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電影烈日灼心的主題
Ⅰ 《烈日灼心》影評:烈日下的人性,灼的是良心還是法律
善與惡的熔點
文/夢里詩書
掙扎於善與惡間的人性,無疑是《烈日灼心》最為獨出機杼的內容縱深,在善惡這個看似絕對對立的兩面,電影運用父女之情,生死之交,情法之殤,善與惡的熔點以悲劇性手法的呈現是耐人尋味的,但欠缺嚴謹的邏輯架構,同使電影憾難為佳作。
評書式的旁白、陰暗的黑白影像、獨特的鏡頭觀感,電影伊始以這三種方式交融所呈現血腥的滅門慘案,在第一時間便塑造了極佳的懸疑驚悚,而七年之後鄧超、郭濤、高虎飾演的辛小豐、楊自道、陳比覺強奸殺人犯一個成為了協警,一個成為了計程車司機,一個成為了看守魚排的漁夫,三人收養了那場滅門案倖存的小女孩尾巴,隱於城市,盡力做著好事,懺悔著自已的罪孽,電影並非寫實於他們的惡,反之以各自鮮明的性格彰顯著善的光芒,一個人不可能因惡而全然失去善,復雜化的善惡交融使《烈日灼心》更為立體的感懷深思於人性。
段奕宏飾演的警察伊谷春,他根據線索步步偵破著那場七年前的謎案,在偵破這場迷局的過程里伊谷春與辛小豐的生死之交,妹妹與楊自道意外的結識的愛戀,尾巴與三人間產生的親情,都是電影將善惡立體化的交匯,而穿插其中的同性愛戀,高樓追逐,注射死刑的執行等等,使電影在傾述人性之時,依舊保持住了一個高潮迭起的懸疑過程,每一個節點都足以為人屏息,而黑色幽默的渲染更是恰到好處的。
《烈日灼心》雖有著很好的善惡是非的著點,但作為一部懸疑電影來說,電影的破案只是因為伊谷春意外聽到了房東的錄音而偵破此案,案件偵破並非源於多麼精彩的懸疑對壘,而是又回到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巧合,另一面從邏輯上來看結局的走向既然是三人出於自覺的罪惡而隱瞞真相,用生命希望尾巴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那麼何以中途又想將她送做他人亡命天涯,至於最終第四犯案人的轉折更是狗尾續貂,不但並未有給人帶來意料之外的震驚,反而使這一故事寄希望突出的核心更為凌亂,這一偏差正如電影說的:「有些事爛在肚子里更有意義。」
從電影不難看出,《烈日灼心》中導演是更憐憫於惡而後善的三人,但善與惡雖能找到人性的熔點,法律卻不能,有些事做了,就無法回頭,這其實是電影在伊始就已然奠定的悲劇基色。
Ⅱ 如何評價電影《烈日灼心》
《烈日灼心》所是一部超越觀影者心裡預期的優秀電影作品。主要還是體現在作品對犯罪與懲罰的平衡上。
烈日灼心畢竟是一個故事,所以邏輯顯得尤為重要。各個角色的偽裝與深藏都很有心機,也都很符合角色的本質。而這些迫不得已昧著良心活下來的理由都變得跟加具有說服力。將這幾個激情殺人的殺人犯內心殘存的善良剖析出來,得到著重的刻畫。人物的矛盾因此更加顯得有說服力,犯罪與懲罰,寬恕與救贖都顯得尤為重要,將法律顯得嚴格而又不缺少人性。
作為一部國產片,演員們的演技也確實將每一個角色的表象與內心真實展現。而像這樣反復推倒都很少有漏洞的故事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
Ⅲ 烈日灼心的主旨是什麼我沒看懂。感覺好深奧啊。
《烈日灼心》是由藍色星空影業、博納影業聯合出品的犯罪懸疑電影,由曹保平編劇並執導,鄧超、段奕宏、郭濤、王珞丹主演。
影片改編自女作家須一瓜的長篇小說《太陽黑子》,講述了三個身份各異的結拜兄弟共同撫養一個孤女,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在巧合之下牽扯出一樁驚天大案。
三個結拜兄弟共同撫養著一個孤女,多年來一直潛藏在城市的角落。 一名計程車司機,幫助無數人卻從來不接受記者采訪;一名協警,除暴安良,卻從沒想過升遷入職;一名漁夫,每天照料著孤兒的生活……看似風平浪靜,實則內心暗涌,直到種種巧合之下, 警察伊谷春以及他的妹妹伊谷夏與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神秘交織。他們的命運就此改變,曾轟動一時的驚天大案浮出水面,法網和人情究竟誰更無情。
Ⅳ 烈日灼心影評 這樣評價電影烈日灼心
1、電影《烈日灼心》的表現非常冒險、大膽、極具張力,三位男主角的演出「密不可分」。
2、曹保平在劇本創作時巧妙地保留了原著的精華部分,由段奕宏飾演的伊谷春與鄧超飾演的辛小豐兩人「相愛相殺」,在彼此情感升溫的同時又互相提防暗戰的情節,充分利用演員的表演,來推動情緒與線索發展,使得整部電影一直處在極大的張力之中,令人喘不過氣。
3、影片利用一波三折的劇情,打造了一個環環相扣的心理空間,甩掉了主旋律戲碼的沉痾,轉而讓觀眾為片中的每一個人物揪心,使得電影的每一步轉折都充滿沖擊力。該片的主題建立在人性救贖層面,而這個主題也在類型之外,拔高了電影,讓觀眾最終為電影中的人物而唏噓。
4、電影一上來就給觀眾帶來觸目驚心的東西,讓人一路提心吊膽,惴惴不安,它表面像警匪類型電影,也有像 《霹靂神探》(French Connection)般的追車動作秀,骨子裡卻將威脅和危險如影隨形地安在演員身上,讓他們有極致狀態下的焦灼情緒,徹底滲透並摧毀觀眾的心理防線。
5、沒有感覺三位演員與原著角色完全貼合,但是從三位演員的眼神看,他們進入了小說人物。尤其是鄧超那種孤獨、憂郁、焦慮的狀態是很准確的。鄧超給人的感覺一直是蓬勃的、樂觀的,本來很難與這類內心不見陽光的人貼合在一起,但是他的表演很意外。
Ⅳ 如何評價《烈日灼心》這部電影
《烈日灼心》是著名導演曹保平的一部犯罪題材類電影,由鄧超、段奕宏、郭濤等人領銜主演。故事主要講述三個異性兄弟從小相依為命,在偶然的一天他們撿到了一個遺孤,但是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背後還隱藏著一樁殺人事件的故事。從主題構思上來講,和原作多少有些出入,但總體而言是非常優秀的一部作品,那麼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這部獲得了許多獎項的國產電影吧。以上就是我對電影《烈日灼心》的一些評價了,不知道各位觀眾,你們是如何看待這部電影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里留言,和大家一起探討分享吧,記得幫忙給個關注哦。
Ⅵ 《烈日灼心》劇情跌宕起伏,牽動人們神經,你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
影片最吸引人的便是扣人心弦的故事本身了。說它是近些年國內最好的犯罪懸疑電影或許有些誇張,但它的水準的確夠得上大批量好口碑。改編自小說《太陽黑子》的本片雖然做了很大的調整,看起來脫離了不少故事的設定,卻符合了電影表達所需要的敘事文本。故事的劇情充滿張力,劇情引人,節奏得當,末尾的反轉給觀眾帶來不少驚艷之感,配得上精彩之評。
內容介紹講述了三個結拜兄弟共同撫養著一個孤女,多年來一直潛藏在城市的角落。 一名計程車司機,幫助無數人卻從來不接受記者采訪;一名協警,除暴安良,卻從沒想過升遷入職;一名漁夫,每天照料著孤兒的生活。
影片最後,辛小豐伏法受死,單身的伊谷春收養了尾巴,實際上是藝術性地讓他們構成了一個同性戀家庭,讓辛小豐編造的他和楊自道、陳比覺的同性戀家庭現實化了。伊谷春成了辛小春的未亡人。
Ⅶ 你覺得《烈日灼心》怎麼樣嗎
懸疑電影《烈日灼心》很好看,各種心驚肉跳,可以說是國產刑偵片的抗鼎之作,直接拉高了國產片的檔次,同時,作為國產懸疑電影,票房已經超過3億,已經很了不起了,鄧超在影片中的演出也是相當用心。多拍一點這樣的國產片,電影人才配拿那豐厚的薪酬。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瑕疵和不合理,但依然吸引人。
《烈日灼心》最大魅力來自罪與情的沖突,雖然最後的結局屬於機緣巧合(變態房東的錄音)和最終反轉(兇手另有其人),但影片過程中帶給人的掙扎與思考,卻讓我感到一種觀影的享受。人性是本片高評的很重要因素,不過我卻覺得裡面很多環節太牽強。
這里的鄧超不再是《分手大師》的鄧超了,整個電影看下來很壓抑沉重。段奕宏的演技得到了巨大發揮,跟鄧超在一起對手戲可以聯想起槍王裡面張國榮對方中信,只是不知道在線看中間有沒有刪減,感覺有些事情沒交代清楚,竊聽房東的身份結局。
好電影鳳毛麟角的華語影壇,所幸還有曹保平導演,讓我們看見洶涌的激流和野性的火焰,甚至鄧超的表演都發著光。段奕宏也是喜歡鄧超的吧!從第一次救了鄧超在樓下靠著摩托車等他那裡就不對勁!一種直男間懵懂的好感!以及,撞見鄧超搞基之後那場戲太萌了!尷尬美!
《烈日灼心》氣氛冷峻,角色塑造的富有深度,鄧超在警局裡的那場長鏡頭戲很具挑戰,而且無論攝影還是剪輯都很值得稱道。相比下劇本就不夠下功夫了,太依靠各種巧合推動劇情,尤其房東這個角色簡直是敗筆。結尾反轉好有銀河的味道,但好像又太想描繪人性了,有點適得其反。
原來不去演下等喜劇的鄧超老師是有演技的!而且連王珞丹在裡面都表現上等,一個五分的故事被電影講出了八分,最後出字幕的時候發現音樂是白水做的也算是個意外之喜。雖然主推鄧超且他的角色無比討喜,但很明顯段奕宏和郭濤演技都在他之上,開頭說書神來之筆,劇情和台詞算在審查范圍內能做到的最大尺度了,注射死刑,同性戀,高樓打鬥幾場就值了,原著棒剪輯棒,有些小細節又cult又文藝太好看。結尾也別奢求太多,畢竟還要審查的。
雖然情節有些牽強,好多地方說不通,辛小豐好端端的為啥要去傷害畫畫的女孩,最後都在說孩子,結尾有點差。不過三位主演都很好,鄧超終於不再搞怪了,認真演戲還是個好演員,段奕宏真帥,郭濤演的也好,王珞丹分分鍾出戲,表情出戲,台詞出戲。
其實,曹保平的作品很多人物的刻畫都很棒,演員的表達也是張力十足,尤其是鄧超臨死前的那種眼神釋放出了很復雜的感情,可惜這里王珞丹笑場了,導演和剪切居然沒看出?至於劇情當中的巧合那當然是藝術的需要啊,何苦糾結呢?
比較難能可貴的是,國產懸疑類型片里出現了如此成功的人物關系,結構與風格也結結實實的打上了作者的個人標簽,抽絲剝繭的懸疑點與人性救贖的主題相對的融會貫通,但最可惜的是一切的出發點讓人懷疑,結局又為了一些思想意識太簡單粗暴,缺少了懸疑的原味。
2017年憑《暴雪將至》獲得第3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帝的段奕宏好像出演的電影都是叫好不叫座,暴雪票房已經不盡如意,2015年主演的電影《烈日灼心》知道的人想必就更少了。
《烈日灼心》是由藍色星空影業和博納影業聯合出品的犯罪懸疑片,由曹保平編劇並執導,鄧超、段奕宏、王珞丹等主演,該片改編自女作家須一瓜的長篇小說《太陽黑子》該片獲得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獎。
故事講述了福建西隴發生一起慘絕人寰的滅門慘案,某別墅內一家五口慘死,在 社會 上引起極大的震動,然而此去多年,嫌疑人郭濤 ,辛小豐,高虎卻依然逍遙法外,藏匿的多年後,郭濤當起了計程車司機,鄧超居然加入了協警隊伍,高虎則帶著三人撿來的女孩尾巴棲息在親戚的漁場中打漁為生。
擁有豐富辦案經驗的警長段奕宏嗅覺靈敏的隱隱覺出這個郭濤和當年的滅門慘案有所關聯,以及段奕妹妹王珞丹與他們三人的生活發生了神秘交織,曾轟動一時的驚天大案真相也漸漸浮出水面,彷彿冥冥之中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正將這三個決心重新做人的男人推向無法更改的命運。
《烈日灼心》里最值得思考的地方,是關於人性的,對復雜善變的人性的疑惑和注視,是這個故事裡所存在的、思想深度上的主要價值,也是它充滿魅力之處。鄧超郭濤高虎三人作為七年前的滅門慘案兇手,逃亡的日子裡惶惶不可終日,帶了一個收養的孤女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在這七年裡,他們竭盡所能地做好人好事,不娶妻不生子,養育這個患有心臟病的棄嬰「尾巴」希望彌補自己的滔天之罪,但老天並沒有因此放過他們。
影片最吸引人的除了上述提到的演員表現之外,便是扣人心弦的故事本身了,電影拍攝水準之高,口碑之好,說《烈日灼心》是近些年國內最好的犯罪懸疑電影還真不誇張。上海電影節頒獎禮將影帝殊榮同時給了三個演員,在當時引起不小的熱議,甚至不乏質疑者搬出了陰謀論的說辭,時至今日,大多數觀看過影片的人看到了段奕宏、鄧超以及郭濤的表現後,對「三影帝」給予了不約而同的認可。
影片通過對鄧超,郭濤,高虎三個人暗無天日一般的生活的展現,告訴觀眾哪怕是一時失手造成的罪責,也必將面臨生活之不可承受之煎熬,即使你再費盡心思地謀求各種方式試圖得體地度過一生,也逃脫不了遲到的正義。
這是一部看了讓人感覺萬箭穿心的關於贖罪與自我懲罰的電影,電影的情與理,罪與罰之間的那條縫隙落腳在這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該死的人是要死的,罪不至死的人向死而生了,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連三個罪犯都知道的道理,為什麼現實中的很多事情的真相缺石沉大海?烈日雖美,卻依然灼心,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
曹保平善於講故事,寫劇本出身的人心思大多細膩,一如這出《烈日灼心》,所以也許冗長,但一定不荒蕪。
這個故事要從頭講起。
七年之前,西隴水庫,一樁滅門慘案。兇手逃之夭夭,案件一沉多年。
逃出去的是小豐、阿道和老陳,但逃出不代表升天,有些事對於有些人,活著未必就比死亡更幸福。
對於那一家沉冤於黃泉的屍首,小豐他們錯了。註定錯了的事情無法去做辯解,也不應該妄求辯解,所謂的理解和救贖都不應該屬於犯下命案的罪人應該奢望和渴求的。
但是他們依舊渴望,渴望還可以多活哪怕一分一秒,希望還有時間給他們贖罪,贖罪的方式有很多種。
小豐是案件的起因也是整個案件里「標准意義」上的罪人,他每一天都把自己置身於最危險的境地。做協警的過程,豁出命的去抓盡每一個壞人。
他痛恨自己年少犯下的過錯,於是他希望人間不再有慘案,世間再無惡人。
阿道曾經是個旁觀者,無情的看著和漠視七年前那慘痛一幕的發生。七年來他開著計程車,每天目睹著形形色色的人,而這一次他決定不再漠視,於是他捨命去堵劫匪,每天做著各種好人好事。
老陳七年前被樹枝戳瞎了眼睛,於是他選擇不再去看這個世界,他選擇遺忘和隔離,與這個世界不再發生糾葛。
七年的烈日灼心,讓他們痛不欲生,七年的逃亡生涯,讓他們每天恐懼。
伊谷春是一個正直的刑警,小豐他們碰到他更像是一種宿命。
伊谷春幹上刑警生涯的第一位師傅,恰是當年負責西隴慘案的警察,師傅一輩子的心梗,終究要在徒弟這里得以了結。
七年來的壓抑,已經讓小豐、阿道每時每刻都處於崩潰的邊緣,就算不是伊谷春,我相信小豐他們也撐不了多久。
伊谷春很看重小豐,也許這層看重還有著另外一層的意思,但這並不重要。
如果小豐不是七年來驚弓之鳥的歲月,讓他無法再保持冷靜,也許伊谷春永遠不會將塵封多年的案件和他掛起鉤來。
小豐偶爾的出神,和不斷用香煙灼燒拇指的習慣都給了伊谷春莫名的靈感。
但真正激發這種靈感變成懷疑,是伊谷春與阿道的第二次相遇。
那個大雨磅礴的夜裡,更像是一種「天譴」之下的巧合,當這種巧合第二次發生的時候,伊谷春特有的敏感指使著他將這件塵封多年的案件再次翻出。
「三個曖昧的青年」,「同性戀的身份」,「玉佩上留下的指紋」。
這些都是伊谷春無意中透露給小豐的信息,於是小豐用縝密的心思和勇氣,麻痹了伊谷春,讓他割裂了這種聯系。
但伊谷春並沒有死心,於是他做了最後一搏,也是給他自己放手的最後一個理由。
他選擇讓伊谷夏去捅破這層窗戶紙。
這也是電影中最香艷的一幕,面對赤露的小夏,阿道轉過身去,伊谷夏用手摸住了阿道的命門。伊谷夏夏嘶吼、憤怒的問著阿道:「你不是Gay!這是為什麼?」小夏感到前所未有的屈辱,這是來自一個女人被無視的憤怒。
當阿道脫下上衣,漏出紋身的那一刻,他把命交給了伊谷夏。
這不僅僅是因為愛,也有著那麼幾絲解脫,阿道累了。
當伊谷夏翻閱著當年的案卷,漸漸明白這個紋身代表著什麼,也明白了阿道為什麼不能選擇接受她。她痛苦、不安卻又無比堅定,她要選擇和阿道私奔。
私奔之前,她欺騙了她的哥哥,寄希望於讓她的哥哥放棄這件案子。
伊谷春聽到小夏痛苦的說道:「他們是Gay」的時候,那種頹廢又長吁一口氣的表情真真切切。他頹廢於這宗案子終究還是沒有破,也頹廢於小豐原來真的是個Gay,但他又慶幸於原來小豐真的不是那個兇手。這樣的結果是好是壞?
准備睡去的伊谷春,無意間的一瞥發現了小夏翻丟的那個標簽,也明白了一切。
最後半山腰住宅里發現的錄音和記錄滿本的信息,都不過是為了要給這一切畫下一個圓滿的句號。
七年之前,犯下命案的原來不是三個人,而是四個人。五條人命,四條喪生於那個隱藏更深的人手裡。
於小豐而言,他從強奸犯到犯下命案,他有罪。
於阿道和老陳來說,他們從參與到縱容,他們有罪。
但他們捨不得走,哪怕能多活一天是一天。因為他們贖罪的方式除了「烈日灼心」,還有著一個小尾巴。
小尾巴的人生如果不是小豐他們的突然插入,也許會很幸福,因為她有媽媽有外公外婆。
也許不會幸福,因為這是一個私生子,我們無從猜測小尾巴當年的外公外婆是否知道有這么一個孩子。
但我們知道的是,小尾巴跟著小豐、阿道、老陳的七年,她很開心。她有三個好爸爸,三個疼她、愛他,甚至願意為她付出生命的爸爸。
這是伊谷春曾經不理解,後面又理解的事情,伊谷春曾經是一個無比熱愛工作的人,卻也終究變成了一個「庸人」,會忙裡偷閑的帶著小尾巴去海邊嬉戲度假。
這一刻,真好。
還不錯,可以看看。書也不錯,我正在看書,。
一部大爛片!
裡面唯一出彩的,是那個香港演員,就是那位同志,雖然戲少,但感覺用心了,對得起他的片酬。
還有那些昧著良心的影評人,一味吹捧誰誰誰多麼自我突破,多麼演技炸裂,我看是你腦子炸裂了吧?一篇抬轎子的文章,能賺五毛不?夠買葯嗎?
整個影片故事邏輯完全不通,演員也演的很水,內心情緒完全浮於表面,我觀眾都能看出你踏馬有問題,你那薩比隊長就是看不出,還一遍遍的試探,我想請問一下導演,你是把觀眾當你們家孩子嗎?是不是很弱智,很好哄?
打個比喻,此片就像是一個高中生帶著幾個初一小學弟編的一部校園舞台劇。
最後再說一句:
這種爛片,我要是再買票進影院,我跟你姓!
啊……呸!
這部電影在很多方面,有了突破。第一個如粗口, cao.頻率比較高的出現在字幕中。 第二個國產刑偵類貪腐類電影電視劇,都不允許出現真實的地名——你得杜撰一個不存在的地方。但這次,烈日灼心的故事發生在廈門。第三個大陸有過不少同性戀題材的電影,但無一例外被禁,更別說上映了。
故事非常豐滿,主線牢靠,三個隱匿逃犯和警長的心理角逐讓故事一直張力十足,這是這部犯罪電影得以成立的基礎。支線也豐富,偷窺的房東,再加上路匪、跳樓、抓賭等不斷穿插的小案子,拓展了故事寬度,也讓人物性格更加具有說服力,是這部犯罪電影可以把人釘在座椅上的關鍵。天台大戰無可置疑是全片最精彩的戲,驚險刺激,驚心動魄,鏡頭調度也很完美,港片味十足,警察掉下去直接摔出腦漿簡直讓人驚呆。
辛小豐為什麼總是用左手拇指滅煙?片中有多次鏡頭特寫暗示——因為那拇指是遺留兇殺現場的唯一指紋,煙頭的燙傷可以起到磨指紋的效果。計程車司機楊自道為什麼做盡好事從來不拋頭露面不見警察?受了刀傷為什麼不敢去醫院?因為他怕被認出胸口的紋身——那也是警方所掌握的犯罪嫌疑人的信息。這些細節成為本片的點睛之筆,也成為要是他們走向死亡的助推劑。可以說,細節連成了一條敘事線索,伊谷春正是用他敏銳的洞察力摸到了線索,找到了秘密。
三大男主演技精湛,尤其超哥,他表達出了契合主題的混亂、糾結和矛盾,這應該得益他早起的話劇演出經歷,更可能是一部好作品對演員的再教育。段奕宏,非常完美的將自己的個人標簽和角色融為一體,不動聲色,舉手投足都是准確和恰到好處。
「法律,是介於神性和動物性的合體。它非常可愛,它知道你好,又限制你沒法惡到沒邊兒。哪個人心裡沒有那麼點臟事兒」。這段台詞真棒。郭濤的戲份沒有鄧超和段奕宏多,但卻是三大主演中最讓我動容的,他全程都散發著冷峻的宿命感,格外迷人,跟電影本身的黑暗氣質非常契合,可惜這種冷峻的宿命感不夠完整,被結尾刻意添加的溫情沖淡了一些。
這是一部懸疑劇,一開始就知道犯罪兇手是誰?講得就是他們什麼時候落網的故事。
三個男人,躲在陰暗的角落裡,通過做一些善事,來給過往贖罪,但最終逃不過正義的審判。
演員的演技比較精彩,段奕宏飾演的警察,一步步的追著這3個人,把他們逼到無路可走,束手就擒。
鄧超,郭濤,高虎飾演犯案的三兄弟,把角色也給演活了,最後鄧超的死刑戲是亮點,贖罪的心裡和渴望生的掙扎。
我認為《烈日灼心》,是中國犯罪懸疑片里最好的電影,也是此類電影的里程碑。
電影涉及到的敏感詞彙眾多,演員演技真實。
電影獲獎無數,一部電影就包攬三位最佳男主角。
從《李米的猜想》到《烈日灼心》再到《追凶者也》,曹保平的作品讓人在觀影過程中總是帶著那麼點煎熬。
他敘事跳躍,你需要全神貫注才能跟著他的節奏。對一些細節又從來不解釋,如果沒有一定的閱片量還真摸不著頭腦。另外,電影中的旁支特別多,他並不滿足於去講好一個案子,往往雜糅很多 社會 現象,留下很多想像空間。
《烈日灼心》的主線是兩個男人(辛小豐、楊自道)的救贖。七年前由於辛小豐的一時色慾,讓一個女孩死於心臟病,進而導致她的父母、外公外婆被殺。他們後來收養了那個女孩留下的嬰兒,將她撫養成人,給她取名叫尾巴。案子一直懸著,他們本以為可以平靜地生活下去。誰知,一個叫伊谷春的警察出現了,他有著異於常人的敏銳,很快就察覺到辛小豐三人與七年前那宗案子的聯系。偏偏尾巴這時被查出生了病,需要錢做手術,為了留出時間籌錢,辛小豐甚至不惜掰彎自己來打消伊谷春對他的懷疑。可惜棋差一招,伊谷春跟蹤他妹妹來到辛小豐他們的住所,通過房東安裝的竊聽設備知道了一切。他以為辛小豐他們三人就是七年前殺害一家五口的兇手,只是他不知道除了那個女孩,殺害父母、外公外婆的另有其人。而辛小豐他們一心求死,只是為了要給尾巴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畢竟她媽媽確實是因他們而死。
因為這部電影,段奕宏、鄧超、郭濤三人都獲得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影帝,成就了極為罕見的「三黃蛋」。段奕宏演技最為老辣,他很容易就把你帶得入戲,這就是功力所在。鄧超的表現最令人驚喜,特別是被執行死刑後的那十幾秒,已經有好久沒有看到他正經地演戲了,明明是實力派,卻要努力地去逗比。郭濤的角色糾結在感情與理智之間,把握得非常不錯。
電影中伊谷春有段台詞說得非常好:「我很喜歡法律,我認為法律是人類發明過的最好的東西。你知道什麼是人嗎?在我眼裡,人是神性和動物性的總和。就是他有你想像不到的好,更有你想像不到的惡,沒有對錯,這就是人。所以說法律特別可愛,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兒,就限制你不能惡到沒邊兒,它清楚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點臟事兒,想想可以,但做出來不可以。法律更像是人性的低保,是一種強制性的修養,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實實地告訴你至少應該是怎麼樣,又講人情,又殘酷無情」。
Ⅷ 電影《烈日灼心》是一部什麼樣的劇,讓人感覺如何
我感覺這部劇是帶有悲劇色彩的,有對於道德的標准,也表現了人性的善惡。
這是為數不多的中國好電影。沒有絢麗的特效,沒有華麗的劇情,更沒有豪華版的陣容。但這部影片卻真實地走入了每一個觀眾的內心,在罪惡之中心中卻所屬善良,在善良之中心卻所屬罪惡。人不能以外表而定論。心中所善變為善人的一生那麼錯,千萬別犯錯,尤其是致命性的錯誤,一旦犯了致命的錯誤,再多的善良再多的後悔再多的原諒都註定是個錯誤。善惡只有一瞬間。不知道大家此劇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Ⅸ 電影烈日灼心主題思想
電影烈日灼心主題思想:整部電影看似是在探討法理人情善惡是非這樣老套而又毫無新意的話題,但實際上探討的卻是一種悲觀到骨頭里的世界觀:世上無好惡,在世即苦痛。
全片一共使用特效鏡頭387個,「雨夜追凶」、「高樓槍戰」、「除夕焰火」、「鬧市追車」、「水下開槍」這些充滿了張力的劇情段落都大量使用了電腦特效,特效團隊分析每個鏡頭的光線、反射、透視、運動、色彩等變化,力求在每一個細節上都精益求精。
(9)評電影烈日灼心的主題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三個結拜兄弟共同撫養著一個孤女,多年來一直潛藏在城市的角落。 一名計程車司機(郭濤飾),幫助無數人卻從來不接受記者采訪;一名協警(鄧超飾),除暴安良,卻從沒想過升遷入職;一名漁夫(高虎飾),每天照料著孤兒的生活。
看似風平浪靜,實則內心暗涌,直到種種巧合之下, 警察伊谷春(段奕宏飾)以及他的妹妹伊谷夏(王珞丹飾)與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神秘交織。他們的命運就此改變,曾轟動一時的驚天大案浮出水面,法網和人情究竟誰更無情。
Ⅹ 如何評價電影《烈日灼心》
1.按理說,有著這類主題的中國電影,不會太好看,因為它太容易主題先行,太容易端著、板著臉直接輸出道理。而導演曹保平的節製成就了這部電影,他只負責用一個緊綳的故事,把一個預支的懸念支撐到底。整部電影的力量在於,觀眾一直處於上帝視角,所有人都知道誰是罪犯,誰是警察,而整部戲的成功都建諸於貓鼠游戲的追逐以及謊言如何不被撞破之上。這本身決定了這部電影的「好看」,而贖罪和拯救的主題則讓專業觀眾感受到了「深刻」。有時,你會覺得《烈日灼心》有點像近年來的韓國罪案片,比如《抓住那個傢伙》之類,有著優秀的故事外殼,又包裹著一個沉重的社會議題與意義核心。這種形式與塑造能力,是中國電影中極其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