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一的主題
① 一一歸一 ——解讀楊德昌電影《一 一》
一一歸一。
這是在看完電影《一一》之後,我困頓思索的腦海中翻騰出來的第一句話。
「一」,這個筆畫最簡單的漢字,一如它簡單通曉的含義,它可以是一朵雲,也可以是一棵樹,可以是一座山,也可以是一條河,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座墳……然而,像所有水滴石穿的典故一樣,一——單薄卻蒼勁。
影片用歷時約三個鍾頭的時間,講述著一個並非故事的故事,它並沒有如當下商業大片那樣,要麼驚天動地扣人心弦,要麼纏綿悱惻撕心裂肺。《一一》摒棄了起伏激昂的宏大敘事,它沒有戲劇化的故事波折,沒有起承轉合的情節,導演楊德昌攜著《一一》繼續在他的新寫實主義道路上行走,並且漸行漸遠。
與所有現實主義傾向的電影一樣,《一一》展現的也是普通一家人的普通生活,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雖算不上富庶,卻也與「上頓不知下頓」的苦難生活相差甚遠,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世界上所有年齡階段類型這里都有了。NJ——一個心中仍存有詩意的中年男人,在與世俗的碰撞中迷茫困惑;敏敏——並未如她的名字那樣敏慧,圍著兒子女兒老公老媽打轉的的俗世中年婦女,突然某一天問自己:「我每天都在做什麼?」;婆婆——在電影中一言未發的老太太,在歲月的磨蝕中蘊積了「看透」的智慧;婷婷——正值碧玉年華的純情少女,美好天真純粹,以為世界上除了好人就是壞人;洋洋——總是被女生欺負的小男孩,在電影中起著畫龍點金的作用,喜歡用相機拍攝別人看不見或忽視的角落,用童稚的話語不經意間道出了人的永恆困境「我們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呢?」
我不能用一句話或幾句話來總結概括《一一》的故事梗概,因為把任何一個故事圈套強加給它都是對它的誤讀。誠然,只要有時間地點人物都必然會產生故事,而《一一》的偉大,不在於故事,或者說不在於一個中心故事,而在於多個散點無中心的故事浸透出的深層哲學意蘊。
楊德昌曾在一次訪談中解說過片名「一一」的含義:這部電影講的單純是生命,描述生命跨越的各個階段,身為作者,我認為一切復雜的情節,說到底都是簡單的。所以電影命名為《一一》,就是每一個的意思。 這意味著電影透過每一個家庭成員從出生到死亡的每個具有代表性的年齡,描繪了生命的種種。
我想,在這部電影中楊德昌想表達的思想有點類似於莊子「齊萬物以為一」,莊子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來是千差萬別,歸根結底卻又是齊一的。人們的各種看法和觀點,看起來也是千差萬別的,但世間萬物既是齊一的,言論歸根結底也應是齊一的,沒有所謂的是非與差異。因此,智慧的婆婆曾經可能也如童稚的外孫洋洋一樣,困惑於「人是否只知道事情的一部分?」,中年媽媽敏敏曾經可能也如純潔的女兒婷婷一樣,初戀在花季中開了又謝,潔凈的心靈在時空行走中灑上了歲月的塵埃;被朋友譽為老實人的NJ曾經可能也如現在的小舅子阿弟一樣在錢財利潤慾海浮沉中哭笑交替滿腦肥腸。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我們所有的人或許都會在人生的某一個點上,從洋洋變為婷婷,從婷婷變為阿弟,從阿弟變為NJ,從NJ變為婆婆,從婆婆變為剛出生的小表弟,再從小表弟變為洋洋,循環輪回,生生不息。 這些看似精神形態各異的縱多人物,只是在人生各個不同的階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他們,或者說我們,其實最終都只是一個人,一一歸一。
莊子在《齊物論》中寫道,「方死方生,方生方死,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即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可就是不可,不可就是可。在宇宙時空無涯的荒野里,大小萬物,生死輪回。與縱多表現此理的電影類似,《一一》開始於一場婚禮,結束於一場葬禮,開始於嬰兒的出生,結束於老人的辭世。楊德昌的用意不言而明:電影就像人生,一生一死,即為一世。片長近三小時的《一一》彷彿是人的一輩子,電影中婆婆的一輩子剛剛結束,小表弟的一輩子則剛剛開始,而其他人——洋洋、婷婷、敏敏、NJ、阿弟、小燕、雲雲……他們的一輩子都正在進行中。
如果把每個人的一輩子都比作一輛公交車,那麼我想這條公交線路一定並非一條直線,而是一個圓弧,無所謂起點與終點,無所謂開始與結束,恰如知名作家方方的某本小說的名字:在我的開始是我的結束 。如果把這句話放在《一一》這部電影里,那麼,此「我」便非彼「我」了,「我」,既是我,也是你,還是他,「我」作為一個能指,並非指具體的人,而是抽象意義上的萬物。《一一》展示了這條公交線路,婆婆下車了,小表弟上車了,其他所有人都正開著他們各自的車,時而靠近,時而疏離,時而橫眉冷對,時而招呼致意,並將會在一個個迥異且未知的站台先後一一下車,沒有確定的秩序,沒有確切的時間。最終,在生死輪回的這條線路上,所有的個體都一一歸一。
除了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這幾種共時的生命形態在人生的軌道上看似殊異卻最終歸一外,在歷時層面,楊德昌還探討了人的「活法」問題。
電影中NJ與敏敏這對可能不存在愛情的夫妻,因偶然的機會,脫離當前的現實,各自去過了一段新的生活,他們希望能逃離當前的窒息感。敏敏在其母親成為植物人之後,發現每天對母親講的話都是同樣的,一方面寡淡無味的生活毫無新意,另一方面人心的隔膜阻滯也使她無從說起,她困惑於生活的意義,於是尋求佛法,以為神靈能給予她答案,最終卻發現「其實真的是沒什麼不一樣,他們每天都要輪流給我講同樣的東西,每天都要重復好幾遍,我覺得這一大堆(煩心事)……沒那麼復雜,哪有那麼復雜」。有藝術情懷的NJ偶然重逢曾點燃他藝術火花的初戀情人,兩人至今都舊情難忘,以為可以重來一次,終是無疾而終,他後來對敏敏坦白說「你不在的時候,我有一個機會去過了一段年輕時候的日子,以為會有什麼不一樣,結果,還是差不多,沒什麼不同,只是突然覺得,再活一次的話,好像真的沒那個必要」。 或許他看透了人生的悲涼底色,看似塗著七彩的糖衣下是一層蕭索的灰色,縱使是七彩,也一一歸一 。
A one and a two ,這是《一一》的英文片名。楊德昌在一次訪談中說:「爵士樂手在即興演奏前,總會低聲數著『a one and a two and a …… 』來定節奏,英文片名由此而來,表示片中內容並沒有緊張、沉重、或者壓迫感,生命的調子應該像一闋爵士樂曲。」
的確, 《一一》的美學韻味是清淡的 , 無論是它「一一歸一」的主題,還是它縱多似乎靜止的長鏡頭運用,像一杯氤氳著些許熱氣的清茶,不溫不火,卻在小酌之後,彌留一絲澀味在唇間,這一絲澀,會慢慢地、深深地流下去,從喉入心。
② 有一部電影名字叫一一'''我明白裡面的意思為什麼叫一一'為什麼不直接叫二呢
楊德昌以往的電影經常表現一種個人和社會的沖突,以及理想必然破滅的痛苦,而在《一一》里,這種痛苦轉變成一種思辨的力量,它反映了一個人從純真到懷疑再到睿智的過程,正如 《一一》劇照
他所說的那樣:「這部電影講的就是生命,描述生命跨越的各個階段,身為作者,我認為一切復雜的情節,說到底都是簡單的。」或許這也是楊德昌自己心路歷程的一種寫照。 楊德昌說影片名「一一」:「這部電影講的單純是生命,描述生命跨越的各個階段,身為作者,我認為一切復雜的情節,說到底都是簡單的。所以電影命名為《一一》,就是每一個的意思。這意味著電影透過每一個家庭成員從出生到死亡每個具有代表性的年齡,描繪了生命的種種。爵士樂手在即興演奏前,總會低聲數著『a one and a two and a …… 』來定節奏,英文片名由此而來,表示片中內容並沒有緊張、沉重、或者壓迫感,生命的調子應該像一闋爵士樂曲。」 「一一,就是開始,我們翻開字典的第一頁,就是一嘛;我常常覺得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站在一個開始的位置上。」
請參照網路知道
我也看過,不過記得比較清楚的是小孩的爸爸重遇舊情人還是不願跟她發生關系說的那些話
有些時候,有些好男人,會作出一些更好的決定,即使是一種拒絕
③ 關於《一一》電影劇本
http://www.ziyue.com/downloads/scripts.php?type=scripts
這里有劇本下載
④ 如何評價電影《一一》
導演用三小時的電影時間,以簡潔的敘述風格。以一個家庭為主線,延伸出各種人物關系,
在傾注自己情感、用影片方式表達自己的同時又同時關注人在家庭、社會、情感之中的糾葛和選擇。
看似是很多人的生活,看似有很多不同。
通過導演的一一貫穿,其實也就是同一種人生,同一種生活。
生命就是這樣一遍又一遍的重復著。
1、誕生
舒緩的鋼琴音樂,嬰兒的啼哭聲,新的生命降臨,陽光明媚,綠樹成蔭,世界真美好。
白色的婚紗,黑色的禮服,其樂融融的大家庭,生活真美好。
影片以非常祥和喜慶的場面開場,以嬰兒的啼哭聲為背景,新娘新郎面對攝象機,想必是在舉行婚禮,這應該是一個神聖的場面,但仔細觀察又似乎隱藏著些什麼?新娘身體微微晃動,挺著已經微微隆起的肚子,有點心不在焉。新郎看看新娘,同樣有些散漫。
緊接著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向我們走來,陽光明媚,照全家福,還有一個可愛的小男孩,被小女生欺負著。
導演故意安排這看似美滿的開始,是否與後面的影片內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以嬰兒啼哭聲為背景音樂作為影片的開始,除了影片中我們所看到的婚姻的開始,是否也暗指一個人新生命的降臨、誕生。我們暫且把這個新生命稱做「一一」。
2、童年
年幼的時候,我們對世界充滿著好奇,觀察著周邊的世界,這時的我們不懂表達。
洋洋是否代表著「一一」的童年。他容易被女生欺負,偶爾也會反抗。他的內心有太多的疑問。他渴望表達自己,但沒有人能完全回答他的問題。
他的世界大人不懂,大人的世界他也不懂。
洋洋藉助著相機,去記錄一些東西,希望的是告訴大人們他眼裡的世界是怎麼樣的。
他在電梯口拍蚊子,他撬課去拍各種照片,他拍大人的後腦勺,在他的眼裡世界都是看的到,都是實實在在的。
3、青春
我們漸漸長大,有一種東西,它來自於彼此的內心,有時讓人覺得非常美好,有時又讓人覺得非常糟糕,它並不容易駕馭,一不小心還非常傷人,有的時候它甚至超越了我們對父母的感情,人們稱它為愛情。我們相信地老天荒,海枯石爛,就如虔誠的教徒一般。
當我們再長大一些,因為各種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兩個深愛的人最終並不一定能走到一起。就如NJ和他的初戀情人一般,她是NJ最愛最愛的人,但她並不了解NJ,NJ倒底需要什麼?他不想考電機系,不想念博士。他做這些只是為了深愛的人。為了他的愛人,他的父母?他痛苦,他掙扎。
4、婚姻
當愛情慢慢老去,還好我們還有婚姻,它讓兩個人在一起,一起生活,彼此不會孤單,生活依舊向前。漸漸地,我們發現,我們需要彼此,離不開彼此,它比愛情更穩固更牢靠,人們稱它為親情。只是在這樣的親情里,生活更多的是平淡無味。
NJ在忙碌著自己的事業,她的妻子忙碌著自己的事業,NJ的小舅忙碌著賺錢,生活很充實嗎?我們不知道,直到在婆婆床前訴說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們的生活過得那樣的蒼白,每天都是一樣的事情,一遍又一遍的重復著。
有時我們真的不知道去做些什麼?我們身在某處,卻忘了到底來干什麼,只好原路返回。
5、朋友和利益
我們需要真正的朋友,他能聆聽你的內心,你的精神。你能懂得他的語言,他的靈魂。
朋友也要吃飯,朋友也要工作,朋友也要生活。他的生活和你一樣,也有艱辛,也有坎坷。
在朋友和利益之間,我們該如何選擇?
NJ說,誠意可以裝,老實可以裝,交朋友可以裝,做生意可以裝,那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東西是真的?你們這樣做很傷,大田是個好人,我們怎麼做人?
NJ的同學說,好什麼人,你這樣我們怎麼做生意?
其實楊導大可告訴我們,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如果在朋友和利益之間做選擇,選擇利益是對自己有利的。但他沒有,他寄希望於NJ,並最終賦予他價值觀的勝利。
6、老去
我們每天在重復著相同的事情,面對著各種問題,有時我們想一睡便不要醒來,為何那麼殘忍,還要叫醒我們。
婆婆,在我的心裡,我不希望你再醒來,或許你這樣睡著比醒著更開心,婷婷每天在希望你能醒來,但這樣是不是太過自私了。
即使有機會重回青春年代的生活,面對自己深愛著的人,但還是不能走到一起,突然覺得,如果再讓我活一次,真的沒有必要。
我也不是不想和婆婆你說,只是我說的都是你知道的事情,一遍又一遍的重復,對你又有什麼幫助?我覺得,我也老了。
⑤ 這部電影的名字也是很值得玩味的,《一一》的名字是什麼意思呢
1.4千人參與討論
電影《一一》的名字是什麼意思?
禾火69說: 電影《一一》是由楊德昌導演指導的一部刻畫家庭親情及生命意義的電影。有很多人疑惑《一一》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是有什麼特殊含義嗎?在我看來這正是楊德昌導演的過人之處,他讓觀眾自己從影片中去尋找答案,進而思考,得出結論,一百個觀眾就有一百個答案,他讓觀眾對這片名的理解意猶未盡,電影故事更是如此。 在我看來,「一一」,諧音又有「意義」的意思。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雖共同生活,卻互相不理解各自經歷著歲月帶來的困惑與折磨。有中年的困惑,感情的困惑,青春期的困惑,年少的困惑。這完全貫穿了觀眾們的年齡段,引起每個觀影者的共鳴,自動帶入電影角色中,從中思考生命的意義。三個小時的電影情節有些人會覺著枯燥,但是片子的每一幀傳達的信息量之大,將一個一個家庭每個人的整個人生和盤托出,著實讓人感嘆,感嘆影片傳達的生命意義,即「一一」。
展開
我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