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七事變電影
⑴ 七七事變電影觀後感3篇
七七事變,日本侵華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因發生於1937年7月7日而得名。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 觀後感 ,歡迎參考。
七七事變電影觀後感(一)
作為一個中國公民,一個皮膚黃如土地、記憶長如隧道的炎黃文明的承繼者和享受者,面對某些先輩某段並不遙遠的歷史。
七月七日,它代表了沉重、沉痛、沉思,它以一種血火勾連的方式,以一種硝煙彌漫、哭聲與怒吼交相映襯的方式,以歌唱和訣別的方式,以仆倒、掙扎、繼之而起的悲壯姿態存在著。
七月七日,這一天我應該做點什麼,我必須做點什麼,因為它之於一個中國公民,就像陣痛之於新生,分娩之於母親。是的,我將重溫歷史,讓它從宛平城、盧溝橋的那一頁開始翻起,從29軍37師219團還擊的槍聲中開始尋找,我的可敬祖輩們奉獻和創造的歷史榮光。
七月七日,我必須讓浮躁虛華的心在它面前沉靜下來,因為我是一個有血有淚、有痛有樂、有屈辱與榮光的中國公民。伴隨黎明清風的吹拂,我將捧起一首戰斗史詩,一首剛剛被從歷史的塵埃中打撈出的無名氏之歌,它是寫給當年戰斗在最前線的29軍的偉大頌詞:「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委屈忍痛和平保,無可避免上刺刀,自衛應戰理氣壯,挺劍而起是今朝。盧溝橋、盧溝橋,立功報國在此橋!」
在它的雄壯節奏和音韻鼓動下,我沒有理由不亢奮,沒有理由不落淚,將一個男人的淚,獻給為祖國而戰、為和平而戰、為理想而戰的光榮先輩,這是一種榮耀,是我作為中國公民的莫大榮幸。我期待穿越時空的心靈感知,期待自己被物質文明泡軟的心能像他們一樣堅強和堅韌、執著而無畏。
在盧溝橋的石獅注視下,那片歷史陣痛之地,國民覺醒之地,戰士奮起之地,我們有責任帶著一顆負疚的心,去那兒憑吊,去那兒緬懷,用心和魂去撫摸與眺望。
當夕陽像先輩的背影一樣投掛在我們的臉上,當夏日之風裹著剛烈傳奇的 故事 撲面而至,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恭候與迎接,像一座石獅一樣向它、向他們致敬,永遠,永遠,因為這是不能忘卻的記憶!
七七事變電影觀後感(二)
在紀念「七七事變」67周年之際,我們在此憑吊當年英勇的抗日先驅英烈,回想歷史,展望未來,感慨良多。中日兩國本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有兩千多年友好往來交流的歷史,五千年文明的中華,在西風東漸以前,一直是東瀛告別洪荒步入人文的師長。然而在近代,東倭卻又一次走上對外窮兵黷武的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而且這一次不再是簡單的冒用「中國征東將軍」的名義跨越對馬海峽,而是「大日本帝國天皇」的野心,矛頭直指當年的恩師之國——中國,歷時半個時世紀的血腥浩劫,給中國和亞洲 其它 一些國家造成了深重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一慘痛的歷史教訓值得永遠記取。
正確認識和對待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是中日兩國政府關系,以及兩國人民和平共處的基礎。雖然1972年日本在《中日聯合聲明》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於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由於日本開始對歷史問題有了這一基本認識,中日兩國才得以實現邦交正常化,民間互通有無。隨著30餘年來,數屆清醒的日本領導人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而總體上逐漸有所進步。1995年8月15日,村山富市首相代表日本政府發表談話,就過去日本的殖民統治和侵略給亞洲國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損失和痛苦的歷史,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這對促進兩國關系的平穩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但同時從田中教榮到小泉純一郎,也有數屆逆歷史潮流的日本元首和政客,公然朝拜「靖國鬼社」,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為右翼邪惡勢力幫凶;人們不能不看到,日本一直存在一股干擾兩國關系健康發展的逆流,並且這股反動潮流,有增無減,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其主要表現之一就是日本右翼勢力頑固地宣揚反動歷史觀,為過去的侵略戰爭翻案。日本有一個旨在為所謂大東亞戰爭進行 總結 的出版物,洋洋數十萬言,所持歷史觀之反動,翻案氣焰之囂張,令人吃驚。甚至在日本發展到公開修改教科書,否認歷史罪行。
在談到日本侵華戰爭時,公然把「九一八事變」歪曲成日本的「防衛戰爭」,把「七七事變」說成是中國的「陰謀所致」,連日本在本世紀初向北洋政府提出的旨在「二十一條」,也被公然說成是日本在「鞏固既得利益」。概言之,它把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全盤否定,統統抹殺。並且發展的右翼政府公然以武力,違背國際公法,在東中國海釣魚台列嶼非法拘押我中國公民。
眾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妄圖「八泓一宇,稱霸世界」,即把對外擴張作為基本國策。19世紀甲午戰爭竊取琉球和台海,20世紀30年代,日本先後挑起了「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發動了侵略中國的全面戰爭。在1931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華戰爭中,日本犯下的累累暴行,令人發指,其證據在案,鐵證如山,罄竹難書。然而今天日本某些喪心病狂者竟然對此辯解說,「因日本土地和資源缺乏,有時需要向其他國家要求生存所需的權益」,這真是不折不扣的強盜邏輯。這類胡言亂語同當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時的輿論蠱惑和煽動何其相似乃爾。這些人似乎仍然生活在當年的軍國主義狂熱之中。
這些人還對在歷史問題上表態比較客觀的日本政界人士大加攻擊,對日本正直的輿論界和 教育 界人士發泄強烈的不滿,抱怨日本患有「民族自虐症」和 「歷史自虐症」。他們對日軍暴行的無數人證、物證,對中國、日本和國際上的如山案卷記錄目盲心蔽,對中日兩國人民希望世代友好的願望視而不見,一味地為侵略戰爭製造各種辯詞和遁詞。他們甚至揚言要改變現狀,重樹什麼「正確的」歷史觀,以恢復「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必須指出,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瘋狂肆虐時也曾鼓吹過所謂「民族精神」,正是這種「民族精神」不僅給亞洲人民,也給日本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今天這些人又在起勁地鼓吹這種「精神」,他們究竟想要把日本引向何方?要給日本在國際上樹立什麼樣的形象?他們這樣做,只能使周邊國家對日本更加警惕,也不利於日本今後的發展。日本明智的政治家、各界有識之士對此不可不察,不能聽任這些人把日本引入歧途。
本世紀以來,日本走過兩條截然相反的發展道路,經歷了兩種截然相反的歷史結局。兩相對照,不難得出正確結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才是日本的根本利益所在。利害昭昭,殷鑒不遠。但是,日本有些人卻頭腦膨脹,忘乎所以,甚至妄圖重溫「軍國日本」的迷夢。因此有必要正告這些人:要尊重歷史,以史為鑒,否則必將受到歷史的懲罰。
中國古語雲:知恥近乎勇。對日本而言,這應該意味著敢於正視歷史,深刻反省歷史錯誤,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以贏得亞洲各國的信任,成為國際社會中體面的一員。
以史為鑒——歷史是一面鏡子,如何面對歷史的大潮,反映著一個民族的整體素質、政治和精神境界。在人類歷史上,一個民族陷入精神誤區的情況並不少見,關鍵的問題是要有走出誤區的勇氣和智慧。正確認識歷史往往是一個民族走向新的進步的轉折點。中國人民希望日本走向和平發展之路,走中日兩國世代友好之路,而這條道路的起點之一,就是正確對待歷史。
七七事變電影觀後感(三)
勿忘歷史,不僅僅是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我們祖輩我們的祖國所受的屈辱和凌虐,而更大的意義在於揭示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畢竟世代的仇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也無助於問題的解決,發展才是硬道理,才是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艱苦的八年抗戰讓積弱的中國承受了太多的苦難,也讓中國贏得了近代中國反擊列強的最偉大的一場勝利,中國由此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之路。
然而復雜的國際環境和經濟環境,讓現代的中國所走的復興之路無異於進行一場新的抗戰
南方冰災、汶川地震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了中國人的溫情、團結和堅毅。
中國,在堅定的走下去!
相信任何的艱難困苦,任何的天災人禍,都不會擊垮中國人民。
災難,只會讓我們更堅毅。
牢記前輩們為國家的付出和犧牲,和對國家興盛的期盼,各盡其力,建設強大的國家。
未來屬於我們!
猜你喜歡:
1. 七七事變作文精選大全
2. 電影《七七事變》觀後感想
3. 「七七事變」78周年紀念日會議發言稿
4. 七七事變資料
5. 紀念七七「盧溝橋事變」領導致辭
6. 七七事變讀後有感
7. 電影七七事變觀後感
8. 七七事變的影響
9. 七七事變時間
10. 盧溝橋事件發生在哪一年
⑵ 拜託哪位有七七事變(1995)吳桂苓和吳京安等主演的歷史戰爭片的百度雲免費資源鏈接
《七七事變》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L0BaIp-4gqDNMGoCZm6Sig
導演:李前寬/肖桂雲
編劇:李力/尤建華
主演:吳桂苓/吳京安/李法曾/杜志國/鄭邦玉/
類型:歷史/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95-09-28(中國香港)
片長:140分鍾
又名:七·七事變/TheLuGouQiaoIncident
1937年,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遭遇了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日本帝國主義早已將爪牙伸向中原,狼子野心的侵略者赤裸裸露出貪婪嘴臉,所欠僅是一個賴以開戰的借口。古都北平,日本華北駐屯軍橫行霸道,卻礙於國民黨29軍的熱血將士誓死擋在面前,不敢輕舉妄動。而另一方面,蔣介石集中精力對付中共,對日本侵略者一味採取退讓政策,迫使宋哲元(吳桂苓飾)的29軍忍氣吞聲讓出豐台。北平進步學生在中共的授意下,積極團結29軍,支持宋哲元抗日。
⑶ 《七七事變》電影裡面的主要角色有哪些
《七七事變》電影裡面的主要角色
吳桂苓飾宋哲元
簡介二十九軍110旅旅長
⑷ 電影《七七事變》講的什麼事,什麼人,主要內容是什麼
電影《七七事變》講述了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全國抗戰開始的前後經過。
影片介紹
1931年9·18事變後,日軍佔領東三省,進而虎視華北各省。宛平縣是當時的華北要道,駐守在這里的29軍在軍長宋哲元的領導下,對日軍強大的軍事實力感到畏懼。為了避免和日軍正面沖突,宋哲元主張從豐台撤出,日軍讓29軍交出防區。日軍向宛平城蘆溝城進軍,30軍躲了起來。
劇情簡介
1937年的北平陰雲籠罩。日本侵略者在華北擴張有恃無恐,平津危在旦夕.為了打通盧溝橋這一軍事要道,日軍不斷在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挑釁。駐守在平津要道宛平城的是中國的29軍.在軍長宋哲元的帶領下,全軍將士加緊練兵,准備抵抗日軍的進攻。日軍在中國軍人的嚴密防禦面前,未敢輕舉妄動。
1937年7月7日深夜,日軍以尋找一名士兵為借口,強行要求進入宛平城,被我守城部隊拒絕,日軍不斷製造事端。引起雙方交戰。日軍遂大舉進攻盧溝橋,並進一步擴大戰事,直逼北平城,華北十分危急。平津各界愛國人士,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下,紛紛奮起聲援29軍。中共中央代表周恩來應邀赴廬山,與蔣介石就國共合作抗日進行了談判。蔣介石也發表講話「無論何人皆有抗戰守土之責任」表明了抗日的態度。 29軍軍長宋哲元,雖然上下逢源,但他有反抗日本的民族自尊,決定全面抗戰。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親臨戰場,指揮戰斗,給日軍以重大打擊。日軍動用飛機、大炮,控制了中國軍人的戰斗能力,二位將軍率軍以死相拼,先後戰死疆場,以身殉國,表現了一代中國軍人「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的英雄氣概和不朽的民族精神。 29軍在日軍的強攻下傷亡慘重,宋哲元為了保存實力,決定撤出宛平城。在29軍處境最艱難之時、張自忠挺身而出,隻身留在北平,與日軍周旋。北平的各界人士紛紛奮起抗戰。
⑸ 電影《七七事變》主要講了什麼
電影《七七事變》主要講了: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佟麟閣、趙登禹等愛國將士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七七事變》是李前寬、肖桂雲聯合執導的歷史題材戰爭片,由吳桂苓、吳京安、李法曾、杜志國、鄭邦玉、鄭繼勇、周寧朝等聯合出演,於1995年上映。
震驚世界的七·七事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歷史事件,影片把這個發生在近60年前,不可思議的事情通過人物的刻畫,通過戰爭場景的描繪再現了出來,讓人們重新把這一秘密經歷了一次。
1937年的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在7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時間通電全國,大聲呼籲:「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經過全體中國人民的八年浴血奮戰,1945年9月2日,日本帝國主義被迫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至此,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後勝利,這也是中國人民近代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
⑹ 七七事變電影
片名:《七七事變》
七七事變
外文名稱:The Lu Gou Qiao Incident
類型:劇情片/戰斗片
年代:1995年
制 片 廠:長春製片廠
歷史顧問:程思遠、呂正操、賈亦斌
http://ke..com/link?url=t9GTNHEu__
⑺ 盧溝橋事變電影簡介、
簡介:日本軍隊為了佔領中國,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自1937年6月起,駐豐台的日軍連續舉行所謂的軍事演習。1937年7月7日深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居然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謊稱有一名日軍士兵於演習時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這顯然是蓄謀已久的挑釁行為,七七事件(9張)中國守軍當即嚴詞拒絕了這一要求。日軍立刻向盧溝橋一帶開火,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37師219團予以還擊。這便拉開了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序幕。日軍自1931年佔領中國東北後,為進一步發起全面戰爭,繼續運兵入關。到1936年,日軍及日偽軍已從東、西、北三麵包圍了北平(今北京市)。
中國守軍和日軍在盧溝橋激戰,日本派大批援軍,向天津、北京大舉進攻。29軍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先後戰死。7月30日,中國軍隊因傷亡慘重被迫撤離天津,天津淪陷。
曾經受到日軍重創的宛平城7月8日早晨,日軍包圍了宛平縣城,並向盧溝橋中國駐軍發起進攻。中國駐軍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官兵奮力反擊。排長申仲明親赴前線,指揮作戰,最後不幸戰死。駐守在盧溝橋北面的一個連僅餘4人生還,余者全部壯烈犧牲。
發生時間:1937年7月9
事變發起者:清水節郎、一木清直等。 盧溝橋日軍:駐豐台日軍河邊旅團第一聯隊第三大隊
中國守軍:國民革命軍第29軍37師110旅219團軍長宋哲元,副軍長佟麟閣
師長 馮治安 旅長 王治邦
團長吉星文
本段事件起因
日本帝國主義為了佔領中國,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借一個士兵失蹤借口,要進入北平(今天的北京市)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無理的要求。日軍開槍開炮猛轟盧溝橋,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吉星文團奮起還擊。掀開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侵吞我國東北後,為進一步挑起全面侵華戰爭,陸續運兵入關。到1936年,日軍已從東、西、北三麵包圍了北平。從1937年6月起,駐豐台的日軍連續舉行挑釁性的軍事演習。1937年,駐華日軍悍然發動「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抗日戰爭隨即爆發。
⑻ 盧溝橋事變電影簡介、
你好,電影《邪不壓正》改編自張北海的武俠小說《俠影》。簡介:北洋年間,北京以北。習武少年李天然(彭於晏 飾)目睹師兄朱潛龍(廖凡 飾)勾結日本特務根本一郎,殺害師父全家。李天然僥幸從槍下逃脫,被美國醫生亨德勒救下。
李天然傷愈後,赴美學醫多年,並同時接受特工訓練。1937年初,李天然突然受命回國。「七七事變」前夜,北平,這座國際間諜之城,華洋混雜,山頭林立。每時每刻充滿誘惑與殺機。一心復仇的李天然,並不知道自己被捲入了一場陰謀,亦攪亂了一盤棋局等。
⑼ 怎麼評價電影《七七事變》
評價電影《七七事變》
七七事變77周年,我們想起了為捍衛祖國尊嚴而犧牲的先烈勇士,我們的胸中激盪著中華民族團結一心,頑強抗敵的豪情。
⑽ 77事變這部電影主要講什麼
本片主要講述了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全國抗戰開始的前後經過。
1937年北平籠罩著日本侵略者軍事威脅的陰雲。軍長宋哲元率領中國29軍駐守平津要道宛平城,全軍嚴密防守,日軍未敢妄動。7月7日深夜,日軍以尋找士兵為由,強行要進宛平城,遭我守軍嚴詞拒絕,終於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日軍攻克蘆溝橋,直逼北平城下,華北危急。
在中共地下黨領導下,社會各界奮起支援29軍。中共中央代表周恩來應蔣介石之邀上廬山,國共再度攜手,蔣介石發表 「無論何人皆有抗戰守土之責任」的講話。29軍軍長宋哲元、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親臨戰場,給日軍以重大打擊。日軍動用飛機、大炮,極大消弱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佟、趙二將軍身先士卒先後戰死在北平戰場,表現出了中國人的氣概和民族精神。
29軍在日本人的飛機、大炮、坦克等的強攻下傷亡慘重,宋哲元知道抵抗已經沒有了能力,在給日本人以殺傷後,為保存一定實力撤出宛平城。在29軍處境最艱難之時、張自忠隻身留在北平,與日軍周旋。全國再次掀起了民族的抗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