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撞地球新電影
㈠ 美國好萊塢關於彗星撞地球的災難片
《絕世天劫》是試金石影片公司1998年出品的一部科幻災難電影,由邁克爾·貝執導,布魯斯·威利斯、本·阿弗萊克和麗芙·泰勒等聯袂出演。
劇情介紹
美國太空總署發現一顆巨大的隕石正朝地球方向而來,並將在18天之內撞上地球,為了阻止隕石造成人類的毀滅。
太空總署想出的方法是派人登陸隕石的表面,並鑽洞貫穿至隕石的地心,放入核彈引爆,使之在撞上地球前就先在太空中毀滅。
而身負此重任的是鑽油井工人的工頭哈里(布魯斯威利斯飾),而A·J·弗羅斯特(本·阿弗萊克飾)不但是他的屬下,同時也是布魯斯威利斯女兒(麗芙·泰勒飾)的男朋友,為了完成此項訓練,兩人同時接受太空總署的訓練,一夕之間從一個打井工人成為太空人及救世英雄。
(1)彗星撞地球新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哈利·斯坦珀
是名海上石油鑽井站長,善惡分明,對兄弟仗義,大氣不拘小節,但唯獨對待有關自己女兒的問題,特別是感情問題,把持得很緊。
2、A·J·弗羅斯特
格雷斯的男朋友,也是哈利的學徒。本性善良但略有痞子性格,所以他與格雷斯的愛情不斷地被岳父哈利打壓。跟隨哈利一行等人登上隕石,完成爆破任務。
3、格雷斯·斯坦珀
哈利的女兒、A·J的女朋友。無論父親的如何反對,對A·J依舊一往情深。在父親和男朋友踏上太空梭後,一直呆在航天指揮中心,關心任務的一舉一動。
4、丹·杜魯門
是哈利執行爆破隕石任務的牽頭人,對待工作認真,為了完成任務,為哈利等人開出的要求一路開綠燈。
5、瑞奇
哈利在石油鑽井的同事,行為好色,整天神經兮兮,但是鑽井技術很好,被選上和哈利等人一起登上隕石執行任務。
6、奇克
哈利在石油鑽井的同事,為人極有責任心,在執行完任務回到地球後,得到自己兒子與前妻的諒解。
㈡ 誰知道慧星撞擊地球的電影是什麼名字
名字叫《天地大沖撞》Deep Impact(1998)更多中文片名:彗星撞地球、末日救地球、深度碰撞
劇情
如果地球即將毀滅,你要如何利用剩下的時間呢?美國一名熱衷天文學的中學生里歐(伊萊亞伍德)無意間發現一顆新彗星,沒想到這顆巨大的彗星竟朝地球直沖而來,在一年內將撞上地球,人類命運危在旦夕。為了避免群眾恐慌,美國軍方封鎖了這項消息,但終究還是被媒體揭露,於是美國總統貝克(摩根費里曼)策劃了一個危險的太空任務,由經驗豐富的太空人「小魚」(勞勃杜瓦)領軍,試圖在彗星上引爆核彈將之炸毀。
沒想到此項任務失敗,只將彗星炸成大小兩塊。另一方面,為了以防任務失敗,美國早已 秘密 興建好一個可容納百萬人的「方舟」庇護所,除了傑出人士外,由抽簽決定能入內的人,迫使人人面臨了生離死別的抉擇。隨著世界末日的接近,有人拼了命尋找庇護所,有人瘋狂的尋找分隔兩地的親人……
㈢ 有部彗星撞地球是個挖石油的人救了人類電影叫什麼 視頻
美國電影《絕世天劫》
布魯斯·威利斯主演
劇情:
兩顆龐大的隕石即將撞上地球,人類必須結合太空總署的太空人和頂尖油礦鑽油工人,把太空梭迫降於另一顆隕石上,在鑽到隕石中心埋下核子武器,這個任務的成功與否將是人類生死存亡的關鍵。
㈣ 根據1994年彗星撞木星而拍的兩部災難片,一部是《絕世天劫》,另一部是什麼
是《天地大沖撞》。
《天地大沖撞》(Deep Impact)講述了一顆彗星將要撞擊地球,災難無法避免時,政府實行了最後的「方舟」計劃,拯救地球的故事。
在弗吉尼亞里奇蒙天文實驗室里,14歲的少年萊奧·畢德曼無意中發現了一顆不知名的彗星,這顆彗星重約500兆噸,面積相當於紐約市大小。它正受太陽的引力而圍繞太陽運行,如果按照它所運行的軌道,大約一年後便會與地球相撞。
(4)彗星撞地球新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坦納船長
一名美國宇航員,率領五名宇航員乘彌賽亞飛船到達彗星,把預先准備好的核彈放置到慧星上面引爆,以令它化成碎片或是改變軌道。坦納英勇地完成了任務,卻發現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
2、萊奧·畢德曼
他是一個14歲的少年,天文愛好者,一次在觀測天空時,無意中發現了一顆彗星,並告訴了其他人,科學家們很快就發現這個彗星將要猛烈撞擊地球。
3、珍妮·萊納
電視節目主持人,她在報道地方新聞的同時,發現了彗星將撞擊地球的消息,珍妮因此被貝克總統「請」去密談。總統拿出獨家報道的條件,讓珍妮將這一秘密保守兩天。
4、湯姆·貝克
美國總統,在得到彗星將要撞擊地球的信息後,策劃了一個危險的太空任務,在記者招待會上,總統貝克宣布將派一支特殊小分隊到太空去摧毀向地球撞來的彗星。
㈤ 一個電影彗星撞地球的電影女孩最後開飛船撞開彗星軌道的電影叫什麼
《天地大沖撞》(Deep Impact)是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和夢工廠出品的科幻災難電影,由咪咪·萊德執導,羅伯特·杜瓦爾、摩根·弗里曼等主演。影片於1998年5月8日在北美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顆彗星將要撞擊地球,災難無法避免時,政府實行了最後的「方舟」計劃,拯救地球的故事
㈥ 電影《不要抬頭》,彗星撞地球Fake news,我不聽,我不信…
許多人喜歡在夜晚仰望星空,對著劃過天際的流星許下心願,盡管它們轉瞬即逝,快速隕落在浩瀚的宇宙間,但我們堅信在那一刻許下的願望會變成永恆,直至心願達成。我們心裡的這份純真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相反,它們戰勝了理智和經驗,用感性使我們一如既往的嚮往事物的美好一面,即使這種單純的嚮往是那麼的遙不可及。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只有地球適宜居住。有充足的光照、有溫潤的空氣、有純凈的水源,在種種機緣巧合下,孕育出無數個生命體,她的形成純屬偶然,也夾雜著幸運。按生命進化論,從海洋生物到陸地生物,從陸地生物到爬行生物,從爬行生物再到哺乳動物,經過上億年的演變,才有了今天的高智商、位居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那麼,在地球生命的演變過程中,我們的家園遭受過多少威脅呢?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為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75%的物種滅絕,包括在地球上統治長達1.5億年的恐龍。這顆小行星進入大氣層到撞擊地面只用了不到10秒鍾的時間,但它爆炸後的威力相當於70億顆原子彈,並在墨西哥灣留下直徑為180公里,深900米的巨大隕石坑。那次撞擊事件像造物主使地球上的生命重新復盤。
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被稱為地球的教父,如果沒有木星,地球可能早已不復存在。木星距離地球大約6.3億公里至9.3億公里,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其質量是地球的300倍。它巨大的體積和釋放的引力幫地球阻擋住了無數次小行星的撞擊,其中,最著名的是1994年7月16日一顆名為蘇梅克一列維9號的彗星撞擊木星事件。
這顆彗星闖入太陽系被木星的引力捕獲,在木星引力作用下被分裂成21顆小行星,隨後這些小行星與木星大氣層碰撞引發了劇烈爆炸,爆炸後的小碎片在木星上足足掉落130多個小時,並在木星表面撞擊出5個等同於4倍地球大小的黑斑,由此產生的塵埃在木星上持續彌漫了3個月。據科學家推算,那次撞擊木星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引爆40萬億噸 250萬億噸TNT的威力,如果這顆彗星撞向地球,將會是一場滅頂之災。
彗星撞擊木星的概率是地球的8000倍,大部分彗星都逃不過木星的追捕,不過,也有漏網之魚。1908年著名的通古斯事件,一顆直徑不到 100 英尺(約30米)的隕石, 以大約 30 km/ 秒的速度撞入俄羅斯貝加爾湖西北800 km的通古斯河谷上空,在距地面 6 km 處爆炸,使方圓215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8000萬棵樹木焚毀,森林盡數颳倒,釀成一場大火。這次爆炸的威力相當於引爆2000萬噸TNT,是投放到廣島原子彈的1000倍。
太陽系分為內外兩側,以小行星帶為分水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位於太陽系內側,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位於太陽系外側,而小行星帶上本就匯集著的無數顆小行星,它們受太陽引力和木星引力作用影響在各自軌道上運行,但它們中的任何一顆隨時都有可能偏離軌道,逃脫束縛,成為一顆震懾地球的定時炸彈。
又或者,在宇宙間飄盪的不速之客僥幸逃脫了木星的圍堵,進入太陽系內側造成毀滅性的破壞,以此危及到我們的生存環境。雖然我們的科學在日益精進,但我們應當保持警惕,不可放過任何一種潛在的威脅,畢竟當下,我們還沒有能力去應付來自外太空的「客人」。
2
小李子的這部電影《Don't look up》極具諷刺性,把虛偽狡猾的政客,唯利是圖的商人,冷眼旁觀的民眾如數還原,超寫實風格,不正是當下 社會 的縮影嗎?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使多國陷入危機,以中國為首的為數不多的國家鄭重其事的對待,認真做防疫,可西方國家的漠視態度致新冠疫情到現在還未消退,無論其背後的政治、經濟和人文目的如何,無一例外都暗示著這些國家的極度自私和傲慢無知。
每每遇到國家危難之際,政客只想保住自己的身份地位,不去解決切實問題,商人只想利用一切資源與手段為自己牟利。無良媒體只會用各種 娛樂 花邊新聞去吸引大眾,捕獲人心,越來越遠地偏離了事情的真相。最可憐的當屬那些赤裸裸的活在被大數據監控之下人們,他們無法自拔地生活在一個自我欺騙與自我安慰的虛假世界之中,還洋洋自得的甘願被政商捆綁的利益集團愚弄,殊不知,他們早已是無恥之徒手握的一枚旗子,任人魚肉。
正如電影劇情,當科學家發現有一顆直徑為9公里的彗星撞向地球時, 社會 民眾面對危險臨近時的漠然反應讓科學家分外不解,難道他們真的不在乎個人生死嗎?其實不然,在這種突發的危機下,他們選擇相信政客的謊言,相信媒體傳達的信息,相信坐觀 娛樂 、天下不亂的逃避心理。
荒誕的美國女總統(梅姨演技真好),舉手投足間像極了美國某位前總統,早已千瘡百孔的腐敗政體,在荒唐領導人的帶領下走向衰落是必然性。政客的虛情假意,在鏡頭面前賣力表演,如果沒有清醒的頭腦,看不穿他們矯揉造作的姿態,勢必會走進他們設定好的情節之中。
投機取巧的商人無孔不入,在他們眼裡只有既得利益。他們為了利益,機關算盡,哪怕是面對即將毀滅地球的彗星,他們一廂情願且自作聰明地把這顆彗星視作財寶,無暇顧及區區老百姓的生死。他們一再蠱惑大眾,利用大眾的隱私為自己斂財牟利,無知的民眾還把他們視為偶像去追捧。
我們不為電影中麻木不仁的民眾感到可笑,或許我們也是其中之一。我們當中很多人已經喪失了感官能力,寧可輕信他人之言,也不願相信自己眼見為實的真相;我們喜歡編織各種夢想以此安慰自己;我們把希望寄予別人,而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逐漸失去了掌控命運的權力,被一根無形的繩索牽引。我們身陷其中,渾然不知。
如果說此電影是一種現實性的映射,我想應該值得我們所有人反思。災難當前,我們都是命運的共同體,應該拋棄私心,攜手去拯救我們的家園。這顆藍色星球是太陽系裡的唯一,我們誕生於此,生活於此,來之不易。我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我們吃著大自然饋贈的食物,我們把開采出來的物質變成了滾滾財富,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保護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
3
如果未來真有像電影中彗星撞擊地球的那一天,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災難。看過一個博主對彗星撞地球的詳細解說,我作出如下概括。
撞擊地球爆炸後會釋放熱輻射,熱輻射向四面八方蔓延2000多公里,迅速點燃方圓千里之內的可燃物,房屋、森林被毀,建築物燒成空殼,生物化成灰燼。
熱輻射在2000公里外逐漸消退,但是強烈的撞擊使火山噴發,飛散到大氣中的熔岩使大氣溫度上升,熾熱的熔岩和大氣中的碎片會點燃地表的一切可燃物,人類在火災與濃煙面前無處藏身。爆炸後拋向太空的岩石會摧毀人造衛星和空間站,人類失去通信設備,變成黑暗的信息時代。隨之而來,更可怕的是地震和海嘯。
大陸板塊的劇烈運動引起的高強度地震頻發,山崩地裂,所有地面結構被夷為平地。據推測,這種高強度地震可達10級以上,並引起連鎖反應,導致地殼破裂。地震會引起海洋動盪,使海底地殼擠壓斷裂,引發巨大的海嘯,海嘯會席捲所有沿海城市,房屋被巨浪推倒,海島被全數吞沒。
除了地震與海嘯外,最具有殺傷力的要數沖擊波。沖擊波比熱輻射運動速度慢的多,但沖擊波會把人們的內臟震破,沒有生還可能。因撞擊引起的爆炸會將煙霧和灰塵拋向天空,撞擊後的數日內,煙塵遮蔽天空,導致90%的光不能進入地面,地球將籠罩在黑暗之中。
可能有人想到要建一座地下城堡,人類搬往地下居住,但別忘了還有可怕的酸雨。爆炸產生大量的硫化物與雨水相結合形成硫酸雨,具有高腐蝕的硫酸雨使地球上的植物消亡、人類皮膚潰爛。硫酸雨滲入地下深處,水源被污染,江河湖泊化成死水,海洋溫度升高,生態環境破壞,致大部分海洋生物滅絕。
由於陸地食物鏈斷裂,大氣中的臭氧層破壞,地質改變,沒有足夠的太陽光照的地球又會變成一個冰凍星球,將重新開始新一輪的洗牌。
想起電影《流浪地球》那句台詞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災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回想近幾年各國相繼出現火山噴發,地質活動頻繁,全球氣候變暖,氣候條件愈發惡化,各類病毒肆起,這些現象足矣給我們敲響警鍾。
希望我們引以為鑒,全世界人類團結起來,懷著敬畏之心,齊心協力,共同抵抗所有的威脅,一起捍衛我們美好的母親家園。
聲明: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㈦ 彗星撞地球引發海嘯的電影是什麼
彗星撞地球引發海嘯的電影是《天地大沖撞》。影片講述了畢德曼慧星」正朝著地球飛奔而來,給人類致命一擊。當局緊急行動,研究出一個最佳方案——由宇航員坦納(羅伯特·杜瓦爾 Robert Duvall飾)駕駛彌賽號」飛船飛往慧星,把預先准備好的核彈放置到慧星上面引爆,以令它化成碎片或是改變軌道。坦納英勇地完成了任務,卻發現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慧星碎成了一大一小兩部分,向地球步步逼近。
當局迅速採取最後的行動,用諾亞方舟」計劃保住包括人類在內的一些地球物種。這是一個秘密的地下庇護所,只有少數的人可以在這里避開大劫難,等災難散盡後方重建世界。較小的那部分慧星已經撞向地球,引發山崩地裂,一片世界末日的景象。而跟隨其後的大慧星給地球帶來的毀滅程度,將遠遠超乎人們想像,力挽狂瀾的人類進入了倒數時刻。
該片不僅僅是一部科幻災難片,它遠遠超出了人類所想像的科幻片的范疇,它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以人類共同情感——親情、友情、愛情為主題的影片。它講述了在地球末日即將來臨時,每個人面對死亡的不同心態。《天地大沖撞》可以說是透視人性善與惡,勇敢與怯懦,真愛與虛情,堅貞與背叛,奉獻與索取的一面明鏡,一則令人看後有所思、有所感的世紀末寓言。
㈧ 隕石撞地球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 片 名:天地大沖撞 / 英文:Deep Impact / 港譯:末日救地球 / 台譯:彗星撞地球 / 其他:天地大沖撞
◆ 導 演:咪咪·萊德爾(Mimi Leder)
◆ 主 演:Robert Duvall 提李歐妮(Tea Leoni)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 類 型:劇情(Drama) 科幻(Sci-Fi) 動作(Action)
◆ 國家地區:USA
◆ 語 言:
◆ 發行公司:夢工廠(DreamWorks) 派拉蒙(Paramount)
◆ 首映日期:1998年5月8日
◆ 製作公司:夢工廠(DreamWorks) 派拉蒙(Paramount)
◆ 製作成本:$7500 + $0 (單位:百萬美元)
◆ 本站評分:
◆ 首映票房:$41,152,375.00 (單位:美元)
◆ MPAA定級:PG-13 級
◆ 全美票房:$140,464,664.00 (單位:美元)
◆ 片 長:120 分鍾
◆ 海外票房:$209,000,000.00 (單位:美元)
◆ 影片簡介:
小行星專家可能是本年度最吸引媒體關注的科研人員了,他們一次次發布「天地大沖撞」的警報,一次次引起世人的焦慮和恐慌。今年9月,美國康奈爾大學天文學家突然宣布,一顆代號為2000QW的小行星於一周前「擦」過地球,科學家是在它飛臨地球5天前才有所察覺的。一場虛驚之後,科學家又得出一個足以令人慶幸不已的結論,如果這顆小行星撞上地球,則可能毀滅15億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1月3日,夏威夷一個天文小組在天體聯合會宣布一顆代號為2000SG344的小行星可能在2030年撞擊地球,它的撞擊能量相當於100顆廣島原子彈,一時間輿論嘩然。但僅在一天之後,天文學家又緊急更正了此前的判斷,認為它與地球「碰面」的可能性約為千分之一,而且是在更為遙遠的2017年。盡管如此,關於小行星撞地球的討論並未結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發生「天地大沖撞」的可能性,英國科學家甚至正式向政府提交了一份報告,建議政府必須積極努力採取預防措施。而中國紫金山天文台也決定投資2000萬元建設國內最大的小行星望遠鏡站。
記者昨天從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得到證實:這顆小行星的確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危險的小行星。它的運行軌道與地球極為近似,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為354天(地球周期為365天)。中科院惟一的小行星觀測研究員朱進告訴記者,這顆危險小行星不會與地球「迎頭相撞」,因為它的轉向是與地球一致的。最新觀測表明,2017年它運行的軌道將與地球軌道局部「重合」,但兩星是否會相遇還很難說。隨著對其更進一步的探測,也許這種可怕的結論也會被排除。
據朱進研究員介紹,國際天文學界對這顆小行星還不甚了解。天文學家只是從它的亮度判斷的前提條件是它必需是一個普通的小行星。但如果它是金屬物體,那麼它的體積就要小得多。目前觀測者還「看不清」它的物質結構,它也許是塊石頭,也可能是70年代人類宇宙飛行器的推進器殘片。
內容:
14歲的萊奧.畢德曼從未想過自己會有如此驚天動地的大發現,他在觀測天空時,無意中發現了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畢德曼彗星」,但科學家們很快就發現這個彗星將要猛烈撞擊地球。 電視主持新秀珍妮.萊納在緊鑼密鼓地報道致使財政部長下台的性丑聞的同時發現了彗星將撞擊地球的消息,珍妮因此被總統「請」去密談。總統已獨家報道為條件,讓珍妮將這一秘密保守兩天。 在記者招待會上,總統貝克宣布將派一支特殊小分隊到太空去摧毀向地球撞來的彗星。前著名宇航員坦納臨危授命,率領五名宇航員乘彌賽亞飛船到達彗星,並在彗星上設置核子炸彈,藉以引爆彗星或偏轉彗 星行進方向,從而拯救危在旦夕的地球。 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人人面臨著即將到來的滅頂之災,人人在試圖尋找生命的意義。美國政府為使所有生靈不到滅絕,特意建造了一個如同諾亞方舟式的地下庇護所,以使少數人和動物得以存活。 用核彈摧毀彗星的行動失敗後,宇航員們在返回地球途中毅然決定駕駛裝有核彈的彌賽亞飛船撞向彗星,以自己的生命換取地球上人類的安全,但還是有一個小彗星撞上了地球,引發了史無前例的災難……
㈨ 有一部電影描述的是彗星撞地球,主角被選中去炸掉彗星,最終自己留下來犧牲了,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世界末日 Armageddon (1998)
導演: 邁克爾·貝
編劇: J·J·艾布拉姆斯 / Jonathan Hensleigh
主演: 布魯斯·威利斯 / 本·阿弗萊克 / 麗芙·泰勒 / 威廉·菲德內爾 / 比利·鮑伯·松頓 / 史蒂夫·布西密 / 邁克·克拉克·鄧肯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 / 災難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俄語
上映日期: 1998-07-01(美國)
又名: 絕世天劫 / 隕石大沖撞 / 最後決戰 / 大決戰
世界末日的劇情簡介 · · · · · ·
發現一顆巨大的隕石正朝地球方向奔來,並將於十八日內撞上地球時,美國太空總署想出阻止該隕石與地球相撞造成人類毀滅的辦法:派人登陸隕石的表面,鑽洞貫穿至隕石的地心,放入核彈引爆。但這一切必須要在十八日內完成。
鑽油井工頭(布魯斯•威利斯)被委以重任,而他的下屬(本•阿弗萊特)恰也是其女兒(麗芙•泰勒)的男朋友,此次任務能否成功完成,關繫到女兒下半輩子的幸福。為此,他和下屬接受了太空總署的高強度的訓練,以期一夜之間從打井工人變成救世英雄。
㈩ 關於一部外國科幻片屬於彗星撞地球的電影
片名:天地大沖撞 / 英文:Deep Impact / 港譯:末日救地球 / 台譯:彗星撞地球 / 其他:天地大沖撞
導演:咪咪·萊德爾(Mimi Leder)
主演:Robert Duvall提李歐妮(Tea Leoni)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類型:劇情(Drama)科幻(Sci-Fi)動作(Action)災難
國家地區:USA
語言:英語
字幕:中文
發行公司:夢工廠(DreamWorks)派拉蒙(Paramount)
首映日期:1998年5月8日
製作公司:夢工廠(DreamWorks)派拉蒙(Paramount)
製作成本:$7500 + $0 (單位:百萬美元)
首映票房:$41,152,375.00 (單位:美元)
定級:PG-13 級
全美票房:$140,464,664.00 (單位:美元)
片長:120 分鍾
海外票房:$209,000,000.00 (單位:美元)
劇情介紹
在弗吉尼亞里奇蒙天文實驗室里[1],14歲的里奧.貝德曼無意中發現了一顆不知名的彗星,後來經過科學家證實這竟是一顆能給予地球毀滅性打擊的彗星。這顆彗星重約500兆噸,面積相當於紐約市大小。目前它正受太陽的引力而圍繞太陽運行,如果按照它所運行的軌道,大約一年後便會與地球相撞。 為了拯救地球,政府決定派遣由前宇航員坦納船長率領的小組駕駛由美、俄聯合製造的飛船「彌塞亞」號登陸彗星,試圖用核裝置引爆彗星或使彗星偏離原來的軌道以阻止這顆災難之星。然而由於對彗星結構分析的不夠,爆炸使彗星分成大小兩塊仍繼續飛向地球,「彌塞亞」號則在行動失敗後
與地球失去了聯系。隨著彗星與地球的距離越來越近,人類已經無法阻止其前進,地球雖然不會因為撞擊而消失,但撞擊所產生的海嘯與塵埃將會給地球所有的生命以致命的打擊。 為了能夠使人類生存下去,政府不得不實行了最後的「方舟」計劃,即建立一處秘密庇護所,裡面存有種子、植物、動物和少數人類的精英以便在兩年後塵埃落定再出來完成自己的重任。撞擊的日子終於到來了,第一塊小彗星以超過聲音的速度撞進了大西洋,頃刻之間紐約、波士頓、費城等地被海嘯吞沒。幸運的是,「彌賽亞」號幾經波折又與地球取得了聯系,宇航員們毅然啟動核裝置,義無反顧地沖向隨後而來的大彗星塊……蒼穹劃過一片壯麗的流星雨,人類終於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