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牛牛電影
⑴ 牛牛影視怎麼獲取地址
牛牛影視軟體的後台能夠獲得公網IP以及區域網IP。
牛牛影視軟體的後台能夠獲得公網IP以及區域網IP,通過GPS、基站以及wifi可以獲取到我們的ip,IP地址為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網路和每一台主機分配一個邏輯地址。
牛牛影視是一款十分有趣的視頻播放軟體,這款軟體為我們帶來了超多有意思的影視資源,在這里咱們將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這里的資源都是相當豐富,沒有廣告。
⑵ 牛牛影視怎麼獲取地址
在瀏覽器中搜索。
牛牛影視app是無法在手機軟體管家中下載的,用戶需要在瀏覽器中搜索「牛牛影視」找到官方下載頁面上方的網址就是該軟體的下載地址。
牛牛影視app是由牛牛串門文化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很方便影視觀看的軟體,這款軟體提供海量的影視資源,用戶可以查找自己想看的任意影片。
⑶ 牛牛影視怎麼獲取地址
1、首先打開《牛牛影視》軟體並進行賬號登錄。
2、其次在軟體的主界面內找到個人中心服務並點擊進入主界面中。
3、最後在個人中心的地址欄中即可獲取到相關的地址。
⑷ 牛牛影視怎麼獲取地址
電腦搜索即可。牛牛影視又名牛牛電影網,每天為你提供最新的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綜藝節目、電影影評、分集劇情、影視資訊等。
1、首先打開電腦。
2、然後打開瀏覽器搜索牛牛影視怎麼獲取地址即可獲得。
⑸ 一個被賣進大山裡的洋人
關於拐賣的消息,好像一直都層出不窮,直到近幾年網路和各種刑偵手段發達了才好一點。
比如那個「女大學生被拐賣給老頭,關豬圈17年」的新聞,就看得人心痛。
一個花季少女,原本應當燦爛美好的人生,就這樣被毀了。
這簡直就是「現實版的《盲山》」。
早在2007年,李楊導演的《盲山》,講得就是女大學生被拐賣的故事。
而倪萍主持的那檔《等著你》,在上面我們也能看到各種因為拐賣而產生的人間悲劇。
婦女,小孩,好像受害者一直是這樣的「弱勢群體」。
那你有沒有聽過 拐賣洋人 的故事?
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就講述了一個 美國大兵 被拐賣到彝族的故事——
《天菩薩》
這部上映於1987年的電影,出自香港導演嚴浩之手。
嚴浩,香港新浪潮中的一員大將。
1978年,嚴浩用一部《茄哩啡》掀起了香港新浪潮的序幕,之後他又接連創作了《夜車》《似水流年》《滾滾紅塵》《棋王》《天國逆子》《太陽有耳》《我愛廚房》等電影,部部精品。
作為嚴浩的第五部作品,《天菩薩》的處境非常尷尬。
盡管啟用了強大的製作班底——攝影呂樂、音樂趙季平、美術指導張叔平,這些人都是華語電影中的翹楚,但成品在觀眾中的存在感極低,就連豆瓣也僅有100多人標注看過。
但其實當我們透過粗糙黝黑的影像,去觀看這部電影時,就會發現這是一部充滿了原始神秘色彩和少數民族景觀的電影。
影片一開場,就為我們展現了彝人生活環境和思想觀念的傳統。
彝人看見了美國大兵的飛機後,大喊:「天神的裙子掉下來啦!」
不過,這群彝人中也有「見過世面」的,認出這不是天神,是「飛機洋人」。
剛以為,到這里就正常了。
結果這唯一一個「明白人」又開始用自己的一套理論頭頭是道地說了起來。
「洋人的祖先是羊,所以他們的眼睛是黃色的。我們本來是一個家族,住在一個山頂,後來為了爭草和水,才達成了冤家,洋人就搬到了緬甸去。」
這里要提一下,影片的背景被設置在二戰時期,但是影片並沒有講述過多關於戰爭的信息,而是將其推到了後景。
被放置在前景中的是涼山彝族在1956年民主改革之前所實施的奴隸制度。
在涼山彝族的奴隸 社會 中,奴隸主和奴隸以及其他勞動者之間的階級關系,是通過森嚴、復雜的等級關系表現出來的。
整個 社會 成員劃分為「諾合」、「曲諾」、「阿加」、「呷西」4個基本等級。「諾合」即黑彝,這是貴族,基本上都是奴隸主。
這種宏大的 社會 背景,一直是嚴浩的作品特色。
他以小人物面對 社會 惡劣環境而無力逃脫悲劇命運為核心主題,在銀幕上構築成了一道異常飽滿和深刻的特殊景觀。
比如敘事時空從六十年代的大陸跨越到九十年代的香港,講述王一生愛棋成痴的電影《棋王》。
《天菩薩》中的小人物,則是一位美國大兵皮特。
一開始,他只是到彝族調查開頭那個墜機飛行員的情況,負責把他的屍體運回美國。
在調查的時候,我們見證一場類似「洋人朝拜皇帝」的好笑又荒誕的戲。
黑彝統領無比自大,還滿口順口溜,簡直可以當個rapper。
皮特對黑彝統領說,希望他們協助美方調查,儼然一副官方姿態。
結果翻譯翻過去的就是:「他說他知道的還沒有您的鬍子多,您知道的比他的頭發還多。」
嘖嘖嘖,翻譯老江湖了。
這么一說,統領一下子就happy了。
考慮到「他們經過了六天六夜的跋山涉水來朝拜我」,特意下令用大禮招待他們——
果索。 (一種待客禮儀)
當著貴客的面宰殺五隻牲口,這是彝族最高規格的待客之禮。
道理是這樣了,但是皮特看著牲口被殺還是頭皮一陣發麻,還不能不吃,不吃的話統領就要生氣。
罪是受了,但皮特也發現了一條「生財之道」——
這里多的是銀子和鴉片,當地人輕易就會用這些東西換一些在我們眼裡毫無價值的東西,比如幾根針啦,比如一團縫衣服的線啦。
皮特見狀,立馬靈機一動,摘下自己軍裝上的破扣子,就跟身旁的彝族妹子換了一枚製作精美的銀戒指。
這性價比太高了,倒買倒賣起來簡直就是暴利。
皮特反思了自己的現狀,當兵根本賺不了幾個錢,退休太年輕,轉行又太早,想發財致富娶媳婦只能走走歪路了。
眼看著皮特就要和自己的好伙計走上這條剝削之路了,算盤都已經打好了。
結果,二十分鍾後,這位「精明」的美國大兵就被裝進麻袋裡成了奴隸。
哈哈哈哈哈,嚴浩就是這樣,套用一個「傳奇故事」的外殼,講述那些最樸素最深刻的人性人心。
情節的奇,人物身份的奇,在《天菩薩》中都湊齊了。
沒能發財的皮特悲慘地被人以三坨銀子的價格賣了出去。
不過呢,以後他就不叫皮特了,成了一個娃子(彝族對奴隸的稱呼),還是個洋娃子,叫拉鐵。
拉鐵在彝族這一待,就是整整十年。
在這十年裡,他從一個軍人,變成了「一條會說話的牛,沒有家的狗。」。
他要背柴,要犁地,只能光著屁股光著腳在村裡亂跑。
一個老奶奶看到他這樣,主動把自己二十年前死去丈夫留下的衣物拿給了拉鐵,告訴他:「窮人有條褲子,勝過光屁股的天神。」
因為在一次械鬥中打傷對方的頭領,拉鐵受到了主人的獎勵,地位瞬間上升了,備受彝族人尊重。
他甚至還有了喜歡的人——
另一個「娃子」,牛牛。
牛牛的出現,讓他徹底不想跑了。
拉鐵甚至把自己最珍貴的禮物送給了牛牛——當「飛機洋人」時衣服上的章。
他喜歡用白蘿卜做杯子,用野果子「沖咖啡」,牛牛就不顧尖刺,為他摘那些果子。
拉鐵被剃了「天菩薩」(一種彝族特有的發型),也披上了用生羊皮織成的披肩「察爾瓦」,宛如一個地道的彝族人。
看《天菩薩》有一種奇異的撕裂感:山外面炮火連天,山裡面還是還是賽德克巴萊式的搶地盤和搶奴隸。
尤其是看著美麗嬌弱的牛牛被像牲口一樣被人從麻袋裡拉出來的時候,很難想像這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發生的事情。
後來,拉鐵的這段「偷情」被主人發現了,他被打了一頓,又被轉賣給了當地最窮的老闆。
他和牛牛還沒有開始的愛情自然而然地也就黃了。
他不再有體面的衣服穿,大冬天的一雙鞋也沒有,腳凍裂了,就用借來的針把傷口縫起來。
直到56年民主改革,他的生活才有了轉折點。
這時,他又一次遇見了牛牛,她離了婚,帶著一個小姑娘。
兩人也終於走到了一起。
原以為,故事會這樣結束。但最後,拉鐵要被送回國,回到自己真正的家,重新被叫作皮特。
牛牛不願意,一直哭。
但拉鐵還是回去了。
他還會回來嗎?
或許會,或許不會。
不管怎麼,美麗哀愁的牛牛,都會一直等著他。
值得一提的是,《天菩薩》改編自50年代美國一個功勛飛行員的回憶錄,內容皆為真人真事。
電影雖然用了一個離奇的故事作為敘述外殼,但並沒有將彝族一昧地神秘化奇觀化,或是一昧地貶低少數民族,大肆渲染其落後野蠻。
相反,它還人物以樸素 情感 ,細致地記錄了那些傳承了千年的悠久傳統,將愛情、友情、鄉愁都描繪得真摯深刻。
嚴浩在《天菩薩》中還展現出一種可貴的現實主義反思精神,不見文化獵奇,人文價值深遠。
我們在《天菩薩》里破天荒地看到一個洋人被奴隸,被「馴化」,直到逐步適應彝族的全過程。
嚴浩將白人的殖民史在80年代倒轉了過來,實在是妙。
不過正因為這倒轉,這部電影在一段時間內也成了「禁片」。
要知道自1972年美國尼克松訪華後的二十年裡,中美關系由解凍逐步進入了「蜜月期」,當時時代之下考慮內容影響中美兩國關系,沒能內地公映,也可以理解。
不過如今該片已解禁,在國內視頻網站可觀影,在當下中美關系震盪時期,再看這部《天菩薩》,不免又有另一番滋味。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童雲溪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