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印度netflix最新電影

印度netflix最新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2-07 14:32:47

1. 悲慘的命運印度電視劇在哪裡看

Netflix。
1、《悲慘的命運》該劇由印度寶萊塢影視公司製作,根據谷歌搜索顯示,可在Netflix流媒體觀看。
2、《悲慘的命運》,是一部印度電視劇,主要講述了3個印度家庭的真實生活。

2. 免費印度電影雙雄起義哪裡能看

Netflix線上看。
《雙雄起義》是2022年Netflix上映印度動作電影推薦,可在Netflix線上看,導演為《巴霍巴利王》SS拉傑摩利,演員為拉姆恰蘭特加、艾莉雅巴特。
《雙雄起義》有著滿滿的英雄主義與愛國的情懷,此片在印度上映後,就獲得極佳的票房成績,成為印度影史上票房第三高的電影。

3. 舌尖上的電影:《街頭絕味》之印度尼西亞日惹篇

《街頭絕味》是由美國Netflix(奈飛)製作的一部紀錄劇集。第一季記錄了亞洲泰國曼谷、日本大阪等九個城市著名的街頭美食文化,第四集記錄的是印度尼西亞日惹有特色的街頭小吃。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國,有超過17,000個島嶼。

印度尼西亞人口數量最多的島嶼是爪哇島,日惹市是爪哇島的靈魂。



日惹是印度尼西亞唯一仍由蘇丹人統治的地區,日惹人對他們的傳統文化有著很強烈的自豪感,他們仍在做著祖先所做的事情,他們的街頭小吃非常地道,具有傳統風味。



1市場點心



市場點心泛指各種甜的街頭小吃,通常由椰糖,糯米,木薯和椰子製成。

市集里賣的這種被稱為市場點心的甜點,是印度尼西亞歷史最悠久的街頭小吃,可以追溯到8世紀。



沙蒂南奶奶是市場點心大師,她做點心做了五十幾年了。沙蒂南奶奶的市場點心採用的是經典食譜,沙蒂南奶奶的一切手法都非常精準、仔細,充滿大廚風范。她甚至用手上的細線切東西,速度跟忍者一樣快。

沙蒂南奶奶做的市場點心是傳統的爪哇日惹風味,外表的顏色是咖啡色、綠色和淡白色。



有一天前總統蘇哈托的助理來到攤子前,他告訴沙蒂南奶奶,總統想吃市場點心。吃了沙蒂南奶奶的市場點心後,印尼前總統蘇哈托變成她的老主顧,因為真的太好吃了。

從早上5點開始,就有人願意等上三個小時,只為了嘗到沙蒂南奶奶做的市場點心。此後,上門的客人越來越多;為避免爭執,還發號碼給客人,維持秩序。

沙蒂南奶奶的市場點心,每一天都會賣光。沙蒂南奶奶靠市場點心,養活了十幾個家庭成員。

2現代市場點心



新一代的市場點心師傅,受到其他飲食文化(如中國、葡萄牙或荷蘭文化)的影響,顏色變得鮮艷許多,造型也更加多變,研製出來的點心種類多達200多種,而且還在不斷推陳出新,以確保市場點心能出現在各種場合。



當供應於節慶場合上,會採用鮮艷的顏色;供應給訂婚典禮,則使用糯米;哀傷的典禮上也能看到市場點心,逐漸開發出越來越多創意且多變的市場點心。



日惹的年輕人們正在吸取其他城市的現代風格,並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傳統美食。

3鹵味飯



在日惹,菠蘿蜜經常入菜。最受歡迎的菠蘿蜜菜餚是鹵味飯,鹵味飯是日惹市的象徵,幾乎在每個角落都會看到鹵味飯小販。

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除了日惹市,會出現這種口味獨特的熟菠蘿蜜,以香辛料鹵制而成,放上紅洋蔥、蒜頭,蕪荽籽,有時會搭配鹵蛋、雞肉和脆牛肉。

4灰面



木薯是一種很強壯的根莖植物,也是爪哇當地的碳水化合物主食。在歷史上,買不起小麥麵粉的人,甚至買不起白米的,他們就得吃木薯。

他們把木薯製成麵粉,做出面條,也就是「灰面」。



位於日惹市的灰面工廠是唯一遵循古法製作木薯面的地方,灰面已成了日惹市的標志。因為這種木薯面其他地方都沒有生產。

制面過程始於木薯粉,工人們蒸熟麵粉,接著放進壓面機,機器會壓制出面條。

4. Netflix顛覆式創新的完美案例

喜歡Netflix並不僅是因為這幾年它們產出了像《紙牌屋》、《女子監獄》這樣的精彩的美劇,還因為Netflix在短短20年的歷史里。給商業世界留下了很多經典案例;

比如初期弱小的Netflx是如何起家的、它是如何在夾縫中生存,還打敗了行業霸主百視通的、它後來遇到整個行業風向的變化,是如何自我顛覆完成轉型的,以及它代表的內容行業是如何變遷的,等等。如果把Netflix這家公司研究透徹,就能掌握非常多的商業智慧甚至人生道理,

《創新者的窘境》這本書,這本書是哈佛商學院的教授克里斯坦森的一本經典的商業著作,裡面最重要的內容就是闡釋了這樣一個問題;顛覆式的創新是怎麼發生的?或者說,一個創新型的小企業是怎樣打敗大公司的?最後書里總結道,顛覆式創新的發生,最核心的三個步驟就是;

第一,利用顛覆性的新技術;

第二,提供差異化的產品體驗;

第三,找到屬於你的細分小眾市場,把產品賣給他們。

現在回頭來看,Netflix在創業初期正是完美地執行了這個理論,從而完成了小公司挑戰行業霸主的奇跡。

Netflix的起家

Netflix對顛覆性新技術的利用。

Netflix成立於1997年,創始人是哈斯廷斯和倫道夫。不過倫道夫後來比較早地離開了公司,而哈斯廷斯擔任Netflix的CEO二十年。1997年,有兩個新技術正要改變世界,一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互聯網,而另一個是:DVD終於開始進入民用市場了。

在當年的2月份,包括哥倫比亞、米高梅、華納克弟、寶麗金等等的幾大電影公司,宣布支持DVD格式標准;3月份DVD播放機開始在美國市場正式銷售。哈斯廷斯和他的團隊感覺這應該是一個機會,於是成立了在網上租賃DVD的公司,這就是Netflix。

我們都知道,顛覆性的技術一定會帶來新的產品形式和用戶體驗。那Netflix是怎麼利用這些新技術,提供差異化的產品體驗的呢?

那個時候,統治家庭娛樂市場的霸主公司叫百視通,它的模式就是家庭錄像帶租賃。作為用戶,你可以隨時開著車到家旁邊的百視通門店,選擇首己愛看的電影和電視劇錄像,租個幾盤回家。百視通靠這個業務做到了多大呢?當時它有五千萬的訂戶,峰時期線下有八千家實體的門店。而且百視通雖然最後被Netflix打到破產,但其實也有很多創新的地方。

比如它在前互聯網時代就開始用數據分析周圍居住群眾的人口特徵,然後根據數據來決定附近錄像店的收藏電影和電視劇等等的種類,供大家租賃,放在今天看,這也是大數據的一種。

不過,當顛覆性的新技術出現之後,用今天商業界流行的詞來說,Netflix對百視通進行了「降維打擊」。在整個產品流程和用戶體驗上,Netflix做了三點變革:

第一,不開設實體店,只在網上運營。這省去了店面租金、服務人員工資等等的開銷,讓Netflix的運營成本大大降低。另外,哪怕百視通的客戶分析做得再好,它也不可能有Netflix直接在互聯網上收集的用戶數據全面和好用。

第二,直接郵寄DVD給客戶。因為DVD比錄像帶的體積小很多,所以郵寄起來就非常方便,看完之後客戶還能很方便地部寄回來。這樣不僅省事兒,選擇也會更多,畢竟門店裡的錄像帶再多,也不可能有網上的選擇全面。

前兩點都是技術帶來的直接變革。最後一點,是哈斯廷斯的團隊在真正的用戶體驗上做出的改變。那就是∶Netflx推出了沒有到期日、沒有滯納金、免郵費的"三無"會員制。

當時他們的做法是,任何人每個月交19.95美金,每次可以最多租四張碟,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只要看完歸還後,Netflx就會在你網上賬戶里收藏的"想看的片子"的列表裡,選擇四部再寄到你家,整個過程非常自動和簡便。

而相比之下,如果你是百視通的用戶,不但要親自去店裡挑選片子,還有歸還的期限,一旦忘了歸還,還得交非常貴的滯納金。後來人們經常提到的一個版本的Netflix的創業故事是∶當年哈斯廷斯之所以創建Netflix,就是因為自己去還錄像帶的時候發現,自己之前一個沒注意過期了。結果一盤錄像帶租金三四美金,但是滯納金得交四十美金。於是一怒之下哈斯廷斯就創辦了Netflix——我覺得這個故事多少有點後人演繹的成分,不過這也說明了當時的很多消費者對百視通的服務是有些不滿的。

另外,Netflix還有一個殺手銅似的服務,那就是∶隔夜送達。Netflix發現人們通常耐心很差,一旦你能承諾今天下單,租賃的DVD明天就能到的時侯,不管是新用戶的注冊率,還是老用戶的重復下單率都會大大增加。於是,Netflix對隔夜送達這項服務也進行了大舉的推廣

困難重重

你可能感覺這是一個完美的商業故事,小企業通過新的技術手段,先進的商業理念,友好的產品和服務體驗開始了對大公司的顛覆。然而,如果分析就停在這里,我們就犯了之前說過的「簡單歸因」,以及沒有站在歷史的角度去看待商業的錯誤了。Netflix當然做對了很多事情,但那些更多是我們事後諸葛亮式的總結。

在當時,它其實面臨著非常多的具體困難,甚至一度臨破產,後來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很多運氣才走到了今天。那當時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顛覆性的新技術當然很好。但是面臨的問題也很簡單,DVD這個技術剛出來的時候,用的人太少。而且這是一個「雞和蛋」的問題:想買DVD播放機的家庭覺得可播放的DVD太少了,大娛樂公司想做DVD內容吧,又覺得有播放機的用戶太少,不值得做。

說一個數字你就能有直觀的感受:到1997年年底,市面上一共只有500部電影有DVD格式,大部分還都是老電影。這大概是百視通能提供內容的千分之一。

於是,Netflix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等DVD的爆發—當然現在我們知道它最後等來了這波風潮,但在當時,提供電影電視劇內容的新格式有很多,誰也不知道DVD這個格式是不是能突圍。不過,Netflix也做了一些非常聰明的營銷舉動,比如它聯合了一些DVD廠商,在DVD機的包裝盒裡放了Netflix的免費體驗券,讓大家在買到機器回家之後就能免費體驗租賃DVD的服務,這也讓它推廣的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Netflix在剛剛我們說的非常好的用戶體驗上,也有很具體的困難。比如,光是設計郵寄DVD的郵件封套,以及研究如何包裝DVD盤才能在郵局系統里的分揀機不被損壞,Netflix就研究了幾個月。還有,為了保證快遞的及時性,以及如何選擇自己的庫存中心的地理位置,才能使中心最好地覆蓋周邊的用戶,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這些問題Netflix都是花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努力,最終才解決得比較好的。

最後,市場對新技術的接受總是漸進式的。作為一家公司,找到自己最早期的那批忠實用戶非常重要。商業史里很多公司都是因為產品和技術非常棒,但就是找不到使用場景,最後導致了失敗。

還好Netflix在這方面有一些運氣——他們在早期的時候發現,自己很多用戶都是印度裔的學生和技術移民,因為他們在傳統的錄像店裡很難找到自己家鄉的電影,但是Netflix收錄了很多小眾和外國電影。

這些電影並不熱門,所以Netflix收錄起來成本也低。冷門內容也帶來了第一批忠實客戶,這應該是把自己的劣勢變成了一種優勢的又一個絕佳案例。最終,所有這些元素的疊加,使得Netflix在早期存活了下來,真正地開始在市場里佔有一席之地。

你應該對Netflix的發家史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了。正如《創新者的客境》裡面的傾覆式創新理論,一個小企業要順覆大公司,應該:善於利用顛覆性的新技術,提供差異化的產品體驗,找到屬於自己的細分市場,只有這樣,才能在早期獲得自己的立足之地。

5. 超感獵殺印度女跟了誰

Wolfgon。超感獵殺講述來自不同城市的八位陌生人,不同身份,不同取向,因為某個神秘事件實現通感,不僅共享情感和思想,還能共享語言和技能。超感獵殺中印度女最後跟Wolfgon去了國外。《超感獵殺》由Netflix出品。導演是《黑客帝國》、《V字仇殺隊》、《雲圖》傍身的大神導演——沃卓斯基兄弟。

6. 動畫電影《泡泡》劇情簡介

動畫電影《泡泡》劇情簡介

動畫電影《泡泡》劇情簡介,電影《泡泡(BUBBLE)》公開了含有主題曲的正式中文預告,該片也是第72屆柏林國際電影展正式競賽電影。動畫電影《泡泡》劇情簡介。

動畫電影《泡泡》劇情簡介1

動畫電影《泡泡》的製作陣容非常豪華,虛淵玄擔任編劇,荒木哲郎導演,角色設計原案由小畑健擔任,澤野弘之負責配樂,WIT STUDIO製作動畫。原創動畫電影《泡泡》將於4月28日在Netflix上面向全世界播放,5月13日在電影院上映。

原創動畫《泡泡》公布了正式預告、新視覺圖、追加CAST、主題歌等一系列消息。

《泡泡》的故事發生在地心引力不再的東京,一名男孩和女孩相互傾心,世界各地降下一陣泡泡雨,地心引力定律就此瓦解,故事在此時從東京開展。東京與外界徹底隔絕,成了一群年輕孤兒的游樂場。大夥在此成群結隊,穿梭跳躍各個建築,上演跑酷大戰。

以危險的游戲風格闖出名號的年輕好手響,某天不慎失足,墜入扭轉重力的海里,幸而被掌握神秘力量的`女孩詩搭救。接著,倆人竟聽見別人完全無法耳聞的獨特聲響。詩為何會出現在響的面前?倆人相遇,繼而揭開足以改變世界的真相...

《泡泡》由WIT Studio負責製作,創作陣容極其豪華,導演:荒木哲郎,編劇:虛淵玄,原創角色設計:小畑健,配樂:澤野弘之,本次公開的小畑健設計的多位主角藝圖,包括志尊淳、宮野真守、梶裕貴、畠中佑等等。

動畫電影《泡泡》劇情簡介2

由荒木哲郎擔任監督、虛淵玄負責劇本、小畑健負責角色設定原案、澤野弘之負責配樂的原創動畫電影《泡泡》(bubble/バブル)公開了正式預告及聲優、主題曲等信息。該作將於4月28日上線Netflix,5月13日在日本上映。

由於泡泡雨而地心引力定律失效的東京,跑酷少年響不慎掉入海中被名為詩的少女相救,兩人都能聽到別人無法聽到的獨特聲音。詩為何會出現在響的面前?兩人相遇繼而揭開足以改變世界的真相。

《泡泡》由川村元氣擔任企劃&出品,WIT STUDIO負責動畫製作。本作的男女主角分別由演員志尊淳和歌手りりあ。配音,參與影片的聲優還有宮野真守、梶裕貴、畠中佑、千本木彩花、井上麻里奈、三木真一郎、廣瀨愛麗絲。影片的OP為Eve創作的《Bubble feat. Uta》,ED由りりあ。演唱。

動畫電影《泡泡》劇情簡介3

日本動畫夢之隊打造的原創動畫電影 《泡泡》發布全新中字預告,影片由 荒木哲郎(《進擊的巨人》)執導, 虛淵玄編劇, 小畑健擔任角色設計, 澤野弘之配樂,將於4月28日登陸Netflix,5月13日日本院線上映。

該片由「霸權社」WIT Studio製作,歌手Riria首次擔任聲優,出演主人公詩並演唱片尾曲,其他聲優還包括志尊淳、宮野真守、梶裕貴、畠中佑等。

影片講述地心引力不再的東京,一名男孩和女孩相互傾心的故事。世界各地降下一陣泡泡雨,地心引力定律就此瓦解,東京與外界徹底隔絕,成了一群年輕孤兒的游樂場。大夥在此成群結隊,穿梭跳躍各個建築,上演跑酷大戰。以危險游戲風格闖出名號的年輕好手響,某天不慎失足,墜入扭轉重力的海里,幸而被掌握神秘力量的女孩詩搭救。倆人相遇,繼而揭開足以改變世界的真相。

而先前尚未公開聲優的女主角「詩」,本次也發表了將由創作歌手 Riria 配音演出,片尾主題曲「バブル」就是由她所演唱。至於片頭主題曲則是由 Eve 所創作的「Bubble feat. Uta」。

7. 印度電影中人母女二人撿饅頭,大山出現解困片名是什麼

《親愛的》。《親愛的》於2022年8月5日在印度和世界各地的Netflix上上映。這是一部黑色喜劇,探索了母女二人的生活,試圖在孟買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特殊的情況下尋找勇氣和愛,同時與所有的困難作斗爭,根據查詢電影情節顯示,母女二人為了躲避仇人追殺,只好躲到垃圾場撿饅頭為生,幸好有大山幫助才能解圍。

8. Netflix投資最大的電影灰影人來襲,這部影片的特效怎麼樣

Netflix投資最大的電影《灰影人》來襲,這部影片的特效非常強大,很棒!

《灰影人》是安東尼·羅素、喬羅素執導的動作片,由瑞恩·高斯林、克里斯·埃文斯主演,於2022年7月15日在北美院線上映,上線網飛;該片根據馬克·格里尼的同名系列小說改編 ,講述了中情局最熟練的雇傭兵被國際刺客的全球追捕的故事。該影片的特效真的可以和微漫作品有的一拼,特效都是非常逼真並且強大的。這部影片的特效真的應該花費了非常大的彩禮吧,才會打造出這么逼真的作品。

最後,該影片應該會非常好看吧!值得大家期待一下吧!

9. Netflix顛覆式創新

Netflix丨顛覆式創新的完美案例

Netflix在短短20年的歷史里——它成立於1997年——給商業世界留下了很多經典案例:

比如初期弱小的Netflix是如何起家的、它是如何在夾縫中生存,還打敗了行業霸主百視通(Blockbuster)的、它後來遇到整個行業風向的變化,是如何自我顛覆完成轉型的,以及它代表的內容行業是如何變遷的,等等。

我們就來一起研究一下Netflix這家一度瀕臨破產、上市的時候價值3億美金,而如今市值已經超過660億美金的公司吧。

之前我們提過幾次《創新者的窘境》這本書,這本書是哈佛商學院的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的一本經典的商業著作,裡面最重要的內容就是闡釋了這樣一個問題:

顛覆式的創新是怎麼發生的?一個創新型的小企業是怎樣打敗大公司的?

顛覆式創新的發生, 最核心的三個步驟 就是:

第一,利用 顛覆性的新技術 ;

第二,提供 差異化 的產品體驗;

第三,找到屬於你的 細分小眾市場 ,把產品賣給他們。

Netflix的起家

先說說Netflix對顛覆性新技術的利用。

Netflix成立於1997年,創始人是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和馬克·倫道夫(Marc Randolph)。

1997年,有 兩個新技術正要改變世界 ,一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互聯網 ,而另一個是: DVD終於開始進入民用市場了 。

在當年的2月份,包括哥倫比亞、米高梅、華納兄弟、寶麗金等等的幾大電影公司,宣布支持DVD格式標准;3月份DVD播放機開始在美國市場正式銷售。哈斯廷斯和他的團隊感覺這應該是一個機會,於是成立了在 網上租賃DVD 的公司,這就是Netflix。

那Netflix是怎麼利用這些新技術,提供差異化的產品體驗的呢?

那個時候,統治家庭娛樂市場的霸主公司叫百視通(Blockbuster),它的模式就是家庭錄像帶租賃。

作為用戶,你可以隨時開著車到家旁邊的百視通 門店 ,選擇自己愛看的電影和電視劇錄像, 租 個幾盤回家。

百視通靠這個業務做到了多大呢?當時它有五千萬的訂戶,巔峰時期線下有八千家實體的門店。它有很多創新的地方。

比如它在前互聯網時代就開始用 數據分析 周圍 居住群眾的人口特徵 ,然後根據數據來決定附近錄像店的收藏電影和電視劇等等的種類,供大家租賃。

不過,當顛覆性的新技術出現之後,用今天商業界流行的詞來說,Netflix對百視通進行了「 降維打擊 」。

在整個產品流程和用戶體驗上,Netflix做了三點 變革 :

第一, 不開設實體店 ,只在 網上運營 。

這省去了店面租金、服務人員工資等等的開銷,讓Netflix的運營成本大大降低。( 邊際成本為零 )

另外,哪怕百視通的客戶分析做得再好,它也不可能有Netflix直接在 互聯網上收集的用戶數據 全面和好用。( 流量到哪裡,我們就去哪裡,意味著有大量的數據 )

第二,直接 郵寄D VD給客戶。 (物流)

因為DVD比錄像帶的體積小很多,所以郵寄起來就非常方便,看完之後客戶還能很方便地郵寄回來。這樣不僅省事兒, 選擇 也會更多——畢竟門店裡的錄像帶再多,也不可能有網上的選擇全面。

哈斯廷斯的團隊在 真正的用戶體驗 上做出的改變。

那就是: Netflix推出了 沒有到期日、沒有滯納金、免郵費 的「三無」 會員制 。 ( 一級火箭:免費服務 —— 二級火箭:會員制)

當時他們的做法是,任何人每個月交19.95美金,每次可以最多租四張碟,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只要看完歸還後,Netflix就會在你網上賬戶里收藏的「想看的片子」的列表裡,選擇四部再寄到你家,整個過程非常自動和簡便。( 流程記錄系統自動化 )

而相比之下,如果你是百視通的用戶,不但要 親自 去店裡挑選片子,還有歸還的期限,一旦忘了歸還,還得交非常貴的滯納金。( 用戶成本 )

另外,Netflix還有一個殺手鐧似的服務,那就是: 隔夜送達 。 (物流—— 更快的到達)

Netflix發現人們通常耐心很差,一旦你能承諾今天下單,租賃的DVD明天就能到的時候,不管是新用戶的注冊率,還是老用戶的重復下單率都會大大增加。於是,Netflix對隔夜送達這項服務也進行了大舉的推廣。

困難重重——當時情況面臨的問題

然而,如果分析就停在這里,我們就犯了之前說過的「簡單歸因」,以及沒有站在歷史的角度去看待商業的錯誤了。

Netflix當然做對了很多事情,但那些更多是我們事後諸葛亮式的總結。

在當時,它其實面臨著非常多的具體困難, 甚至一度瀕臨破產,後來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很多運氣才走到了今天。那當時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顛覆性的新技術當然很好。但是面臨的問題也很簡單, DVD這個技術剛出來的時候,用的人太少。(小眾市場)——市場還不夠大

想買DVD播放機的家庭覺得可播放的DVD太少了,大娛樂公司想做DVD內容吧,又覺得有播放機的用戶太少,不值得做。

說一個數字你就能有直觀的感受:到1997年年底,市面上一共只有500部電影有DVD格式,大部分還都是老電影。這大概是百視通能提供內容的千分之一。

於是,Netflix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 等 DVD的爆發——當然現在我們知道它最後等來了這波風潮,但在當時,提供電影電視劇內容的新格式有很多,誰也不知道DVD這個格式是不是能突圍。( 等待——踩准趨勢的點,否則在趨勢真正到來之前,就已經死了 )

不過,Netflix也做了一些非常聰明的 營銷 舉動,比如它聯合了一些DVD廠商,在DVD機的包裝盒裡放了Netflix的 免費 體驗券,讓大家在買到機器回家之後就能免費體驗租賃DVD的服務,這也讓它 推廣 的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推廣硬體設施 )

Netflix非常好的用戶體驗上,也有很具體的困難。

比如,光是設計郵寄DVD的郵件封套,以及研究如何 包裝DVD盤 才能在郵局系統里的分揀機不被 損壞 ,Netflix就研究了幾個月。

還有,為了 保證快遞的及時性 ,以及如何 選擇自己的庫存中心的地理位置 ,才能使中心最好地覆蓋周邊的用戶,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這些問題Netflix都是花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努力,最終才解決得比較好的。(具體問題的積累)

市場對 新技術 的 接受 總是 漸進式 的。

找到自己最早期的那批忠實用戶非常重要 。( 找到第一隻羊,並且服務好它 ,從0到1)

Netflix在早期的時候發現,自己很多用戶都是印度裔的 學生和技術移民 ,因為他們在傳統的錄像店裡很難找到自己家鄉的電影,但是Netflix收錄了很多小眾和外國電影,甚至偷偷說一句,還有很多擦邊球的軟色情電影。(滿足小眾特定細分需求)

這裡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些電影並不熱門,所以Netflix收錄起來成本也低。 冷門 內容也帶來了第一批 忠實客戶 , 這應該是把自己的劣勢變成了一種優勢的又一個絕佳案例。

最終,所有這些元素的疊加,使得Netflix在早期存活了下來,真正地開始在市場里佔有一席之地。

正如《創新者的窘境》裡面的顛覆式創新理論, 一個小企業要顛覆大公司,應該:

1.善於利用顛覆性的新技術

2.提供差異化的產品體驗

3.找到屬於自己的細分市場。

Netflix | 巨頭百視通的致命錯誤

一個創新型的小公司該如何打敗大公司 。

其中有三個環節很重要:(1)利用顛覆性的新技術;(2)提供差異化的產品體驗;(3)找到屬於你的細分小眾市場,把產品賣給他們。

當然我們也說了,這些道理總結起來簡單,但是真正做起來會遇到很多具體的問題。

任何小企業在起步的時候,可以說都是非常凶險的。

在任何這種以弱勝強的案例里,不管是商業、體育還是戰爭等領域,除了弱小的那方要做對很多事情以外, 另外一方也要犯很多錯誤才行 。( 不在於你做了多少事情,而在於你做對多少事情,並且少犯錯誤 )

百視通作為一家行業的霸主,都犯了哪些錯誤,以及受到了哪些限制,才讓它被一個小公司打敗,最終淪落到破產的呢?

、一個巨頭被顛覆的內因——也就是它自己犯的錯誤——都能歸為兩個大類:

第一,它自身累積的資源成為了它轉型時的限制;(自身付出的遷移改變成本和利益關系協作網路)

第二,它一定犯了傲慢的毛病。

優勢也是劣勢

我們先來說說百視通自身的情況是怎麼限制它的轉型的。

先來看看兩家企業的規模對比,建立一個更直觀的認識: 在Netflix2002年上市的前後,它的用戶數大概在70萬-80萬左右,而百視通的活躍用戶數有接近 兩千萬 ,總用戶數有五千萬。

但是,百視通的 巨型體量 也給自己帶來了很多 限制 ,其中有三點是非常致命的:

1.百視通很長時間引以為傲的就是它線下幾千家加盟的門店。

當時媒體上有過數據統計,70%的美國人都能在10分鍾車程內找到一家百視通的線下連鎖店。這在美國這種很多地方地廣人稀,同時非常依賴開車的國家,可以說是是做到極致了。

然而,當Netflix這種輕資產、 網上運營 的模式興起之後,這反而成了百視通的劣勢。

因為如果它 一旦也做類似的服務,線下的加盟商就會有很大的意見 ,因為用戶可能就不去他們的店裡了。

而且,這也可能會直接導致百視通 利潤和股價的下滑 。作為一家大型的上市公司,是很難向股東交代的。( 利益關系和利益鏈條受損 )

第二點,Netflix對用戶租賃滯納金的取消對百視通的影響太大。 ( 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打法-免費服務 )

當Netflix在1999年年底正式推出零滯納金,也就是用戶可以無限期保留自己想看的電影,不需要擔心什麼時候還的時候,百視通是什麼時候跟進這個很受用戶歡迎的零滯納金的服務的呢?2005年。它的反應之慢可見一斑。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如果我們看看那幾年百視通的財報就能知道, 滯納金實際佔百視通每年收入的10%-15% ,是相當不小的一筆 收入 來源。

所以, 如果不取消滯納金,百視通就會有更多客戶流失給Netflix;而一旦取消,不但公司的盈利會受影響,它旗下各種線下加盟店可能也要造反。

百視通的商業模式,也就是線下開店租賃電影、電視劇和游戲的業務, 固定成本是非常高的 。 所謂 固定成本,就是無論公司經營狀況如何都需要支付的成本 ——比如店面租金、人員工資、購置內容——也就是錄像帶DVD游戲光碟——的成本。

這些都是 固定成本,是不隨著公司的業務好壞變化太多的 。所以要想盈利,它們的租賃量就一定要上去,否則很難分攤這些成本。

如果我們看一下百視通2003年的財務報表,它當年的收入接近60億美金,毛利超過50%,達到了35億美金——但一旦從毛利裡面扣除了各種固定支出、財務費用等等,當年百視通凈利潤居然是負的10億美金,這種虧損是非常可怕的。

而Netflix,則可以利用自己 輕資產的優勢 ,打非常靈活的戰斗。

在2003年,它們盡管收入是百視通的不到1/20,但已經開始做到了 盈虧 平衡。Netflix還做了很多運營優化,比如 Netflix的工程師很早就做出了一個 推薦系統 ,( 重視技術和用戶 )可以引導客戶避開最熱門的電影,而去租賃他們可能也喜歡、但沒那麼有名的老電影。

這樣就提高了DVD的 租賃率和周轉率 ,也 對客戶留存有著很大的幫助 。

Netflix對 用戶行為的研究 從創業非常早期就開始了,(用戶概念)所以這種基因也讓後來它們成為所謂娛樂業對「大數據」應用最好的企業,拍出了像《紙牌屋》這樣的成功作品。

最後一個百視通對自我的限制,從以上兩點中也可以看到,它們的 決策實在太慢 了。

當他們2003年真正開始重視DVD租賃這個業務的時候,早已經落後1997年創立的Netflix六年之久,這時候想要迎頭趕上是難上加難。

百視通的實體店看似有龐大的兩千萬客戶群,但由於 信息管理系統陳舊 ,沒有實現太多的數據挖掘,以及對 用戶購買 和 租賃行為習慣的 分析,所以 效率非常低下 。( 沒有足夠的新技術的支持 )

傲慢的代價

巨頭公司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傲慢。關於百視通的傲慢,有兩件小事就可以看出端倪。

第一件事是,在Netflix上市的時候,媒體采訪百視通的CEO怎麼看。

結果他說,百視通 不認為Netflix是什麼威脅 。因為首先,他們覺得 DVD這個新格式 未必有很大的前途,錄像帶很長時間內還會是主導;

另外他還說:大多數顧客租電影的決定是在走進店門前半小時才做的,所以百視通遍布全國的幾千家連鎖店會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在百視通的CEO說出這樣的觀點的時候,他的 出發點 絕對是那句經典的「屁股決定腦袋」的映照。

正因為百視通主要產品是錄像帶,以及它有自己非常自豪的連鎖店,它們才會 把自己當成行業大趨勢和核心競爭力 ,而不去思考真正的行業大勢,以及 用戶的行為變化會是怎麼樣的 。( 用戶的行為是會變化的 )

在當時Netflix雖然現在看起來商業模式非常先進,但它們面臨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缺錢。

因為不管是早期 免費券的補貼 、 客戶群的缺少 ,還是2000-2001年 互聯網泡沫的破裂 ,都讓Netflix的日子非常難過,幾次都差點 資金鏈斷裂 。

所以在2000年,Netflix的全年虧損有5740萬美金的時候,哈斯廷斯沒有任何辦法,為了活下去只能去尋求與百視通的合作。

哈斯廷斯的想法是,Netflix可以專注於老電影和小眾電影,然後將占業務量80%的新片業務留給百視通,自己就成為百視通的一個分支部門。後來他還提出,乾脆就以5000萬美金的價格直接把Netflix賣給百視通得了。(小公司他們一開始做的時候並沒有想到自己能夠增長的成現在的樣子)

結果,百視通的CEO直接回絕了這個提議。當時他們覺得互聯網公司都不太有盈利能力,商業模式也不清晰,所以對Netflix毫無興趣。

當然,現在你也知道了,Netflix後來經過接近20年的努力,現在已經是市值600億美金以上的行業巨頭,而百視通在2010年就申請了破產保護。這大概就是傲慢的代價吧。

顛覆式創新理論延伸

《創新者的窘境》裡面提到的「顛覆式創新」的理論,克里斯坦森教授總結了 大公司通常會失敗的幾個因素 :

1、 破壞性技術往往更簡單、 價格更便宜,但利潤也更低 。所以對於 大企業 , 利潤不高 的業務往往是不會去做的。

2、 好的大企業一定會多多「 聽取消費者的意見 」, 根據反饋 對自己的業務進行優化。

但這種思考方式往往只能帶來 漸進式的改變,而不是顛覆型的創新 。因為 主流用戶往往是不會關注不成熟的新技術或者新產品的 。(用戶很多時候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3、 為了 創造利潤、維持股價, 甚至為了內部員工的晉升和發展,大企業也要保持自己的增長率。

所以,它們 往往會著眼於足夠大的市場來保持自己的增長 。但 顛覆性的技術一開始針對的市場往往都非常小 。( 從細分市場尋找機會,因為巨頭的考慮往往是大而全的 )

Netflix | 顛覆者的自我顛覆

Netflix從2007年到2012年這一段時間自己對自己的顛覆。

換句話說,Netflix不但在創業初期顛覆了百視通這個之前的霸主,而且在自己逐漸成為霸主之後,在行業大風向有所變化的時候,自己堅決地把自己也顛覆了,這才有如今Netflix的輝煌。

行業大背景

大概在 2006-2007 年期間,美國互聯網界發生的最大變化是,美國家庭的 寬頻普及率比前幾年翻了一倍還多 。當時擁有寬頻的美國家庭數量超過了一億,尤其是中產階級的美國家庭的寬頻覆蓋率更高。

另外還有一件事,在2005年的時候,Youtube橫空出世。它於2005年2月注冊成立,到了2006年11月就被谷歌公司以16.5億美金收購。可以說,技術上的成熟,加上Youtube迅速、巨大的成功,讓人們一下意識到,在 網上收看視頻內容的時代 真的來了。這就是我們後來所稱的 「 流媒體 」 時代。

這個時候,DVD租賃行業的領頭公司Netflix當然也感受到了 行業即將變革的大趨勢 。而曾經的顛覆者Netflix當然知道,與其讓別人來革我的命,還不如自己先動手。

三步自我革命

第一步是,推出了新服務:會員可以在電腦上 直接在線觀看電影電視劇等等內容 ,不需要訂購DVD了。

不過,他們一開始上線的,是版權價格比較低的老電影和老電視節目,直接免費提供給會員。( 初步嘗試-快速迭代-以確定這是不是趨勢 )

於是Netflix 在成本沒有太大增加的情況下 ,讓用戶可以每月花10美金享受「DVD租賃+流媒體」兩項服務。

這種策略比較溫和,不影響DVD租賃業務的增長,也能吸引一部分對在線視頻感興趣的客戶。 實際上,從2008-2011年這幾年,Netflix的DVD租賃業務仍然有30%的增長,其實增速一點也不慢。

創業者要每過一段時間,就要把自己做的事情、做的業務向上抽象一個層次。

你到底在干一件什麼事兒?

到底滿足的是哪個人類非常基本的需求?

滿足這個需求你還能找到其他哪些方案?(用新技術、新方式再做一遍)

(在變化中尋找那些不變的事)

就像「 住酒店 」並不是一個本質的需求,而「 在外面的時候有地方住 」才是。

所以沒能這么想問題的大型酒店集團,是做不出Airbnb這樣的公司的。

創始人哈斯廷斯思路非常清楚。他知道, 不管是錄像帶,還是DVD或者是在線視頻的觀看,Netflix做的都是一個業務—— 視頻內容點播 。(本質)

用戶的需求是 看到各種好的視頻內容 ,而不 會在意內容具體的載體是什麼 。所以,Netflix才敢於開始自己革自己的命。

2011年,溫和的Netflix走出了激進的第二步——拆分單項服務

在那年的7月份,Netflix把原來10美金的DVD+流媒體打包服務, 拆分 成了每個 單項服務 收費8美金。 當時非常多的人不理解為什麼這么做,覺得就是變相提價了60%。

其實從當時整個市場看,Netflix 16美金的打包服務費比起其他視頻內容供應商,比如HBO或者ESPN還是要便宜的。

而且六美金的提價其實算不上多,都買不了兩杯星巴克的咖啡。這次單方面提價過於簡單粗暴,也沒和用戶事先溝通或者商量,所以新的價格政策一宣布,反對的聲浪極大,到了九月底公司就流失了80萬用戶——而之前Netflix增長的勢頭是每個季度100萬。

於是在華爾街的眼裡,Netflix突然從一個高成長的明星企業,成為了一個業務突然停滯,不確定性非常大的公司。結果從宣布提價的2011年7月份到那年的年底,不到半年時間里,Netflix的股票從接近300美金,一路跌到了70美金左右,跌幅接近80%。非常恐怖。

除了股價大跌以外。Netflix還面臨另外一個挑戰。

從DVD租賃業務轉變為線上流媒體的業務,看起來只是內容的存儲介質的變化,但實際上Netflix 觸動了別人的蛋糕 。

因為,以前的各個大影視公司、內容產出商等等,它們和Netflix是 上下游的關系 。Netflix可以幫他們賣DVD,帶來更多的銷售額,影視公司當然是非常歡迎的。

而一旦Netflix自己開始播放內容,這些大影視公司的DVD等等一系列服務的銷售就會受到影響。

於是,這些內容提供商開始紛紛漲價,把自己給Netflix的 授權費 大幅提高。(自製內容)

比如在2008年,Netflix和一家叫Starz的付費電視公司有個協議:Netflix每年支付三千萬美金的版權費,就能讓自己的用戶收看Starz上面大量索尼、迪士尼出品的電影。

結果協議2011年到期的時候,Starz把授權費直接漲到了三億美金。

Netflix走出了它自我顛覆的第三步—— 堅持 (保持耐心,活在未來,延遲滿足)

比較幸運的是,Netflix這種壯士斷腕式的改革,並沒有等得太久就迎來了春天。

雖然公司在2011年到達了最低谷,但是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公司的業績就出現了好轉。(大趨勢來臨,踩點需要很准)

到了2012年的第四季度,Netflix流媒體的用戶增長數量為205萬,而DVD租賃業務單季度取消的用戶數是38萬。從2007年到2012年,公司的流媒體用戶數終於到了2500萬,而DVD租賃的用戶只有800萬左右了,這標志著公司在業務上的轉型已經成功。

也就在這個時段,Netflix的股價也開始騰飛。因為投資者們發現,流媒體業務的最大好處就是 公司徹底不需要給內容以實體載體了 ——之前DVD的時代,每增加一個客戶,寄送的成本以及人力的成本都要增加不少;

但對於在線視頻來說,100萬人看和200萬人看卻沒有什麼顯著成本的增加。 邊際成本接近於零 的公司。

總結要點:

顛覆式的創新是怎麼發生的?一個創新型的小企業是怎樣打敗大公司的?

顛覆式創新的發生, 最核心的三個步驟 就是:

第一,利用 顛覆性的新技術 ;

第二,提供 差異化 的產品體驗;

第三,找到屬於你的 細分小眾市場 ,把產品賣給他們。

不斷思考:

你到底在干一件什麼事兒?

到底滿足的是哪個人類非常基本的需求?

滿足這個需求你還能找到其他哪些方案?(用新技術、新方式再做一遍)

(在變化中尋找那些不變的事)

摘自整理自《張瀟雨的商業經典案例》

10. netflix十大神劇

netflix十大高分劇是:《紙牌屋》《馬可波羅》《超膽俠》《我本堅強》《G型神探》《德里克》《超感八人組》《驚天營救》《斯賓塞的機密任務》《謀殺疑案》。

1、《紙牌屋》

《紙牌屋》(英文:House of Cards)由奈飛公司(Netflix)出品的政治題材電視劇,改編自邁克爾·道布斯創作的同名小說,由詹姆斯·弗雷、大衛·芬奇等執導,鮑爾·威利蒙改編,凱文·史派西、羅賓·懷特、邁克爾·凱利、拉斯·米科爾森、凱特·瑪拉、克里斯汀·康諾利等主演。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6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30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2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63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5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102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8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808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46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