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陽光普照電影影評主題分析

陽光普照電影影評主題分析

發布時間: 2022-12-13 15:49:51

A. 陽光普照電影解析

陽光普照電影解析如下:

電影《陽光普照》是導演鍾孟宏2019年的作品,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具有悲劇性色彩的家庭,不被認可的小兒子被送去輔育院改造,擁有優等生光環的大兒子卻無法承受家庭所給予過於強烈的寄託從而選擇了死的故事。

這是一個很鬆散的故事,人物繁雜,像網一樣的交織,充分的體現了故事的普適性,電影獲得了第5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劇情長片。電影《陽光普照》正好就在兩者之間,這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世界,卻總有人下著非黑即白的判斷。

電影中的父親老陳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頑固,偏執,卻又不善言辭,像極了中國式家庭中典型的「嚴父」形象,他是一個割裂的人,他對著世界有著割裂的決斷。

小兒子一事無成,他就從不承認那個不優秀的小兒子是自己的孩子,將小兒子置於永遠的陰霾;而大兒子懂事優秀,成績優異,是全家的驕傲,他就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大兒子身上。

誠如阿豪的遺言,每個人和動物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但是只有他沒有。他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B. 【陽光普照】

文/阿謙

全片155分鍾,我想聊聊這部電影。

這個世界最平等的是太陽,無論黑夜與白天都各自一半,我希望自己就是一個太陽,不被陰影所籠罩。

影片開頭便是小兒子和同伴因砍掉別人手被而關進了少年看守所,從小兒子陳建和1985年出生的信息可以判斷影片的時代背景大概是21世紀末,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母親在夜場做化妝師,父親是一名駕照的教練,哥哥在備考大學,這個看似和諧的家庭其實滿目瘡痍。

父親把從小把愛就給了哥哥,每次教練車有學員問自己幾個孩子時,父親都毫不猶豫回答只有一個,沒錯,那就是大兒子。 我們都知道一個家庭裡面,父愛無言影響也更大,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生活獨立感、學習自信心方面都會很積極。但就是這種偏愛引發了故事中弟弟和哥哥的悲劇。

哥哥從小被給予厚望,在家人眼裡他什麼都是最優秀,為人心善,又高又帥,甚至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為別人考慮,完全找不出任何缺點。而恰好就是樣的完美使得體內的靈魂越來越孤獨壓抑,多麼渴望自己能喘口氣,他羨慕弟弟有陰影的庇護。最可怕的是在哥哥跳樓自殺後,父母好像才恍惚知道自己根本不知道大兒子內心世界。沒有任何預兆,平平常常。哥哥的內心是無比矛盾的,就如同他口中說的那個故事,詭異黑白圖畫下司馬缸砸缸看到的人其實是自己。影片有一幕清整哥哥遺物時翻出來一大捆父親送的筆記本,上面一個字也沒有寫。這是哥哥無聲無力的反抗,無法逃避的怯弱。

弟弟從小羨慕哥哥,什麼都有也什麼都優秀。這輩子就只做了跳樓這一件錯事。雖然有母親的照顧,但依舊無法的得到父親愛戴,如同一個孤兒。

不過相比哥哥,弟弟人生後半程是很幸運的。有了自己的家庭,最後也得到父母所有的愛。

大兒子的死其實給了父親很大的沖擊,不理解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不過他依舊好著面子,寧願搬出去住也不想與小兒子面對面。其實,這個時候他的內心已經有了愧欠和波動,在主動找到菜頭的時候,我就知道這是一個父親在默默表達自己愛。直到影片結尾彩頭的死,是父親想把所有的責任全部扛在自己的身上,讓小兒子幸福的過這餘生。

我的內心情感是復雜蠻多的,陽光普照中的光與暗,善良與惡既不純白,也不全黑。影片裡面出現的各種角色,從頭到尾都在付出母親,還有開片被砍手的那位大兄弟再多年遇見建和也只是開懷大笑,沒有任何怨聲哀悼,一切都放下了。因為義氣而作惡的彩頭,一直都再說沒有後悔過,出獄後一直懷恨建和為什麼沒有來找自己,說實話那個年齡段的人有幾個真正懂得什麼是責任,什麼是對錯,古惑仔一樣的行為,最後只能落得慘死的結局。還有單純朴實的女孩小玉,面對年少無知偷吃的禁果,選擇了承擔和守候,這是多麼需要勇氣的。這都當下真實生活寫照的縮影

父親總說把握時間,掌握方向。做錯了事不可怕,但如果深陷其中真可能就要搭進去一輩子。

受過傷的人才能感受到陽光的普照。我希望感受過傷痛的人不必真實經歷這些傷痛,每個人都無法永遠明亮溫暖 ,無法按照別人的想像而活,原諒並接受每個人,小小的陰暗面。

C. 電影《陽光普照》的主旨是什麼

如果聯系「陽光」和「陰影」的主題,再去思考阿豪的角色矛盾,這部電影有了不同的敘事質感。對於現代家庭關系的情感的探討才是電影的主旨,表面上「陽光普照」的阿豪,實際上一直活著「昏暗」的家庭關系裡

D. 電影《陽光普照》的主旨是什麼

主旨:通過講述一個家庭中每個成員的焦慮,剖析生活的兩面性。

一面是陽光,一面是陰影。誰都逃不掉只存在一個太陽的事實,誰也無法逃避生活的兩面性,當脫下所有成見、偽裝、虛榮和尊嚴的時候,你才明白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生命的意義在哪。

破碎的家庭反映了家庭中畸形的關系

主要講述的還是因為家庭中一段畸形的關系,大兒子非常品學兼優,但是小兒子卻是街頭的混混,父親的嚴格教導卻教導出了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兒子。父親顯然對於品學兼優的大兒子是極度期盼的,但是對於多次惹禍傷人進了少管所的小兒子卻非常的冷漠無情,甚至還要求法院重判。

但是沒有想到被寄予深厚期望的大兒子卻自殺了,如此完美的大兒子做出這個舉動,那所有人都不解。但是正是因為大家的期待,還有肩膀上的重擔,才讓這一個承受了家庭破碎很大壓力的少年人,承受了很大的心理折磨。

E. 《陽光普照》深度解析是什麼

影片講述了一個平凡的四口之家,父親阿文(陳以文飾)和母親琴姐(柯淑勤飾)育有兩個兒子,叛逆的小兒子阿和(巫建和飾)與好友菜頭(劉冠廷飾)砍傷人進了少年輔育院,但阿和的女友小玉(吳岱凌飾)卻帶著身孕來家裡。

琴姐不顧阿文反對,將小玉留下來照顧。此時,被砍傷者家屬也來找阿文求取巨額賠償,阿文受不了總是帶來麻煩的小兒子,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大兒子阿豪(許光漢飾)身上,卻不知道溫暖善良的阿豪卻最終以跳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阿和在得知哥哥的死訊後幾近崩潰,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道出了多年來對哥哥優秀的怨恨。他想努力地去重新生活,一切卻在菜頭出獄後戛然而止。多次的糾纏下,阿和一次次地被逼就範,做著一些違法的事情,而阿和的父親為了保護他,在一個雨夜開車撞向了菜頭。

在敘事技巧方面,影片運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展現了哥哥阿豪和弟弟阿和的不同人生軌跡;在人物塑造上,通過豐富的鏡頭語言,以小人物的生活寫照,譜寫了中國家庭的普遍詬病與傷痛。

在隱喻內涵方面,影片著手於各個細節,如畫面場景、故事引用、情節設計等留給了觀眾更大的思考空間。本文從敘事技巧、人物塑造、隱喻內涵三個方面分析《陽光普照》作為一部成功影片的獨到之處。



影片評價

該片中失職的父親逐漸意識到身上的責任,以摧毀他者家庭根基與性命的方式,切斷牽引自己家庭滑向深淵的外力,但他的行為並非由以牙還牙或人性本惡決定。

而是社會層面的人際情感交流模式出現斷裂,家庭對外的社交功能日益萎縮的結果——家庭或個體蜷縮在各式各樣的樓宇自成一體,是許多城市的基本景觀。

由此導致的父親形象,與傳統認知里一家之長的男性威嚴或者身挑重擔相距甚遠,而由父親主導,關聯兩起死亡事件的親子關系,則是鍾孟宏在過往作品裡有關家庭、親情等未竟話題的延展探討。

鍾孟宏雖然讓在台灣電影中經常失語甚至乾脆缺席的父親有了顯眼的位置,設下的家庭內部交流地帶卻異常狹窄。

F. 陽光普照:又一部爸媽禁看的電影:驚心動魄又回味無窮

最近《想見你》大火,大家都有看吧?

劇中男主角,台灣90後男演員許光漢脫穎而出,在2019年一部優秀的電影《陽光普照》同樣有出色的表現。

其實故事的題材並不新穎,台灣很喜歡在電影內討論家庭故事,《陽光普照》同樣不是著眼於家庭,而是深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透過一個家庭裂縫,窺探整個社會。



這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家庭,父親是駕校教練,母親是酒店化妝師。大兒子在復讀高三,小兒子自小調皮,早早成為社會人。

故事的開端源於小兒子阿和的一次闖禍。阿和被少年黑輪欺負,找來兄弟菜頭為自己出氣,原本只打算恐嚇一下以示懲戒,不料菜頭竟把對方的右手手臂砍下,飛進沸騰的火鍋湯底中。

法官對父母進行提問,父親冰冷回答:「我希望他關到老,關到死。」

冰冷之下,與其說是絕望透頂,不如說是從來沒有期望過。

阿和低頭默然承受。

而對待大兒子,父親則是截然不同的態度。

在教練場,經常有學員問他:「你結婚了嗎?你有幾個孩子啊?」

他總是回答:「我有一個兒子。」

小兒子是劣跡斑斑的,被拒絕承認,鋃鐺進入牢獄,卻給家裡造成了一系列的麻煩,包括懷孕的女友小玉。

大兒子是品學兼優,滿足父母的所有期待。他會親自把學費帶到兒子上課的地方,每年都要把自己視若珍寶的筆記本送給大兒子,筆記本上寫著父親視為人生格言的幾個大字「把握時間,掌握方向」

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大兒子阿豪,在深夜無人之時,跳樓自殺身亡。

表面上,他沒考上第一志願,接受了父親的建議,選擇了重讀上補習班,實際上他非常迷惘。常常有一種不知身在何處的困惑。

表面上,他每次都接受了父親送的沉重的筆記本,但他從來沒有用過。這無疑是內心的反抗。

此時「一個兒子」的謊言真的實現了。

細心的朋友可以留意到,片名《陽光普照》的英文譯名是A Sun,正是a son的諧音。



為什麼阿豪會選擇自殺?阿豪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女同學說:他對人很好,有時候會覺得他好像把所有的好都給了別人,忘了留一點給自己。

弟說:我哥是一個很好的人,他好到連沒考上第一志願的醫學院都要重考,什麼事情都替大家設想,但其實我們沒有一個人真正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

母親說,他在自殺之前把手機上所有的信息都刪掉,甚至把房間都收拾得整整齊齊,像是生怕給家人造成一點點麻煩。

電影里有這么一幕:大兒子阿豪的房間正對著廚房,他看見目前站在廚房內安靜地抽煙,正在煩惱明天沒有時間帶阿和女友小玉去做產檢。阿豪毫不猶豫主動要帶小玉去做產檢。

可想而知,阿豪一直以來在家裡所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絕不犯錯,也絕不能脆弱的一個角色。

照顧所有人的情緒,不敢喊累,不敢喘息。

因為…

在父母眼中,你是家裡唯一的希望。

阿豪曾經和那位女同學說過司馬光的故事。

在故事裡,司馬光和小夥伴一起玩捉迷藏,明明所有「鬼」都找到了,但司馬光就說還少一個。小夥伴拗不過他就只好繼續找下去。一群人走著走著,遇見一口缸。小夥伴歡呼:那他一定在裡面。司馬光舉起石頭,砸向大缸。缸裡面果然藏了一個人。是司馬光自己,也是阿豪。

阿豪想找一個可以躲避陽光的角落藏起來,偶爾喘息一會兒,但他沒有地方可以躲。

在自殺之前,他給女同學的發的信息中,再一次提及了司馬光的故事。

「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

不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暗的時間都各佔一半。

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得所有動物都受不了,它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躲起來。

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

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

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這就是陽光普照的意思。



小兒子阿和從小活在阿豪奢望的「陰影」之中,犯錯不斷。

在獄中表現良好,得以提前出獄。出獄之後的第一份工作最是難尋,處處碰壁,好不容易在一家洗車行找到了工作,為了照顧妻兒,他日夜在洗車行和便利店之間切換。

而他昔日好友菜頭三年後找了上門,處處找他麻煩,阿和被迫再次踏入了犯罪的邊緣。

父親到便利店買煙,兒子作為收銀員的身份,幾年來第一次與父親進行了交流。

阿和在找零時,緊張到雙手發抖。可見十幾年來,在阿和的生命中,父愛缺位的嚴重,兒子在父親面前的自卑感盡顯。

昔日無話可說的父子,在便利店門口的這一次談話之後,關系的死結得以解開。

為了不讓現在唯一的兒子再次犯罪,他主動找到菜頭,拿出20萬,希望他不要再與阿和來往。

可惜事與願違,阿和還是被菜頭裹挾著。一段時間之後,阿和聽到菜頭被打死的消息,懸在心口的大石,終於可以搬下來。他在公路上奔跑,陽光透過雲層,俯瞰著一切。

片尾,父親向母親交代,自己兩個星期以來為小兒子所做的一切。

為了阿和可以在陽光下奔跑,他在雨夜裡殺死了威脅阿和的菜頭。

4

和很多家庭一樣,愛是有條件的。

父母無疑是悲劇的源頭,尤其是父親,從一開始,對兩個孩子的愛與期待就極度不均。

我愛你,是因為你成了我期待的樣子。所以父親偏愛大兒子,因為他品學兼優,是全家唯一的希望。

不待見小兒子,因為他爛泥扶不上牆,給家裡處處留下所謂的「臟屁股」。

哥哥求的是一隅陰影之地,而弟弟奢望的是一縷陽光。而父親給的,都不是他們想要的,兩代人就這樣來回的牽絆著。

他不具備愛的能力與辦法,如果有,他給阿和換取一縷陽光的辦法不會是沾滿菜頭鮮血的雙手。

導演鍾孟宏說:「所謂的父慈子孝,那些都是王八蛋,都是講來騙人的。沒有了解的愛,會讓子女幸福嗎?」

我們與我們的家人天天在一起,又了解對方有多少?我們又何嘗學會了如何愛對方?

— END —

G. 如何評價電影《陽光普照》的現實內涵

陽光普照字面意思是太陽光照到了每個地方,電影的隱喻每個人的內心都可以被陽光照進來,永遠生活在幸福祥和之中。
現實並非如此,有陽光的地方就有影子,有光明就有黑暗,而有時候並非是非黑即白,而且是黑與白並存。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60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27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24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5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50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99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7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804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4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