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感主題
1. 《流感》這部電影有什麼精彩鏡頭嗎
我認為:
1:該片起初計劃是讓趙寅成與張赫聯袂擔綱主演,但趙寅成為了義挺好兄弟朴光賢導演的作品《權法》而與製作方在檔期上無法吻合,因此最終片方敲定了由張赫擔任主演。
2. 電影流感。
流感的電影是韓國拍的,裡面好像有河正宇還有馬東錫,挺好看的,電影裡面的總統也是挺好的,沒有直接把那些人給炸死了
3. 韓國災難電影《流感》,不僅拷問人性,更凸顯韓國人的什麼
韓國著名災難電影《流感》上映於2013年,在2020初年這個特殊的時期,這部電影再次引起了廣泛關注,片中那個美國駐軍代表的話即使放在在現在也非常適合。
4、美軍地位焦慮
片中政客財閥是一大反派,美軍代表則是另一個大反派。美軍指揮了韓國政府的一切工作,甚至敢於不經過韓國政府同意就下令向民眾射擊以及轟炸盆塘。
而美軍代表也在韓國總統面前頤指氣使,儼然一副太上皇的面孔。這種描寫當然有些誇張,但也正體現了韓國民眾對駐韓美軍的厭惡態度和 內心焦慮。
5、炮彈襲擊焦慮
《流感》中有個突兀的情節,美軍代表居然命令美軍轟炸機轟炸盆塘市民,這劇情明顯有點兒誇張了。
筆者看的電影版本中將戰斗轟炸機攜帶的導彈翻譯成炮彈,將轟炸翻譯成炮擊。不知道韓語原文是不是就是炮彈和炮擊。但筆者認為,炮彈比炸彈和導彈合適。
這里的炮彈應該是代指首爾附近金城川一帶的大炮,首爾大部分繁華地段都在鄰國的幾千門大炮射程之內,一旦出事,首爾半個小時內就會變成瓦礫堆。這種時刻被當成「人質」的現實也一直是韓國人尤其是首爾居民的焦慮來源之一。
6、倒霉總統焦慮
有些網友戲稱,韓國總統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流感》中的韓國總統則不光展現了危險,還展現了尷尬。
在指揮防治疫情關鍵時刻,以韓國總理為代表的財閥政客居然將韓國總統給架空了,而在美軍代表面前,韓國總統更是毫無話語權。
直到影片結尾,韓國總統才正面硬剛了財閥政客和美軍代表,其下令防空導演擊落美軍轟炸機一幕很燃。
但影片最後韓國總統血紅的眼睛也預示了,這又是一個將來會倒霉的總統,因為他同時得罪了財閥和美軍。總統的尷尬,也是民間精英們的焦慮。
綜上,正是由於存在這種無處不在的焦慮,因此韓國電影普遍在反映現實問題上比較用力,片中各種極端躁動的戲份也比較多,這是一種文化的折射。《流感》的評分沒有超過8分,也和這些由於焦慮而有些誇張的劇情有關。
當然,對於外國觀眾尤其是我國觀眾來說,只看電影本身,韓國電影還是優點多多,值得我國的電影人學習。
此外,《流感》雖然只是把傳染病當成一個故事的載體,不論是發病、傳染、防疫和治療各個階段敘述的都比較簡單粗暴。但我們依然能從電影的緊張和恐怖的氣氛中感受到傳染病的可怕。
相信看完這部充滿了韓國式焦慮的《流感》,很多中國觀眾都會有一個感想,慶幸我們生在了一個負責任有實力的大國。
4. 怎麼評價韓國電影《流感》電影
面對災難,既有人性的光耀,亦有齷齪與醜陋。視人命為草芥的冷漠,自私自利的哄搶,損人利己的行為,在影片中多有觸及。當然,編導著力表現的是災難中小人物的情感暖流。女主角是位單親媽媽,使出渾身解數拯救女兒,體現了母愛的偉大;男主角是位消防員,他完全可以逃出隔離區,因為愛上女主角,主動陪母女二人,致自己生命於不顧,並冒險在病屍橫枕的萬人坑中將心上人的小女孩搶救出來。展示了愛情的力量;即便是小混混,當見到自己兄弟染病致死時,也變得奮不顧身,讓我們感受到義薄雲天的兄弟情。不拋棄,不放棄,正義感,人性美是影片極力功頌的。(東莞時報評)
影片處理得相當成熟,流感造成人心恐慌,社會失序混亂,導演貼切營造了人類與致命感冒病毒展開的苦戰,心驚膽跳的情節一氣呵成。另外,張赫在片中與童星朴閔夏的互動,非常精彩。女主角秀愛不是大美女,但片中散發出媽媽的味道。而朴閔夏太可愛,太會演戲,幾乎搶光「媽媽」的風采。(聯合早報評)
5. 類似電影《流感》《極度恐慌》這種類型的電影
說起病毒片,個人感覺美國的恐怖地帶是鼻祖,流感有一些借鑒其的方面。
6. 流感 電影寫的什麼
病毒爆發,人們慌亂逃命,軍隊疏散,中間穿插人間真情,普通的主旋律災難片。不如《捉迷藏》深度
7. 如何評價電影《流感》值得一看嗎
《流感》是由金成洙編導,張赫、秀愛主演的一部韓國災難驚悚電影,整部影片取材於生活,所以顯得格外真實。韓國敢拍、會拍、能拍,從來不忌諱自己國家的瘡痍和短處,驚悚犯罪題材的成熟度和話題尖銳性,非常值得一看。
不亞於好萊塢製作的全民災難片,流感的傳播過程、速度、恐懼感拍的酣暢淋漓,劇情扣人節奏緊快,小細節大場面全部到位,最後借政府的正確決策完成前面的諷刺和隱喻,也都恰到好處。
8. 急求一部關於流感的電影 劇情在裡面
《恐怖地帶》
第34分鍾的劇情和樓主描述的一模一樣。。。
9. 電影《流感》中的某一個打動或者影響很深刻的情節
對流感中的某一個打動和影響很深刻的情節,也是值得我們大家回憶的。