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關於南京保衛戰最新電影

關於南京保衛戰最新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2-26 07:45:03

⑴ 南京保衛戰有電影版的嗎

有,《南京,南京》,

⑵ 南京保衛戰電影刪了些什麼

被刪的《南京!南京!》70分鍾內容包括:

1、暴力

導演陸川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影片其實還有近20分鍾表現日本人殘暴的鏡頭。例如,日本人闖進難民營,高圓圓抱著小孩躲在閣樓里,但日本兵還是發現了她,開始往閣樓里掃射,小孩子的頭被擊中,血液噴在高圓圓的身上。此外,影片還有大量死傷軍人的鏡頭,高圓圓呈現出完全崩潰的狀態。

2、裸露

除了暴力,《南京》還刪掉大量慰安婦鏡頭。不僅有死去的慰安婦全裸的鏡頭,還有在慰安所中日本軍人強奸慰安婦的鏡頭。實際上,導演陸川並沒有一味地表現日本人獸性,而是站在人性的角度思考問題。例如,有一個被刪的鏡頭就是,還是處男的角川,赤裸地躺在他想娶為妻子的慰安婦百合子的懷里,像一個孩子。

3、情感

原來的劇本中劉燁飾演的陸劍雄與高圓圓飾演的姜淑雲有一段感情戲,並且貫穿全片。但在拍攝過程中,拍著拍著就拍不下去了,因為剛剛還在拍活埋的鏡頭,接下來又拍軟綿綿的情感戲,大家都不能接受。

於是劇情幾經修改,最後變成陸劍雄在前四十分鍾就死去,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本來,陸劍雄將出現在避難營中與姜老師相遇的,到最後還是被日軍抓走,並且留下了自己的身份編號。而後來大量被屠殺的軍人身份編號章被華小姐匯集,成為了大屠殺的見證。這些都被刪掉。

4、台詞

許多觀眾在看完《南京》後,都表示範偉飾演的唐先生死得有些突兀。影片中,唐先生本來可以走,但他卻將生的機會留給了自己的同事,但為什麼就一定要被日本人槍殺呢?陸川表示,在這段敘事中,唐先生的死原來是有鋪墊的。

當時日本人對唐先生說:「活著不是挺好嗎?」唐先生回答說:「我留下來是為了救自己。」實際上,日本人的潛台詞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唐先生留下來就是死。不過後來這兩句台詞被刪掉。

5個小時剪輯了一年

對於被刪鏡頭,陸川表示,《南京!南京!》原本有近5個小時,但是因為片長的關系,最後剪輯了近1年的時間,變成了現在的2小時15分鍾。對於被刪減鏡頭,陸川坦言,其餘的都能接受,只有唐先生的台詞是最大遺憾。

「例如,在劇本中,角川和百合子的感情戲是有一條線索的,但考慮到中日兩方戲份的平衡問題,以及尺度問題,被剪掉一些,我是完全理解的,而且這些剪掉的鏡頭也沒有影響到劇情的發展。至於高圓圓和劉燁的戲份被刪,則是迫於片長的壓力,演員們也都表示理解。」

陸川表示,只有唐先生的台詞被刪,讓自己有些遺憾,「沒了日本人說的這句話,唐先生的死變得有些不合邏輯,我也不清楚為什麼這句話沒有通過。」

⑶ 關於電影《南京!南京!》的疑問

坐在星美的電影院里,我承認,我遭受到一場心靈的殺戮。
雖然在周四的晚上,但仍然有接近五成的上座率。說明大家對這部電影的關注度,確實很高。
雖然觀看的過程中,有哭泣,有嘆息,有憤怒,有最後字幕時對於至今活著的小豆子表達了欣慰的掌聲,但我仍然難以掩蓋自己的憤怒。

這是一部被認為有著某種精神特質的電影作品。
也被認為是今年以來最重要的電影之一。
關於它,有太多的形容詞和修飾語:充滿誠意,記錄中國人的抵抗,尋找日本人的角度,最棒的中國標簽的特技……
但是,我要說,我看到的,與聽到的,似乎是兩條難以相交的平行線。

我沒有看到抵抗。我只看到了死亡。
去看這部電影之前,我被打動的原因,就是因為陸川的話。因為他要記錄一段中國人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抵抗史。
但是,很遺憾,我沒有看到抵抗——如果那短短的幾分鍾的巷戰算是抵抗的話,我無語。我只看到了死亡:成百上千人的死亡,被機槍掃射,被趕進長江,被關押後澆上汽油扔進手雷,那個看起來英勇赴死的劉燁,完全是具有諷刺意味的蒼白「英雄形象」。
那六七個日本兵,就可以把滿滿一屋子數百上千的人俘獲,要知道一人咬他們一口都不夠分的。
幾乎沒有一次抵抗是成功的,是有成效的。這就是抵抗嗎?

我沒有看到譴責。我只看到了歌頌。
用長長的篇幅,記錄征服者的慶典,讓我有把銀幕撕碎的沖動。在此,也許陸川本人的原話更具有說服力:
那場祭祀舞蹈,可以說我有一個特別巨大的慾望想把這舞蹈拍出來,但為什麼想拍這個舞蹈,我覺得這事有特別大的意義在裡面,這個意義會讓我睡不著覺……就覺得這件事做得特別值得。我們必須把這段鼓和這段祭祀帶到所有中國人面前。因為這種威脅,這種被征服的威脅從來就沒有消失過,而且人家一直在那兒繼承著呢。他們可能不沖中國,就隨時的。現在讓我們漢族,或讓我們中國人拿出一段震懾人心的代代相承的文化的東西,我覺得已經沒了,我們就剩秧歌了,我們真正的東西在哪兒呢?戰爭的本質說到底是精神的折磨,它是一種文化在你的廢墟上舞蹈。
中國的文化只剩下秧歌,日本的文化就是震憾人心的精神。所以這種真正的精神這種文化,是有資格在你被征服和損毀的廢墟上舞蹈的!
殺戮者的本質,是殘暴和獸性,那是應該被譴責的繼承,而不是歌頌的膜拜。
一段殺戮的文化,也值得如此的歌頌?這是什麼樣的奴性心理?
也因為這種歌頌的心態,所以「南京!南京!」這個當時在日本以戰勝國姿態傳播的閃電戰勝利口號,才成為陸川這部重要電影作品的篇名《南京!南京!》?

我沒有看到正常的日本兵。我只看到了異常的陸川導演。
一個有人性的日本兵的視角,能代替侵華戰爭中那些日本兵滅絕人性的群體行為?
一個虛構出來的自殺的角川,能夠代表一個永遠不肯承認自己罪行的民族?如果他們都是有人性的,那為何迄今為止出來懺悔的侵華老兵屈指可數?
如果他們是有人性的,那麼活活地剖開孕婦的肚子取出嬰兒把玩的都是誰?那些英國和美國記者記錄的圖片影像中刺刀上的中國孩子,又是誰?那三十萬慘死的靈魂,又都緣於哪個魔鬼的雙手?
陸川也許自己很喜歡吹蒲公英,所以在一張慘烈的畫卷之後,他簡單地表達了未來的美好,可是,生的種子,不是在被一個良心發現的日本人放生之後種下的,是應該對歷史的永遠銘記和對彼岸的時時警惕,同時自己不斷強大壯大,才能生長的。

我沒有看到愛國情。我只看到了功利心。
一部掛著愛國旗號的電影,巧妙地用了多個片斷、多個場景來記錄慰安婦與士兵的「獸與欲」,那些不斷穿插於故事中間的強奸、多次閃現的完全的赤裸、多次直接呈現於鏡頭之下乳房……
為何用四五個段落、總長超過五分鍾的時間來表現日本人強奸中國女同胞?
用一個日本慰安婦以及無數慰安婦的聲音、動作、畫面,是為了要襯托出一個有良知的日本人,是他的思考,還是他動了情?
是因為劇情的需要?還是因為票房、話題的需要?
在這部影片中,大腿、乳房、全裸、慰安畫面竟然上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令人發指!

在第一天的首映之後,我們看到了不同的媒體反映:友好媒體繼續歌功頌德,中立媒體客觀報道,惡意媒體負面連牘,但至少都無法避免地記錄到相同的事情——觀眾感受殊議,爭議很大。。
觀眾不是傻子。
有時候,販賣愛國熱情換取財富,有投機取巧的可能。但是,在「南京大屠殺」的題材上,中國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你在記錄什麼,你在歌頌什麼,你在表達什麼,在公眾的聚光燈下,你無可遁形。
所以,在影院你能聽到帶著憤怒情緒的嘆息,也能聽到「XX神經病」的責罵,還有更深了解導演訴求目的的人,會直斥為「功利心太強」,或者稱之為「想拿獎想瘋了」。

我想,日本人應該會感謝陸川的寬容。
所以,靖國神社是依然可以去拜的,既然南京屠城之後的勝利慶典都可以在中國得到如此淋漓盡致的表現。
所以,屠殺也是應該的,因為有中國兵,因為有抵抗的存在。
所以,不承認南京大屠殺也是可以的,《南京!南京!》裡面沒有任何數據去記錄日本人所犯下的罪行。
如果,這部影片成為惟一一部表現南京大屠殺而終於在日本公映的先例,我不知道,中國人是應該為之驕傲,還是為之憤怒。
1937年,南京大屠殺成為中國人的國難國恥;2009年,《南京!南京!》讓中國電影有新國恥的感覺!
是以為記!是以為祭!是以為忌!

⑷ 八佰:為什麼他們要抱著手榴彈跳下去呢為什麼不把手榴彈直接扔下去呢

歷史上八百壯士中沒有抱著手榴彈往下跳的。這個問題,史界早就給予拆穿了!因為這樣杜撰出來的假的歷史故事很感人很煽情。

電影中抱著手榴彈跳下去的目的是什麼

我認為,主要當時並不是為了戰術目的,就是為了壯烈赴死。類似情況還發生在南京保衛戰,光華門城門洞,也有戰士綁著手榴彈跳下去同歸於盡。

突出壯烈色彩

從電影節奏角度講,四行倉庫防禦戰的高潮是陳書生拿著手榴彈跳下的那一刻開始的。比起直接將手榴彈扔下,抱著手榴彈跳下帶來的沖擊更大。決死的士兵的氣概能大大震撼坐在電影院中的觀眾。不僅能夠帶來可以震懾人心的效果,更能夠讓觀影者從內心中產生共鳴,對這些決意赴死的將士產生敬佩之情!

⑸ 關於狙擊手的電影,不知道名字

《狩獵者》 最後是不是吧鬼子的汽車全炸了?

⑹ 求: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等22次會戰電影

南京保衛戰:《南京、南京》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xOu-RK1gLY/
徐州會戰:《血戰台兒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5NTkzNzY=.html
長德會戰:《喋血孤城》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5NTU0ODc2.html
桂南會戰:《血戰昆侖關》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yOTAxNDk2.html
反映正面抗戰的電影不多,看過的就這些,請樓主參考。

⑺ 南京!南京!

這幾天疫情在家閑的無事,便看了許多電影。有這樣一部影片,全程黑白,對話很少,但全片扣人心弦,這部片子叫做《南京!南京!》

「歷史背景」

1937年11月,隨著血戰三月的淞滬血戰結束,上海最終淪陷。在討論南京防衛問題時,絕大部分將主張放棄南京。李宗仁當時表示,南京從戰術上講,是個絕地:「敵人可以三面合圍,而北面又阻於長江,無路可退。」

但南京是國之首都,不防守,何以向國民交代?

大戰一觸即發。1937年11月27日,擔任南京衛戍司令的唐生智召開中外記者會,並強硬表示:「本人奉命保衛南京,至少有兩件事有把握:第一,即本人及所屬部隊誓與南京共存亡,不惜犧牲於南京保衛戰中;第二,此種犧牲定將使敵人付出莫大之代價。」

盡管愛國熱情高漲,但唐生智的實際行動與能力,卻與這場首都保衛戰最高軍事長官的身份,嚴重失稱。

12月5日,南京保衛戰打響後,15萬國軍將士們在南京城外奮勇殺敵,日寇連續作戰四天,付出慘重傷亡後,才推進到南京城下。

當時,唐生智下了兩個命令,一個是命令各部隊「應以與陣地共存亡之決心,盡力固守。」

為了表示背水一戰,絕不放棄,唐生智還命令:各部隊將長江沿岸的所有船隻全部收繳,並命令部分軍隊負責把守江岸挹江門,以防止有部隊和散兵私自後撤、北渡長江,以表示將與南京共存亡。

戰局逐漸告急,12 月 11 日晚,在得知南京復廓防線即將被突破時,蔣介石兩次致電唐生智,指示「如情勢不能久持時,可相機撤退,以圖整理,而期反攻之要旨也。」

但12月 12 日,唐生智又收到蔣介石來電:「經此激戰後,若敵不敢猛攻,則只要我城中無恙,我軍仍以在京持久堅守為要。當不惜任何犧牲,以提高我國家與軍隊之地位與聲譽,亦惟我革命轉敗為勝唯一之樞紐。」

12月12日,隨著日軍開始突入各個城門,唐生智慌亂不已——12月12日下午5時,唐生智在匆忙中,召集南京守軍各軍長、師長,開了個僅僅20分鍾的短會,並宣讀了蔣介石關於「可相機撤退」的來電,並下達全軍撤退的書面命令——「衛戍作命特字第一號」,指令各部隊進行突圍。

但如何突圍?

唐生智心中壓根沒有想法。他先是指令剩餘的十幾萬大軍:「大部突圍,一部渡江」;然後又口頭宣布「大部渡江,一部突圍」。命令前後顛倒、完全混亂。

主將沒有主心骨,各支守軍的軍長、師長們也亂了,不知道咋辦。此前一直有序抗戰的國軍,由此開始大潰敗。

大批南京城內的守軍和市民,當時紛紛往下關碼頭撤退,但長江邊的大型渡船,卻早已被計劃「破釜沉舟」的唐生智下令撤走,參加過南京保衛戰的國軍將領宋希濂後來回憶:

「下關浦口間原有兩艘渡輪,每次可載七八百人,往返一次約需時45分鍾。那時下午5時就天黑了,早晨要到7時才天亮,即夜間有整整14個小時可以航行。如果衛戍司令長官部的運輸機關能確實掌握這兩艘渡輪,則至少可以運送3萬人過江,然而,他們卻讓這兩艘渡輪開往漢口去了。留存在下關江邊的,只是幾艘小火輪和兩三百隻民船,要過江的人太多,船隻卻太少,各部隊為搶船甚至發生槍戰。」

由於大部分官兵無船可乘,將士們只好拆取附近的門板,製造木筏渡江,很多人抓著一些木板、樹枝,試圖游過近2000米寬的長江,但由於冬季,江水冰冷刺骨,很多士兵都在中途溺死。

12月13日,日軍分幾路攻入南京城中,並開始沿馬路屠殺逃跑的中國軍民;13日上午10時,日軍開始圍堵被圍困在長江邊上、無法渡江的中國潰軍。

13日下午2時許,日本海軍也突破了最後的江防,到達南京下關,並瘋狂掃射正在渡江的中國軍民。

大屠殺開始了。

當時,15萬南京守城部隊中:有1萬多人在戰斗中陣亡;另有3萬多人成功突圍,或是渡江北撤;但剩餘10萬多人,則徹底崩潰逃亡,幾乎盡數被俘虜,最終被日軍殘忍屠殺。

對於這支此前一日還在殊死抵抗、奮勇抗戰的國軍,轉眼間卻乖乖束手投降,日軍第 16 師團長中島今朝吾,也感覺非常詫異,他在1937年 12 月 13 日的日記中寫道:

「(中國守軍)是以 1000 人、5000 人、10000 人計的群體(自行投降),連武裝都不能及時解除····他們己完全喪失了鬥志,只是一群群地走來。」

「電影情節與歷史」

電影開頭,宋希濂部軍官陸劍雄(劉燁飾)協同戰友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他們運用殘破的建築作為工事,與路邊偽裝的坦克合力擊倒了大片日軍。但隨著日軍增援趕來,坦克被擊毀,駕駛員全身著火跳下坦克後被擊斃。

這個反擊的情節也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

「 「12月9日一輛1號坦克半路熄火,但是車上兩名戰士不忍心丟掉坦克,便躲在坦克里伏擊日軍。

當時日軍以為這是一輛被擊毀的坦克,便沒有檢查,結果坦克上突然開始射擊,瞬間掃倒十幾個人。可是敵人也非常頑強,立刻散開,前鋪後擁地向戰車攻擊。但好幾次皆未得逞,因這一大隊敵人僅有步兵武器,沒有平射炮和山野炮,無法擊毀戰車。

就這樣地戰斗到黃昏以後,敵人仍無辦法。這時彈葯基本耗盡,兩個戰士商定棄車乘夜撤退。他倆離開戰車不遠,敵人突然以機槍迫擊炮轟擊,駕駛員不幸犧牲,車長用駁殼槍壓制住敵人後幸運撤離。

幾天後南京城牆被攻破失守,12月12日唐生智下達棄守南京的命令,所有軍隊在一片混亂中四散撤退。但是僅剩的第三連坦克兵們行駛到江邊卻發現沒有船可以渡河。好不容易找到的小木船無法承受坦克的重量,只能載人通過。

無奈之下,三連為了不讓武器落入日軍之手,只好自行炸毀所有坦克(推測為三輛),然後乘船渡江。有四個戰士不願意走:「我們決定留在這里打日本鬼子,敵人已經到了面前,應該打了再說!」,便駕駛著一輛坦克趁著夜色返回南京。

13日中午,此時南京城裡有幾十名國軍炮兵42團的殘兵在撤離時遭到日軍包圍,正在殊死抵抗。三連最後返回南京的這輛1號坦克突然從半路殺出,加入到對日軍的作戰中,中國坦克上兇猛的火力打的日軍抬不起頭,成功掩護士兵撤退,之後邊打邊撤,傍晚退至國民司法大院時,因油料耗光、彈盡糧絕,最終坦克成員全部戰死。真正做到了誓與南京共存亡 」 」

電影中,在日軍的火力壓制下,最終少數殘余的士兵不得不投降。等待他們的是屠殺。戰敗俘虜的國軍士兵有的被當場處決,也有的在路邊絞死。

陸劍雄,隨行的小孩還有他的戰友們被帶到了漢中門等待處決。士兵們聽到了城門外的槍聲,紛紛坐下拒絕出城,因外他們知道外面迎接他們的是死亡。就在這時,陸劍雄一個人站起來,一步步向城門外緩慢的走去,眼神中充滿了堅定,毅然赴死的寧靜。孩子也爬起身跟了上去。

在刑場,陸劍雄把孩子攬在懷里,用手遮住了他的眼睛,隨著槍響,大片人倒了下去。而孩子得益於他的保護,倖存了下來。

唯一尚有生機存留的,就是位於金陵女子學院的「安全區"。大量的難民涌到這里尋求救助。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拉貝、歸國女教師姜淑雲、金陵女子學院魏特琳女士,積極營救中國難民,用他們的勇敢和堅毅與日本人周旋,但獸性大發的日軍早已虎視眈眈盯上了藏身於此的中國婦女。

於是舞女小江,雖然生存在社會的最底層,但在國家危難的時刻,為了拯救其他婦女,她堅定地站了出來,自願被日軍帶走。

唐先生這樣懦弱的知識分子,雖然對凶暴的日軍小心應付,委曲求全,為了保護家人而出賣同胞,他為了獲取日軍的通行證,來到日軍司令部,舉報難民區內有中國士兵。

但在日軍的搜查中,他的小女兒卻被日軍扔下了樓,他出賣同胞換來的通行證沒給他和家人帶來任何保護,他趴在窗戶上失聲痛哭。

日兵角川,在這場戰爭中,作為佔領者,在日軍對中國人的殺戮中,他從一個士兵變成一個麻木的機器,沒有靈魂的人是可悲的,他活在空虛和罪惡之中,逐漸走向崩潰。最後,他在痛苦的折磨中把槍口對准了自己 。

「影評」

陸川在拍攝影片之前閱讀了大量的日軍日記,發現大部分日軍並非想像的那種青面獠牙的野獸形象,大多數參與這場戰爭的日本人的日記里寫的是很小的事情,比如搶了一隻豬,挖了一些山葯,准備做一頓飯,而他們正是進南京城的那支隊伍。這些日記讓陸川明白了南京大屠殺的可怕之處不是一群野獸幹了野獸該乾的事情,而是一群正常人幹了野獸乾的事情。所以陸川在這部電影里為「禽獸」還原為人,用電影告訴觀眾日本軍人的真實狀態 。

日本人角川更是《南京!南京!》貫穿始終、著墨最多、最立體豐富的第一主角。角川在影片中表現了人性善良的一面,他不僅對戰爭有反思,還最後釋放了兩個中國俘虜,並自殺。角川的視線使得《南京!南京》成為一部風格大膽的作品。

本文轉自我的博客: winstonblog.ink

⑻ 南京大屠殺簡介

南京大屠殺指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學術界認為開始於12月5日 )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南京大屠sha (1982)》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rleZtiwh0G__YFISOmqGuw

?pwd=2g9n 提取碼:2g9n

本片1982年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出品。紀錄片通過豐富翔實的資料,真實地記錄了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製造的屠殺30多萬人的大屠殺慘案這一歷史事實,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野蠻殘暴的凶惡本質。

⑼ 反映南京大屠殺或南京保衛戰的影視劇有哪些

《南京大屠殺》、《金陵十三釵》、《南京!南京!》、《四十九日·祭》、《南京1937》。

1、《南京大屠殺》

是由吳子牛執導,秦漢、劉若英等主演的歷史戰爭影片,由龍祥電影製作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子公司及中國電影共同攝制。該片以1937年發生於中國南京的戰事為背景,描寫了一個中日結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殺中的遭遇。

2、《金陵十三釵》。

電影的故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1937年被日軍侵佔的中國南京,在一個教堂里互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

3、《南京!南京!》。

影片通過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國士兵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經歷,揭示了戰爭對人性的摧殘。

4、《四十九日·祭》。

該劇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金陵十三釵》,講述了1937年南京被日軍攻佔前後,在接下來的四十九日內發生的人間慘劇,反映了絕境中的生命意義與人性救贖。

5、《南京1937》。

《南京1937》是由龍祥影業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製作,吳子牛執導,秦漢、劉若英等人主演的戰爭片。 該片以1937年發生於中國南京的戰事為背景,講述了一個中日結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殺中遭遇的故事。

⑽ 反映南京保衛戰的影視劇有哪些

1,《四十九日·祭》

《四十九日·祭》是由張黎執導,張嘉譯、宋佳、胡歌、黃志忠、張歆怡、黃品沅等主演。講述了1937年南京被日軍攻佔前後,在接下來的四十九日內發生的人間慘劇,反映了絕境中的生命意義與人性救贖。

2,《棲霞寺1937》

《棲霞寺1937》由南京三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南京精匯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於2005年7月5日推出的一部 戰爭劇情電影,該片由鄭方南執導,新華、宋軍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37年底到1938年初南京淪陷前後,南京棲霞寺和尚寂然法師帶領寺廟僧人自發創建難民護難所,不畏日軍的壓力與打擊,保護兩萬多難民的故事。

3,《南京1937》

《南京1937》是由龍祥影業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製作,吳子牛執導,秦漢、劉若英等人主演的戰爭片。該片以1937年發生於中國南京的戰事為背景,講述了一個中日結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殺中遭遇的故事。

4,《南京夢魘》

《南京夢魘》的製做前後籌備近10年,從2005年初開始拍攝,從最初的120分鍾版本到現在的77分鍾版本,歷經數十次修改。中文版製片人和配音是中央電視台的吳海燕。

《南京夢魘》的拍攝得到許多華僑的贊助,因為作為第三方個人行為拍攝真實歷史事件,使歷史的真相得到了還原,使人們更加清晰的了解那段歷史。

5,《屠城血證》

《屠城血證》是羅冠群執導的歷史故事片,由翟乃社、陳道明、雷恪生主演,於1987年上映。該片講述了1937年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後實施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中國醫生展濤不顧個人安危千方百計將證明日軍罪行的照片送出南京的故事。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5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19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14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51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43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91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70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96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36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