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湘江電影主題詞
A. 血戰湘江觀後感,如何評價
在「學習強國」平台上觀看了《血戰湘江》後,心情非常激動,那悲壯的畫面在腦海里久久不能散去。
「如果中國革命的勝利,要用我們的鮮血才能築成,那我們必須英勇獻身」、「誓死保衛黨中央過過江」,紅三軍團長和紅軍戰士的話時時縈繞在耳旁,革命者不怕流血犧牲,以大無畏、昂揚向上的革命精神給我以震撼和鼓舞。
該片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組織創作拍攝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影片以長征史上最慘烈的湘江之戰為背景,成功塑造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工農紅軍領導人在長征中不屈不饒的光輝形象,生動表現了紅軍34師官兵前仆後繼,勇於犧牲,全力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大無畏精神。
通過觀看這部影片,使我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教育,影片把我帶入到戰爭場面,聲光特效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影片中一個個紅軍戰士指戰員流血犧牲使我感慨萬千,他們的視死如歸的氣概,他們對革命堅定不移的信念,讓我萬分敬佩。
而今我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更加珍惜,緬懷先烈,銘記歷史,我們要學習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革命先輩是我們的民族脊樑,正因為有他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精神,才有我們今天的立國之本,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永遠值得每個中國人敬仰。
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不忘革命先輩的初衷,做一名新時代合格的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長征的革命精神不但沒有過時,更是我們現階段實現中國夢,建設更加繁榮富強祖國不竭的動力。
雖然我們進入和平建設時期,但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不能忘記革命的初心,依然要學習長征精神,在改革開放新的征程中發揚不懼挑戰和革命的大無畏精神繼續前進。為社會乃至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的參與者、奮斗者、開拓者。
(1)紅色湘江電影主題詞擴展閱讀:
觀後感重在「感」。不少學生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
要聯系實際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B. 紅色主題詩詞有哪些
綜述:
1、《沁園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七律·長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3、《沁園春·長沙》一九二五年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候。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4、念奴嬌 昆侖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C. 湘江北去觀後感500字高一
湘江北去觀後感
湘江北去觀後感(一):
《湘江北去》觀後感
在學校組織的看電影活動中,《湘江北去》讓我收到了很大的震撼,本片講的是毛澤東等人處在最低谷的時期,身為讀書人卻不得不被下放到社會的最低層,令我感受最深的莫過於毛先生與那幾個孩子之間的互動,他本是對中國教育心灰意冷的人,卻被那幾個孩子深深感動,不是沒有掙扎過的,他胸口中懷揣的所謂「禁書」,終是抵但是內心對孩子的憂慮,對國家的職責。演員並不流利的湖南話,讓我不覺有些郁悶,甚至覺得有種毀掉片子的感覺。但是聽久了,卻又一種奇異的熟悉感,或許我們會對這個性的腔調進行調笑,但我們心中絕不會減少對偉人的崇敬之情,他們即使處在人生的最低端,也絕不會輕言放下,他們不斷用自己的力量,在小小的崗位上奮斗著,我看到那些活在語文課本中的大文豪們,放下了筆桿子,拿起了鋤頭,端起了鐵鉗,他們的身上穿的不是光鮮亮麗的長衫,而是破舊不堪的短褂;他們不在明亮的教室里談天論地,卻屈尊於火爐煉鋼的煤灰中。但他們依然在戰斗,依然不滅身體里沸騰的熱血。
是的,他們依然在戰斗。他們擁有最堅強的意志,懷揣最偉大的夢想,帶著最科學的理論,他們怎樣會,怎樣可能不成功呢?一片湘江,浩浩湯湯,站在這樣雄壯的景色面前,誰能無所動容,那些立在岸頭,揮毫天下的詩人們,用鮮血和精神書寫了這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長詩「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般豪情,這般自負,這群睥睨天下的文生,硬生生的打出了一條紅色湘江路。[由www.DuanMeiWen.Com整理]
為孩子們講解的中國國情仍歷歷在耳,那些憂國憂民的箴言,那一雙雙渴求的雙眼,「先生,我們何以救國家」是啊,我們何以保家衛國,我們的先輩們研究了一代又一代,竟被一小兒稚語塞的啞口無言。這樣看來那些鮮血,那些犧牲到顯得毫不足惜了!但又能怎樣樣呢?強大的封建勢力,壓的激進分子寸步難行,他們苦苦掙扎,卻沒有出路。慶幸的是中國還有救,孩子們還是那麼勇敢,說實話,當我看到那位渾身素縞的孩子將地圖藏進自己身上時,我有一瞬間的驚愕,不是沒想過的,當東西被搜出來之後,那個孩子又會被怎樣懲罰呢?他還那麼小,家中的親人又去世,那個小小的身板,怎樣能夠承受的下這么多的苦難,只正因他處在那樣一個時期?他堅信自己的老師,他們的眼裡有些期望和不滅的掙扎,那是新中國未來的燈火,為了更好的將來他們不放下一切的期望。他們發奮奮斗下去,不論自己的力量有多麼微小!
反觀我們,生活在他們無法想像的年代,擁有他們無法想像的一切。明亮的教室沒有改變什麼,先進的設備也沒有改變什麼,甚至,我們更差了!這是為了紀念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的電影,但我卻不想過分強調那時那些鮮明的人物們,他們無疑是任何時代的主角。那些與我們相同的學生們才跟讓我感到心驚,我們是如此的不一樣又是如此的相同。我渴望追隨他們的足跡,一暢我們心中的湘江。搞笑說說
湘江北去觀後感(二):
湘江北去觀後感
舊城拆了,帶走了往日的苦痛,無盡的懷念與歡欣隨著新樓一齊膨脹,往昔的艱辛成就了今日的安寧。是誰將苦痛帶離?是誰將幸福賜予天地?當一顆心飄過一張紙欣然卸下自己的壯志「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熱血青年,看見的應當珍視,也應當認真想想該怎樣賦予這一顆顆脆弱的心更多自信而不是悲吟。人生豪邁
在青春的變幻中,流經了多少事?飄過了多少人?(lz13)當歲月和美麗已成風塵中的嘆息,他們感傷的眼裡,也許依舊有舊時的淚痕。然而,那堅定的信念的目光依然清晰。在走失的年華,迷離的光影里,信念亦如往復的星辰依舊閃亮於天際。
北大的莘莘學子,中華的有志青年就是那一脈涌動著的熱血,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就是那涌動著的心臟。南湖的航船引領中華走向光明。有多少人為革命而獻身,我們卻以真的記不起,彼此清晰的容顏,只在記憶里,連同那些年少的心事。都因這一次次的劇變湮沒在青春的過往裡,在歲月的裹扶只,天各一方,兩兩相忘,也許共升天堂。然而,我知道這一顆顆年輕的心,沒有後悔而是自豪,正因偉大的新中國是他們的驕傲。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雲,何處是光輝華夏?我知道,那是他們心中的中華,是英雄心中的中華。
多少次的摸索,多少次的爭執。陶斯詠說過,道不一樣,不與為謀;道不一樣,卻依然能夠是朋友。是的,道不一樣,目標同,都是為了祖國不再受蹂躪,都是為了祖國從此傲然屹立!
湘江北去,激情難逝,開天闢地,誰為英雄?偉大領袖毛澤東,是他領導人們濕潤了中國乾涸的視線,冷硬的心痂。是你讓我堅信,有夢想,才有太陽!你從湘江來,流向五湖四海,點點星星之火營救中國。
烈士的鮮血融化千年寒冰,烈士的鮮血催開天山雪蓮,帶九州共享勝利,共迎晨曦。
是信念讓他們有了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有了一種圓潤而不逆耳的音響,一種不再理會哄鬧的微笑有了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這便是成長,是成熟。
時光流逝但精神永存;時光流逝,但激情永存;時光流逝,但黨的光輝永存。讓我們銘記那一顆顆心,銘記那一次次失敗與勝利,讓我們用心聆聽過往,體悟真情,觸摸生命的激情,高喊:「共產黨萬歲!中國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