供必要的奶,所有新生嬰兒,不會有特別的保暖措施,所有嬰兒都一樣簡單的包著。
在這10天裡面,如果有任何一個嬰兒生病,等待他的命運,和生下來身體就有殘疾的嬰兒一樣,直接人到山谷,喂野獸。所有嬰兒,必須經過這兩關,才能真正的活下來,回到自己父母的身邊,被父母撫養。這也就是為什麼,斯巴達的勇士,永遠只有很少的數目。古代,在這種挑選方法下,能活下來的,只能說是"天生麗質"了!所有斯巴達的男性,7歲開始,參加正規的軍事訓練,一直要到60歲以後,才不需要。
首先要訓練對首領的絕對服從,再就是要增強勇氣、體力和殘忍性。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訓練也越來越嚴格。受訓者經常舉行演習和表演,國王還親自到場觀看。有一種演習是分成兩隊進行搏鬥。在搏鬥的前一天晚上,孩子們要用小狗來祭神,據說是因為狗又機靈、又勇猛。祭完神,還要同公豬搏鬥一次。第二天,開始正式的搏鬥。雙方赤手空拳,沒有護身的披掛。搏鬥的時候,可以拳打、腳踢、用嘴咬,甚至允許挖對方的眼睛。經過殘酷的搏鬥,打倒了對方的孩子就能獲得榮譽。
斯巴達人到了20歲,開始軍營生活,受正規的軍事訓練。斯巴達的戰術是方陣。這種戰術不僅要求每個戰士能勇敢作戰,而且更重要的是依靠組織和紀律的嚴密。為了保證方陣在戰斗中進退熟練,接應機敏,長期操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從20歲到30歲,每個青年都要接受這種訓練。過了30歲,斯巴達人才能結婚成家。但是,集體的軍事生活還得繼續下去。他們必須參加一種叫做"斐迪提亞"的公民社團,每團 15人,平時一起聚餐,一起扎營,在戰時就是一個作戰的小隊。他們還必須每天出操,直到60歲。
也是因為斯巴達人這樣的成長,這樣的訓練,才出現那麼多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把歷史先放在一邊不說,我佩服的是斯巴達人的精神,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以優勝劣汰的方式留下最有用的人,永不放棄,永不言敗!
但是注意這部電影不是依據史實編導的,而是根據一部反映300勇士的漫畫編導的,真實的歷史中,波斯人不可能有那麼多怪人,薛西斯也不可能這樣裝扮,像個怪獸。另外,列奧尼達(leonids)稍顯老了點,這個斯巴達國王還是應該年輕一些的。
5. 如何評價斯巴達300勇士劇情寫實么
《斯巴達300勇士》是一部採用當時新的方式拍攝的史詩性影片。雖然在敘事上仍然遵循傳統,但製作團隊可以利用一切可用的絢爛的電影技術為觀眾呈現生動逼真的畫面,這無疑是一種偉大的進步。劇情也非常寫實。
該電影理想主義色彩很濃,為自由、法治而戰的意義被充分挖掘和渲染。故事不復雜但也不落俗套,悲劇英雄永遠比皆大歡喜來的震撼。此戰捍衛了整個希臘世界,文明的兩大種子之一,自治共同體永遠無限高於吞噬一切的黑洞般的大一帝國。
視覺沖擊力強烈,暴力美學發揮的淋漓盡致,慢動作長鏡頭戰斗畫面不少,很有游戲和漫畫的感覺,雖然主題是保家衛國捍衛自由,不過側重點貌似偏了點,反顯得過分美化暴力,劇情也單薄了些。
6. 斯巴達300勇士的內涵(意義)
對於我這個歷史白痴而言,看這樣的歷史劇是痛苦的,因為看之前我完全不了解背景。而且這樣耗資幾大千萬的大片也不是我所愛。不過電影的特效還是做得很唯美很感性的,毫不失細膩的情感刻劃。
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斯巴達300勇士們強健的肌肉,導演特意給他們穿上裸露身體的戰袍,太震撼了。戰士們還是很帥的,個個都是英俊青年。斯巴達國王也挺帥,雖然年紀有點大了。然後就是斯巴達皇後的男人一樣堅毅的臉,還有嘴角上一顆明顯的痣。每到這個女人的戲份,我都無法控制自己不去盯著她的那顆痣。
還有特效。畫面做得很美,暗黃的色調,大戰前的沉靜和激戰時的高亢都毫不打折的刻劃出來了。血腥暴力之類的就不用說了,看過《勇敢的心》《啟示錄》這些電影,砍胳膊砍腿砍腦袋的鏡頭早已習慣。對戰時刀劍劃過肌肉,鮮血噴灑出來的角度和聲音都做得很好,完全體現了斯巴達戰士的勇敢無畏和蹺勇善戰。不過最美的鏡頭還是被獻給魔鬼的那個少女在月光下起舞。斯巴達的國王必須在戰前祭奠可以庇護他們的魔鬼,而祭品是斯巴達最美的少女。那少女身著薄紗半卧在月光下,在風中搖曳身體,美得驚人,讓人無限憐愛。產生強烈對比的是慢慢靠近她的魔鬼的那張令人作嘔的臉。
都說這樣的歷史劇女主角都難免淪為花瓶,這部也不例外。斯巴達皇後的存在除了體現國王的一往情深和戰時不容兒女情長的客觀事實以外簡直一無是處。最可怕的是她為了說服議會派兵為國王增援,竟然用身體交換議會大臣的一聲支持,結果還被狡猾的議會大臣出賣了。這樣的女人不知道該說她可憐還是愚蠢。勇敢的國王為了國家和尊嚴帶著一群戰士戰死沙場,皇後卻如此委身,難道是愛的表現嗎?只能淪為千古大八卦罷了。我沒法不認為這是導演多此一舉的大敗筆。
除了這一點,電影還是很好的。比其更多讓我失望的大片,算是不錯了。
電影所描述的只是歷史長河中短短幾行文字而已,對於波斯和雅典之間,這300個人的存在並沒有實質地改變什麼。但他們的精神會給後人帶來希望和鼓舞,這才是最重要的。血腥與否,殘酷與否,只要想到那些男人們在戰場上所表現出的英勇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我無法不被震撼。
摘抄一下在德摩比利隘口建立的紀念斯巴達國王和他的部下的獅子石像上雕刻的文字——
過往的客人,
請帶話給斯巴達人,
說我們忠實地履行了諾言,
長眠在這里。
7. 有關「斯巴達300勇士」講的到底是什麼故事是否真有其事
其實就是課本上的溫泉關戰役: 溫泉關戰役 公元前480年,在希波戰爭(公元前500—前449)期間,希波雙方在溫泉關(塞爾莫皮萊山口,色薩利和中希臘交界處的山口,位於拉米亞城南)進行的一次交戰,又稱塞爾莫皮萊山口戰役。 公元前480年春,數萬波斯人的大軍和船隊在波斯王薛西斯統率下對希臘進行第三次聯合遠征;一部分軍隊從陸地進發,另一部分從海上運送。希臘各城邦成立了以擁有強大步兵的斯巴達(拉棲第夢)為首的防守同盟。斯巴達國王萊奧尼達率盟軍(約0.5萬人)在塞爾莫皮萊山口擋住了波斯人的去路。希臘人對企圖突破山口的強大的波斯軍隊進行了兩天的英勇抗擊。但波斯人在叛徒的幫助下夜間沿著迂迴的山間小道前出到希臘軍隊的後方。萊奧尼達獲悉這一情況後,命令各盟軍隊伍向雅典撤退,本人則和300名斯巴達人一起留守山口。斯巴達人四面受敵,英勇廝殺,在白刃格鬥中全部陣亡。塞爾莫皮萊山口交戰中約有2萬波斯人喪生,0.4萬希臘人犧牲。 點評:此戰是希波戰爭中著名的戰役,後來,塞爾莫皮萊山口英雄們的遺骸被合葬在一個墓中。在一座石獅紀念碑上鐫刻著詩人西莫尼達的詩句:「來自異邦的人啊,景仰拉棲第夢人吧!我們在此安息,始終信守法度。」英勇捐軀的這隊斯巴達人成為希臘人備受鼓舞的堅定無畏的榜樣。 公元前四百八十年,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羅德里格·桑托羅)統率五十萬大軍(號稱500萬之眾)、戰艦千餘艘,大舉進攻希臘。並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不可一世的薛西斯一世還向希臘各城邦發出勸降書,希望小邦們不戰自降。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達城300斯巴達勇士下載 300斯巴達勇士 bt 斯巴達300勇士攻略 psp斯巴達300勇士 300斯巴達勇士電影 300斯巴達勇士壁紙。結果,薛西斯的使者在眾多希臘人的反抗熱潮中吃盡了苦頭。此時,為了抵禦強敵,勇猛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傑拉德·巴特勒)親率由各處集結而來的希臘聯軍約七千人,率先趕到溫泉關,扼守住地勢險要的關隘之地。 另一方面,已經在激烈的海戰中消耗甚大的波斯軍隊,顯然已經無法在兩天內在陸戰中組織起什麼強烈的攻勢,因斯巴達300勇士預告 300個斯巴達勇士 斯巴達300勇士 漫畫 三百斯巴達勇士 300斯巴達300勇士存檔 斯巴達300勇士上映此,兩軍的短兵相接並未一觸即發。但兩天後,狡猾的薛西斯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偷襲關後,措不及防的希臘守軍很快就被擊潰。為保存實力,列奧尼達斯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命令希臘聯軍的主力迅速撤退,以保存實力。自己親率三百名斯巴達勇士殿後。與洶涌而至的數萬波斯軍展開了血腥的殊死搏鬥,最終,這三百位勇士全部戰死,也讓波斯軍隊在攻破溫泉一戰中關付出了兩萬人死傷的慘痛代價…… 拍攝故事 想必很多影迷此前已經欣賞過該片的預告片,其亦真亦幻的影像風格充分體現了原著作者弗蘭克·米勒的創作真斯巴達的300勇士 300斯巴達勇士在線 斯巴達300勇士劇情 300斯巴達勇士 首映 300斯巴達勇士 介紹斯巴達300勇士簡介諦。事實上,為了能達到如此效果,影片導演扎克·斯奈德可謂費盡心思。影片的拍攝過程幾乎全部使用數字背景技術。在這種先進的成像技術的幫助下,影片不但完全不需要實景拍攝,而且能在後期電腦製作的幫助下,完全可以達到導演想要達到的任何影像奇觀的要求。而在拍攝過程中,導演所要做的就是指揮演員在藍斯巴達300勇士下載斯巴達300勇士 bt 斯巴達300勇士攻略 300斯巴達勇士 迅雷 300斯巴達勇士在線 300斯巴達勇士預告幕前做各種各樣的表演而已。相信,很多人對此前那一部同樣全部使用這種技術拍攝的影片《罪惡之城》也印象深刻。巧合的是,《罪惡之城》也同樣根據漫畫大師弗蘭克·米勒的同名原著改編而來。具體來說,兩部影片的拍攝方式還是有所不同:《罪惡之城》是採用數字類型的攝影機拍攝而成的,而《斯巴達300勇士》則使用的是傳統形式攝影機。這種稱為「數字背景技術」有兩大優點:拍攝成本大大降低;另外給導演提供了更大的創作空間。以本片的規模,哪怕是部分實景拍攝,成本也會成倍增長。從畫面風格來說,稱得上導演奇才羅德里格茲和弗蘭克·米勒正是依賴這種先進的數字背景技術,才能在《罪惡之城》里保持了原著的陰暗色調和漫畫藝術的眾多特點,並最終創作出了如此另類和優異的電影佳作。而這部《斯巴達300勇士》更是必須藉助這種技術才能創斯巴達的300勇士斯巴達300勇士 psp 300斯巴達勇士首映 斯巴達300勇士片花 300斯巴達勇士漫畫 斯巴達300勇士上映造出獨樹一幟的畫面效果。因為本片的每一格膠片都需要計算機特效加上背景,所以後期製作比一般影片耗時更多。在長達一年的後期製作中,為了能盡早完工,導演扎克·斯奈德特意僱用了美國和加拿大的多達九家的計算機特效製作公司共同參與製作…… 幕後故事 眾人皆知,影片改編自美國著名漫畫家弗蘭克·米勒的同名漫畫。這套漫畫取材於第二次「波(斯)希(臘)戰爭」中著名的溫泉關戰役。在第二次波希戰爭中,「溫泉關戰役」並不是決定性的一戰。然而,這段歷史流傳至今仍然能夠震撼人心。並且經常成為各種藝術形式創作的題材,自然有它獨到的魅力和原因所在。 首先,這場戰役有著極具傳奇色彩的歷史背景。希臘各城邦早就知道薛西斯大軍非電影斯巴達300勇士 斯巴達300勇士海報 斯巴達300勇士 票房斯巴達300勇士簡介 300斯巴達勇士劇情常強大,而且是海陸並進洶涌而至。然而當時希臘正舉行盛大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依照慣例,奧運會期間不能打仗。所以溫泉關的希臘守軍只有幾千人,即使列奧尼達斯率領斯巴達勇士前來支援,援軍也只有300人。所以這場戰役希臘人註定要失敗。然而列奧尼達斯和他的部隊手裡還有一張好牌,那就是他們據守的溫泉關是從希臘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而且關口及其狹窄,一次只能通過一輛戰車。所以波斯大軍的前幾次進攻損失重大,無法奏效。但戲劇性的轉折出現了,一個希臘叛徒,領著波斯人穿過一條小路,直達希臘聯軍的背後,最後演變成300名斯巴達勇士與波斯大軍懸殊作戰的局面…… 影片簡評 此次接拍漫畫大師弗蘭克·米勒的愛作《斯巴達300勇士》,堪稱是扎克·斯奈德做夢都不敢想像的事實。事實上,自幾年前那部僵屍片《活死人黎明》之後,斯奈德已經許久沒有碰他那冰冷的導筒了。還好,《斯巴達300勇士》再次給了他一展才華的機會。因此,斯奈300斯巴達勇士壁紙 斯巴達300勇士 游戲 300斯巴達勇士vd 300斯巴達勇士種子 300個斯巴達勇士 斯巴達300勇士劇照德對於米勒的感激堪稱無以言表,只能用在工作中的拚命努力報答之。事實上,斯奈德以往的作品也都有著不錯的質感,充滿暴烈的血腥味和華麗奇幻的英雄主義。該片在風格上同樣採用與《罪惡都市》相同的製作方式,以追求同米勒原著風格的統一。影片和斯巴達人的性格一樣既有鐵質的嚴酷也有熱烈的血氣,光影與色彩較《罪惡都市》更豐富層次更鮮明流暢,戰爭場面氣勢磅礴,幾個漫畫中的經典場面在影像上悲壯依然,在場景設計上加入了不少超現實和現代元素,雖是史詩也如夢似幻。而從弗蘭克·米勒的角度來看,雖然已經有了一次成功的經驗,老道的弗蘭克·米勒仍不肯甘心退居二線,執意全盤干涉影片創作過程,包括撰寫劇本和繪制故事板等,這顯然也為導演斯奈德在創作上提供了莫大的幫助。因此,當該片在百天前推出預告片之時獲得了業內外極大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